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特征
中华文化的五个特征
中华文化的五个特征?
答:中华文化的五个突出特性包括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这些特性使得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延续,并且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1. 连续性: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这主要归功于其突出的连续性。
这种连续性体现在语言、文字、思想、制度等方面,使得中华文化能够传承至今。
2. 创新性: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能够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吸收新元素,创造新成果。
这种创新性体现在哲学、科技、艺术、文学等方面,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3. 统一性:中华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统一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这些共同的理念和精神纽带将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4. 包容性: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能够容纳不同的思想、信仰和文化,并且与之和谐共处。
这种包容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宽广胸怀和博大精神,为中华文化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5. 和平性:中华文化强调和平、和谐,主张“和为贵”、“协和万邦”。
这种和平性使得中华文化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更倾向于和平解决争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简述中国文化的特点。
简述中国文化的特点。
中国文化的特点:
1、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样
居中心地位的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以扬善抑恶、以真善美相统一,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伦理政治型文化。
它是一种德智统一、以德摄政的文化,是带有一种民族的、独特的、重伦理价值取向的特色。
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不仅决定了中国古代人的文化人格,而且决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征。
2、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和凝聚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元化的。
传统中国社会,儒、道、佛等多种派系并存,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汇集百川优势、兼容八方智慧的显著特点。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在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3、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创新性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时间最长、未曾中断的文化系统。
中华民族自夏代进入文明社会,历经各朝代,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经久不衰,这都展现了它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应变能力,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华文明具有的特征以及个人理解
中华文明具有的特征以及个人理解
中华文明具有以下特征:
1. 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中华文明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包括语言、文字、音乐、艺术、哲学、宗教等方面。
2. 大量的文学和哲学著作:中华文明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和哲学作品,如《论语》、《道德经》、《红楼梦》等,这些作品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
3. 崇尚和平与和谐:中华文明一直强调和平与和谐的价值观,主张以和为贵,倡导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4. 尊重家庭价值观:中华文明非常重视家庭和族群的价值观,强调家庭责任、家族道德和亲情关系。
5. 强调礼仪和道德:中华文明注重礼仪和道德规范,崇尚义理正直、忠孝敬爱、友善和善良等美德。
个人理解:
中华文明是我民族所创造和积淀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它是我们所共有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存在的根本,是我们思想、行为和价值观的基础。
中华文明的特征体现了我们民族的独特性和智慧,也给我们指引了正确的道路。
其中,我最为重视的是中华文明强调和平与和谐的价值观。
和平与和谐是我
们社会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正常相处的基本要求。
只有保持和平与和谐,我们才能够共同进步,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
因此,中华文明所倡导的和平与和谐的理念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是什么?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
其中,其独特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就一起来探讨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
一、文化兼容并蓄,形成多样性中国文化以兼容并蓄为其特点之一,它融合了多种不同的文化元素。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吸收,融合、发展。
由此,形成了一种多样性文化。
1. 以包容的精神接受外来文化自汉代以后,各个朝代都不断接纳、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例如,元朝时期,蒙古族的入侵最终导致了南宋灭亡。
此后,元朝的建立便给中国带来了外来的政治和文化特征。
例如,元朝开创了蒙元文化的新篇章,它将传统中国文化和蒙古文化相结合,不断发挥着交流、融合和创新的作用。
2. 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文化领域间的文化差异、互补和交流中。
例如,由于多种不同的因素,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文学有很大的差异,如唐代以来的南方文学,强调诗风婉丽、清新明朗、富有变化和生机。
而北方文学则更加雄迈豪放、奔放豪迈,如唐诗中的《静夜思》和杜甫的《将进酒》。
二、强烈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实用性和实践性,这不仅是古代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1. 非雕虫篆刻,画龙点睛在中国的书画艺术中,总能体现出实践性的特点,即所谓的「非雕虫篆刻、画龙点睛」的艺术特征。
这种特征需要创作者有实际的技巧和实验经验,并且要具有感性的领会力。
2. 重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在古代中国的诗词文化中,诗人们的写作方式是:先讲理念,再讲方法,最后讲实践。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音乐、伦理、礼仪等,也强调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三、强烈的审美意味中华文化是一种具有浓郁审美意味的文化,其在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审美特色。
1. 厚重优雅,体现审美情趣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注重艺术本身,而且特别强调作者的文化背景和作品韵味。
中华文化的特征
中华文化的特征1. 中华文化的自觉性:中华文化的特点是自我自觉性强,自古以来就有“传承中华文化,把中华文化传承下去”的口号。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自觉力量去创造和传承着中国文化,这种自觉力量今天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觉性在中华文化中也表现为文化自信,文化自我意识强烈,文化重视传统习俗,文化努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2. 中华文化的统一性:中华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以体系的形式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可以看出来,中国历史上有诸多法制文化、哲学文化、军事文化、官方文化、宗教文化等等,这些文化之间并非完全独立,它们合而为一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就是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所在。
3. 中华文化的传统性:这里说的是中华文化的传统性,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历史悠久,自然形成了各种民俗、各种工艺,例如精湛的剪纸、烫金、篆刻、年画等,它们经历了无数的年代,形成了历史的感染力,仍然在当今的民间文化中继续传承,被世世代代喜爱和传颂着,到今天它们也仍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4. 中华文化的求新性:中华文化有着求新的优秀传统,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其中大部分都致力于探索自然世界,开拓新思想,一代代传承下来,中国发展出了中国自己独特的科学、技术、医疗、教育等,以及绘画、书法等艺术创作,都反映着中国人民求新的优良品质。
5. 中华文化的历史性:中华文化的延续性也是其一大特征,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中,历史观念一直在演变、交融、发展,甚至出现了新的历史格局,传统的中国历史观念仍在深入民心,中国的历史文明至今仍旧受到人们的尊重和传承。
不变的是历史的流淌,而变化着的是历史观念的变迁;不变的是历史积淀,而变化着的是历史文明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一些基本的特点。
下面是由小编分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希望对你有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1、“天地者,生之本也”的农耕型文化特点。
千百年来,人们生长作息于“黄土地”,把土地当作自己的命根子,在一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悠悠岁月中,炎黄子孙养成了一种踏实诚恳敦厚笃实的性格。
土地观念是农耕型文化的核心,因此,在我国古代每个村社都有土地庙,都要敬奉土地神,皇帝每年都要到天坛、地坛祭拜天地,象征性地躬耕,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农业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规律,要求人们事事脚踏实地,不违农时,循序渐进,却忌好高骛远,脱离实际,拔苗助长是不行的。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实用文化的特色。
如在科技方面,最突出的是兵、农、医、艺四大实用文化;在人文方面,重视伦常日用,而不企求来世与天国;在思维方式方面,强调“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精神。
农耕型文化把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作为理想目标。
孔子高弟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中庸》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在民族关系上,我们的祖先历来推崇文治教化,主张:“协和万邦”,形成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传统。
小农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市场需要而是为了自给自足。
为了保证这种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的是社会秩序的稳定。
因此,强调个人必须服从社会、群体的利益,否定个体的独立意识,将个人融化于群体之中。
农业社会靠天吃饭,在天人关系上,不强调其对立的一面,而强调其同一的一面。
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小农生产所追求的是满足自身需要的使用价值,而不是经商赢利的交换价值。
因此,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平均”思想。
儒家讲“不患贫而患不均”,墨家讲“兼相爱”、“交相利”,都符合小农的“平均”思想。
另外,小农生产规模小、狭,生产过程简单,生产秩序稳定,因而人们常常处于自我满足的状态,缺乏开拓精神与竞争意识。
中华文明特征
中华文明特征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的文明之一,拥有许多鲜明的特征,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下面将介绍中华文明的几个重要特征。
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之一。
儒家强调人际关系、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
儒家经典书籍如《论语》和《大学》强调孝道、仁爱和忠诚等价值观,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尊重传统价值观:中华文明中的传统价值观强调孝道、忠诚、尊重长辈等。
这些价值观的遵循在中华文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对中国人来说,尊重传统意味着尊重自己的根源,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3. 文化多样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融合了各个民族的文化,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多样性。
各个民族在语言、宗教、风俗和艺术方面的贡献都被融入了中华文明中,形成了多维度的文化景观。
4. 古代科技创新:中国古代创造了许多重要的科技创新,对全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举例来说,造纸术、火药及指南针的发明,对世界历史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些发明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也推动了全球科技的进步。
5. 艺术与文学:中华文明以其独特的艺术和文学传统而闻名于世。
中国绘画、剪纸、陶瓷和雕刻等艺术形式代代相传,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地,中国文学如诗歌、小说和戏剧也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为世界文化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文明的特征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这些特征不仅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基石,也有助于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无论时间过去多久,中华文明特征仍将是中国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中华文化解释
中华文化解释:中华文化,也称为华夏文化、汉文化或中华传统文化,是指由中华民族所创造、传承和发展的一种独特文化体系。
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涵盖了道德、哲学、艺术、科技、历史、宗教、文学等多个领域。
中华文化的特点包括重视礼仪、崇尚道德、注重和谐、强调集体主义和家族观念等。
中华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注重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纽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包容。
同时,中华文化也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中华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再到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文化不断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文化吸收了多元文化的元素,如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流派的影响,以及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中华文化对全球文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外国人的关注和兴趣。
中华文化的艺术、哲学、文学、科技等方面的成就,不仅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启示。
对中华文化五个突出特征的认识
对中华文化五个突出特征的认识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独特的特征和魅力。
在了解中华文化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其中五个突出的特征,它们分别是尊重传统、注重礼仪、崇尚和谐、重视教育和追求和平。
首先,中华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尊重传统。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人们对传统的尊重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在家庭、职场还是社会中,人们都秉持着对先祖智慧和传统价值的敬仰。
这种尊重传统的态度也体现在节日庆祝、宗教信仰、戏曲艺术等方面,使得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至今。
其次,注重礼仪是中华文化的又一突出特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重视礼仪,认为礼仪是文明和秩序的重要保障。
无论是在家庭、社交场合还是公共场所,人们都注重维护礼仪规范,尊重他人,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礼仪的重要性也体现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婚礼、葬礼等重要场合中,这种注重礼仪的态度成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之一。
第三,崇尚和谐是中华文化的突出特征之一。
中华民族一直将和谐视为最高境界,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和谐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深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
无论是儒家学说中的“仁爱和谐”还是道家的“天人合一”,都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第四,重视教育是中华文化的另一突出特征。
中国历史上一直有“读书治国”的传统理念,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在中华文化中,教育被视为一种传承智慧、培养人才、塑造人格的重要手段。
教育始终被重视,无论是传统的儒家教育、文化的熏陶,还是现代的科学教育体系,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最后,中华文化的突出特征之一是追求和平。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崇尚和平、追求和谐的境界。
中国珍视和平,倡导和谐相处,这种追求和平的态度在中华文化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中国古代的外交哲学“和为贵”,以及中华民族一贯的外交政策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和平的追求与珍视。
总而言之,中华文化有着独特的特征和魅力,其中尊重传统、注重礼仪、崇尚和谐、重视教育和追求和平是其五个突出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一、思想体系的独特性: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强调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和谐发展,注重人的修养和德行的培养。
其核心理念是“仁爱”、“中庸”和“天人合一”。
二、道德伦理的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的重要性,提倡“仁义礼智信”等美德。
这些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塑造了中国人民的品德和行为规范,也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三、家庭观念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被视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伦理观念深入人心。
家庭在中国文化中有重要的地位,强调亲情、和睦相处和代代相传。
四、人际关系的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
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人们注重维护社会和家庭间的和谐关系。
五、礼仪文化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礼仪规范的重要性。
尊重他人、尊重社会规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礼仪文化体现在社交礼仪、宴会礼仪和节日习俗等方面。
六、兼容并蓄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吸纳并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
例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信仰体系。
七、艺术形式的丰富性:中国传统文化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包括绘画、音乐、戏曲、舞蹈、剪纸、立体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理解。
八、文字文化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字具有重要的地位。
汉字的发明和运用,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广泛传承和发展。
文字在文化传承、文学创作、历史记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九、节日和习俗的丰富多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日和习俗丰富多样。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都有各自的特色和意义。
这些节日和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气息。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思想体系的独特性、道德伦理的重视、家庭观念的重要性、人际关系的重视、礼仪文化的重要性、兼容并蓄的特点、艺术形式的丰富性、文字文化的重要性以及节日和习俗的丰富多样。
中华文明的特点
中华文明的特点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一直为世界所瞩目。
其独特的特点体现在许多方面,下面将从几个方向来详细论述中华文明的特点。
一、兼容并蓄的文化多样性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涵盖了多个朝代和民族的文化特征。
在中国境内,汉族、满族、蒙古族等56个民族相互融合,各自保留了自己的文化传统。
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使得中华文明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让世界对中国无限好奇。
其次,中华文明的特点之一是注重和谐与平衡。
中华文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注重家庭、社会和谐。
据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家庭、社区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和谐相处。
这种注重和谐的态度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让它在世界上脱颖而出。
再者,中华文明以自然界为依据,尊重自然界的规律。
在中国哲学中,有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间有着深厚的联系。
中华文明的传统价值观认为人们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己任。
这种以自然为依托的文化特点也深深影响了中国人民对待环境的态度。
除此之外,中华文明注重家庭伦理和尊重长辈。
在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尊敬和顺从父母和长辈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强调家庭伦理的传统使得中华文明独特而具有纪律性,家庭是人们的精神支柱。
最后,中华文明非常重视教育和知识的传承。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强调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中华文明的传统价值观认为知识能够改变人的命运,而教育则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这种重视教育的特点使得中华文明在科技和文化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综上所述,中华文明的特点表现在多元文化的融合、注重和谐与平衡、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家庭伦理和尊重长辈、以及重视教育和知识的传承等方面。
中华文明以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简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文化具有主体性:即独自开创并形成完备的文化体系。
梁漱溟说中华文化独自创发,慢慢形成,非从他受。
自来公认中国、印度、西洋并列为世界三大文化系统者,实以其差异特大而自成体系之故。
中国文化具有独特性: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和传承工具,也是文化最显著的标志。
每个汉字都有其形成演变的历史。
中国文化具有多元性:中国文化是由不同的异质文化融合而成的。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代本来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地域文化,后来才合成一个大体统一的华夏文化。
中国文化具有持续性:体系和独特传统得以传承绵延,中华文化五千多年来从未中断。
中国文化具有变通性:留下了许多选择的空间,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中华文化四个特点
中华文化四个特点中华文化具有四个特点,它们是:相对主义,一元主义,仁性关怀,直觉中和理性。
相对主义是指,中国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相关、互为依存的,没有绝对的独立的存在;儒家的折衷主义、中庸之道,道家的辩证法、相对论,佛家特别是华严宗的依存论、缘起论等都否定了绝对的实体观念,表现出关联主义、互为联系的思想。
而西方人是绝对主义者、实体主义者,他们肯定实体的独立的存在,由此而提出原子论、个人自由论。
这些东西是中国文化孕育不出来的。
一元主义是指,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灵肉一体,人物同融,个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譬如,中国的神是内在于宇宙、内在于自身的,“上帝”与人合一;盘古创造世界,他自己化成了日月星辰以及河流草木;“太极”也是在宇宙之内,它生成两仪(阴阳、乾坤等)、四象(东西南北、春夏秋冬、吉凶祸福等)、八卦,以及世界万物。
而西方人与此不同,他们是二元主义者,天人分离,灵肉分裂,社会矛盾对立;他们以绝对的旁观者的态度看待宇宙,认为世界是一架与自己不相关的机器;西方的神也是外在的,上帝高高在上,统治着世界,并把神圣的定律塞给这个世界。
正因为个人与自然相抗,所以西方人主张战胜大自然,并由此发展起近代科学技术;正因为个人与社会冲突,“他人就是地狱”,所以西方人要以法律规范人们的行动;也正因为精神生命与肉体生命的二元对立,所以西方人只能选择满足其一,中世纪压抑肉体、满足精神,现代则精神空虚、满足肉体。
中国人则是“身心不二”,形上的“道”、形下的“器”结合,体(本体)、用(运用)一如的,精神生命与肉体生命相互依存,“道身”(精神生命)与“根身”(肉体生命)超切循环(既超越又切入),一方面精神生命建立在肉体生命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精神生命又反过来影响肉体生命,此即儒家的“以德润身”,道家的“复归其根”;中国文化即是超切主义的,既超越世俗又切入生活,没有绝对的超越,也没有绝对的切入;没有绝对的主体,也没有绝对的客体。
中华民族文化的突出特征随笔
中华民族文化的突出特征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的特征和价值。
以下是一篇关于中华民族文化突出特征的随笔,供您参考。
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大地上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它深深地扎根于这片土地,历经数千年的沉淀和积累,形成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
中华民族文化的突出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博大精深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涵盖了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
在哲学方面,中华民族文化有着独特的哲学思想,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对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中华民族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学作品,如诗词、散文、小说等,这些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在艺术方面,中华民族文化有着独特的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音乐等,这些艺术形式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在科技方面,中华民族文化也有着杰出的贡献,如四大发明等,这些发明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兼容并蓄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它能够吸收和融合各种不同的文化元素,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
在历史上,中华民族文化曾经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文化元素,如佛教、伊斯兰教等,这些文化元素对于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中华民族文化也注重保护和传承本土的文化元素,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注重和谐中华民族文化注重和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在人与人之间,中华民族文化强调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在人与自然之间,中华民族文化强调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人与社会之间,中华民族文化强调遵守社会规则、履行社会责任、维护社会秩序,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强调集体主义中华民族文化强调集体主义精神,认为个人利益应该服从于集体利益,个人行为应该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显着特点1,世代相传。
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
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
“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1.强调作品的整体意识对作品整体意识的追求来源于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我们祖先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一种亲和关系,人们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得到心灵的寄托。
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通过将个体置于自然环境中,实现个体与自然的融合。
2.强调对作品意境的追求作品的“意境”就是作品内部所蕴藏的象征意义,它透漏出作者的一种情感、人生体验、内心的祈求与期盼,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反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思想意识,使自然万物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外界的一事一物,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反映到人的内心世界。
它从很多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这种情趣,有别西方强调形象性、生动性的审美特点,它是具体而抽象的,注重外形表现并富有神韵的,它所表达的信息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摘要:中国文化传统具有优秀的民族文化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多种学说相生相成,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民族文化特性;二是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天道、道、文道三者的统一来解决文化方向问题;三是道与德相统一的特性;四是继承性与代性相统一。
一、多种学说相生相成,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民族文化特性“以民为本”的民族文化特性的形成,是由先秦“百家争鸣”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华文化特点
中华文化特点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是:第一,历史悠久;第二,文化博大精深。
文字和史书是中华文化悠久历史的有力见证;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中国文化率先进入文明时代,博大精深。
中国文化,是华夏文明为基础,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
中华文化的内涵:就是包括具有内陆文化特征的“黄河文化”和带有“海洋文化”特征的“长江文化”。
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其“三大文明古国”先后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唯有“中华文明古国”的文化能够顺延传承下来?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历史的源远流长和文化的博大精深。
翻开人类文明史,是伏羲创立了八卦四象,使中国率先进入文明社会。
西方文明的源头是苏美尔文明,苏美尔文明等古代文明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中华文明的影响,所以世界文明起源于中国!这是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那么,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主要体现在哪里呢?首先是悠久的文化历史。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沧桑巨变的文明古国。
从远古的神话时代到美丽的尧舜之辞,从神奇的大禹治水到夏商周的盛世,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秦汉隋唐的辉煌,从隋唐灿烂的文化到宋元明清封建帝制的终结,再从民国到现代多元社会。
这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浓缩;也是对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史的传承和弘扬。
第二是文化的厚重。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化能像中国文化一样延续五千年,历史越久,生命力越旺盛。
中华文化的延续,展现了中华文化基本理念和人文精神的光辉、伟大、韧性和蓬勃的人生智慧。
第三是文化的独特性。
中国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如百家争鸣,楚辞,陶瓷,书法,道教文化,唐诗宋词,四大古典小说,历史和童话,少数民族特色等。
,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
这是中国文化向世界展示其博大精深的细节之处。
第四是文化的地域性。
一个地区对文化的影响是一种综合性的影响,不仅限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还包括历史形成的文化环境的各种因素,如某一地区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移、教育情况、风俗民情、语言和地方口音等。
如何看中华文化的五个突出特征1200字
如何看中华文化的五个突出特征1200字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的文化之一,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它以其独特的特征,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熠熠生辉。
下面将介绍中华文化的五个突出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中华文化的历史悠久性。
中华文化起源于六千年前的华夏文明,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发展,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和习俗。
中华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包括三皇五帝时期和夏商周时期。
这些古代文化的遗产在今天的中华文化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使得中华文化具有了鲜明的历史特色。
第二个特征是中华文化的综合性。
中华文化汇集了汉族、少数民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点。
中华文化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文化,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使得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多元共享。
第三个特征是中华文化的思想丰富性。
中华文化是一个深思熟虑的文化,注重自我反思和思考。
中华文化中弥漫着许多哲学思想,如儒家的仁义和道家的无为而治。
这些思想贯穿于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中华人民的行为和价值观。
第四个特征是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性。
中华文化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学和艺术形式。
中国古代文学以诗词、散文为代表,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杜甫的《登高》、苏轼的《水调歌头》等。
中华文化还有独特的绘画、音乐和舞蹈形式,如中国画、京剧和民族舞蹈等。
这些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美感和创造力。
最后一个特征是中华文化的道德伦理性。
中华文化注重道德和伦理规范,崇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互助共济。
中华文化中的优秀人物如孔子、孟子等都强调了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中华文化中的道德伦理体系在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
综上所述,中华文化以其历史悠久性、综合性、思想丰富性、文学艺术性和道德伦理性等特征脱颖而出。
这些特征既是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中华文化,让其独特的特征继续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化的特征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这就是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下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
关于这三个方面,我们在下以章节将有详细的论述。
简而言之,从地理环境看,中国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的大陆性地域,与西方地中海延岸的多民族有很大的不同;从物质生产方式看,中国文化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封建的小农经济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与中亚、西亚的游牧民族、工商业比较发达的海洋民族也有很大的不同;从社会组织结构看,宗法制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专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两千年,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中国文化的特征可大致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有四大文明古国,也曾经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文化体系。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
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方面。
所谓同化力,是指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化,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其一部分。
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莫过于佛教文化的传入和中国化。
佛教开始流传于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一带,并不是中国本土的文化,在公元1世纪的两汉之际开始传入中国,经过魏晋、隋唐几百年,佛教高僧的东渡,佛教经典的翻译,中土僧人的西行求法,都不能使佛教文化完全征服中国的士大夫。
佛教传播的结果,一部分变为中国式的佛教(如禅宗),一部分反而消融于宋明理学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犹太人遍布全球,而且保持他们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而他们来到中国后,便湮没在中国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
所谓融合力,是指中国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
中华各民族文化,例如历史上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辽、金等民族的文化,都融汇于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
没有这种融合,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当然,各地域、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也包含有“同化”的意义。
中国文化的同化力和融合力,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因此它不是简单的偶然的文化现象,而是一种文化生命力的表现。
具有如此强大的文化生命力的民族,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少见的。
汤因比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曾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有过一次著名的对话,在这次对话中,他指出,“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
他们现实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在人类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因为异族入侵而导致文化中绝的悲剧,如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因亚历山大大帝的入侵而希腊化、恺撒的占领而罗马化、阿拉伯人移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蛮族入侵耳中绝并沉睡千年。
但是在中国,此类情形从未发生。
唯有中国文化一种,历经数千年,持续至今而未曾中辍,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延续力。
这种强健的生命延续力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东亚大陆特殊地理环境提供了相对隔绝的状态,是其缘由之一。
而中国文化长期以来以明显的先进性多次“同化”以武力入主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反复演出“征服者被征服”的戏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利,中国文化虽未受到远自欧洲、西亚、南亚而来的威胁,但也屡次遭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冲击,如春秋以前的“南蛮与北夷交侵”,十六国时期的“五胡乱华”,宋元时期契丹、女真、蒙古人接连南下,明末满族入关。
这些勇猛剽悍的游牧人虽然在军事上大占上风,甚至多次建立起强有力的统治政权,但在文化方面,却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被以华夏农耕文化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原文化所同化。
这些游牧或半农半牧民族在与先进的中原文化的接触过程中,几乎都发生了由氏族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或飞跃。
军事征服的结果,不是被征服者的文化毁灭、中绝,而是征服者的文化皈依和文化进步。
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文化又多方面地吸收了新鲜养料,如游牧人的骑射技术,边疆地区的物产、技艺,从而增添了新的生命活力。
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还表现在它具有历久弥坚的凝聚力。
这种凝聚力具体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
西周时期,中华先民便有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表达了从文化心理特质上的自我确认。
正因如此,直到今天,数以千万计浪迹天涯的华侨华裔,有的在异国他邦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但他们的文化脐带,仍然与中华母亲血肉相依,在他们的意识中,一刻也未曾忘记自己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
已定居巴拿马几代,并且在政界取得显赫地位的华侨这样说:“别看我们完全不懂中文,我们的思想、举止都是非常中国式的。
”美籍华裔著名科学家杨振宁也说:“我觉得中国传统的社会制度、礼教观念、人生观,都对我们有极大的束缚的力量。
”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中国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
所谓农业文化,并非说构成这种文化的物态成分中没有其他产业的产品,而是说整个文化的物质基础的主导方面和支配力量是在自然经济轨道上运行的农业。
黄河、长江哺育的亚洲东部这片肥沃的土地,为中华先民从事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
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主体——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躬耕田畴,世世代代、年复一年地从事简单再生产,成为国家服役的基本承担者。
这就铸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农业型物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独具一格的“实用—经验理性”,如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重实际而罢玄想的务实精神,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包含循环与恒久的变易观念,等等。
在以农业为生存根基的中国,农业生产的节奏早已与国民生活的节奏相通。
我国的传统节日,包括最隆重的春节,均来源于农事,是由农业节气演化而成的,并不像许多其他民族那样,节日多源于宗教。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内,重农思想的产生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农耕是财富的来源。
“不耕获,未富也。
”务实精神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农耕生活导致的一种群体趋向。
中国民众在农业劳作过程中领悟到一条朴实的真理:利无幸至,力不虚掷,说空话无补于事,实心做事必有所获。
这种农人的务实作风也感染了士人,“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是中国贤哲们一向倡导的精神。
正是这种民族性格使中国人发展了实用—经验理性,而不太注重纯理论的玄思,亚里士多德式的不以实用为目的,而由探求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所驱使的文化人,较少在中国产生。
作为农耕民族的中国人从小农业的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和运思方法是注意切实领会,并不追求精密谨严的思辩体系,他们被西方人称为“最善于处理实际事务”的民族。
农业社会中的人们满足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缺乏扩大社会再生产的能力,因而社会运行缓慢迟滞。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很容易滋生永恒意识,认为世界是悠久的、静定的、中国人往往表现出习故蹈常的惯性,好常恶变。
反映在民间心态中,便是对用具追求“经久耐用”,对统治方式希望稳定受常,对家族祈求延绵永远,都是求“久”意识的表现。
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中国古史的发展脉络,不是以奴隶制的国家代替由氏族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宗法社会,而是由家族走向国家,以血缘纽带维系奴隶制度,形成一种“家国一体”的格局。
这样,氏族社会的解体在我国完成得很不充分,因而氏族社会的宗法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残余大量积淀下来,几千年中,全社会并未长期存在如同古代印度和欧洲中世纪那样森严的等级制度,社会组织主要是在父子、君臣、夫妇之间的宗法原则指导下建立起来。
宗法制度在中国根深蒂固,不仅由于氏族社会解体极不充分,还由于此后自然经济长期延续,“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村社构成中国社会的细胞群,而这些村社中又包含家庭宗族与邻里乡党两大网络,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
(中国人注重族姓源流)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单元是“宗族”。
在宗族内,每一个人都不被看作是独立的个体,而起码要和上下两代人(即父、子)发生关联,这样,父亲、自己、儿子就形成三代,这是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最基本的“宗族”。
如此,可以在划同心圆。
在宗法观念下,个人是被重重包围在群体之中的,因此,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
从“亲亲”的观念出发,可以引申出对君臣、夫妻、长幼、朋友等等关系的一整套处理原则,这些处理原则是以“义务”观念为核心的。
正是由于传统文化重家族轻个人、重群体轻个体,因而总是强调个人在群体重的义务和责任,而忽略了个人在社会重的权利,也就使得“人皆可以为尧舜”这样的道德平等意识仅仅成为一种理想,而“法制”在这样的系统之内也没有用武之地。
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长期运作于中国的农业自然经济,是一种少有商品交换、彼此孤立的经济。
在这种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极度分散的社会,需要高高在上的集权政治加以统合,以抗御外敌合自然灾害,而人格化的统合力量则来自专制君主。
另一方面,农业宗法社会的正常运转,又要仰赖以农民为主体的民众的安居乐业,家国方得以保全,否则便有覆灭崩溃的危险。
因此,“民为邦本”的思想传统也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
“尊君”和“重民”相反而又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体两翼。
中国农业社会由千百个彼此雷同、极端分散的村落和城镇组成。
但是,对外抗御游牧人的侵袭,对内维持社会安定又是这个农业社会的全民性需要(天候地理、治理黄河、赈灾恤邻),这就又建立统一的、权威巨大的帝国的必要。
例如,韩非子从天下“定于一尊”的构想出发,提出了“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中央集权的政治设计。
与集权主义相伴生,中国农业社会又培养了另一影响深远的政治意识,这便是“民本主义”。
民本主义严格划分“治人者”与“治于人者”,它是从治人者的长治久安出发,才注意民众的力量和人心向背的。
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及其知识分子,一方面强调“国以民为本”,另一方面又强调“民以君为主”,在他们看来,“尊君”与“重民”是统一的。
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同世界上任何民族一样,在中国的远古时期,也产生过原始的宗教以及对天命鬼神的绝对崇拜。
直到殷商,在意识形态上仍有“尊天事鬼”的特点,“卜辞”中所记载的,就是殷商贵族的宗教占卜活动。
但是西周之后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西周人的观念中,从宗法中产生道德,而道德成为维系整个社会的根本纽带。
宗法道德观念的确立,使神学独断的观念削弱以至被摆脱了。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印度文化等相区别的一个突出特点。
在欧洲以及印度,宗教的神或上帝、佛,是最高的信仰,是精神的寄托。
而最高的善,生活的目标,人们行为的准则,都是从宗教的神的诫命或启示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