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第1节 生态系统概述教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二中学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第1节 生态系统概述教学案 北师大版
第23章第1节生态系统概述教材分析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首先需要分析生态系统有哪些组成成分。
教材以凯巴森林生态系统为例,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并总结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这样,既引导了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又重视引导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把握。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又通过复杂的营养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就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因此,有关内容同样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学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作用,也学会了归纳总结、记笔记等学习方法,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是在观察环境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等因素的关系基础上才得以发生的,这对本章的学习有充分的认识和深化作用。
教学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重难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作用教学过程第二十三章第一节生态系统概述一、什么是生态系统:1、理解何为生态学?2、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及共同构成,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举例说明有哪些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3、一个生态系统是由和组成的,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非生物环境包括()等因素。
4、小组讨论:参考23-1分析凯巴森林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5、讨论:分析课本23-2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反映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因素之间什么关系?小结:本节知识结构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非生物环境:生产者生物消费者分解者堂检测1、()能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盐制造成有机物的生物称为生态系统的: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以上都不是2、()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成分之外,至少需具有:A、消费者和分解者;B、生产者和消费者;C、生产者和分解者;D、生产者和人3、()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是:A、海带、乳酸菌、牛;B、蘑菇、灵芝、洋葱;C、鱼、小鸟、菠菜;D、苹果树、芹菜、紫菜4、()下列哪组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A、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B、细菌和蘑菇;C、老鼠和黑尾鹿;D、蚊子和跳蚤5、()人类也是生态系统的成员,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A、生产者;B、消费者;C、生产者和消费者;D、分解者6、()森林中鹿的尸体不会影响其他动物的正常生活,是因为这些尸体会被:A、树叶覆盖;B、大雪淹埋;C、分解者分解;D、野狗争食7、()有一类细菌,它可以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这类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应该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8、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是通过()作用,动物把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是通过()作用9、填写表格,分析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①生产者②鸟类③④⑤⑥使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课后反思(1)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的关系较复杂,采用举例和资料分析的方式来构建概念图,更简捷明了,使用概念图利于学生对知识结构形成网络。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3章《23.2 生态系统概述》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3章《23.2 生态系统概述》教学设计教师活动41、谈话:既然它们都很重要,那他们之间是不是独立的、互补影响呢?2、PPT:展示有空格的模型图:3、巡视,准备展台。
4、肯定鼓励学生:同学们归纳得非常好!和标准的模型参照图相差无几!PPT展:模型参照图5、PPT展:各生态系统6、谈话:我们刚才看了这么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没有哪一个生态系统能与其他生态系统完全隔绝,他们彼此之间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学生活动41、挑战:体现学生找关联的本事。
2、根据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的关系以及与非生物环境的联系,构建生态系统,用一张白纸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3、填空、尝试构建模型。
4、学生代表上台展示。
5、其他学生评价、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
6、学生总结: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紧密联系,彼此作用,构成一个整体。
即生态系统。
7、聆听8、思考:有没有哪一个生态系统能够完全自给自足?9、回答:生物圈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学生尝试构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模型,激发学生制作模型的兴趣。
自主制作细胞结构模型,体会科学的方法和进一步理解建模的意义。
不同模型制作,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竞争意识,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的有机整体。
环节五:通过对“生物圈2号失败”的视频学习,珍惜、爱惜这个珍贵的地球,并阐明生物圈是包含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最大生态系统。
(指向目标5)教师活动51、谈话:美国科学家为了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曾模拟地球这个自然生物圈而设计人造“生物圈2号”,我们来看看,他们是否成功了呢?PPT播放视频。
2、引导学生总结:生物圈不能复制,地球只有一个。
那么我们又为地球做了些什么呢?学生活动51、观看视频“生物圈2号”。
2、思考:生物圈2号为什么失败了?受到什么启发?3、总结:我们应该珍惜、爱惜这个珍贵的地球。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3.2《生态系统概述》教学设计
3.小组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个感兴趣的生态系统(如湿地、森林等),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其生态功能、保护措施等方面的问题,并撰写一篇研究报告。
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生态系统的兴趣和能力。
2.运用图表、模型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设计生态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保护生态环境。
4.生态保护实践
-组织学生参与生态保护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提高学生的环保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当地生态环境现状,为生态保护提出建议。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为学生奠定理论基础。
1.培养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敬畏之心,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价值。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自觉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通过学习生态系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
1.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定义,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如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等。
2.终结性评价:通过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等方式,检测学生对生态系统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年级生物下册23.2《生态系统概述》教案北师大版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的定义及组成: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的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特点:如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差异。
-能量流动的基本过程: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能量传递规律。
2.教学难点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递减原理:学生需要理解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减少的原因及其生态学意义。
-专题讨论:组织学生就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话题进行深入讨论,形成研究报告或展示PPT。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在课堂上,学生需积极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展示对生态系统概念、组成和能量流动的理解。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评估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学生分组进行生态系统案例分析和讨论,每组需展示其对生态系统的理解以及能量流动的探讨。评价标准包括分析的深度、展示的逻辑性和组员间的协作。
同学们,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谁能告诉我什么是生物圈?对了,生物圈是地球表面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整体。那么,在这个生物圈中,不同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重点——生态系统。
2.知识讲解(15分钟)
首先,我们要了解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一个生态单元。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生态系统的组成。
-《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分析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如何适应这些变化。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选择一个身边的生态系统(如校园、公园、湖泊等)进行观察和研究,记录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多样性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23.2生态系统概述教学设计八年级北师大版生物下册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教师提供讨论指导,如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产力、生物多样性等。
2.教学内容: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抵抗力、恢复力、生态平衡等。
-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影响生产力的因素,如光照、水分、土壤等。
-引导学生关学素养,树立科学世界观。
-强调生态系统研究的科学性,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生态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激发学生对生态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生态学相关概念有初步了解,但生态系统知识点的系统性和深度仍有待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概念的理解和生态学原理的应用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形象的教学手段进行引导。此外,学生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培养科学素养和道德责任感。同时,针对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需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态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2生态系统概述教学设计八年级北师大版生物下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生态系统的定义、组成及功能,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通过图片、实例和课堂讲解,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态位、生态因子等,并了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分析不同生态系统的类型,如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功能,提高学生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认识。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3.2 生态系统概述 教案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2.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并能理解、认识各组成成分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态系统的概念,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2.通过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归纳生态系统概念、了解不同生态类型的分布与特点的教学,渗透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难点: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有关生态系统组成、类型的影视、相关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当你乘坐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时,会看见一颗这样的星球,上面是蓝色的、白色的、绿色的等,提问:1.这是什么星球啊?地球。
2.地球与其他星球相比,最大的特征是什么?有生命,植物,光,水等。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地球由很多很多的生态系统组成,那么,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又是怎么样的?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
首先让我们了解以下学习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2.能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类型;3.知道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4.简述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展示图片:同学们知道这里是哪里吗?一、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及类型讲述:黄山是一个风景名胜景区,这里自然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群落完整,其中有国家一类保护的植物水杉,二类保护的植物银杏等,黄山就是一个天然的生态系统,下面,请同学们给生态系统下一个概念。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的整体。
讲述:黄山从生态系统的类型来讲属于森林生态系统,你能尝试说出生态系统有哪些类型吗?学生举例。
观看视频:了解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
师生总结生态系统的类型:生态系统的类型: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
23.2生态系统的概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拍摄生态系统的照片,记录观察到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撰写调查报告,包括调查地点、时间、生态系统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改善建议;
-分组进行分享交流,互相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生态系统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如《自然生态学》、《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生态素养。
-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深入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则通过个别辅导和小组互助,确保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1.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地球生态系统的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吗?”“这个环境是如何维持平衡的呢?”引发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思考。
3.应用题: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如分析某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保护措施等,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1.回顾重点: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稳定性等知识,巩固记忆。
2.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生态系统的特点、规律,形成知识框架。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特别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
2.掌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生态平衡的维持机制。
3.能够运用生态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出生态环境保护的合理建议。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丰富的生态图片和案例,激发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一节 生态系统概述导学案
不正确。因为生产者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制造有机物,而人不能。
15
分
钟
布置预习
布置作业和预习下一节
板书
设计
学习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概述
课题
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概述
课时
第1课时
任课人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森林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等活动,培养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细菌和蚯蚓B.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C.真菌和单细胞动物D.病毒和低等动物
2、请同学们在下面图形中填空:
3.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组成。
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5.在生态系统中,能够自己制造养料的生物称为生产者;分解废物、生物尸体,并将组成生物的原料重新回归环境的生物称为分解者。
A.植物种类的多少B.动物种类的多少C.人类干预的程度D.各种环境因素
第七组
7.在湖泊生态系统中,可以没有( )
A.阳光B.细菌和真菌C.哺乳动物D.植物
第八组
8.在生态系统中,完费者
C.所有分解者D.所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
10
分
钟
强化训练
八年级(初二)生物 第23章第1节生态系统概述
第23章第1节生态系统概述教学目的要求: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生态系统的概念2.生态系统中不同组成成分的作用难点:1.活动“分析森林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3.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的作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指导:以故事的形式和图片展示以及学生讨论和教师的总结性讲授相结合。
教学过程:I.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介绍北美凯巴森林的自然状况来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II.授课过程:A.导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了生命活动的规律,本章我们将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科学家将这门科学称为生态学,生态学与人类的生活和发展肯有密切的关系。
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生态系统及其组成。
B.一.什么是生态系统以讲故事的形式简要介绍凯巴森林的情况,建立起生态系统的概念点出凯巴森林的组成:植物:松树,冷杉,云杉,草本动物:4000只黑尾鹿,美洲狮狼,狼人类:印第安人举例:一片草原,一片家田,一座山岭,一座城市,一个池塘,一条河流等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包括所有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环境。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安排一个讨论活动,通过对凯巴森林相关问题的分析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分,书P71。
4个问题的分析后进行总结: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植物,动物,真菌和细菌等类群。
生态系统中还有非生物环境包括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和土壤等因素。
点出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或腐食性动物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利用P72图23-2引导学生分析后总结C.利用板书复习巩固D.随堂练习:P73 思考与练习1。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生态系统概述》教学案例设计附反思点评
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概述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⑴.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⑵.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⑶.说出各种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⑷.说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归纳概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⑴.初步建立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多样的、缺一不可的观点;⑵.初步树立生态观点,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整体感、全局感和爱护环境、爱护自然、爱护生命的思想情感;⑶.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与他人合作。
二.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从生活经验出发,力求在观察、探究分析、操作尝试、交流合作等的活动中,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的快乐,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从中学到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
2.教学过程安排:本章教材共分为三节,㈠.生态系统的概述,㈡.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㈢.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一节教材的课时安排为1课时。
第二节安排3课时。
由于本套教科书教学容量大,探究活动多,而生物课目前学校每周只安排2个课时的教学时间,所以教学内容总是无法完成,再加上八年级下学期学生要参加市生物学业考试,课时显得更为不足。
考虑到学生在七年级上册“生态系统多样性”及八年级上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等知识的学习中已经初步建立了生态系统的概念。
于是,我们将第二节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与食物网”这部分内容调整到第一课时“生态系统的概述”中,用一个课时的教学时间完成,这样,在“生态系统概述”中包含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生态系统的结构”三部分内容。
然后用两个课时的教学时间完成第二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的教学。
3.教学策略:本节教学设计了以下几个学生活动:⑴课前观察: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观察一个小区、一片树林、一个湖泊、一块农田等生态环境,记下环境中的各种生物。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3.2《生态系统概述》优秀教学案例(1课时)
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
3.强调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引导学生认识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的联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生态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2.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明确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和类型。
2.强调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3.总结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观察和描述一个生态系统,并撰写观察报告。
2.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2.培养学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4.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我还会注重教学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23.2生态系统概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2.学会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分布,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判断和评价。
-了解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分布。
-学会分析影响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等。
-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案例进行判断和评价,提出保护生态系统的合理建议。
3.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
-培养学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共同完成任务。
-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为班级、学校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生态系统这一章节前,已经掌握了生物的基本分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但在生态系统的认识上,大部分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功能等方面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启发。此外,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调查方法和实践操作可能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给予具体指导和鼓励。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学生需要深入理解这一概念,并能够举例说明。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理解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生态过程。
-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分布:学会识别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理解其分布规律和特点。
-请举例说明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发展。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4.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并在课堂上分享讨论成果: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23.2生态系统概述教学设计
3.设计一份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海报,要求内容丰富、创意新颖,能够引导他人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4.结合所学知识,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个关于生态系统的科普故事,要求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能够让人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
4.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生态环境现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2)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
5.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1)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环节,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
a.介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b.阐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功能、生产力等方面的关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
(2)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功能、生产力等方面的关系。
4.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生态环境问题: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2)生态环境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建设。
(3)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实践及其在生态系统保护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生态系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兴趣,导入新课。
2020年春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十三章第一节生态系统概述》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此资料由网络采集而来,若有侵权请见告上传者立刻删除。
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达知识。
第 23 章第 1 节生态系统概括【目标】1.学生知道生态系统的观点;2.学生能概括生态系统的构成成分及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导课】P81 生物圈 2 号【预习】课本 70-73 页1、生态学是指研究之间的关系以及之间的关系的一门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主假如。
2、生态系统是指在必定自然地区内,及其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3、活动:剖析凯巴丛林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1)凯巴丛林中生物分为哪三种种类:(2)除了图中表示的生物,还存在什么种类的生物:(3)动物的生计需要什么条件:(4)为保证各样生物的存在,丛林中还应拥有的条件:4、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构成,生物有等类群,非生物环境包含等要素。
5、填写下表: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产者花费者分解者6、在生态系统中,、、、密切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整体。
【展现】1、剖析凯巴丛林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2、生态学和生态系统;3、非生物环境和生产者;4、花费者和分解者;5、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关系。
【反应】此资料由网络采集而来,若有侵权请见告上传者立刻删除。
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达知识。
1.生态系统的最后能量根源于 ()A.绿色植物 B.吃植物的动物 C.空气和土壤 D.阳光2.在生态系统中能够作为分解者的一组生物是 ()A.细菌和蚯蚓 B.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C.真菌和单细胞动物 D.病毒和低等动物3.生态系统中的花费者是指 ()A.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 B.以食草动物为食的动物C.自己不可以够制造有机物的生物 D.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4.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可以够没有 ()A.绿色植物 B.草食动物 C.肉食动物 D.土壤5.在生态系统中,完整以其余生物为食的是 ()A. 全部生产者B. 全部花费者C.全部分解者D.全部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6.以下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池纯净水; b、一块农田; c、5000 棵树; d、一片丛林; e、一群羊。
生态系统的概述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概述》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的自身的身体发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认识到生物体的生长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生命是运动的。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在学习中逐步地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学习者需要分析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八单元、第23章第一节生态系统概述。
在此之前,学完了第二十二章生物的多样性,这许多种生物共同生活在同个蓝天下,它们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学生们很想了解,而教材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生物多样性之后,学生在认识了生物是多种多样的,这多种多样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个自然界中,那么这个自然界应该是什么?学生有一定的疑问,于是产生了直接的学习欲望:生物与环境溶为一体会是什么样的?这样学生学习有了一定的激情。
本课又为下一节课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而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联系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影片的导入,让学生步入学习的情境之中。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明确合作对于人的成长的重要性;通过讨论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人交流。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学的普遍联系的观点。
3、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是本节课重点,任何一种生态系统均有一定的组成,而且这种组成决定了此种结构的功能。
因此,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
(2)、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概念是本节课的又一重点内容,任何概念的形成需要通过一定的分析,归纳、总结才能得出结论,生态系统的概念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因此定为本节课的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二十三章第一节生态系统概述
一、什么是生态系统:
1、理解何为生态学?
2、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及共同构成,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举例说明有哪些生态系统
。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3、一个生态系统是由和组成的,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非生物环境包括()等因素。
学情分析
学生学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作用,也学会了归纳总结、记笔记等学习方法,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是在观察环境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等因素的关系基础上才得以发生的,这对本章的学习有充分的认识和深化作用。
教学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下列哪组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A、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B、细菌和蘑菇;
C、老鼠和黑尾鹿;D、蚊子和跳蚤
5、()人类也是生态系统的成员,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生产者和消费者;D、分解者
6、()森林中鹿的尸体不会影响其他动物的正常生活,是因为这些尸体会被:A、树叶覆盖;B、大雪淹埋;C、分解者分解;D、野狗争食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①
生产者
②
鸟类
③
④
⑤
⑥
使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
课后反思
(1)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的关系较复杂,采用举例和资料分析的方式来构建概念图,更简捷明了,使用概念图利于学生对知识结构形成网络。(2)通过练习训练检测,使学生不断矫正错误,准确掌握知识内容。
7、()有一类细菌,它可以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这类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应该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
8、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是通过()作用,动物把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是通过()作用
9、填写表格,分析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生物类群
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以上都不是
2、()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成分之外,至少需具有:
A、消费者和分解者;B、生产者和消费者;
C、生产者和分解者;D、生产者和人
3、()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是:
A、海带、乳酸菌、牛;B、蘑菇、灵芝、洋葱;
C、鱼、小鸟、菠菜;D、苹果树、芹菜、紫菜
4、小组讨论:参考23-1分析凯巴森林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5、讨论:分析课本23-2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反映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因素之间什么关系?
小结:本节知识结构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非生物环境:
生产者
生物消费者
分解者
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检
测
1、()能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盐制造成有机物的生物称为生态系统的: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3章第1节生态系统概述教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教材分析
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首先需要分析生态系统有哪些组成成分。教材以凯巴森林生态系统为例,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并总结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这样,既引导了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又重视引导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把握。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又通过复杂的营养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就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因此,有关内容同样是后续学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