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诊断学课件

合集下载

腹部超声PPT课件

腹部超声PPT课件

胆囊超声检查
胆囊超声检查主要用于诊断胆囊结石、 胆囊炎等疾病,是腹部超声检查的重 要内容之一。
胆囊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无痛、无辐 射等优点,是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学检 查手段之一。
胆囊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胆囊的大小、 形态、囊壁厚度、囊内透声以及胆囊 周围淋巴结等情况,从而判断胆囊是 否存在病变。
胰腺超声检查
回声均匀。
胰腺疾病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的急性炎症反应,超声表现为胰腺肿大,形态 饱满,内部回声减低。
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的慢性炎症反应,超声表现为胰腺萎缩,形态不 规则,内部回声增强。
胰腺癌
胰腺癌是胰腺的恶性肿瘤,超声表现为胰腺内出现低回声或高回声 的结节或肿块,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
胰腺超声检查主要用于诊断胰 腺炎、胰腺癌等疾病,是腹部 超声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胰腺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胰腺的 大小、形态、边缘、实质回声 以及胰管等情况,从而判断胰 腺是否存在病变。
胰腺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无痛、 无辐射等优点,是临床上常用 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
脾脏超声检查
脾脏超声检查主要用于诊断脾脏 的形态学异常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是腹部超声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肝癌
肝癌是肝脏的恶性肿瘤,超声表现 为肝脏内出现低回声或高回声的结 节或肿块,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 不均匀。
胆囊疾病
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胆囊内出现结石的疾 病,超声表现为胆囊内出现强回
声团块,后方伴声影。
胆囊炎
胆囊炎是胆囊壁炎症的疾病,超 声表现为胆囊壁增厚,胆囊内透
声差,胆囊周围积液等。
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胆囊内出现良性肿物 的疾病,超声表现为胆囊内出现 中强回声结节,形态规则,内部

腹部超声诊断PPT课件

腹部超声诊断PPT课件

第二肝门。
.
8
肝动脉、门静脉、肝管解剖图
.
9
• 肝动脉 剑突下横断面见
肝总动脉从腹腔干分出 ,呈搏动性的管状暗区 。在肝门部门静脉左前 方可见肝固有动脉、肝 右动脉呈小圆形或管状 暗区,有搏动。彩色多 普勒显示,肝动脉入肝 血流。
.
AHP
10
肝动脉
.
11
肝门静脉 门静脉管壁较厚且周围有结缔组织包绕,因
。 而呈亮而厚的回声,其内径不随呼吸改变而改变
彩色多普勒 :肝门静脉为入肝血流
.
12
.
13
门静脉
.
14
肝脏的正常值范围
• 肝右叶最大斜径,显示肝右静脉汇入下腔静脉,正
常值不超过14cm;②肝右叶前后径:正常值不超过
12cm
③ 肝左叶的厚度不超过6cm长不超过9cm(通过腹主动 脉矢状面纵切)
④肝门静脉主干内径不超过14cm (正常10-13cm, ≦14mm,平均血流速15-20cm/s)
.
88
• Ⅲ型(小结石型) 胆囊外形较完整,但是颗粒细小,
沉积层 薄,且声影不明显
• Ⅳ(泥沙型)胆囊外形一般较完整,泥沙样结石,颗
粒粗大,沉积较厚的泥沙样和小碎结石,根据胆囊后 壁沉积的强回声带、声影及可移动特征而诊断。
• Ⅴ型 胆囊颈部结石和壁内结石 胆囊颈部结石时,胆
囊颈部有声影、强回声团,有时伴有胆囊体积增大。 胆囊壁内结石时,胆囊壁往往增厚,内可见数毫米的 强回声斑,后方出现“彗星尾征”改变体位时不移动。
.
44
血流丰富 动脉为主
.
45
转移性肝肿瘤
转移途径
门静脉:胃、食管、肠、胰腺、胆囊子宫、 卵巢

腹部超声诊断ppt演示课件

腹部超声诊断ppt演示课件

67
68
腺瘤性
<1.5cm
69
70
71
72
胆囊癌
实块型
73
74
蕈(sùn)伞型
75
厚壁型
76
胰腺
胰腺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位于腹膜后,是一个无包膜的 腹膜后脏器,长约12--15cm,宽约3--4cm,厚约1.5--2.5cm,重约80g。胰腺横卧后腹壁上部,横跨于第1--2 腰椎体前方,整个胰头埋在十二指肠弯内;胰颈位于正中线 右侧,是胰腺狭小部份,仅2.5cm长,约2.0cm宽;胰体 离腹壁最近,最易被超声显示;胰尾位于脾静脉(SPV) 前方,其末端直达脾门。 形态(上腹横切) 蝌蚪形约占44% 、哑铃形约占33% 、腊肠形约占23% 回声 胰内回声均匀,细小光点,其表面较清晰而平整。肾窦回 声>胰腺≥肝脏>脾脏>肾实质回声。肥胖者及老年人胰 腺回声增强,可能是脂肪较多或纤维组织影响所致。
16
脂肪肝
脂肪肝分型 轻度、中度、中度 弥漫性、局限性、非均质性 酒精性 脂肪肝
弥漫性、 局限性
酒精性
轻度、中度 重度
17
18
肝脏形态饱满,被膜 光滑连续,肝左叶实 质内可见大小约 2.9×2.7×2.6cm 囊状暗区,边界清晰, 透声可,余实质内回 声增强,光点细密, 肝内血管纹理显示尚 清晰,肝内外胆管及 门静脉未见明显扩张。
79
80
81
82
83
脾脏
正常脾脏的肋间呈半月形,冠状切面呈三 角形 轮廓清,包膜光滑 脾实质呈均匀的细密中等回声 正常测值:厚径4cm;长径<11cm;脾 门处脾静脉内径<8mm
84
85
脾破裂
中央破 裂(实 质血 肿): 脾实质 内出现 不规则 或类圆 形无回 声区, 单发或 多发。

腹部超声概要ppt课件

腹部超声概要ppt课件



医生的准备:检查前宜详细了解有关病史明
确检查目的,选用适当的检查(如体表或腔内探
头等)。
探头的种类和选择
常用B 型超声仪多为实时扫查仪。
常用的探头
线阵型 凸阵型 电子扇形 机械扇型 穿刺式探头 腔内探头等
主机
监视器 探头
功能键盘
探测方法
在进行超声显像检查时,在方法上必须掌握四个环节:1、仪器的性能; 2、掌握操作手法、程序;3、全面、正确地描述,记录和分析图像;4、临床 思维,提高诊断结论。
2、高回声:反射系数>20%,灰度较明亮。如肾盂、钎维组 织等。
3、等回声:灰度呈中等水平。如肝、脾等。 4、低回声:灰暗水平,肾皮质部均质结构即表现为此类回 声。 5、弱回声:表现为透声性较好的暗区反射。如肾锥体等。 6、无回声:均匀液体内无声阻抗差异的界面。
2、回声分布的描述:按其图像中光点的分布情况,分为均匀
第二节 学习的指导思想、要求和方法
超声诊断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
1.超声诊断学是临床诊断的一部分,其学习目的是 为了尽早明确诊断,使病人得到及时的治疗。
2.学习过程要以科学的与逻辑的正确思想与方法论, 判断来源于周密和必要的检查和全面的分析。
3.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 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第一章 腹部超声诊断
腹部超声诊断
第一章 绪论
医学影像诊断学(medical imageology)是一门新兴 的医学诊断技术,它包括超声显像、普通X线诊断学、 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成像(X-CT),核素成像、核磁共 振成像等。它吸收了当今电子学与生物工程学上的最新 成就,以解剖学、病理学等形态学为基础,并与临床医 学密切结合。可非侵入性的获得活体器官和组织的精细 的断层解剖图像和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亦可使用介入 性超声或腔内超声探头深入体内获得超声图像,从而使 一些疾病得到早期诊断。

腹部超声诊断学ppt课件

腹部超声诊断学ppt课件
(2)胆囊颈部结石:有胆汁衬托时呈“靶环征”, 无胆汁时只表现胆囊肿大及胆囊颈部声影;
(3)泥沙样结石:表现明显的是强回声带及后方 声影,随体位变化移动;
(4)胆囊壁内结石:胆囊壁增后,内有小的强回 声点,后方有“彗星尾征”,不随体位改变移动。
急、慢性胆囊炎
• 胆囊体积增大 • 壁弥漫性增厚,或呈双边 • 其内透声欠佳,可见稀疏或密集的点状回
2. 前列腺位于尿道顶端,尿道在其内穿过。 前列腺呈扁栗子形,其上下径、前后经及 左右经分别不超过2.0cm、3.0cm及4.0cm, 超过正常值即可诊断前列腺增生。增生时 的前列腺,向膀胱凸入,故临床上较为常 见的尿潴留,绝大多数是前列腺增生所致。
3.膀胱肿瘤:其声像图表现膀胱壁有向腔内 突出的赘生物,其肿物的形态大小回声各 不相同,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各有特点。
(二)胆囊结石声像图
1.典型结石表现
(1)在无回声的胆囊内,出现一个 或数个强回声团; (2)强回声团后方有清晰的声影; (3)强回声团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4)胆囊炎时,胆囊壁增厚毛糙。
2.非典型结石
(1)充满性胆囊结石:正常胆囊轮廓消失,胆囊 窝处出现弧形或半月形强回声光带,后方有较宽 的声影;
胆囊息肉 腺瘤
• 乳头状或桑葚状 • 体积小于10mm • 强回声无声影 • >10mm,<15mm,基底较宽,好发于颈部
及底部。
四、胰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一)正常胰腺声像图 在其解剖位置上常见胰腺有三种形
态,长轴切面分别呈:蝌蚪形、哑铃形 及腊肠形,边界光滑、整齐,内部呈低 回声,胰头、胰体、胰尾前后经测值约 为3.0cm、2.0cm、2.0cm,贯穿胰头胰 体部,可见主胰管回声内径小于0·2cm。

腹部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腹部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第25页/共35页
第26页/共35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它较其它内脏血管瘤多见,可单发或多发,无蒂或有蒂。体积从针 尖大至胡桃大,病灶约1厘左右的多见。血管瘤较小时多无特殊症状,而较在的血管瘤可致肝脏种大。国内有
人报告1例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标本重1800g。
第27页/共35页
• 肝血管瘤的结构变化较大,因此其声象图的表现为多种多样。 主要表现如下:
• 多呈强回声,边缘清晰规则,周围肝组织正常。 • 内部回声较远均匀,但亦有弥漫性多个小液性暗区。 • 肝脏有不同程度的增厚肿大。(随血管瘤的大小而变化)。 • 当有较多出血时,则在相应部位出现较大液性暗区。
第28页/共35页
第1页/共35页
• (二)表面

(三) 肝实质回声 正常肝实质回声呈稍低的细小光点,分布均匀,有时可见稀疏、散在的略强光点
及短小线状回声。
第2页/共35页
第3页/共35页
第4页/共35页
第5页/共35页
第6页/共35页
第7页/共35页
第8页/共35页
脂肪肝
• 肝脏体积增大,边缘变钝。 • 肝区点状回声亮度增强,肝切面图前2/3~ 1/3点状回声密集,回声明显增强,图象后的1/3~ 2/3回减弱,
第29页/共35页
第30页/共35页
第31页/共35页
第32页/共35页
第33页/共35页
第34页/共35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5页/共35页
第17页/共35页
肝癌间接征象: (1)肝实质受压。 (2)边缘血管受压移位、变细、中断。 (3)肝内胆管扩张。 (4)肝外周邻脏器受压横膈抬高、胆囊移位、右肾变形。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培训课件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培训课件
肝内血管变异
门静脉右支缺乏,由门静脉主干直接分出右 前叶门静脉支、右后叶门静脉支和门静 脉左支。
肝静脉变异。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15
第二节 肝脏扫查方法和正常声像图
P201页 肝脏超声扫查方法 操作手法 体位: ➢ 平卧位: 常用体检,适合于显示左、右各 叶大部分区域,但对右后叶、右后上段、 右膈顶区等处显示不满意。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一〉肝脏病变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2
1:正常肝脏的声像表现
〈1〉肝切面轮廓清晰,包膜线光滑完整,边 缘锐利。〔右<75°,左<45°〕
〈2〉测量肝脏大小正常〔右肝上下斜径< 14〕。
〈3〉肝实质回声光点均匀分布,辉度强弱相 等。
〈4〉肝内网络结构走行清晰,内径正常,管 腔内无异常回声。〔PV HV HD HA〕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3
胆囊
左肝
右肝
下腔静脉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三维超声显示 门静脉与肝静 脉的走行关系
4
肝动脉血流频谱
肝静脉三相波型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5
肝脏
肝脏超声解剖
肝脏基本矢状切面图
肝——右肾矢状切面图
沿右侧锁骨中线电导液前线三间矢状切面,可显示:
①肝H ② 右肾RK ③结肠右曲Co 三关系
肋缘下探头位向横膈方向(头端)倾斜,显示 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即“第二肝门”
一般不容易同时显示肝静脉左、中、右三支肝 V(LHV、MHV、RHV),但易显示LHV、 MHV。 肝中静脉位于肝中裂内,为左肝和右肝的分界。ຫໍສະໝຸດ 腹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9
附加:
肝脏超声切面显像的大致分叶
肝叶名称声像标志和血管关系: 左叶和右叶肝中V分肝为右半肝和左半肝,

腹部超声诊断PPT课件

腹部超声诊断PPT课件
报告迅速,能即刻取得结果。 可重复性强,能反复多次地进行动态观察,对危
重病人可做床边检查。 可检测脏器的生理功能,如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
血流量、胆囊收缩功能和卵泡发育。 与其他影像诊断设备比较,检查费用相对较低。
7
超声显像的不足
常规超声检查显示的是二维切面图像,对脏器和 病灶的空间构形和空间位置不能清晰显示;
介入性超声诊断和治疗。在超声波引导下进行细 针定位、穿刺、活检或引导导管置入引流、注药、 并进行各种介入性手术治疗等,这种方法是微创 或无创性的。
5
超声诊断的优点
属于无痛无创性检查技术、无放射性损伤。 诊断信息丰富,具有灰阶的切面图像,层次清楚,
接近于人体解剖的真实结构。 对活动的界面、器官能做动态的实时显示,便于
对于慢性胰腺炎,超声能够显示胰腺钙化或胰管 结石以及胰管扩张。
超声诊断胰腺囊肿敏感、准确,超声引导经皮穿 刺和引流胰腺囊肿更具有独特的诊疗价值。
26
适应症
胰腺先天性异常: 如环状胰腺等。 胰腺良恶性肿瘤: 胰腺癌、囊腺癌和囊腺瘤、壶
腹癌、转移癌及胰岛细胞瘤等。 胰腺炎症: 急性、慢性胰腺炎。 胰腺囊肿: 假性囊肿、真性囊肿。 介入性超声的应用: 胰腺囊肿、脓肿穿刺抽液诊
胆囊憩室)、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胆总管囊 肿) 胆道蛔虫病:胆囊蛔虫、胆管蛔虫 黄疸的鉴别诊断:梗阻部位、病因 脂餐试验:胆囊收缩功能
20
21
22
脾脏
超声判断脾脏大小的准确性与CT相似, 但显示脾脏实性和囊性占位病变比较敏感、 准确;二维声像图结合CDFI能准确地诊断脾 血管疾病。
为首选的影像诊断方法。 超声引导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治愈率高而且十

腹部超声诊断学课件演示课件

腹部超声诊断学课件演示课件

弥 漫 型 脂 肪 肝
弥漫型脂肪肝
非均匀型脂肪肝超声图像
因脂肪浸润程度不同而表现差异大。 早期:小片肝实质浸润时,呈局部强回声反射, 形态不规则。随着浸润范围的扩大,可呈现以肝 裂为分界的肝叶段强回声改变。又称节段型脂肪 肝或“阴阳肝”。
非均匀型脂肪肝
非均匀型脂肪肝
节段型脂肪肝
非均匀型脂肪肝超声图像
大体病理可见肝大,肝脂肪含量可高达40%50%或更多,颜色变黄,油腻感。镜下肝细胞内 出现脂肪空泡。也可见肝细胞坏死、多核细胞浸 润和胆汁潴留。
脂肪肝
弥漫型 分类
非均质型
弥漫型脂肪肝超声图像
肝脏弥漫性增大,被膜光滑,边缘变钝。 实质回声细密, 增强,后方回声减弱,脂肪浸 润严重的患者,即使增益开到最大,也不能显示远场 肝脏(“光亮肝”) 肝内管道显示模糊或不显示。
右 肋 缘 下 斜 断 ︵ 朝 向 第 二 肝 门 ︶
三支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第二肝门)
正常肝脏声像图
正常肝脏声像图和正常值
外形及大小 肝实质回声 肝内血管及胆管回声
肝脏的外形
在上腹部纵切扫查,肝脏 左叶呈类三角形,右叶呈楔形。
横断或肋下斜切时,显示为以 肝门为中心的类扇形图像。
肝脏的正常值
正常左肝纵切
正常右肝肋缘下斜切
肝内血管及胆管回声
↗ 门静脉:可清楚显示,管壁较厚 血管→ 肝动脉:太细不显示
↘ 肝静脉:可清楚显示,管壁较薄 正常门脉主干<1.4cm 胆管:可显示一、二级,在肝内与门脉 并行,管径宽度是门脉的1/3(主干<0.6cm)
肝血流
① 门静脉血流频谱为持续性静 脉频谱,随心动周期及呼吸略有波动 。
腹部超声诊断
主要内容

腹部超声标准ppt课件

腹部超声标准ppt课件
4
2
3 5
14
剑突下横切探测所 显示的标准切面为 门静脉左支的“工” 字结构声像图 。
1、横部;2、左内叶支; 3、左外叶上段支;4、左外叶下段支; 5矢状段
4
右肋间斜切探测 所显示的标准切 面为门静脉右支 的“飞鸟征”声 像图 。
4
右肋缘下斜切 探测所显示的 标准切面为通 过第一肝门的 切面声像图 。
肝静脉:管壁菲薄,呈回声较弱的管道结构,走行较平直, 由肝周缘走向下腔静脉。
肝管:肝内胆管与门静脉分支走行基本一致,正常不显示, 左右肝管可能在门静脉左支横部或右支前显示为细管道结 构。
肝动脉:胰腺上缘横切面显示腹腔动脉干向左右分叉为脾 动脉和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有时可显示。肝动脉左、右 支位置低,有时可在肝门部纵切面上显示门静脉与肝总管 之间圆形管道断面,为肝右动脉。
坐位或站立位:肝脏、胆囊位置较高时,利用该 体位使其下移。
膝胸位或俯卧位:观察胆囊颈部结石及移动。
4
检查方法:
胆囊长轴扫查:于右上腹腹直肌外缘行右肋 缘或肋间纵切、斜切扫查,可获得胆囊的最 大长轴切面。
胆囊短轴扫查:在上述切面基础上将探头 旋转 90°,则可获得胆囊的短轴切面。
4
(3) 肝内胆管扫查:肝内胆管基本与门静 脉伴行,而且位于门脉的前方,故采取肝内 门静脉扫查方法,即可观察肝内各级胆管的 情况。
4
右肋缘下腹直肌 外缘纵切探测所 显示的标准切面 为经胆囊长轴切 面声像图 。
5
胆囊长轴图像: 胆总管图像: 左、右肝管图像: 肝内二级胆管图像:
(4) 肝外胆管扫查:肝外胆管划分为上下 两段,上段与门静脉伴行,下段与下腔静脉 伴行,分别位于门脉和下腔静脉的前方,并 深入胰头背外侧,扫查方法多采用右肋间斜 切→右上腹连续扫查的方法,并要不断的调 整检查方向,方可显示胆总管总貌。

腹部超声诊断课件

腹部超声诊断课件

超声诊断原则
1. 位置 2. 性质 3. 病理
肝脏 Liver(L)
解剖
H沟
右前叶下段S5 右后叶下段S6
左内叶下段S4 左外叶下段S3
右后叶上段S7
右前叶上段S8
——左外叶上段S2
左内叶上段S1
S5
S4
S6 S8
S3
S7
S1 S2
正常肝脏的测量
左半肝厚度 < 6 cm 长度< 9 cm 右前叶前后径 8 ~ 10 cm 肝右叶最大斜径 10 ~14 cm
肝包膜局限性隆起, 肿瘤突向肝表面
原发性肝癌 间接声像图特征 2
大肿块周围伴有小的 相似的卫星结节
原发性肝癌 间接声像图特征 3
压迫血管可致推移
压迫胆管致肝内胆管扩张
原发性肝癌 间接声像图特征 4
门静脉癌栓
下腔静脉癌栓
原发性肝癌 间接声像图特征 5
CDFI显示:瘤体周围有血管包绕,瘤体内部血流丰富。
↓7天 无回声 脓肿形成期
↓ 强回声 恢复期
肝脓肿 早期:(脓肿未形成)
局部回声异常 多无液性暗区
边界常不规则 血流明显增多
肝脓肿 坏死液化期 吸收好转期
脓肿形成,透声差, 后壁回声增强
肉芽组织充填,脓肿 消失
肝血管瘤 声像图特征
1.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强回声 2.边界清楚,无声晕 3.
肝毛细血管瘤
脾囊肿
脾脏多发囊肿
脾脓肿
脾破裂
脾包膜下血肿
脾断裂
脾梗死 脾实质内楔形等回声区,底部朝向脾包膜
脾血管瘤
脾转移瘤
超声与其它影像学比较
超声对肿瘤检出率比较高,可从 形态类型鉴别良恶性
CT增强扫描 比超声宏观,对良恶 性肿瘤鉴别优于超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 过 第 一 肝 门 横 断 图 面
“工”字形结构
右 肋 缘 下 斜 断 ︵ 朝 向 第 二 肝 门 ︶
三支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第二肝门)
正常肝脏声像图
正常肝脏声像图和正常值
外形及大小 肝实质回声
肝内血管及胆管回声
肝脏的外形
在上腹部纵切扫查,肝脏左叶 呈类三角形,右叶呈楔形。 横断或肋下斜切时,显示为以 肝门为中心的类扇形图像。
到 30cm 不等,> 5cm 者称巨大海绵状血管瘤。肿
瘤内由扩张的异常血窦组成,内衬单层的血管内
皮细胞。血窦内纤维组织不完全间隔形成海绵状
结构,并充满新鲜血液。偶然肿瘤内血栓形成,
出现钙化。
超声表现
根据肿瘤大小表现有所不同。瘤体可呈强
回声、弱回声和混合性回声,以强回声多见。
直径<2cm的小血管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的
检查方法
仰 卧 位 通常采用体位
左侧卧位
右前斜位
扫查顺序
剑突下→右肋缘下→右肋间 →右腋部 连续纵扫、横扫、斜扫 避免跳跃检查
肝脏超声的基本断面
肝脏基本超声断面
通过剑突下、右肋缘下、右肋间及右上腹壁等 途径,可以取得一系列肝的二维灰阶图像,
主要断面有: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肝、右肾纵断面 肝、胆囊纵断面 下腔静脉纵断面 腹主动脉纵断面 右肋缘下经第1肝门斜断面 右肋间斜断面
脂肪肝临床与病理
临床表现各有不同,在原发病基础上多出现
肝大,高血脂症。 大体病理可见肝大,肝脂肪含量可高达40%50%或更多,颜色变黄,油腻感。镜下肝细胞内 出现脂肪空泡。也可见肝细胞坏死、多核细胞浸 润和胆汁潴留。
脂肪肝
弥漫型
分类 非均质型
弥漫型脂肪肝超声图像
肝脏弥漫性增大,被膜光滑,边缘变钝。
初期肝实质光点稍增粗,回声稍增强, 分布较均匀。 后期肝实质光点增粗,回声增强,分 布不均匀,强、弱相间回声。
重症肝炎超声表现
肝静脉变细,门静脉多呈扩张。 脾脏肿大,
可见少量腹水。
病毒性肝炎
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分布不均
慢性肝炎活动期 肝回声增强 肝肾反差增大
脂 肪 肝
脂肪肝
正常肝脏脂肪含量低于5%,超过5%则可致脂 肪肝。 常见病因有肥胖、糖尿病、肝硬化、酗酒、 Cushing综合征、妊娠、肝炎、激素治疗、化疗和 营养不良等,均可诱发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等脂类 物质在肝内聚积、浸润和变性。
实验室检查血清转氨酶升高,白蛋白/ 球蛋白倒臵
肝硬化超声表现
肝脏形态失常,肝表面不光整,被膜 呈锯齿状。 常见肝右叶缩小,左叶和尾叶增大, 严重者肝门右移,下缘角变钝。
肝硬化超声表现
肝实质回声弥漫性增强、增粗、不均 匀,呈“鱼鳞状”或“网格状” 。 当再生结节较大时,可呈结节状改变, 但不同于肿瘤,结节无明确边界。
像鉴别。
肝内门静脉分支管壁显示不清及残缺或管腔
内实性癌栓充填是其重要特征。
弥漫性肝癌CDFI
肝门部肝动脉明显扩张。门静脉管壁扭
不均质脂肪肝
不均质脂肪肝
正常肝残留型脂肪肝
肝 囊 肿
肝囊肿
是比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通常所说的
肝囊肿为先天性肝囊肿,不包括创伤性、炎症 性、寄生虫性和肿瘤性肝囊肿。 先天性肝囊肿病因不清楚,可能是胆管在 胚胎发育时异常形成的小胆管丛,出生后逐渐 扩大、融合而形成的囊性病变。
临床与病理
临床这类病人,症状轻微,常在偶然体检 发现。巨大囊肿可致肝大,上腹部胀痛。偶有 囊肿破裂、出血、合并感染等并发症。 囊肿的大小从数亳米到数厘米,囊壁很薄 ,内衬分泌液体的上皮细胞,囊内充满澄清液 体。
肝脏常见疾病
1.急性病毒性肝炎 2.脂肪肝 3.肝囊肿 4.肝血瘤 5.肝硬化 6.肝癌
急性病毒性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超声表现
肝脏体积肿大,肝缘可正常,表 面光滑,实质回声减低,后方回声轻 度增强。
胆囊体积缩小,胆囊壁增厚,充 盈不佳或充满弱至中等的点状回声。 脾脏一般不大。
重症肝炎超声表现
肝脏急性萎缩,体积缩小。
毛细血管瘤
毛细血管瘤
毛细血管瘤
毛细血管瘤
低回声毛细血管瘤
毛细血管瘤CDFI图像
肝巨大海绵状血管瘤
肝 硬 化
肝硬化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 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是门脉性肝硬化 病因:酒精性 传染性肝炎 药物性 慢性心衰等
肝硬化的病理
肝硬化发病是个缓慢的过程,由于 各种病因的作用,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 死,进一步发生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 节状再生。
门静脉与肝外胆管
门静脉主干
正常门静脉的CDFI图像
入肝血流,连续带状频谱
肝静脉
于剑突下或右肋缘下向肝脏 膈面斜断扫查时,可见左、中、右 三支肝静脉呈放射状汇集于第二肝 门,(呈“兰花”状)注入下腔静 脉。 肝静脉与门静脉支垂直交叉分 布。
正 常 肝 静 脉 声 像 图
正常肝静脉CDFI图像
巨块型 直径>5cm
结节型 可为单个结节或多个结节
弥漫型 有许多小结节弥散分布,呈浸润
性生长。
肝癌多有肝硬化病史
原发性肝癌
从组织学类型可分为:
肝细胞型肝癌
胆管细胞型肝癌
混合型肝癌
巨块型肝癌超声表现
肝内可见巨大的实性肿块,呈圆形、椭圆 形或分叶状,边缘有声晕,一般与肝实质分界清 楚。 肿块多呈不均匀的强回声,多呈“块中块” 表现。 癌肿局部向外浸润时,周围的声晕变得模 糊甚至中断不清。
肝脏的正常值
肝左叶前后径<6cm,上下径<9cm。 肝右叶最大斜径<14cm, (右叶下 缘到膈顶的距离)。 左叶下缘角(腹主动脉前)和外 缘角<45°。 右叶下缘角(右肾前)<75°。
肝实质回声
正常肝被膜光滑,整齐,明亮。 正常肝实质回声呈弥漫细小点状中等
度回声,分布均匀。
正常肝实质回声的强度比正常肾实质 稍强,比正常的胰腺回声稍弱或相似。
肝 基 本 矢 状 切 面 图
肝 肾 纵 断 图
肝肾纵断图
肝 胆 纵 断 图
肝胆纵断图
肝 下 腔 静 脉 纵 断 图
肝下腔静脉纵断图
肝 腹 主 动 脉 纵 断 图
肝腹主动脉纵断图
肝 基 本 矢 状 切 面 图
右 肋 间 斜 断 和 沿 门 脉 长 轴 断 图
右肋间斜断和沿门脉长轴纵断
致密回声结节,境界分明,但不规整声表现
直径在2~4cm的血管瘤亦多为强回声,但在
肿块内可见“虫蚀”状或“筛状”的小弱回声区。
>4cm的血管瘤多为混合回声,呈椭圆形或
多边形,边界多较清楚。
剑突下巨大的血管瘤探头加压后可有压缩变
形。
超声表现
弱回声的血管瘤少见,其周边的高回声带是其重 要特征。脂肪肝中的血管瘤亦可呈弱回声。 血管瘤无肿瘤周边的弱回声晕,边缘不光滑,多 数强回声血管瘤后方回声不增强。 CDFI: 在瘤体内可见条状、点状的 血流信号, 一般为静脉频谱。
裂为分界的肝叶段强回声改变。又称节段型脂肪
肝或“阴阳肝”。
非均匀型脂肪肝
非均匀型脂肪肝
节段型脂肪肝
非均匀型脂肪肝超声图像
后期:整个肝脏几乎被浸润,回声增强,残存小片 为相对正常的肝组织,表现为弱回声区,边界清 楚,无占位效应,较小时可呈圆形,较大时形状 多不规则,常见分布于胆囊床旁、门脉左支及右 叶包膜下等区域。
肝囊肿 单纯型
多囊肝
分类
单纯性肝囊肿
病理
肝囊肿被认为是起源于肝内迷走的胆
管,囊壁光滑,内衬上皮层。囊液澄清 可略含胆汁。
肝囊肿超声表现
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壁薄而 光滑、后方可见明显增强、侧方声影 内收,内部一般呈无回声,有的可见 分隔。
单纯性肝囊肿
单纯性肝囊肿
单纯性肝囊肿
巨大肝囊肿伴感染
肝硬化的病理
最终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被改
建,致使肝变形、变硬,肝叶萎缩或增 大,同时引起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不同 程度的损害。
肝硬化的临床
早期 可无明显症状。,
后期 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消化 不良、消瘦、乏力、贫血、黄疸、低烧,合并 门静脉高压时则出现腹壁静脉怒张、肝大、脾 大、腹水。
多囊肝
病理
多囊肝是由迷路的胆管扩张而成, 囊肿数目和大小差异较大。囊肿可弥散全 肝或密集于一叶,是一种先天性肝脏多囊 性病变,囊壁较薄,囊液澄清透明,一般 不含胆汁。
超声表现
肝脏弥漫性肿大、形态失常、表面不规 则。 囊肿大小不一,弥漫整个肝脏,囊壁明 亮而光滑,囊腔透声好。囊肿之间的肝实 质回声较强。密集的小囊肿表现为强回声 区。 常合并有多囊肾,多囊胰,多囊脾。
侧支循环内可见血流信号。
肝硬化
肝内多个典型增生结节呈弱回声
肝硬化
肝硬化
肝硬化脾大
门脉高压 脾肿大 脾缘圆钝
脾门部脾静脉显著增宽
在囊状增宽的血管内, 血流呈不同方向
胰腺后方脾静脉增宽, 管径超过9mm
肝硬化脐静脉开放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
肝癌
原发性肝癌 转移性肝癌
分类
原发性肝癌
根据大体形态通常分三型
实质回声细密, 增强,后方回声减弱,脂肪浸
润严重的患者,即使增益开到最大,也不能显示远场
肝脏(“光亮肝”)
肝内管道显示模糊或不显示。
弥 漫 型 脂 肪 肝
弥漫型脂肪肝
非均匀型脂肪肝超声图像
因脂肪浸润程度不同而表现差异大。
早期:小片肝实质浸润时,呈局部强回声反射,
形态不规则。随着浸润范围的扩大,可呈现以肝
右纵沟由胆囊窝和腔静脉窝组成;
左纵沟为脐静脉窝和静脉导管窝。
解剖
肝脏的脏面与十二指肠、胆 囊、横结肠、右肾、右肾上腺、 下腔静脉、胃、胰等脏器相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