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民间永不朽

合集下载

美术教育中的中国元素

美术教育中的中国元素

浅谈美术教育中的中国元素【摘要】打开美术课本,从中国画,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到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再到中国古代建筑和中国民间美术……无不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文化和美术的博大精深……民族艺术需要传承,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有义务做好艺术的传承工作。

【关键词】中国元素;美术教育;艺术传承一、历久弥新——中国元素震撼世界震撼首先来自2008中国北京奥运会……从击缶开始,史诗般的故事编排将孔子讲学、笔墨纸砚等弥漫着中国历史长河沉淀过的古老文明的元素串连起来,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丝绸之路,从具有中国特色的戏曲到太极拳,一台极具“中国元素”的视觉盛宴呈现在世界面前!水墨洇开,日月山川,或汪洋恣肆,或灵动轻盈……世界,在北京奥运开幕式上看到了一个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

踏着“焰火脚印”的足迹,一幅山水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光影旋动中,身着黑衣的写意画以舞蹈的方式在黄色如宣纸的画布上留下一道道墨迹,在最后一个舞者华丽的转身后,一幅山河日月图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长卷上,中国文化从历史深处尽情流淌出来,无论是活字印刷的表演,还是孔子三千弟子的吟诵,无论是木偶京剧的喜悦之声,还是丝绸之路的艰辛之旅,无论是簪花仕女的优雅,还是击缶而歌的朴拙,无论是《清明上河图》的恢宏大气,还是“春江花月夜”的轻盈动人……在紧张中把悠久绵延、浩然大气、底蕴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夸张的肢体语言和规模宏大的背景把和谐、团结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传达给世人。

二、精彩纷呈——中国元素的艺术多元化打开美术课本,从中国画,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到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再到中国古代建筑和中国民间美术…无不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文化和美术的博大精深。

1.形神兼备——神奇的中国画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单选题(共100题)1、“存形莫善于画,宣物莫大于言”体现在美术教育中的特点是()。

A.情感性B.视觉性C.技能性D.创造性【答案】 B2、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进行评价,体现了教学评价的什么功能?()A.诊断鉴定功能B.导向规范功能C.激励促进功能D.反馈功能【答案】 C3、在《梅竹言志》一课教学中,吴老师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尝试毛笔的运笔方法,这种学习方法是( )A.探究学习B.合作学习C.体验学习D.自主学习【答案】 C4、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是在()。

A.唐宋B.秦汉C.元D.明清【答案】 B5、吴门画家中,职业工匠出身而跻身文人之林的画家是()A.沈周B.文徵明C.唐寅D.仇英【答案】 D6、在不同的美术作品中,美术家运用艺术语言的方式是不同的,()的目的在于真实地再现现实。

A.具象艺术B.意象艺术C.抽象艺术D.现代艺术【答案】 A7、除另有规定外,应在30min内全部溶散的是A.糊丸B.滴丸C.小蜜丸D.大蜜丸E.包衣滴丸【答案】 B8、自然铜属于A.砷化合物类B.黄铁矿C.菱锌矿D.赤铁矿E.硅酸盐矿【答案】 B9、下列选项中,属于量化评价方式的是( )。

A.分数B.等级C.作品展览D.档案袋【答案】 A10、朱老师在开始头像写生教学之前,对全班同学掌握头部结构知识的情况进行了测试,以便开展有效教学。

这种评价方法属于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C.相对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 D11、提出“美在民间永不朽”的是()。

A.郭沫若B.齐自石C.张大千D.徐悲鸿【答案】 A12、德拉克洛瓦是()绘画的代表人物。

A.现实主义B.印象主义C.浪漫主义D.抽象主义【答案】 C13、下列对《公益招贴设计》一课的美术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描述不恰当的是()。

A.通过欣赏,了解招贴的构成要素B.了解招贴设计过程和制作特点C.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D.临摹优秀的公益招贴设计【答案】 D14、绘画用语“三庭五眼”中的“五眼”指的是A.头部正面的大小比例关系B.头部正面的宽度比例关系C.头部侧面的长度比例关系D.头部侧面的宽度比例关系【答案】 B15、《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物以致用”思想的学习领域是( )A.“造型·表现”B.“设计·应用”C.“欣赏·评述”D.“综合·探索”【答案】 B16、八年级《神奇的工具》一课需要学生更好地了解电脑软件及其应用,下列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人美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课件(共49张PPT)

人美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课件(共49张PPT)



? 湘 绣
中国有四大名绣, 你知道是哪些吗?
蜀绣
——中部湖南省的“湘 绣” ——西部四川省的“蜀绣” ——南部广东省的“粤绣” ——东部江苏省的“苏绣” 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粤绣
苏绣
我国少数民族中蕴
藏的民间美术种类繁多, 风格各异,已经成为了 中国民间美术中最重要 的部分。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皮影戏
腾冲皮影艺人 刘永周
——以“堪称一绝”的皮影制
作与表演,被云南省文化厅授予 “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称 号,其家乡固东镇被文化部命名 为“中国民间艺术(皮影)之乡”。
刘永周制作的皮影靠子
雕塑
根据材质分为:
石雕 砖刻 木雕 泥人 面人 面塑
石雕
陕西 炕头狮 ——石狮子在民间为镇宅 避邪之物,民间石狮用料 粗廉,造型稚拙、古朴, 雕刻简约。
——年画的题材内容丰 富,种类繁多,虽然如 今已不常见,但在我国 部分农村依然保持着贴 年画的风俗。下面我们 来欣赏不同类型的年画 作品,感受中国民间美 术的亲切和生活的美好。
六神(天、地、灶、
仓、财神及粥马温)
图像
——主要用于敬神活
动,以祈来年幸福康泰。
赐福生财灶王
祝福祈祥图
一 团


连(莲)年有余(鱼)


结婚用的喜花 祭纸
?深层精神内涵
有扣
生碗
殖是 崇民 拜间 的的 含喜
民 间 美 术
义花 欣
。, 赏


在 洞


中国民间美术

中国民间美术
也就是说寓意性、象征性是民间美术最重要的艺术特征。
四大刺绣流派 :苏绣 湘绣 粤绣 蜀绣
苏绣
湘绣
粤绣
蜀绣
【知识拓展】
安徽安庆望江县民俗风情·挑花
望江民间的挑花工艺可 追溯到距今1000多年 前的唐代,起初只是农 闲之余,妇女们凭借自 己的智慧才华,飞针走 线制作出的头巾、手帕、 腰带、荷包、围裙、坎 肩等,既实用又美观。 后来发展至近代,望江 挑花不仅进入了人民大 会堂,还打入了国际市 场,而且,著名的庐阳 花布就是根据望江挑花 及合肥挑花创作设计出 来的。
请添加小标题
请替换文本,复制您所需要的文本, 在黏贴选项中选择“只保留文本”即可。 如果文本替换出现字体颜色或格式与模板 不一致,请您“取消组合”后再替换。请 替换文本,复制您所需要的文本,在黏贴 选项中请替换文本,复制您所需要的文本, 在黏贴选项中选择“只保留文本”即可。
关键词三
关键词四
请添加页面标题
05
留文本”即可。
04
请替换文本,复制您所需要的
文本,在黏贴选项中选择“只保
03
留文本”即可。
02
请替换文本,复制您所需要的
文本,在黏贴选项中选择“只保
01
留文本”即可。
关键 词四
请替换文本,复制您所需要的 文本,在黏贴选项中选择“只保 留文本”即可。
关键 词二
关键 词三
请添加页面标题
01
关键词或 小标题
美在民间永不朽
——中国民间美术
什么是民间美术,民间美术的特性?
1、民间美术是相对于专业而言的,它的创作基本上是 以农民为主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民。
2、是广大农村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 创作的,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广泛流传的美术作 品。

美在民间永垂不朽--浅谈中国民间美术

美在民间永垂不朽--浅谈中国民间美术
民间美 术的作者 是人 民群众和 民间 匠 师 ,其 中绝大多数是在劳动生产 的业余时 间 制作的 ,或作为副业生产 ,又主要为 自己使 用 、欣赏 ,因此表现 了他们 的心理 、愿望 、 信仰和道德观念。民间美术和 民俗活动有着 极为 密切 的关系 ,是伴 随民俗 活动 而发展 的。在民间的节 日庆典、婚丧嫁娶 、生子祝 寿 、迎神赛会等活动中 ,民间美术创作也最 为活跃 。如 中国春节前后用年画 、剪 纸、春 联装饰环境 ,为孩子赶制服装 、庆贺元宵节 的花灯纸扎 ,端午节悬挂 的天师符 、钟馗像 、 及龙舟彩船等 。
一 民间美术的特点 、
民间美术 ,即人 民群众创作的 、用 以美 化环境 、丰富 民间风俗 活动和在 日常生活 中 应用及流行的美术 。民间美术贯穿于人 民生 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 ,直接反 映劳动人 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 ,显示 出他们 的聪 明智慧和艺术才能。它是一切美术形式 的源 泉 。远在距今 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 的彩 陶 艺术就闪耀着民间艺术 的光辉 ,中国在魏晋 以前 的美术创作者 主要是工 匠,战国、秦汉 之际 的石雕 、陶俑及画像砖石 ,虽为统治 阶 级生前或死后享用 ,但在造型及艺术风格上 都带有朴质、活泼的鲜明民间特色 ,魏晋 以 迄近代 ,士大夫贵族成为 画坛 的重要组成部 分 ,但在版画、年画 、雕塑、壁 画及各种工 艺创作 中,民间匠师仍 占绝对优势 ,至 于在 广大城乡群众中流行 的剪纸 、刺绣 、印染 、 服装 缝制等 直接装 饰人 民生活 的工艺 美术 创作 ,更有着极为广泛的社会 基础 。他们世 代相传 ,在延续继承 中不断丰富和创新 ,创 造 了富有民族和乡土特色 的优美艺术形式 。
二 、民 间美术 的呈现 民 间美 术 与原 始社 会 的美 术是 一脉 承 传的 ,它们在发生、发展 和艺术 的范 围、特 点、规律等方面 ,都具有某种相似性 。民间 美 术与 原始美 术一样 具有艺 术实 用与 审美 共存 的性 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 分工 的细化 ,民间美术的分类增多 ,做工也愈加 细致多样 了。从殷商到近代 ,民间美术都出 现了兴 旺的发展状态 ,并 以其强大的生命力 渗透到人们 的衣食住行之中。竹 编、草 编、 蜡染 、泥塑 、剪纸、年 画、蓝印花布、绣帐 帘、兜肚 ,挑花头巾、皮影等等 民间美术作 品都是基 于实用 目的而创作的 ,但同时却融 实用性 与审美性于一体 。民间美术作 为我国 古代一种 主要 的艺术形态 ,在几千年的古代 文 明历史 中显示 出了强大的艺术力量 。 三 、造型 的隐 喻象征 中 国民间美术 创作 中造 型有其 独有 特 点—— 隐喻象征 。中国民间美术是在中国农 业社会 中产生和传承发展的 ,民间习俗 、传 统风情是其创作 的源泉。民间造型不仅表现 客观的物象 ,并且在此基础上融人创 造者的 主观情感 和思想 ,使其造型特征变得更加 明 确 、生动 、有趣、典型 。它是民间艺人 心灵 的表现和感情 的释放 ,如我国广大农村 的许 多地方 至今仍可见到小孩穿 的 “虎头鞋 ”, 其 造型稚 拙、憨厚、质朴 ,弥漫着浓郁 的乡 土气息 和传统 的装饰 风格 ,它 以情感为纽 带 ,以事物固有性格特征 为核心 ,通过 特定 的极度夸张 的外形特征 ,张扬事物的真、善 、 美 ,舍弃老虎的威猛 凶暴 ,以猫 温柔可爱 的 品格取而代之 ,没有了 “沉重 、恐怖 、神秘 和紧张 ,而是生机、活泼、纯朴 、天真 ,是 一 派生机勃勃 ,健康成 长的童年气派”。在 这 里 ,老虎 的形 象被 作为寄托 情感 的言情 物 ,假借老虎的某些 品格 ,倾 吐内心 的情感 , 希望 自己的孩子虎头虎脑、无病无灾 、健康 快乐成长 ,隐喻象征了母亲对 孩子的美好祝 愿和护生 的民俗心态。不仅如此 ,细心 的母 亲还常在老虎尾部加上 了上翘 的虎尾 巴,方

高中美术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说课稿人美版专题

高中美术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说课稿人美版专题

高中美术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说课稿人美版专题第一篇:高中美术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说课稿人美版专题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说课稿)课时:1课时时间:40分钟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多媒体教学过程演示四个步骤加以阐述:教材分析一、本课的内容、地位、作用本课的教学内容分四大问题层层递进。

通过介绍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欣赏课文图板中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来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

本课知识容量大,因此我根据教材把握住它的基本精神,以便更有效的传授各知识点。

理解相关概念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个方面要放到课文的整体精神和结构中去才能有利于课堂的深入。

并借助于本课或相关美术作品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更形象的认识,而不致陷入概念之中。

二、教学目标:1、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3、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重大意义,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

四、教学难点:是第二部分“如何界定民间美术?”和第五部分“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这两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其中还有一些专业名词。

教学方法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状况,我主要采取“激发启发──引导分析”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实物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实例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

运用视频、图片欣赏,实物观察和触摸,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并提问学生,组织讨论,这样多法并用,即培养了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高中美术教学案例美在人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

高中美术教学案例美在人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

高中美术教学案例美在人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一、内容分析、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中第十六课的内容,我省在全国首先进入新“课改”的实施,新课程对教材进行了新的编写,较于以前的《美术欣赏》课有明显的不同,新课程课本有很多新的东西,内容的整合上比以前较科学,里面增加“思考与讨论”、“学生活动”等内容,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法与学法的转变。

2、学情分析:在教学实践中,不能不对所教学生做总体的了解,学生所拥有的知识结构如何?已懂得了多少美术的知识?做为教师应有大致的了解,这关系到教学成功与否,在“课改”课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的设计,师生互动活动的完成,都必须考虑到这个因素。

我所面对的学生大部分是在农村学校读初中的,美术的素养不高,一开始学习《美术鉴赏》课时大家都觉得很配劲、很抽象,但通过前面的学习,情况开始有了改变,学生逐渐有感觉了,探究学习的能力初步形成,在学习这节课之前,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外探究活动:要求学生观察和寻找身边与农村所发生的美术活动,学生们对这个话题都感到非常兴趣,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村来的,以前从没有注意过身边也有“美术”,一下子把注意力集中到这里、使学生们不断思考、观察,把身边的美术活动都想到了,而且思惟不断的发散,想到了省内的黎苗族服饰织物、大陆部分地区的剪纸等,这点从学生回答提问中可以反映出来。

这教学法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讲授法、活动探索法、讨论研究法,和课件演示相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追求达到较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教学目标:综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心中有底了,我在这节课中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①、掌握民间美术”的概念②、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③、了解民间美术”的形式表现2、拓展目标:①、认识学习民间美术”的意义②、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③、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3、情感提升目标:培养学生喜爱民间美术,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热爱本民族文化,包容多元文化的情感。

2021年美术专业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1)

2021年美术专业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1)

2021年美术专业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1一、单选题(共30题)1.艺术形式的外形式是由艺术形象借以传达()所构成的外在形态。

A:外在手段B:艺术手段C:精神手段D:物质手段【答案】:D【解析】:艺术的形式主要由内形式和外形式构成:①内形式,即内容的内部结构和联系;②外形式,即由艺术形象所借以传达的物质手段所构成的外在形态。

在任何艺术作品中,内形式与外形式是结合在一起的,只有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艺术作品的内容才能够得到表现。

艺术形式具有意味性、民族性、时代性、变异性等特点。

构成艺术形式的要素有:结构、体裁、艺术语言、表现手法等。

2.《点石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是()。

A:吴有如B:郑曼陀C:张聿光D:马星驰【答案】:A【解析】:《点石斋画报》是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由上海《申报》附送,每期画页8幅。

其主要执笔人是吴有如。

3.月份牌年画最有代表性的是()。

A:金梅生B:苏州桃花坞年画C:山东潍县杨家埠年画D:杨柳青【答案】:A【解析】:曾为月份牌年画生产中心的是上海,许多画家剔除了表现内容中不健康的成分,保留其细腻、鲜丽的形式,表现新内容,并获得好评。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金梅生。

4.意大利拉文纳的圣维他尔教堂中的镶嵌画,是()艺术镶嵌画的代表作。

A:蛮族B:加洛林C:罗马式D:拜占庭【答案】:D【解析】:镶嵌画在拜占庭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这时期最著名的镶嵌画在意大利拉文纳的圣维他尔教堂。

在教堂的主祭坛上方是镶嵌画《荣耀基督》,两边是表现皇室参拜的镶嵌画,一边是《查士丁尼皇帝和廷臣》,一边是《皇后提奥多拉和女官》。

5.中国山水画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元四家”中的()。

A:黄公望B:吴镇C:王蒙D:倪瓒【答案】:A【解析】:黄公望,元代画家,“元四家”之首。

他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

所作水墨画笔力老道,简淡深厚。

《富春山居图》是其代表作。

6.艺术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形成于()A:17世纪末B:19世纪末C:18世纪末D:20世纪末【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艺术学常识。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十六课 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十六课 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十六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
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讲述和欣赏,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组织,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创造力;质疑、解疑;尝试把“搜集资料→阅读欣赏→讨论探索→评价延伸”的学习方式引入教学,使学生走近民间美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走近民间美术、走近生活,达到拓宽美术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使学生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精神。

2学情分析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于成熟状态,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知识和社会素养不断提高,且具有较强的判断、辨别、分析问题和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对民间美术的种类接触较少,对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特征的知识了解也相对匮乏,亦对民间美术与民间习俗关系的了解知之甚少,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民间美术不同种类的具有典型、代表、特色、优秀的作品进行鉴赏,领略民间美术的种类、领会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特征和相关的艺术表现手法,感受和体会民间艺术的美感、塑造健全的高水平的艺术修养、健康高雅的情趣和充实丰富的精神世界。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界定概念,民间美术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的关系。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

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

杨柳青年画
细巧典雅
杨家埠年画
粗壮、 粗壮、朴实
桃花坞年画
粗壮、 粗壮、朴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宵节
花灯纸扎——扎制 扎制
端午节
木版画
织绣
钟馗降妖
驱避“五毒” 戴香囊 驱避“五毒”
中秋节
泥塑
还有哪些民俗活动 中蕴含着民间美术? 中蕴含着民间美术?
结婚用的喜花
剪纸
剪纸是一 种镂空艺术, 种镂空艺术, 其在视觉上给 人以透空的感 觉和艺术享受 载体可以是 纸张、 纸张、金银 树皮、 箔、树皮、 树叶、 树叶、布、 皮、革等片 状材料
为什么说民间美术是综合的艺术
年画:绘画、雕刻 皮影戏: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结合
回顾刚才介绍的民间美术:
年画、 扎制、木版画、泥塑、 刺绣、皮影、剪纸等
各个地方一样吗?以木版画和刺绣为 例
民族性和地方性
劳动人民为什么创作如此众多的民间美 术作品?以年画和喜花剪纸为例 表达美好意愿 象征富贵幸福
象征性和寓意性
思考:
我们今天学习民间美术有什 么意义? 么意义?
欣赏图片 拓宽视野
还有什么? 还有什么?
“有地方色彩的,到容易成为世 有地方色彩的, 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 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
——鲁迅 鲁迅 鲁迅先生的话给了你什么启示? 鲁迅先生的话给了你什么启示?
继承发扬
面对宝贵的民族文化遗 你能做什么? 产,你能做什么?
皮影
皮影,
又称灯 影,以 在灯光 照射下 用兽皮 刻制的 人物隔 亮布演 戏而得 名,是 我国民 间广为 流传的 傀儡戏 之一
皮影 → 皮影戏
皮影戏, 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 华县(古华州), ),距今已有两千多年 华县(古华州),距今已有两千多年 的历史, 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 动影画艺术, 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 电影始祖” “电影始祖”

《陕西民间剪纸》教学设计

《陕西民间剪纸》教学设计

《陕西民间剪纸》教学设计【学习领域】综合·探索【课题】陕西民间剪纸【课时】1课时【实践班级】七年级1-4班【授课教师】程艳【学情背景】“一剪之巧夺天工,美在民间永不朽”。

陕西地区的剪纸艺人较多,剪纸历史悠久,并且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所以民间剪纸是优秀的地方美术资源。

我校初中学生,对于民间剪纸是相对熟悉而又比较陌生的。

因为剪纸已经被设计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学生都见过剪纸的衍生品,但同时学生对民间剪纸的技艺、剪纸艺人、剪纸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是比较陌生的。

所以我开设这节课,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去了解陕西民间剪纸,旨在传承民间剪纸,将其创新性的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教学资源背景】陕西民间剪纸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陕北、关中和陕南有着不同的风格。

陕西剪纸有着精巧丰富的造型、绚丽的色彩和丰富的内涵,是优秀的陕西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

通过学习陕西民间剪纸,可以让学生对地域文化中的民间美术有更多的了解,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传承民间技艺,提升自己审美水平和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民间剪纸作品,了解陕西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造型特点和表现形式。

学习简单剪纸的制作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剪纸创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优秀作品,观看民间艺人剪纸视频,自己动手实践操掌握剪纸的基本技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陕西的民间艺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身边的民间美术和民间艺人的兴趣。

提高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关注度,提升传承、保护和创新传统技艺的意识。

【教学目标分析】剪纸是镂空的艺术,因其兼具装饰性和实用性功能,同时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是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现代生活中剪纸以新的材料和功能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对我们的五感产生刺激,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课设计以直观的剪纸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走进民间剪纸艺术世界,分析剪纸的艺术特色;发现民间剪纸艺人,视频了解剪纸艺人源于生活却高于会生活的艺术创作;学做传统剪纸,系统了解剪纸的知识,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于生活。

故事教学法让美术鉴赏课生动起来——以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为例

故事教学法让美术鉴赏课生动起来——以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为例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由于学生升学压力大、思想上不够重视,再加上一些任课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上课方法单一,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欣赏教学重在“领受—领悟—提升”的过程,如果能在鉴赏课中巧妙地开展故事教学,把教学内容融入故事,创设教学情境,一定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笔者以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为例,探讨如何采用故事情境教学法进行美术鉴赏教学。

该课共分为五个部分的内容,教学的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在美术教参中已经有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笔者在备课时收集了很多民间美术实物,如剪纸、年画、布老虎、玩具、惠山泥人等。

这节课教材呈现的内容非常多,有泥人、民间玩具、剪纸、年画等,由于这些作品历史悠久,时间跨度大,要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把教材内容讲透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必须对教科书的材料进行整合并恰当运用。

在备课的时候,笔者想到民间美术和人们的民俗活动息息相关,不妨抓住出生、结婚、过年这几件人生的大事创编故事情节,围绕“民间”这个关键词设计教学环节,由面到点,把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美术学科的知识体系相结合,实现学生有效经验基础上的发展,使教学过程繁而不乱。

故事教学法要根据美术学科的内容,在教学环节上进行精心设计。

笔者尝试以某人物作为故事的主人公,设置故事情境,以出生、结婚和过年的几件人生大事串联故事内容,让学生在理解故事的过程中开展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逐步认识和了解民间美术作品。

这既是对美术教材的有效利用,也是对现代美术课堂的发展和创新。

具体操作时,主要有四个步骤,即“引—选—串—透”。

一、“引”——激趣导入“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围绕故事主题积累素材。

导入开始的时候,笔者展示自己收藏的民间美术作品——江苏无锡的惠山泥人“大阿福”。

在学生的赞美声中,笔者顺带给学生送去良好的祝福,说:“同学们今天看了大阿福,来年生活更幸福!”接着,笔者借助课件进行教学。

美术判断题

美术判断题

美术判断题1、在美术活动中基本上不存在标准答案,某些活动中也不存在“对”与“错”,美术活动是一种极富个性与想象力的创造性活动。

(√)2、两河流域最早的美术是由希腊人创造的。

(╳)3、“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是指达•芬奇、提香、拉斐尔。

(╳)4、美术学习活动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文理学科的学习方式。

(√)5、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是尼德兰。

(╳)6、工笔从画法上可分为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四种。

(√)7、新印象主义又称为“分割主义”或“点彩派”,代表画家有修拉、梵高等。

(√)8、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

(√)9、“印象主义”这一名称源于莫奈的《日出•印象》一画,故莫奈有“印象派之父”之称。

(√)10、书法分为楷书、魏碑、行书、隶书四种书体。

(╳)11、平面构成的基本方式有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密集、对比、肌理等。

(╳)(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对比、)12、中国山水画中的“三远”指:高远、深远、平远。

(√)13、“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本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

(√)14、美术作品体现出的运动感,是人的一种视觉感受。

这种视觉感受受到形体的方向、形状、重心、力度等方面的控制和引导。

(√)15、标志是一种视觉识别符号,要有强烈的标识性,使人过目难忘。

( ? )16、某位僧人画家把自己的号连续写成“哭之”和“笑之”的字样,他就是清代的石涛。

(╳)(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朱耷)17、色彩三要素是明度、纯度、色相。

(√)18、《三毛流浪记》为画家张乐平最著名的代表作。

(√)19、美术教师应该具有:营造互动发展的教学过程、面对全体学生、树立课程意识、终身学习意识等教育观念。

剪纸的意义

剪纸的意义

剪纸的意义郭沫若先生曾以“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的诗句赞誉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十分贴切与深刻。

2006年5月20日剪纸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中国剪纸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批列入了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

这使我们有必要对剪纸的文化意义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与了解。

精品文档,超值下载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以其历史悠久、流传深远、技艺精湛、富有浓郁鲜明的地方特色而著称。

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创造的绚丽多彩的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各民族社会生活、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审美理想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每个时期的地域文化,都会产生它特有的艺术形式。

透过民间剪纸的纹样和装饰现象,人们可以窥视到某个民族、某个地区、某个时期、某种文化的具体表现。

中国民间剪纸的题材内容非常丰富,主要表现在戏曲故事、吉祥观念和民间习俗三个方面。

它犹如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不仅照出各族人民劳动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也以其独特的造型艺术语言反映了各族人民的情感生活与生命追求。

民族剪纸中的每一个纹样、每一种形象、每一幅构图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就像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叶小舟,可能还负载和积淀着那些至今尚未被科学认知的充满原始神秘色彩的多种文化信息与符号象征。

戏曲学研究表明,戏曲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它的形成与流传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又是在与多种艺术形式的融会中发展成熟的。

从发生学、传播学、观众学和民俗学的角度来看,美术,尤其是民间美术对中国戏曲的形成与发展曾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在民间美术中,剪纸又是最为普遍,表现戏曲故事和戏曲人物较多的一种艺术形式。

自宋代以来,戏曲便成为民间社会生活中最为普及的一种艺术活动,发展至今在全国城乡大约有300多个剧种在演出,上演的剧目更是相当的丰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教案+课件下载全套!教材分析:中国民间美术内容种类繁多,寓意深邃,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华之一。

本课由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主要种类介绍三部分构成,罗列了年画、刺绣、风筝、玩具、编织、剪纸等民间美术,并分析其各自特有的造型特征及审美趣味,使学生初步地较为全面地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辉煌成就,继承发展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1.通过对民间美术作品欣赏,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并逐步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审美的情趣。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题。

从而了解家乡本土的美术。

进而热爱乡土美术,并逐步提高传承乡土美术的意识。

3.通过学生欣赏、感受、体验、讨论、评述等过程,培养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讲清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

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1.让学生解情况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2.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

教学方法:以竞赛和形式引导赏析,课件展示、启发、建议和小结等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课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中国民间美术简介视频,导入本课。

带问题观看录像:1.视频中都有哪些民间美术作品?2.民间美术与其他美术的区别是什么?(学生)对联、门神、剪纸、年画、面花、糖人、风筝、刺绣、面人、陶器等播放录像截图:提示学生录像中出现民间美术的类别,引出民间美术概念及民间美术与其他美术的区别。

二、问题:如何界定民间美术教师讲解:民间美术从历史上看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而言的,从现代来看,民间美术是相时于专业美术而言的,它的创造者基本上是从事生产的劳动人民。

民间美术的制作材料大都是普通的木、布、纸、竹、泥土,然而制作技巧高超、构思奇巧、很少自然主义的模拟物象,而是善于大胆想像和夸张表现强烈的感情,又常用于人们熟悉的寓意谐音的手法,通过优美的形象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艺术上刚健清新活泼淳朴,带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什么是民间美术?(学生)民间美术是广大农村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作,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广泛流传的美术作品。

(提出问题)如何去认识这些民间美术呢?(教师总结)由于民间美术种类繁多,所以把它归为平面造型、立体造型、综合造型三种类型。

1.(出示幻灯片)平面造型:剪纸、刺绣织锦、木刻版画、民间绘画、印染花布引出平面造型中主要的几种民间美术类型,欣赏作品:《剪纸》《河南三门峡富贵双喜绣鞋垫》《肚兜》《白蛇传•盗仙草》《财神》《六子争头》《赐福生财灶王》《刘海戏金蟾》《民间绘画》教师讲解:剪纸:剪纸窗花多以单色红纸剪制而成、一次最多不超过三四张。

有的要结合点染;有的是以刀代剪,然后用白酒调品色,点染的彩色直接向下浸透,一次刻染可达四十张之多。

刺绣:多绣于鞋、枕头、肚兜、袜底、鞋垫、荷包、香包等小件物品上。

这些刺绣纹样大都隐喻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祈求子孙万世、幸福长寿之意。

河南三门峡富贵双喜绣鞋垫:在传统民间美术中,妇女所创造的母体艺术部分,男儿成年后,为了生存要走四方,劳动生产都要由脚下起始,生活的支柱根基是由足下而生,所以鞋垫大都是针对男性制作的,制作鞋垫是最能典型地表达其功能与意念的特殊方式。

这些实用品是充分表现了情与爱最有力量的传统民间艺术。

肚兜:又称“抹胸”,是中国传统服饰中护胸腹的贴身内衣,肚兜的面上常有图案,有印花有绣花,印花流行的多是蓝印花布,图案多为“连生贵子,、“麒麟送子”、“凤穿牡丹”、“连年有余”等吉祥图案。

绣花肚兜较为常见,刺绣的主题纹样多是中国民间传说或一些民俗讲究。

大多是趋吉避凶、吉祥幸福的主题。

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具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对民间美术的其他门类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形成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成熟、雏俗共赏的画种。

白蛇传•盔仙草:是传统年画,是白蛇传系列年画中颇具代表性的一幅,人物造型清秀,面部设色雅致,服装色彩艳丽,背景有奇山峭石、祥云朵朵,都带有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的韵味,是天津杨柳青年画的特色。

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寓意。

财神:是年画中常用的一种体裁。

中国民间供奉的招财进宝之神。

《六子争头》:巧妙地利用头部和臂部的相互借用,寓意:争头(名)争腚(锭——元宝),或躬或趴组成了六个不同姿态的孩子(六顺)。

赐福生财灶王,是一幅三段式的灶王图。

上层是赐福财神和童子,中层为灶王夫妇及侍从。

下层是宅神,两边有文官、武将和侍从。

最下边有聚宝盆和鸡犬。

加上画幅两侧的八仙人物。

采用阁楼式构图,画面层次丰富、构图饱满,装饰性很强,体现了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

刘海戏金蟾:在民间代代相传。

民间俗称“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所以刘海成为钓钱散财之神,也称招财童子,反映出民间百姓希望发财富裕的愿望。

民间绘画:民间绘画也称为农民画,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农民创作绘画的。

农民画色彩浓郁,它所表现、传达的奔放激情,是农民粗犷、直爽的性格的艺术写照。

农民画的内容丰富,从农家生活到田园景致,无不表现了农民贴近自然的纯朴气质,以及对生活执着的热爱与期望。

农民画就是广泛吸收了这些传统民间艺术的精髓,逐步形成的。

2.(出示幻灯片)立体造型:石雕、布制品、泥塑、面塑、陶瓷、竹木雕引出平面造型中主要的几种民间美术类型,欣赏作品:《双头猴》《兔爷儿》《面花》《虎头帽、虎头鞋》《双耳鱼枕》《竹木雕》教师讲解:双头猴:庙会集市上有一种民间艺人手工捏制的泥玩具。

来源与伏羲、女娲的远古神话有关。

民间艺人说他们的手艺是“人祖爷爷(伏羲和人祖姑姑〔女娲〕传下来的”。

兔爷儿:源于人们对月神的崇拜和对神话的确认。

在民间,专供儿童祭月用的造像,兔爷儿。

兔爷儿既然为儿童专用,就不免带有玩具色彩。

通常供奉之后,就成了孩子们的玩具,于是又出现了牵线操纵可使手臂活动的活动兔爷儿。

面花:连体娃娃又称“辫不清”中国面塑礼花、面摸则是民众再现女娟持土造人和万物生灵的方法,用面粉和水掺和揉制飞禽走兽、蔬菜瓜果、草木鱼虫、人神灵怪等等,组成“心眼”中的大千世界,表达人们对五谷丰登、万物兴荣、人丁兴旺、子孙繁衍的热切期望。

可见人们对娃娃的渴求、对新生命歌项的程度到家了。

布制品:民间艺术中的布制品既是陈设品,也是生活实用品和儿童玩物。

那些保护生命的狮虎,象征生命繁衍,喻意创造生命的女娲,代表人类希望的娃儿的蛙、蛇和象征人们在传统节日除旧迎新,驱邪逐恶,以毒攻毒的五毒形象在家妇们手下都被赋予了既定的传统观念,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而活在民间。

虎头帽、虎头鞋体现出在遇到重重灾难,崇天地、拜鬼神,求助威镇灾难的象征物及神力的形式层出不穷,而虎在诸多镇邪的崇拜中传承至今。

竹木雕:民间艺术家通过选、剪、削、劈、雕、迭、轧、粘、咬等工艺技术制作而成,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和收藏价值。

3、(出示幻灯片)综合造型:风筝、泥玩具、皮影、灯彩引出平面造型中主要的几种民间美术类型,欣赏作品:《风筝一沙燕儿》《坐虎》《灯彩》《皮影》教师讲解:风筝:在我国起源较早,最早见于记载的南北朝时期。

开始用于传递书信,唐以后演变成为玩具。

风筝是集科技与艺术于一身,融运动和娱乐为一体的艺术品。

“沙燕儿”的头是燕子头的平面变形,被贼予了人的感情,再加上那对剪刀尾巴,使人看上去就会想到燕子。

人们按照大家都喜欢的“大胖小子”,扎成了胖沙燕和雏燕;又按照亭亭玉立,苗条秀美的少女,扎成“瘦沙燕”。

人们在沙燕的膀窝、腰节和前胸、尾羽等处加上蝙蝠、桃子、牡丹等吉祥图案,以寓意着幸福,长寿和富贵等美好的愿望……民间玩具:是民间美术中的一个种类。

劳动人民以自己灵巧的双手,为下一代的成长,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制作出精美的艺术品。

这些玩具体现着劳动人民自己的审美情趣,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意念、理想、祝愿与爱心。

它是对儿童进行审美和民风民俗培养的教具。

坐虎(陕西凤翔泥玩具):泥玩坐虎是外甥满月时,舅舅赠送的礼物,祝愿孩子健康成长,如虎虎生机。

灯彩:灯彩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才智巧思,它融抽象构成、拟形雕塑、平面书画、复合装饰和光动机制于一体,是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综合空间艺术。

皮影:较多使用牛皮、羊皮、驴皮、猪皮等等,其中牛皮是目前中国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材质。

皮影的雕刻要经过刮皮浆皮、拓样雕刻、着色涂油、拼钉装杆几个步骤。

刀口和上色是最能体现雕刻艺人水平的地方。

人物造型分为生、小、大、鬓、丑等。

绘画染色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

忠良人物为五分面,反面人物为七分面。

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末、丑五角色齐全。

三、问题:如何理解民间关术作品语言特征?(学生)象征性、寓意性1.(出示幻灯片)寓意:桃一长寿、石榴一多福多寿多子、鸳鸯一夫妻恩爱等欣赏作品:《婚庆剪纸》《生日剪纸》教师讲解:与多子的鱼一样,鼠、石榴、葫芦、南瓜、葡萄、蝴蝶、兔子、蛙、蟾等极富生命力和繁衍能力强的动植物,及以它们组合所构成的纹样,如“鱼钻莲.、“蛇盘兔、“狮子贯钱”“鼠吃葡萄”、“刘海戏金蟾”等等皆是再现阴阳相合、繁衍生命、子孙万代生生不息的“心眼”景象。

鱼来表示对生殖繁盛和生活富裕的祝福;用具有象征意义的牡丹来祈求富贵平安;用莲蓬来寄托多子的愿望;用蝙蝠、鹿、鹤来表示福、禄、寿。

2、(出示图片)谐音:连年有余、喜上眉梢、马上封侯欣赏作品《五福捧寿》《鸡鸣富贵》《四季平安》《一帆风顺》《连年有余》《喜上眉梢》教师讲解:“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的“讨口彩”民众心理和民俗意识,也是构成民间美术造型传统程式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多以画面物象的谐音来表现。

如经典题材“连年有余”,画“莲.和“鱼”,以“莲”谐音“连”、“鱼”谐音“余”共同组成“连年有余”;“连生贵子”画一莲花和一捧笙吹奏的胖小子,则是以“莲”谐音“连”、以“笙”谐音“生”,共同构成“连生贵子”的口彩;画鸡和羊,是“大吉祥”;画喜鸽蹬在梅花枝头是“喜上眉梢”;画猴背猴,是“辈辈封侯”;画鸡冠花戴在头上,是“官上加官”;画鹿与鹤,是“六合同春”3.(出示幻灯片)符号:万字不断头—万福不断、盘长—长久永恒、方胜—同心双合、彼此相通、古钱—美满、团圆吉祥、如意头—吉样如意,幸福来临欣赏作品《床榻》《中国节》《天然松石盘长藏式纯银吊坠》《瓷枕》《如意头双面工线板》教师讲解:“卍”(音“万”)是“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引申为坚固、永恒不变、辟邪趋吉,以及吉样如意的象征,是表示永恒的吉样符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