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评价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潜力评价偏重考虑土地的自然性质,一般不进行 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
第三章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某块土地针对这类 特定利用方式是否适宜,如果适宜,其适 宜程度如何,做出等级的评定。
目前国际上影响最大、使用最广泛的土 地适宜性评价方案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在 1976年正式公布的《土地评价纲要》。
2.限制因素的分级,是土地潜力评价中的一项关键工作,它 影响到评价成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它也是一项相当 困难的工作,要求评价工作者具备广博的知识,并对研究 地区有比较透彻的了解。
注意:在拟定潜力评价表时还必须考虑到不同限制因素之间 的相互作用和叠加效应。
某地限制因素计划分标准
潜 坡度 土层 障碍 土壤 pH 侵蚀 地下 排水 水源
三、按服务目标的类别区分
1.单目标评价 针对某一特定目标进行的土地评价,如
针对单一作物或树种的土地评价。 2.多目标评价
是指服务目标的范围较宽、适用面较广 的土地评价,如大农业用地评价。
第二节 土地评价的原则
一、参照FAO《土地评价纲要》提出的土地评价原 则
1.土地评价要将土地利用对土地的要求与土地的质 量进行比较;
(一)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土地潜力评价系统
按土地对农林牧各业利用的可能性分为: 甲—适于农林牧多种利用的土地; 乙—不宜农田,但可牧用的土地; 丙—不宜农用,但可林用的土地; 丁—农林牧利用价值均不高的土地。
(二)我国东北地区的土地潜力评价系统(1:100万)
1.按土地对农林牧的适宜与否分五个等级:宜农宜林宜牧土地,宜林宜 牧土地,宜牧土地,宜林土地和暂时不宜于农林牧利用的土地。
2.按农业的适宜性分为三个等级: (1)农业无限制或少限制,质量好,最适于农业利用的土地; (2)农业有限制,质量中等,一般适宜于农业利用的土地; (3)农业限制较大,质量差,临界适宜于农业利用的土地。
第二节 土地潜力评价的步骤
一、确定潜力评价的基础评价单位 (一)以土地类型单位为基础评价单位 (二)以土壤分类单位作为基础评价单位 (三)以土地利用现状单位作为基础评价单
2.以土地类型图为基础,编纂土地潜力评价图; 3.根据土地利用潜力图编纂潜在土地利用图,这种图 展示土地利用潜力单元与土地的不同潜在利用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土地潜力评价的讨论
一、土地潜力评价的优点 1.评级以定性为主,在目前对土地的各种属性、作
物的生态特性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均不 深入的情况下,土地潜力评价不失为与之相适应 的一种实用土地评价方法; 2.评价的概括程度较高,评价过程中可以根据多方 面的因素加以调节,在不同比例尺或具有不同限 制因素类型和强度的地区均可灵活的应用潜力评 价的等级系统,而不需对方法的原理和等级系统 的基本结构进行大的调整; 3.评价能够综合考虑各项土地组成因素,据此归纳 出潜力等级,并明确指出与土地利用的潜力有关 的土地质量的优劣,易为非专业人员理解和接受。
第一章 土地评价概述
➢土地评价的类别 ➢土地评价的原则 ➢土地评价所用资料
第一节 土地评价的类别
一、按评价途径的类别区分
1.直接评价:指通过试验去了解对于某种用途的适宜性或生产潜力。
2.间接评价:通过分析土地的各组成要素的属性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然 后加以综合,去评定土地的等级。
3.间接评价的步骤:
第三节 土地潜力评价成果的应用
一、潜力级评价成果的应用 主要用于资源清查中的土地质量摸底,目的是查明和保
护最适合于农业耕作用地。 二、潜力亚级评价成果的应用
指出了土地存在的主要限制因素,为规划或决策者提供 提高土地潜力所需采取的措施。 三、潜力单元评价成果的应用
对于详细的小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是有重要意义的。 步骤:1.编纂土地类型图;
1.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2.目前适宜性评价与潜在适宜性评价 (1)目前适宜性评价:土地在未经重大改良的现状下对规
定利用方式的适宜性。
(2)潜在适宜性评价:土地在经过重大改良之后对规定利 用方式的适宜性。
二、《纲要》的土地评价步骤与方法
(一)规划土地评价 1.评价目标——首要条件; 2.评价地区有关情况
析。 4.假定在中等经营管理水平上评定土地的潜力级,即对经营管理水平不
作专门考虑。
二、美国农业部土地潜力评价系统的推广应用
具体做法: 1.改变潜力分级数目; 2.设置不同的限制因素; 3.从其它角度对潜力级作细分; 4.限制因素的数量化; 5.改变潜力评价的基本前提。
三、我国的土地潜力评价系统
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起陆续开展研究
位 二、建立潜力评价系统
不仅要考虑评价的目的和研究地区的土 地特点,同时也要考虑到主、客观条件。
三、拟定潜力评价表
1.潜力评价表又称土地限制因素评价表,在进行土 地潜力评价前必须要拟定这类表格。
(1)潜力评价表中要有限制因素(参评因素); (2)要为每一种选定的限制因素划分出相应于各潜力级的
界限值。
第一节 土地潜力评价的评价系统
一、美国农业部土地潜力评价系统 背景:世界上最早使用,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土壤侵蚀。
(一)等级单位及其含义 1.潜力级——最高等级,含义是限制性或危害性的相对程度相同的若干
土地潜力亚级的归并。 2.潜力亚级——具有相同的限制因素和危险性的潜力单元的组合。 3.潜力单元——对于一般农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经营管理具有大致相同效
二、《纲要》的土地评价步骤与方法
(三)调查研究区的土地性质和土地质量 3.土地质量的评定
在获得所有土地性质的资料后,要编制 据土地性质评定土地质量的评价表,也称 土地质量诊断表。 4.单项土地质量的综合 方法(1)经验法;(2)极限条件法;(3) 运算法
二、《纲要》的土地评价步骤与方法
(四)土地利用与土地的比较 即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地的要求与每一个土地
1.土地性质和土地质量的概念 土地性质:土地的可计量或可估量的属性,如坡度、降雨 量、土壤有效水容量、植被生物量、土壤质地、土层厚度 等等。 土地质量:与利用有关,并有一组相互作用的简单土地性 质组成的复杂土地属性。
2.土地质量的选择——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对所研究的作物或其它土地利用方式有影响; (2)在研究区域内出现对土地利用施加不利影响的临界值; (3)可进行计量或估量,即有可行的收集资料方法。
自然环境要素
选择土地性质
确定土地质量
适宜性评价
经济评价
确定最佳的 土地利用方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潜力评价
二、按评价性质的类别区分
类型 定义
优点
缺点
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 经济评价
用定性语言描述土 地的质量特征,确 定土地的适宜性或 潜力的高低,属概 略性土地评价
综合土地组成要素 的特征,直观反映 土地利用选择的可 能性;反应土地自 然属性的优劣
二、《纲要》的土地评价步骤与方法
(二)确定土地利用种类和明确土地利用要求 两种情况: 1.在评价开始之前对土地利用种类已有明 确的具体规定; 2.评价开始前对土地利用种类只有大致的 了解。
二、《纲要》的土地评价步骤与方法
(三)调查研究区的土地性质和土地质量
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与土地利用类型调查平行开展的是自然资源 调查,目的有两个:一是将研究区划分为若干相对一致的单元,以此 作为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二是获得每个这种相对一致性单元的有 关信息,用其对所考虑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适宜性评价。
二、土地潜力评价的不足
1.在将土地划分为某一潜力等级时,即使有一套完 全定量化的土地评价因子划分标准,但因在制定 这类划分标准时往往带有主观性,因此评价结果 仍难免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
2.某一单项土地因素对土地潜力等级高低的影响影 响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共同起作用的;
3.潜力评价只是告诉人们某块土地可利用的范围以 及利用上的潜在能力,而没有指出这块土地的最 佳利用即最有利的利用方式;
包括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所属气候区域、地势、目前的土地改良 状况、人口及其变动情况、生活水准、教育状况、目前的经济基础、 政府及其它机构的外来资助状况、基础设施、农场或其他生产单位的 规模大小、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政治制度等
3.评价的资料与假设——关系到评价成果的应用 4.地理位置——可影响到土地适宜性 5.评价计划 (1)待评价的土地范围和边界; (2)适于考虑的土地利用种类; (3)适宜性评价的类别; (4)所需资料的性质与深度; (5)工作阶段划分
2.土地评价要将土地利用的效益和所需的投入进行 比较;
3.土地评价要因地制宜,即根据研究地区的具体情 况进行;
4.土地评价要考虑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并对它们 做出比较;
5.土地评价要以土地的持久利用为前提。
二、我国为大农业服务的土地评价原则
1.土地生产能力是土地评价的基础 2.农林牧用地配置是土地评价的依据 3.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是土地评价的重要环
力 (°) 厚度 层深 质地 值 程度 水深 状况 保证
级
(cm) (cm)
(cm)
1 <5 >10 >50 中 6.0- 无 200 良 稳
0
壤 5.5
- 好定
100
2 5-15 100 50- 轻 5.5- 轻 100 一 一 -60 40 壤 5.0 度 -50 般 般
3 15- 60- 40- 砂 5.0- 细 50- 不 勉 25 25 30 壤 4.5 沟 30 良 强
节 4.坚持当前与长远、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是
土地评价的出发点
第三节 土地评价所用资料
一、自然环境资料 地形、气象气候、水文、土壤
二、社会经济资料
第二章 土地潜力评价
1.土地潜力:土地在用于农林牧业生产或其 他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
2.土地潜力评价: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性质 (土壤、气候和地形等)及其对于土地的 某种持久利用的限制程度,就土地在该种 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对其做出等级划分。
通过土地组成要素 “量”的概念非常明 的度量指标与特定 确,便于对评价出 土地利用类型对土 的土地质量进行对 地性状要求的比较, 比。 来确定土地的质量 等级。
是以某种或某几种 经济指标来表示土 地质量高低的评价 方法
土地组成要素度量指标 与土地质量等级的对应 关系在确定上带有一定 的主观性,也难考虑诸 多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 的综合效应
评价单元的土地质量的比较,步骤如下: 1.要求的匹配; 2.环境影响; 3.社会经济分析; 4.实地验证。
(五)提交评价成果 除反映适宜性评价结果的有关表格和图件之
外,还包括对土地利用类型的描述,土地单元上 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管理说明,环境影响说明,土 地利用替代方案的社会经济可行性分析,并需附 基础调查和专门研究资料。
4 >25 <25 <30 粗 <4. 切 <30 积 无保
证
四、评定潜力等级
包括两级控制:
(1)第一级控制,是分别对各限制因素评定相 应的潜力等级,可称为单项评级;
(2)第二级控制,是据各限制因素所相应的潜 力等级评定土地总的潜力等级,可称为综合评级。
评级方法:
(1)定性方法,即把限制程度最高的某限制因 素所对应的潜力等级作为土地总的潜力等级;
应的土地组合。 (二)基本特点 1.潜力级的评定主要依据土地利用的永久限制,而将现状植被视为非永
久限制性,因此在评价中一般不考虑植被。 2.同一潜力级的土地尽管其限制程度相似,但是限制性因素的种类不一
定相同,因此所需经营管理措施也不一定相同。 3.潜力级的评定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要素,而不进行专门的投入产出分
三、对《纲要》的改进
(一)对《纲要》的评述 1.土地评价不能“一锤定音”,即在一个土地单元
内仅对一种利用方式作出评定,反之,应对各种 替代性土地利用方式作出评定。 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有不同的要求。
第一节 FAO《土地评价纲要》
一、《纲要》的评价系统与评价类别
(一)评价系统
1.土地适宜纲:表示土地对所考虑的特定利用方式评价为适 宜(S)或不适宜(N)。
2.土地适宜类:反映土地对某些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 3.土地适宜亚类:反映土地限制性类别的差异。 4.土地适宜单元:是适宜亚类的续分。 (二)评价类别
(2)定量方法,即据各限制因素分级值之和评 定土地总的潜力等级。
土地潜力评价的主要途径
两类主要的途径: 定性途径:根据土地对各种农作物或土地利 用方式的自然限制因素的强弱程度,将土地 生产潜力分为若干等级或类别,美国的土地 生产潜力评价就是定性评价途径; 定量途径:依据一定的数理模型(统计的或 机制的)来定量表达土地的潜在生产能力。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途径…
第三章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某块土地针对这类 特定利用方式是否适宜,如果适宜,其适 宜程度如何,做出等级的评定。
目前国际上影响最大、使用最广泛的土 地适宜性评价方案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在 1976年正式公布的《土地评价纲要》。
2.限制因素的分级,是土地潜力评价中的一项关键工作,它 影响到评价成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它也是一项相当 困难的工作,要求评价工作者具备广博的知识,并对研究 地区有比较透彻的了解。
注意:在拟定潜力评价表时还必须考虑到不同限制因素之间 的相互作用和叠加效应。
某地限制因素计划分标准
潜 坡度 土层 障碍 土壤 pH 侵蚀 地下 排水 水源
三、按服务目标的类别区分
1.单目标评价 针对某一特定目标进行的土地评价,如
针对单一作物或树种的土地评价。 2.多目标评价
是指服务目标的范围较宽、适用面较广 的土地评价,如大农业用地评价。
第二节 土地评价的原则
一、参照FAO《土地评价纲要》提出的土地评价原 则
1.土地评价要将土地利用对土地的要求与土地的质 量进行比较;
(一)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土地潜力评价系统
按土地对农林牧各业利用的可能性分为: 甲—适于农林牧多种利用的土地; 乙—不宜农田,但可牧用的土地; 丙—不宜农用,但可林用的土地; 丁—农林牧利用价值均不高的土地。
(二)我国东北地区的土地潜力评价系统(1:100万)
1.按土地对农林牧的适宜与否分五个等级:宜农宜林宜牧土地,宜林宜 牧土地,宜牧土地,宜林土地和暂时不宜于农林牧利用的土地。
2.按农业的适宜性分为三个等级: (1)农业无限制或少限制,质量好,最适于农业利用的土地; (2)农业有限制,质量中等,一般适宜于农业利用的土地; (3)农业限制较大,质量差,临界适宜于农业利用的土地。
第二节 土地潜力评价的步骤
一、确定潜力评价的基础评价单位 (一)以土地类型单位为基础评价单位 (二)以土壤分类单位作为基础评价单位 (三)以土地利用现状单位作为基础评价单
2.以土地类型图为基础,编纂土地潜力评价图; 3.根据土地利用潜力图编纂潜在土地利用图,这种图 展示土地利用潜力单元与土地的不同潜在利用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土地潜力评价的讨论
一、土地潜力评价的优点 1.评级以定性为主,在目前对土地的各种属性、作
物的生态特性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均不 深入的情况下,土地潜力评价不失为与之相适应 的一种实用土地评价方法; 2.评价的概括程度较高,评价过程中可以根据多方 面的因素加以调节,在不同比例尺或具有不同限 制因素类型和强度的地区均可灵活的应用潜力评 价的等级系统,而不需对方法的原理和等级系统 的基本结构进行大的调整; 3.评价能够综合考虑各项土地组成因素,据此归纳 出潜力等级,并明确指出与土地利用的潜力有关 的土地质量的优劣,易为非专业人员理解和接受。
第一章 土地评价概述
➢土地评价的类别 ➢土地评价的原则 ➢土地评价所用资料
第一节 土地评价的类别
一、按评价途径的类别区分
1.直接评价:指通过试验去了解对于某种用途的适宜性或生产潜力。
2.间接评价:通过分析土地的各组成要素的属性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然 后加以综合,去评定土地的等级。
3.间接评价的步骤:
第三节 土地潜力评价成果的应用
一、潜力级评价成果的应用 主要用于资源清查中的土地质量摸底,目的是查明和保
护最适合于农业耕作用地。 二、潜力亚级评价成果的应用
指出了土地存在的主要限制因素,为规划或决策者提供 提高土地潜力所需采取的措施。 三、潜力单元评价成果的应用
对于详细的小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是有重要意义的。 步骤:1.编纂土地类型图;
1.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2.目前适宜性评价与潜在适宜性评价 (1)目前适宜性评价:土地在未经重大改良的现状下对规
定利用方式的适宜性。
(2)潜在适宜性评价:土地在经过重大改良之后对规定利 用方式的适宜性。
二、《纲要》的土地评价步骤与方法
(一)规划土地评价 1.评价目标——首要条件; 2.评价地区有关情况
析。 4.假定在中等经营管理水平上评定土地的潜力级,即对经营管理水平不
作专门考虑。
二、美国农业部土地潜力评价系统的推广应用
具体做法: 1.改变潜力分级数目; 2.设置不同的限制因素; 3.从其它角度对潜力级作细分; 4.限制因素的数量化; 5.改变潜力评价的基本前提。
三、我国的土地潜力评价系统
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起陆续开展研究
位 二、建立潜力评价系统
不仅要考虑评价的目的和研究地区的土 地特点,同时也要考虑到主、客观条件。
三、拟定潜力评价表
1.潜力评价表又称土地限制因素评价表,在进行土 地潜力评价前必须要拟定这类表格。
(1)潜力评价表中要有限制因素(参评因素); (2)要为每一种选定的限制因素划分出相应于各潜力级的
界限值。
第一节 土地潜力评价的评价系统
一、美国农业部土地潜力评价系统 背景:世界上最早使用,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土壤侵蚀。
(一)等级单位及其含义 1.潜力级——最高等级,含义是限制性或危害性的相对程度相同的若干
土地潜力亚级的归并。 2.潜力亚级——具有相同的限制因素和危险性的潜力单元的组合。 3.潜力单元——对于一般农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经营管理具有大致相同效
二、《纲要》的土地评价步骤与方法
(三)调查研究区的土地性质和土地质量 3.土地质量的评定
在获得所有土地性质的资料后,要编制 据土地性质评定土地质量的评价表,也称 土地质量诊断表。 4.单项土地质量的综合 方法(1)经验法;(2)极限条件法;(3) 运算法
二、《纲要》的土地评价步骤与方法
(四)土地利用与土地的比较 即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地的要求与每一个土地
1.土地性质和土地质量的概念 土地性质:土地的可计量或可估量的属性,如坡度、降雨 量、土壤有效水容量、植被生物量、土壤质地、土层厚度 等等。 土地质量:与利用有关,并有一组相互作用的简单土地性 质组成的复杂土地属性。
2.土地质量的选择——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对所研究的作物或其它土地利用方式有影响; (2)在研究区域内出现对土地利用施加不利影响的临界值; (3)可进行计量或估量,即有可行的收集资料方法。
自然环境要素
选择土地性质
确定土地质量
适宜性评价
经济评价
确定最佳的 土地利用方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潜力评价
二、按评价性质的类别区分
类型 定义
优点
缺点
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 经济评价
用定性语言描述土 地的质量特征,确 定土地的适宜性或 潜力的高低,属概 略性土地评价
综合土地组成要素 的特征,直观反映 土地利用选择的可 能性;反应土地自 然属性的优劣
二、《纲要》的土地评价步骤与方法
(二)确定土地利用种类和明确土地利用要求 两种情况: 1.在评价开始之前对土地利用种类已有明 确的具体规定; 2.评价开始前对土地利用种类只有大致的 了解。
二、《纲要》的土地评价步骤与方法
(三)调查研究区的土地性质和土地质量
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与土地利用类型调查平行开展的是自然资源 调查,目的有两个:一是将研究区划分为若干相对一致的单元,以此 作为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二是获得每个这种相对一致性单元的有 关信息,用其对所考虑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适宜性评价。
二、土地潜力评价的不足
1.在将土地划分为某一潜力等级时,即使有一套完 全定量化的土地评价因子划分标准,但因在制定 这类划分标准时往往带有主观性,因此评价结果 仍难免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
2.某一单项土地因素对土地潜力等级高低的影响影 响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共同起作用的;
3.潜力评价只是告诉人们某块土地可利用的范围以 及利用上的潜在能力,而没有指出这块土地的最 佳利用即最有利的利用方式;
包括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所属气候区域、地势、目前的土地改良 状况、人口及其变动情况、生活水准、教育状况、目前的经济基础、 政府及其它机构的外来资助状况、基础设施、农场或其他生产单位的 规模大小、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政治制度等
3.评价的资料与假设——关系到评价成果的应用 4.地理位置——可影响到土地适宜性 5.评价计划 (1)待评价的土地范围和边界; (2)适于考虑的土地利用种类; (3)适宜性评价的类别; (4)所需资料的性质与深度; (5)工作阶段划分
2.土地评价要将土地利用的效益和所需的投入进行 比较;
3.土地评价要因地制宜,即根据研究地区的具体情 况进行;
4.土地评价要考虑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并对它们 做出比较;
5.土地评价要以土地的持久利用为前提。
二、我国为大农业服务的土地评价原则
1.土地生产能力是土地评价的基础 2.农林牧用地配置是土地评价的依据 3.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是土地评价的重要环
力 (°) 厚度 层深 质地 值 程度 水深 状况 保证
级
(cm) (cm)
(cm)
1 <5 >10 >50 中 6.0- 无 200 良 稳
0
壤 5.5
- 好定
100
2 5-15 100 50- 轻 5.5- 轻 100 一 一 -60 40 壤 5.0 度 -50 般 般
3 15- 60- 40- 砂 5.0- 细 50- 不 勉 25 25 30 壤 4.5 沟 30 良 强
节 4.坚持当前与长远、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是
土地评价的出发点
第三节 土地评价所用资料
一、自然环境资料 地形、气象气候、水文、土壤
二、社会经济资料
第二章 土地潜力评价
1.土地潜力:土地在用于农林牧业生产或其 他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
2.土地潜力评价: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性质 (土壤、气候和地形等)及其对于土地的 某种持久利用的限制程度,就土地在该种 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对其做出等级划分。
通过土地组成要素 “量”的概念非常明 的度量指标与特定 确,便于对评价出 土地利用类型对土 的土地质量进行对 地性状要求的比较, 比。 来确定土地的质量 等级。
是以某种或某几种 经济指标来表示土 地质量高低的评价 方法
土地组成要素度量指标 与土地质量等级的对应 关系在确定上带有一定 的主观性,也难考虑诸 多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 的综合效应
评价单元的土地质量的比较,步骤如下: 1.要求的匹配; 2.环境影响; 3.社会经济分析; 4.实地验证。
(五)提交评价成果 除反映适宜性评价结果的有关表格和图件之
外,还包括对土地利用类型的描述,土地单元上 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管理说明,环境影响说明,土 地利用替代方案的社会经济可行性分析,并需附 基础调查和专门研究资料。
4 >25 <25 <30 粗 <4. 切 <30 积 无保
证
四、评定潜力等级
包括两级控制:
(1)第一级控制,是分别对各限制因素评定相 应的潜力等级,可称为单项评级;
(2)第二级控制,是据各限制因素所相应的潜 力等级评定土地总的潜力等级,可称为综合评级。
评级方法:
(1)定性方法,即把限制程度最高的某限制因 素所对应的潜力等级作为土地总的潜力等级;
应的土地组合。 (二)基本特点 1.潜力级的评定主要依据土地利用的永久限制,而将现状植被视为非永
久限制性,因此在评价中一般不考虑植被。 2.同一潜力级的土地尽管其限制程度相似,但是限制性因素的种类不一
定相同,因此所需经营管理措施也不一定相同。 3.潜力级的评定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要素,而不进行专门的投入产出分
三、对《纲要》的改进
(一)对《纲要》的评述 1.土地评价不能“一锤定音”,即在一个土地单元
内仅对一种利用方式作出评定,反之,应对各种 替代性土地利用方式作出评定。 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有不同的要求。
第一节 FAO《土地评价纲要》
一、《纲要》的评价系统与评价类别
(一)评价系统
1.土地适宜纲:表示土地对所考虑的特定利用方式评价为适 宜(S)或不适宜(N)。
2.土地适宜类:反映土地对某些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 3.土地适宜亚类:反映土地限制性类别的差异。 4.土地适宜单元:是适宜亚类的续分。 (二)评价类别
(2)定量方法,即据各限制因素分级值之和评 定土地总的潜力等级。
土地潜力评价的主要途径
两类主要的途径: 定性途径:根据土地对各种农作物或土地利 用方式的自然限制因素的强弱程度,将土地 生产潜力分为若干等级或类别,美国的土地 生产潜力评价就是定性评价途径; 定量途径:依据一定的数理模型(统计的或 机制的)来定量表达土地的潜在生产能力。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