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重难点第十三课《阿房宫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房宫赋》
重点名称重要指数
重点1积累重点实词☆☆☆☆☆
重点2理清层次概括要点☆☆☆☆☆
重点3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重点4 探究写作特色☆☆☆☆☆
【重点详解】
重点1:积累重要实词
【要点解读】
“常见实词”,从词在运用中出现频率的角度来讲,主要是常用词与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指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常见文言虚词指的是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考向】积累重要实词
【例题】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六王毕,四海一.(2)盘盘焉,囷囷焉.
(3)不霁.何虹(4)绿云扰扰
..,梳晓鬟也
(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6)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7)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8)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情况。
(1)六王毕,四海一(2)北构而西折
(3)廊腰缦回(4)族秦者秦也
(5)蜂房水涡(6)未云何龙
(7)不霁何虹(8)辇来于秦
(9)朝歌夜弦(10)鼎铛玉石
(11)金块珠砾(12)楚人一炬
【答案】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2)盘盘焉,囷囷焉.(相当于“然”……的样子)
(3)不霁.何虹(雨过天晴)(4)绿云扰扰
..,梳晓鬟也(纷乱的样子古代女子环形的髻)
(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6)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量词,一把)
(7)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8)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假使,爱护)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情况。
(1)一,数词用作动词,统一(2)北、西名——状向北向西
(3)腰,名——状,像人腰(4)族,名作动词,灭族,杀死一族的人
(5)蜂房,水涡,名——状,像蜂房,像水涡。(6)云、龙、名——动,出现之出现龙。
(7)虹名——动,出现彩虹。(8)辇,名作状语,乘坐辇车
(9)歌、弦,名词作动词,歌唱;奏乐(10)鼎、玉,名词用作动词,把鼎当做;把玉当做
(11)金、珠,名词用作动词,把金当做;把珠当做(12)炬,名——动,放火。
【名师点睛】
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对点练习】
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当的一项()
A.①六王毕.(完了)②蜀山兀.(光秃秃)③杳.不知其所之也(远得不见踪影)
B.①直走.咸阳(趋向)②廊腰缦回.(萦绕)③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让)
C.①雷霆乍.惊(突然)②而望幸.焉(宠幸)③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让)
D.①缦立远.视(长久)②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做)③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让)
重点2:理清层次概括要点
【要点解读】
分清结构层次,既包括分清全文的结构层次,也包括某一部分的层次(或说段内层次),前者通常称为划分成几个部分,后者通常称为分析小层次。概括内容要点可以逐层概括层次大意,也可以是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考向】理清层次概括要点
【例题】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答案】课文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多。透过楼台殿阁、脂粉金玉这一画面,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
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
【解析】这是一道梳理文章层次结构和文意概括的题目,要在读文的基础上划分层次,然后进行分类概括。
【名师点睛】
划分文章的层次可以按时间、地点、事情发展的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描述内容的不同等角度进行。“分析概括要点”是高考必考考点,一般都着眼于对选文内容要点、中心思想的概括和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
【对点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关于阿房宫的史料,回答文后问题。
(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三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官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这段文字与课文对阿房宫的描写内容上有何不同?两者的不同说明了什么?
重点3: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要点解读】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作者对其论述的具体事物或谈论的某个问题的主观倾向,即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讴歌什么,批判什么。作者的观点态度是作者借助文章表现出来的,而不是阅读者自己的观点态度。
【考向】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例题】作者写《阿房宫赋》,其目的是给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这个历史教训应该怎么理解?
【答案】通过阿房宫营建的极尽豪华,宫内生活的荒淫奢靡,对人民残酷压榨的铺陈描绘,揭示秦皇的自取灭亡,讽喻当朝切勿重蹈覆辙。就思想意义说,以六国为秦的前车之鉴。阿房宫中的无数美人,乃是六国的“妃嫔媵嫱”;阿房宫中的无数珍宝,又是六国“取掠其人”
的长期积累。六国一旦灭亡,则美人“辇来于秦”,珍宝“输来其间”;那么,秦一旦蹈六国的覆辙,又将怎样呢?秦不以六国为鉴,终于自食其果;那么,唐朝的统治者又走秦的老路,难道会有什么更好的结局吗?作者借古讽今,奉劝今天的统治者能够避免这样的结局。
【名师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