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诗歌特色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灵运诗歌特色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谢灵运诗歌风格和艺术特征

姓名:吴盼

班级:10汉语言一班

学号:25

摘要

谢灵运被钟嵘《诗品》称为:“元嘉之雄”在我国文学史上“蔚为一祖”。他的诗歌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山水诗的诗歌风格和艺术特征也是独树一帜,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本文就其前任的研究做个简单的归纳和探讨。

关键词

艺术风格清新富丽入景传神声色大开音调和谐情景交融

正文

谢灵运是南北朝时代的重要作家,也是我国山水诗派鼻祖和集大成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钟嵘说谢灵运“才高词盛,富艳难综”;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典新声,络绎奔会”。王世贞说“谢灵运天质奇丽,运思精凿”。胡应麟说,“康乐清而丽”。焦竑在《谢康乐集题词》中说道其诗“离质木之音,而仍工商之桥”。黄节先生说:“汉诗浑成,无一定作法,至康乐明远,则段落分明,章法紧严矣。从古到今,研究和评价谢灵运诗歌风格和艺术特征的不计其数。本文拟就此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清新富丽

鲍照云:“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敖器之云:“谢康乐如东海扬帆,风日流丽。黄庭坚云:“谢康乐庾义城之诗,炉锤之功,不遗余力。”沈德潜曰:“谢诗追逐而返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俊。”以上评论都是说谢诗诗中既有清新自然之美和精工雕琢的富丽美。同时,还能返归与自然,结合山水。在谢诗中确有不少不假雕饰,颇得天然之趣的名章迥句。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在比如“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岁暮》。这些诗句中,充分展现谢诗不侍雕饰却曲尽人情世故,传声达意。在这些看似自然醇美的诗句时,看似是诗人俯拾即得,信手捻来。但是她们的产生必须依赖诗人身后的生活积累和纯熟的艺术技巧及感知生活的心。我们知道谢灵运在政治上并不得意,曾两次流放,这也使得他有机会饱览江南的秀丽山水和地方的民情风俗,故创作不少“天然去粉饰”的佳句名篇。但是就谢诗的整体风格而言,则是精工多余清新自然,这和当时南朝唯美主义的文风大有关系。所以我们不难看出。谢诗从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往往刻意求新,呈现出典丽厚重的风格,但是由于锻炼精熟,仍能给人以自然可爱感觉。如“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塘水分流,林密蹊绝踪”;“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等等。写景毕肖,状物传神,富丽之中不乏清新可爱。总而言之,典丽精工是谢诗的主要风格,但不乏清新自然之作,所以谢诗的风格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

入景传神

诗人们在表现自然时,取景非常的重要,这往往决定了这首山水诗的质量和等级。谢灵运的诗歌另一重大特色就是他的独具慧眼,撷取最有代

表性的景物来加以描绘。如写春景,取池塘边的春草,柳树上的鸣禽的《游南亭》;写初夏,取泽畔日益茂盛的兰花,初开的芙蓉的《游南亭》;写秋景,则取高悬的明月,河边的沙岸的《初去郡》。仅仅是寥寥数笔便曲尽风光,把大自然最有魅力最真实的东西和特点展现的一览无遗。如“洲岛骤回舍,折岸屡崩奔”;“荒林纷沃弱,哀禽相叫啸”;“灼灼桃月色,飞飞燕弄声”。无论是写山水泉林,还是云霞花鸟,都是尽态极妍,声色俱观。这也充分展现了诗人观察之细致,状物之精巧。正如王夫之所说,“谢诗极易入目者,而引之益无尽,有极不易寻取者,而径遂正显然,顾非其人,弗与察尔。”谢灵运经常运用大小姐和的手法写景。如《游岭门山》:“千釿邈不同,万岭状皆异,威摧三山峭,节泂两江驶。渔商且安流,樵拾谢西芘。”粗犷和细腻相结合,既概括的写出了雄起阔达的景物,又精细的刻画了自然景物的各种状态。同时工笔和意笔,远景和近景,动态和静态,都能紧密配合,组织巧妙。方东树曰:“叙述情景,须得画意,为最上乘。谢灵运的山水诗确实达到了写景如画的要求。

声色大开

沈德潜在《说诗晬语》卷上中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康乐神工默运,明远廉俊无前,允称二妙。这一段话就是说谢诗讲究声音色彩的描绘,注意音律的特点。这也是谢灵运的山水似的特点之一。在谢诗中,对音响的描绘确比前人显着增加。如:“活活夕流驶,嗷嗷夜猿啼”《登石门最高顶》。“急弦动飞听,清歌拂梁尘”《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等等。在《石门岩上宿》一诗中诗人更是不

以目治而以耳治,通过鸟鸣声,落叶声,描绘了深山夜间的自然天籁,构成了幽静的意境。谢灵运在描绘听觉形象时,不仅能够抓住事物的个性,更能结合自己的心境模拟,做到象中有意。比如写鸟啼,就有“飞飞燕弄声”“园柳变鸣禽”“嗷嗷云中雁”等各种声音各种形态的鸟声,无一雷同,也无一不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紧密相连。除了描绘声音能够做到如此,谢诗中色彩的调配液往往能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表达相融洽。如《晚出西射堂》“连鄣叠巘崿,青翠杳深沉。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节往戚不浅。”四句写了深秋旁晚的景色,色彩暗淡,如诗人羁旅思乡的悲愁情绪是吻合的。总之,无论是从听觉上还是视觉上,谢诗都能细致地描摹出声色的情状,形象鲜明,给人从心理上给读者以无限的美感。

音调和谐

在齐梁之际,声律说兴起,沈约等人提出“四声八病”的理论,开始有意识的注意到诗歌的音乐美,把声律运用到诗歌的创作中。在谢灵运的时代,“四声八病”之说还没有出现。他当然不可能自觉地运用四声平仄理论创作,但是他很注意诗歌声调的高下和节奏韵律的整齐。在他的《石门岩上宿》、《郡东山望溟海》、《游赤石进帆海》几首诗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其诗的音韵特点。第一是,谢诗用韵十分严格,都是隔句押韵,常常一韵到底而不换韵;第二是,平生仄声交替使用,没有全平全仄的句子,异音相从,使人读起来舌端润肠;第三是,一联两句中,第五字和第十字的声调一般均不相同,很少犯“上尾”“鹤膝”的毛病。第四是,诗中有不少句子符合近体诗平仄相互的格律。魏晋时期,随着

对诗体的形式技巧越来越讲究,诗人们开始有意识的追求偶句,在曹植和陆机等人的作品中,偶句已明显增多,而到了谢灵运手里,对偶更是大量出现。这一方面固然是谢灵运本人刻意的追求,同时也是描写大自然山容水色的客观需要。例如“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于南山往背上经湖中瞻眺》

两句,不仅采用对偶还出现了双声叠韵词,更为工力尤深,读起来声声清朗。难怪陆时雍要说;“康乐神工巧铸,不知有对偶之烦”。

情景交融

仔细阅读谢诗,我们完全可以看到诗人的活动,看到他对山水的热爱,看到他怅惘的愁绪。所以在他的大部分诗歌中,写景和抒情都是交融的。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一句中,好就好在它寓情于景,两句诗十个字,不仅成功的描绘了初春时节物候的变化,谢春了春天的无限生机而且还可体味到诗人久病初愈,乍见春景时的喜悦之情,可谓是言已尽而意无穷。再如“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初去郡》四句,不仅写出了秋天高朗明澈的景色,更重要的是借景物表情思,表达了诗人辞官离任后的一种开朗豁达的心情,既是景语,更是情语。诗中的“秋月”、“飞泉”、“落英”也正隐喻着人格的高洁脱俗。这养的景物描写,显然也渗透了诗人对秀丽山水的一往情深。同时将自己主观的思想情感融合在客观景物中。如《晚出西射堂》、《游南亭》、《游赤石进帆海》、《道路忆山中》,在这些诗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幅大自然的生动画卷,更能感受到谢灵运流露出的情愫意绪,看到他的寂寞悲愁的情怀。也许谢诗的情景交融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