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六_1_2第3课时《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教案设计
6_1_2 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及其大小比较(优质学案)
学习笔记记录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6.1.2 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及其大小比较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会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2.掌握算术平方根的估算及大小比较. 重点:会比较两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大小.难点:会估算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大致范围,掌握估算的方法,形成估算的意识.二、学习过程: 课前自测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并用“<”分别把被开方数和算术平方根连接起来. 1,4,9,16,25.【归纳】被开方数_______,对应的算术平方根也______. 若a >b >0,则_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探究:能否用两个面积为1dm 2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dm 2的大正方形?你知道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吗?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是多少呢?2有多大呢?学习笔记记录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事实上,2=1.414213562373…,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指小数位数_______,且小数部分__________的小数.)π也是一个无限不循小数.实际上,许多正有理数的算术平方根(例如3,5,7等)都是无限不循小数.典例解析例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1) 3136 (2) 2 (精确到0.001)【针对练习】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1) √1369 (2) √101.2036 (3) √5 (精确到0.01)合作探究 探究:(1)利用计算器计算下表中的算术平方根,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计算器计算3≈______(精确到0.001),并利用你在(1)中发现的规律说03.0≈______,300≈______,30000≈______的近似值.2学习笔记记录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能根据3的值说出30是多少吗?典例解析例2.已知面积为37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4<x<5 B .5<x<6C .6<x<7D .7<x<8【针对练习】估计√17−1的值在( ) A .1到2之间 B .2到3之间C .3到4之间D .4到5之间 例3.通过估算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 √5 与 1.9; (2) 216 与 1.5.【针对练习】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8 与 √10; (2)√65 与 8; (3)√5−12 与 0.5; (4)√5−12 与 1.例4.小丽想用一块面积为400cm 2的正方形纸片,沿着边的方向裁出一块面积为300cm 2的长方形纸片,使它的长宽之比为3:2.她不知能否裁得出来,正在发愁.小明见了说“别发愁,一定能用一块面积大的纸片裁出一块面积小的纸片”,你同意小明的说法吗?小丽能用这块纸片裁出符合要求的纸片吗?学习笔记记录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标检测1.估计√11的值在( )A.1与2之间B.2与3之间C.3与4之间D.4与5之间 2.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10<√127<11B.11<√127 <12C.12<√127 <13D.13<√127 <14 3.下列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A.-1B.0C.1D.√2 4.估算√31-2的值( )A.1与2之间B.2与3之间C.3与4之间D.4与5之间5.已知√6≈2.449,不再利用其他工具,能确定出近似值的是( )A.√0.6B.√60C.√600D. √6000 6.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的值(精确到0.001). (1)√23≈______; (2)√26.5≈______; (3)√106≈______; (4)√0.56≈_______. 7.(1)已知√53≈7.2801,则√5300≈_______. (2)已知√2015≈44.889,则√20.15≈________. (3)已知√7≈2.65,√70≈8.37,则√0.007≈_________. 8.已知m 、n 是连续整数,m<√21<n,则m=____,n=____. 9.√20的整数部分是4,√20的小数部分是20-4,仿此填空: (1)√40的整数部分是____, 小数部分是_______; (2)√70的整数部分是____,小数部分是_________.学习笔记记录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设2+√6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是x 、y ,试求x 、y 的值与x-1的算术平方根.11.勤俭节约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涛涛的爷爷是能工巧匠,他把两张破损了一部分的桌面重新拼成一张完整的正方形桌面,其面积为169dm 2,已知他用的两张小桌面也是锯成了正方形的桌面,其中一张是边长为5dm 的小板子,试问另一张较大的桌面的边长应为多少才能拼出面积为169dm 2的桌面?12.(1)填写下表,观察被开方数a 的小数点与算术平方根√a 的小数点的移动规律:(2)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填空:①已知√396.01=19.9,则√3.9601=_____________. ②已知√m =0.345,√n =34.5,则n 是m 的______倍.学习笔记记录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6.1.2 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及其大小比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6.1.2 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及其大小比较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以下统称“教材”)第六章“实数”6.1.2 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及其大小比较,内容包括: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估算及大小比较.2.内容解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第课时《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及其大小比较》.本节课主要是前面学习的算术平方根的延续.夹值法应用为后面学习实数做知识准备,为解得估算作铺垫,提供知识积累.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掌握算术平方根的估算及大小比较.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会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2)掌握算术平方根的估算及大小比较.2.目标解析会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理解被开方数扩大(或缩小)与它的算术平方根扩大(或缩小)的规律.能用夹值法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通过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初步了解开方开不尽的数的无限不循环性,理解用近似值表示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实际意义.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对算术平方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运用不够灵活;学生也经历过一些探索,但还不够系统、全面,教师在具体课堂中应把握好这些特点.基于以上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会估算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大致范围,掌握估算的方法,形成估算的意识.四、教学过程设计自学导航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并用“<”分别把被开方数和算术平方根连接起来.1,4,9,16,25.解:1=1,4=2,9=3,16=4,25=5.比较结果:1<4<9<16<25,1<4<9<16<25.被开方数越大,对应的算术平方根也越大. 若a>b>0,则a>b>0.合作探究探究:能否用两个面积为1dm2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dm2的大正方形?你知道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吗?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x2=2,由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知x=2,所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2dm.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是多少呢?2有多大呢?因为 12=1,22=4,所以 1<2<2因为 1.42=1.96,1.52=2.25,所以 1.4<2<1.5因为 1.412=1.9881,1.422=2.0164,所以 1.41<2<1.42因为 1.4142=1.999396,1.4152=2.002225,所以 1.414<2<1.415……事实上,2=1.414213562373…,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指小数位数无限,且小数部分不循环的小数.)π也是一个无限不循小数.实际上,许多正有理数的算术平方根(例如3,5,7等)都是无限不循小数.考点解析考点1: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大多数计算器都有键,用它可以求出一个正有理数的算术平方根(或其近似值).例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1) 3136 (2) 2 (精确到0.001)解:(1)依次按键3136=,显示:56,∴3136=56(2)依次按键2=,显示:1.4142135623731,∴2≈1.414注:计算器上显示的1.4142135623731是2的近似值.【迁移应用】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1)√260.8≈________(精确到0.01); (2)√6≈________(精确到0.001).2.依次按键225,显示的结果是( )A.±15B.15C.-15D.253.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1)√4225; (2)-√4.3265(精确到0.01).解:(1) √4226=65; (2) -√2≈-2.08.考点2:估算算术平方根例2.√24的值在( )A.2和3之间B.3和4之间C.4和5之间D.5和6之间 解析:因为16<24<25,所以√16<√24<√25,即4<√24<5.故√24的值在4和5之间.【迁移应用】1.估计√54-4的值在( )A.6到7之间B.5到6之间C.4到5之间D.3到4之间2.已知a ,b 是两个连续整数,且a<√20<b ,则a+b=_____.3.与√3最接近的整数是_____.4.满足√2<x<√10的整数x 有_____个.考点3:估算算术平方根例3.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82与9; (2)√3−12与12; (3)-√5+1与-√22. 解:(1)因为92=81,所以√81=9.因为82>81,所以√82>√81,即√82>9.(2)因为1<√3<2,所以0<√3-1<1,所以√3−12<12. (3)-√5+1≈-2.236+1=-1.236,-√22≈-1.414÷2=-0.707.因为-1.236<-0.707,所以-√5+1<-√22.【迁移应用】1.比较大小:√3+15____35.2.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12与√14; (2) √24−12与32. 解:(1)因为12<14,所以√12<√14.(2)因为4<√24<5,所以3<√24-1<4,所以√24−12>32. 考点4:估算算术平方根例4.用两个面积为200cm 2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1)大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2)若沿着大正方形边的方向裁出一个长方形,能否使裁出的长方形纸片的长、宽之比为5:4,且面积为360cm 2?解:(2)设长方形纸片的长为5xcm ,则宽为4xcm.根据题意,得5x·4x=360,所以x=√18.所以长方形纸片的长为5√18cm.因为18>16,所以√18>√16,即5√18>4.由上可知5√18>20,所以沿着大正方形边的方向裁出一个长方形,不能使裁出的长方形纸片的长、宽之比为5:4,且面积为360cm 2【迁移应用】1.小丽想用一张面积为36cm 2的正方形纸片(如图所示),沿着边的方向裁出一张面积为20cm 2的长方形纸片,且它的长是宽的2倍.你认为小丽能用这张纸片裁出符合要求的纸片吗?为什么?解:不能.理由如下:因为正方形的面积为36cm2,所以边长为√36=6(cm).设长方形的宽为xcm,则长为2xcm.根据题意,得2x·x=2×2=20,即x2=10,所以x=√10,所以长方形的长为2√10cm.因为10>9,所以√10>3.由上可知2√10>6,即长方形的长大于正方形的边长,所以不能裁出符合要求的长方形纸片.2.国际比赛的足球场的长在100m到110m之间,宽在64m到75m之间.如图,为了迎接某次奥运会,某地建设了一个长方形的足球场,其长是宽的1.5倍,面积是7560m2,请你判断这个足球场能否用作国际比赛,并说明理由.解:这个足球场能用作国际比赛.理由如下:设足球场的宽为xm,则足球场的长为1.5xm.由题意,得1.5x2= 7560,所以x2=5040.所以x=√5040.因为702=4900,712=5041,所以70<√5040<71,所以105<1.5×√5040<106.5.所以符合要求.所以这个足球场能用作国际比赛.合作探究探究:(1)利用计算器计算下表中的算术平方根,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计算器计算3≈______(精确到0.001),并利用你在(1)中发现的规律说03.0≈______,300≈______,30000≈______的近似值.你能根据3的值说出30是多少吗?考点解析考点5:算术平方根的规律探究例5.【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1)利用计算器计算,将结果填入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用计算器计算√5≈_______(精确到0.001),并用上述规律直接写出:√0.05≈______;√500≈ ______;√50000≈ ______.发现规律: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动2位,它的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相应地向左(或向右)移动1位.【迁移应用】1.已知√15≈3.873,则√150000≈_______;若√a≈0.3873,则a≈_____.2.(1)利用计算器计算:①√11−2=_____;②√1111−22=_____;③√111111−222=_______.。
2024青岛版六年制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总复习教案 数的运算(2)
4数的运算(2)⏹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数的运算⏹教学提示题目要求,和题目特点决定了合理的运算方式。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进一步熟练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会使用运算律的变形进行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掌握所学的常见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养成规范、认真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四)解决第四个红点问题。
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怎样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课件出示有关信息和问题:王老师要买190本《数学小词典》,每本3.80元。
她带了800元钱,够吗?应找回(或再付)多少元?请学生先利用四则运算解决这一问题,明确计算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
引导学生整理解答过程,并在组内结合问题情境和下列思考题,尝试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问题情境王老师买词典需要计算带了800元钱,够吗?应找回(或再付)多少元?只需要近似值需要精确计算估算3.80≈4 190≈2004×200=800口算3.80×200-3.80×10笔算3.80×190用计算器算3.80×190设计意图:初步让学生感悟、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
(二)梳理总结:(四)解决第四个红点问题。
思考题:1.解决问题时一般可以分成几个主要步骤?每一步做什么?2.分析数量关系时,你运用了什么方法?3.需要借助线段图等直观手段吗?4.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学生分小组汇报讨论交流的成果,教师在归纳的基础上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首先,理解题意,找出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其次,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再次,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最后,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六1(2)第3课时《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教案-人教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谈话导入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计算器为人们解决具体计算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带来了便利。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复习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
(板书课题: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回顾与整理1.估算。
(1)什么叫估算?一般怎样估一个数?①对事物的数量或计算结果作出粗略的推断或估计叫估算。
②估算一般用“四舍五入”法,把这个数估成整十、整百、整千……数,使它与实际结果相差最少。
(2)举例说明: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估算各应怎样进行?①加法估算:先求出加数的近似数,再用近似数求和。
例如:1886+3769≈2000+4000=6000。
②减法估算:先分别求出被减数和减数的近似数,再用近似数求差。
例如:5160-3178≈5000-3000=2000。
③乘法估算分两种情况。
a.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可以把另一个乘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将近似数和这个一位数相乘。
例如:816×3≈800×3=2400。
b.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可以把两个乘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将两个近似数相乘。
例如:816×33≈800×30=24000。
④除法估算分两种情况。
a.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够除,就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求商;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不够除,就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前两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求商。
例如:8632÷3≈9000÷3=3000,632÷9≈630÷9=70。
b.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先分别求出除数和被除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十位后面的尾数省略,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十位上的数大,就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十位上的数小,就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前两位后面的尾数省略,再求这两个近似数的商。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课件-(二)数的运算-第3课时 估算
30
360
5 397
2400 40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答:笑笑估计的结果比精确结果大, 淘气估计的结果比精确结果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答:东方影院容纳不下,应该去星华影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168+288<2107608+3209808=5406808(元) 798+260>790+260 =1050(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2.先估一估,判断各题的计算是否正确,再算一算。
3500-700=238200
791+118= 9809
总复习 数与代数
数的运算
第 3 课时 估 算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计算之前的估算 可以有利于人们对运算结果有大致的了解。 计算之后的估算 可以有利于人们对运算结果进行检验。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往大估” 48×6 <50×6 =300(人) “往小估” 42×6 >40×6 =240(人)
9.9×6.9= 698.31
204÷2= 1022
29×49= 145201
14 2+ 7
155 = 19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49×30 <50×30 =1500(字)<1528(字)
答:她不能在30分内打完这篇稿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30 450
1121Βιβλιοθήκη 40071 400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2 数的运算》7-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2 数的运算》7-人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培养学生快速计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数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勇于探究、合作学习。
二、教学重点•掌握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理解数的运算规律。
三、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数的运算规律。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课件:准备与数的运算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工具:板书、教学实物、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让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过的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与练习(30分钟)•介绍数的运算规律,分别讲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给学生出示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拓展(15分钟)•给学生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数的运算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4. 总结与训练(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难点,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和练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在数的运算规律的讲解和练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数的运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案例引导,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七、教学延伸•给学生布置更复杂、更有挑战性的题目,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数的运算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是关于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2 数的运算》的教学内容,希朿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数的运算(二)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数的运算(二)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掌握两位数及以上的整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2. 能够正确进行整数乘除法的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3. 理解乘除法运算中各部分的关系,能够运用乘除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乘除法运算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
2. 两位数及以上的整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3. 乘除法运算中各部分的关系。
教学难点1. 整数乘除法的估算。
2. 运用乘除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 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3.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1. 复习导入:通过回顾已学的整数乘除法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探究新知:a.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
b. 引导学生总结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
3.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
第二课时:两位数及以上的整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
2. 探究新知:a.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及以上的整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b. 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及以上的整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3.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两位数及以上的整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两位数及以上的整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第三课时:乘除法运算中各部分的关系1. 复习导入:回顾前两节课学习的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和运算方法。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第1部分 2 数的运算 》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1部分 2 数的运算》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正数、负数的概念,掌握正负数加法、减法的运算规律。
2.熟练掌握整数加减法运算,能够正确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正负数之间的运算规律。
2.熟练运用整数加减法计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正数、负数的概念理解。
2.正负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3.整数的加减法运算练习。
4.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言: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正数、负数的概念。
2.讲解正负数的表示方法和加法规则。
3.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正负数加法练习。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内容,强化正负数加法的运算规律。
2.讲解正负数的减法规则。
3.给学生布置正负数加减法练习题,以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课时1.引入整数的概念,讲解整数的加法、减法规则。
2.给学生讲解整数加减法运算的技巧和方法。
3.练习整数的加减法计算,加强学生的运算能力。
第四课时1.针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和强化。
2.给学生提供一些综合运算题目,并指导学生如何解题。
3.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与整数运算相关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五、教学反馈1.对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作业批改,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2.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难题。
3.定期组织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整数运算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1.给学生拓展更多整数运算的应用场景,如温度计算、海深计算等。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整数运算背后的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以上是教学计划的大致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的运算_估算的运用课件公开课ppt
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有50米。
1、接近50米 2、超过50米一点
3、比50米少一点
1.四舍五入法: • 一年级人数:45
≈50 ≈40 ≈40 ≈50 ≈50 ≈50
全年级人数: 50×4+40×2=280(人) 235<280<300 答:应该去希望电影院.
• 二年级人数:43
• 三年级人数:42 • 四年级人数:48 • 五年级人数:46 • 六年级人数:47
2.去尾法:
20×60=1200(元)
30×60=1800(元)
22元 31元 37元
40 ×60=2400(元)
答:应该买第二种书包最合适。
在生活、学习中哪些时候要用到估 算呢?请你和同桌讨论一下,再告诉老 师吧。【1分钟哦】
一张报纸的字数 一堆红豆的数量
操场上可以站多少人
一年浪费多少水
行估算。
答:这时妈妈的钱只够买薄本菜谱。
合作要求:
1、估一估:请自己估一估妈妈的钱够买那一本? 2、想一想:你是采用那种方法进行估算的?
3、说一说:和你的小组成员说一说你选择估算 方法的理由。
实际应用时为了计算方便,有时需 要估大一些,就选用进一法,有时需要估 小些,就选用去尾法,有时为了使估算结 果更接近准确值,需要我们把四舍五入法 与其他方法结合进行估算。
①一份文稿700字,估张老师18分钟能打完。
②兰兰家到百货商场的路程有1900米,兰兰 现以68米/分的速度,从家步行到百货商场。估 一估,25分钟她能到达吗?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的运算(2)精品课件
名称
加法交换律
运算定律 举例
15+28=28+15
用字母表示
a+b=b+a
既能描述运算定律,又能用实例说明。
名称
加法交换律
运算定律 举例
15+28=28+15
用字母表示
a+b=b+a
你能像刚才这样,一边回忆我们学过的运算 定律,一边整理归纳其余的运算定律吗?
运算定律
名称
举例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
1.计算。(教材第78页练习十五第5题)
59×101
12.7-3.6-5.4
=59×(100+1) =12.7-(3.6+5.4)
=59×100+59×1 =12.7-9
=5900+59
=3.7
=5959
24(1 5 7) 468
24 1 24 5 24 7
4
6
8
=6+20-21
=5
1.计算。(教材第78页练习十五第5题)
(3 + 1) × 12=3 × 12 + 1 × 12
46
4
6
72÷0.25÷4=72÷(0.25×4) ……
举例说明
整数、分数、小数
比较辨析 这些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各有什么特点?
连加 连乘
运算符号不变
乘加、乘减 连减 减 加 连除 除 乘
比较辨析 找出下面计算中错误原因并改正? (1)15.3-3.29+5.71=15.3-9 盲目凑整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 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课后练习
1.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45+□+55=49+(□○□)。 (2)9.4×3.6=3.6×□。 (3)72.8×2.3+2.3×27.2=(□○□)○□。 (4)1.25×0.9×8=1.25○□○0.9。 (5)10.1×2.4=□×2.4+0.24。 (6)150÷25=(150×4)÷(25○□)。
6.1.2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 省优获奖课件新人教版
故长方形纸片的长为 3 50 cm,宽为 2 50 cm,
二、师生互动,课堂探究
而 3 50 >3×7=21(cm), 21 cm比原正方形的边长20 cm长, 故不能剪出这样的长方形.
归纳:通过上述过程发现:利用面积大的纸片 不一定能剪出面积小的纸片.
0.625 ≈0.790 57, 62.5≈ 7.905 7, 6 250≈79.057
比较上述的被开方数及其算术平方根,同样可 验证在(1)题中的规律,而在 0.0625与 0.625 中 的被开方数只扩大了10倍,它们的算术平方根之间 没有规律可循.
二、师生互动,课堂探究
2.探究活动 (1)用一块面积为400 cm2的正方形纸片,沿着边 的方向剪出一块面积为300 cm2的长方形纸片,你会 怎样剪?
(2)利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0.0625, 0.625, 6.25 , 62.5, 625 , 6250 ,…
你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吗?把你的发现用自己的语言叙述 出来.
二、师生互动,课堂探究
解:(1)∵0.0012=0.000 001, ∴ 0.000 001 =0.001. 依次可得出 0.000 1=0.01, 0.01 =0.1, 1 =1, 100 =10, 10 000 =100, 1 000 000 =1 000.
二、师生互动,课堂探究 (三)归纳总结,知识回顾 并不是所有的正数的算术平方根都是有 理数,这时我们既可以用“ a ”的形式表示, 也可以用一个与 a 的值接近的有理数替代.
a 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三、练习设 (一)双基练习 1.用计算器求出下列各式的值.
8 955, 12 345 , 260 , 0.005 37 解: 8 955 94.630 861 12 345 111.108 055
《6.1第2课时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算数平方根》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2课时数的估计及大小比较关键问答①用计算器计算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步骤是什么?②估算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大小时,常需要用到什么知识?③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有哪些?1.①用计算器计算44.86的值为(精确到0.01)( )A.6.69 B.6.7 C.6.70 D.±6.702.②2017·天津估计38的值在( )A.4和5之间B.5和 6之间C.6和7之间D.7和8之间3.③比较大小:10__________ 11.命题点1 用计算器求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热度:86%]4.2017·淄博运用科学计算器(如图 6-1-1 是其面板的部分截图)进行计算,按键顺序如下:( 3.5 - 4.5 )×3图6-1-1 x2 +4则计算器显示的结果是________.5.天气晴朗时,一个人能看到大海的最远距离s(单位:km)可用公式s2=16.88h来估计,其中h(单位:m)是眼睛离海平面的高度.如果一个人站在岸边观察,当眼睛离海平面的高度是1.5 m时,能看到多远(精确到0.01km)?如果登上一个观望台,当眼睛离海平面的高度是35m时,能看到多远(精确到0.01km)?命题点2 数的估算[热度:88%]6.④2018·台州估计7+1的值在( )A.2和3之间B.3和 4之间C.4和5之间D.5和6之间解题突破④7介于哪两个连续整数之间?7.⑤17的整数部分是__________,小数部分是________.模型建立⑤若a(a>0)的整数部分为n,则其小数部分为a-n.8.规定用符号[=________.x]表示一个数的整数部分,例如[3.69]=3,[ 3]=1,按此规定[ 13-1] 9.⑥如图6-1-2所示,在数轴上点A和点B之间表示整数的点有________个.图6-1-2解题突破⑥-2与7分别介于哪两个连续整数之间?10.⑦用“逐步逼近”的方法可以求出7的近似值.先阅读,再答题:因为22<7<32,所以2<7<3.2+3第一步:取=2.5,由2.52=6.25<7,得2.5<7<3.22.5+3第二步:取=2.75,由2.752=7.5625>7,得2.5<7<2.75.2请你继续上面的步骤,写出第三步,并通过第三步的结论对7十分位上的数字作估计.方法点拨⑦本题需先取数,再计算所取数的平方,最后比较大小.命题点3 数的大小比较[热度:92%]11.在数-5,0,3,2中,比3大的数是( )A.-5 B.0 C.3 D. 212.⑧2017·酒泉估计5-1 5-1与0.5的大小关系:________0.5(填“>”“<”或“=”).22方法点拨⑧作差法是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种常用方法.13.比较5-3与5-2的大小.2命题点4 算术平方根的应用[热度:94%]14.工人师傅准备从一块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工料上裁剪出一块面积为18平方分米的长方形的工件.(1)求正方形工料的边长;(2)若要求裁下来的长方形工件的长和宽的比为3∶2,则能用这块正方形工料裁剪出符合要求的长方形工件吗?15.⑨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物体从某一高度落下,速度会越来越快,即地球引力会使下落的物体加速下落.在物理学中,把地球引力给下落物体带来的加速度称为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g=9.8 m/s2,物体自由下落的高度h(m)与物体下落的时间t(s)之间的函数关系是1h=gt2.某人头顶上空490m处有一杀伤半径为50m的炸弹自由下落,此人发现后,立即以26m/s的速度逃离,那么此人能脱离危险吗?解题突破⑨炸弹落在地面上的时间是多少?在这个时间内,此人跑的路程是多少?16.⑩一个标有高度的圆柱形容器,加入一些水后观察水面高度如图6-1-3①所示,这时将一个直径为2 cm的圆柱形玻璃棒竖直插至容器底部,水面高度如图②所示,求容器的内口直径(圆柱的容积=底面圆面积×高).(精确到0.1cm)图6-1-3解题突破⑩玻璃棒在水中部分的体积是多少?容器中插入玻璃棒后,水面以下部分的体积比原来多了多少?17. 用计算器计算:(1)9×9+19=__________;(2)99×99+199=__________;(3)999×999+1999=__________;(4)9999×9999+19999=__________.观察上面几题的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用你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题的结果:__________.方法点拨利用计算器计算结果,观察9的个数与结果之间存在的规律.典题讲评与答案详析1.C 2.C 3.<4.-7 [解析] 根据按键顺序可得算式为(3.5-4.5)×32+4=(-1)×9+2=-9+2=-7.5.解:把h=1.5代入s2=16.88h,得s2=16.88×1.5=25.32,所以s≈5.03.即当眼睛离海平面的高度是1.5 m时,能看到的最远距离约为5.03km.把h=35代入s2=16.88h,得s2=16.88×35=590.8,所以s≈24.31.即当眼睛离海平面的高度是35 m时,能看到的最远距离约为24.31 km.6.B [解析] 由于2<7<3,所以7+1的值在3和4之间.7.4 17-48.2 [解析]∵3< 13<4,∴2< 13-1<3,∴[ 13-1]=2.9.4 [解析] 由于-2<-2<-1,2<7<3,所以-2与7之间的整数有-1,0,1,2,所以A,B两点之间的整数点有4个.2.5+2.7510.解:第三步:取=2.625,2由2.6252=6.890625<7,得2.625<7<2.75,所以7十分位上的数字可能是6或7.11.C1 5-1 112.>[解析]∵0.5=,又5>2,∴5-1>1,即> .2 2 213.解:∵4<5<9,∴2<5<3,∴5-3<0,5-2 5-2 >0,∴5-3<.2 214.解:(1)5分米.(2)设长方形工件的长为3x(x>0)分米,宽为2x(x>0)分米.根据题意,得3x·2x=18,解得x= 3.∴长方形工件的长为33分米,宽为2 3分米.∵33>5,∴不能用这块正方形工料裁剪出符合要求的长方形工件.15.解:能脱离危险.1当h=490时,即490=×9.8×t2,解得t=10,2在这个时间内,此人跑的路程为6×10=60(m)>50 m,所以此人能脱离危险. 16.解:圆柱形玻璃棒的底面半径为2÷2=1(cm).设圆柱形容器的内口半径为r cm,则有πr2×(8-7)=π×12×8,πr2=8π,r2=8,r=8,8≈5.7(cm).所以圆柱形容器的内口直径为2×8=217.(1)10 (2)100 (3)1000①先按键,再输入这个正数,最后按=键.②一个正数越大,它的算术平方根越大;另外需记住正整数如2,3,5等的算术平方根.③正数大于 0,0 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还可以用作差法、作商法等.。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 估算、解决问题(课件)
第六单元
第4课
第7页
课堂巩固
第六单元
第4课
二、解决问题。 1.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5天完成,乙队单独做20天完成。甲队先 做了这项工程的一半之后,乙队开始加入,两队合作多少天才能完成剩 下的工程? 1÷( 1 + 1 )=30(天)
2 15 20 7
答:两队合作30天才能完成剩下的工程。
7
第8页
第5页
第六单元
第4课
(4)验算作答,检验列式过程是否合理,结果是否正确,与原题的条 件是否相符,最后写出答语。
2.解决应用题常用的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
第6页
课堂巩固
一、估算。 899×0.99≈ 900 599÷313≈ 2
501×217≈100000 1898+2021≈ 4000 7.9×893≈ 7200 62.6÷6.9≈ 9
第 10 页
END
第六单元
第4课
感谢观看 下节课再会
第 11 页
第9页
课堂巩固
第六单元
第4课
3.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阳阳最近在读一本《名人传》,第一天读了
全书的3,第二天读了余下页数的1还多 8 页,这时还有 52 页没读。这本
8
5
《名人传》有多少页?
(52+8)÷(1-1)=75(页)
5
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3)=120(页)
8
答:这本《名人传》有 120 页。
第六单元
第4课
第六第六单单元元整总理复 与习 复习
第4课时 估算、解决问题
第1页
学习目标
第六单元
第4课
1.整理和复习估算的方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 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步 骤。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2 数的运算》-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2 数的运算》-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灵活使用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进行算术运算;
2.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的运算法则,解决相应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灵活运用;
2.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运算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复习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算术运算法则;
2. 练习应用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1.课本《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2.小黑板、彩色粉笔;
3.纸张、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
•复习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运算法则。
第二步:引入新知识
•讲解实际问题如何转化为数学运算,引导学生理解;
第三步:示范演练
•具体举例,让学生跟随计算,引导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第四步:练习巩固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内容;
第五步:课堂互动
•学生互相交流答案,讨论解题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合作。
六、教学反馈
•通过课堂练习和学生表现,及时总结教学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七、作业布置
•布置相应的书面作业,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八、教学心得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运算,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老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3课时税率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3课时税率人教版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3课时税率人教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3课时,主题是“税率”。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100页至101页,其中涵盖了税率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我会引导学生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计算税率的方法,并能够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计算税率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税率的概念,掌握计算税率的方法。
2. 教学重点:运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作业本、计算器、文具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以一个实际情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假设你去超市购买一件商品,商品的价格为100元,税率分别为5%和8%,请问你需要支付多少税费?”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讲解税率的概念:接着,我会解释税率的概念,税率是指税收占收入或价值的比例。
税率可以是百分比,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比率。
我会通过示例来解释税率的概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讲解计算税率的方法:然后,我会讲解计算税率的方法。
税率可以通过将税收除以收入或价值来计算。
我会给出具体的计算公式,并进行示例计算,让学生跟随一起计算,以便更好地掌握计算税率的方法。
4. 应用税率解决实际问题:5.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税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这些练习题将帮助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6. 板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税率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示例计算。
板书设计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税率的知识。
六、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面的税费和最终价格。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2第3课时《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2第3课时《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人教版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第6单元课时:2第3课时内容:《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2. 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能借助计算器找出计算规律。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技巧,能准确地进行估算。
2. 重点: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能借助计算器找出计算规律。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器、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让学生谈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估算和计算器的使用。
2. 引导学生思考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讲解估算的方法和技巧,如四舍五入法、去尾法等。
2. 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基本操作和功能键的作用。
三、例题讲解(10分钟)1. 出示例题,如“估算347乘以23的结果”。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估算,并展示估算的过程。
3. 使用计算器出示准确结果,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
四、随堂练习(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如“估算589乘以47的结果”。
2. 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找出计算规律,如发现两个数相乘的结果的个位数与两个数的个位数之和有关。
五、板书设计(5分钟)1. 在黑板上列出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2. 在黑板上展示例题的解题过程和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六、作业设计(5分钟)1. 作业题目:(1)估算875乘以32的结果。
(2)用计算器计算875乘以32的结果,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2. 答案:(1)估算结果:约28000(2)计算结果:28000,规律:两个数相乘的结果的个位数与两个数的个位数之和有关。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5分钟)1.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新插图)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6-1-6 数的运算 估算 知识点梳理课件
思维拓展练
7.中心小学新铺了392 m2的草皮,据统计,每平方 米绿草每天能释放氧气15.3 g,估计一下,中心 小学的草皮一周大约能释放多少千克氧气?一个 月呢?(一个月按30天计算)
392×15.3×7≈400×15×7=42000(g) 42000 g=42 kg 392×15.3×30≈400×15×30=180000(g) 180000 g=180 kg 答:中心小学的草皮一周大约能释放42 kg氧气,一 个月大约能释放180 kg氧气。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课件
1.数与代数 第6课时 数的运算▶估算
6 整理和复习
考点必知
考点1 估算的方法 1.填一填。 (1)估算82×18时,把82看成( 80 ),把18看成( 20 ),
所以82×18≈( 1600 )。 (2)在计算4872÷87时,我们把除数87看成( 90 )来试
商,所以商的十位上应该是( 5 ),它的商是( 两 ) 位数。
提升点2 估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易错题)晨星幼儿园要为学校92名小朋友定做新校服 了。有两个商场的面料、款式都比较符合校方要求,
每套定价均为120元。两个商场优惠情况如下。估一估,
到哪个商场购买比较便宜?
甲商场
乙商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买50套以上的顾客打 “买十送三”(不满10
七五折
套的仍按原价计算)
甲:120×0.75×92=8280(元) 乙:92÷13=7……1 120×(70+1)=8520(元) 8280<8520 答:到甲商场购买比较便宜。
(3)估一估,在 里填上“>”“<”或“=”。
241÷3 > 80
5.98×3.89 < 24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数的运算估算总复习PPT课件
23≈25(元)
凑十法
30+15+25=70(元)
超市购物:果汁16.00元、火腿肠13.00元、蔬菜8.00元、洗发水 23.00元、洗衣粉6.00元、牙膏3.00元。
(6)我还可以这样想:
100÷6≈16(元) 16-3=13(元) 23-16=7(元)
平均每样物品16元,只 有一样超过16,和3元的 去抵,一定够。
≈30+40+20 =90(元) 答:林老师带的钱够了。
我是这样想的:43中的3和24中的4,3+4不足10元
小明计算了两道题,请你用估算的方法帮他判断一下是否正确。
64×82=4758 ×
想:60×80=4800
209×19=2171 ×
想:200×20=4000
小红家的养鸡场平均每天产蛋198千克,估计一下,七月份大约 能产蛋多少千克?
198×31≈6000(千克) 答:七月份大约能产蛋6000千克。
谁说得对? 李奶奶在超市买了一双手套和一双球鞋。手套每副48元,球鞋每 双58.2元。
1.聪聪:总共不会超过100元。 2.佳佳:要100多元。 3.强强:200元不到一点。
48+58.2≈50+60=110(元) 答:佳佳说得对。
比一比,估一估。 78×6 ≈480 596×4 ≈2400 38×19 ≈800
78×62 ≈4800 596×42 ≈24000 61×82 ≈4800
接近30元
大约40元
大约20元
林老师带100元买上面这三样体育用品,估一估老师带的钱够吗?
林老师带100元买上面这三样体育用品,估一估老师带的钱够吗? 28+43+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计算器为人们解决具体计算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带来了便利。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复习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
(板书课题: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
⊙回顾与整理
1.估算。
(1)什么叫估算?一般怎样估一个数?
①对事物的数量或计算结果作出粗略的推断或估计叫估算。
②估算一般用“四舍五入”法,把这个数估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使它与实际结果相差最少。
(2)举例说明: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估算各应怎样进行?
①加法估算是把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近似数求和。
例如:1586+3769≈6000
②减法估算是把被减数和减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近似数求差。
例如:5160-3178≈2000
③乘法估算分两种情况。
a.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把另一个乘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近似数和这个一位数相乘。
例如:816×3≈2400
b.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把两个乘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两个近似数相乘。
例如:816×33≈24000
④除法估算分两种情况。
a.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够除,就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不够除,就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前两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求商。
例如:8632÷3≈3000632÷9≈70
b.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先分别求出除数和被除数的近似数,把除数十位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十位上的数大,就把被除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十位上的数小,就把被除数前两位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再求这两个近似数的商。
例如:898÷31≈30(898≈900,31≈30)
538÷62≈9(538≈540,62≈60)
(3)如何用估算解决问题?
预设
生1: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
的估算方法(“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和“选中间数”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实际。
生2:估算购物要带的钱、制作物品要用的原料时要估大些。
生3:估算座位能坐多少人时要估小些。
……
2.复习用计算器计算和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
(1)回顾对计算器的认识。
(组内交流计算器各键的名称及作用)
(2)教师读题,同桌合作,用计算器计算。
(学生一个按键,一个观察、指导,每完成一道题就进行交换,教师随机出题,集体订正答案)
(3)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
①如何借助计算器找规律?
a.用计算器独立计算。
b.观察算式特点及计算结果找规律。
c.用计算器计算来验证规律。
②试一试。
先用计算器计算出下面前3道题的得数,再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后3道题的结果。
9999×11=9999×12=
9999×13=9999×14=
9999×15=9999×16=
(109989,119988,129987,139986,149985,159984)
⊙典型例题解析
1.课件出示例1。
六年级84名师生去游览动物园,平均每人的门票为32元。
估一估,用2500元购买门票够吗?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灵活估算的能力。
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本题应用乘法来计算,列式为84×32。
乘法的估算通常是把乘数先“四舍五入”,再通过口算得出结果,最后的结果是2400,2400<2500,似乎用2500元购买门票是够的,但实际准确计算一下,84×32=2688(元),2500元是不够的,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刚才在按常规的方法进行估算时,把人数和平均每人购买门票的钱数都舍去了尾数,这样估得的钱数肯定比实际购买门票所需的钱数要少,所以这道题在估算购买门票的钱数时要一舍一进,即84≈90,32≈30,90×30=2700(元),2700>2500,用2500元购买门票不够。
解答84≈9032≈30
90×30=2700(元) 2700>2500
答:用2500元购买门票不够。
2.课件出示例2。
先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前4道题,发现并总结规律,然后直接写出后3道题的结果。
1÷11=2÷11=3÷11=4÷11=
5÷11=6÷11=7÷11=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及发现规律的能力。
解答1÷11=0.0909…
2÷11=0.1818…
3÷11=0.2727…
4÷11=0.3636…
规律: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被除数的9倍。
5÷11=0.4545…
6÷11=0.5454…
7÷11=0.6363…
⊙探究活动
1.课件出示探究题目。
红星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各班人数统计表
级全体学生参加《总复习的方法与策略》报告会,你认为应选择哪个场所?为什么?(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估算的多种方法)
预设
生1:用“去尾”法估算。
将每班的学生人数都看作40人,六个班就有240人,即47+43+48+50+47+45≈40×6=240(人)。
因为300>240>235,所以应选择综合教室。
生2:用“进一”法估算。
将每班的学生人数都看作50人,六个班就有300人,即47+43+48+50+47+45≈50×6=300(人)。
因为300=300>235,所以应选择综合教室。
生3:用“四舍五入”法估算。
47+43+48+50+47+45≈50×5+40=290(人)。
因为300>290>235,所以应选择综合教室。
生4:用“选中间数”法估算。
选中间数47,47+43+48+50
+47+45≈47×6=282(人)。
因为300>282>235,所以应选择综合教室。
生5:用“求平均数”法估算。
用所选场所能容纳每班人数的平均数和每班实际人数相比。
因为235÷6<40,300÷6=50,所以应选择综合教室。
生6:计算出六年级的总人数,再与两个场所能容纳的人数分别进行比较。
3.小结。
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1)当计算只需求近似值时,用估算更简便。
(2)估算的方法有很多,如“进一”法、“去尾”法、“四舍五入”法、“选中间数”法等,解决问题时要结合实际选用。
(3)估算的方法有一个共同点:根据结果的要求把原始数据看作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这样便于计算。
⊙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掌握了什么?
⊙布置作业
1.教材77页下面“做一做”。
2.教材79页3、6题。
板书设计
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