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的区别

合集下载

清代小说的四种类型

清代小说的四种类型

英勇无畏
英雄形象通常具有英勇无 畏、敢于担当的品质,他 们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 出,为民族大义而战。
仁义礼智
英雄不仅具备武勇之力, 还注重仁义礼智等传统美 德,以德行为先,展现儒 家伦理道德的价值观。
忠孝节义
英雄对国家忠诚,对家庭 孝顺,坚守节操,信守道 义,为社会树立良好榜样。
代表作品
《水浒传》
《三国演义》
02
《水浒传》
03
《西游记》
04
《红楼梦》
特点与影响
历史演义小说在清代具有很高的文学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它们通过生动的故事情 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
这些小说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02 英雄传奇小说
英雄形象
01
02
03
描写梁山好汉起义的故事,塑造 了一批英勇无畏、仁义礼智的英 雄形象。
《三国演义》
以三国时期为背景,描绘了众多 英勇善战、忠义仁勇的英雄人物 。
创作背景与影响
历史背景
英雄传奇小说多取材于历史事件和民 间传说,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激化 和人民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文学影响
英雄传奇小说在清代文学中占有重要 地位,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 响,为后来的武侠小说、电视剧等提 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以商周之交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融入大量的神话和传说,构 建了一个庞大的神魔体系。
《西游记》
讲述了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融合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民 间故事。
艺术特色与影响
艺术特色
神魔小说中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和生动 的描写,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离 奇。
文学价值
社会影响
神魔小说在当时社会中广受欢迎,对 于普及传统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需 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小说欣赏之一: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

中国小说欣赏之一: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

中国小说欣赏之一: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中国小说欣赏之一: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中国古代小说中,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一直是两个受欢迎的主题。

代表作包括《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这两个主题有共性,都以历史为题材,关注英雄人物。

但也有各自的特点,例如《水浒传》更像是一部群雄谱,虽然开始也涉及到宋朝的历史,但总体来说更注重歌颂英雄。

一、历史演义系列小说三国演义》自明代嘉靖年间流行以来,历史演义小说开始大量涌现,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三国演义》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随后出现了列国志传系列小说、隋唐志传系列小说,以及宋史演义和明史演义系列小说。

其中,《隋唐演义》(___)是影响最大的一部,共20卷100回,涵盖了170余年的历史事件,描绘了众多历史人物和事件,但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杂而不乱,松而不散,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小说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隋末宫廷故事,乱世英雄起兵反隋的故事,唐代宫廷故事。

其中瓦岗寨英雄起兵反隋部分,艺术地描绘了隋末历史现实,颂扬了草莽英雄的侠义勇武,人物形象也较为鲜明生动。

《隋唐演义》吸收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创作特色,同时也有一些新意。

二、英雄传奇系列小说水浒传》的问世,为英雄传奇小说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在此后的英雄传奇创作中,以说唐、说岳与杨家将系列最为突出,各自影响最大的作品分别为《隋史遗文》(___)、《说岳全传》(___、___,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和《杨家府演义》(___,又名《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传》)。

说岳全传》是明代以来各种___故事的集大成者,共20卷80回。

小说讲述了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掳走___和___的历史事件。

___等宋朝将领力主抗金,屡建奇功,但被以___为首的___陷害忠良,最终___在___遭害。

小说对人物的塑造过于概念化,但也有一些个性化描写,如“___,___之奸,兀朮之横”。

与《说岳全传》不同,按照小说类型,《三国演义》属于历史演义,主要按历史顺序展开故事,构成情节;而《水浒传》则属于英雄传奇,更关注人物的命运,通过各路英雄展现当时的社会生活。

中国小说欣赏之一: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

中国小说欣赏之一: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

中国小说欣赏之一: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一、两类小说的发展史中国小说产生以来,演绎历史与谱写英雄一直是绵延不衰的两个主题,其中的代表作就是本单元所选的两部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这两个主题有共性,主要表现为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在叙史的同时关照英雄人物,如《三国演义》;也有各自的特点,像《水浒传》基本上是群雄谱,当然小说一开始也写宋朝廷乐极生悲,京师流行瘟疫,请人祈禳天灾,结果却放出一百零八个魔君,这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演绎着历史,但总的说是以歌颂英雄为主。

1.历史演义系列小说《三国演义》自明代嘉靖年间流行以后,模仿它的历史演义小说开始大量出现,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一个最重要的流派。

《三国演义》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后产生了列国志传系列小说、隋唐志传系列小说,以及宋史演义和明史演义系列小说,主要有《新列国志》(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蔡元放)、《隋唐志传》等,其中隋唐志传系列小说中的《隋唐演义》(褚人获)是影响最大的一部。

《隋唐演义》共20卷100回,叙述的内容始于隋文帝伐陈,终于唐玄宗还都而死,历时170余年。

小说所涉事件多,时间跨度长,头绪庞杂,但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杂而不乱,松而不散,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小说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是以隋炀帝、朱贵儿为中心人物的隋末宫廷故事,一是以秦琼、单雄信、程咬金为中心人物的“乱世英雄”起兵反隋的故事;一是以唐明皇、杨贵妃为中心人物的唐代宫廷故事。

其中瓦岗寨英雄起兵反隋部分,艺术地描写了隋末历史现实,颂扬了这些草莽英雄的侠义勇武,人物形象也较为鲜明生动。

有人评说《隋唐演义》吸收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创作特色同时又有一些新意,它既有真实的历史线索可寻,又塑造了一群草莽英雄的形象,而且还能看到才子佳人小说的踪影。

2.英雄传奇系列小说《水浒传》的问世,也为英雄传奇小说铺平了道路。

在此后的英雄传奇创作中,以说唐、说岳与杨家将系列最为突出,各自影响最大的作品分别为《隋史遗文》(袁于令)、《说岳全传》(钱彩、金丰,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和《杨家府演义》(纪振伦,又名《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传》)。

历史小说与英雄小说

历史小说与英雄小说

文学作品生动形象性
史传作品的客观公正性
《三国演义》的形成
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 → 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 → 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 → 明初罗本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

1、《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看不出他们的出身遭遇、 具体的生活环境等有什么关系,因而带有定型化的特点; 而《水浒传》的人物性格,则与其出身、环境、遭遇都 有血肉联系,因而随着人物生活环境和遭遇的变化而变 化。

2、《三国演义》塑造人物,主要是通过粗线条的勾 勒,细节描写比较少。而《水浒传》则有了比较丰富的 细节,人物更富于个性化、立体化。

宋史演绎和明史演绎系列小说。

主要有《东周列国志》(蔡元放)、《隋唐演义》 (褚人获)等。
一、两类小说发展史
2、英雄传奇系列小说:


《水浒传》的问世,为英雄传奇小说铺平了道路。 在此后的英雄传奇创作中,以说唐、说岳与杨家将 系列最为突出。 作品有《隋史遗文》、《说岳全传》、《杨家府演 义》。

二、两部小说的比较
1、类型不同:

《三国演义》属于历史演义,是在真实历史的基础
上加以适当的虚构描写英雄人物,主要按历史顺序展开
故事,构成情节。

《水浒传》属于英雄传奇,更关注人物命运,围绕 主要人物的经历与事迹来突出其性情与神采,同时通过 各路英雄展现当时的社会生活。
二、两部小说的比较
2、塑造的人物不同:



写林冲思想性格转变的第十回“风雪山神庙”,林冲到了草 料场后,小说有一系列细腻的描写:“屋外下着大雪,他拿柴炭 在地炉里生起火焰来。……想到过路的那座古庙可以安身,便锁 上已倒的草屋门,搬了那条破絮被,到庙里去。”金圣叹在这里 有一句精彩的批语,“只拿一条破絮被,到庙里去,说明过一夜 第二天还要回来。” 林冲看到火起,他首先不是想到自己干系重大,而先想到要 去救火。这一段情节不厌其详,写得非常细致,写得非常精彩。 通过这一系列的行动、心理刻画, 深入地揭示了林冲的内心世 界: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平白无故地遭受迫害,被弄得妻离家 破,沦为一种十分悲惨、艰难的境地,但是他还想力争平安地过 安定日子,人物这种忍辱茍安的思想和他精细的性格,表现出来 了。

古代文学史四 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史四 名词解释

历史演义小说: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代表作《三国演义》。

英雄传奇小说:英雄传奇多吸收民间传说故事,主要人物和事件多为虚构,虚多实少。

创作方式多“因文生事”。

一部分由“说话”中的“小说”发展,后期从历史小说中分化而来。

多写草莽英雄;如写帝王将相,也着重表现发迹的历程;着重写英雄人物小传,较多表现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除了重大政治军事斗争外,较多涉及市井小民的生活;语言生活气息较浓厚。

台阁体:以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

思想情感“雅正平和”,有浓厚的道学气,内容多反映上层官僚的生活。

应制、唱和之作数量多,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

代表作杨荣《随驾幸南海子》。

茶陵派:明朝前期的诗派,以湖广茶陵李东阳为主要代表。

此外,还有谢铎、张泰、绍宝、鲁铎等人。

他们主张诗学汉唐,重视诗歌语言的艺术,体现了台阁到前后七子的过渡。

代表作李东阳《寄彭民望》。

前七子:明代弘治、正德年间,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

皆为弘治进士,少年新进,多以才气自负。

在京任职,常相聚倡和,研讨艺文,倡导复古。

对国运危机感受敏锐、对官场腐败和士风苟且的现状深刻不满,以挑战的姿态面对政治和生活。

代表作李梦阳《空同集》、何景明《大复集》。

后七子:明代嘉靖中期文学复古群体,有李攀龙、王世贞、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七人。

他们的复古主张在很大程度上承接李梦阳等前七子的文学思想。

但是比起前七子,他们在学古过程中特别对法度格调的讲究更趋于强化和具体化。

李攀龙《沧溟集》、王世贞《艺苑卮言》唐宋派:明代嘉靖年间的散文流派,以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等为主要代表。

他们主张师法唐宋古文。

维护道学立场,呼吁宋儒以来“文道合一”论。

贬斥文学,认为文学本身是有害于道的东西。

代表作品归有光(对文学复古的主张不满,斥责模拟的文风。

明代英雄传奇小说

明代英雄传奇小说

第十章明代英雄传奇小说第一节英雄小说与演义小说的区别最先注意英雄小说与演义小说的不同并加以区分的是郑振铎先生。

他认为英雄传奇小说与演义小说有三点不同:一是描绘英雄人物的传奇事迹,显示他们的武勇和力量,反映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寄托作者的情思;二是多撷取民间传说故事。

主要人物和事件,或有历史的影迹,但多为虚构,作家可以充分想象,随心所造,不受历史的拘束;三是多采用纪传体写法,人物多为草泽英雄,可真可幻,若实若虚,而其基本结构格式则是以某一个英雄人物或英雄群像为线索展开故事,铺排历史。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如果以此标准衡量,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无疑是《水浒传》,而我们在演义小说一章中介绍的说岳系统、杨家府系统以及说唐系统的后半也可视为英雄传奇小说。

比如《杨家府演义》,描述杨业、杨延昭、杨宗保、杨文广、杨怀玉一门五代忠勇保宋的故事,歌颂了他们父死子继、夫亡妻承、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抗击辽和西夏的英雄报国精神。

但是杨业、杨延昭都是名将,是“正史”中有记载的真实人物,而杨业之妻杨氏(佘太君)、之孙杨文广(杨宗保、杨文广)、部将焦赞等也是实有其人的历史人物,因此写他们两代人的故事,明显具有演义小说的性质。

相反,杨宗保、杨文广、杨怀玉三代特别是杨门女将佘太君、穆桂英、杨宣娘等人的故事,乃根据南宋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杨家将故事加工而成(它以前,宋代有其故事流传,如南宋临安说话人即有说《杨令公》《五郎为僧》评话。

金院本中有《打王枢密爨》。

元明两代有许多杨家将故事的戏曲作品,如元杂剧有《昊天塔孟良盗骨》、《谢金吾诈拆清风楼》等。

另外有传为熊大木的讲史小说《北宋志传》)。

因此,又明显具有英雄传奇小说的特点。

除此之外,熊大木《英烈传》也具有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双重性质的特点。

小说从元顺帝荒淫失政起,叙至朱元璋建立明朝、分封诸子止。

除朱元璋外,小说着重写描写徐达、常遇春、刘基等一批“开国元勋”。

所叙故事大都本于史传及野史、笔记,侧重于历史事件和战争过程的一般描写,有明显的模仿《三国志演义》的痕迹。

第二章 明代英雄传奇小说

第二章 明代英雄传奇小说

第十章明代英雄传奇小说第一节英雄小说与演义小说的区别最先注意英雄小说与演义小说的不同并加以区分的是郑振铎先生。

他认为英雄传奇小说与演义小说有三点不同:一是描绘英雄人物的传奇事迹,显示他们的武勇和力量,反映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寄托作者的情思;二是多撷取民间传说故事。

主要人物和事件,或有历史的影迹,但多为虚构,作家可以充分想象,随心所造,不受历史的拘束;三是多采用纪传体写法,人物多为草泽英雄,可真可幻,若实若虚,而其基本结构格式则是以某一个英雄人物或英雄群像为线索展开故事,铺排历史。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如果以此标准衡量,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无疑是《水浒传》,而我们在演义小说一章中介绍的说岳系统、杨家府系统以及说唐系统的后半也可视为英雄传奇小说。

比如《杨家府演义》,描述杨业、杨延昭、杨宗保、杨文广、杨怀玉一门五代忠勇保宋的故事,歌颂了他们父死子继、夫亡妻承、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抗击辽和西夏的英雄报国精神。

但是杨业、杨延昭都是名将,是“正史”中有记载的真实人物,而杨业之妻杨氏(佘太君)、之孙杨文广(杨宗保、杨文广)、部将焦赞等也是实有其人的历史人物,因此写他们两代人的故事,明显具有演义小说的性质。

相反,杨宗保、杨文广、杨怀玉三代特别是杨门女将佘太君、穆桂英、杨宣娘等人的故事,乃根据南宋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杨家将故事加工而成(它以前,宋代有其故事流传,如南宋临安说话人即有说《杨令公》《五郎为僧》评话。

金院本中有《打王枢密爨》。

元明两代有许多杨家将故事的戏曲作品,如元杂剧有《昊天塔孟良盗骨》、《谢金吾诈拆清风楼》等。

另外有传为熊大木的讲史小说《北宋志传》)。

因此,又明显具有英雄传奇小说的特点。

除此之外,熊大木《英烈传》也具有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双重性质的特点。

小说从元顺帝荒淫失政起,叙至朱元璋建立明朝、分封诸子止。

除朱元璋外,小说着重写描写徐达、常遇春、刘基等一批“开国元勋”。

所叙故事大都本于史传及野史、笔记,侧重于历史事件和战争过程的一般描写,有明显的模仿《三国志演义》的痕迹。

明代长篇小说的分类

明代长篇小说的分类

明代的长篇小说按题材和思想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类:1、历史演义小说。

它是由宋元说话艺术中的讲史一类发展而来的。

历史演义以一朝一代的历史事实作基础,吸取野史杂说和民间传说的内容,敷演扩大而成。

“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是其特点。

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最典型的历史演义小说,也是中国的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代表了历史演义小说的辉煌成就。

在它的影响下,历史演义大量出现,内容差不多从远古传说时代到汉晋唐宋都有所作。

较著名的有《列国志传》、《全汉志传》、《唐书志传通俗演义》等,其中以冯梦龙改编的《新列国志》成就较高,影响也较大。

2、英雄传奇小说。

它也是在宋元讲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历史演义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拘泥于一朝一代的历史事件的演变,而是以描写理想化的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主,虚构的成分较多。

明初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是它的代表作品,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趋于成熟。

明中叶以后,产生了不少英雄传奇小说,较著名的是万历年间熊大木所著的《北宋志传》和无名氏所作的《杨家府演义》。

此外,郭勋的《皇明英烈传》和袁于令的《隋史遗文》也是明后期影响较大的英雄传奇作品。

3、神魔小说。

这类小说受到宗教不同程度的影响,内容涉及鬼神魔怪,充满奇异的幻想。

吴承恩的《西游记》是神魔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

《西游记》也是在宋元说话艺术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由文人作家加工创作而成的。

此外,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是影响较大的一部。

罗懋登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董说的《西游补》等也流传较广。

4、世情小说。

它是以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

以《金瓶梅》为代表。

《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它开始摆脱了历史故事、历史传说对小说创作的束缚,转向现实题材,开始对日常生活作细致的描写,这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金瓶梅》之后,世情小说表现出两种倾向:一种是在世情描绘中宣扬因果报应思想,如成书于明末西周生所著的《醒世姻缘传》等。

水浒

水浒

• 八、《水浒传》名段赏析
• • • • 1、大闹五台山(第3回) 2、智取生辰纲(第15回) 3、宋江杀惜(第20回) 4、醉打蒋门神(第28回)
• • • • • • •
九、《三国演义》与《水浒》的比较 1、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 2、以文运事和因文生事 3、从特征类型化到个性典型化 4、辫式结构和链式结构 5、粗线条的勾勒与精致的细节描写 6、书面语言与市井口语
逼上梁山、奔上梁山、捉上梁山、拖上梁山
2、梁山思想
(1)忠义
忠: 忠于君王、忠于国家、忠于民族。 《满江红· 喜遇重阳》 下阕:“统豺虎,御边 幅,号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 义:与朋友患难与共;同情弱者,济困扶危。
(2)替天行道
义的扩展和升华。政治上对外锄暴安良,对内 以兄弟相称;经济上劫富、济贫、均分。
十、百回本、百二十回本结局 宋浒传》
第七十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惊恶梦 十一、《水浒传》的续书 1、陈忱《水浒后传》:李俊海外立国; 2、青莲室主人《后水浒传》:杨幺洞庭湖起义; 3、俞万春《结水浒传》(《荡寇志》):108人 被擒拿正法。
2、认为批判招安的依据 招安过程中有人出来反对;招安的后果预示了 作者反对招安。 3、方腊形象和安排征方腊的意义
七、宋江(附李逵)形象
《水浒传》中性格最复杂的人物。义士 与忠臣的对立。他用“义”团结众人,而为 的是实现忠心报国的目标。既是梁山事业发 展的功臣,又是葬送梁山事业的罪人。
• “放着我们有许多军马,便造反怕怎地?晁盖 哥哥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做了小皇帝…杀去 东京,夺了鸟位 !在那里快活,却不好?” (第41回) • “哥哥若让别人做山寨之主,我便杀将起来!” (第67回) • “招安,招安,招甚鸟安!”(第71回) • “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 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恼犯着黑爹 爹,好歹把你那写诏的官员都杀了!(第75回)

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世情小说的比较研究——以《三国演义》《水

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世情小说的比较研究——以《三国演义》《水
中, 作品较好 地塑造 了杨家几 代人抗辽 的英雄 群像 , 叙述 了杨 家英勇阵亡 的悲壮凄凉的故事 。表达 了反抗 外族入侵 、 谴责 奸
臣卖 国 、 歌颂 抗 敌 英 雄 的主 题 。 世情小说往往是作者直接依照现实生 活写成 的, 和历史 几 乎毫无关系 。它所描 写塑造 的人 物都是 现实生 活 中鲜 活 的普
两 者在创作形式 、 手法上有着明显 的区别 。世情小说 以巧妙 的 组织安排 、 细致生 动的描 绘 , 传达深 邃思想 哲理 。本 文将 从三
如《 说岳全传》 岳飞后代 最后完成 了岳飞 的遗愿这 一情节 与历 史严重不一致 ; 又如《 杨家将》 中穆桂英 的故事在史书上没 有记
载 。英雄传奇 小说 的主角 或情 节是 有一 些历 史 真实 性 的 , 如 《 说岳全传》 中, 岳家 军抗金 的故事基本 上符合正史 所记 载 的。 其后半部分 的情节也 是在 岳家军 抗金这 一史实 的基础 上进行 的艺 术 再 创 造 。在 小 说 中穿 插 少 量 的历 史 元 素 , 从 而使小说读
[ 本 刊 网 址 ]h t t p : / / w w w . h b x b . n e t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5 9 1 8 . 2 0 1 7 . 0 8 . 0 8 9
历 史演义小 说将 战 争成 败 、 朝代 兴 废 等为基 干 的历 史题 材, 组织成完整 的故事 。英 雄传奇 小说 虽也是 取材 于史 实 , 但
起来更可信 。 世情小说 中的人 物和社 会背 景都不是 真实 的。作者 也会 在创作 中尽量和古代社会的风俗制度 、 服饰礼仪 等靠近。世情 小说 的语言质朴通俗简洁 , 描绘风人 物对话 、 生 活细节 、 风土人

明清小说分类演讲稿范文

明清小说分类演讲稿范文

演讲者:XXX时间:XXXX年XX月XX日地点:XXXX大学图书馆报告厅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明清小说的分类及其艺术特色。

明清时期是我国小说发展的高峰期,涌现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我国文学宝库,也深刻影响了后世文学创作。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明清小说进行分类,并分析其艺术特色。

一、明清小说的分类1. 历史演义小说历史演义小说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虚构的人物和情节,展现历史的波澜壮阔。

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都是这一类小说的代表作。

2. 英雄传奇小说英雄传奇小说以英雄人物为中心,讲述他们的传奇故事。

这类小说通常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3. 世情小说世情小说以市井生活为背景,描绘社会风俗和人物命运。

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都是这一类小说的佳作。

4. 神魔小说神魔小说以神魔世界为背景,讲述神魔之间的斗争和奇遇。

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都是这一类小说的典型代表。

5. 才子佳人小说才子佳人小说以才子佳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才子们的风流倜傥和佳人们的美丽善良。

如《西厢记》、《牡丹亭》等,都是这一类小说的代表作。

二、明清小说的艺术特色1. 人物形象鲜明明清小说在人物塑造上具有很高的成就,人物形象鲜明,个性各异。

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和命运,令人印象深刻。

2. 情节曲折离奇明清小说的情节往往曲折离奇,引人入胜。

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取经等故事,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3. 语言生动形象明清小说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如《红楼梦》中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既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又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 哲理深刻明清小说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如《儒林外史》通过对儒林人物的刻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虚伪。

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的异同(以《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为例)

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的异同(以《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为例)

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的异同(以《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为例)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相同之处在于都来源于“说话”艺术中的讲史,在民间流传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而成,都有一定的历史因素,也都表现出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思想倾向。

它们的成书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传说和演变的过程。

两者又有相异点:前者一般是由“讲史”话本演化而成,而后者是从宋元小说话本中的“说公案”或“说铁骑儿”之类发展而来;前者着眼于全面地描写一代兴废,而后者以塑造一个或几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重点;前者比较注重依傍史实,后者的故事虚多于实,甚至主要出于虚构。

历史演义小说是根据史实,敷演大义,在叙事中融进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政治的和道德的评价的小说。

“演义”一词很好地概括了历史演义小说的特点,这就是既有史实的依据,又进行了艺术的加工和创造;既有纪实的成分,又有艺术的想象和虚构。

如《三国志演义》就是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内容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既不同于历史著作,也不同于纯出于虚构的一般的小说。

《三国演义》“七实三虚”,描写的是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其基本的历史发展轮廓,重大的历史事件,主要人物的重要活动,都符合历史的真实面貌。

只是在具体的情节、细节、人物的思想性格方面,有较多的加工和虚构。

英雄传奇小说以历史英雄人物为讲说对象,更多来自历史传说,虚构的成分比较大,如《水浒传》描写的时期并不长,它是横向扩展,不注重于历史发展的过程,不拘泥于历史事件本身,而广泛地反映某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

这类小说,可称之为“英雄传奇”。

其特点是由历史上的一时故事生发开来,反映的生活内容,从纵向看不如历史演义那么长,但从横向来看,却比历史演义反映的生活面要广阔得多,几乎涉及到各个阶层的人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描写了市井细民的生活,在描写中又有较多的艺术创造和虚构。

如《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位领袖人物,就绝大多数是虚构的,只有宋江、杨志等十几个人物能找到历史的依据,而且活动也不尽相同。

第二章 《水浒》与英雄传奇的演化

第二章 《水浒》与英雄传奇的演化

“忠义”的内涵。 “忠义”中有“为君”而符合封建 统治阶级利益的一面,但在 “忠”字中也包含着“保境安民”、 “杀尽贪官”等爱国精神和民本 思想;对“义”字的强调,更反
映着社会道德规范的变化。它以儒家的伦 理道德为基础,但也融合着包括城市居民 和江湖游民在内的广大百姓的愿望和意志。
(三)对“招安问题”的认识 作者的矛盾:
……
三、《水浒传》的思想内容
(一)一部农民起义的悲壮史诗
《水浒》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 全面生动地描写农民起义的艺术 作品。它艺术地再现了北宋末年 以水浒梁山为中心的一次大规摸 农民起义发生、发展、兴旺和惨遭失败的全过程,成功
地塑造并讴歌了一大批在阶级斗争大风浪中涌现的起义 英雄,而且深刻地揭示出了农民起义产生和失败的原因, 谱写了一部悲壮的农民起义的英雄史诗。
五、《水浒传》的影响
1.激发了人们反抗黑暗现实的斗争精神 2.其题材对明清以来戏剧创作的影响 3.《水浒传》的语言材料对后代文学创作
的影响 4.续作等衍生作品的出现。 5.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作品描绘的梁山好汉多是农民、渔民、商人、工匠、 •下级官吏、军人、道士、和尚、奴仆。 •他们本无反朝廷之心,甚至无落草为寇、占山为王的 •打算,而是被逼“落草”,被迫抱团结伙、反抗官军。
武松
林冲
鲁智深
李逵
(二)忠义观的思想。
“忠为君王恨贼臣,义连兄弟且藏身。
不因忠义心如一,安得团圆百八人。”(55回)
“那雪正下得紧”一句,鲁迅就称赞它“比‘大雪纷 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
《水浒传》“叙一百零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 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施耐庵以一心所 运,而一百八人各自入妙。”(金圣叹)

浅论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的区别

浅论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的区别

浅论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的区别历史演义小说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衍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的小说。

而英雄传奇小说虽也是取材于史实,但与历史演义小说不同,它不局限与一朝一代的历史事件的演变,而是以描写英雄人物为主,塑造典型的理想的英雄人物形象。

虽然两者在写作意图上都是通过演绎历史,从中揭示朝代兴亡的义理,但两者在创作形式、手法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则试图从三个方面来浅析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的区别。

一、历史演义小说以记述一代兴废为主体,英雄传奇小说以塑造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重点。

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从写作背景上看,历史演义小说一般描写的时间背景跨度比较大,一般以一个朝代的兴衰贯穿全文,有的甚至横跨两个或以上表现历史朝代的更替,揭示隐含的历史规律。

如《东西传演义》由西晋起自晋武帝太康元年王濬王浑争降吴之功,终于大兴元年晋王司马睿即帝位建立东晋,写到建武元年司马睿即位后大赦天下,终于宋武帝永初元年刘裕受晋恭帝辞让即位,东晋灭亡,时间跨度甚大。

而英雄传奇小说往往只是抓住某个历史片段某个特殊时期甚至是仅仅一场战役等等来刻画英雄,英雄传奇小说着眼的是塑造理想化的英雄,历史背景只是它的衬托。

如在《北宋志传》中,写杨家将抗辽事迹,从北汉主刘钧摒逐忠臣,呼延赞出世写起,到杨业归宋,雄,谴责奸佞卖国的主题。

二、历史演义小说主要事件和人物基本依据史实,英雄传奇小说主要人物和事件多为虚构。

历史演义小说最大特点是以史为本,在真实再现历史本色的基础上,适当穿插一些虚构的情节或者传说,此即所谓的“七分史实,三分虚构”。

如《隋炀帝艳史》的具体细节系作者虚构,但主要材料与史实相符。

全书以东都游乐、开河南巡、江都淫乐为内容主干,穿插开市巡边、陈百戏、修长城等情节,基本上是按《通鉴》编年叙事的。

一些具体情节往往是在史事的基础上生发想象而成,如蒸宣华,建十六院,剪彩为花,殿脚女挽船等都有史实根据。

论文-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之对比(古代文学)

论文-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之对比(古代文学)

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之对比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学特点,正如今有“唐诗、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的说法,可见在我国古代明清时期的文学里,小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其中,历史小说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一席,而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则是其的两类,前者主要是以描写历史事件的演变为主;后者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为描写重点。

四大名著中也有其典型的“范本”,《三国志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水浒传》则是英雄传奇小说的经典之作。

除此之外,历史演义小说还有《东周列国志》、《隋史遗文》、《隋唐演义》等,英雄传奇小说则有《杨家府演义》、《大宋中兴通俗演义》、《英烈传》等。

针对两类小说的特点,以下将从四方面来进行对比:一、人物塑造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都注重“类分”,各门各派的人物形象有着其自身的独特之处,同属一阵营的人物性格描绘处于同一方向而有自身的特点,不同立场的人物之间更是各有鲜明的特点。

但是,历史演义小说的人物塑造多是地位较显赫,权势很大的上层人物,而且他们在作品中的地位基本是较均等的;而英雄传奇小说的人物塑造集中于反抗斗争的平民,或者是为国出战的兵卒与将领,并且侧重于对某几个或某个群体的描述与塑造。

在《东周列国志》里,周幽公、齐襄公、郑庄公等同是残酷暴虐、骄奢淫逸的统治者形象;而齐桓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则是举贤授能的开明君主形象。

周幽王昏庸暴虐,郑庄公则是被描写成一个奸诈小人,而齐襄公虽是“天生的美男子“但同样是心狠手辣的君王。

而齐桓公虽为齐襄公弟弟,但品德高尚、强国富民,是典型的贤君;楚庄王则致力于政事的同时爱民爱臣,显然是与周幽公等是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而在同一“类”中,齐桓公偏重义,楚庄王更重仁。

《杨家府演义》里面的人物形象多为兵将,塑造的人物重心在于杨家将。

杨业撞死李陵碑、杨六郎把守三关口、十二寡妇征西等的故事塑造了老令公杨业、杨六郎以及杨门众女将等杨家将英勇奋战、保家卫国、屡战屡胜的英雄形象。

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小说

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小说

诸葛亮选择刘备因由:
其一,刘备是“帝室之胄”,这一身份很好
地调和了“君”与“主”的矛盾,事主即是 忠君,这对长期受封建思想熏陶的知识分子 来说,自然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 其二,刘备是一位“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 雄,思贤如渴”的“仁慈之主”,这符合诸 葛亮对理想君主的期待标准。 其三,刘备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在出山时 就明确表示:“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 不出。”
(三 )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争取人心、延揽人才、重视谋略 (四)对中华智慧的多方展现 1.政治智慧 (1)善于把握天下大势,总揽全局,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 (2)善于处理君臣关系,推心置腹,善始善终 (3)善于治国,遗爱千秋 。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 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 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 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 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 矣。 ——陈寿 《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 (4)善于识才,后继有人。
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 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 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 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 斩。” ——苏轼《东坡志林》
刘备基本符合古人对“明君”的最重要的两点期待:一 是仁德爱民,有济世情怀;二是尊贤礼士,有知人之明。




(二)“忠君”和“事主” 的矛盾 ——荀彧: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的士人在乱世中的两 难处境。 荀彧,字文若,颖川颖阴(今河南许昌)人,在《三国志》 和《后汉书》中皆有传。 以忧薨 ——陈寿《三国志· 荀彧传》 十七年,董昭等欲共进操爵国公,九锡备物,密以访,曰: “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 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事遂寝。操心不能 平。……病留寿春,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 而卒。时年五十。 ——范晔《后汉书· 荀彧传》 建安十七年冬十月,曹操兴兵下江南,就命荀彧同行。已知 操有杀己之心,托病止于寿春,忽曹操使人送饮食一盒至, 盒上有操亲笔封记。开盒视之,并无一物。会其意,遂服毒 而亡。 ——《三国演义》第61回

历史英雄小说

历史英雄小说

全达到了乱真的地步。
叙事艺术的虚构
张冠李戴,移花接木
“怒鞭督邮”本是刘备,移为张飞,以突出张飞鲁莽的性 格;斩华雄本是孙坚,改为关羽,以衬其神武。
妙手生发,善于铺叙:
根据《吕布传》 “布与卓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几句话,生发出王允“巧使连环计”,虚构出貂蝉故事。
根据《诸葛亮传》 “于是先生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这样简 单的叙述,铺叙成“三顾草庐”这脍炙人口的故事。
历史英雄小说
一、两类小说发展史
1、历史演义系列小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国演义》自明代嘉靖年间流行以后,模仿它的历
史演义小说开始大量出现,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一个重
要的流派。
产生了列国志系列小说、隋唐志传系列小说,以及宋
史演绎和明史演绎系列小说。
主要有《东周列国志》(蔡元放)、《隋唐演义》(褚人获)
等。
一、两类小说发展史
便觉得味儿不对。“三国”热,热的是《三国志》,还是热的《三
国演义》?热的是历史还是文学?历史与文学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有
不同的认知方式,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和体系。易中天将历史文学串起来讲,
借历史材料来揭示《三国演义》的真相,也许使人了解了一点历史,但却
可能糟蹋了文学……要真正读懂《三国演义》,必须回归文学文本。
2、全景性的战争描写
既写了规模宏大的战役,又写了具体的战斗,既有战役的 全景鸟瞰图,又有战斗场面的特写镜头。
3、富有个性的战争描写 描写几十场战争,但未给人以雷同之感,每场战争都有独特的
风采。
典型人物的塑造
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
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作者在故事情节的演进中塑造人物形

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世情小说的比较研究——以《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为例

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世情小说的比较研究——以《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为例

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世情小说的比较研究——以《三国演
义》《水浒传》《金瓶梅》为例
高莉
【期刊名称】《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7(030)008
【摘要】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来说,世情小说都迥异于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类小说.社会的发展赋予世情小说不少新的内涵,甚至出现一些雅俗共赏的完美之作,完成了中国古典小说雅俗整合的现代转型.世情小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典长篇
小说进入了崭新的阶段.本文将通过对世情小说与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类小说的比较,进一步探讨它们各自在艺术上的不同特点.
【总页数】2页(P185-186)
【作者】高莉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贵阳5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论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情节与风格转换——以《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和《红楼梦》为例 [J], 刘相雨
2.绿林豪杰的颂歌英雄传奇的丰碑——《水浒传》与《绿林英雄罗宾汉》之比较研究 [J], 刘清华
3.金圣叹与张竹坡评点比较研究--以《水浒传》《金瓶梅》重叠部分为例 [J], 邓雷;许勇强
4.《金瓶梅》与《水浒传》重迭部分的比较研究 [J], 周钧韬;
5.论世情小说名著《金瓶梅》对《水浒传》叙事体例的生命承传 [J], 张鹏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国与水浒比较

三国与水浒比较

? 前半部犹长江上游百川汇聚,形成主干;后半 部则如长江主流奔腾而下,直泻东海。
? 链式结构的艺术效果:
? 每一个人物的故事是“环”,众好汉聚义梁山 的线索是“链”,这种链式结构,便于集中笔 墨,酣畅淋漓的描写一些主要的英雄好汉,给 人以极深刻的印象。
? 比较之五:粗线条的勾勒与精致的细节描写
? 《三国》写人写事,多粗线条的勾勒,很少精 致的细节描写。如写关羽“温酒斩华雄”。
? 马幼垣《水浒论衡》《鲁智深亡命的时空问题》 一文谓“看不出有强凑不同来源的痕迹”,事 实上,这恐怕是两处不同来源的故事,凑合一 起而露出不自然的痕迹。
? 有关《水浒传》拼合不同来源的故事,尤其是 使用说话人已编造出来的既成事实的材料而造 成的矛盾不合理的情形很多,可以参考何心 《水浒研究·水浒传中的错误》一文。
? 《水浒传》既出自众手,凑合不同故事,凑合 之迹仍有蛛丝马迹,试举数例。
1.时间不合理
? 鲁智深在渭州延安府三拳打死镇关西后,自知闯祸, 立刻逃亡。第三回说他“一迷地行了半月之上,在路 却走到代州雁门县。”第四回说他看榜时,被金老头 撞见,说:“一到处撞了四五十日,不想来到这里。” 这里有两点不对劲。第一点是延安府在陕西,雁门县 在山西,两地相距千里,步行四五十天是无法到达的。 第二点,鲁智深是军人,步行应比普通人快,金氏父 女只不过比他早几个时辰逃亡,金儿却已嫁人多时, 简直不可想象。
? 以上略举四例,大家细心阅读,可以找到更多例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水浒》中的英雄好汉与《三国》中的帝王将 相一样,都有一种“超人”气息,作者在将英 雄理想化时,往往把他们渲染、放大到超越常 态的地步,如鲁智深的“倒拔垂杨柳”、武松 “景阳刚打虎”等等,都带有传奇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的区别
历史演义小说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衍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的小说。

而英雄传奇小说虽也是取材于史实,但与历史演义小说不同,它不局限与一朝一代的历史事件的演变,而是以描写英雄人物为主,塑造典型的理想的英雄人物形象。

虽然两者在写作意图上都是通过演绎历史,从中揭示朝代兴亡的义理,但两者在创作形式、手法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则试图从三个方面来浅析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的区别。

一、历史演义小说以记述一代兴废为主体,英雄传奇小说以塑造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重
点。

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从写作背景上看,历史演义小说一般描写的时间背景跨度比较大,一般以一个朝代的兴衰贯穿全文,有的甚至横跨两个或以上表现历史朝代的更替,揭示隐含的历史规律。

如《东西传演义》由西晋起自晋武帝太康元年王濬王浑争降吴之功,终于大兴元年晋王司马睿即帝位建立东晋,写到建武元年司马睿即位后大赦天下,终于宋武帝永初元年刘裕受晋恭帝辞让即位,东晋灭亡,时间跨度甚大。

而英雄传奇小说往往只是抓住某个历史片段某个特殊时期甚至是仅仅一场战役等等来刻画英雄,英雄传奇小说着眼的是塑造理想化的英雄,历史背景只是它的衬托。

如在《北宋志传》中,写杨家将抗辽事迹,从北汉主刘钧摒逐忠臣,呼延赞出世写起,到杨业归宋,
雄,谴责奸佞卖国的主题。

二、历史演义小说主要事件和人物基本依据史实,英雄传奇小说主要人物和事件多为虚
构。

历史演义小说最大特点是以史为本,在真实再现历史本色的基础上,适当穿插一些虚构的情节或者传说,此即所谓的“七分史实,三分虚构”。

如《隋炀帝艳史》的具体细节系作者虚构,但主要材料与史实相符。

全书以东都游乐、开河南巡、江都淫乐为内容主干,穿插开市巡边、陈百戏、修长城等情节,基本上是按《通鉴》编年叙事的。

一些具体情节往往是在史事的基础上生发想象而成,如蒸宣华,建十六院,剪彩为花,殿脚女挽船等都有史实根据。

历史演义小说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做是历史的小说化,即用小说的笔触来再现历史的真实风采。

而英雄传奇小说大多数是以虚构为主。

这类小说往往取材于某一历史时期的某一特定家族和特定群体,写一家或一族几代人的命运,构思一段英雄传说。

这一类小说的情节一般来说是不大忠实于历史的,如《说岳全传》中岳飞后代在岳飞冤死风波亭之后,经过千辛万苦最终实现了岳飞“直捣黄龙府”遗愿这一情节,就与历史严重不符;再如《杨家将》中关于穆桂英的故事也是史无可考的。

该类小说可以看做是小说的历史化,也就是在小说中穿插极少数的历史因素,从而使小说具有一定的可信性。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该类小说的主要人物或基础情节还是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的,如《说岳全传》中,岳飞冤死风波亭之前的岳家军抗金的故事,基本上就是和正史所载相吻合的,其后半部分的情节也是在岳飞及岳家军抗金这一史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虚构的。

三、历史演义从“讲史”发展而来,英雄传奇的源头是宋元小说话本。

讲史话本又称“平话”,意思就是所用的语言更贴近当时人们的语言,听起来很直白,有些地方甚至有点俗气。

话本的主要功能是供说书艺人通顺的演讲。

一旦成为演义,文学性质就从艺人的话本变成了小说,所用语言看是变得华丽和讲究,文学价值显著增强。

一般来讲一件事情变成演义之前,一定有很多的话本,比如《封神演义》之前就有《武王伐纣平话》。

讲史话本后来经过长期演变,一些可供文学修饰的花边越来越多,让一些文学家看中,把诸多话本加以融合和加工,最终成为演义小说。

可以说,话本是演义的基础,演义是话本的升华。

而小说话本讲述的大都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内容丰富,主题深刻,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其特点是:故事简练,人物不多,情节事件比较单纯,语言多用白话,篇幅比较短小。

《蹍玉观音》、《错斩崔宁》、《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等,是这类话本中成就较高的作品。

小说话本与讲史话本最大的不同就是小说话本追求的是在现实生活的故事中刻画出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后来也就慢慢演变成英雄传奇小说。

总的来说,无论是历史演义小说还是英雄传奇小说,都是基于一定的历史事实而作的,都属于历史小说,但因为源头不同、描写的侧重点不同、看待历史的视角不同等原因而形成不同的写作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