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原子、离子及元素的关系
初三化学 知识点复习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初三化学 知识点复习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https://img.taocdn.com/s3/m/449d67eb6bec0975f565e25b.png)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一物质的形成与微粒、元素一、物质与微粒、元素的关系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二、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三、离子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如Na+、Cl-、OH-、SO42-等),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如Na+),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如Cl-)。
2、形成过程:原子得电子形成阴离子,原子失电子形成阳离子。
3、离子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4、常见的原子团:OH-、NO3-、SO42-、CO32-、NH4+5、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以钠和氯为例)粒子种类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结构示意图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如Na、Cl Na+Cl-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性电中性带正电带负电联系【巩固练习】1.下列物质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D )A、铜B、氧气C、金刚石D、氯化钠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远处就能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说明分子间间隔增大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选项宏观现象微观解释A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减小B向滴有酚酞溶液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红色消失OH-和H+结合成水分子C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D向塑料袋中滴加少量酒精,挤瘪密封,放在热水中,塑料袋很快鼓起酒精分子受热后体积变大4.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分子在不断运动C、乙烧杯中溶液的颜色会改变D、乙、丙烧杯中溶液的颜色会改变5.“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从微观角度分析,此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B )①分子的质量很小②分子之间有间隔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④不同分子性质不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C、水和冰的化学性质相同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7.如图是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微观示意图。
分子、原子、离子及元素的关系
![分子、原子、离子及元素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02f06adec3a87c24028c44e.png)
项分 目子 不 本 在化学 同 质 反应中 点 区 可以分
别 成原子 构 大多数 成 物质由
原 子 在化学 反应中 不能再 分 原子也 能直接
精心整理
物 分子构 构成物
质 成 质,但分
情
子是由
况
原子构
成的
相 1、 质量和体积都
同
很小
点 2、 都在不停地运
动
3、 粒子间由间隔
精心整理
稳定
结构
稀 =8 难得 极
有 (氦 失电 难
气为 子 发
体 2) (常 生
元
称为 化
素
稳定 学
结反
构) 应
精心整理
离子与原子的
比较
粒子 原
离
种类 子
子
阳离 阴离
子子
粒 核内 核内 核内
区 子 质子 质子 质子
结 数= 数> 数<
精心整理
构 核外 核外 核外 电子 电子 电子
别 数数 数 粒 不显 带正 带负 子 电性 电 电 电 性 用元 用阳 用阴 符 素符 离子 离子 号 号表 符号 符号
阴离子
失电子
失电子 构分 成裂
系
分
子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精心整理
元
原
素
子
概 具有相同 化学变化
念 核电荷数 中的最小
(即核内 粒子
质子数)
的一类原
子的总称
区 只讲种 既将种
分 类,不讲 类,又讲
精心整理
个数 个数 使 用于描 用于描述 用 述物质 物质的微 范 的宏观 观构成 围 组成 举 水由氢元 每个水分 例 素和氧元 子由两个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分类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a84990e258f5f61fb73666cd.png)
无 机 化
按反应中__有__无__离__子__参__加__反__应____突分为离 非离 子子反反应应
学 反 应
按反应中有__无___电__子__转__移__分为氧 非化 氧还 化原 还反 原应 反应
_可__逆___反应
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分为_不__可__逆____反应
按反应的热效应分为__吸__放__热__热_____反__应反应
突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学与化突学变化的区别与联 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 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 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应用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 分子、
突
B.①②⑤⑥
D.②⑤⑥
解析:几种化合物都含钠元素,属于钠的化合物,几种
物质都可溶于水,都属于电解质,其中NaCl、Na2SO4不 与硝酸反应,NaCl中不含氧素,Na2O不属于盐类;几种 物质都属于电解质,①③④正确。
答案:C
2.判断正误(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 √ )
(7)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
()
×
分散系、胶体
1.分散系 (1)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 分散 在另一种(或 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2)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突粒子的大小分为:
(3)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溶液
分散质的 状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关系初中化学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关系初中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8dcbb106a26925c52cc5bff5.png)
化学式表示一个分子; H2O、 CO2
化学式前加数目表示几
个分子。
3H2O、4CO2
元素符号右上方标上离 H+、 O2-
子所带电荷及数目;数 目在前,“+”或“-”在
2H+、5O2-
原子或 (一)关于分子的说法 离子
(1)物质是由分子构原成子的或离子构成
(2)保持物质性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子
(3)双氧水(H2O2)是由双氢氧分水子分和子氧构分成子
小于4
大于4 等于4
等于8 氦为2
易失
易得
电子
稳定结构
电子
(八)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周期数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九)元素、原子、分子、离子的表示方法
元素 原子
分子
离子
表示方法
元素符号
实例
H、O、Mg
元素符号表示一个原子; H、O、Mg
元素符号前加数目表示
几个原子。
2H、3O、4M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讲种类,又讲个数,有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量的意义。
如:一种元素,四种元
如:一个碳原子,一种 碳原子;三个氧原子
素,而不能说一个元素。
2、讨论微观时用构成 2、讨论宏观时用组成
原子内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六)原子结构与元素分类的关系
一般
小于4
大于4 等于4
等于8 氦为2
一般
(七)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粒子种类 原 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 粒子结构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别 粒子电性 不呈电性 带正电荷 带负电荷
分子原子元素知识点总结
![分子原子元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d4b610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c7.png)
分子原子元素知识点总结一、分子、原子、元素的概念及区别1. 分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共用电子键结合在一起的结构。
分子可以是同一种原子的,也可以是不同原子的。
例如氧气分子(O2)由两个氧原子组成。
2. 原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具有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则绕核运动。
3. 元素: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单一化学物质,具有特定的原子序数和原子量。
目前已知的元素共118种,其中92种是自然存在的,其余的是人工合成的。
二、分子原子元素的性质1. 原子的性质(1)质子、中子和电子是原子中的基本粒子,它们决定了原子的性质。
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的元素,中子的数量决定了同一元素的同位素,而电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2)原子的大小:原子的大小一般以原子半径来表示,原子的半径与原子核的质子数和原子核外的电子数有关。
(3)原子的质量:原子的质量一般以原子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有关。
(4)原子的化学性质: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其外层电子的排布有关。
原子通过失去、获得或共享电子来形成化学键,从而参与化学反应。
2. 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大小:分子的大小一般以分子的长度、角度和对称性来描述,不同的分子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2)分子的质量:分子的质量一般以分子量来表示,分子的质量与其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3)分子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其中原子的排布和结合方式有关。
分子中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相连,从而形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3. 元素的性质(1)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的原子序数是该元素所拥有的质子数量,也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原子序数不同的元素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2)元素的原子量:元素的原子量是指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原子量通常以标准原子质量单位来表示。
(3)元素的物理性质:元素的物理性质主要与其原子结构有关,包括原子大小、原子量、原子序数等。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原子分子与离子的概念和区别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原子分子与离子的概念和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5ad81b9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3.png)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原子分子与离子的概念和区别原子、分子和离子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是理解化学发展史和物质组成结构的基础。
下面对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进行归纳。
一、原子的概念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带电粒子组成。
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构成。
核心是原子的中心部分,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中性的中子组成。
电子是带负电的粒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核心和电子结构不同。
二、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粒子。
分子可以是一个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单质分子,也可以是不同元素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分子。
例如,氧气(O2)由两个氧原子连接在一起形成分子,水(H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连接在一起形成分子。
三、离子的概念离子是电荷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当一个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时,会变成带电的离子。
正离子是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带正电荷。
负离子是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带负电荷。
离子通过电荷吸引力相互结合,形成电化合物,如氯化钠(NaCl)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四、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区别1. 组成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围绕核心运动的电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粒子;离子可以是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2. 电荷情况:原子电荷总体为中性,质子和电子的数量相等;分子通常不带电荷,只有在反应中可能获得或失去电子;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由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
3. 结构类型:原子是组成分子和离子的基本单位;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可以是单质分子或化合物分子;离子由带电的原子或分子通过电荷相互吸引连接在一起形成离子晶体。
4. 物质类型:原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化合物中,是组成分子和离子的基本单位;分子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物质,包括单质分子和化合物分子;离子主要存在于电解质溶液和晶体中,如电化合物。
5. 表示方式: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如H表示氢原子;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如O2表示氧分子;离子用带电荷的原子符号或离子式表示,如Na+表示钠离子,Cl-表示氯离子。
分子、原子、离子及元素的关系
![分子、原子、离子及元素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1deff7c02d276a201292eef.png)
联系
元素和原子是总体和个体的关系,原子是元素的个体,是构成并体现元素性质的最小微粒;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一种元素可以包含几种原子
Na、S
用阳离子符号表示,如
Na 、Mg
用阴离子符号表示,如
Cl 、OH
联系
得到电子得到电子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失去电子失去电子
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微粒
项目
分 子
原 子
离 子
概 念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表示方法
用化学式表示,如:
H 、He
用元素符号表示,如:
事 项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4、对于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元素原子的结构特征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元素类别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性质
结论
金属元素
<4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使次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较易发生化学反应
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它的化学性质,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分子和原子的联系与区别
项 目
分 子
原 子
不同点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分成原子
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构成物
质情况
大多数物质由分子构成
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相 同 点
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都在不停地运动
3、粒子间由间隔
4、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5、同种粒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粒子性质不同
元素原子分子离子的关系
![元素原子分子离子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4dbeeb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a5.png)
元素原子分子离子的关系
元素、原子和离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让我们逐个来看。
首先,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原子是
构成元素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在自然界中,元
素是由同位素组成的,这些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但具有不
同数量的中子。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其原子的结构,包括原
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数量,以及围绕核的电子排布。
其次,原子是构成元素的基本单位。
每个元素都由特定类型的
原子组成,这些原子具有相同数量的质子。
例如,氢元素的原子只
包含一个质子,而氧元素的原子包含八个质子。
最后,离子是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带电荷
的粒子。
当原子失去电子时,它变成带正电荷的离子,称为阳离子。
当原子获得电子时,它变成带负电荷的离子,称为阴离子。
离子的
形成通常发生在化学反应中,其中原子之间发生电子转移。
因此,元素由原子组成,而原子可以形成离子。
这些概念之间
的相互作用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的性质至关重要。
希望这能够全面回答你关于元素、原子和离子之间关系的问题。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和化学式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和化学式](https://img.taocdn.com/s3/m/cfd4c51002d276a201292e7d.png)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化学式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元素。
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原子或离子的元素种类。
①大部分单个的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一种单质但H N O Cl等符号不能表示单质,它们的单质就是:H2 N2 O2 Cl2②地壳中元素按质量分数由多至少前四位就是:O氧 Si硅 Al铝 Fe铁。
铝就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③化学的“语法”: “某分子”由“某原子构成”“某物质”由“某元素组成”或“某某分子构成”(金属单质、稀有气体讲由某原子直接构成)例:水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与1个氧原子构成元素、物质都就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
不能说“水就是由二个氢元素与一个氧元素组成”④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就是同种元素,下列粒子有相同的核电荷数:⑴H2与He ⑵CO、N2与Si ⑶O2、S与S2- ⑷OH-与F-元素、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元素组成物质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同类原子总称构成构成构成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原子分子粒子:如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就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分子、原子、离子都就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金属单质与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就是由离子构成。
分子:分子就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例: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与1个氧原子构成原子:原子就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注意:原子不就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的构成:原子由核外带负电的电子与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在不显电性的粒子里: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注意:原子不就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只就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普通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无中子,氢原子的原子核就就是一个质子。
科教版初中化学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
![科教版初中化学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5c191ef2700abb68a982fb2c.png)
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1、分子(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方法:化学式,如氧气(O 2),二氧化碳(CO 2)(3)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例如:H 2O 表示1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 (4)分子的性质:①分子体积和质量很小,解释现象:能闻到气味但看不见;②分子不停地运动,解释现象:闻到气味、物质的扩散、溶解、挥发;③分子间有间隔,解释现象:物质的热胀冷缩、物质的三态变化、气体的膨胀和压缩1+1≠2; ④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解释:液氧和氧气都可以燃烧。
2、原子(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如:Na 、O 【注】:多个原子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如:6Fe (3)原子性质:①原子体积和质量很小 ③原子间有间隔②原子不停地运动 ④同种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化学性质不同 (4)原子的结构: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原子 原子核原子结构示意图:①小圈表示原子核; ②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 ③“+”表示原子核带正电; ④弧线表示电子层;⑤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
(5)相对原子质量①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单位为1, 相对原子质量=12/112原子质量的一个碳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②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小结:①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②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原子核中可以不含中子,如氢原子; ③质子数不一定等于电子数; ④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离子(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原子团:NH 4+、NO 3-、 OH -、 SO 42- 、CO 32- (2)离子形成(设: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X )当X > 4时,原子__得电子 形成阴离子,带_________当X < 4时,原子__电子 形成阳离子,带_________ (3)分类:阴离子(O 2-、F 、NO 3-、OH -、SO 42-、CO 32-);阳离子(Na +、NH 4+) (4)离子结构示意图Na Na + Cl Cl -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5)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比较(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稀有气体(如He 、Ne)、金属(如Hg 、Fe )、某些固态非金属(如C 、Si );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双原子(如:H 2、O 2、HCl )、多原子(如:O 3、H 2O 、CO 2); (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例:NaCl 。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a10c0667d0d233d4b04e698d.png)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掌握根本概念1.分子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根本微粒.〔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双原子分子如:O2、H2、HCl、NO…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响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根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Li+、Na+、H+、NH4+…阴离子:Cl–、O2–、OH–、SO42–…〔2〕存在离子的物质: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4.元素元素是具有一样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构造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一样,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Si、Al、Fe、Ca。
5.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一样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
如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假设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一样。
核外电子排布一样,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一样的。
7.原子团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响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响。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和化学式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和化学式](https://img.taocdn.com/s3/m/88893e67af1ffc4ffe47acb8.png)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和化学式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元素。
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原子或离子的元素种类。
①大部分单个的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一种单质但H N O Cl等符号不能表示单质,它们的单质是:H2 N2 O2 Cl2②地壳中元素按质量分数由多至少前四位是:O氧 Si硅 Al铝 Fe铁。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③化学的“语法”: “某分子”由“某原子构成”“某物质”由“某元素组成”或“某某分子构成”(金属单质、稀有气体讲由某原子直接构成)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元素、物质都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
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④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下列粒子有相同的核电荷数:⑴H2和He ⑵CO、N2和Si ⑶O2、S和S2- ⑷OH-和F-元素、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元素组成物质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同类原子总称构成构成构成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原子分子粒子:如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
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例: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的构成:原子由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在不显电性的粒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只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普通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无中子,氢原子的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
分子原子粒子的关系
![分子原子粒子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aa1f26db307e87101f696ad.png)
1、分子、原子都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2、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3、分子、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4、分子、原子、离子的相似点①质量和体积很小②都在不停地运动③都有一定的间隔5、分子原子的联系: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可以破裂成原子,原子可以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6、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论"论种类“不论”个数”.元素和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7、元素属于宏观概念,用于描述宏观物质的组成.如水(H2O)这种物质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原子是客观存在的微观粒子,属微观概念,它用于微观粒子分子的构成.如水分子水分子是由氢和氧两种原子构成的.总之:提到物质-----答元素------几种什么元素-------组成的.提到分子-----一定答原子-------种或个--------构成8、分子、原子、离子的联系:)水由组成,水分子由构成。
(2)以下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有:A、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B、水分子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水由水分子构成;D、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元子构成;10、练习: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有:(3)显示电中性的粒子有:(4)带正电荷的的粒子有:(5)带负电荷的粒子有:(6)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12.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惟一粒子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分子的大小及质量都比原子大13、数字的意义:①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几个某原子。
如2H中的“2”表示2个氢原子。
②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几个某分子。
如2H2O中的“2”表示2个水分子。
③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一个某分子或离子中有几个某原子。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离子6大类型知识点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离子6大类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9232e7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3.png)
知识点一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
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
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分子的性质(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知识点二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物质中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离子、夸克的概念和关系
![物质中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离子、夸克的概念和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cd2a34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7.png)
物质中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离子、夸克的概念和关系物质由分子构成。
分子:化学变化中可分解的最小粒子,是一个稳定的结构。
原子: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物理中,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物理中,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外有电子围绕电子:又称核外电子,顾名思义,是绕原子核高速运转的粒子,它的排布是分层的(一圈圈的),它的最外层电子个数决定着该原子的化学性质.离子:如果一个原子它得到电子,那么它叫阴离子(电子数比质子数多)如果一个原子它失去一个电子,那么它叫阳离子(电子数比质子数多) 质子:原子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子核的质量大部分是由它组成的.中子:构成原子核的部分夸克:现今发现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由小到大排列:(构成关系)夸克构成中子和质子构成原子核, 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构成分子构成物质!粒子:包括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全部。
原子:就是一个元素,比如氧气由两个氧原子够成,氢气由两个氢原子够成,二氧化碳由两个氧原子一个碳原子够成。
质子和中子一起构成原子核,通常质子的数量和电子的数量相同,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菏,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菏。
质子和中子质量一样,都等于一个H原子的质量。
为1。
通常中子和质子数量相同。
中子和质子的质量之和就是原子的质量,电子的质量太小,可以不记。
分子:分子就是由元素组成的,也可以说是由原子组成的,比如二氧化碳,氧气,氢气都是分子。
不过有些分子也是由一个原子构成,比如银,金等等。
也就是说,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组成分子。
原子由原子核(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和电子组成。
原子构成了分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如果核外电子丢失或者得到电子,这个原子就变成了离子在原子核中有质子和中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与核外电子中和后呈中性因为离子的核外电子带电量不能和原子核带电量中和,所以离子是带电的量子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应该是指量子力学中研究的各种粒子,包括质子,中子,电子……粒子也是比较宽泛的概~泛指各种微粒。
2021学年初三化学上《离子》知识点归纳及其典例导析
![2021学年初三化学上《离子》知识点归纳及其典例导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8f7b981711cc7930b7167f.png)
离子【学习目的】1.初步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构造示意图。
2.掌握离子的形成和离子的表示方法;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能根据粒子构造示意图判断粒子的种类;理解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及其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要点梳理】要点一、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1.电子层核外电子运动有自己的特点,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是不一样的,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科学家形象地将这些区域称为电子层。
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人们又把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离原子核较近的第一层不超过2个电子,第二层不超过8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
2.原子构造示意图原子构造示意图可简明、方便地表示原子的构造〔如以下图所示〕。
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面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
【要点诠释】1.在原子构造示意图中,每层最多包容电子数为2n2个〔n代表电子层数〕,即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第三层不超过18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1个电子层时,最多可包容2个电子〕。
2.把原子最外电子层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构造,称为相对稳定构造。
稀有气体元素,如氖、氩等,它们的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构造〔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响〕。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响中有通过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趋向到达相对稳定构造。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元素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较少〔一般少于4个〕较多〔一般4~7个〕8个〔氦是2个〕得失电子倾向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易得到电子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不稳定不稳定稳定要点二、离子1.概念: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如Na+、-OH、-24SO等。
2.离子的分类:3.离子的形成:阳离子原子阴离子〔1〕阳离子: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使原子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比原子核带的正电荷少,原子带上正电荷,变成了阳离子。
分子原子离子关系
![分子原子离子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6e1186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a.png)
+11
+16
• 构成物质旳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1、有旳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氧气O2、氮气N2、臭氧O3、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等;
2、有旳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如:
①金属单质:铁Fe、铝Al、银Ag、汞Hg等;
②固态非金属单质:碳C、硫S、磷P等;
③稀有气体:氦气He、氖气Ne、氩气Ar、氙气Xe等。
不稳定
稳定
化学性质
•
金、少、失
非、多、得
1-20号元素记忆
氢氦锂铍硼 碳氮氧氟氖 钠镁铝硅磷 硫氯氩钾钙
分子与原子旳对比
练习
判断:物质旳分子是由原子构成旳。所以说 “原子比分子小”,对吗?
分析:不对。不同物质旳分子与原子,其大 小无法比较,只有同种物质旳分子比 原子大。
原子和离子旳比较
+11
3、有旳物质由离子构成。如: 氯化钠(NaCl):钠离子Na+、氯离子Cl﹣; 氯酸钾(KClO3):钾离子K+、氯酸根离子ClO3﹣; 碳酸钙(CaCO3):钙离子Ca﹢、碳酸根离子CO3﹣等
原子构造示意图
原子核及 核内质子数
电子层
+17 2 8 7
氯(C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该电子层旳 电子数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电子
层数 原
1
子
结
构
2
示
意
3
图
•
1
2
3
4
5
6
7
8
最外层电子数
•
•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元素类别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原子及元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水
B.液氧
C.氧化汞
D.二氧化碳
2、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
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新装修的房屋常有一股异味,利用分子的性质解释该现象,最合理的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的体积很小
4、“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隙
D.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6、居里夫人在1898年从几吨含铀的废料中提炼出0.3g镭。
镭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8,相对原子质量为226,下列说法关于镭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质子数为88
B.中子数为88
C.电子数为88
D.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226
7、某营养品说明书上标明:每片含钙200mg、铁4mg、锌5mg,这里所标示的钙、铁、锌是指()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离子
8、下列能决定元素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A.电子数
B.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 质子数.
9、2005年10月12日,我国载有两名航天员的“神舟6号”飞船在长征2号F捆绑式大推力火箭的运载下,进入太空。
火箭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下列关于偏二甲肼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2个碳元素、4个氢分子以及1个氮分子组成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C.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 D.组成元素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 4:1
10、关于氧气和铁的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氧元素和铁元素构成
B.由氧分子和铁原子构成
C.由氧原子和铁原子构成
D.由氧分子和铁分子构成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12.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二氧化碳
B.氧气、铝
C.铜、食盐
D.氢气、氦气
13、一定量的单质某气体其体积随压强和温度的变化的原因是()
A.气体分子个数发生变化
B.气体分子本身大小发生变化
C.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D.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发生变化
14、向盛水的烧杯中放入一小粒品红,一段时间后,烧杯中形成红色溶液,此实验说明①分子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②分子大,原子小;③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④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①④
15、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能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B.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C. 分子、原子都能保持所构成的物质的性质
D.水这种物质是由氢、氧两种原子直接构成的
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氧分子的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氮分子是保持氮气物理性质的一种粒子
C.液态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物质
D.氮气和氧气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会改变
17、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氢原子和氧原子 B.氢分子和氧原子 C.水分子 D.水原子
18、用分子的观点分析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中间去了
B.分子运动的速度变慢了
C.分子改变了,由一种分子变成了另一种分子
D.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19、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运动论解释的是()
A.把两块表面干净平滑的铝片压紧就不容易将它们拉开
B.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C.医院里充满了药味
D.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的快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一定是由多种分子构成的B.纯净物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C.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D.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二、填空题
1、用数字和元素符号表示:4个氮原子________ 硅元素________
6个水分子_________ 5个镁离子_________
2、加油站里汽油已放入贮存罐贮存好了,但在离油罐一定距离内仍要“严禁烟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液态氧和氧气的状态不同,化学性质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元素”、“原子”或“分子”三个化学名词填空:
⑴分子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⑵同种__________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⑶不同种_____ _______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⑷不同种___________组成的纯净物是__________。
5、氧化镁、二氧化硫、氧化汞中都含有___________,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__。
6、在硝酸铵[NH4NO3]、二氧化碳、二氧化锰、氧气、蒸馏水、空气、铁中:
⑴含有氧分子的物质是___________;⑵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⑶属于单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⑷属于化合物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⑸属于氧化物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康泰克等以前治疗感冒的常用药品因含有的PPA对人体有比较严重的副作用而被禁用。
PPA的化学式为C9H13ON,它是由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每个PPA分子中共含有________个原子。
8、S和S2-属于_______种元素,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S和S2-属于_________ 种粒子,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两者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现象分别说明了分子的哪一点性质?
⑴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小于200m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烧杯中装有空气,但我们却看不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液化气泄露会闻到液化气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液氧也可以做为火箭发射的助燃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