有机化学杂环化合物
《有机化学》杂环化合物

N H Pyrrole
吡咯
N
N H Imidazole
咪唑
N O Isoxazole
异噁唑
N N H Pyrazole
吡唑
S
Thiophene
噻吩
N
S Thiazole
噻唑
N S Isothiazole
异噻唑
4
六元环
含一个杂原子:
N Pyridine
吡啶
O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yran
吡喃
含两个杂原子:
N N Pyridazine
在所有的杂环母核中,凡是具有共轭双键体系的五 元环和六元环,都具有芳香性。
五个原子分享六个π电子,电子离域使环上各碳原 子的电子云密度相对升高,这类杂环进行亲电性取 代比苯容易。
呋喃
噻吩
吡咯
11
六元杂环化合物:吡啶 •氮原子sp2杂化 •构成芳香体系的是π-π共轭。 •由于氮原子的电负性较强,使 环上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相对 降低,亲电性取代反应比苯要 难,主要在间位。
N
300 oC
H2SO4, SO3 N 230 oC, 24 h
Br
N
-溴吡啶
SO3H
N
-吡啶磺酸
KNO3 + H2SO4
NO2
N
Fe, 300 oC
N -硝基吡啶
16
亲核取代比苯容易,主要发生在α位上。
了解
N
+ NaNH2 100℃
N
H2O NHNa
N NH2
当α 或 γ位上有易离去基时,较弱的亲核试剂就能 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代基的杂原子编号为1,并使另一个杂原子的编号
有机化学第12章 杂环化合物

生物碱
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碱性含氮有机化合物称为生物碱。
HO O
CH3 N H O-C-CH 952年确定结构。)
H O-C H
C H3O
颠茄碱(阿托品)
CH=C H2
N N CH3
N 金鸡纳碱(奎宁)
烟碱(尼古丁)
有芳香性
有芳香性
12.3 五元杂环化合物
12.3.1 呋喃
存在于松木焦油中,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蒸汽遇 有被盐酸浸过的松木时,即呈绿色(叫松木反应,鉴别呋喃的存在)。
工业上用糠醛(-呋喃甲醛)制备:
(1)呋喃的制备
• 实验室采用糠酸加热脱羧制得:
(2)化学性质
呋喃具有芳香性,较苯活泼,容易发生取代反应;还有一定程度的不饱和 化合物的性质(发生加成反应)。
芳香性强弱的次序
苯 > 噻吩 呋喃 112 离域能:152
取代反应活性的次序
>
吡咯
>
88
62 KJ/mol
位电子 云密度 -0.10
• 吡咯 > 呋喃 > 噻吩 > 苯 -0.03 -0.06 0 (不一致)
(2)六元杂环化合物——吡啶
氮原子与碳原子处在同一平面。 吡啶的结构与苯相似,符合休克尔规则,具有芳香性。
第12章 杂环化合物
一般把除碳以外的成环原子叫杂原子,常见的杂原子有氧、硫和氮:
• 环系中可含一个、两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杂原子。
•环可以有三元环、四元环、五元环、六元环或更大,可以 是稠合的环。
• 杂环化合物种类繁多,约占全部已知有机化合物的 三分之一。
• 已经学过的杂环化合物:
• 本章介绍的是具有不同芳香性的杂环化合物(简称芳杂 化合物)。
有机化学 第二十章杂环化合物

2.加成反应 呋喃、吡咯催化氢化,失去芳香性,得到饱和 的杂环化合物:
四氢吡咯为有机碱,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某 些生物碱中。
四氢呋喃是重要的有机溶剂。
噻吩中含硫,会使一般的催化剂中毒,氢化时必 须采用特殊催化剂。
工业上通常用开链化合物合成四氢噻吩。四氢噻 吩氧化成四亚甲基砜(或环丁砜),它是一个重要的 溶剂。
(6 )取代呋喃、噻吩、吡咯的定位效应
一取代呋喃、噻吩及吡咯进一步取代,定位效 应应由环上杂原子的α定位效应及取代基共同决定。 例如,3位上有取代基,第二个基团进入环的1位或5 位(即α位),是1位还是5位又由环上原有取代基 的性质决定◦例如,噻吩-3-甲酸溴代,生成5-溴噻 吩-3-甲酸。羧基是间位定位基,因此第二个基团进 入5位即羧基的间位。
一、五元杂环
五元环中含两个或两个(至少有一个氮原子) 以上的杂原子的体系称唑(azole)。如果杂原子不 同,则按氧、硫、氮的顺序编号。
二、六元杂环 三、稠杂环
20.2 五元单杂环化合物
一、呋喃、噻吩、吡咯的物理性质和结构
呋喃、噻吩、吡咯是最重要的含一个杂原子的 五元杂环化合物。它们的重要性不在于它们的单体, 而是它们的衍生物。它们的衍生物不但种类繁多, 而且有些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有些具有重要的生理 作用。
叶绿素与蛋白质结合,存在于植物的叶和绿色 的茎中,叶绿素利用卟啉环的多共辗体系易吸收紫 外光,成为激发态,促进光合作用,使光能转变为 化学能。
血红素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红血球中,它与蛋白 质结合成血红蛋白,血红素中的Fe2+具有空的d轨道, 可以可逆地络合氧,在动物体内起到输送氧气的作 用。一氧化碳会使人中毒,其原因之一是因为它与 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强于氧,从而阻止了血红蛋白 与氧的结合。
有机化学第十五章 杂环化合物

+
N
N
NO 2
N
N S O 3H
Br
B r2/H 2 S O 4
H+
+
N
N
B r 2 /CCl 4
OH -
Br Br
N
K MnO 4 /H +
CO 2 H
N
CO 2 H
H 2/P t N H
易发生亲电取代和氧化
5
8
N
易发生亲核取代和还原3
N +C3 H I
N
+ N C3 H I N
N
Br
+Br2 NH 2 N
1、亲电取代——困难:发生在β 位
混 酸 P hH室 温 P hN2O
混 酸
N2O
3 0 0 ℃ /1 天
N
N
H2SO4/H+g
220℃
N
N
SO3H
C3H N
H 2SO 4/K N3 O
100℃
C3H
C3H N
N2 O C3H
Br2/HcA Br NH 2 N
N—氧化物 δ+
NH 2 N
δ+
N
N+
吡唑和咪唑的分子聚合和互变异构:
b.p
水溶性
N
188
N
H N 263
N H
11 易溶
N
N
H
H
N
N
二聚体
N HN
N HN
N N
H
多聚体
嘌呤
N
N
N
NH
N
N
H 9—H
NH2
N
有机化学中的杂环化合物

有机化学中的杂环化合物有机化学是研究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的科学,而杂环化合物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杂环化合物指含有不同种类的原子构成的环状分子结构,较为复杂且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介绍杂环化合物的特点、合成方法以及其在药物研发、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一、杂环化合物的特点杂环化合物相对于纯碳环化合物而言,在结构上更加多样化复杂。
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不同种类的原子,例如氧、氮、硫等,这些原子的加入使得杂环化合物具有更多的化学性质和应用价值。
与其它类型的有机化合物相比,杂环化合物不仅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还表现出更多的生物活性,因此在医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1. 环加成反应:环加成反应是最常用的合成杂环化合物的方法之一。
该反应通过在分子中引入一个或多个非常活泼的碳原子,进而使其与分子内的其它部分发生反应,从而形成杂环结构。
环加成反应的应用十分广泛,不仅可以用于合成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也可以用于构建新型材料等领域。
2. 脱水缩合反应:脱水缩合反应是另一种常用的杂环化合物合成方法。
在这类反应中,两个或多个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新的分子,并在过程中形成杂环结构。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原料易得且反应条件温和,适用于大规模合成。
3.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一种引入氧原子的方法,常用于合成含有杂环结构的化合物。
具体来说,通过选择合适的氧化剂,可以将杂环化合物中的氢原子氧化为羟基或羰基等含氧官能团,从而形成具有新特性的分子结构。
三、杂环化合物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多样的化学性质,杂环化合物在药物研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大量的已上市药物以及正在研发的新药都含有杂环结构。
杂环化合物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 抗肿瘤药物:许多抗肿瘤药物都是杂环化合物,其通过与癌细胞中的特定酶或DNA结合,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其中,典型的例子包括含有异喹啉、吡嗪等杂环结构的药物。
这些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使得抗癌治疗取得了重大突破。
有机化学杂环化合物

在非强酸性条件下,有些亲电试剂也可以在吡 啶环上进行。
亲核取代反应
喹啉和异喹啉也可以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喹啉 在2位C, 4位C较少。异喹啉主要在1位C,几乎没有 3位C的产物。
氧化反应
衍生物
喹啉的衍生物是许多生物碱的母体结构
H
CH3O H
HO
N H
CH3O
N
N 奎 宁 (金 鸡 纳 霜 )
1
嘧啶pyrimidine mp 22oC
4
5 N3
6
2
N
1
吡嗪pyrazine
mp 57oC
4
5
N3
6 N2 N
1
1, 2, 3-三嗪
4
5N 3
6 N2 N
1
1, 2, 4-三嗪
4
5N
3
N
6
2
N
1
1, 3, 5-三嗪
都有弱碱性,但比吡啶碱性弱。
最重要的衍生物是嘧啶衍生物,在生理和药理上 有重要地位:
黄样离子
CH3 HO
CH3
O CH3
O 黄酮
VE
第三节 稠杂环
一、苯并五元杂环
N
O
S
N
茚
H 吲哚
苯并呋喃
苯并噻吩 异 吲 哚
mp52oC bp173~175oC bp221oC
N
N
N
N H
O
S
苯 并 咪 唑 苯 并 恶 唑 苯 并 噻 唑
N
N N
N N
H
H
吲 唑 苯 并 三 唑
吲哚有一定的酸性,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
制备:甘蔗渣、花生壳、高粱杆、棉子壳等含 有戊多糖,将它们打碎放入反应釜,加入稀硫 酸,通入水蒸气加热,戊多糖水解为戊糖,戊 糖失水成糠醛。
有机化学 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

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heterocyclic compounds)在环状化合物的环中含有碳以外的杂原子,这类化合物统称为杂环化合物。
常见的杂原子是: O, N, S1芳杂环的数目很多,可根据环的大小、杂原子的多少以及单环和稠环来分类。
•常见的杂环为五元、六元单杂环及稠杂环。
稠杂环是由苯环及一个或多个单杂环稠合而成的。
317.2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杂环化合物的命名采用外文名的译音,用带“口”字旁的同音汉字表示。
编号从杂原子开始,用阿拉伯数字(1,2,…) 表示顺序,也可以将杂原子旁的碳原子依次用α、β、γ表示。
417.3 结构和芳香性呋喃、噻吩、吡咯是最重要的含一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
呋喃、噻吩、吡咯都是平面结构,环上所有原子都是sp2杂化,各原子均以sp2杂化轨道重叠形成σ键。
9碳未杂化的p 轨道中有一个电子,杂原子的p轨道中有一对电子,p 轨道相互平行重叠,形成闭合的共轭体系,具有芳香性。
下表中给出的1H NMR数据可证实这一点,环上质子的化学位移在7ppm左右与苯类似。
1011表17-1 五元芳杂环的物理性质分别存在于木焦油、煤焦油和骨焦油中αβαβαβ17.4 五元杂环化合物4.1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呋喃、噻吩、吡咯具有芳香性,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
杂原子的大小及电负性不同,它们的活性有差异,但它们的活性都比苯大,顺序为:吡咯> 呋喃> 噻吩> 苯12(丙)吡咯和吲哚•吡咯的物理性质和鉴定•无色油状液体,沸点131℃,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吡咯蒸气遇浸过盐酸的松木片呈红色,可用来检验吡咯。
•吡咯环不如苯环稳定,易被氧化呈褐色并发生树脂化。
2017.5 六元杂环化合物5.1 吡啶和嘧啶吡啶存在于煤焦油和骨焦油中,工业上用无机酸从煤焦油的轻油部分中提取。
吡啶的衍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许多药物也含有吡啶环。
23一、吡啶的物理性质及结构吡啶是一个无色有恶臭的液体b.p. 115.5℃,m.p.-42℃,d: 0.9819与水及许多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等混溶它是良好的溶剂25吡啶的结构与苯的相似吡啶环上的氮以sp2杂化成键,一个p电子参与共轭,形成具有6个p电子的闭合的共轭体系,具有芳香性。
有机化学杂环化合物

有机化学杂环化合物有机化学杂环化合物是由碳以外的元素(通常是氮、氧或硫)组成的化合物,其中至少一个炭原子和这些元素原子形成共价键。
这些化合物常常作为药物、染料、及其它重要化合物的基础结构。
一、常见的有机化学杂环化合物及其特性1. 含氮杂环化合物:其中最常见的是吡咯烷(pyrrolidine)及其衍生物。
这类化合物可以吸收紫外线,常用作苯乙酮的合成中间体,制药、农药、染料等各方面应用广泛。
2. 含氧杂环化合物:其中最常见的是吡喃(furan)。
在生物体内有重要的作用,如可用于合成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 (核糖核酸)的成分。
3. 含硫杂环化合物:其中最常见的是噻吩(thiophene)。
它们通常具有很好的电子传导性质,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涂料和染料等领域。
二、有机化学杂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1. Hantzsch合成法:Hantzsch合成法是常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制备方法,为β-二酮与1,4-二胺或是1,3-二醇反应,生成相应的杂环化合物。
2. Paal-Knorr合成法:Paal-Knorr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含硫或含氧杂环化合物制备方法,用有官能基的酮或羧酸与无官能基化合物反应生成对应杂环化合物。
3. Pinner反应:Pinner反应是一种含氮杂环化合物制备方法,用苯酸酰氯与硫酸铵塔反应得到相应的吡啶盐。
三、应用领域1. 作为药物:含杂环化合物在药物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如吉非替尼(alectinib)、西妥昔单抗(rituximab)等,广泛用于治疗肺癌等疾病。
2. 作为染料:有机化学杂环化合物可作为重要的染料合成中间体,用于制作多种颜色的染料。
3. 作为涂料:有机化学杂环化合物可用于制作防腐涂料和抗紫外线涂料等。
总之,有机化学杂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对于其制备、性质和应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化学-第十七章 杂环化合物

氮杂-2,4,6-环庚三烯
二、命名 1、音译法命名:根据英文音义,用带口字旁的同音汉字
N H (pyrrole) 吡咯
O (furan) 呋喃
N
N (pyrimidine)
嘧啶
N
(quinoline) 喹啉
S (thiophene)
噻吩
N H (indole) 吲哚
N (pyridine)
吡啶
S
α-噻吩磺酸
呋喃和吡咯对及氧化剂都比较敏感,应使用特殊的试 剂乙酰硝酸酯进行硝化,使用吡啶三氧化硫进行磺化。
+
-
N SO3
SO3H
O
O
α-呋喃磺酸
O
CH3 C ONO2
N
(CH3CO)2O,-10℃
N
NO2
H
H
α-硝基吡咯
吡啶比苯难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反应条件要求和硝基 苯差不多;在发生反应时取代基主要进入β-位。
1 α-呋喃甲醛
HO CH CH OH H2SO4
H CH C H Δ CHO
OH OH
+ 3H2O O CHO
糠醛是没有α-氢的醛,化学性质和苯甲醛相似。
浓 NaOH
+
O CHO
O CH2OH O COOH
2 卟啉化合物
卟啉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它
们的分子中都含有卟吩环。
2α314 NhomakorabeaNH
N
δ
β
N
HN
8
5
7
γ
6
卟吩环
CH CH2
吡咯的酸性极弱,介于醇和酚之间。
Δ + KOH(固)
有机化学杂环化合物

活性部位
02
由于杂原子的存在,亲核取代反应也可能发生在杂原子位置,
形成新的杂环化合物。
反应机理
03
亲核试剂首先与杂环化合物形成σ络合物,然后进行质子转移,
生成取代产物。
加成反应
01
电性影响
杂环化合物的电性受其杂原子的电负性和电子云密度影响,使得加成反
应在杂环化合物中具有特定的选择性。
02
加成位置
加成反应一般发生在杂环的电子云密度较高区域,通常是杂原子的邻位
配位化学:杂环化合物 中的非碳原子可提供孤 对电子,与金属离子形 成配位键,因此可作为 配体应用于配位化学和 金属有机化学中。
总之,杂环化合物是一 类具有丰富多样性结构 和性质的有机化合物, 其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 对有机化学基本规律的 认识,还能为相关领域 提供广泛的应用前景。
02
五元杂环化合物
呋喃(furan)
嘧啶(pyrimidine)
结构特征
嘧啶是一个含有两个氮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其分子内具有共轭 双键体系。
合成与应用
嘧啶类化合物可通过多种合成方法获得,如Pinner反应等。嘧啶及 其衍生物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如抗病毒药物、抗癌药物 等。
生物活性
许多嘧啶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可作为核酸碱基的类似物 ,干扰核酸的合成与代谢,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芳香性
呋喃具有芳香性,由于其分子中 含有一个氧原子,使得其电子云 密度分布较为均匀,呈现出特殊
的稳定性。
合成与应用
呋喃可以通过多种合成方法得到, 并在有机合成中作为重要的中间体 。它可以发生诸多反应,如亲电取 代反应、加成反应等。
物理性质
呋喃为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 ,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有机化学杂环化合物

+ (C5H8O4)n
H2O
稀 H2SO4 加热
n C5H10O5 戊醛糖
HO CH CH OH H CH CH CHO OH OH
稀 H2SO4 -3 H2O
O CHO 糠醛
显色反应
下面的显色反应可用来定性检验糠醛:
NH2
+2
O CHO 糠醛
CH3COOH
- H2O
CHCHC OH来自NH CHCH N
..
.
.
. .. N . 未共用电子对占据
sp2杂化轨道,与
环共平面,不能参
与环系的共轭
吡啶的结构
吡啶和吡咯的结构比较
孤对电子在 p轨道上
孤对电子在sp2 杂化轨道上
17.2.2 呋喃、噻吩和吡咯和吡啶的性质
呋喃是无色液体,沸点32℃,具有类似氯仿的气 味,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乙醚等有机溶剂。呋喃 能使盐酸浸过的松木片显绿色,此现象可检验呋喃的存 在。
物的英文读音,选用同音汉字,并以“口”字旁 表示杂环化合物。
O
S
N
H
呋喃 噻吩 吡咯 Furan thiophene pyrrole
N
吡啶 pyridine
N
N 喹啉 puinoline
S
噻唑 thiazole N
N H
咪唑 imidazole
N
吲哚 indole
环上有取代基的杂环化合物,命名时以杂环为
+ KOH (固 体)
N H
+ H2O
N K
吡啶环上的氮原子的一对未共用电子对处于 sp2杂化轨道上,它并不参与环上的共轭体系,因 此能与质子结合,具有弱碱性。
有机化学 第13章 杂环化合物

-5-30℃
O 2—硝基呋喃(35 %)Fra bibliotekNO2
3.磺化
O
SO3—吡啶 CH2Cl—CH2Cl
O SO3H
2—呋喃磺酸 (41%)
4.傅瑞德尔—克拉夫茨酰基化
+ (CH3CO)2O
O
BF3 CH3COOH
O
C O
CH3
2—乙酰基呋喃 (75—92%)
(二)加成反应 1.催化加氢
2.1, 4-加成反应(狄尔斯—阿尔德反应:D-A反应)
H N N H3C O N
O
CH3 N
N CH3
咖啡碱
N
核酸分子中有腺嘌呤和鸟嘌呤。
习题1
(1)
习题2
O CHO (2) O CH2OH
(1)2—甲基呋喃; (2)5—甲基—2—呋喃甲酸; (3)2—噻吩磺酸; (4)N—甲基吡咯 (或1—甲基吡咯); (5)3—硝基吡啶; (6)2,3—吡啶二甲酸; (7)2—甲基喹啉; (8)8—羟基喹啉。
(二)化学性质 1.弱碱性 与强酸可成盐。 2.亲电取代反应 发生在苯环上。
NO2
HNO3,H2SO4
N
0℃
+
N NO2 N
3.亲核取代反应
发生在吡啶环上。
NaNH2 液NH3
NH2
N
N
4.氧化反应
苯环先被氧化。
KMnO4 100℃
COOH COOH
N
2,3-吡啶二甲酸
N
△ _ CO 2
COOH N
(四)几种常见稠杂环。
有机化学中的杂环化合物

有机化学中的杂环化合物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合成和反应等的科学分支。
而杂环化合物则是在有机分子中含有除碳外的杂原子(如氧、氮、硫等)构成的环状结构。
这一类化合物具有多样的结构和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对有机化学中的杂环化合物进行探讨。
一、氧杂环化合物氧杂环化合物指的是含有氧原子构成环状结构的有机分子。
常见的氧杂环化合物包括环氧烷、苯并呋喃等。
环氧烷由一个氧原子与两个碳原子构成一个环,具有高度的环张力,因此容易发生开环反应。
环氧烷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和药物合成领域,例如苯并环氧丙烷常用于合成激素类药物。
二、氮杂环化合物氮杂环化合物是指含有氮原子构成环状结构的有机分子。
常见的氮杂环化合物包括吡咯、吡啶等。
吡咯是一个五元环,它的稳定性较高,广泛存在于许多生物分子中,如生物色素和药物中。
吡啶是一个六元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常用于药物合成和染料合成等。
三、硫杂环化合物硫杂环化合物是指含有硫原子构成环状结构的有机分子。
常见的硫杂环化合物包括噻吩、噻唑等。
噻吩是一个五元环,具有平面构型和较高的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染料和光电材料合成等领域。
噻唑是一个五元环,并且带有一个取代基,常见于医药领域的药物中,具有广谱的生物活性和药理学特性。
结语有机化学中的杂环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重要地位和广泛应用的化合物。
氧杂环化合物、氮杂环化合物和硫杂环化合物都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质,各自在合成化学、药物化学、材料化学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这些杂环化合物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将为有机化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以上就是有机化学中的杂环化合物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按环的大小分成五元环和六元环两大类。
根据有无芳香性,可将杂环化合物分为非 芳香性杂环和芳香性杂环。 非芳香性杂环化合物具有与相应脂肪族化 合物相类似的性质。例如:
O O O O O
O
,
,
,
NH O
杂环化合物不包括极易开环的含杂原子的 环状化合物。
碳环母核
重要的杂环
N
O
单杂环
五元杂环
S
六元杂环
呋喃(
O:2s2 2p
4
O
):
p 轨道
p轨道
sp 2杂化 s轨道 p 轨道 sp 2轨道
sp 2杂化轨道
O
噻吩(
S )具有与呋喃相似的结构。
17.2.1 呋喃、噻吩、吡咯和吡啶的结构
吡咯(
N:2s 2p
2
N-H
3
):
p 轨道 sp 2杂化
N
p轨道
H
s轨道
p 轨道
sp 2轨道
总结:
呋喃、噻吩和吡咯组成环的五个原子都位于同一平面上,四个碳原子和一个 杂原子都为sp2杂化状态,彼此以σ 键相连接;每个碳原子还有一个电子在p轨道 上,杂原子的未共用电子对也是在p轨道上,这五个p轨道垂直于环所在的平面并 相互重叠形成环闭共轭体系。这个共轭体系是由五个原子上的六个p电子组成的, 其p电子数符合休克尔4n+2规则。因此具有芳香性。
卤 磺 硝
代 化 化
卤
代
呋喃、噻吩和吡咯的卤代反应都比苯容易。
+
O
Br2
二噁烷 0℃ O
+
Br
HBr
S
+ Br2
CH3 COOH 室温
I
S
I
Br
+ HBr
N H
+
4 I2+ 4 NaOH
I
N H
I
+ 4 NaI + 4 H2O
磺
化
呋喃、吡咯必须用吡啶的三氧化硫加合物作为 磺化剂,噻吩可直接用硫酸磺化。
N N H 咪唑 imidazole N 吲哚 indole
环上有取代基的杂环化合物,命名时以杂环为 母体,从杂原子开始将环上的原子编号。当环上含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杂原子时,应使杂原子所在 位次的数字最小。当环上的杂原子不同时,按O、S、 N的次序编号。
4 5 O 1 3 2 H3 C CHO 5 4 4 N3 3 N 5 2 HC 2 3 S N1 1 H 5-甲基噻唑
17.2 几个重要环系的结构与性质
17.3 生物碱
17.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杂环化合物是指组成环的原子中含有除碳以外
的原子(杂原子——常见的是N、O、S等)的环状化
合物。 杂环化合物的成环规律和碳环一样,最稳定和 最常见的也是五元环和六元环。有的环只有一个杂 原子,有的环含有多个或多种杂原子。杂环化合物
17 杂环化合物
(Heterocyclic Compounds)
基本内容和重点要求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芳香性; 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生物碱
重点要求掌握芳香性;五元、六元杂环化合物 的化学性质,杂环化合物的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及 规律;酸碱性规律。
17 杂环化合物
17.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N O SO3 O SO3H
N N H
SO3 N H SO3H
H2SO4 S 30℃ S SO3H
吡啶与硝基苯相似,亲电取代比苯困难, 并且主要发生在β位上,反应条件要求较高。
+ Br2
300 C Ò Ô É Ï
¡
¡¡
Br N
N N N
å ´ ú ß Á à ¤ b-ä
+ H2SO4 + » ì Ë á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N
..
未共用电子对占据 sp2杂化轨道,与 环共平面,不能参 与环系的共轭
吡啶的结构
吡啶和吡咯的结构比较
孤对电子在 p轨道上
孤对电子在sp2 杂化轨道上
17.2.2 呋喃、噻吩和吡咯和吡啶的性质
呋喃是无色液体,沸点32℃,具有类似氯仿的气味,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乙醚等有机溶剂。呋喃能使 盐酸浸过的松木片显绿色,此现象可检验呋喃的存在。 噻吩与苯共存于煤焦油中, 噻吩是无色而有特殊 气味的液体,沸点84℃。噻吩和靛红(吲哚满二酮)在 硫酸作用下呈蓝色,此现象可检验噻吩的存在。 吡咯存在于煤焦油和骨焦油中,是无色液体,沸点 131℃,有弱的苯胺的气味。其蒸气遇盐酸浸湿的松木 片则呈红色,可检验吡咯的存在。
¡ 350 C ¡ 300 C
24h
SO3H N NO2 N
b- ß Á à ¤» Ç Ë á
b- Ï õ » ù ß Á à ¤ ¨² £ ú Â Ê º Ü µ Í £ ¼ 6£ ¥ £ © ¬Ô
亲电取代反应活性同上。
(2)对氧化剂、酸及碱的稳定性
呋喃和吡咯对氧化剂不稳定,特别是呋喃可被氧化成树脂状物,但噻吩 对氧化剂比较稳定。 三种杂环化合物对碱是稳定的,但对酸的稳定性则不同,噻吩对酸较稳 定,吡咯与呋喃对酸很不稳定。
17.2.2 呋喃、噻吩和吡咯和吡啶的性质
(1)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2)对氧化剂、酸及碱的稳定性
(3)还原反应
(4)吡咯和吡啶的酸碱性
(1)
亲电取代反应
呋喃、噻吩和吡咯 环中的杂原子上的 未共用电子对参与 了环的共轭体系, 使环上的电子云密 度增加,故它们都 比苯容易发生亲电 取代反应,取代通 常发生在α位上。
呋喃、噻吩和吡咯的原子轨道示意图:
. .. O .. .. S .. . . . . . . .
.
..
O
..
.
..
S
..
.
..
N H
.
..
N H
芳香性大小: 苯>噻吩>吡咯>呋喃
呋喃、噻吩和吡咯的结构
N ..
吡啶中氮原子采取不等性sp2杂化:
p N sp 2 p 结果是: sp 2 N
p轨道与环平面垂 直,相互重叠形 成六个原子在内 的闭合共轭体系
吡啶比苯稳定,不易被氧化,一般都是侧链被氧 化,而杂环不被破坏,结果生成吡啶甲酸。
(3)
还原
2-呋喃甲醛
4-甲基咪唑
β' α' H3 C O
β α CH3
CH3 γ β N α
α, α' - 二甲基呋喃 ,?
γ-甲基吡啶 -
17.2 几种重要环系的结构与性质
17.2.1 呋喃、噻吩、吡咯和吡啶的结
构
17.2.2 呋喃、噻吩和吡咯和吡啶的性 质
17.2.1 呋喃、噻吩、吡咯和吡啶的结构
N
N
N
碳环母核
N
稠杂环
N H
O
N
杂环化合物一般采用音译法命名,根据化合 物的英文读音,选用同音汉字,并以“口”字旁表 示杂环化合物。
N N H 吡咯 吡啶 噻吩 呋喃 Furan thiophene pyrrole pyridine
O
S
N N 喹啉 puinoline S 噻唑 thiaz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