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奔马(徐悲鸿)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徐悲鸿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徐悲鸿](https://img.taocdn.com/s3/m/9c7d25d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1.png)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徐悲鸿一、教学目标:1. 了解徐悲鸿及其作品《奔马》的背景知识。
2. 学习欣赏徐悲鸿的绘画风格和技巧。
3. 通过欣赏和讨论,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创作热情。
二、教学内容:1. 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2. 欣赏徐悲鸿的《奔马》作品,观察其绘画风格和技巧。
3. 分析《奔马》作品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
4. 通过讨论,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5. 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徐悲鸿的《奔马》作品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准备相关的美术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3. 准备徐悲鸿的简介资料和作品介绍。
四、教学步骤:1. 引入:向幼儿介绍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引导幼儿对其产生兴趣。
2. 欣赏作品:展示徐悲鸿的《奔马》作品,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3. 讨论:引导幼儿讨论作品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意义。
4. 创作活动:根据徐悲鸿的绘画风格和技巧,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 总结: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强调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欣赏和讨论作品时的表现,了解其对作品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2. 观察幼儿在创作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其对绘画技巧的掌握和创作能力的发展。
3. 收集幼儿的美术作品,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
4. 综合评价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徐悲鸿的美术展览或相关展览,加深对徐悲鸿及其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2. 邀请美术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或示范,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美术技巧和创作方法。
3.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自然风光和动物的形态,激发其创作灵感。
七、教学活动:1. 欣赏其他徐悲鸿的作品,比较其不同作品之间的风格和技巧。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徐悲鸿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徐悲鸿](https://img.taocdn.com/s3/m/acc6cc6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f.png)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徐悲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材第四章《艺术大师徐悲鸿》,详细内容为欣赏徐悲鸿的代表作《奔马》,学习其绘画风格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徐悲鸿及其代表作《奔马》,培养幼儿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2.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使幼儿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创作美术作品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理解徐悲鸿的绘画风格和技巧。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绘画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徐悲鸿《奔马》的图片、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徐悲鸿《奔马》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吗?画的是什么?”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徐悲鸿及其代表作《奔马》,讲解绘画风格和技巧,引导幼儿关注画面中的线条、色彩和构图。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画纸、画笔、颜料等材料,尝试模仿徐悲鸿的绘画风格,画出自己心中的《奔马》。
4. 课堂互动(10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讨论、评价,鼓励幼儿相互学习,提高审美能力。
5. 知识拓展(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其他艺术家及其代表作,拓宽幼儿的艺术视野。
六、板书设计1. 《奔马》——徐悲鸿2. 内容:(1)徐悲鸿简介(2)代表作《奔马》(3)绘画风格和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中的《奔马》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美术馆、艺术展览,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鼓励幼儿尝试其他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等,全面发展幼儿的美术技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理解徐悲鸿的绘画风格和技巧。
大班美术教案欣赏奔马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欣赏奔马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1c1f08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9.png)
大班美术教案欣赏奔马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欣赏课程,教材为《儿童美术教育指导手册》中“欣赏奔马”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徐悲鸿的生平及其画作风格,着重欣赏《八骏图》中的奔马形象,分析马的形态、线条、色彩等艺术元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画家徐悲鸿及其画作风格特点,培养对美术名作的欣赏能力。
2. 通过观察、分析《八骏图》中的奔马,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中的形态、线条、色彩等方面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动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奔马形象的线条描绘和色彩搭配。
教学重点:徐悲鸿画作风格的认识,《八骏图》中奔马形象的分析与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徐悲鸿画作图片、《八骏图》奔马图片、投影仪、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徐悲鸿的画作,引导学生关注奔马形象。
讲述徐悲鸿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画家的敬仰之情。
2. 新课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八骏图》中的奔马,分析马的形态、线条、色彩等特点。
讲解徐悲鸿画作的风格特点,强调奔马形象的表现手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八骏图》为例,分析奔马形象的线条描绘和色彩搭配。
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奔马,讲解绘画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绘制奔马形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欣赏奔马2. 内容:徐悲鸿生平简介《八骏图》奔马形象分析线条描绘与色彩搭配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线条和色彩,创作一幅奔马画作。
2. 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学生自由发挥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徐悲鸿画作风格特点,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奔马形象。
但在绘画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线条描绘和色彩搭配的掌握仍需加强。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欣赏奔马》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欣赏奔马》](https://img.taocdn.com/s3/m/b815ac1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2.png)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欣赏奔马》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指导手册》第四章第二节“欣赏奔马”,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欣赏徐悲鸿的奔马画作,第二部分是让幼儿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学习徐悲鸿的绘画技法,并创作自己的奔马画作。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徐悲鸿及其奔马画作的背景知识,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2.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掌握徐悲鸿的绘画技法,培养绘画技能。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艺术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徐悲鸿及其奔马画作,掌握绘画技法,创作奔马画作。
难点:培养绘画技能,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打印机、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电脑投影,展示徐悲鸿的奔马画作,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兴趣。
2. 讲解:讲解徐悲鸿及其奔马画作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徐悲鸿的艺术成就。
3. 观察:让学生观察徐悲鸿的奔马画作,分析其绘画技法,注意马的姿态、线条、颜色等。
4. 实践:让学生按照徐悲鸿的绘画技法,自行创作奔马画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徐悲鸿的奔马画作,另一部分是绘画技法。
作业设计1.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徐悲鸿的奔马画作,并写下一段观后感。
2.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学习的徐悲鸿及其奔马画作,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对徐悲鸿及其奔马画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徐悲鸿的绘画技法,并创作出自己的奔马画作。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细节,培养观察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欣赏其他画家的马画作,如张大千、李可染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画家对马的表现形式,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画展、美术馆等,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艺术,培养艺术素养。
幼儿园大班欣赏《奔马》教案
![幼儿园大班欣赏《奔马》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1f7e5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4.png)
幼儿园大班欣赏《奔马》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课程,以教材《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六章“走进名画”第三节“徐悲鸿《奔马》”为主要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奔马》画作的产生背景、画面构成、马的特点、线条运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徐悲鸿及其代表作品《奔马》,培养幼儿对名画的欣赏能力。
2. 通过观察、分析《奔马》的画面,让幼儿学会运用线条、形状等元素进行绘画创作。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表达与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分析《奔马》的画面,培养绘画创作能力。
难点:让幼儿理解《奔马》画作的线条运用和艺术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奔马》画作图片、多媒体设备、画纸、画笔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以故事形式讲述徐悲鸿创作《奔马》的背景,引导幼儿关注画作。
2. 观察与分析(10分钟)(1)展示《奔马》画作,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画作内容。
(2)引导幼儿分析画作中的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奔马》画作的线条运用和艺术特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讨论,以画笔画出《奔马》的轮廓。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5. 创作环节(15分钟)(1)让幼儿自由发挥,运用线条、形状、色彩创作自己的“奔马”。
(2)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1)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奔马》画作图片2. 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3. 创作提示:观察、想象、合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中的“奔马”2. 答案:线条流畅、形象生动、具有创意的“奔马”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观察、分析、创作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欣赏《奔马》教案
![幼儿园大班欣赏《奔马》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6688f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1.png)
幼儿园大班欣赏《奔马》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动物世界》中的《奔马》。
详细内容包括:欣赏徐悲鸿的名画《奔马》,了解马的形态特点,感受画家笔下的马奔跑的动态美;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马的形态特点,认识徐悲鸿及其名画《奔马》。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创作的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美术作品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欣赏名画,了解马的形态特点。
难点: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徐悲鸿《奔马》图片、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马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马的形态特点,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徐悲鸿及其名画《奔马》,让幼儿了解画家笔下的马的特点。
3. 欣赏:出示《奔马》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画中的马,感受其动态美。
4. 实践:指导幼儿用画笔、颜料在画纸上创作自己的奔马作品。
5.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欣赏。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幼儿回家后为父母介绍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尝试创作一幅奔马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奔马》欣赏2. 板书内容:(1)徐悲鸿《奔马》(2)马的形态特点(3)审美情感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奔马作品。
2. 答案:(1)作品要求:形态各异,动态生动。
(2)评分标准:创意(30%)、技巧(40%)、完成度(3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欣赏和创作过程中的困难,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课后欣赏其他名画,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中的动物,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徐悲鸿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徐悲鸿](https://img.taocdn.com/s3/m/46c2ff7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f.png)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徐悲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材第四章《名画欣赏》,详细内容为欣赏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的画作《奔马》。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徐悲鸿及其画作《奔马》,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3.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画作,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徐悲鸿《奔马》的艺术特点及其创作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徐悲鸿《奔马》的图片、多媒体设备、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马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马的特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徐悲鸿及其画作《奔马》,引导学生从画作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欣赏。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观察画作《奔马》,分析画中的马的特点,如形态、线条、色彩等。
(2)引导学生运用画笔、颜料等工具,模仿徐悲鸿的画法,创作一幅马的作品。
(3)学生互相交流、展示作品,教师点评、指导。
4. 例题讲解:以画作《奔马》为例,讲解如何观察、分析一幅画作。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画作,进行观察、分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奔马徐悲鸿2. 板书内容:(1)徐悲鸿简介(2)画作《奔马》背景及艺术特点(3)实践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马》为题,创作一幅马的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了解徐悲鸿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其艺术风格。
(2)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3)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画作,提高审美能力。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徐悲鸿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徐悲鸿](https://img.taocdn.com/s3/m/15ac135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a.png)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徐悲鸿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徐悲鸿及其作品《奔马》,知道徐悲鸿是中国的著名画家,了解《奔马》画的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幼儿学会欣赏美术作品。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美术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徐悲鸿及其作品《奔马》,学会欣赏美术作品。
难点:让幼儿表达自己对《奔马》画的特点的认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徐悲鸿的《奔马》画卷或图片、相关资料。
2. 幼儿准备:已有一定的美术欣赏基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徐悲鸿的《奔马》画卷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幅画是谁画的?画的是什么?”2. 基本部分:(1)教师介绍徐悲鸿及其作品《奔马》,讲解画作的特点,如:画中的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画面动感强烈等。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奔马》画卷或图片,让幼儿说一说画中的马有什么特点,自己喜欢这幅画的原因。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互相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 拓展部分:(1)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一匹奔马,如:绘画、手工等。
(2)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反应,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让幼儿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六、教学评价:1. 幼儿是否能说出徐悲鸿是谁,以及他的作品《奔马》的基本特点。
2. 幼儿在欣赏《奔马》时,是否能观察到画中的细节,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3. 幼儿在创作自己的奔马作品时,是否能表现出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延伸: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家里和父母一起找寻徐悲鸿的其他作品,或者查找其他画家的作品,让幼儿在家庭中也能进行美术欣赏的学习。
八、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徐悲鸿及其作品《奔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得到了提升。
幼儿园大班欣赏《奔马》优质教案
![幼儿园大班欣赏《奔马》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54a22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f.png)
幼儿园大班欣赏《奔马》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课程——《奔马》。
该内容选自美术欣赏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动物世界”第二节。
详细内容包括:欣赏徐悲鸿的名画《奔马》,了解马的形态特点,感受画家笔下的马奔跑的动态美;通过观察、描述、讨论等方式,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名画《奔马》的作者徐悲鸿及其艺术成就,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讨论美术作品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
3. 引导幼儿感受画家笔下的马奔跑的动态美,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画家如何通过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展现马的奔跑动态。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徐悲鸿名画《奔马》的图片、投影仪、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马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马的形态特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向幼儿介绍名画《奔马》的作者徐悲鸿,展示名画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中的马,讲解画家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展现马的奔跑动态。
3. 实践:让幼儿动手绘画,尝试模仿徐悲鸿的绘画风格,画出自己心中的奔马。
4. 展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欣赏、讨论、交流。
六、板书设计1. 名画《奔马》作者:徐悲鸿艺术特点:线条流畅、动态生动、色彩鲜明2. 课堂练习:画出自己心中的奔马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名画《奔马》的作者徐悲鸿,并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马的奔跑动态。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欣赏名画《奔马》,让幼儿了解了徐悲鸿的艺术成就,培养了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其他动物题材的美术作品,如齐白石的《虾》,提高幼儿的审美素养。
幼儿园大班欣赏《奔马》教案通用
![幼儿园大班欣赏《奔马》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a042bea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3.png)
幼儿园大班欣赏《奔马》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美术作品》,详细内容为欣赏徐悲鸿的《奔马》。
通过欣赏这幅名画,让幼儿感受画家笔下的马儿奔跑的生动形象,了解中国水墨画的韵味,培养幼儿的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徐悲鸿及其代表作品,《奔马》的基本特点,感受水墨画的独特魅力。
2.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创作美术作品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奔马》的艺术特点,感受水墨画的美感。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奔马》画作、多媒体设备、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马儿奔跑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马儿的动态,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 作品欣赏(10分钟)出示《奔马》画作,引导幼儿观察画中的马儿,讨论马儿的动态、线条、色彩等特点,让幼儿感受徐悲鸿画作的艺术魅力。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奔马》为例,讲解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让幼儿了解水墨画的特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水墨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奔马》欣赏2. 内容:徐悲鸿、水墨画、马儿奔跑、艺术魅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奔马》为题材,创作一幅水墨画。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课后欣赏其他徐悲鸿的作品,了解他的艺术成就,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作品展示与评价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在于让幼儿理解《奔马》的艺术特点,感受水墨画的美感。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徐悲鸿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徐悲鸿](https://img.taocdn.com/s3/m/b1b1f7d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3.png)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徐悲鸿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徐悲鸿及其作品《奔马》,知道徐悲鸿是中国的著名画家,了解画马的艺术。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能用语言、动作等表现对画作的欣赏。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美术的热爱,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徐悲鸿及其作品《奔马》。
2. 分析《奔马》的画面内容,引导幼儿观察马的姿态、线条、色彩等。
3. 欣赏徐悲鸿的其他画作,了解其艺术特点。
三、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徐悲鸿的《奔马》画作,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幅画是谁画的?画的是什么?”2. 讲解:介绍徐悲鸿及其作品《奔马》,讲解画面的内容,引导幼儿关注马的姿态、线条、色彩等。
3. 欣赏:展示徐悲鸿的其他画作,让幼儿自由欣赏,引导幼儿观察其艺术特点。
4. 讨论: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画作和原因。
5. 创作:让幼儿尝试自己画一匹马,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马的姿态和特点。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讨论和创作环节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徐悲鸿及其作品的认知和欣赏能力,以及对美术的兴趣和创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徐悲鸿的《奔马》画作图片。
2. 徐悲鸿的其他画作图片。
3.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六、教学准备:1. 收集徐悲鸿的奔马画作图片及视频资料。
2. 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
3. 准备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画作。
4. 准备音乐或背景噪音,营造艺术氛围。
七、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幼儿自由地在教室里走动,感受音乐的节奏。
教师过程中观察幼儿的行为,了解他们的情绪。
2. 引入主题(10分钟):利用投影仪或白板展示徐悲鸿的奔马画作,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幅画是谁画的?画的是什么?”3. 欣赏与讨论(10分钟):引导幼儿观察画作,讲解徐悲鸿的绘画风格和技巧,让幼儿关注马的姿态、线条、色彩等。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徐悲鸿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徐悲鸿](https://img.taocdn.com/s3/m/8977d6a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e.png)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徐悲鸿一、教学目标:1. 了解徐悲鸿及其作品《奔马》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尝试创作自己的画作。
二、教学内容:1. 徐悲鸿生平介绍2. 《奔马》作品欣赏3. 作品分析:马的形象特点、线条运用、色彩搭配等4. 创作自己的画作三、教学准备:1. 徐悲鸿生平介绍资料2. 《奔马》作品图片或实物3. 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4. 音乐、投影仪等辅助教学设备四、教学步骤:1. 开场导入: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邀请幼儿欣赏徐悲鸿的《奔马》作品(图片或实物)。
2. 介绍徐悲鸿生平及艺术成就,引导幼儿了解画家及其作品。
3. 分析《奔马》作品:马的形象特点、线条运用、色彩搭配等,让幼儿感受画面的动态美。
4. 引导幼儿观察马的动作、神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总结欣赏要点,让幼儿谈谈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欣赏过程中的反应,了解他们对作品的认知和喜爱程度。
2. 评价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
3. 搜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喜悦。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绘画创作,尝试运用徐悲鸿的绘画技法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奔马画作。
2. 邀请幼儿家长参与作品展示活动,让家长共同欣赏幼儿的佳作。
3. 开展美术作品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其他画家的艺术风格和作品特点。
七、教学反思:1. 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教学得失,针对幼儿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2. 关注幼儿在绘画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鉴赏能力,为幼儿提供更多优秀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学习。
八、教学评价要点:1. 幼儿对徐悲鸿及其作品的了解程度。
2. 幼儿在欣赏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认真态度。
3. 幼儿在绘画创作中的表现,包括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
4. 幼儿对美术作品的喜爱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欣赏奔马》大班美术优秀优质教案
![《欣赏奔马》大班美术优秀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cb927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3.png)
《欣赏奔马》大班美术优秀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动物王国》,详细内容为欣赏徐悲鸿的名画《奔马》。
通过分析画作的艺术特点,让学生感受画家笔下的马儿如何生动形象地奔跑在纸上。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徐悲鸿及其名画《奔马》,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表现、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表现名画《奔马》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徐悲鸿《奔马》画作、投影仪、白板、画笔、颜料、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徐悲鸿的名画《奔马》,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的马儿,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10分钟)(1)介绍徐悲鸿及其画作背景。
(2)分析《奔马》的艺术特点,如马的动态、线条、色彩等。
(3)讲解绘画技巧,如如何表现马的奔跑、线条的流畅等。
3. 实践(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同学作为模特,模仿马儿的奔跑动作。
(2)其他同学用画笔在画纸上描绘出马儿的动态,注意线条和色彩的运用。
(3)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绘画中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10分钟)(1)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名画《奔马》2. 徐悲鸿3. 艺术特点:动态、线条、色彩4. 绘画技巧:表现动态、线条流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奔马》为灵感,创作一幅马的画作。
2. 答案要求: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出马儿的奔跑动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徐悲鸿的其他作品,了解其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奔马(徐悲鸿)(通用)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奔马(徐悲鸿)(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44a330e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d.png)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奔马(徐悲鸿)(通用)幼儿园大班美术鉴赏本马(徐悲鸿)1.观赏徐悲鸿奔驰的马匹,涂上灰色,浓密,灼热的墨水和线条,并感受到奔跑的马匹的力气和力气。
2.引导孩子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马的信息,培育孩子的细心观看和丰富的想象力,并制造故事。
3.激发孩子对美的整体感觉,学会用姿态和动作表达奔马的热忱;最初尝试用不同的墨水颜色表达马的外形。
活动预备1.师生共同收集图片,书籍和其他有关马匹。
2,录像带《群马奔腾》3,徐悲鸿头像《奔马》4,毛笔,宣纸,墨水,水等活动程序一熟悉马,丰富学问。
1,观看视频《群马奔腾》,激发爱好问题1您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这些马是什么样的?(引导孩子认真观看马的外形特征,以关心孩子了解马的详细结构)2,设置悬念,引起孩子思索1您知道这匹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吗?人们为什么这样称呼马匹?2你知道为什么这匹马擅长奔跑吗?3您在哪里看过那匹马?那是什么感觉其次观赏徐悲鸿的《奔马》以培育审美魅力。
1.组织幼儿收集的马匹的沟通和学问(图片,书籍等)2,问题你喜爱马吗?为什么?(不仅孩子喜爱马,而且一个叫徐悲鸿的绅士也爱马。
他不仅喜爱看马,还喜爱画马。
下面,老师会告知你他的故事。
)3.简要描述徐悲鸿先生的爱马故事,观看马,并以故事形式画马。
4.介绍工作《奔马》(1)问题屏幕上的马是什么?2从哪里可以看到马在奔跑(留意马的身体动作)3您如何看待马的身体?你怎么看的?4这匹疯马的心情如何?(兴奋,奔放等)5假如您是在草原上奔跑的疯马,您的心情如何?(2)制作故事您可以为这张照片制作一个好故事吗?(3)带有《群马奔腾》音乐,整体感觉作品的动量和力气。
老师总结今日,我们看到了画家徐悲鸿的《奔马》。
这是一匹特别开朗,自由奔放的马。
他有强大的力气,勇往直前,不怕困难。
在中国人眼里,永久把马视为才华的象征。
孩子们,您想学习马乐在草地上自由拘束地奔跑吗?5,放录像带,让孩子们欢乐奔放地奔马。
幼儿园大班欣赏《奔马》优质教案通用
![幼儿园大班欣赏《奔马》优质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d05fafa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4.png)
幼儿园大班欣赏《奔马》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材第四章《美丽的绘画世界》中的《奔马》。
详细内容包括:欣赏徐悲鸿的《奔马》,了解其艺术特点及创作背景;通过观察、描述、表达等方式,培养幼儿对绘画艺术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感知和理解徐悲鸿《奔马》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了解绘画的基本技法。
2. 通过观察、描述、表达,培养幼儿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徐悲鸿《奔马》的艺术特点和创作背景。
重点:培养幼儿对绘画艺术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徐悲鸿《奔马》画作、投影仪、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徐悲鸿的《奔马》,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幅画叫什么名字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 例题讲解(10分钟)介绍徐悲鸿的生平及其创作《奔马》的背景,引导幼儿关注画作中的线条、色彩、动态等元素,讲解绘画的基本技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指导幼儿用画纸、画笔、颜料等工具,尝试模仿徐悲鸿的《奔马》进行绘画创作。
4. 分组讨论与展示(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画作,并选代表进行展示。
教师对幼儿的画作进行点评,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奔马》2. 徐悲鸿简介3. 艺术特点及创作背景4. 绘画基本技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绘画技法,创作一幅以“奔马”为主题的画作。
答案示例:(1)线条流畅、生动;(2)色彩搭配得当;(3)马的动作和神态表现出奔马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他们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开展以“我心中的奔马”为主题的绘画比赛,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2)组织幼儿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让他们欣赏更多优秀绘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2024年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
![2024年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https://img.taocdn.com/s3/m/bf5dec1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8.png)
2024年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欣赏》教材第四章“动物之美”,详细内容为欣赏徐悲鸿的著名画作《奔马》。
通过分析画作的艺术风格、色彩运用、构图特点,让学生感受画家笔下的马之生命力与美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徐悲鸿及其画作《奔马》,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2. 使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分析、表达等。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奔马》的艺术风格、色彩运用、构图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徐悲鸿《奔马》画作、投影仪、画纸、画笔、颜料。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骏马奔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马的特点,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奔马》。
2. 作品欣赏与分析(10分钟)展示徐悲鸿的《奔马》,引导学生从艺术风格、色彩运用、构图特点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徐悲鸿《奔马》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欣赏美术作品。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描述《奔马》画作中的马的特点。
5. 创作实践(10分钟)学生在画纸上模仿徐悲鸿的笔法,创作一幅骏马图。
6.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教师给予指导性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奔马》2. 徐悲鸿简介3. 艺术风格、色彩运用、构图特点4. 美术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创作实践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有关徐悲鸿及其他艺术家画马的画作,进行欣赏和比较,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分析《奔马》的艺术风格、色彩运用、构图特点。
大班美术欣赏《奔马图》教案例析
![大班美术欣赏《奔马图》教案例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92a4d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b.png)
大班美术欣赏《奔马图》教案例析
大班美术欣赏《奔马图》教案例析
活动目标
让幼儿知道骏马美术作品是徐悲鸿的画
让幼儿了解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的画家
通过观察让幼儿有对美的整体感受
欣赏作品感受作品中骏马的多种动态
培养幼儿细心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音乐《赛马》
徐悲鸿的作品和资料
PPT《徐悲鸿作品赏析》
PPT《文房四宝》
活动过程
在活动的开始,先播放背景音乐《赛马》。
一、欣赏作品《奔马图》。
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告诉幼儿看完之后,老师会提出问题哦!
在这幅《奔马图》中,画的是什么动物?它在干什么?提问一些幼儿可以理解的问题。
二、介绍徐悲鸿。
小朋友们这幅好看的画是一个叫徐悲鸿的先生画的,他很爱马,也注意观察马,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和他有关的故事。
小朋友这个画像就是徐悲鸿,欣赏他的其他作品,如《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图》等。
活动延伸
徐悲鸿除了画马很有名,还会画其它的动物,欣赏《春之歌》。
大班美术教案:欣赏《奔马》
![大班美术教案:欣赏《奔马》](https://img.taocdn.com/s3/m/85f06727a8956bec0975e36a.png)
幼儿教育:________ 大班美术教案:欣赏《奔马》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5 页大班美术教案:欣赏《奔马》【活动目标】1、通过自己的联想,感受画面构图意境的深远。
2、仔细观察作品,学习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自己对“奔马”的感受。
3、了解水墨画中的中锋和侧锋所画线条的不同。
【活动准备】1、徐悲鸿的自画像以及其他作品。
2、徐悲鸿的《奔马》图。
3、“赛马”的磁带、录音机,投影仪。
【活动过程】1、教师播放“赛马”的音乐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听听,这是什么声音?你们有没有看过马奔跑时是什么样的?2、出示徐悲鸿的作品《奔马》,师幼共同欣赏。
(1)欣赏、感受马强健有力的形象和奔跑如飞的形态。
师:画面上的这些马在干什么?看上去怎么样?画家画了几匹马?这些马是怎么跑的?(幼儿模仿)马飞奔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幼儿模仿)(2)欣赏这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造型美。
师:这幅画时用什么工具画的?这些线条看上去有什么不同?你知道是怎么画的吗?画家哪些地方用了浓墨?那些地方用了淡墨?为什么要这样用?(3)感受“奔马”的构图美。
第 2 页共 5 页师:大家能不能从画面上看出马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3、出示徐悲鸿自画像,简要介绍画家及他的作品。
师:这就是画这幅《奔马》的画家和他其它的一些作品。
你喜欢他画的画吗?这是我们国家著名的画家徐悲鸿爷爷。
他画过很多很多画,他画的马是人们最喜欢的,也是最著名的。
4、播放“赛马”音乐,自由结束活动。
活动提示:1、师幼共同收集一些马的装饰品,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马的不同造型。
2、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一个国画展示区,加深对国画这一绘画形式的认知。
大班美术教案:毕业照【活动目标】1、画出小朋友和老师合影的毕业照。
学习细致、夸张地画出班内小朋友及幼儿园的主要环境。
2、进对同伴、教师和幼儿园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奔马(徐悲鸿)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奔马(徐悲鸿)
活动目标:
1、欣赏徐悲鸿用灰、浓、焦墨色和线条画出的奔马,感受奔马的气势和力度。
2、在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马的资料,培养幼儿细心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并能创编故事。
3、激发幼儿对美的整体感受,学习用体态、动作表现奔马的激昂情绪;并初步尝试用不同墨色表现马的形态。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马的图片、图书及其他
2、录像带《群马奔腾》
3、徐悲鸿图片《奔马》
4、毛笔、宣纸、墨、水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马,丰富知识。
1、看录像《群马奔腾》,激发兴趣
提问:①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这些马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马的外形特征,帮助幼儿初步了解马的具体结构)
2、设置悬念,引起幼儿思考
①你们知道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千里识途的马吗?人
们为什么这样叫马呢?
②你们知道吗,为什么马是善奔快跑的呢?
③你还在哪里看见过马?它是什么样的?
二:欣赏徐悲鸿的《奔马》,培养审美情趣。
1、组织幼儿将收集到的马的信息、知识进行交流(图片、图书等)
2 、提问:你喜欢马吗?为什么?
(不仅小朋友喜欢马,有一位叫徐悲鸿的先生也爱马,他不但喜欢观察马,还喜欢画马。
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讲讲他的故事)
3、以故事的形式简述徐悲鸿先生爱马,观察马,画马的故事
4、出示作品:《奔马》
(1)提问:
①画面上的马在干什么?
②从什么地方看出马在奔跑呢(注意观察马的身体动作)
③你觉得这匹马的体魄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④这匹狂奔的马心情会是怎样呢?(引出激昂、奔放等心情)
⑤如果你是这匹狂奔的马,在大草原上奔驰,你的心情会是怎样呢?
(2)创编故事:你能不能给这幅画编一个好听的故事呢?(3)配上《群马奔腾》音乐,整体感受作品的气势和力度。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看到画家徐悲鸿的《奔马》,这是一只非常欢快,自由奔放的马儿,他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一股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把马儿始终作为人才的象征。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学学马儿在草原上欢快、自由的奔跑呢?
5、放录像,幼儿欢快的随乐表现奔马的激昂情绪。
三:示范展示
1、提问:
①徐悲鸿先生画的马好看吗?你喜欢吗?你觉得马的什么地方你最喜欢?为什么?(注意观察用灰墨画的身体,浓墨点的五官,焦墨扫的马尾)
②你们知道,徐悲鸿先生用什么样的笔墨来画马的吗?为什么能使我们感到马的气势和力度呢?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用大块灰墨摆出马的体态,刚柔并济的几笔写出四肢的主要肌骨,浓墨点五官,焦墨扫马尾。
3、教师小结:徐悲鸿先行画马时很认真,他翻来履去地画马,熟悉马的结构,肌肉,他运用中西方绘画技巧结合,大块的灰墨摆出马的体态,刚柔并济的几笔写出四肢的主要肌骨,浓墨点五官,焦墨扫马尾。
徐悲鸿先生画的马很自然,很生动,就像活的一样,非常有气势和力度。
4、幼儿自由作画
5、作品展览
儿童自由分析绘画产生的不同效果,让幼儿自己发现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