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用药安全性及对策
医院中药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医院中药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0b8ac7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6f.png)
医院中药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医院中药管理的规范性和流程化程度不够高,导致部分药品管理不规范,易造成药品混乱、管理漏洞等情况。
医院中药的采购与管理存在一定的偏差,有的中药成分不够纯正,有的中药来源不明确,存在一定的质量安全隐患。
医院中药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人为因素,比如工作人员的管理不到位,缺乏系统性的培训与监督,容易导致管理混乱,不利于医院中药管理的规范化。
本文旨在对医院中药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医院中药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进一步提升医院中药管理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
1.2 问题现状医院中药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药材来源不明确:部分医院中药在采购环节存在不规范的情况,药材来源不明确,存在可能质量不达标或者混有其他有害物质的风险。
2. 药品存储条件不足:一些医院中药存储条件较差,长时间暴露在潮湿、阳光直射等环境下,导致部分药材受潮变质、药效降低。
3. 药物管理不规范:医院中药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容易导致药品误用、滥用、过期等问题。
4. 用药监测不到位:医院中药使用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无法及时发现药品安全隐患,增加了用药风险。
5. 人员培训不足:医院中药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不够,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和错误。
以上是目前医院中药管理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来改善。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医院中药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推动医院中药管理工作的改善和提升。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医院中药管理工作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确保药材质量安全、合理使用药品、提高药品管理效率,有效维护患者用药安全。
通过对医院中药管理存在问题的探讨,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参考,提升其管理水平和能力,增强医院中药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b4c02f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d.png)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是广泛讨论和关注的话题。
中药作为我国特有的药物资源,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在中药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安全性方面的问题。
有必要深入探讨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
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中药的药物毒副作用。
虽然中药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其中也不乏一些药物毒副作用的存在,如伤肝、伤肾等。
其次是中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中药中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容易产生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再者是中药的质量安全问题。
中药的质量一直是临床应用中的难题,因为中药的生产和加工过程较为复杂,易受到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质量不稳定的情况。
在面对中药在临床中的安全性问题时,有必要采取一定的对策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首先是加强中药的药物安全监管。
制定更为严格的药品监管政策,加强中药生产、流通、使用的全过程监管,提高中药的质量安全水平。
其次是加强中药研究。
通过加强对中药的药理学、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深入探讨中药的药理作用和毒副作用机制,为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再者是提高中医药人员的专业水平。
加强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中药药理学、临床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素养,提高其用药的安全性水平。
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患者的用药指导和监督,提高患者对中药的正确用药意识。
也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其安全性对于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保障中药在临床中的安全应用。
只有通过加强对中药的研究和监管,提高中医药人员和患者的用药意识,才能够更好地保障中药在临床中的安全性,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750315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e.png)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中药作为我国特有的药物疗法,在临床上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与西药相比,中药在临床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性问题,这也是困扰中医药发展的一大难题。
如何在临床中合理应用中药并保证其安全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1. 药理作用不明确:中药是多种植物组合而成的复方药物,其药理作用往往比较复杂,且有些成分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2. 质量不稳定:由于中药的原材料来自于天然植物,其成分含量受到原材料的地域、生长环境、采收季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中药的质量往往不太稳定,存在一定的质量风险。
3. 用药指导不规范:中药在临床中常常需要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进行个体化的配伍使用,缺乏统一的用药指导和规范管理,容易导致不当的用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安全合理使用中药的对策1. 加强药物研发与生产环节的质量管控:对中药的生产和加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管和管理,保证中药的质量稳定性。
2. 临床应用中加强对中药药物的监测:建立健全的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及时发现中药不良反应,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3. 加强对中药的临床评价研究:通过临床研究探究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规律,为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4. 明确中药的适宜人群和使用方法:根据中药的药理特点和临床应用规律,制定中药的适宜人群和使用方法指导,规范中药的临床应用。
5. 加强对中药药师和使用医生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中药药师和使用医生的专业水平,使其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合理开具中药处方。
三、结语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然而其安全性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为了确保中药在临床中的安全合理应用,需要加强对中药的质量管控与监测、加强对中药的临床评价研究、明确中药的适宜人群和使用方法、加强中药药师和使用医生的培训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及对策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0ee643b31126edb6f1a10ea.png)
1 3 1 联合用药 临床用药和配伍不合理, . . 包括中药西用, 或
与其他药物合 用, 使用 时缺乏严格观察监护 。流行病 学研 究显 示, 用药 品种越 多, 发生不 良反应 的机会就越多, 且药 物间发生 配伍禁忌 的可 能性 增高 。中药注射液含有多种有效成分, 本身 易受溶剂性质 、p 值和温度等 多种 因素的影 响, H 当与大型输液
12 1 生产工 艺难度 大 我 国中药注射剂研制 中突出的两种 ..
现象是复方制 剂多、非药典法定品种作为原料使用多。其中, 有 的原料 药 3味 以上, 也有超过 5味的, 的甚至多达 1 有 2味。 而有 的复方注射剂 6味原料药 中就有 4味属于非药典法 定品 种 。中药注射 剂的原料 药味数越 多, 其制备工艺难度就越大。
中药注射 剂是根据 中药理 论及 中医临床 实践证 明确 有疗
主要有 以下几方面 。
效 的药物或方剂, 经提取和纯化制成 的一种 新剂型 。中药注射
剂 改变 了中药传统 的给药方 式, 药物直接 进入肌 肉或血液, 发 挥 药效较 快, 便于 临床 应用, 特别 是在急重症 及疑难疾 病 的治 疗 中取得 了显著 的临床疗 效 。然而, 年来逐渐 增多 的不 良反 近 应事件 , 民众对 中药注射剂 的质量甚 至疗效产 生 了质疑 。 使 因
21 年 1 02 月第 1 卷第 1 9 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9・ 9
・医 院 药 学
・
中药注射剂 安全 性 问题 及对 策
郑慧 杨 丽霞 2薛世萍 。 霞 , , , 乔莉 徐
1甘肃省 中医院, . 甘肃 兰州 3 0 0 . I 0 5 ;2 甘肃省 中医药研 究院, 7 甘肃 兰 州 7 0 5 300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f3d910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1.png)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是中医药的基本思想,中药治疗以药物为主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和症状,是中医药学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既可以单一运用,也可以与其他中药或西药同时应用,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医生的责任。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中药可发生一系列的毒副作用。
本文旨在讨论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
安全性:中药毒性主要与药材的产地、采集时间、制作及储存等环节有关,完全遵照药材的采集、制作及用法,经过科学的临床实验,经过专业严格审核。
因此,在有效地治疗疾病的同时,防止毒性副作用。
综合考虑中药的中毒性及其治疗效果及其他因素,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中药的毒性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对策:中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必须遵从中医证候论治的原则,因为中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个体化、综合化体系。
中药应严格按照药典规定选用药材,采集及制作需在合理时间内完成,初步处理后进行干燥,维持干燥环境,并保持质量稳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化学分析应检验药材中的化学成分,以保证其有效成分比例。
中药制剂应当通过CGMP和GMP认证方可上市销售。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进行监控,并定期评估临床治疗情况和药物安全性。
总之,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需要全面考虑中药毒性,一方面在上述环节中更加严格管理,另一方面严格遵循相应的治疗原则,确保最大程度地减轻中药对人体的伤害。
同时,在中医药的发展过程中,加强中药的研究,提高中药的质量,完善中药制剂标准,使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实现更有效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中药在临床中的安全性。
中草药肝毒性、肾毒性及对策
![中草药肝毒性、肾毒性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3a9c21a5f0e7cd1842536c0.png)
药由于药物本身 、 用药方法 、 患者体质等 问题 , 会对机 子 、 及已、 常 山、 鸦 胆子 、 马桑根 、 细辛 、 芫花、 甘遂、 大 体产生一定的损害 。我们应该在人体 中草药中毒后采 戟 、 罂粟壳 、 三七 、 土三七 、 木通、 广防 己、 汉 防己、 马 兜 取相应措施以及时减轻并解除药物的毒性。下面就 目 铃、 天仙藤 、 青木香 、 寻骨风 、 山 慈菇 、 丢了棒 、 川乌 、 草 前 中草药 肝 毒性 、 肾毒 性及 中毒 后对 策作 一 阐述 。 乌、 天麻 、 胖大 海 、 马钱 子 、 决 明子 、 野百 合 、 藜芦 、 瓜蒂 、 1 近年 文献 提及 的肝 毒性 及 肾毒性 中草 药 H 】 土 牛膝 、 洋金 花 、 夹竹桃 、 桃仁 、 石榴皮 、 商 陆、 八 角莲 、 1 . 1 具有肝毒性的中草药 1 ) 植物药 : 黄药子 、 菊三 槟榔 、 博落回、 白果 、 朱砂莲 、 棉籽油 、 千年健 、 番泻叶 、 七、 苍耳子 、 何首乌 、 雷公藤 、 川楝 子 、 金不换 、 千里光 、 相思子 、 肉桂 、 臭梧桐 、 独活、 白头翁 、 毒蕈 、 虎杖 、 松节、 望江 南子 、 昆 明 山海 棠 、 乌头、 大 黄、 五倍 子 、 地榆 、 虎 侧柏 叶 、 荜澄茄 、 补骨脂 、 大黄 、 栀 子 等 。2 ) 动物药 : 鱼 杖、 柴胡 、 款冬 花 、 番泻 叶 、 苦参 、 山豆根 、 巴豆 、 鸦胆子、 胆、 全蝎 、 蜈蚣 、 斑蝥 、 红娘子 、 蟾蜍 、 麝香 、 海马 、 蜂蜜 、
J i a o Yu n t a o ,G a o J i n g ,Re n B i n,L i Xu e ,Hu r ng a ,Z h a n g We n,L i J i n g
浅谈我国中药应用安全性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我国中药应用安全性的现状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520bef94693daef5ef73d91.png)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 07 年7 月第1 卷第4 期 ch小J M D g ApPI, 0 od r u Jo12007 ,ol l .No.4 V 不 良反应监测 中心数 据库共有 卡马西 平所致 严重皮 肤不 良 反应报告 5 例 , 巾重症多形 红斑 3 例, 2 其 9 大疙 性表皮 松解 型药疹 8 例 , 剥脱性皮炎 5 例 , 并有 1 例死亡 。 2. 3 循环 系统药物 硝酸异 山梨醋 、 酸甘 油、 硝 维拉 帕米、 地 尔硫卓、 卡托普利、 普蔡洛尔 、 美托洛 尔、 胺碘酮等 , 激素类 药 物拨尼松 、 化可 的松 , 肿瘤药 氟尿 咯吮 、 氢 抗 经基腮 、 秋水 仙 碱, 生物制剂麻疹疫苗 、 破伤风抗毒 素、 抗乙肝免疫 核糖核 酸, 热镇痛药 水杨酸钠 、 泰松 、 解 保 蔡普胜 、 双教芬酸 等均可 引起剥脱性皮炎 。其 他如感 冒通 、 雷尼 替丁 、 肝醇等 也能 鳖 引起剥脱性皮炎的报道。 3 就 如何 防治 药源性剥脱性皮炎应有 以下对 策 严 格掌握用药指征 , 合理用药 。详细 询向过 敏史 , 注意 同类 和具有相似结构药物之间的交叉过 敏反应 , 如对磺 胺类 药物过 敏者 , 甲苯磺 丁脉等降血糖药也 常过敏 。对 于有药 对 物过敏 史、 高敏 体质患 者 , 应特别 谨慎 。重 视对 药物不 良反 应 的观察, 一旦发生, 立即停药 , 并积极对症治疗 。 病情 较轻者可 口服维 生素 C 、 拨尼 松 、 组胺 药或将 部 抗 分药物加人 输液中静脉滴注;对伴 有高热 、 毒血症或 明显 肝、 肾、 、 心 造血 系统 损害者, 应尽早 用地塞米 松 1。~ 2 mg 和维 0 生素 C 3 g 加人输液中静脉滴 注 , 选用 合适抗生 素控制继 发 感染 , 并注 意重要脏 器功 能的检查 和保 护; 加强 消毒隔离 措 施 , 防继发感染 ; 注意患者 口腔、 睛、 预 眼 会阴与 肛周清洁 卫 生, 定期 翻身预 防褥疮发生 .并 注意患者心理及饮食护理
中药的安全性因素探讨及对策
![中药的安全性因素探讨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09ed886cc22bcd126ff0c78.png)
有前者为正 品无毒 , 古方中使用 的为前者 , 由于资 但 源 紧缺 ,大部 分 地 区使 用 的是 关 木 通 , 所 含 的 马 兜 其 铃 酸能损 害人体 的 肾脏 112 中药 炮 制 炮 制不 仅 能 使 中药 的理 化 性 质 、 . . 性 味、 经发 生一 定 的变 化 , 归 而且 能减 轻 药 物 的毒 副作 用。大部分 中药都要经过炮制方能应用 , 如果应 该炮 制的药材不经炮制而服用 , 引起 中药不 良反应 的原 是 因之 一 。如 生川 乌 、 生草 乌 中的双 酯 类 生物 碱 , 致死 有些 以地 区习用 药材充 药 典正 品药 材 , 是有 的地 区 其 或 量 为 3— , I服 0 2m 4mg人 : 1 . g即可 中毒 。经炮 制后 , 双 习用 药材 名称 与正 品药 材相 近 而造 成 误 用 , 以川 黄 如 酯 类 生物 碱水 解 成 毒 性 较 小 的苯 甲酰 乌 头 胺 , 进 一 芪 充 黄 芪 ;有 的 以 相 对 价 廉 的他 种 药 材 冒充 贵 重 药及 对 策
袁 瑞军
( 天津市 眼科 医院 , 天津 30 2 ) 0 0 0
摘
要
随着国际社会对天然药物 的需 求 E益扩大和我 国加入 WT t O及世界经济一体 化发展进程 的加快 , 国的 中 我
药 材及 中成药必然走 向国际市场与竞争 。因此 中药用药安全性 的问题 应引起 大家关注 。本 文对 中药 安全性 因素及对 策
1 1 药物 .
1 11中药 品种 复杂 性 中药 同名 异 物 、 .. 同物 异名 现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98409b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e.png)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既有一定的疗效,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风险。
为了确保中药在临床中的安全性,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对策。
本文将从中药的安全性风险、合理应用的措施以及提高安全性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中药在临床中的安全性风险1. 药物相互作用:中药中包含大量活性成分,容易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2. 药物副作用:部分中药可能存在毒副作用,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3. 质量控制不严:一些中药可能因为制作工艺不合格或者假冒伪劣而导致质量不达标,从而影响其安全性。
二、合理应用的措施1. 严格控制用药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合理控制药物的使用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3. 防止药物相互作用:在给患者开具中药处方时,需要了解患者已经使用的药物情况,避免中药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 提高用药者素质:在中医药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提高医生和患者的用药素质,包括了解药物的成分和作用,以及正确的用药方法。
三、提高安全性的对策1. 加强中药质量管控:加大对中药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中药的质量标准,确保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建立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建立健全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以便调整用药方案。
3. 加强中医药教育培训:加强中医药医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从而提高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4. 开展中药药物安全教育:向广大群众开展中药药物安全教育,提高患者对中药的正确认知和用药意识。
5. 加强中药临床研究:加大对中药临床研究的投入,积极推动中药临床应用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只有通过加强对中药的科学研究和制定合理用药方案,加强对中药质量的管控和监测,加强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中药药物安全意识,才能保障中药在临床中的安全性,使其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中药安全性评价
![中药安全性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2f1336b5727a5e9846a6114.png)
中药安全性评价作者:郑亚婧来源:《速读·下旬》2015年第09期摘要:通过查阅文献,对中药安全性问题进行分析,论述中药发展。
旨在加强民众对于中药安全性问题的重视度,让中药变的更加有效,安全。
本文对我国中药安全性问题的现状、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和解决措施做出了总结。
关键词:中药;安全性;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发展近年来国内外频繁发生的一系列中药安全性事件,使中药安全性问题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国内的一些媒体、学术刊物、科普杂志及科普学会在普及中药安全性知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对而言,药品的安全性关注不是太够,研究工作相对落后,这方面的工还比较薄弱。
中药安全性问题必须成为我们现在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中药安全性问题评估1.合理用药难辨别中医诊治疾病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经常会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情况,且用药剂量范围较大,通常随症加减。
这种经验用法在进行中药临床使用中,很难辨别是否为合理用药。
2.中药质量难判断中药品种复杂,不同品种的质量很难做到标准统一,而且即使同一品种,不同的产地、采摘时间、有效部位、炮制工艺、贮存方法等也会影响药材质量。
3.中药的特殊性中药的毒副作用大多表现得比较缓和,临床不易察觉。
且由于其作用靶器官的不专一性,常会导致多个器官受损。
二、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因素1.药物本身的性质药物中所含化学成分的不同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习惯用药及同物异名、同名异物引起的误服;中药炮制过程中可能会混入有毒物质,如游离汞;环境污染、储存不善造成的药材污染变质等。
2.患者个体因素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均会影响中药的吸收及药效。
3.用药过程引起的安全性问题中药配伍不当,会使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或毒性增加;服药时应注意饮食禁忌,否则除了降低药效外还会产生不良反应;超过限度的用药剂量往往是引起中毒反应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不合理的用药时间易引起浮肿、血压升高、钠滞留、四肢无力等不良反应,严重者会因中药在体内积蓄而产生中毒反应。
中药饮片质量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中药饮片质量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e7e0f365727a5e9856a613e.png)
[ y r s C ieeH raM eiieQu l dsft po l Maa e n rtge Kewod ] hn s eb l dc ; at a e rbe n i n ay y m; n gme tt e i sa s
c rep n ig s lt n a e b e rp sd P r o ei o i rv h u l fChn s r a dcn ,t rtc h ae n o rs o dn oui sh v e n p o o e . u p s st mp o et eq ai o iee Heb lMe iie o p oe tte sft a d o y t y
象。
1 . 4炮 制程度不够 饮片加工过程 中为 了提高一些无毒 中药 的疗效 ,使有效成 分的浸出率增加 ,或者纠正 药物偏性 ,必须对 中药进行有效的
炮 制 ,如 生 大 黄 功 效 苦 寒 泻 下 导 热 ,其 泻 下 作 用 主 要 是 由于 含 量较 高 的 呈 结 合 状 态 的 蒽 苷 的作 用 ,若 临床 应 用 时 欲 减 低 其 泻
C C 中 医 临 床 研 究 2 1 第 4卷 第 3期 JM 0 2年
中 药 饮 片 质 量 安 全 问 题 分 析 及 对 策 探 讨
An lss f u lya ds ft f ie e r a e iiea d ay i o ai n ae o n s b l dcn n q t y Ch He M
报 告如下 。
体有害的有毒物质 。 13生产加工环节标准较低 - 当前临床使用 的中药饮片仍采用传统 的片 、块 、段 、丝等 形状规格 ,其 在大小、长短 、形状 、薄厚及色泽等方面 的要求
中药硬胶囊剂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对策
![中药硬胶囊剂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e89e46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c.png)
中药硬胶囊剂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对策中药硬胶囊剂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对策引言中药硬胶囊剂作为一种传统的药物剂型,具有便于携带、服用方便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近年来却频频传出中药硬胶囊剂存在质量问题的消息,这着实让人们对其质量产生了疑虑。
那么,中药硬胶囊剂到底存在哪些质量问题?又该如何对策呢?本文将对此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探讨。
一、中药硬胶囊剂的质量问题1. 药材来源不明确中药硬胶囊剂的质量问题之一就是药材来源难以核实。
许多中药生产商为了降低成本,常常采用劣质药材甚至是非法采集的野生植物作为原材料,这对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都构成了严重威胁。
2. 药材混用另外,许多中药生产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常常采取药材混用的方式来制作中药硬胶囊剂。
这种行为使得所制成的药物不但功效难以保证,甚至还可能产生毒副作用,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3. 工艺不规范一些中药生产商在生产过程中,常常忽视了相关规范和标准,加工工艺不规范,使得中药硬胶囊剂的质量难以保障。
二、中药硬胶囊剂质量问题的对策1. 强化药材采购管理为了解决中药硬胶囊剂质量问题,生产商首先应该加强对药材采购的管理。
建立可追溯的药材采购系统,确保药材来源的可靠性和质量的稳定性。
2. 严格控制生产工艺生产商应该严格控制生产工艺,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中药硬胶囊剂的加工工艺规范化、标准化。
3. 加强药物监管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中药硬胶囊剂的监管,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产品的流入市场,确保中药硬胶囊剂的质量和安全。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中药硬胶囊剂虽然存在一些质量问题,但只要生产商加强管理,政府加强监管,相信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选购中药硬胶囊剂时,也应该提高警惕,选择正规的渠道购买,以确保自身的用药安全。
总结和回顾中药硬胶囊剂的质量问题确实存在,但只要生产商和政府共同努力,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另外,消费者在购买中药硬胶囊剂时也应该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以确保用药安全。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10a3a9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c.png)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药饮片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形式,一直在我国广泛应用。
随着中药饮片市场的不断扩大和需求的增加,其中存在着许多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中药饮片的治疗效果,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甚至可能对整个中药行业造成负面影响。
现阶段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原材料采购不规范、生产工艺不完善、设备老化落后、质量监督不到位等。
这些问题导致的结果是中药饮片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上存在着许多低质量的产品,甚至出现了一些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
要加强采购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标准,并且来源可靠。
要优化生产工艺和提高生产设备的先进性,确保中药饮片生产过程科学规范。
要加强对中药饮片质量的监督检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要建立健全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体系,为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只有通过以上对策措施的实施,才能够有效解决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升中药饮片的质量水平,促进中药饮片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药饮片作为我国传统中医药的重要形式,其质量管理事关广大患者的健康,也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问题,才能够保障中药饮片的安全有效使用。
2. 正文2.1 现阶段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目前,中药饮片在市场上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行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质量管理却存在着很多问题。
由于制造工艺不规范和生产设备陈旧,导致中药饮片产生了很多质量隐患。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可能会采用劣质原料或添加非法成分,从而影响中药饮片的质量。
监督检查不到位和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也是当前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
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还表现在市场上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
由于原材料的不稳定性和生产工艺的不完善,同一个品牌的中药饮片在不同批次之间可能出现质量差异,而消费者往往无法辨别。
基于临床的中药安全性以及合理用药措施
![基于临床的中药安全性以及合理用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9ab505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1.png)
2021年9月 第17期临床用药论坛基于临床的中药安全性以及合理用药措施林芳1,金建斌21.甘肃省陇西县陇西中医医院,甘肃 定西 748100;2.甘肃省陇西县陇西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定西 748100【摘要】药品具有安全、有效、可控三大基本特征,其中安全性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中医药学是我国特有的医学知识,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中医药学的支持,在数千年时间里中医药以其良好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得到了我国人民的广泛接受,而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医药也被世界人民所接受。
但在实际的临床用药中还存在一些用药不合理的情况,这样就会影响到用药安全性,对临床中药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进行研究,能够进一步提高中药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中医药;安全性;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7-0090-02中药药性比较平和、天然,而且没有太大的不良反应。
最近几年,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因此中药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
为了让中药发挥出更好的治疗效果,使用中药进行临床治疗时,就要对药物的合理性、安全性和科学性进行重点关注。
对于现在临床中药治疗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需要我们对影响临床中药合理用药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提高用药合理性、安全性的措施,这是解决用药不合理的必然对策。
1 中药安全性概述与“毒性”中药最近今年,中医药客观疗效逐渐受到了国际认可,世界人们对中药的应用越发广泛,但是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中药的不良反应。
例如,在2017年的时候国外刊登了一篇讨论马兜铃酸和肝癌关系的文章,这篇文章的刊登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中药用药安全,也让人们对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敬而远之。
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这句俗语,这句话就是说使用药物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留下一些不良反应和非治疗作用。
我国历代医学家已经对中药的安全性有了一定研究,但是在现代药物毒理学和临床安全用药方面还缺乏有效数据支持。
中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e04a0c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d.png)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引言 • 中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中药管理问题的对策 • 中药管理现状及前景展望 • 结论和建议
01
引言
背景介绍
我国中药产业的发 展历程和现状
中药管理中存在的 主要问题
传中药管理模式 的局限性
研究目的和意义
探究中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 其影响
建立完善的中药质量控 制体系
加强中药市场流通监管
制定统一的中药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加强 对中药材质量的检测和评估,确保中药材质 量符合要求。
建立健全中药市场流通监管机制,规范中药 市场流通秩序,稳定中药材价格,保障消费 者的权益。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1. 实施GMP认证制度,对中药生产企业的 生产和质量控制进行全面评估。
3. 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不必 要的环节。
拓展中药销售渠道
总结词:拓展中药销售渠道,提高中药的知名度和市 场占有率。
2. 利用电商平台和线下药店,扩大中药产品销售渠道 和覆盖范围。
详细描述:1. 加强与国内外医药企业的合作,共同开 发中药新药和市场推广。
生产质量控制不足
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体系不够完善,无法有效保障产品的质量。
销售渠道不畅通
销售渠道单一
中药材销售渠道单一,缺乏多元化的销售途径,影响市场推 广和销售业绩。
市场信息不对称
中药材市场信息不对称,价格波动大,影响药材流通和市场 秩序。
03
中药管理问题的对策
建立药材质量标准体系
总结词:建立全面的药材质量标准体系,以确保中药 材的质量稳定和可控。
中药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9d7e01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18.png)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合理应用中,中药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保障患者的安全。
中药的安全性与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药的生产、加工、贮存等环节都需要严格遵循规范,确保中药的质量稳定。
针对中药市场上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可以加强对中药生产企业的监管和检测力度,加强对中药原料的质量控制,减少中药的污染和掺伪现象。
中药的用药安全也需要关注。
中药炮制的药物剂型多样,如汤剂、丸剂、散剂等,需要按照临床需要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来选用合适的剂型。
在用药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中药的用法用量来进行治疗,避免用药不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对于复方中药的使用,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史来进行选择和调整。
中药的配伍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药的性味归经等特性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协同增效或拮抗作用。
在临床中的应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配伍,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或相互影响的情况。
对于某些易引起药物相互作用的中药,也可以考虑采用单味药或其他替代药物。
对于中药的毒副作用,也需要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监测。
一些中药中含有的毒性成分或药力较强的成分,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一定的损害。
在应用中药时,需要对中药的毒性成分进行评估和监测,并根据具体情况来测定用药的剂量和疗程。
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证中药的安全性,才能更好地发挥中药的疗效。
在实际应用中,要加强对中药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规范来使用中药,合理进行中药的配伍,在用药过程中重视患者的个体差异,并做好中药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情况分析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e4cc9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a.png)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情况分析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它具有剂型稳定、药效迅速、用药方便等优点。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中药注射剂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安全性、监管等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对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其临床应用。
一、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现状中药注射剂作为现代中药的重要剂型之一,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在临床应用的领域上,中药注射剂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病症,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免疫系统疾病等。
特别是在疑难重症、紧急救治以及术中应用等情况下,中药注射剂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存在的问题1. 使用合理性不足在临床使用中,一些医疗机构存在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过度倾向。
这主要与现有医疗体制、医疗保险的刺激机制、患者需求等因素有关。
一些医生在面对一些病情较轻、可通过口服或其他途径治疗的患者时,过度选择了中药注射剂,使得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合理性不足。
2. 安全性风险存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
由于传统中药经过加工制剂、注射等工序,药物成分和药效常常有很大差异,这就给药物的安全性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同时,中药注射剂的生产过程涉及诸多环节,如种植、采集、炮制、生产等,每一环节都需要严格监控和管理。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药企的生产流程和质量管理水平不尽如人意,导致安全性风险存在。
3. 监管不力中药注射剂涉及到药品监管、临床应用和市场准入等多个环节,其中监管环节显得尤为关键。
当前监管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监管部门在注册批准、审核、监督等方面的限制力度相对较弱,导致一些低质量的中药注射剂流入市场。
此外,监管部门在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缺乏系统的监测和评估机制。
三、优化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对策1. 加强临床指南建设建立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指南,明确中药注射剂的适应症、禁忌症、用药剂量等规范。
通过临床指南的制定和推广,引导医生科学合理地应用中药注射剂,减少不必要的使用。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d26d91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3.png)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中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医疗方式,具有历史悠久的应用经验。
它以其独特的药效和疗效受到人们的青睐。
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为了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我们需要采取合理的对策。
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存在于药物的质量方面。
许多中药材是野生的或者是来自于不同的产地,这就导致了中药的质量参差不齐。
为了保证中药的质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策。
1. 建立中药材的质量标准。
制定一套严格的标准,包括材料的采集时间、保存条件、药材的观察、检验等,确保中药材的质量。
2. 加强对中药材的生产和加工环节的监管。
要求中药厂商要有相应的生产许可证,对药材的生产和加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确保中药的质量。
3. 加强药品的检验检测工作。
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往往需要配制成药物,因此需要对药物进行检验和检测,确保中药的有效成分和安全性。
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的问题也是关键所在。
中药是以整体药理作用为基础的,而不是以单一药效为目标的。
在临床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药物,避免盲目使用。
为了确保合理用药,以下是一些对策。
1. 加强中医药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医生对中药的认识和理解,使其具备正确的用药观念和技能。
2. 注重中医药与西医药的结合。
中医药和西医药是相辅相成的,在临床应用中需要结合使用,发挥双方的优势,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3. 强化药物监测和疗效评估工作。
对于中药的用药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患者的安全。
我们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教育,提高患者对中药的认识和理解。
只有患者了解中药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才能更好地合理应用中药,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在对患者进行教育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提供中药使用说明书。
在中药配药时,要详细说明中药的用法和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中药的正确使用方法。
2. 结合中药的治疗特点进行教育。
中药的治疗过程较长,患者需要有耐心和恒心,通过对患者的教育,让其理解中药的特点和治疗过程。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85e3c01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0.png)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中药是中国传统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
在近年来,随着中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和合理应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本文将就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进行探讨。
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安全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药物的不良反应中药作为自然药物,含有大量的活性成分,对人体有着广泛的影响。
在临床使用中,很容易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等。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害,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
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些患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中药,在这种情况下,不同中药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风险。
一些中药成分可能会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从而导致不良反应或者减弱治疗效果。
三、药物的质量安全问题由于中药的原材料多为天然植物,其品质受到天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药物的质量安全问题,包括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霉菌毒素等。
在面对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安全性问题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确保中药能够安全、合理的应用于临床:一、加强中药的质量控制对于中药的生产过程中,应该建立严格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检验标准,确保其符合药典规定和国家标准,严格监控中药的原材料和成品的质量安全。
二、加强中药的临床研究通过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对中药的药效、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合理的使用规范和禁忌症,为临床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三、加强对中药使用的监管和指导对于医生开具中药处方,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中药的使用符合规范。
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告知患者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四、加强中药的宣传与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中药的相关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和医生对中药的认识水平,让患者和医生能更加理性的使用中药。
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安全性关乎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全社会的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牛蒡子滑肠与润肠通便
• 因用药目的而异:
•
槟榔行气与驱绦虫
•
洋金花止咳与麻醉止痛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中药毒性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 2.相对性
• 配伍关系的相对性
• 相恶(拮抗):人参与莱菔子 • 相须(协同):麻黄与桂枝
麻黄与石膏 大黄与芒硝
• 配伍禁忌一般是相对的 • 勿用相恶、相反者 • 十八反与十九畏
二、中药毒性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
• 《普通毒理学导论》:药物的任何作用,对 健康人和非适应症人都是具有毒作用的,在这种 情况下,药物具有毒物性质
•
•
水中毒:人体摄入过量的水,渗透压降低,
水进入细胞引起细胞水肿——脱水低钠症——颅
内压增高(头痛、呕吐、嗜睡、呼吸与心跳减慢,
严重者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问题的提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中药不良反应报道铺天盖地; 2. 药典规定了用量,而且越来越小,中 医临床者压力越来越大; 3.《中药学》教材不良反应内容超过药性、 功能、应用部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内
容
1
毒性与不良反应
中药毒性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2
3
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药的不良反应
• 1.生物碱类 :乌头碱(乌头、附子、雪上一枝蒿)、士的 宁(马钱子)、莨菪碱和东莨菪碱(洋金花、天仙子)、 麻黄生物碱(麻黄)。
• 2.苷类:强心苷(万年青、北五加皮、蟾酥)、氰苷(苦 杏仁、桃仁、白果、郁李仁)、皂苷:(桔梗、黄药子、 柴胡)、黄酮苷(芫花、千里光、臭梧桐)
影响中药毒性的因素
4
5
中药毒性的现行状况
6
中药与西药的配伍
前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医学
中药学
历来重视中药的毒性
《神农本草经》:毒性是分类的依据 概括并标示有毒无毒的性能
《本草害利》:先言害,后言利 《医学源流论.人参论:》——人参杀人无过,
大黄救人无功
并无中药无毒的说法!
一、中药毒性相关术语释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中药毒性相关术语释义
•
4.中毒的含义:有毒药物引起的机体
毒性反应(药物毒性导致的机体伤害)
•
急性中毒
•
慢性中毒
•
特殊毒性
一、中药毒性相关术语释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5.不良反应
• 是指为了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改变人 体的生理功能中所出现的不期望的有害效 应。主要包括药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 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药物依赖性及致 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药毒性分类
有毒药物中曼陀罗、洋金花、乌头、附子、 马钱子等,其毒性成分多半是生物碱,主 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作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洋地黄、万年青。蟾蜍、商陆、泽漆、苍耳子等, 其毒性成分多是苷类,主要对循环系统有毒性作 用。
1. “毒” 字的含义 毒物、毒品、毒药
有毒(害)的、辛苦之味《说文》:厚 也,害也。《内经》:能毒者以厚药,不能毒者
以薄药。
伤害、痛恨、治理《易师卦》:毒天下 (注:治也、役也)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中药毒性相关术语释义
• 2. “毒药” 的含义
•
广义:毒药即药物
《周礼》:医师聚毒药以共医事
《药治通义》:总括药饵之词
•
狭义:安全性低,容易引起毒性反应的药物
《本经》:有毒与无毒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中药毒性相关术语释义
• 3. “毒性”的含义
•
广义的毒性:药物的偏性
•
《儒门事亲》: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
谓之毒,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
胜。
•
狭义的毒:药物对人体的伤害性
• 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人参、熟地。
• 依赖性
• 继发反应:药物作用所诱发的反
•
和二重感
染;免疫抑制药降低机体的抵抗力
也可引起二重感染。中药的大黄可
引起继发性便秘。
• 停药综合征:由于药物较长时
间应用,致使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己 经适应。而一旦停药,则以前症状、 体征反跳。如五味子降酶。
• 人体不需要时(所苦而有害)——为毒性,引起不良反应——泻药 (此时人参亦是泻药)
• 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 ,病之不当服, 参芪、鹿茸、枸杞,均是毒药。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中药毒性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
•
毒与能的相对性—“药以治病,因毒为能”
•
• 黄连苦寒败胃与燥湿健胃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药的不良反应
• 3.萜及内酯类:(艾叶) • 4.毒蛋白类 • 植物类(苍耳子、蓖麻子、望江南、巴豆、相
思子) • 动物类(有全蝎、蜈蚣、蕲蛇、金钱白花蛇 )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药的不良反应
• 5.金属元素类 • 汞类药(朱砂、水银、轻粉、白降丹 ) • 砷类药 (砒石、砒霜、雄黄) • 铅类药 (铅、铅粉、铅霜、密陀僧、黑锡丹 ) • 铝类药 (白矾、枯矾、白石脂)
中药的不良反应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过度作用: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出
现的过强的效应。例如;镇静药引
• 毒性。
起的嗜睡;降糖药引起的低血糖。 巴豆、大黄、利水渗湿药用过量可
• 副作用 • 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 特异质反应
引起剧烈地腹泻,导致脱水。
• 首剂效应: 某些药物在开始应
用时,由于机体对药物作用尚未适 应,而引起的较强烈的反应。大黄、
二、中药毒性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 2.相对性
•
《素问.脏气法时论》: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
泻之。《本草纲目》:肾、膀胱(寒补热泻。苦补咸泻 。
• ——脏腑苦欲补泻
•
苦参、黄柏之补阴
•
玫瑰、香附之补肝
• 偏性(性能)的相对性
• 人体需要时(所欲而有利)——为功效,发挥治疗效应——补药 (此时大黄亦是补药)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药的不良反应
• 其他类
• 斑蝥素
• 麝香酮
•
蟾毒配基和蟾蜍毒素
•
大戟醇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中药毒性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 1.普遍性
•
• 毒性历来是中药的性能之一
•
• 《儒门事亲》:所谓毒者,以气味之有偏也。 •
• ——凡药三分毒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