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达及其翻译理论..

合集下载

尤金奈达翻译理论概述

尤金奈达翻译理论概述

转换阶段
语义分析:理解 原文的语义和语 境
语言转换:将原 文转化为目标语 言
表达调整:根据目 标语言的习惯和规 范进行表达调整
校对修改:检查译 文是否准确、流畅 并进行必要的修改
重构阶段
表达选择:根据目标语言的表 达习惯和风格选择适当的词汇、 语法和句式
文化转换:将原文的文化内涵 和背景转换为符合目标语言文
尤金奈达翻译理论概述
目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尤金奈达生平简介 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 翻译过程的解析 翻译策略与方法 奈达翻译理论的评价与影响
生平经历
尤金·奈达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 毕业于密歇根大学获得语言学博士学位 曾在耶鲁大学任教并担任美国翻译协会主席 提出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对翻译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动态对等
定义:动态对等是指译文对目的语读者产生的效果应与原文对源语读者产生的效果尽可 能地接近。
重点:强调译文的自然流畅而不是刻板地忠实于原文的形式和语法。
意义:动态对等理论对于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处理不同语言和文化之 间的差异时。
应用:动态对等理论广泛应用于文学、商业和科技等领域的翻译工作。
化背景的表达方式
理解原文:深入理解原文的 语义、语境和文化背景
语言润色:对译文进行语言上 的润色和修饰使其更加流畅自

直译与意译
直译:保留原文形式和语法结构传达原文意义 意译: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和语法结构传达原文意义 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强调动态对等而非形式对等 直译与意译的选择应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和读者群体来决定
读者反应
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强调译文应以读者为中心关注读者的接受和理解。 要求译者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以使译文更加自然流畅。 强调翻译过程中对原文信息的选择、调整和重构以使译文更易于读者理解。 读者反应理论对于提高翻译质量和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奈达翻译理论概述尤金·奈达

奈达翻译理论概述尤金·奈达

尤金·奈达和他的翻译理论1.奈达翻译理论概述尤金·奈达(Eugene A.Nida)1914年生于美国的俄克勒荷马州。

早年师从当代结构主义语言学大师布龙非尔德(Leonard Bloomfield)等语言学家。

毕业后供职于美国圣经协会,终生从事圣经翻译和翻译理论的研究,著作等身,是公认的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

他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

这个名称的前身是“灵活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

后来为避免被人误解,改成功能对等。

简单讲,功能对等就是要让译文和原文在语言的功能上对等,而不是在语言的形式上对应。

要取得功能对等(奈达指的对等是大致的对等),就必须弄清何为功能对等。

他把功能分成九类①[在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中,奈达将语言的功能分成9类,即表现功能(expressive)、认识功能(cognitive)、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信息功能(informative)、祈使功能(imperative)、行为功能(performative)、情感功能(emotive)、审美功能(aesthetic)和自我解释功能(metalingual)。

见该书第25页。

]译文应在这些功能上与原作对等。

那么,怎样才算对等呢?奈达认为回答这个问题不能只局限在文字本身,他把判断对等与否的大权交给了读者的心理反应。

这就与在奈达之前大多数翻译研究者的观点相左。

传统上,人们总是将客观的语篇作为判断译文对错优劣的依据。

但奈达一下子把大权从语篇手中抢过来,交给了读者。

这一转手马上创出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为当时几乎陷入绝境的翻译研究者打开了眼界,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一下子柳暗花明。

奈达这一发展当然是和他本人对翻译的研究有关。

但奈达并非闭门造车,功能对等自有其源头活水。

这活水就是当时语言学领域突飞猛进的发展。

奈达动态对等翻译理论

奈达动态对等翻译理论

1)结构主义语言学—成分分析( Componential Analysis) a. Semantic Componential Analysis semantic features semantic component distinctive features man= [+HUMAN]&[+MALE]&[+ADULT] woman=[+HUMAN]&[+FEMALE]&[+ADULT]
1. 2. 3. 4. 5. 6.
There is something. I must say something (to my people). My people stand ( on the warm threshold). The threshold is warm. The threshold leads ( into the palace). The palace is of justice.
形式对等 动态对等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 Eugene A. Nida “功能对等” 核心就是找出目的语的各种有 效表达手段以最接近、最自然的方式表达出原 文的对等信息。(先思想内容,再文体风格)
奈达 “动态对等” 翻译理论
一、奈达主要翻译理论简述 二、“动态对等”理论

浅析奈达的翻译理论

浅析奈达的翻译理论

浅析奈达的翻译理论摘要:本篇文章首先阐述奈达不同阶段的翻译理论,再分析奈达在翻译理论方面的贡献和成就,探究奈达翻译理论中的缺陷,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研究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进一步了解奈达的翻译理论。

关键词:奈达;翻译理论引言:尤金奈达博士是当代西方最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语言学家之一。

奈达博士通过50多年的实践和翻译理论研究,在翻译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描写语言学阶段、交际阶段和符号学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翻译理论传入中国,人们主要关注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尤其是严复的三字翻译标准,即信、达、雅。

自从奈达的美国翻译理论被传入中国后,一些中国的翻译研究学者便对此研究产生了极大浓厚的兴趣。

究其原因,是在于他创建的新翻译理论系建立于当代应用语言学、传播学、信息论、符号学、人类学研究的整体发展水平基础上,摆脱掉了许多以往传统翻译理论系研究方法中缺乏的研究经验,第一次系统地使现代翻译理论的研究工作达到了其某种特定意义基础上特有的科学性。

尤其是他首创的翻译理论动态分析对等于翻译理论标准读者的等效反应理论突破了中国静态翻译分析理论的固有研究理论范式,并提出了开放式的静态翻译分析理论实证研究,为引导我们逐步建立一套新时期的动态翻译研究理论模式体系提供了许多很有益处的新启示。

1.奈达不同阶段的翻译理论分析奈达在20世纪40、50年代阶段的著作文章和会议论文写作,主要系统地结合现代翻译理论并从语言中的译词法理论和译句法方面深入阐述揭示了翻译语言的本质意义和语际翻译转化关系,试图由此找出一些更基本科学有效的现代语言翻译及其转换规律。

他提出的语言等级理论在这个历史阶段可能要远远比乔姆斯基理论早出现得。

第二阶段历时为10年多(1959-1969)。

标志着翻译第二阶段真正开始的理论文章之一是由他自己在1959年翻译出版过的专著《从圣经的翻译看翻译原则》,标志着翻译第二阶段正式结束的一书即是由他本人和泰伯合著翻译的专著《翻译理论与实践》。

尤金奈达翻译理论

尤金奈达翻译理论

文体对等
不同文体的翻译作品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特征。 只有在同时掌握源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的特征, 且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的情况下,译者才能创造 出真实体现源语风格的翻译作品。作品语言风格 的不同就意味着所蕴涵的文化因素也各不相同。 相反,在文学体裁的作品中,文化就成为翻译中 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忽略了文化因素. 译作就成了没血没肉的、只是由词汇和句子堆积 起来的躯壳。因此,优秀的译者在文学翻译实践中 应充分考虑如何处理不同体裁作品中的文化差异。
篇章对等
篇章对等又叫语篇对等。语篇是一种语言使用单 位。因此,我们在进行语篇分析时不能只分析语言 本身,而要看语言是怎样在特定的语境中体现意义 和功能。语篇对等包含三个层面:上下文语境,情 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上下文语境:语言的上下文分析 主要是在确认语义成分的基础上,在翻译过程中运 用语用前提推理,在对语言上下文的分析的基础上, 判断单词或语义单位在原文中的含义,从而确定语 义的翻译转换。情景语境:情景语境是指具体的参 与交际的人和事。交际渠道以及参与者之间的相互 关系和心理情感等。
影响
功能对等理论是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的核心,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翻译理论界产生过巨大 的影响,是我国较早被引进的理论之一,因此在中国 译学界的影响较大,也是国内译学界评价较多的理 论。功能对等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也是影响深远。 伴随着翻译学影响的扩大,翻译学研究的范围也在 扩大,但是功能对等理论在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方面 作用仍然不可忽视。
功能对等
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 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 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 上的对等。 功能对等理论核心在于:从源语的 意义、风格以及读者反应出发,实现最高对等 或者最低对等。与以往的翻译理论相比较,功 能对等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将翻译纳入语 言学的研究领域的同时,它还将文化以及西方 文论中的读者反应纳入到翻译研究的领域。 功能对等理论以意义和风格对等为基础,强调 译入语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 的反应基本一致。

尤金·奈达EugeneNida翻译理论

尤金·奈达EugeneNida翻译理论

尤金·奈达EugeneNida翻译理论E u g e n e N i d aDynamic Equivalence and Formal EquivalenceEugene A. Nida (1914-- ) is a distinguished American translation theorist as well as a linguist. His translation theory has exerted a great influence on translation studies in Western countries. His work on translatoin set off the study of modern translation as an academic field, and he is regareded as “the patriarch of translation study and a founder of the discipline”(Snell-Hornby 1988:1; Baker 1998:277)Nida’s theory of dynamic equivalence is his major contribut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concept is first mentioned in his articl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as Exemplified by Bible Translating”(1959) (《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as he attempts to define translating. In his influential work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1964) (《翻译原则科学探索》), he postulates dynamic equivalent translation as follows: In such a translation (dynamic equivalent translation) one is not so concerned with matching the receptor-language message with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but with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eptor and message should be substantially the same as that existed between the original receptors and the message (1964:159) However, he does not give a clear definition of dynamic equivalence untill 1969. In his 1969 textbook The Thoe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翻译理论与实践》), dynamic equivalence is defined “ in terms of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receptors of the messages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respond to it in substa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receptores in the source language”(1969:24)The expression “dynamic equivalence” is superseded by “functional equivalencev” in his work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1986, with De Waard)(《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 However, there is essentially not much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oncepts. The substitu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s just to stress the concept of function and to avoid misunderstandings of the term “dynamic”, which is mistaken by some persons for something in the sense of impact ( Nida 1993:124). In Language, Culture andTranslating(1993)(《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s further divided into categories on two levels: the minimal level and the maximal level. The minimal level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s defined as “The readers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comprehend it to the point that they can conceive of how the original readers of the text must have understood and appreciated it”. T he maximal level is stated as “The readers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aprreciate it in esse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original readers did” (Nida 1993:118; 1995:224). The two definitions of equivalence reveal that the minimal level is realistic, whereas the maximal level is ieal. For Nida, good translations always lie somewhere between the two levels (Nida 19954:224). It can be noted that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s a flexible concept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adequacy.Dynamic EquivalenceA term introduced by Nida(1964) in the context of Bible translation to describe one of two basic orientations foun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see also Formal Equivalence). Dynamic equivalence is the quality which characterizes a translation inwhich “the message of the original text has been so transported into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at the response of the receptor is essentially like that of the original receptors”(Nida & Taber 1969/1982:200, emphasis removed). In other words, a dynamically equivalent translation is one which has been produc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reefold process of Analysis, Transfer and Restructuring (Nida & Taber 1969/1982:200); formulating such a translation will entail such procedures as substituting TL items which are more culturally appropriate for obscure ST items, making lingguistically implicit ST information explicit, and building in a certain amount of REDUNDANCY(1964:131) to aid comprehension. In a translation of this kind one is therefor not so concerned with “matching the receptor-language message with the source-laguage”; the aim is more to “relate the receptor to modes of behavior relevant within the context of his own culture” (Nida 1964:159). Possibly the best known example of a dynamically equivalent solution to a translation problem is seen in the decision to translate the Biblical phrase “Lamb of God” into and Eskimo language as “Seal of God”: the fact that lambs are unkown in polar regions has here led to the substitution of a culturally meaningful item which shares at least some of the important features of the SL expression (see Snell-Hornby 1988/1955:15). Nida and Taber argue that a “high degree” of equivalence of response is needed for the translation to achieve its purpose, although they point out that this response can never be identical with that elicited by the original(1969/1982:24). However, they also issue a warning about the limits within which the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producing dynamic equivalence remain valid: fore example, a comparison with the broadly simialr category of LinguisticTranslaton reveals that only elements which are linguistically implict in TT-rather than any additional contextual information which might benecessary to a new audience—may legitimately be made explicit in TT. The notion of dynamic equivalence is of course especially relevant to Bible translation, given the particular need of Biblical translations not only to inform readers but also to present a relevant message to them and hopefully elicit a response(1969/1982:24). However, it can clearly also be applied to other genres, and indeed in many areas ( such as literary translation) it has arguably come to hold sway over other approaches (Nida 1964:160). See also Fuctional Equivalence. Further reading: Gut 1991; Nida 1964,1995: Nida & Taber 1969/1982.奈达(Nida)(1964)在《圣经》翻译中所采用的术语,用来描述翻译过程的两个基本趋向之一(另见Formal Equivalence[形式对等])。

英文简介尤金奈达及其翻译理论

英文简介尤金奈达及其翻译理论

著作
奈达以其博学精思、著作等身而享誉世界。他 单独或合作出版著作40多部,发表论文250余篇 ;另外,他还有13本专供《圣经》译者使用的 参考书。
他的第一本专著是1946年出版的《<圣经> 翻译》(Bible Translating),最有影响的是 1964年出版的《翻译的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其次要数1969年与 查尔斯•泰伯(Charles Taber)合著的《翻译的理 论与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他与《圣经》
奈达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 的过程中,他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 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 奈达根据翻译的本质,于1964年正式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 (dynamic equivalence)翻译理论。1969年,他将“动态对等”换成 “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认为翻译意味着交流,取 决于听或看译文的人能了解到什么。 奈达青少年时就成为一个基督教徒,并且在教堂里接受“基督为我的 救世主”的召唤。但他是一个将学术和宗教严格分开的人;他从不在 学术场合谈论和学术无关的议题。
英文简介尤金奈达及其翻译理 论
他是谁?
尤金·A·奈达(Eugene A. Nida),语言学家,翻 译家,翻译理论家。 1914年11月11日,出生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市。 2011年,8月25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与世长辞, 享年96岁。 1943年获密歇根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接着长期 在美国圣经学会主持翻译部的工作,曾任美国语 言学会主席,1980年退休后任顾问。 奈达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他到过96个国家, 在一百多所大学过讲座,来中国有13次之多,直 至2003年,奈达89岁高龄时,仍到非洲讲学。

奈达与纽马克翻译理论比较

奈达与纽马克翻译理论比较

奈达与纽马克翻译理论比较
01
主要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3
奈达和纽马克翻译原则 的理论基础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2
关于内容与形式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奈达与纽马克翻译理论比较
CONTENT
奈达和纽马克翻译原则的理论基础
他们的翻译理论都以语言学作为理论基础.
相同点:
1
不同点:
奈达:在其著作中成功地运用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信息论等, 为他的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纽马克:认为翻译理论源于比较语言学, 在语言学的范畴内, 主要涉及语义学,所有语义学的问题都与翻译理论有关。
02
例子
解析
纽马克认为这是典型的交际翻译。原文由三个结构、意义几乎完全相同的简单句构成, 为了使戴高乐的演讲更加流畅、简洁、自然, 译者在原文的结构、意义上都作了很大调整, 译文与原文已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等效翻译并不是说只要能达到等效, 译者就可以自由发挥, 毫无顾忌, 如果这样做只能算改写, 不能算翻译 .
A :“It is quite true—in the sense you mean. But you have a friend; and I have determined that you shall be comfortable in spite of yourself. When you get down to your house you will see what I have sent there for you.”
02
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

奈达翻译理论简介

奈达翻译理论简介

奈达翻译理论简介(一)奈达其人尤金?奈达(EugeneA.Nida)1914年出生于美国俄克勒荷马州,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

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

尤金是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其理论核心是功能对等。

尤金先后访问过90个国家和地区,并著书立说,单独或合作出版了40多部书,比较著名的有《翻译科学探索》、《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等,他还发表论文250余篇,是世界译坛的一位长青学者。

他还参与过《圣经》的翻译工作。

他与塔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界影响颇深。

此书说明了中国与西方译界人士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前者是静的,崇尚“信、达、雅”,讲究“神似”,追求“化境”;后者是动的,将语言学、符号学、交际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提倡“动态对等”,注重读者反应。

中国译论多概括,可操作性不强;西方译论较具体,往往从点出发。

他在该书中提到了动态对等,详细地描述了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析、转换和重组,对于翻译实践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奈达对翻译的定义按照奈达的定义:“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风格)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

”其中,“对等”是核心,“最切近”和“最自然”都是为寻找对等语服务的。

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出发,认为必须以读者的反应作为衡量译作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准。

翻译要想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必须使译文从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章风格、语言文化到社会因素等方面尽可能多地反映出原文的面貌。

他试图运用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建立起一套新的研究方法。

他根据转换生成语法,特别是其中有关核心句的原理,提出在语言的深层结构里进行传译的设想。

奈达提出了词的4种语义单位的概念,即词具有表述事物、事件、抽象概念和关系等功能。

这4种语义单位是“核心”,语言的表层结构就是以“核心”为基础构建的,如果能将语法结构归纳到核心层次,翻译过程就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对源语的曲解。

奈达翻译理论

奈达翻译理论
奈达翻译思想的三个阶段
社会符号学阶段(1970年起) 奈达对他的翻译理论进行一系列的修改和补充,把 其有用成分纳人了新的社会符号学的模式。
强调译文有关的一切都有意义,其中包括言语形式。 语言的修辞特征在语言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功能对等”取代“动态对等”,使其含义更清楚。 逐步采用社会语言学和社会符号学的方法来处理翻译 问题。
— Eugene A. Nida
奈达在其核心理论——“功能对等”方面做了精辟的论述。 其核心就是,找出目的语的各种有效表达手段以最接近、最 自然的方式表达出原文的对等信息。首先是在思想内容方 面,其次是在形式风格方面。力求译文与原文在效果上达到 对等,即译文读者的理解与感受与原文读者的理解与感受基 本一致。
描写语言学阶段(1943年到1959年)
在这一阶段, 在这一阶段,他的研究重点是语言的句法 现象和词法现象。他不是把语言差异当作 现象和词法现象。 语言之间不可逾越的障碍, 语言之间不可逾越的障碍,而是当作相同 本质的不同现象来加以描写。 本质的不同现象来加以描写。
奈达翻译思想的三个阶段
交际理论阶段(1959年到1968年) 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技巧,还是一门科学。 把通讯论和信息论用于翻译研究,认为翻译就是 交际。这是奈达翻译思想第二阶段的主要标志, 也是他整个思想体系中一个最大的特点。 动态对等翻译观的提出。 就翻译过程而言,奈达提倡四步式,即: 分析、 转换、重组和检验。
奈达翻译理论简述
尤金·A·奈达( Eugene A.Nida )
尤金·奈达(1914--2011), 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 家。曾长期在美国圣经学会主 持翻译部的工作,并提出了自 己独特的翻译理论。
奈达特色翻译理论 (1)语言共性论(language universality) (2)翻译信息论(message of translation)。 (3)读者反映论(theory of readers' response) (4)动态对等论(dynamic equivalence)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俄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俄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俄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一、引言奈达功能对等理论(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是翻译理论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对于俄汉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俄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具体实例,阐述该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

二、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概述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的“对等”思想,即原文与译文在功能、信息、文体等方面应达到一定的对等。

该理论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和交流。

在俄汉翻译中,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者关注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力求使译文在功能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三、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俄汉翻译中的应用1. 词汇层面的应用在词汇层面,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者寻找两种语言中对应的近义词或表达方式。

在俄汉翻译中,由于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差异较大,词汇的对应关系并不总是直接的。

因此,译者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灵活选择合适的词汇,使译文在功能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例如,在翻译俄罗斯文学作品时,译者需要关注俄罗斯文化中的一些独特表达方式,如“посолить вечером”在汉语中可译为“夜晚降临的安宁”,而不是简单地翻译为“晚上撒点东西”。

这种处理方式使译文在词汇层面上与原文保持了功能对等。

2. 句子层面的应用在句子层面,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者关注原文与译文之间的语法结构和句式特点。

在俄汉翻译中,由于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和句式特点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译者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换。

例如,在翻译长句时,译者需要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将原文的复杂结构进行拆分和重组,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

同时,还需要注意两种语言中的语序、时态、语气等语法特点,力求使译文在语法结构和句式特点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3. 文本层面的应用在文本层面,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者关注原文与译文之间的整体意义和文化内涵。

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是基于语言功能和交际目的的翻译理论,由美国翻译学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提出。

该理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在于传达源语言(原文)的信息,使得译文的接受者能够理解并接受这些信息。

因此,译者应该根据翻译的目的和受众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实现翻译的功能对等。

奈达认为,翻译的功能对等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动态对等和形式对等。

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强调翻译的功能目的,即将源语言的信息转化为译语(目标语言)的信息,以达到与原文相同的功能目的。

而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则强调词汇和语法结构的相似性,使译文与原文的表面形式尽量相似。

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强调了翻译的交际功能,即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传达信息,而不是简单地将原文单词和句子的翻译转换为另一种语言。

因此,译者需要考虑到受众的语言和文化背景,选择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以实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功能对等。

奈达翻译理论

奈达翻译理论

奈达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由德国学者让·奈达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

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等效”,即在翻译过程中,要求译文与原文在意义上等效。

奈达认为,通过对原文的分析和解构,翻译者可以理解原文的思想和意图,并将其准确地转化为译文。

根据奈达的观点,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翻译者需要在保持原文信息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特点,使用适当的词汇和结构来表达原文的含义。

奈达认为,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文化传递和交流的行为。

奈达提出了三个翻译原则,即“翻译为读者”、“翻译为现实”和“翻译为对等”。

首先,“翻译为读者”意味着翻译应该根据目标读者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背景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技术。

其次,“翻译为现实”强调翻译应根据当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来进行,以保持译文的时效性和可读性。

最后,“翻译为对等”指的是翻译应该在语言和文化的不同中寻求最佳的等效性,以使译文与原文在意义上相等。

在奈达的翻译理论中,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被强调。

奈达认为,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翻译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来进行翻译。

因此,奈达认为,译者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工人,而是一种文化中介和创作者。

然而,奈达的翻译理论也有一些问题。

首先,奈达的等效理论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个人判断。

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不同的译者可能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经验得出不同的译文,导致译文的多样性。

其次,奈达的翻译理论忽视了翻译的政治和权力关系。

翻译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交流,而且也是一种权力关系的体现,翻译者的选择和判断受到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影响。

总的来说,奈达翻译理论对于翻译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强调有积极意义,但在具体操作上仍需兼顾客观性和客观规则。

翻译者应该在创造译文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和文化背景,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翻译理论3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3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3. 如果紧扣原文形式的译文在语义上和句法上非 常困难,有关的一般水平的读者有可能放弃对这 种困难设法加以理解,那就必须对译文作某些改 变并在导言或者脚注中表明那些改变的性质;
4. 如果紧扣原文形式的翻译有可能引起原语文本 联想意义的严重误解或者在原语文本风格值的恰 当欣赏上造成重大的损失,那么,就应当作些反 映原文本联想意义所必需的调整;
Implies different degree of adequacy from minimal to maximal effectiveness on the basis of both cognitive and experiential factors.
A minimal level of (realistic)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 readers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comprehend it to the point that they can conceive of how the original readers of the text must have understood and appreciated it.
3. If a close, formal translation is so semantically and syntactically difficult that the average person for whom the translation being made is very likely to give up trying to understand it, certain changes are warranted.

奈达和纽马克翻译理论对比

奈达和纽马克翻译理论对比

奈达和纽马克翻译理论对比在翻译理论的领域中,有许多重要的理论家提供了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奈达和纽马克是其中最著名的两位理论家。

他们在翻译领域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且影响了现代翻译理论和实践。

本文旨在比较和分析奈达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和方法,探讨它们的异同以及它们可以为翻译实践和教育带来的启示。

一、奈达的翻译理论奈达是20世纪最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之一。

他认为翻译应该是一个文化的交流过程,而非简单的语言转换或词语的替换。

他主张翻译应该注重跨文化交际的效果,即传达源语言意义的同时,也要保持目标语的文化和风格特征。

他建立了“动态对等”和“跨文化适应”等重要翻译概念。

他认为翻译是一种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的交互作用,翻译过程应该尊重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特征,避免出现过度文化低头和过度文化抬头的现象,形成恰当的文化平衡。

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纽马克提出的“功能翻译”理论反对了奈达的“动态对等”和“跨文化适应”理论。

他认为翻译是一种语言功能转换,不需要考虑文化差异。

他提倡翻译需要满足目的语文化环境的语用需求,并通过翻译来达成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交际目的。

他强调翻译需要注重语言的功能、规范和习惯用法,而不是纠缠于语言的形式和词汇的对应关系。

三、奈达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比较两位理论家的观点存在显著的区别。

首先,他们对翻译对象的认识不同。

奈达认为翻译应该是跨文化交际,注重文化因素、词汇的多义性。

而纽马克则认为翻译是语言功能转换,更注重语用环境。

其次,两位理论家在语言层面上的关注点不同。

奈达主张翻译是跨文化交际,强调译文的文化因素,而纽马克则更加注重翻译所需的语言功能、规范和习惯用法。

四、奈达和纽马克翻译理论给翻译实践和教育带来的启示奈达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都带来了对翻译研究和实践的启示。

从奈达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翻译应该是一种双向的文化交流,尊重源语和目标语的文化特征。

因此,在实践中,中译英或英译中时,译者应该注重文化差异和语言风格的不同。

奈达的翻译理论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奈达的翻译理论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 最切近”和 “ 自然 ”都是 为寻找对 最 等语 服务 的。奈 达从社会 语言 学和语
( 四)产生与原文相似的效果 要 达到这 一 目标 ,译 者不 仅需 要
精 通 两种 语 言 ,还 要 深谙 两 种 文 化 , 知道如何将 两种语 言 、 两种文化对 应 起来 以取得最接近的效果 。 不 论是英 译汉 ,还是 汉译 英 ,各 自译 文的读 者都可 以理解 原 文 ,得到
和 “ ” 达 ,而且要臻于 “ 雅”了。
语 、 典故 、习语等方 面都具有 其独特 性 ,与其 他语言形成千变万化 的差别 , 这种 差别 在不 同文化背景 中更显悬殊 。
因此 ,在翻译 中应尽 可能 地消 除隔 阂
义 ,动态对等 翻译 不等 于传统 的 “ 自 由翻译”或 “ 活译 ” ,因为动态对等 有 严格要求 ,它要求 译文在 不 同的语 言
二、成 功译 文的基本要求
以确切地传达原文的意义 。


奈达的翻译理论
尤金 ・ 奈达博 士是美 国著名语言学 家 、翻译 家 和翻译理 论家 ,他 提 出了 “ 动态 对等 ”(y a ceuvlne等一 dnmi qia c) e 系列 翻译理 论 ,对更 好地 理解并 解决 翻译 中的意义对等 问题有很 大的启示 , 对翻译实践也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 按 照 奈 达 的定 义 , “ 谓 翻译 , 所 是指从 语义 到文体 ( 风格 )在 译语 中 用最 切近 而又最 自然 的对 等语 再现原 语 的信 息 。 ”其 中, “ 对等 ”是核 心 ,
关键 词:奈迭翻译理论 ;动态对等;翻译应用
翻译 ,是 将储 存于一 种语 言符 号 系统 的信 息转 换成另 一种语 言符 号系 统 的信息 。但 是 ,现 实 中并 不存 在两 种完 全对 等 的符号系 统 ,各 种语 言在 其 组 词 造 句 、表 达 方 式 ,特 别 是 成

尤金奈达翻译理论

尤金奈达翻译理论
NEXT
01
总之,尤金·奈 达的翻译理论是 一种以交际功能 和读者反应为核 心的理论
动态对等
02
他强调了翻译过 程中对等的重要 性,并提出了"最 贴近的自然对等" 的概念
03
这种理论对于指 导翻译实践具有 重要的意义
-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THESIS DEFENSE POWERPOINT
XXXXXXXXXX
-
1 功能对等 2 动态对等
尤金奈达翻译理论
1
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 是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 理论家,他的翻译理论在西方
翻译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2
奈达的翻译理论主要 包括"功能对等"和" 动态对等"两个方面
1

功能对等
功能对等是指翻译的文本应该在语言和语义上与原文本保持一致,从而能够达到与原文本 相同的功能和效果。这种理论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即翻译应该使读者能够理解和欣赏原 文本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指导老师:XXX
答 辩 人 :XXX
奈达认为,翻译过程中的对等包括词汇对等、语法对等、语义对等和风格对等。词汇对等 是指翻译文本中的词汇应该与原文本中的词汇保持一致,从而避免歧义和误解。语法对等 是指翻译文本中的语法结构应该与原文本的语法结构保持一致,从而保持原文本的流畅性 和准确性。语义对等是指翻译文本应该与原文本在语义上保持一致,从而避免误解和歧义 。风格对等是指翻译文本应该与原文本在风格上保持一致,从而保持原文本的个性和特点
为了实现功能对等,奈达提出了"最贴近的自然对等"的概念。他认为,翻译应该追求自然 、流畅的效果,而不是刻意的模仿或生硬的翻译。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理解原文本的 文化背景、语言特点、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因素,从而在目标语言中找到最贴近的表达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ite
as snow”(白如雪,雪白) “White as frost”; “白如白鹭毛”、“ 白如蘑菇”等 “很白”或“非常白”
翻译信息论(Message of Translation)
译文读者理解原文的信息<原文读者理解的信息 译者就必须“拉长”信息的表达形式 译文读者理解原文的信息≈原文读者理解的信息
将例句 的近核心句表达形式传译后,得到译文 1,重 组后得到更佳的译文 2。
译文1:以前,筋疲力尽的旅游者到此就被挡去了去路,这地方 现在已经成了冬夏两季休假圣地,风光景物蔚为壮观。 译文 2:以前,每当筋疲力尽的游客们走到这个地方,就得止步, 不能前行;而现在,这里已经山河绮丽,景色迷人,是他们冬夏 度假的首选之地。
第一步:辨析句中每一个词的基本结构成分
第二步:说明内隐成分之间的关系
Bar 的受事者是 travelers’ way, 而 winter and summer vacations 的受事者是 travelers,且是 this land的现存目的。
第三步:确定核心句
1.this land barred the way 2.travelers were weary 3.travelers was on the way 4.this land becomes a land 5.this land is for winter and summer vacation 6.travelers spend winter and summer vacation 7.this land is magic and wonderful

读者反映论(Theory of Readers' Response)
奈达认为,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译文读者或译文语言接受者,评判译文 质量的优劣,必须看读者对译文的反应。
“译文接受者与信息的关系应该是在实质上相同于原文接受者与信
息的关系。”
03
奈达的语言学译论
奈达的语言学译论
乔姆斯基的核心理论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它以句 法分析为中心,以句法认识语言和 解释语义。 转换生成语法以句法描写为目标, 包括三个部分。 一:句法部分。 二:语义部分,对句子的深层结 构进行语义解释,体现语言能力的特 点。 三:语音部分。
01
奈达翻译理论的提出
奈达翻译理论的提出
交际理论阶段
01
02
03
描写语言阶段
社会符号学阶段
奈达翻译理论发展线
1943
《英语句法概要》
第一阶段
《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
1947
《论〈圣经〉翻译的原则和程序》
1959
1964
第二阶段
《翻译科学探索》
《翻译理论与实践》
1969
70年代
第三阶段
02
奈达的特色翻译理论
第四步:说明各个核心句子的关系
A.核心句 B.核心句 和 7 是 4 C.核心句 3 修饰 1 的受事者 way,核心句 2 修饰 核心句3实施者 5 与 7 是并列关系。核心句 6 是 5 的目的。核心句 5 的所指,指 this land 1 和 4 是对比关系
第五步:连接各个核心句,重述为近核心句表达形式
语言共性论
01 02
翻译信息论
(Message of Translatio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anguage Universality)
读者反映论
03
(Theory of Readers' Response)
动态对等论
04
(Dynamic Equivalence)
语言共性论(Language Universality)
奈达及其翻译理论
杨 柳 齐娘婷 吴 远
Contents
01
奈达翻译理论的提出 奈达的特色翻译理论
02
奈达的语言学译论 奈达的对等翻译理论
03
奈达的贡献与不足
尤金•奈达
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语言学家, 翻译家,翻译理论家。1914年11月11日,出生于 美国俄克拉何马市。2011年8月25日在比利时布 鲁塞尔与世长辞,享年96岁。 1943年获密歇根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接着长期 在美国圣经学会主持翻译部的工作,曾任美国语 言学会主席,1980年退休后任顾问。 奈达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他到过96个国家, 在一百多所大学过讲座,来中国有13次之多,直 至2003年,奈达89岁高龄时,仍到非洲讲学。
04
奈达动态对等翻译理论
“动态对等”理论(Dynamic Equivalence)
一)“动态对等”理论的提出背景
二)“动态对等”理论的内涵
三)“动态对等”理论局限性
一)“动态对等”理论(Dynamic Equivalence)的提出背景

1 9 6 4 年 , 尤 金 · 奈 达 在 《 翻 译 科 学 探 索 》 ( Toward a Science of
Once,this land barred the way of travelers who was weary, while now this land becomes magical and wonderful and is a good land for travelers to spend their summer and winter vacations.
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翻译形式对等是以原语为中心,尽量 再现原文形式和内容。形式对等要求严格地再现原语的形式,其实也就是 “逐字翻译”或“死译”。奈达本人也不主张形式对等的翻译,他认为严 格遵守形式无疑会破坏内容。

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注重读者反映,以最贴近、最自然的



奈达翻译理论的局限与不足


1、立足于宏观讨论,忽略微观层面
2、低估了文化日益融合的现象 3、理论过于集中,其适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Son, lover, thinker, fighter, leader, Hamlet is the incarnation of all human potential defeated by some warp of human nature and destiny. 译文:作为儿子、情人、思想家、战士、领袖,哈姆莱特是某些人 本来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品尝爱情的甜蜜,在事业上作一番成就, 但由于人性和命运的作弄,终于含恨而死的象征。
Translating)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动态对等”的概念。后来,奈达用“功
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替换了“动态对等”,因为“功能” 二字把翻译视为一种交际形式,着重于翻译的内容和结果,因而比“动态” 更合理。
二)“动态对等”理论的内涵

奈达把翻译分为两种类型:
3. 违背了翻译的文化交流目的。
05
奈达的贡献与不足
奈达对翻译科学的贡献

1、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人翻译标准 中,提出翻译重心转移的思想 2、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功能对等”的翻 译原则
3、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并创立逆 转换翻译方法 4、对中国翻译的影响(奈达现象)

逆转换翻译理论(Back Transformation)
检验
原文 译文
转换 分析 重组
奈达的”逆转换“理论对英语系列核心句的解析
例:This land, which once barred the way of weary travelers,now has become a land for winter and summer vacations, a land of magic and wonder.

“功能对等” 核心就是找出目的语的各种有效表达手段以最接近、 最自然的方式表达出原文的对等信息。(先思想内容,再文体风格)

例如,饮料Coca-Cola, Coca:“古柯叶”的植物 Cola :“可乐果”的植物,旨在说明该饮料富含天然成分,是
一种值得信赖、可放心饮用的饮料。 在翻译中译成“可口可乐”, 既说明了饮料的口感“可口”, 又体现了饮用时的快乐心情“可乐”,同时巧妙地运用了汉语叠 声词,易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产生良好的广告效应。


例如:
You can't be too careful. 如果将该句译为“你不能太小心”, 形式上与原文完全吻合, 但意 义上却与原文刚好相反(原文真正含义为“你应该特别小心”),因 而这样的形式对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动态对等翻译的局限
1.读者反应不能作为评价译文的标准。 2. 文学翻译中功能对等很难实现。
对等语再现原文信息,使译文读者能够达到和原文读者一样的理解和欣赏
原文的程度。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奈达的“逆转换”理论
奈达认为翻译是“在对原文进行语法语 义分析的基础上,将其从表层结构逆转 换为深层结构,然后传译到译文深层结 构,最后再从译文的深层结构转换为译 文的表层结构。” 逆转换例子:
表层结构:神的旨意(will of God) 逆向转换:B(实体,God)执行A(事件,will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