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详细课件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PPT)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PPT)
如何认识外贸依存度
净进口: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在某种 商品大类的对外贸易中,进口量大于出口量的 部分。一般以实物数量来表示。
净出口: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在某种 商品大类的对外贸易中,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的 部分。一般以实物数量来表示。
贸易差额 (Balance of Trade) :是一国在一 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 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当出口总值与进 口总值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当出口总 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贸易 顺差”或“出超”。当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 时,出现贸易赤字,称“贸易逆差”或“入 超”。通常,贸易顺差以正数表示,贸易逆差 以负数表示。
合”, 6、第六轮谈判于1964年5月~1967年6月在日内瓦举行,称为“肯尼迪
回合” 7、第七轮谈判于1973年9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称为“东京回合”; 8、第八轮谈判于1986年9月~1993年12月在乌拉圭首都埃斯特角开始举
行,称为“乌拉圭回合”。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1、幼稚产业(infant industry),是指处于成长
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 2、汉密尔顿和李斯特 3、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 4、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现实意义和对它的评价
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理论
1、该理论是在国家干预经济,反对自由贸易的大前提下产 生的
2、超保护贸易理论 的主张: (1)不仅保护幼稚工业,更保护高度发展或出现衰落的垄
“自动”出口配额: 是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 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 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 配额即禁止出口。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完整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完整版

2024/1/28
15
03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2024/1/28
16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01
国际贸易政策的含 义
指一国政府为了某种目的而制定 的外贸活动准则,是一国政府对 外贸易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02
国际贸易政策的类 型
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 管理贸易政策。
03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 标
经济目标、政治目标、社会目标 。
13
要素禀赋理论
01
要素禀赋的概念
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如土地、劳动、资本等。
2024/1/28
02 03
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决定了各国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的地位和利益 。要素禀赋充裕的国家在生产和出口使用该要素密集的产品上具有优势 ,而要素禀赋稀缺的国家则相反。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完 整版
2024/1/28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8
• 国际贸易概述 • 国际贸易理论 •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 国际贸易实务 • 国际贸易风险与防范 •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展望
2
01
国际贸易概述
2024/1/28
3
国际贸易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 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
不完全竞争市场
新贸易理论强调不完全竞争市场在国 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在不完全竞争市 场上,企业可以通过品牌、广告、技 术创新等手段获得市场势力,从而在 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这种市场 势力可以使得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 超额利润,从而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
产品差异化

国贸理论与实务全篇课件

国贸理论与实务全篇课件
国贸理论与实务全篇
自由贸易政策
在世界范围内,自由贺易运动始于此世纪末。19世纪初 至19世纪70年代,是自由贸易占主导地位时期。在这一 时期,一些国家实行了自由贸易政策。历史上,英国曾 经是一个全面采取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18世纪60年代, 英国最早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的第—次工业革命。进入19 世纪初期,英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已经确立并得 到巩固,它不怕与外国商品进行竞争。此时,英国工业 资产阶级已感到实行的保护贸易政策已成为阻碍经济发 展和对外扩张的一大障碍。于是,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便 要求实行在世界市场—上进行无限制的自由竞争和自由 贸易政策。进入19世纪20年代,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开展 了一场大规模的以反对谷物法为中心的自由贸易运动。 经过不断斗争,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终于战胜了地主阶级, 使自由贸易政策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国贸理论与实务全篇
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
是指国内是否具备有国际竞争力的供货行业 和相关产业。
相关产业或辅助产业对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 所产生的效益可以波及到另一产业,从而帮
助该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确定竞争地位。例如: 美国在半导体工业的领先地位为其在PC和其
他技术先进的电子产品方面的成功提供了基
础;瑞士在制药业方面的成功与其过去染料 工业的国际性成功密切相关
贸易区(全球第一个由最富裕的发达国 家和发展中国家建立起来的一体化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国贸理论与实务全篇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
促进内部贸易的增长 促进国际分工和技术合作的发展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 增加和提高了贸易集团的地位和力量 对集团外的国家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一国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成功产业一般
是由很多相关产业组成的一个产业群,如德

《国贸理论与实务》PPT课件

《国贸理论与实务》PPT课件
资本原始积累和工场手工业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国际贸 易既表现出了开拓性,也表现出了掠夺性。 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时期 。这一时期欧洲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 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确 立。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猛提高,社会产 品快速增加,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称为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
编辑ppt
14
二:国际贸易值和国际贸易量
国际贸 易值是 各国对 外贸易 总值之 和吗?
国际贸易值(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即用货币来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对外贸易总 值,反映出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金额。
计算方法:各个国家的出口值的总和

二、割讓香港島予英國(實行大英帝國的殖民統治)。 入
三、賠償英國煙價及軍費等共 2千1百萬元。

四、廢除行商制度,准許自由通商。

五、中國海關的出入口稅率由中、英兩國共同協定。
六、中、英雙方的官書往來採平等方式(意味兩國地位均等)。
七、英人可在開設的五個口岸居住,並可在其停泊英國軍艦。
八、英國享最惠國待遇;中國编給辑pp予t 他國的利益,英國一體均12 沾。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5)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
国际贸易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 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 段过渡
到20世纪初,在资本主 义工业发达国家中各种垄 断组织普遍出现,资本主 义发展到了垄断时期
国际贸易在这一时期也具 有了垄断的特征。
(1)少数国家垄断 世界市场; (2)少数先进国家 垄断殖民地和后进 国家的对外贸易; (3)垄断组织垄断 了国际市场价格; (4)国际垄断组织 在经济上分割世界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PPT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PPT

第一章 国际贸易概述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定义和分类
3.进出口贸易进口: 指从国外输入商品和劳务的贸易活动。出口: 指从本国输出商品和劳务的贸易活动。净出口:很多国家在同类商品上既有出口又有进口时,如果一定时期内的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称为净出口;反之,则称为净进口。
第一章 国际贸易概述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定义和分类
(六)按清偿工具划分 1.自由结汇贸易又称现汇贸易,是指以货币作为清偿工具的贸易。 2.易货贸易是指以货物经过计价作为清偿工具的国际贸易,是两国间直接以货物交换货物的贸易。
第一章 国际贸易概述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中的基本概念
六、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整个世界在一定时期内各类别商品在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世界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及各类别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逐渐上升,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日趋减少。
2000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4743亿美元
2001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5097.7亿美元
2002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6207.85亿美元
2003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8512.1亿美元
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11548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第三大贸易
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14200亿美元
第一章 国际贸易概述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定义和分类
(三)按贸易有无第三国参加划分 1.直接贸易 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表现为直接出口和直接进口。 2.间接贸易 商品生产国和消费国没有直接发生贸易关系,而是通过第三国买卖商品的行为。 3.转口贸易 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贸易,对第三国来讲,属转口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ppt课件完整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ppt课件完整版

贸易便利化
简化贸易程序、提高通关效率、 加强物流合作等成为国际贸易发 展的重要趋势。
贸易多元化
国际贸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货物 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多 元化趋势日益明显。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影响
促进区域内贸易增长
提高区域内生产效率
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和优化配置,提高了生产效率。
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概念
指一个国家相对于另一个国家在生产 某种产品时所需成本绝对低,即劳动 生产率绝对高。
亚当·斯密提出
该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 其著作《国富论》中提出。
举例说明
通过举例来说明绝对优势如何影响国 家间的贸易和分工。
局限性
指出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和适用范 围。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概念
球范围内的资源最优配置。
03
实施效果
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全球贸易的增长,提高各国的经济福利
水平,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保护贸易政策
定义与特点
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采取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 给予优待和补贴。
理论基础
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和贸易乘数理论,前者认为应对国内新兴产业进行保护,以培 育其国际竞争力;后者认为贸易顺差可以带来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
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得区域内关税降低、贸易 壁垒减少,促进了区域内贸易的增长。
对区域外贸易产生一定影 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能对区域外国家产生贸易 转移效应和贸易创造效应,对国际贸易格局 产生一定影响。
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对国际贸易影响
拓展国际贸易市场
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打破了地域限制,使得国际贸易市场更加广阔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完整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完整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五章《比例》。

本章主要内容有: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求比值的方法以及比例的应用。

本节课主要讲解比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应用,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问题,并灵活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例的应用方法的掌握。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问题,以及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2. 讲解比例的应用:教师通过PPT展示比例的应用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黑板和粉笔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比例的应用步骤。

4.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学生展示: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分享自己的思考方法。

7.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记忆。

六、板书设计比例的应用:1. 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问题2. 设未知数为x3. 列比例方程4. 解比例方程5. 检验并得出结论七、作业设计答案:小明买了2支铅笔和1块橡皮。

2. 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原价100元的商品打8折,请问打折后的价格是多少?答案:打折后的价格是80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讲解过程中,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应用方法。

在课堂小结环节,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记忆。

整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教学难点上,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五)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不同,分为货物贸易(Goods Trade)和服务贸易 (Service Trade)。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依照服务的提供方式将国际服务贸易划分为四种 形式:跨界供应、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
国际服务贸易也按照部门进行分类,具体包括: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其他商业 性服务。
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称为直接贸易(Direct Trade)。
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也称中转贸易。货物消费国与货物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 行的贸易活动对生产国是间接出口贸易,对消费国是间接进口贸易,而对第三国而言, 便是转口贸易。
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指别国出口货物通过本国国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 持原状的条件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本概念
(六)贸易差额 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称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 贸易差额用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 三种情况:①贸易顺差 ②贸易逆差 ③贸易平衡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七)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
广义的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指货物、服务及各类在一国进出口或世界贸易 中所占的比重。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二)第一次产业革命后的国际贸易(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①国际贸易总量实现快速增长。 ②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③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的变化。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三)第二次产业革命后的国际贸易(19世纪中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详细课件第五章世界贸易组织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详细课件第五章世界贸易组织
? 成员政府为鼓励研究活动、发展落后地区经济、保
护环境而实施的补贴,及其他普遍实施的非专向性 的补贴。
2019/2/26
25
3、中国的反补贴制度
? 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的《反补贴条例》共 有6章58条。
? 反补贴措施主要包括临时反补贴措施、承 诺和征收反补贴税。
2019/2/26
26
三、保障措施制度
? (2) 被倾销国同类产品工业造成了严重或实
质性损害,或形成了实质性损害威胁,或实质 性阻碍某项新兴工业的建立;
? (3)被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019/2/26
22
3、中国的反倾销制度
? 2001 年10月31日国务院第46次常务会议通
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并
于2001年11月26日公布,自 2002年1月1 日起施行。
? 透明度原则是指 WTO 成员应公布所制定和实施 的贸易措施及其变化情况(如修改、增补、废 除),没有公布的措施不得实施,同时还应将 这些贸易措施及其变化情况通知世贸组织。
? 作用是可以增加市场的可预见性以及减少政府 暗箱操作。
? 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和透明度原则 是建立世界统一市场经济体系的三大重要法律 原则。
? 附件三是《贸易政策审议机制》。 ? 附件四是《政府采购协议》、《民用航空器贸
易协议》、《国际奶制品协议》和《国际牛肉
协议》。
2019/2/26
7
(一)部长会议
? (Ministerial Conference )是世贸组织的 最高决策机构
? 部长会议具有广泛的权力
? 1. 立法权
? 2. 准司法权
2019/2/26
16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

• • • • •
[201210]世界出口总额总是 A.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B.等于世界进口总额 C.大于世界进口总额 D.不是通常所指的国际贸易额
对外贸易量的计算实例
1990年世界出口总额为34235亿美元,1996年 世界出口总额51607亿美元,若以1990年为基 期,1996年的出口价格指数是108%。 • 试计算1996年的出口贸易量; • 1996 年的出口贸易额指数; • 1996 年的出口贸易量指数?
220+190=410 260+250=510 260+300=560 740亿
4、对外贸易量:是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 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或出口 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 口额。 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 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而制定的指标。
公式:贸易量=进出口额/进出口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报告期价格/基期价格)x100%
• 解:1990年为基期,则 • 1996年的出口贸易量=(51607/108) 〓100=47784 • 1996年的出口贸易额指数 =51607/34235=151% • 1996年的出口贸易量指数 =47784/34235=139% • 即与1990年相比,国际贸易名义上增长了 51%,实际上增长了39%。
四、直接贸易、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
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 之间直接的贸易。
直接贸易 生产国与消费国 在贸易中的关系 间接贸易
在直接贸易中,生产国将商 品直接出口到消费国;或者 说是消费国从生产国直接进 口。
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 之间的贸易经由第三国进行。 分为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