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诗歌特色分析
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
这些诗歌在艺术上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精工富艳的风格。
谢灵运诗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意象密集,对偶句多,语言深奥典雅,从而在整体上形成富艳精工的风格。
谢灵运习惯运用移换形之法,将其所见收入诗中,对景物作全景式的铺陈,从而形成了他繁富的特点。
第二、生动细腻的景物刻画。
谢灵运诗虽就整体而言颇有雕琢繁芜之感,但就描写刻画自然美而言,却常给人生动细腻之感。
其诗在写景上,主要表现为对声色的追求。
对于色的表现,如《入彭蠡湖》中“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作者没有涂抹万紫千红,只用绿野作底色,白云作点缀,抓住春天那充满阳光,洋溢着生命力的特点,构成了一幅素净柔和的图画。
对于声的描绘,如《石门岩上宿》“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以动衬静,写夜晚深沉,鸟鸣声、落叶声格外清越。
这种对声色的描绘,反映出诗歌创作上的一种新的趋向,对后代诗人创作影响很大。
就此而言,谢灵运可以说是诗歌创作新时代的开创者。
第三、结构上的程式化特点。
谢灵运诗歌从整体结构而言,往往先作出游,次写见闻,末尾谈玄说理,拖着一个玄言的尾巴。
这种以叙事——写景——说理所形成的结构模式,使谢诗呈现出一种程式化的特点。
至于形成这种程式化结构的原因,可以说与谢灵运山水审美意识上的局限有关。
谢灵运一生都不能忘怀于政治权势,当他政治失意进而游山玩水时,只是把山水作为一种感观上的刺激,以此掩饰他对权位的热衷。
故而他在写景时,并不能真正做到情、景、理三者的完美融合,也无法形成一种完整浑然的意境。
吐言天拔 声色俱开——谢灵运诗歌修辞艺术浅述
吐言天拔声色俱开——谢灵运诗歌修辞艺术浅述
谢灵运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其诗以“吐言天拔,声色俱开”而著称。
在他的诗歌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对天地万物的深切挚爱,他追求的是宇宙真理、生灵和谐,这使他的诗歌不仅有着美好的情感,而且充满了理性和修辞的艺术,在南宋诗坛占有重要地位。
谢灵运诗歌的写作风格十分独特,他既注重诗歌的内容,又注重诗歌的形式。
他的写作特色表现在多个方面,在结构上,谢灵运注重整齐疏密及结构的完整,这要求他的修辞艺术功底较深;在情感上,谢灵运的诗歌表达出持久的真挚情感;在形式上,谢灵运的诗歌通常采用五言古体,其声调松弛,字句简单,又不失婉约优雅,读起来容易理解;在意境上,谢灵运的诗歌可以勾起联想,描述自然美景,令人产生审美共鸣;在铺垫上,谢灵运的诗歌常用瞻仰修辞手法,以渐进的方式引出诗歌的主题;在用字上,谢灵运的诗歌遣词造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他的情感和思想;在表达上,谢灵运的诗歌采用各种修辞手法,如象喻、暗喻和拟人等,深刻地表达出他的思想。
- 1 -。
论谢灵运山水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谢灵运山水诗歌的艺术特色谢灵运(385年-
433年),字灵运,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和山水诗人,以其山水诗歌而闻名。
谢灵运的山水诗歌具有以下几个艺术特色:
1.自然写景:谢灵运的山水诗歌以自然景观为主题,通过
对山、水、云、雾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
和美妙。
他善于观察自然景色的细微变化,并将其细腻地表
达出来。
2.感情抒发:谢灵运的山水诗歌并非只是对景物的描写,
更重要的是表达他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他以自然景观为媒介
,借景抒发自己的情感、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3.寄托哲理:谢灵运的山水诗歌中常常融入了哲理和思考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他探索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
与宇宙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人生、存在和宇宙的思考和追
求。
4.诗意凝练:谢灵运的山水诗歌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
意境,他擅长用简短而精确的词句,将复杂的景象和情感凝
聚成深远的诗意。
他的诗作字数较少,却能表达出丰富的意
象和情感。
总的来说,谢灵运的山水诗歌以自然景观为主题,通过自然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传达了他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和感悟。
他的诗作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诗意。
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点
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点谢灵运是唐代杰出的山水诗词作家,他的山水诗作品独具风格,具有较强的艺术特点。
以下是关于谢灵运山水诗的几个主要艺术特点:一、描写技法独特谢灵运的山水诗作品以描写技法独特而著称。
他善于通过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感觉传达自己对山水的深情和艺术追求。
他常常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的诗作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自然界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例如,在《登池州龙王庙》一诗中他描绘了壮观的山水景色:“山高处、风卷起叠嵯峨。
水卷起千堆雪,泻出万丈波。
”这种生动的描写技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中,感受到了山水景色的壮丽和美妙。
二、情感真挚谢灵运的山水诗作品情感真挚,一直是他艺术追求的核心。
他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出对自然景色的赞叹和对生活的热爱。
他的山水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例如,在《登东山》一诗中他写道:“运景何曾认旧游,甘舍旅忧与世流。
高居大观非俗贵,肆业采诗何怅然。
”这种真挚的情感使读者深深地被谢灵运的诗歌所感动和打动。
三、寓情于景谢灵运的山水诗作品常常通过景色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内心情感和思想。
他善于将思想和情感融入景色之中,使读者在欣赏山水之美的同时也能够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例如,在《登岳阳楼》一诗中,他以巧妙的描写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立志追求的赞美:“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吴钩。
”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使读者更能够体味到诗作中所蕴含的深意和内涵。
四、变化多样谢灵运的山水诗作品变化多样,他善于运用不同的手法和形式来描绘山水景色。
他的山水诗既有以景物为主线的描写,也有以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诗作。
他的作品中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得作品更加卓越和独特。
例如,在《户部山阴池上有怀吴简》一诗中他写道:“羡公兴罢换先笔,尚有清音经夜笳。
”这种多样化的描写使得谢灵运的作品更加生动活泼,给读者带来丰富的阅读体验。
谢灵运诗歌与陶渊明诗歌的比较
谢灵运诗歌与陶渊明诗歌的比较谢灵运和陶渊明,是两位著名的诗人。
他们的诗歌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地位。
两位诗人在文学风格、诗歌主题上有着不同的表现。
下面就来比较一下谢灵运诗歌和陶渊明诗歌的不同之处。
一、文学风格比较谢灵运生于唐代,为中唐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文学风格以豪放为主,具有很强的个性特征,常常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抒发他紧张激烈的内心感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生动的形象表现。
陶渊明是晋代诗人,对村庄、山水和自然景观有很深的感情和理解,他的诗歌文学风格以清新自然为主,深受后人喜爱,他的诗歌多以叙事、抒情为主,其形式上比较简单,语言质朴自然。
二、诗歌主题比较1. 谢灵运的主题谢灵运的诗歌主题比较广泛,包括抒情、咏史、写景等多种类型,其中以抒情最为突出,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他对生命、爱情、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例如,他的《唐多令》中写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等,表达了对自身和英雄人物的追求和向往。
2. 陶渊明的主题陶渊明的诗歌主要以自然、山水、田园为主题,他善于运用自己对自然的感性认知,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人生观。
例如,他的《桃花源记》中写到“花落江南,眼前不见水,地下却流泉”,以桃花源的奇境为背景,表达出对人类自由幸福社会的美好向往和不切实际的遐想。
三、语言风格比较1. 谢灵运的语言风格谢灵运的语言风格相对奔放,行文十分流畅,常常采用连句成篇的方式,使诗歌获得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诗句多以对仗、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为主,并且表现出很强的感情色彩。
例如,他的《离骚》中写到“寓意深长,意犹未尽,欲说还休,半辞而废”,运用了比喻手法,表达了内心深深的感受。
2. 陶渊明的语言风格陶渊明的语言风格十分简洁,词语古朴自然,没有过多的修辞或华丽的词藻,但却能够表达出深厚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他的《归园田居》中写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十分自然而简约,却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总结,谢灵运和陶渊明的诗歌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文学风格和思想特色。
体现谢灵运山水诗富丽精工鲜丽清新的诗句
谢灵运是一位著名的山水诗诗人,他的诗作以其富丽、精工、鲜丽和清新而著称。
在他的诗歌中,有许多让人感叹不已的诗句,对于探讨他的诗歌风格和意境,我们应该从简单的表达开始,逐渐深入到更深层次的探讨。
1. 丰富的意象谢灵运的诗句中,常常出现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山水意象。
他写到:“羽扇纶巾下,半坡青梅半焙新。
”这句诗表现了青梅翠绿的山水画面,给人以一种鲜明清新的感受;再“千竿风雨荼靡霁,一溪云水暗冥同。
”这句诗描绘了风雨中的荼靡景象,暗示了一种深邃的意境。
这些丰富的意象构成了谢灵运诗歌的丰富内涵。
2. 精工的笔触进一步,谢灵运的诗句中展现出了精工的笔触。
他的诗句工整精巧,表现出诗人对于语言的运用得心应手。
“千山竞出画图来,一水风流皆入诗。
”这句诗展示了谢灵运对于山水的描绘功力,展现了诗人精工细雕的笔触。
在他的每一句诗句中,都能感受到他对于文字的精雕细琢,以达到精美绝伦的效果。
3. 鲜丽的意境谢灵运的诗作中常常出现了鲜丽绚烂的意境。
“山巅翠影波涌绿,水面红霞夕照明。
”这句诗描绘了山水交融的鲜艳景色,给人以美好的愉悦之感。
再“桥前水倒千层鹭,烟里山藏万点梅。
”这句诗则表现出了江南水乡的鲜明气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4. 清新的情感谢灵运的诗句中蕴含着清新的情感。
他的诗歌在描绘绚丽山水的常常透露出一种清新纯洁的情感。
“蓝衣蒙蒙青水上,白鹭翩翩丽影同。
”这句诗句中透露出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清新的感受,和谐愉悦。
谢灵运用清新的情感来诠释山水之美,使得他的诗歌更加动人心弦。
谢灵运的山水诗以其富丽、精工、鲜丽和清新而著称。
他的诗句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山水意象,精工细雕的笔触,鲜丽绚烂的意境,以及清新纯洁的情感。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谢灵运诗歌的独特魅力。
以谢灵运山水诗富丽精工鲜丽清新的诗句为主题,我们可以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谢灵运的诗歌艺术。
通过对其诗句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所营造的山水世界的独特魅力,以及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
关于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关于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谢灵运(656年—712年),唐代文学家,是唐代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谢灵运的山水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山水诗风格纯净流畅,情感真挚自由谢灵运的山水诗风格以纯净流畅、自由灵动为主,通过写实与想象的结合,以深邃含蓄的意象、情感渲染的手法,表现出自己对交际、自然的深邃理解及深厚感情的尽情流露。
如《永州廉江驿》一首:山水相映,组合起来,自然纯净,情感真挚,表现了作者对理想境地的向往,自由无拘束的精神风貌,展示了作者的独立人格。
二、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性的表现手法谢灵运的山水诗在描绘时事自然的同时,通过想象和诗意的运用,丰富了表现手法。
如《水调歌头秋词》一首: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许多富有想象力的词句,深刻蕴含了人生的浮云,远处的山峦与水波更是在诗人的意境创造下,体现出无限的意境与柔美的情感。
三、意象清新自然,寓意深远谢灵运的山水诗所表现的意境深处,常常是诗人心灵深藏的自然情感及理性所在。
这种情感常常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反映了自然生命和人类生命之间的契合。
如《题西林壁》一首: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离别的离愁别绪,悠远的人生之旅,通篇通过自然景观,直接表现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与人生哲思,深刻寓意。
四、品读诗歌时的审美享受谢灵运山水诗通篇着重烘托景色中的一定意境,以及对情感和意义的描绘,激起读者美感的体验,强调创造力的体现,这种审美享受具有通俗性、深邃性与好玩性。
如《秋浦歌舞》这首诗,以静水清空的境界来表现独立人格的个体情感;以涟漪交相引出阴晴变化,不仅展示出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同时又使读者体验到想像和扩大的审美愉悦感,这种审美享受是深刻而广泛的。
谢灵运山水诗通过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表现了自然情感和人生哲学的深刻意义,这种独特的艺术特色,使得他的诗歌从唐朝到现代都受到了广泛的欣赏和推崇。
浅谈谢灵运的山水诗
浅谈谢灵运的山水诗谢灵运是唐朝末年的著名山水诗人,是“浪花三绝”之一(另外两位是温庭筠、韩愈)。
他的诗歌独具匠心,融合了自然美、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尤其是他的山水诗更是流芳千古,具有绝佳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首先,谈谈谢灵运的山水诗的基本特点。
谢灵运的山水诗体现了他深刻的思想感悟和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他通过对山水胜景的描绘,寄托了对人生的深情思索和对人间世事的忧患。
其次,谢灵运的山水诗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凝练,音韵悠扬,对诗句的搭配和运用极为精湛,将山水美通过诗歌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他巧妙地结合山水画和诗歌,不仅为山水画增添了文学气息,而且为诗歌赋予了更加生动、形象、具体的意境。
其次,论述谢灵运的山水诗的艺术手法。
谢灵运的山水诗以清新淡雅的笔墨,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和世间万物的细致观察。
他的山水诗主要采取景物交融的写法,即将山水与人文相结合。
在诗歌中,他常常通过对自然中各种物质形态、色彩、质地、发光情况、气象变化的描写,使读者从直观的感官世界深化到具象的景象意象中。
例如《登坛灵岩寺观贾岛题窗》中的“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等形象生动的描写,使人仿若身临其境、感受到山水之美。
此外,他还常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将自己的感悟融入到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之中,通过景物、季节、光影等符号意象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社会、爱情、友情等伦理情感的深沉思考。
最后,总结谢灵运的山水诗的思想内涵。
谢灵运的山水诗不仅是对山水美的赞颂,更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哲学探究。
他的山水诗所蕴含的“物我两忘”、“意在画中”、“自然至美”等思想,无疑是社会历史背景下对传统哲学文化的一种演绎和再创造。
在他笔下的山水之美中,读者能够体验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命与宇宙的共通性、人生与世界的微妙联系。
如《题龙阳县青草湖》诗:堤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言简意深,蕴含着深远的哲学思考和道德情感,从而构建了一幅高远、清新、富有思想意味的宇宙画卷。
谢灵运山水诗歌的艺术特点
谢灵运山水诗歌的艺术特点谢灵运山水诗歌的艺术特点1. 纤细婉约的意境•谢灵运的山水诗作以纤细婉约的意境为主要特点。
•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精巧的构思,将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色表达得十分细腻动人。
2. 出奇制胜的比喻手法•谢灵运善于使用出奇制胜的比喻手法。
•他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理想相结合,创造独特的诗意。
•通过奇特的比喻,他赋予山水以更深刻的内涵,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思考。
3. 清新雅致的语言•谢灵运山水诗作以清新雅致的语言风格著称。
•他运用简练明了的词句,使诗歌更加朴实自然。
•他的语言流畅,清新明快,给人以愉悦的阅读感受。
4. 纵横有致的布局•在诗歌的形式上,谢灵运独具匠心。
•他的山水诗布局舒展自如,纵横有致。
•他巧妙地运用对仗、平仄、节奏等手法,使篇章的结构合理有序,给人以美感和舒适感。
5. 内容丰富哲理深刻•谢灵运的山水诗歌内容丰富多样,寓意深远。
•他在描绘山水景色的同时,常常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他以诗意表达了对自然、人生、理想等方面的思考和追求,使诗歌充满哲理性和思想性。
总之,谢灵运的山水诗歌以纤细婉约的意境、出奇制胜的比喻手法、清新雅致的语言、纵横有致的布局以及内容丰富哲理深刻等艺术特点而著名。
他通过诗歌的表达,把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色与人的情感、理想相结合,使读者在欣赏中得到思考和启发。
6. 四季变化的描绘•谢灵运的山水诗歌中经常描绘四季的变化。
•他以生动的词句描述春天的新绿、夏天的热浪、秋天的丰收和冬天的寒冷。
•通过对自然界四季的描绘,他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密结合,给人以丰富的感受和思考空间。
7. 雄浑深邃的情感表达•谢灵运的山水诗歌中常常流露出雄浑深邃的情感。
•他通过对大自然中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的追求和情感的抒发。
•他的诗作中常常充满激情和豪放,给人以力量和震撼。
8. 神秘玄奇的意境营造•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作中,常常出现神秘玄奇的意境。
•他通过隐晦的描写和微妙的语言细节,营造出一种神秘、超凡的氛围。
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风格浅析
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风格浅析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
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亦可有其他的辅助内容,但是呈现耳目所及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则必须为诗人创作的主要目的。
谢灵运(385年-433年),汉族,浙江会稽人,原为陈郡谢氏士族。
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
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
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
由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
谢灵运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治黑暗, 战乱频繁,阶级斗争异常尖锐, 统治阶级内部也是尔虞我诈, 彼此倾轧, 斗争激烈。
统治者实行推行抑制门阀大族、提拨庶族地主的政策以加强中央集权,谢灵运作为大贵族代表被镇压,朝廷失宠, 宫廷之争失败,政治上的失利使得他虽身在朝廷却心系山水。
一方面在山水自然中感受到自然的和谐纯净,恣意随心,无忧无虑的山水生活使他得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找到黑暗世界以外的人生志向;另一方面谢灵运“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在山水美景中始终无法获得心灵的安息。
谢灵运的山水诗大多写于他出任永嘉太守以后,具有极为细腻的审美感受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辞藻精致,清丽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谢灵运诗歌艺术风格:一.谢灵运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把握,逼真细致地刻画出自然景物之美,给人以清新开朗的感觉。
例如:《过始宁墅》《富春渚》《初往新安至桐庐口》《七里濑》《晚出西射堂》《登永嘉绿嶂山》《游岭门山》《登池上楼》《东山望海》《登上戍石鼓山》等一系列优秀的诗作,选取《登池上楼》分析:“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生动地写出初春的物候特征。
在这光影交错之中,绿色的小草在碧波荡漾的水边悄悄地生长,而发满新芽的柳树上,各种新奇的鸟儿婉转鸣叫。
作者通过这几句简单的描述,绘出了一幅有声有色、充满了和谐和生机的画面,也表达了自己久味自然后突然重逢的欣喜,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感受能力。
谢灵运山水诗的写作特点
谢灵运⼭⽔诗的写作特点谢灵运⼭⽔诗的写作特点 在中国诗歌史上,谢灵运是第⼀个有意识的⼤量创作⼭⽔诗的诗⼈,他的主要功绩在于他以成功的创作实践确⽴了“⼭⽔诗”在诗歌史上的独⽴地位。
⼀、引⾔ 朱⾃清在《经典常谈》⾥称谢灵运是“第⼀个在诗⾥全⼒刻画⼭⽔的⼈”,虽然在他之前,也有⼀些完整的描绘⼭⽔的诗出现,如庾阐的《衡⼭诗》,湛⽅⽣的《天晴诗》,谢混的《游西池》,殷仲⽂的《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等,但谢灵运才是第⼀个有意识的⼤量创作⼭⽔诗的诗⼈,真正使⼭⽔诗⾛出了理窟,⾛向了独⽴,使⼭⽔从⽂学的“附庸”变为“⼤国”,并成为⼈们竞相写作的题材的⼈物⾮他莫属。
刘勰《⽂⼼雕龙·明诗》篇说:“宋初⽂咏,体有因⾰,《庄》、《⽼》告退,⽽⼭⽔⽅滋。
”研究晋宋⼭⽔诗的发展⼏乎没有⼈不引⽤这句话。
他是开创⼭⽔诗派的⿐祖,但刘勰的“《庄》、《⽼》告退,⽽⼭⽔⽅滋”的说法是否可信呢?如果从谢灵运⼭⽔诗的⽤典特点来加以分析的话,不难得出答案。
⼆、谢灵运⼭⽔诗的⽤典特⾊ ⽤典,⼜称⽤事、⾪事、事类,现在常称作引⽤。
刘勰云:“事类者,盖⽂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
”在篇幅有限的诗歌中运⽤典故成为增加诗歌内涵的有效⼿段之⼀,⽽在艺术效果上,典故的加⼊也使诗歌变得具有多层意蕴⽽耐⼈咀嚼回味。
纵观谢灵运的⼭⽔诗作,其引⽤典故的范围是极其⼴泛的,经史⼦集⽆所不包,从中可见其知识的渊博和庞杂,以⾄于清⼈吴淇有“⾮注莫解其词,⾮疏莫通其义”的说法。
据统计,谢诗引“三⽞”⼊诗,以《庄⼦》为最多,⽤《易》次之,《⽼⼦》再次之。
由此观之,庄、⽼思想在其诗中不仅没有告退,与较早的陶诗相⽐,反⽽有过之⽽⽆不及。
谢灵运诗作中所引的“三⽞”中的⼀些典故,如《过⽩岸亭》中的“未若长疏散,万事恒抱朴”,《七⾥濑》中的“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以上诗句中“抱朴”、“要妙”均出⾃于《⽼⼦》。
《登永嘉绿嶂⼭》⼀诗中的“恬知既已交,缮性从此出”,《郡东⼭望溟海》中的“萱苏始⽆慰,寂寞终可求”,以上诗句中的“缮性”、“寂寞”出⾃于《庄⼦》。
关于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关于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引言谢灵运,唐代杰出的山水诗人之一,其诗歌深受人们的喜爱。
谢灵运的山水诗,既有纯文艺术特色,又有明显的历史时代气息。
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深深的人文关怀、对自然的热爱和强烈的政治意义。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分别探讨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文艺特色谢灵运的山水诗,不但描写了自然风光,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他以饱满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刻画自然景致,运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和艺术手法,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之情,同时也能够引起读者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
谢灵运的山水诗充满美感,他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给予读者一种感官上的愉悦,同时也使读者对自然产生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例如,在他诗《登山》中,写道:“登高千里化为步,众峰万壑相皎洁。
”。
这种写景方式,不仅在情感上给人以强烈的喜悦,同时也展现了谢灵运细腻而又洒脱的诗歌风格。
谢灵运的山水诗擅长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形象的对比,表达人与自然的感性连接。
他在《赋得山下长城千古凄凉》中,写到:“烽火照海白龙门,宵鸣漏马人不眠。
时隔八百依稀识,千古凄凉爱可怜。
”通过历史的沉淀和人与自然的对比,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情感。
时代特色谢灵运生活在唐朝,这个时期也正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
唐朝虽然文化繁荣,但也有着一些不稳定因素,如战乱、天灾、社会阶层分化等。
谢灵运的山水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谢灵运的山水诗大多描写自然风光,但也融入了他对时代问题的关注。
如有一首诗《西出阳关无故人》,是描写战乱的一首诗。
他通过诗歌表现出对战乱的谴责,同时也营造出一种孤独、无助的气氛。
政治意义尽管谢灵运的山水诗写自然和人情,但也有着明显的政治意义。
他对政治的态度既有反对的,也有支持的。
在《夜泊牛渚怀古》中,谢灵运反思了先秦时期的人民和贵族的生活,向读者展示贵族生活的危险,这可以被视为一种反对。
而在《送李使君序》中,谢灵运赞美了当时的边塞军备建设,这可以被视为一种支持。
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谢灵运(656年-707年),唐代著名山水诗人,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称。
他的山水诗写尽了大自然的壮美,展现了唐代山水文化的艺术特色。
本文将从诗歌内容、艺术手法、文化背景等方面探讨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诗歌内容谢灵运山水诗的主题是以景为诗,具有很强的写生性和现实意义。
他通过自然景观来表现人生哲理和情感,将大自然与人的内心结合起来,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山水意境。
例如《登高诗》中写道“登高饱览众山小,江流天地一色中”,写出了山高水远、天地辽阔的壮阔景象;《送李邕诗》中写道“千里婵娟江不断,五山阴岭雾重重”,将真实的江山景象与壮美的意境巧妙结合。
除了景物描写外,谢灵运的山水诗还涉及到很多哲理和情感,给人的视觉和心灵双重的震撼力。
例如《早春游龙门寺水步》中“野花疏淡妆香雾,洞石清泉琢玉盘”表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悟和敬仰之情。
艺术手法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手法包括写景、抒情、寄托等。
其中最突出的是“写景”,他能以细腻而自然的笔触描绘出山水画的形象,并配以精妙的比喻和象征,达到独特的形似神合的艺术效果。
例如《过华清宫门》中“深春可度鲜桃雨,高阁题诗白凤楼”,利用“鲜桃雨”和“白凤楼”等景物来形象地描绘出了深春时节的雨景,同时也展现出高雅的文化底蕴。
在“抒情”方面,谢灵运的山水诗还采用了丰富的抒情手法。
有的诗篇通过诗人的情感表达,表现了思乡之情、胸中积郁;有的诗篇通过环境与文化的交融,表现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
例如《夜泊牛渚怀古》中“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七绝体抒发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怀古之情”,充满了哀思和缅怀之情。
在“寄托”方面,谢灵运的山水诗则更加强调精神寄托和文化积淀。
例如《秋登南山寄归人》中借助寒秋胜景来抒发思乡情怀,通过“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描写,将心灵深处的情感荡漾在辽阔的大自然风景之中。
总的来说,谢灵运山水诗通过写景、抒情和寄托等多种艺术手法,将山水文化的博大精深融入了诗歌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山水诗风,代表了唐代山水文化的最高标志。
谢灵运诗歌特色分析
谢灵运诗歌风格和艺术特征姓名:吴盼班级:10汉语言一班学号:1050110025 摘要谢灵运被钟嵘《诗品》称为:“元嘉之雄"在我国文学史上“蔚为一祖”。
他的诗歌的影响是巨大的。
其山水诗的诗歌风格和艺术特征也是独树一帜,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本文就其前任的研究做个简单的归纳和探讨.关键词艺术风格清新富丽入景传神声色大开音调和谐情景交融正文谢灵运是南北朝时代的重要作家,也是我国山水诗派鼻祖和集大成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钟嵘说谢灵运“才高词盛,富艳难综";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典新声,络绎奔会”.王世贞说“谢灵运天质奇丽,运思精凿”。
胡应麟说,“康乐清而丽".焦竑在《谢康乐集题词》中说道其诗“离质木之音,而仍工商之桥”.黄节先生说:“汉诗浑成,无一定作法,至康乐明远,则段落分明,章法紧严矣。
从古到今,研究和评价谢灵运诗歌风格和艺术特征的不计其数。
本文拟就此做一些初步的探讨.清新富丽鲍照云:“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敖器之云:“谢康乐如东海扬帆,风日流丽.黄庭坚云:“谢康乐庾义城之诗,炉锤之功,不遗余力。
"沈德潜曰:“谢诗追逐而返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俊.”以上评论都是说谢诗诗中既有清新自然之美和精工雕琢的富丽美。
同时,还能返归与自然,结合山水。
在谢诗中确有不少不假雕饰,颇得天然之趣的名章迥句。
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在比如“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岁暮》。
这些诗句中,充分展现谢诗不侍雕饰却曲尽人情世故,传声达意。
在这些看似自然醇美的诗句时,看似是诗人俯拾即得,信手捻来.但是她们的产生必须依赖诗人身后的生活积累和纯熟的艺术技巧及感知生活的心。
我们知道谢灵运在政治上并不得意,曾两次流放,这也使得他有机会饱览江南的秀丽山水和地方的民情风俗,故创作不少“天然去粉饰”的佳句名篇.但是就谢诗的整体风格而言,则是精工多余清新自然,这和当时南朝唯美主义的文风大有关系。
陶渊明谢灵运诗歌比较研究
陶渊明谢灵运诗歌比较研究摘要:一、陶渊明与谢灵运的生平简介二、陶渊明诗歌的主题与风格特点三、谢灵运诗歌的主题与风格特点四、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的异同比较五、对他们诗歌的评价与影响正文:陶渊明与谢灵运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在当时乃至现在都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本文将从两人的生平简介、诗歌主题与风格特点、异同比较以及对他们诗歌的评价与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陶渊明与谢灵运的生平简介陶渊明(365-427年),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
他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职务,因不堪官场黑暗,最终选择归隐田园。
谢灵运(385-433年),字灵运,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世称谢客。
他历任秘书郎、太子左卫率、永嘉太守等职,因参与政治斗争,最后被贬为永嘉郡司马。
二、陶渊明诗歌的主题与风格特点陶渊明的诗歌主题以田园生活为主线,表现出他对官场黑暗的憎恶和对自由、幸福的向往。
他的诗歌风格以平淡自然、真率质朴为特点,被誉为“田园诗派”的鼻祖。
三、谢灵运诗歌的主题与风格特点谢灵运的诗歌主题多样,既有山水田园,也有抒发政治抱负。
他的诗歌风格以华丽、细腻、清新见长,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被称为“山水诗派”的代表。
四、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的异同比较相同点:两人都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都曾投身官场,后因各种原因归隐田园。
不同点:陶渊明的诗歌主题更偏向田园生活,对官场黑暗有强烈的反感;而谢灵运的诗歌则更多地关注山水景物,抒发政治抱负。
在风格上,陶渊明的诗歌质朴、自然,谢灵运的诗歌则华丽、细腻。
五、对他们诗歌的评价与影响陶渊明和谢灵运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陶渊明的诗歌传承了诗经、楚辞的优良传统,创立了田园诗派,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谢灵运的诗歌则开启了中国山水诗的先河,对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孟浩然等产生了启示。
总之,陶渊明与谢灵运的诗歌各具特色,代表了东晋时期诗歌创作的最高峰。
谢灵运诗评析——品味古代女性诗人的独特魅力
谢灵运诗评析——品味古代女性诗人的独特魅力谢灵运是唐代著名的女性诗人,她的诗作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谢灵运的诗进行评析,探讨她作为古代女性诗人的独特魅力。
一、谢灵运的生平与背景谢灵运,生于唐代中期,是唐代女性诗人中的佼佼者。
她出生于文化昌盛的家庭,受到良好的教育。
她的父亲是一位文人,对她的教育非常重视,这为她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谢灵运的诗歌特点1. 真挚感人的情感表达谢灵运的诗作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她能够通过简洁而质朴的语言,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
例如《登幽州台歌》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以及《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都展现了她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2. 独特的意境营造谢灵运的诗作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营造,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其中的美好。
例如《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及《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都展现了她独特的意境创造能力。
3. 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作为一位女性诗人,谢灵运对女性命运的思考贯穿于她的诗歌创作中。
她常常通过对女性的自省和对社会的批判,表达出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和关注。
例如《女冠子》中的“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以及《月下独酌》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都展现了她对女性自由和独立的渴望。
三、谢灵运的诗歌对后世的影响谢灵运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诗歌作品被广泛收录在各种文学选集中,并被多位文学家和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评析。
她的诗歌作品不仅为后世的女性诗人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也为整个文学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作思路。
四、结语谢灵运作为一位古代女性诗人,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唐代文学的瑰宝。
她的诗歌作品不仅表达了她对生命、自然和女性命运的思考,也展现了她对艺术的追求和独特的创作风格。
通过品味谢灵运的诗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女性诗人的独特魅力,以及她们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谢灵运诗歌研究
谢灵运诗歌研究
谢灵运诗歌研究
一、简介
谢灵运(1752-1815),山东德州人,有“穆如玉”、“清道光”等外号。
他是一位文人雅士,兼政治家、文学家。
他以文学创作为主,他的诗
歌颇有辩证的思维,并能细致入微地揭示历史的变迁及其对天地定律
的虔诚敬畏,他的诗歌具有普遍意义,现在仍然大受欢迎。
二、谢灵运的诗歌风格
1、古典诗歌风格
谢灵运融带古典诗歌节奏,借鉴及创新古典诗歌结构,使诗歌融洽清新,形成谢氏诗歌风格。
他咏叹山水之美,追随古典诗歌叙述之规律,在古典风格之中博取新的效果,有清新的节奏,有雅致的凝聚力。
2、唐代风格
谢灵运的诗歌以唐代的结构风格为核心,由抒情赋胜、乐咏、改古、
宣灵等四类诗歌组成,其作品标榜“自然”,抒发了大自然的和平之美,
避免了繁文缛节。
三、作品
1、《秩父士元》
《秩父士元》是谢灵运的代表作之一,写山水、抒情,将士元老村水境融入其中,用优美的词藻展示出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之美。
2、《多宝塔》
《多宝塔》是谢灵运又一代表作,他把多宝塔的景色、形态描写得淋漓尽致,反映自然的静谧和芬芳,散发出一种诱人的气息。
四、总结
谢灵运的诗歌主要以古典诗歌风格和唐代风格为主,他以抒情赋胜、乐咏、改古、宣灵等四类诗歌组成,传递出大自然的和平之美。
他的代表作有《秩父士元》和《多宝塔》,他借用古典诗歌叙述规律,融合创新古典诗歌结构,形成谢氏诗歌独特风格。
比较谢灵运的诗和颜延之的诗
比较谢灵运的诗和颜延之的诗
谢灵运和颜延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他们的诗作在风格和主题上有一些不同之处。
谢灵运的诗歌以山水田园为主题,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意境和感染力。
例如他的《登池上楼》:“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
颜延之的诗歌则以宫廷生活和政治为主题,他的诗歌风格严谨,语言简练,注重形式和格律。
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社会意义。
例如他的《北使洛》:“振楫发吴洲,秣马陵楚山。
路由万里来,情属风云间。
”
总的来说,谢灵运和颜延之的诗歌各有特色。
谢灵运的诗歌以山水田园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颜延之的诗歌以宫廷生活和政治为主题,风格严谨,语言简练,注重形式和格律。
他们的诗作都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摘要:谢灵运的山水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山水诗研究的重要对象。
他的山水诗艺术成就表现为四点:声色的描绘、拟人的修辞、多而熟练的化用古代典籍中的语言、写景过程中主客观之间的自然转移及整体上的交融。
关键词:谢灵运山水交融艺术特色谢灵运的山水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山水诗研究的重要对象。
本文从他的诗歌艺术特色方面来加以研究。
谢灵运为世家大族子弟,其家族在当时的社会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祖父谢玄为当时宰相。
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因而祖父死后他世袭为康乐公,优越的家庭政治条件以及丰厚的家产使得他养成了好游山玩水的习性。
谢灵运在任职永嘉、临川及隐居家乡始宁时,就经常带领童仆、门生四处探奇寻胜。
《宋书》本传说他:“寻山涉岭,必选幽峻,岩障千重,莫不备尽。
”游历的经过,便用诗来记述,“没有一新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
”正由于谢灵运凭藉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出众的才华,以迎合贵族趣味的语言风格、新颖的内容,完成了从玄言诗到山水诗的演变。
谢灵运的山水诗艺术成就表现为四点:声色的描绘、拟人的修辞、多而熟练的化用古代典籍中的语言、写景过程中主客观之间的自然转移及整体上的交融。
第一特点:对山水景物的声、色、光都有生动的描绘。
在作品《入彭蠡湖口》中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体验十分细致,刻画也相当精妙,描摹动态的“回合”、“崩奔”、月下哀猿的悲鸣之声、“绿野秀”与“白云屯”那鲜丽的色彩搭配,无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第二特点:拟人的修辞。
谢灵运的山水诗中拟人的手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昏旦变气候,山水合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本是写人的主观感受,但是诗人那平淡的笔调中表现出那么亲切的感情,以致于无知无觉的山水仿佛也有了生命、有了感情,与诗人成了一对心神相契的至友。
第三特点:多而熟练的化用古代典籍中的语言。
谢灵运的山水诗清新的语言风格主要体现于汲取了经、史、子、句入诗。
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艺术风格:苍凉与温情并存
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艺术风格:苍凉与温情并存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的优秀诗人,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他以苍凉和温情并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生活、自然和人性的理解,赢得了广泛赞誉。
1. 谢灵运简介谢灵运(385年-433年),字子容,吴兴临安(今浙江湖州)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
他早年投奔刘宋朝廷任官,并且有机会接触到很多当时著名的文化人物。
在政治生涯失利后,谢灵运转而致力于诗歌创作,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 谢灵运作品特点2.1 苍凉之美谢灵运的作品常常展现出一种苍凉之美。
他描绘了战乱和社会动荡所带来的伤痛,表达了对于历史变迁和个体命运无奈感慨;同时也通过描写山水、孤峰和萧瑟之景,在细腻的文字中流露出一种哀愁和忧伤。
谢灵运通过苍凉之美,展示了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深刻思考。
2.2 温情之笔与其苍凉之美并存的是谢灵运作品中温情之笔。
他用细腻动人的诗句描绘了亲情、友情和爱情,表达了对于人与人之间纯粹情感的追求与赞美。
无论是亲人的离去、友谊的珍贵还是爱情的魅力,谢灵运都能以平实而真挚的语言将其传递给读者,唤起共鸣。
2.3 叙述风格独特谢灵运在叙述风格上也有其独特之处。
他善于虚实结合,通过使用意象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同时,他也经常使用对仗工整而有节奏感的句子结构,使诗歌更具音乐性和韵律感。
3. 谢灵运代表作品欣赏3.1《登池上楼》楼帷翠盖临池上,垂柳拂波间。
忍使金钗相捧尽,东风不与人言。
由来竹下清虚路,都作襄阳无鬼山。
3.2《春日忆李白》煮豆燃豆萁,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3.3《代残句》雾淡河山远,山秋水色凄。
台榭斜晖映金碧,渔舟唱晓堤。
寒丝入剑湾寺断落暮龙紫。
4. 谢灵运的影响与价值谢灵运的诗歌作品影响了后世文学创作,并成为南北朝时期文艺复兴的代表之一。
他的苍凉与温情并存的艺术风格深受后人喜爱和推崇。
同时,谢灵运对于表达情感、塑造形象和语言运用方面的独特能力也为后世诗人提供了很多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灵运诗歌特色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谢灵运诗歌风格和艺术特征
姓名:吴盼
班级:10汉语言一班
学号:25
摘要
谢灵运被钟嵘《诗品》称为:“元嘉之雄”在我国文学史上“蔚为一祖”。
他的诗歌的影响是巨大的。
其山水诗的诗歌风格和艺术特征也是独树一帜,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
本文就其前任的研究做个简单的归纳和探讨。
关键词
艺术风格清新富丽入景传神声色大开音调和谐情景交融
正文
谢灵运是南北朝时代的重要作家,也是我国山水诗派鼻祖和集大成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钟嵘说谢灵运“才高词盛,富艳难综”;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典新声,络绎奔会”。
王世贞说“谢灵运天质奇丽,运思精凿”。
胡应麟说,“康乐清而丽”。
焦竑在《谢康乐集题词》中说道其诗“离质木之音,而仍工商之桥”。
黄节先生说:“汉诗浑成,无一定作法,至康乐明远,则段落分明,章法紧严矣。
从古到今,研究和评价谢灵运诗歌风格和艺术特征的不计其数。
本文拟就此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清新富丽
鲍照云:“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敖器之云:“谢康乐如东海扬帆,风日流丽。
黄庭坚云:“谢康乐庾义城之诗,炉锤之功,不遗余力。
”沈德潜曰:“谢诗追逐而返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俊。
”以上评论都是说谢诗诗中既有清新自然之美和精工雕琢的富丽美。
同时,还能返归与自然,结合山水。
在谢诗中确有不少不假雕饰,颇得天然之趣的名章迥句。
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在比如“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岁暮》。
这些诗句中,充分展现谢诗不侍雕饰却曲尽人情世故,传声达意。
在这些看似自然醇美的诗句时,看似是诗人俯拾即得,信手捻来。
但是她们的产生必须依赖诗人身后的生活积累和纯熟的艺术技巧及感知生活的心。
我们知道谢灵运在政治上并不得意,曾两次流放,这也使得他有机会饱览江南的秀丽山水和地方的民情风俗,故创作不少“天然去粉饰”的佳句名篇。
但是就谢诗的整体风格而言,则是精工多余清新自然,这和当时南朝唯美主义的文风大有关系。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
谢诗从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往往刻意求新,呈现出典丽厚重的风格,但是由于锻炼精熟,仍能给人以自然可爱感觉。
如“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塘水分流,林密蹊绝踪”;“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等等。
写景毕肖,状物传神,富丽之中不乏清新可爱。
总而言之,典丽精工是谢诗的主要风格,但不乏清新自然之作,所以谢诗的风格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
入景传神
诗人们在表现自然时,取景非常的重要,这往往决定了这首山水诗的质量和等级。
谢灵运的诗歌另一重大特色就是他的独具慧眼,撷取最有代
表性的景物来加以描绘。
如写春景,取池塘边的春草,柳树上的鸣禽的《游南亭》;写初夏,取泽畔日益茂盛的兰花,初开的芙蓉的《游南亭》;写秋景,则取高悬的明月,河边的沙岸的《初去郡》。
仅仅是寥寥数笔便曲尽风光,把大自然最有魅力最真实的东西和特点展现的一览无遗。
如“洲岛骤回舍,折岸屡崩奔”;“荒林纷沃弱,哀禽相叫啸”;“灼灼桃月色,飞飞燕弄声”。
无论是写山水泉林,还是云霞花鸟,都是尽态极妍,声色俱观。
这也充分展现了诗人观察之细致,状物之精巧。
正如王夫之所说,“谢诗极易入目者,而引之益无尽,有极不易寻取者,而径遂正显然,顾非其人,弗与察尔。
”谢灵运经常运用大小姐和的手法写景。
如《游岭门山》:“千釿邈不同,万岭状皆异,威摧三山峭,节泂两江驶。
渔商且安流,樵拾谢西芘。
”粗犷和细腻相结合,既概括的写出了雄起阔达的景物,又精细的刻画了自然景物的各种状态。
同时工笔和意笔,远景和近景,动态和静态,都能紧密配合,组织巧妙。
方东树曰:“叙述情景,须得画意,为最上乘。
谢灵运的山水诗确实达到了写景如画的要求。
声色大开
沈德潜在《说诗晬语》卷上中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
康乐神工默运,明远廉俊无前,允称二妙。
这一段话就是说谢诗讲究声音色彩的描绘,注意音律的特点。
这也是谢灵运的山水似的特点之一。
在谢诗中,对音响的描绘确比前人显着增加。
如:“活活夕流驶,嗷嗷夜猿啼”《登石门最高顶》。
“急弦动飞听,清歌拂梁尘”《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等等。
在《石门岩上宿》一诗中诗人更是不
以目治而以耳治,通过鸟鸣声,落叶声,描绘了深山夜间的自然天籁,构成了幽静的意境。
谢灵运在描绘听觉形象时,不仅能够抓住事物的个性,更能结合自己的心境模拟,做到象中有意。
比如写鸟啼,就有“飞飞燕弄声”“园柳变鸣禽”“嗷嗷云中雁”等各种声音各种形态的鸟声,无一雷同,也无一不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紧密相连。
除了描绘声音能够做到如此,谢诗中色彩的调配液往往能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表达相融洽。
如《晚出西射堂》“连鄣叠巘崿,青翠杳深沉。
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节往戚不浅。
”四句写了深秋旁晚的景色,色彩暗淡,如诗人羁旅思乡的悲愁情绪是吻合的。
总之,无论是从听觉上还是视觉上,谢诗都能细致地描摹出声色的情状,形象鲜明,给人从心理上给读者以无限的美感。
音调和谐
在齐梁之际,声律说兴起,沈约等人提出“四声八病”的理论,开始有意识的注意到诗歌的音乐美,把声律运用到诗歌的创作中。
在谢灵运的时代,“四声八病”之说还没有出现。
他当然不可能自觉地运用四声平仄理论创作,但是他很注意诗歌声调的高下和节奏韵律的整齐。
在他的《石门岩上宿》、《郡东山望溟海》、《游赤石进帆海》几首诗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其诗的音韵特点。
第一是,谢诗用韵十分严格,都是隔句押韵,常常一韵到底而不换韵;第二是,平生仄声交替使用,没有全平全仄的句子,异音相从,使人读起来舌端润肠;第三是,一联两句中,第五字和第十字的声调一般均不相同,很少犯“上尾”“鹤膝”的毛病。
第四是,诗中有不少句子符合近体诗平仄相互的格律。
魏晋时期,随着
对诗体的形式技巧越来越讲究,诗人们开始有意识的追求偶句,在曹植和陆机等人的作品中,偶句已明显增多,而到了谢灵运手里,对偶更是大量出现。
这一方面固然是谢灵运本人刻意的追求,同时也是描写大自然山容水色的客观需要。
例如“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于南山往背上经湖中瞻眺》
两句,不仅采用对偶还出现了双声叠韵词,更为工力尤深,读起来声声清朗。
难怪陆时雍要说;“康乐神工巧铸,不知有对偶之烦”。
情景交融
仔细阅读谢诗,我们完全可以看到诗人的活动,看到他对山水的热爱,看到他怅惘的愁绪。
所以在他的大部分诗歌中,写景和抒情都是交融的。
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一句中,好就好在它寓情于景,两句诗十个字,不仅成功的描绘了初春时节物候的变化,谢春了春天的无限生机而且还可体味到诗人久病初愈,乍见春景时的喜悦之情,可谓是言已尽而意无穷。
再如“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初去郡》四句,不仅写出了秋天高朗明澈的景色,更重要的是借景物表情思,表达了诗人辞官离任后的一种开朗豁达的心情,既是景语,更是情语。
诗中的“秋月”、“飞泉”、“落英”也正隐喻着人格的高洁脱俗。
这养的景物描写,显然也渗透了诗人对秀丽山水的一往情深。
同时将自己主观的思想情感融合在客观景物中。
如《晚出西射堂》、《游南亭》、《游赤石进帆海》、《道路忆山中》,在这些诗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幅大自然的生动画卷,更能感受到谢灵运流露出的情愫意绪,看到他的寂寞悲愁的情怀。
也许谢诗的情景交融比
不上后来的唐代诗人,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把个人之情,自然之境以及国家之事三方面的水乳交融的艺术标准。
但是应该指出的是,谢灵运初愈山水诗的开创时期,还没有达到高度成熟的水平。
鉴于此,我们更应该充分肯定谢灵运的山水诗在艺术探索中所取得的成绩。
结论
谢灵运的山水诗,大多数是在他政治失意后专意游览的产物。
一方面是他纵情欲山光水色中以娱其情,另一方面是想借山水之乐来排遣胸中的忧愁。
固然,在谢诗中,流露了一些贵族庄园主的情调,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彻底否定谢灵运的山水诗。
他的诗歌,精秀深微地刻画了自然界的山容水貌,以一种清新活泼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的读者,研究者,能开阔人们的视野,陶冶人们的性情,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并激发起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同时对我国的诗歌发展有重要的贡献。
概而言之,谢灵运在南朝文学中开风气之先的人物,是我国山水派的重要开创者。
参考文献
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五
肖涤非:《读诗三札记。
读谢康乐诗札记》,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黄节:《谢康乐诗注》,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朱光潜:《诗论。
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第三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00页
叶笑雪;《谢灵运诗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皋于厚:《汉魏六朝文学》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