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专插本考试大纲
专升本考试《工程力学》考试大纲
![专升本考试《工程力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bab5fd8783e0912a3162a3a.png)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一、说明本考试大纲为专科毕业生升入本科专业入学考试制定。
考试大纲作为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力求紧密结合专科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到既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的掌握,又能为学生今后在专业继续深造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工程力学的考试,考察学生对刚体静力分析、平面力系、弹性变形体静力分析、杆件的内力、杆件的应力与强度、杆件的变形与刚度、压杆稳定、运动力学基础、动载荷与交变应力的学习和掌握。
本大纲在专家的考试命题和考生复习提供一个关于考试内容、重点等方面的参考。
二、大纲1、内容(1)力与力偶,约束与约束力,受力分析与受力图;(2)平面力系向一点的简化,平衡方程及其应用,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3)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内力与应力,变形与应变,杆件的变形形式;(4)杆件的内力:杆件拉(压)时的内力,杆件扭转时的内力,杆件弯曲时的内力;(5)杆件的应力与强度,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杆件拉(压)时的应力与强度,圆轴扭转时的应力与强度,梁弯曲时的应力与强度,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杆件在拉(压)与弯曲组合变形时的应力与强度,杆件在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时的应力与强度,连接件的剪切与挤压强度;(6)杆件拉(压)时的变形,圆轴扭转时的变形与刚度,梁弯曲时的变形与刚度;(7)压杆稳定的概念,压杆的临界力与临界应力,压杆的稳定校核(8)运动力学基础,点与刚体的运动,刚体定轴转动微分方程,动能定理,动静法;(9)动载荷与交变应力,构件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转动时的应力与强度,构件的疲劳极限与疲劳强度。
2、重点(1)平面力系平衡方程及其应用,物系的平衡问题;(2)基本变形的内力,内力图;(3)应力与强度,应变与刚度,基本变形的强度和刚度条件与应用;(4)组合变形强度计算,应力状态分析,强度理论应用;(5)压杆失稳,欧拉公式及其适用范围;(6)刚体的平动和转动,转动方程,角速度与角加速度,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与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加速度之间的关系;(7)刚体的平面运动,基点,速度瞬心,瞬时转动,瞬时平动,平面运动分解成随基点的平动和绕基点的转动,求平面运动刚体内各点速度的基点法、瞬心法和速度投影法;(8)惯性力的概念、动静法及其应用。
《工程力学(专科)》课程考试大纲
![《工程力学(专科)》课程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609ea962af90242a895e5c6.png)
《工程力学(专科)》课程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工程力学》是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机械和近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该课程是该类专业专科生取得毕业资格的考试科目之一。
二、考试目标《工程力学》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工程力学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考察学生对于工程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的理解与掌握,以及基本计算能力和运用力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题方式本课程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方式。
答案必须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二)答题时间考试时间90分钟。
(三)基本题型1、判断题(每题3分,共24分)2、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8分)3、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4、分析计算题(2~3题,共23分)第二部分考查的知识范围与要求0. 工程力学的研究内容与分析模型、分析方法。
1.刚体、力、力系、力矩、约束与约束力基本概念。
约束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合力矩定理。
静力学基本原理及其推论。
二力构件的受力特点。
简单系统受力分析。
2.力系等效与简化的概念。
力偶的概念及其性质。
力向一点平移定理。
平面力系的简化结果。
固定端约束的约束力分析。
3.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摩擦力、摩擦角和自锁的概念。
4.杆件的四种基本受力和变形形式。
关于材料的三个基本假定。
5.内力分析的控制面。
轴力图与扭矩图。
剪力图与弯矩图。
6.拉(压)杆的应力与应变分析计算。
强度设计。
材料的力学性能基本知识(应力—应变曲线及材料性能指标)。
应力集中概念。
7. 扭转的概念。
剪切虎克定律。
剪应力互等定理。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特点及计算。
圆轴扭转时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
8. 平面弯曲的概念。
弯曲时梁的正应力分析及计算。
提高粱弯曲强度的措施。
9. 梁弯曲后的挠曲线。
挠度和转角。
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积分常数的确定条件。
工程中的叠加法理论。
提高梁弯曲刚度的主要措施。
10. 一点应力状态的概念。
专升本考试大纲
![专升本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3ac1760783e0912a2162a8c.png)
第一部分工程力学部分(70分)一、基本概念、基本原理1、力偶的特性与等效性2、摩擦角的概念3、虎克定律4、重心的确定5、画受力图6、IZ 、IP、WZ、WP计算7、σ-ε曲线8、Q-M图的绘制9、二向应力状态下的主应力计算二、综合计算1、物系平衡问题。
2、轴向拉压强度计算。
3、圆轴扭转强度、刚度计算。
4、弯曲正应力强度计算。
5、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6、弯曲与拉伸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第二部分机械设计基础部分(70分)一、考试内容主要包括:1、机械工程中一些基本概念2、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3、常用机构的工作特性及几何设计4、螺纹联接及螺旋传动5、带传动和链传动6、齿轮传动7、轮系8、轴承9、联轴器和离合器10、轴及轮毂的联接二、考试内容要求:(一)机械工程中一些基本概念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运动及其分类。
考试要求:了解掌握机构的组成。
(二)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考试内容: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判别机构运动是否确定、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考试要求:1、了解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2、掌握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理论;3、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
(三)常用机构的工作特性及几何设计考试内容: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
考试要求:1、了解掌握平面四杆机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2、掌握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3、掌握平面四杆机构急回特性,压力角及传动角,死点位置概念;4、了解掌握平面四杆机构按给定连杆两个或三个位置进行设计及按行程速比系数设计。
5、了解凸轮机构的应用及类型;6、掌握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7、掌握利用反转法设计对心尖顶、滚子、平底从动件盘件凸轮轮廓曲线;8、掌握利用反转法设计偏置从动件尖顶、滚子、平底从动件盘件凸轮轮廓曲线;9、了解掌握压力角,基圆半径及滚子半径的确定。
(四)螺纹联接及螺旋传动考试内容:螺纹联接概念、强度计算、螺旋传动、螺纹零件的使用与维护。
考试要求:1、掌握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2、了解掌握螺旋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3、了解螺纹零件的使用与维护。
工程力学专升本
![工程力学专升本](https://img.taocdn.com/s3/m/8e19ffd19e31433239689395.png)
《工程力学》(专升本)教学大纲课程类别: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课程代码:总学时:总课时56 学分:3.5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一、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它是各门力学的基础,又可直接应用于许多工程实际问题。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建立静平衡条件的基本规律;同时学生应具有工程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及计算能力;掌握杆件结构的计算原理和方法,了解本专业有关结构的受力特性,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以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好力学基础,培养结构分析与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1.基础知识要求总的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从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中抽象、简化力学模型的能力,能够对简单工程结构和构件进行受力分析和平衡计算;掌握工程中常见杆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设计的基本技能。
初步掌握测量材料的力学性质、构件的应力及变形的基本方法。
2.能力培养要求培养学生掌握受力物体静平衡时进行力系分析及建立力系的平衡条件的能力;从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中抽象、简化力学模型的能力;对简单工程结构和构件进行受力分析和平衡计算,掌握工程中常见杆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设计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内容矩阵知识单元主要内容培养要求静力学基本公理静力学基本概念、力的四个主要公理及其推论熟练掌握概念,并深入理解公理,实践应用约束与约束反力约束类型、符号表达、约束反力图形表达、约束反力作用线位置及其方向性判定掌握约束等概念,会把实际模型转化为约束模型,并能用约束符号及其约束反力表达受力分析、受力图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受力图的绘制过程能熟练进行物体的受力分析,并运用受力图表达出来汇交力系三力平衡汇交定理、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法、几何法掌握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几何条件、解析条件,熟练掌握解析法、几何法求解平衡问题的过程力矩、力偶力矩、力偶的定义、特性,力偶平衡问题求解掌握力矩、力偶的概念及其特性,能运用力偶的特性求其力偶平衡问题任意力系的简化、平衡方程任意力系的简化、简化结果及特性、合力矩定理、平衡条件了解任意力系的简化及相关概念、结果,掌握合力矩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整个任意力系平衡问题的求解过程重心、形心重心、形心概念,求解的解析与实验方法了解重心、形心求解实验方法,重点掌握简单形状物体的重心、形心求解解析法摩擦摩擦概念、类型、摩擦力公式、自锁、摩擦平衡求解了解摩擦分类及静摩擦、滑动、滚动摩擦特性,掌握摩擦角与自锁关系,掌握简单摩擦问题的平衡求解方法与过程拉压轴力计算、拉压变形计算、拉压强度计算、拉压力学特性熟练进行轴力计算,并绘制轴力图,计算拉压变形量;掌握拉压力学特性图;掌握拉压强度计算扭转扭矩计算、扭转强度计算、扭转刚度计算熟练进行扭转变形时外力偶矩、扭矩计算,并绘制扭矩图;掌握截面极惯性矩;熟练进行扭转强度、刚度计算弯曲强度梁的形式,剪力、弯矩计算与图形绘制,截面惯性矩计算,弯曲强度计算掌握相关概念,熟练进行弯曲分析过程,并绘制剪力、弯矩图;熟练进行弯曲强度计算弯曲变形挠度、转角概念,积分法、叠加法求解弯曲变形掌握相关概念,熟练运用积分法进行弯曲变形量的计算平面应力状态应力状态、强度理论等概念,平面应力状态解析与几何求解方法掌握应力状态等概念;熟练运用应力圆法求解平面应力状态问题;掌握强度理论及其应用条件组合变形弯拉组合变形、弯扭组合变形了解两种组合变形的分析过程压杆稳定性稳定性、临界压力、柔度等概念,稳定性计算,临界应力总图的特性及其应用掌握相关概念;熟悉临界应力总图的特性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部分静力学(18学时)第一章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4学时)1.刚体。
工程力学复习大纲
![工程力学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a559ab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2.png)
工程力学复习大纲一、理论力学部分1、静力学的基本概念熟悉各种常见约束的性质,对简单的物体系能熟练地取分离体图并画出受力图。
刚体和力的概念刚体的定义、力的定义、三要素静力学公理静力学五大公理体系约束与约束反力自由体和约束体的定义、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画受力图2、平面任意力系掌握各种类型平面力系的简化方法,熟悉简化结果,能熟练地计算主失和主矩。
能熟练地应用各种类型的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平面力系的简化力线平移定理,力系的简化平面力系简化结果分析合力、合力偶、平衡的条件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物系的平衡问题的求解3、空间力系掌握空间任意力系的简化方法,能计算空间力系的主失和主矩。
能掌握常见类型的简单空间物体系的平衡问题,掌握计算物体重心的方法。
空间汇交力系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空间力的分解空间力的矩空间矩的方向性,向量表示法空间力偶空间力偶的向量表示及等效性空间力系的简化力线空间平移,主矢、主矩简化结果分析合力、合力偶、力螺旋、平衡的条件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方程的形式,求解空间约束空间力系平衡问题重心重心的定义、计算二、材料力学部分4、材料力学基本概念明确材料力学的任务,熟悉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和内力、应力、应变等概念,熟悉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的特征。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连续性、均匀性、各向同性的概念外力、内力、应力的概念外力、内力、应力的定义,截面法的应用变形与应变正应变、剪应变的定义,与变形的关系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拉(压)、剪切、扭转、弯曲5、拉伸、压缩与剪切熟悉轴向拉、压的概念,熟练掌握截面法的应用,能绘制轴力图,掌握横截面和斜截面上应力的计算,熟悉材料拉压力学性能的测定;熟练掌握许用应力的概念和拉压强度条件的应用,掌握拉伸、压缩变形的计算,掌握虎克定律及拉压变形能、拉压静不定问题的计算,掌握材料的拉压实验;掌握剪切与挤压的概念及相应的实用计算,掌握剪切虎克定律。
轴向拉(压)的概念和实例轴向拉压对外力的要求轴向拉压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轴力的计算,平面假设,应力的计算轴向拉压斜截面上的应力斜截面应力的计算,最大剪应力的位置材料拉伸时力学性质低碳钢、铸铁的拉伸曲线分析,塑性和脆性材料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质低碳钢、铸铁的压缩曲线分析失效、安全系数和强度计算,许用应力,强度判别式的应用轴向拉压时的变形变形与应变的计算,泊松比,横向变形拉压静不定静不定的基本解法温度应力和装配应力利用静不定的解法剪切和挤压实用计算剪切变形的定义和要求,实用计算,挤压的计算6、扭转熟练掌握外力偶矩的计算和扭矩图的绘制,熟练掌握圆轴扭转时的强度条件应用。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地工程力学一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地工程力学一](https://img.taocdn.com/s3/m/b535ecc64afe04a1b071dea6.png)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Engineering Mechanics)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12H01B学分数:3 总学时:60 学时分配:讲课43,实训17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二、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它是将传统的二大力学(静力学、材料力学)内容有系统地结合在一起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研究力系的简化和平衡问题的能力、具有研究结构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设计分析理论,具有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工程设计课程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1、工程力学的任务、结构的计算简图及受力分析(3学时)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工程力学的任务;掌握荷载、平面结构支座类型、简化结构计算简图;掌握力的性质(力的三要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约束与约束反力,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画构件的受力图。
(教学方式:讲授)2、空间、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与解析法,平衡方程(5学时)掌握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包括用图解法和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合理投影定律)与平衡;掌握力沿空间直角坐标轴的分解;掌握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
(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3、力矩、力偶系,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3学时)掌握力矩的概念及力矩定律;掌握力偶的概念及其性质;掌握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
掌握空间一力对坐标轴的矩。
(教学方式:讲授)4、空间、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4学时)掌握平面一般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求解主矢与主矩,掌握合力矩定理;掌握平面平行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掌握力线的平移法则。
(教学方式:讲授,课堂练习)5、摩擦基本概念及平衡问题(2学时)了解工程中的摩擦问题;滑动摩擦的概念;掌握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方程;掌握摩擦角和自锁的概念,求解平衡方程;了解滚动摩擦的概念。
(教学方式:讲授)6、轴向拉伸与压缩(6/2学时)掌握用截面法求轴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内力;掌握应力的概念及轴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计算;掌握拉(压)杆的变形及虎克定律;掌握材料在单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掌握极限应力、许用应力的概念及轴拉(压)杆的强度条件;了解应变能及应变比能的概念;了解应力集中的概念。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1b3acd6b14e852458fb5766.png)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一、理论力学A) 静力学(1)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物体的受力分析刚体、力和力系、合力与分力、力的内、外效应,平衡、约束和约束反力。
静力学公理、力多边形法则、分离体和受力图。
(2)平面力系的简化与平衡力在轴上的投影、合力投影定理,力对点之矩、力线平移定理、合力矩定理、主矢和主矩、力偶、力偶矩、平面力偶系的简化、平面力系的简化、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及方程、平衡方程的应用、物系的平衡、静定与静不定的概念、滑动摩擦及其平衡问题。
(3)空间力系力在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轴上的投影、力对轴之矩和力对点之矩矢及其关系,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平行力系的中心及物体的重心。
B) 运动学(1)刚体的基本运动刚体的平动和转动,转动方程,角速度与角加速度,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与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加速度之间的关系(2)刚体平面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基点,速度瞬心,瞬时转动,瞬时平动,平面运动分解成随基点的平动和绕基点的转动,求平面运动刚体内各点速度的基点法、瞬心法和速度投影法。
C) 动力学惯性力的概念、刚体平面运动情况下的惯性力系的简化,质心和质点系的达朗伯尔原理——动静法及其应用。
二、材料力学A)、材料力学(变形固体力学)的基本概念材料力学的性质和任务,力的内效应,变形固体(金属材料)及其基本假设,内力,截面法,应力,应变,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
B)、轴向拉伸与压缩受力特点与变形特点,内力(轴力)图,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及斜截面上的应力,单向虎克定律,泊松比,变形计算和简单杆系的节点位移计算,金属材料的拉压力学性能,简单拉(压)杆系的静不定问题及其变形图,拉(压)杆的正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强度计算,安全系数和许用应力,应力集中的概念。
C)、剪切与挤压剪切与挤压的有关概念,剪切与挤压的实用应力计算与强度计算。
D)、圆轴扭转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外力偶矩的换算及扭矩图,纯剪切与剪切虎克定律,剪应力互等定律,横截面上的剪应力的计算公式及其分布规律,剪应力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以及其应用,提高轴的强度和刚度的主要措施。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工程力学考试大纲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工程力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2053b0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b.png)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工程力学考试大纲静力学基础■静力学基本概念和公理■约束和约束反力■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汇交力系与力偶系■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合力投影定理■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平衡方程式的应用■平面上力对点的矩、力对轴的矩、合力矩定理■力偶及其性质、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力线平移定理力系的简化及平衡方程■空间平行力系、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式及应用■平面一般力系、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式及应用■物体系的平衡问题点的运动■点的运动方程■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刚体的基本运动■刚体的平动■刚体的定轴转动点的合成运动■绝对运动、相对运动、牵连运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牵连运动是平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刚体的平面运动■求平面图形内各点速度的基点法■求平面图形内各点速度的瞬心法■用基点法求平面图形内各点的加速度动量定理■动量和力的冲量■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动量矩定理■质点、质点系的动量矩■定轴转动刚体的动量矩■动量矩定理■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平行轴定理■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微分方程动能定理■力的功■动能■刚体的动能■动能定理■动力学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参考教材:高等学校工科专科教材。
材料力学拉伸与压缩■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材料在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能■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强度计算■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拉伸、压缩静不定问题剪切■剪切的实用计算■挤压的实用计算扭转■外力偶矩的计算扭矩和扭矩图■纯剪切■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和刚度计算弯曲内力■平面弯曲受弯杆件的简化■剪力和弯矩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弯曲应力■纯弯曲纯弯曲时的正应力■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弯曲剪应力弯曲变形■挠曲线的微分方程用积分法求弯曲变形■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应力和应变分析强度理论■应力状态的概念■二向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广义胡克定律■四种常用强度理论组合变形■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扭转与弯曲的组合变形参考教材:高等学校工科专科教材。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b354d1527284b73f2425081.png)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一、命题范围《工程力学》课程内容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门课程的基本内容。
《理论力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如下:力对点的矩矢,力对轴的矩,合力矩定理。
主矢,主矩,力的平移,空间力系的简化。
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简单多刚体系统的平衡。
滑动摩擦,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
速度合成定理及其应用,加速度合成定理及其应用。
平面图形上各点的速度分析,平面图形上各点的加速度分析。
质点系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
质点系的动量矩定理,质点系相对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
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力学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
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及其应用,惯性力系的简化,刚体的动约束力分析。
达朗贝尔-拉格朗日原理及其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及其应用。
单自由度线性系统的自由振动,单自由度线性系统的受迫振动。
《材料力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如下:内力(包括:轴力、扭矩、剪力和弯矩)方程,内力图,内力微分关系。
线弹性材料的物性关系,杆件横截面上的拉压正应力,平面弯曲正应力,拉压弯曲组合变形时杆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圆轴扭转切应力,非圆截面杆扭转切应力,弯曲中心的概念。
平面应力状态的应力坐标变换,应力圆,主应力,主方向,面内最大切应力,三向应力状态特例分析。
广义胡克定律,应变比能,体积改变比能,形状改变比能。
杆件拉压变形以及圆轴扭转变形的计算,用积分法和叠加法计算梁的位移,简单的超静定问题。
细长压杆的临界载荷。
屈服准则,断裂准则,设计准则的应用。
拉压杆的强度设计,连接件的假定计算,梁的弯扭组合变形,梁的强度和刚度设计,轴的强度和刚度设计,压杆的稳定性设计。
卡氏第二定理,用卡氏第二定理解超静定问题。
动载荷的惯性力问题和冲击应力。
应变电测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二、考试重点1.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
2.速度和加速度合成定理及其应用,平面图形上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3.动力学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及其应用。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966e8fdb9f3f90f76c61b8b.png)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201402修订)一、考试目的:通过考试,促进学生加强对工程力学的学习,检验他们对工程力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中实际力学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1、第一章理论力学部分:静力学(1)了解:工程力学的两个组成部分: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研究目的、工程力学的学科特点、工程力学基本内容、工程力学的研究方法。
(2)理解和掌握:固体:力与刚体的运动及力与弹性体变形的关系;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工程力学与其他基础课与技术课程的联系;工程力学的学习目的、意义和方法。
力系的概念,力系的分类。
力矩及力偶矩。
2、第二章平面力系⑴了解: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平面汇交力系与平行力系的简化与合成。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⑵理解和掌握: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式。
摩擦的概念与摩擦锥。
2、第三章空间力系(专科少学时函授不考)3、(1)了解:空间力系分类。
任意力系的平衡与简化。
(2)理解和掌握:空间汇交力系与力偶系。
4、第四章材料力学基础(1)了解:外力与内力的区别。
变形与应力之间关系(2)理解和掌握:内力的求解基本方法。
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
5、第五章拉伸压缩(1)了解:轴向拉伸与剪切变形特点。
(2)理解和掌握:拉伸变形(压缩)基本计算方法。
应力与应变计算方法。
强度核算。
6、第六章扭转(1)了解:扭转的内力特点(2)理解和掌握:扭转的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的计算方法及校核方法。
7、第七章弯曲(1)了解:弯曲变形的应力特点纯弯曲与横力弯曲。
(2)理解和掌握:梁的内力图弯曲变形的强度与刚度计算。
8、第八章强度理论组合变形(专科不考)(1)了解:平面应力状态。
强度理论(2)理解和掌握:拉弯与弯扭组合变形的应力计算,强度与刚度校核。
9.第九章压杆稳定*(专科或函授专升本少学时不考)⑴了解:压杆稳定的概念⑵理解和掌握:压杆稳定问题的计算方法。
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2、试卷总分:100分;3、考试时间:90分钟;4.试卷题型、⑴判断题;⑶单项选择题;[4]计算有时4种题型都有,简答题、计算题必出5.试题难易比例:基础内容占70%、较难内容占30%四、命题原则l、试卷内容难度比例分配合理;2、题型多样化;3、题量适当;4、同份试卷及A、B卷内容重复率不超过20%。
2021年《工程力学》专插本考试大纲(专插本)
![2021年《工程力学》专插本考试大纲(专插本)](https://img.taocdn.com/s3/m/814424e8376baf1ffd4fad5c.png)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工程力学》是高等学校近机类各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该课程考核的目的是为了衡量学生理解、掌握工程力学相关基础知识的水平,考生运用工程力学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考人员应根据本大纲的内容和要求自行组织学习相关内容和掌握有关知识。
Ⅱ考试内容(一)静力学1、静力学基础1)基本要求掌握力、力矩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对点之矩和力对轴之矩;掌握力偶、力偶矩和力偶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偶矩;掌握力系主矢和主矩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计算各类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理解和掌握力系等效定理和平衡力系定理;掌握各种常见约束及其约束力性质,能熟练画出单个刚体和刚体系的受力图。
2)考试内容1.1力的概念1.2力矩的概念1.3主矢和主矩1.4力系等效定理和平衡力系定理1.5力偶和力偶矩矢1.6约束和约束力1.7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2、静力学平衡问题1)基本要求掌握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并能熟练地求解单个刚体和刚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掌握滑动摩擦和摩擦角的概念,了解滚动摩阻的概念,能熟练地求解考虑滑动摩擦时的单个刚体和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2)考试内容2.1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2.2平面问题平衡方程的应用(二)材料力学3、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和基本概念1)基本要求熟悉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以及内力、应力、应变、变形等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内力计算的截面法。
2)考试内容3.1内力与截面法3.2应力的概念4、轴向拉伸与压缩1)基本要求掌握轴力的概念与计算方法以及轴力图的绘制,掌握直杆横截面及斜截面的应力,熟悉材料拉伸及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及应力—应变曲线;熟练掌握拉压杆的强度计算,了解安全因数及许用应力的确定。
掌握拉压杆变形计算及胡克定律。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最新修订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最新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a6e1cd48be1e650e52ea99e9.png)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工程力学考试大纲(最新修订)课程名称:工程力学适用专业: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安全技术及工程参考书目:1.理论力学(上、下册),哈工大,高教出版社2.材料力学(上、下册),刘鸿文,高教出版社考试内容要求绪论:课程的目的与任务,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基本假设,杆件的基本变形。
静力学:1.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静力学基本概念与公理,约束与约束反力,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2.汇交力系:力的分解与合成,合力投影定理,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3.力偶理论:力对点之矩,力对轴之矩,力偶理论,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4.平面一般力系: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合力矩定理;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应用,物系的平衡,静定和静不定概念。
5.空间一般力系:空间一般力系的简化,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应用,重心,平行力系。
6.摩擦:滑动摩擦,带摩擦的平衡问题,摩擦与自锁现象。
材料力学:1.拉伸、压缩、剪切:拉压变形的内力、应力概念及计算;材料拉压变形的力学特性,线弹性虎克定律;剪应力和剪应变的概念,剪切实用计算,剪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虎克定律;许用应力和许可载荷,安全系数,强度计算及相关概念;结构变形分析。
2.扭转:圆轴扭转的剪切变形和剪应力,纯剪切概念,扭转构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3.弯曲内力和弯曲应力:梁的约束与支承;载荷与内力的微分关系,剪力图与弯矩图;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弯曲正应力和弯曲剪应力强度计算。
4.梁的变形:梁弯曲变形的微分方程,计算梁变形的积分法,叠加法。
5.应力应变分析:应力状态的概念,平面应力分析的解析法,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平面与空间问题的广义虎克定律,三向应力状态的基本概念;强度理论。
组合变形(偏心拉压,斜弯曲,弯扭组合)。
6.压杆稳定:稳定的概念,两端铰支压杆的稳定性,细长比,临界载荷和临界应力,其它支承形式压杆的稳定问题,当量长度。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中柔度杆的稳定问题。
稳定性计算。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650da4d7fd5360cbb1adb2b.png)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和要求.静力学基础内容:静力学基本概念;静力学公理;约束和约束力;研究对象和受力图。
要求:理解静力学基本概念和公理;掌握常见约束力的画法;掌握物体及简单物体系受力图的画法。
.汇交力系与力偶系内容: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读法;力矩的概念与计算;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要求:理解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和合力投影定理;理解力矩的概念和合力矩定理;理解力偶的概念、性质、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平面任意力学内容:力线平移定理;一般力系向一点的简化;分布载荷;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平行力系的平衡条件要求:理解力的平移定理;理解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及简化结果;掌握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掌握简单物体系统平衡问题的解法。
.材料力学概述及杆件的内力分析与内力图内容:材料力学的研究内容,构件的受力与变形形式;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材料力学的分析方法;内力分析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轴力图与扭矩图、剪力图与弯矩图。
要求:理解构件的承载能力;掌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了解四类基本变形形式;掌握基本概念与基本的分析方法;掌握轴力图及扭矩图的画法;掌握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画法.轴向拉伸与压缩内容: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内力;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应力;拉压杆的变形与虎克定律;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能。
要求:理解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掌握截面法、轴力与轴力图;掌握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计算;掌握虎克定律。
.扭转内容: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圆轴的强度和刚度条件。
要求:理解圆轴扭转的概念;掌握扭矩和扭矩图;掌握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和变形;掌握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及其应用.弯曲强度问题内容:弯曲正应力;求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公式;梁的强度条件;弯曲切应力;挠度和转角的概念、挠度和转角的计算要求:理解平面弯曲的概念;掌握剪力和弯矩的计算;掌握弯矩、剪力与载荷集度间的关系;熟练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掌握梁弯曲时横截面正应力分布与计算;了解横截面切应力计算方法。
《工程力学》课程专升本考试大纲(供参考)
![《工程力学》课程专升本考试大纲(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ea310be7524de518964b7df5.png)
《工程力学》课程专升本考试大纲2012年版本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工程力学》课程是土木建筑及工程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构件的受力分析和平衡规律,对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有明确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计算能力,能解决简单的建筑工程中的力学问题,为学习后继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设置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原理及具备一定的分析、计算能力。
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1、熟悉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公理、推论和定理。
2、掌握各种约束及约束反力的性质和特点,会画单个构件及物体系统的受力图。
3、掌握各种力系的简化和平衡问题的计算,着重解决物体的平衡问题。
4、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有关的定律和定理。
掌握轴向拉压、剪切、扭转和弯曲的四种基本变形的强度和刚度计算,着重解决强度计算。
5、了解点的应力状态的概念和内容,理解强度理论的知识,能初步解决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6、掌握压杆稳定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计算。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并有较强的分析和计算能力。
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篇静力学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分析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研究方法,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各类型约束的特点,能正确地对单个物体和物体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其受力图。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1、画单个构件或整体的受力图第二章汇交力系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力的可传性原理以及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方法,掌握求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和解析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计算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第三章力偶系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力矩的概念和计算,理解力偶的性质和特点,能求解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问题。
力学相关 2广东理工学院《工程力学》专插本考试大纲
![力学相关 2广东理工学院《工程力学》专插本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73979b1e87101f69f319536.png)
广东理工学院2019年本科插班生专业课考试大纲《工程力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和目的工程力学是工科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学习工科其他课程的理论和分析基础。
要求学生掌握其中基本概念和简单的设计分析思路和理论知识。
目的是了解、熟悉和掌握用力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解决工程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对简单的工程结构的平衡问题,能用静力学的基本原理进行求解。
(2)能分析构件在拉、压、弯曲和扭转时的内力、应力和变形。
(3)能正确运用强度理论对构件进行强度计算。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考试内容静力学基本概念、静力学公理、约束与约束力、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2.考试要求理解静力学基本概念,能运用静力学公理、常见约束类型的受力特性进行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绘制受力图。
第二章平面简单力系1.考试内容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平面力对点之矩的概念和计算、平面力偶的合成与平衡。
2.考试要求理解平面汇交力系、力矩、力偶的概念,能运用解析法求解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
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1.考试内容平面任意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分析、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物体系统的静定和超静定问题。
2.考试要求理解平面任意力系、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物体系统的静定和超静定问题,掌握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
第四章空间力系1.考试内容空间力的投影与分解、力对点之矩和力对轴之矩、空间力系的平衡2.考试要求掌握空间力的投影与分解、空间力系的平衡的平衡条件,能求解力对点之矩和力对轴之矩。
第五章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1.考试内容变形固体基本假设、内力截面法、应力与应变、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2.考试要求理解变形固体基本假设、截面法、应力与应变、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的基本概念。
第六章轴向拉伸与压缩1.考试内容概述、轴力和轴力图、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轴向拉压杆的变形、材料在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1253c4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9.png)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不:学科根底必修总学时数:学分数:一、考试对象本科理工科学生二、考试目的工程力学?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工程力学知识的根底上,注重考察学生关于全然概念和定理的理解与把握、熟练的全然运算能力和运用力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能力。
本门课程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把握〞、“熟练把握〞三个层次。
其含义:了解,指学生能明白得所学知识,能在有关咨询题中熟悉或再现它们;把握,指学生清晰地理解所学知识〔例如定理的条件与结论,公式的表述与使用范围等〕,同时能在全然运算中正确地使用它们;熟练把握,指学生能较为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此根底上能够正确、熟练地使用它们进行有关推导和计算,以及分析解决较为简单的实际咨询题。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刻1、考试方法:〔专业考闭卷笔试〕2、记分方式:百分制,总分值为100分3、考试时刻:120分钟4、试题总数:约7题5、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那么命题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全然原理、全然概念和要紧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把握的情况。
命题的原那么是:题目数量较多、范围较广,最全然的知识一般要占60%左右,略微灵活一点的题目要占20%左右,较难的题目要占20%左右。
6、题目类型〔1〕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3)判定题(每题1分,共10分)〔4〕计算题〔每题12分,共60分〕四、考试内容、要求工程力学·理论力学局部?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1-1刚体和力的概念§1-2静力学公理§1-3约束和约束反力§1-4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了解和把握刚体和力的概念以及静力学公理;(2)熟练把握约束的概念和类型,熟练把握约束力的画法;(3)熟练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正确的受力图。
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2-1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2-2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2-3平面力对点之矩的概念及计算§2-4平面力偶理论(1)把握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和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2)了解和把握平面力对点之矩的概念及计算;(3)把握平面力偶理论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工程力学》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本大纲适用于所有需要参加《工程力学》考试的各专业考生。
Ⅱ.考试内容与要求
总体要求:《工程力学》的考试内容包括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
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进行复习和备考。
要求考生明确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理解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方法;应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计算能力,能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
一、静力学基本概念
1、考试内容
(1)力、刚体、平衡和力系的概念;
(2)二力平衡公理、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和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3)约束与约束反力的概念;
(4)常见约束类型及其约束反力;
(5)物体受力图的绘制方法。
2、考试要求
(1)明确刚体、力系、平衡和约束等基本概念;
(2)理解四个静力学基本公理;
(3)掌握常见约束类型及其约束反力的特点;
(4)熟练掌握物体受力图的绘制方法。
二、平面力系
1、考试内容
(1)力的分解和合力投影定理;
(2)求平面汇交力系合力的解析法;
(3)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4)力偶与力偶矩、力对点之矩等概念;
(5)合力矩定理和力的平移定理
(6)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7)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8)物体系的平衡
2、考试要求
(1)了解力的分解、力对点之矩、力偶与力偶矩等概念;
(2)理解合力投影定理、合力矩定理和力的平移定理;
(3)掌握求平面汇交力系合力的解析法;
(4)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5)熟练掌握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平衡;
(6)了解物体系平衡和考虑滑动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三、拉伸与压缩
1、考试内容
(1)内力与截面法,轴力、轴力图;
(2)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及其计算公式;
(3)线应变,胡克定律,弹性模量,泊松比;
(4)拉(压)杆变形的计算公式与应用;
(5)低碳钢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与应力特征值,强度指标与塑性指标;
(6)铸铁拉伸破坏与压缩破坏行为的比较;
(7)安全系数,工作应力,许用应力,危险应力;
(8)强度条件,三类强度问题;
(9)拉(压)杆的超静定问题;
(10)应力集中的概念,圣维南原理。
2、考试要求
(1)理解求解内力的截面法,掌握轴力图的绘制方法;
(2)明确胡克定律,弹性模量,泊松比等概念,熟练掌握拉(压)杆变形的计算;
(3)掌握材料的强度指标和塑性指标及其测试方法;
(4)明确安全系数,工作应力,许用应力等概念,熟练掌握拉压杆强度条件及相关的计算;(5)掌握简单拉(压)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6)了解应力集中的概念。
四、剪切与挤压
1、考试内容
(1)剪切和挤压的概念;
(2)剪切和挤压的实用强度计算;
(3)剪应力与剪应变,剪切胡克定律;
2、考试要求
(1)了解剪切与挤压的概念;
(2)理解剪应变的概念剪切胡克定律;
(3)掌握剪切和挤压的实用强度计算。
五、圆轴扭转
1、考试内容
(1)扭转的概念及外力偶矩计算;
(2)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内力—扭矩;
(3)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4)圆轴扭转强度条件及应用;
(5)圆轴扭转变形及刚度条件。
2、考试要求
(1)了解扭转的概念,掌握外力偶矩和扭矩的计算;(2)掌握圆轴扭转应力和变形的计算;
(3)掌握圆轴扭转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4)了解圆轴扭转刚度条件及其应用。
六、直梁弯曲
1、考试内容
(1)平面弯曲的概念及梁的计算简图;
(2)剪力和弯矩的概念,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绘制方法;(3)弯曲正应力公式,截面惯性矩的计算;
(4)常见截面梁的最大剪应力公式;
(5)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剪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应用;(6)挠度与转角的概念,求解梁变形的积分法;
(7)常见简单梁的挠度公式,梁的刚度校核;
(8)提高梁强度和刚度的措施。
2、考试要求
(1)了解弯曲的概念和梁横截面上的应力的分布特点;(2)熟练掌握梁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绘制方法;
(3)掌握常见梁截面惯性矩的计算;
(4)熟练掌握梁正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5)掌握用积分法求解梁的挠度和转角;
(6)了解梁刚度校核和提高梁强度和刚度措施,
七、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1、考试内容
(1)应力状态的概念;
(2)平面应力状态的主应力、最大剪应力公式;
(3)强度理论。
2、考试要求
(1)了解应力状态的概念;
(2)掌握平面应力状态的主应力、最大剪应力的计算;(3)了解强度理论及其应用。
八、组合变形构件的强度
1、考试内容
(1)组合变形构件强度计算的原理;
(2)拉(压)与+弯曲组合变形构件的强度计算;
(3)偏心压缩与截面核心的概念
2、考试要求
(1)了解斜弯曲、偏心压缩、截面核心的概念;
(2)熟练掌握拉(压)与弯曲组合变形构件的强度计算。
九、压杆稳定
1、考试内容
(1)压杆稳定与临界力的概念
(2)确定临界力的欧拉公式;
(3)柔度的概念,压杆的临界应力,临界应力总图;
(3)压杆的稳定性校核;
(4)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2、考试要求:
(1)明确压杆稳定、临界力、柔度和临界应力总图的概念;
(2)熟练掌握常见细长压杆临界力的计算;
(3)了解稳定性校核方法和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闭卷、笔试。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直接写在试卷上的相应位置。
二、试卷内容比例
静力学基本概念约占5%
平面力系约占15%
拉伸与压缩约占20%
剪切与挤压约占5%
圆轴扭转约占5%
直梁弯曲约占20%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约占5%
组合变形构件的强度约占15%
压杆稳定约占10%
三、试卷题型比例
单项选择题约占20%
计算填空题约占20%
综合计算题约占60%
四、试卷难易度比例
试题中的易、中、难题分值的比例分别为40%、40%和20%.
Ⅳ. 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静定杆件的内力与其所在截面的( )可能有关。
(A )形状; (B )面积; (C )材料; (D )位置。
2.图示杆件发生( )变形。
(A )拉伸; (B )弯曲;
(C )斜弯曲; (D )拉弯组合
二、计算填空题(每空4分,共20分)
1.通过试验测得拉压杆的纵、横线应变分别为ε1=-150×10-6、ε2=50×10-6. 则材料的泊松比μ=( )。
2.图示矩形截面高为h ,宽为b ,其z 轴的惯性矩I z =( )。
三、综合计算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图示刚梁AB 在A 端铰支并由CD 和EF 两杆吊挂。
已知两杆长度l=1m ,直径d =25mm ,材料的弹性模量E =200GPa ,施加在横梁B 端点的荷载P =36kN 。
试求B 的竖直位移。
Ⅴ.参考书目 【1】张美元主编,《工程力学》, 黄河水利出版社,2010年9月 第2版。
【2】现代交通远程教育教材编委会编,《工程力学》,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第1版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