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习作 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反思(精选5篇)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反思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反思(精选5篇)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
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反思篇1人的想象力越强,思维能力越强:想象力强的人,记忆能力一般也较强。
调查资料显示,想象力特别强的学生,学习成绩也比较好。
而且,想象力强的儿童个性特点鲜明,他们思维活跃、敏捷,求新求异,有独立见解,寻根问底,记忆力强,知识面较广,联想丰富,学习新事物快,对感兴趣的问题专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儿童的想象力却经常被严重幽闭,或者被繁重的课业负担所禁锢。
想象作文最关键的是什么,就是引导学生去联想,开拓学生大胆想象的空间。
但在此之前,还是要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以第一人称的写法描述你的所见所闻所想,写出你的独特经历。
既要大胆想象,又要注意结合这种动物或植物的特点。
”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激情导入一一分析要求一一示范赏析一一引导联想一一讨论并展示一一写作。
其中“写作”环节属于第二课时。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以“引导联想”和“讨论并展示”为主要环节,占用一半的课堂时间。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多是害怕作文的,一抓起笔来就抓耳挠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觉得无内容可写,作文乱编的多。
一是平时的语言积累少,难以写具体。
一是平常对周围的事物没有去留心观察。
一是循规蹈矩,缺乏想象力。
一是题材枯燥,千篇一律,表达不了真情实感。
这次作文课上完后,让我最感欣慰的是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都较高;学生的回答是那么富有想象力,那么富于创新;学生动笔时兴致盎然,每一个同学都感到有话可说,作文难的苦恼基本看不到了。
那些平时一听到写作文就紧皱双眉的学生,这一次也没有感到困难。
同桌互说后,学生迫切地想要与老师分享自己的想象。
《奇妙的想象》作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奇妙的想象》作文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能够展开大胆想象编故事,讲故事写得合理、充实、有条理;2.通过交流评价,提升高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培养孩子们展示自我的信心。
教学重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故事写得有趣、充实。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合理、大胆想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话题1.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认真听音乐,想象自己听到了哪些声言,来到了什么地方?2.学生简单描述自己的所听所感,教师小结:在你们的描述中,老师感受到了想象力的无限魅力,也似乎跟着你们的描述,走进了美妙宁静的大自然,心情感到特别的舒畅。
孩子们,如果我们能把自己奇妙的想象力运用到写作中去,结果会怎么样呢?就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二、拓展思维,想象力训练1.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
同学们,看到下面这些有趣的题目,你们都产生了什么样的遐想呢?2.出示教材中的习作题目,看看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话题?你由此产生了怎样极妙的想象呢?3.学生认真审视这几个题目,重点聚焦最感兴趣的题目,试着展开想象编故事,老师注意提醒学生想清楚故事中的人物、故事内容及经过、结果等。
根据关键词展开故事内容及情节的描述。
4.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引导孩子们认真听,看故事设计是否合理,并给予建议,进行修改、加工。
教师深入到小组间了解他们故事交流情况,适时给予点拨指导。
5.指名进行班内交流,让学生讲述自己编创的故事,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引导他们看看创编的故事内容是否非常奇特,而且超越了现实生活中已有的存在,是否借助所创编的故事表达了一定的美好愿望,或者叙述了一段奇异的经历。
三、编写故事1.过渡:大家刚才讲述的故事很有意思,要是我们能把故事充整,详细的记录下来就更好了。
碰巧咱班打算在板报上开一个“想象岛”的专栏,想从你们那儿征集优秀故事,你们希望自己创编的故事被选上吗?不过要想把故事写得精彩吸引人,还是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的。
老师这儿有一篇非常有趣的习作,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说不定会给我们一些启迪呢!2.课件出示优秀习作《假如我会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小作者想象自己变成了什么?分别又做了些什么事情呢?3.例文赏析。
《奇妙的想象》教案及教学反思

《奇妙的想象》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想象的概念,认识到想象在创意和发明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进行创意和表达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敢于挑战常规,勇于尝试创新。
二、教学内容:1. 想象的概念及其作用。
2. 创意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3. 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想象的方法,提高创意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敢于突破常规,进行创新思考。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想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激发创新思维。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共同探讨创意表达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系列创意作品,引导学生思考想象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介绍想象的概念及其在创意和发明中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想象如何转化为现实。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象成果,相互启发。
5. 创意实践:教师提出创意任务,学生运用想象进行创作,展示成果。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想象的方法和技巧,反思创新过程。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创意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
8.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创意作品和课堂表现,评价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敢于挑战常规,勇于表达。
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提高创意表达能力。
在课后,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创意作品的质量:评估学生在创意实践环节的作品,考察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创意实践等环节的积极性,评价其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 学生对想象方法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想象概念及其作用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运用想象进行创意表达。
《奇妙的想象》教案及教学反思

《奇妙的想象》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想象的概念,认识到想象在创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敢于想象、善于想象的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想象内容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想象的概念及作用2. 想象的方法与技巧3. 想象训练活动4.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5. 教学反思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想象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敢于想象、善于想象,并将想象内容生动地表达出来。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学生作品展示板3. 教学素材(图片、故事、视频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想象案例,引发学生对想象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想象的概念、作用以及想象的方法与技巧。
3. 实践: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训练活动,如想象一个未来的世界、一个奇妙的冒险等。
4. 展示:学生将自己的想象作品展示给大家,并进行自评、互评、师评。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想象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一道想象题目,让学生课后完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7. 教学反思:教师针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与不足,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想象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想象训练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学生作品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4. 学生对想象重要作用的认识。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想象的概念、作用及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想象过程,引导学生跟随。
3. 练习法:学生通过想象训练活动,提高想象力。
4. 展示法:学生展示自己的想象作品,进行交流与评价。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想象案例,引发学生对想象的兴趣。
2. 讲解想象:介绍想象的概念、作用及方法。
3. 想象训练: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活动,如想象一个未来的世界。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想象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师评。
小学语文_习作:奇妙的梦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运用之前学习收获,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并大胆想象。
2.结合习作例文,开拓想象的思路,能把自己的想象故事用一段话写清楚。
3.分享展示想象的成果,能简单评价别人的想象故事,体会习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1.本单元的“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均在之前的课堂中让学生们学习完毕。
2.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出示图片,观察没有尾巴的壁虎图片。
学生大胆想象可能发生了什么。
2.同学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
一只小小的铅笔,他都会有自己的梦想呢。
不信,我们来读读课本67页的习作例文吧。
二、习作例文(一)分析《一支铅笔的梦想》1.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老师的要求吧2.第一个问题谁来回答?生回答。
(溜出教室、跳进荷塘、躲到菜园里、小溪边、运动场上)第二个问题,在铅笔的梦想中,他都变成了什么呢?观察一下图片,谁来说?(豆角、丝瓜、船篙、木筏、撑竿、标枪)2.总结: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铅笔的这些梦想和他自己有什么相似之处吗?:细长。
作者抓住铅笔细长的特点去展开想象,就会让我们觉得很自然、合理。
所以,如果我们想把故事写的有意思,就要……抓住特点。
(板书:抓住特点)3.同学们,要想故事写的奇妙有趣,光抓住特点还是不够的。
你们看,例文里的这只铅笔,它有了梦想后,(作者还写了些什么内容呢?)还做了哪些事情呢?要想把故事写的清楚,还要具体展开情节,写出自己的感受。
4.总结:作者就是运用这样的方法,不仅写了铅笔的梦想,还把铅笔实现梦想后要做什么、有什么感受写得很清楚。
(二)分析《尾巴它有一只猫》1.除了这些,课本还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想象思路,一起看《尾巴它有一只猫》。
请同学们默读例文并思考:猫有尾巴,尾巴怎么能有一只猫呢?2.生:反方向去想象。
师:关注旁批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3.那我们也来试着说一说吧?生答。
师总结:反着去想,能创造出更多新鲜有趣的想象。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反思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作“奇妙的想象”
在本次单元作“奇妙的想象”中,我们联系课文,赏析作例文,梳理想象思路,提供作题目,要求学生进行创作。
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我们得出以下反思:
1.教学融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
梳理思路的方法效果较好。
学生探究、发言积极,问题难度适合学生整体水平。
2.整体研究氛围较好,但个别学生行动较慢,参与度不高,被动接受同伴探究成果。
对这部分学生要加强关注和指导。
3.学生借助旁批、插图对作例文中想象的体会、理解较到位,这离不开平时教学中的坚持训练,信息技术的融合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效果,今后要继续强化。
4.大部分学生能够有一定速度地完成2篇作例文的阅读,积极思考、探究,大胆尝试口头创作。
小部分学生的阅读速度较慢,在班级交流中稍显滞后,今后还需加强课内外阅读的指导。
5.练笔环节,考虑到部分学生还存在选题慢、下笔难的情况,教学时设计让学生完成想象故事的片段创作,以便在课堂上能现写现评。
若时间充裕,可让学生用学到的想象故事的方法打开思路、大胆创作,这样窗边的故事会更完整,描写内容会更丰富有趣。
6.教学活动力求达到教学评一致,但评价环节,学生对同伴所写内容的评价还存在不全面、不到位等现象,或词不达意的情况。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口语表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的训练。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反思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反思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通过联系单元精读课文,赏析两篇习作例文,梳理想象的思路,并提供习作题目,提出习作要求,给出交流、评价和修改习作的建议,意在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大胆想象,进行赏析并尝试创作。
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对本次教学的反思如下:1、运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梳理现象思路的方法效果较好,学生主动探究、发言积极,设计的问题难度适合学生整体水平;2、整体学习氛围较好,但还存在个别学生行动较慢,参与度不高,被动接受同伴探究成果的现象,对这部分学生要加强关注和指导;3、学生借助旁批、插图对习作例文中想象的体会、理解较到位,这离不开平时教学中的坚持训练,信息技术的融合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效果,今后要继续强化;4、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够有一定速度地完成2篇习作例文的阅读,积极思考、探究,大胆尝试口头创作。
小部分学生的阅读速度较慢,在班级交流中稍显滞后,今后还需加强课内外阅读的指导;5、练笔环节,考虑到部分学生还存在选题慢,下笔难的情况,教学时设计让学生完成想象故事的片段创作,以便在课堂上能现写现评。
若时间充裕,可让学生用学到的想象故事的方法打开思路、大胆创作,这样窗边的故事会更完整,描写内容会更丰富有趣。
6、教学活动力求达到教学评一致,但评价环节,学生对同伴所写内容的评价还存在不全面、不到位等现象,或词不达意的情况。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口语表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的训练。
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合,教学中结合多媒体呈现,指导学生对习作例文的想象思路进行赏析,进而达到学练结合,学以致用,整体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想象故事的写法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和掌握。
但写作水平的精进还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以及细心的观察、体会和领悟,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渗透,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尽快养成多读、多思、坚持写作的学习习惯。
《奇妙的想象》教案及教学反思

《奇妙的想象》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并掌握想象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灵感,丰富想象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1. 想象的概念和作用2. 如何培养想象力3. 创造性表达的技巧4. 从生活中获取灵感的方法5. 想象的应用实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想象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培养想象力的方法。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从生活中获取灵感,分享创造性表达的技巧。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想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奇妙的想象》2. 参考资料:关于想象力的研究论文、案例等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和进行讨论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想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想象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想象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想象力的重要性。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培养想象力,分享创造性表达的技巧。
4. 案例分析:通过展示想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想象的应用价值。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教师也应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估,看是否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想象力。
教师还应对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继续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性表达。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想象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理解程度:通过提问和作业收集,评估学生对想象力作用和培养方法的理解程度。
3. 创造性表达:收集学生的创造性表达作品,评估他们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的水平和创意。
七、作业与延伸:1.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运用想象的创造性作业,如编写一个小故事、绘制一幅画作或设计一个创新项目。
2. 延伸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创新竞赛、创意写作或艺术展览,将课堂学习的想象力应用到实际活动中。
奇妙的想象作文课反思

奇妙的想象作文课反思
《奇妙的想象作文课反思》
哎呀呀,想起那次奇妙的想象作文课,可真是让我印象深刻呢。
那堂课上,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自己能变成一种动物的作文。
这可把我乐坏了,我立马就开始想啊想,到底变成啥动物好呢。
然后,我就想到了熊猫!嘿嘿,那圆滚滚、胖乎乎的模样多可爱呀。
我想着要是我变成了熊猫,我就可以整天慢悠悠地啃竹子,吃饱了就在草地上懒懒地晒太阳,那日子得多惬意哟!完全不用操心作业啊、考试啊这些烦心事。
我就在那一笔一划认真地写着我变成熊猫后的美好生活,写着写着我都陶醉在里面了。
我仿佛真的看到自己在竹林里晃悠,那憨态可掬的样子,逗得周围的人哈哈笑。
我还写了我会和其他熊猫小伙伴一起玩耍,滚作一团,那场景别提多欢乐了。
等作文交上去,老师点评的时候,可把我夸了一番呢,说我的想象力很丰富,描写得特别生动。
哎呀,我这心里可美了!经过这次作文课呀,我算是明白了,原来想象可以这么好玩,可以把自己心里那些奇奇怪怪的念头都写出来。
以后我可得多发挥我这奇妙的想象力,多写一些有趣的作文。
现在回想起来,那堂想象作文课真的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神奇的门,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
以后呀,我要继续在想象的海洋里畅游,创造出更多更奇妙的故事呢!嘿嘿。
奇妙的想象作文听课反思与评价

奇妙的想象作文听课反思与评价
今天,我们上了作文课,老师讲的主题是“仙灵的想象作文”。
我坐在座位上,眼睛眨呀眨,耳朵竖了起来,像兔子一样,等一会儿老师讲课。
老师说,想象力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棒,可以把我们带到任何地方,变成任何东西。
我的脑袋里像放电影一样,直接出现了许多奇葩的画面。
我仿佛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灰尘,灯光下上下翻飞,疾速穿梭在花丛中,跟蜜蜂蝴蝶打着招呼;我仿佛变成了一个勇敢坚强的探险家,驾驶着太空飞船,在浩瀚的宇宙中遨游,星际旅行真让人快乐!
老师还说,我们要不恐惧奇思妙想,不要害怕写错,就像画家在小方框的画布上自由洒脱地创作,最终才能创作出精彩的画作。
但,我多少有点着急,我的想象力够不够丰富,会不会写不好作文呢?老师说,没关系,只要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只要真心去写,就能写出精彩的作文。
我要争取,我要像老师说的那样,发挥我的想象力,写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奇妙故事!。
奇妙的想象作文听课反思

奇妙的想象作文听课反思
那天,我坐在教室里,听着老师讲着想象作文。
一开始我觉得
有点扯,但越听越觉得有意思。
老师说,“想象力就像你的私人乐园,你想咋样就咋样。
”我
立马就想到了我家后院那块空地,想象成是个足球场,我就是梅西,一脚一个准儿!哈哈,太酷了!
接着,他又说,“写想象作文,就是要敢于打破常规,让思维
飞起来。
”我立马想到了我如果是个宇航员,那得咋样在太空中吃
火锅呢?是不是得用吸管吸啊?想到这里,我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然后,老师还讲了个小故事,说有个小朋友想象自己是个魔法师,能变出各种好吃的。
我就想到了,如果我是个魔法师,那得先
给自己变出一座巧克力城堡,再变出一群会跳舞的糖果小人儿,那
才叫生活呢!
这堂课,让我觉得写作这事儿变得特别有意思。
我不再觉得它
是个枯燥的任务,反而觉得它就像是个游戏,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创
造自己的世界。
以后,我要多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我的作文变得更有趣、更有创意!。
2023奇妙的想象教学反思

2023奇妙的想象教学反思2023奇妙的想象教学反思1想象在儿童的学习和思维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人的想象力越强,思维能力越强:想象力强的人,记忆能力一般也较强。
调查资料显示,想象力特别强的学生,学习成绩也比较好。
而且,想象力强的儿童个性特点鲜明,他们思维活跃、敏捷,求新求异,有独立见解,寻根问底,记忆力强,知识面较广,联想丰富,学习新事物快,对感兴趣的问题专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儿童的想象力却经常被严重幽闭,或者被繁重的课业负担所禁锢。
想象作文最关键的是什么,就是引导学生去联想,开拓学生大胆想象的空间。
但在此之前,还是要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以第一人称的'写法描述你的所见所闻所想,写出你的独特经历。
既要大胆想象,又要注意结合这种动物或植物的特点。
”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激情导入一一分析要求一一示范赏析一一引导联想一一讨论并展示一一写作。
其中“写作”环节属于第二课时。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以“引导联想”和“讨论并展示”为主要环节,占用一半的课堂时间。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多是害怕作文的,一抓起笔来就抓耳挠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觉得无内容可写,作文乱编的多。
二是平时的语言积累少,难以写具体。
三是平常对周围的事物没有去留心观察。
四是循规蹈矩,缺乏想象力。
一是题材枯燥,千篇一律,表达不了真情实感。
这次作文课上完后,让我最感欣慰的是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都较高;学生的回答是那么富有想象力,那么富于创新;学生动笔时兴致盎然,每一个同学都感到有话可说,作文难的苦恼基本看不到了。
那些平时一听到写作文就紧皱双眉的学生,这一次也没有感到困难。
同桌互说后,学生迫切地想要与老师分享自己的想象。
当学生和我分享他们的想象时,我让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充分肯定他们个性化的语言或表达形式,充分尊重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并引导他们尽可能说得具体些:随后请学生评价,说出最欣赏的地方,让生自悟习作要求。
《奇妙的想象》教学反思

《奇妙的想象》教学反思本次习作属于开放型习作,是学生喜欢的题材,因此学生会非常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但是,不少学生拘泥于现有的生活认知,在习作中未必能够体现想象奇特、有趣的特点。
在一定的情境中,学生才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才会产生角色意识,激起表达的冲动。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教写植物(花)、喜欢的玩具、水果时,可以让学生从家中带自己喜欢的实物,参照实物,加之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写作欲望产生,就能顺手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
但是在本课中,我们没有实物参考,主要就是让学生用质朴的文字描述看不见、摸不着的想象。
为此,在教学本次习作时,我首先重视了对学习体验的唤醒,让他们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想象力的乐趣。
其次,引入本次习作话题,不仅有效激发了他们大胆想象的主观欲望,也在一定程度上放低了学生习作的心理坡度。
最后,我利用优秀习作范文,进行认知巩固,让他们通过阅读不断感知想象类习作的特点,从中获得有益的借鉴,从而很好的提升了他们的习作能力。
但是少数学生在习作时仍存在拘泥于现有认知的情况,因此故事创编得平淡无趣,语句表达也十分贫乏无味。
对于这部分学生,我还要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利用多种方式,培养大胆想象的兴趣,不断地通过想象类习作练写加以强化。
我们知道,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有“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之说。
每一个人,自他懂事以来,就开始感受生活,体验人生。
小学生虽年龄不大,经历有限,但自懂事以来,他们经历了多少事,认识了多少人,见到了多少....这是他们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只要巧妙运用,就能创造出令人赞叹的“言语作品”。
作文的指导重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贵在唤醒学生的生活储备,巧在顺应学生的自由倾吐表达,而非教师喋喋不休地讲述什么原理、方法,或用固定的程序、习作的样板去圈定学生的思路。
所以我们要像叶圣陶先生所说:“为了恢复学生们的童真,还他们的原本生活乐趣,让他们能说真话、吐真情。
《奇妙的想象》教案及教学反思

《奇妙的想象》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和体验奇妙的想象世界。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想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什么是想象,以及想象的重要性。
2. 第二课时:通过例子,学习如何进行想象和创造。
3. 第三课时:练习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第四课时:小组活动,共同创作一个奇妙的故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例子,学习和理解想象的方法和技巧。
3. 运用小组合作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利用展示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案例和故事,用于教学和实践。
2. 准备教学用的多媒体设备和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3. 准备小组合作所需的环境和工具,如纸笔、白板等。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和导入,了解想象的定义和重要性。
2. 第二课时:学习想象的技巧和方法,进行创造性想象练习。
3. 第三课时:练习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第四课时:小组活动,共同创作一个奇妙的故事。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想象的概念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他们在创造性想象的练习中,展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在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高。
我也发现一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过于依赖他人,缺乏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想象的能力,也将加强小组合作中的引导和指导,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流和合作。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观察,评估学生对想象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学生的创造性想象练习,评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学生的表达和分享,评估他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4. 通过小组合作的成果,评估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小学语文《习作一奇妙的想象》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习作一奇妙的想象》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说教材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单元主题是“大胆想象”,旨在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习作要求是“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教材在习作之前编排有两篇精读课文《小真的长头发》、《我变成了一棵树》和两篇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作为铺垫,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讲述了神奇有趣的想象故事,这些故事的想象大胆、奇特,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想象的神奇。
此外,“交流平台”对如何大胆想象进行了梳理、总结,让学生知道大胆想象可以创造出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与景象。
“初试身手”则安排了有意思的手指画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大胆想象,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
习作例文提示学生展开想象的思路,可以顺着事物的特点想象,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反着想象。
单元最后安排习作“奇妙的想象”。
要求学生选一个题目写一个想象故事,也可以写其他想象故事。
要大胆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写完后,可以交换习作,说说自己最喜欢同学写的什么内容,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二、说学情虽说三年级下学期的孩子才初步接触习作,但他们早已接触过许多想象类型的文章,二年级上册和下册中都出现过诸如“看图想象画面”、“读句子想象画面”的训练,三年级上册中也写过一次“猜猜他是谁”习作练习,学生应该已经具备了借助图画想开去的能力。
但要把故事写精彩还不太容易。
本节课的难点是如何指导学生把想象写精彩。
为突破此难点,我由浅入深,围绕“学习目标”分层设计了三个任务。
第一个任务是:看图编故事,看谁的想象最奇妙?故事讲得最精彩?启发学生借助表示顺序的词语,修辞方法和把喜欢的部分写生动等方法,有重点地、有主次地把自己的想象写精彩。
第二个任务是:选一个题目写一个想象故事,也可以写其他的想象故事。
要大胆想象,把最有意思的部分写精彩,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小学语文_习作指导课《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体会丰富与神奇的想象。
2.能有序、重点突出的说和写,把自己的想象故事写清楚。
3.想象合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以及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4.分享展示想象的成果,能简单评价别人的想象故事,体会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1.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并大胆想象,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
2.开拓想象的思路,把自己的想象故事写清楚。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两篇充满奇思妙想的故事,小真的长头发可以钓鱼,可以晾衣服;而“我”呢?又把自己变成了一棵树,树上还能长出鸟窝,在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小真和“我”大胆想象都实现了自己美好的愿望,拥有了奇异的经历。
今天老师想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登上“奇思妙想号”,在想象的世界里尽情地遨游吧。
(板书课题:奇妙的想象)二、例文导读,学习方法师:大家都看过神笔马良吧?马良的神笔不管画什么都能成真,多么神奇啊!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支神奇的铅笔,这可不是一支普通的铅笔,它有好多好多的梦想呢。
你们想不想知道它的梦想是什么呀?那我们快来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铅笔的梦想是什么?生:汇报。
课件出示表格,发现了什么?生:回答课件出示:铅笔还会有什么梦想?小组合作,仿照课文说一说。
生:汇报。
分享铅笔的梦想还有什么……师:这真是一支神奇的铅笔啊!老师把你们的汇报合在一起,《一支铅笔的梦想新传》就诞生了。
师:那我们想写好一篇想象的文章,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啊?学生总结:老师补充:三、出示题目,奇思妙想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有趣的题目,课件出示:小组赶紧选一选,对哪个题目最感兴趣?准备怎么写?(白纸:题目,构思)四、妙笔生花,我最棒小组选择发言人,展示某个段落,开头……评价。
五、作业1.完成草稿。
2.小组互评互改。
《奇妙的想象》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在一、二年级接触的都是“看图写话”,初步接触习作,在这之前尝试写过一些,但完成的内容比较简单。
奇妙的想象作文教学反思优缺点

奇妙的想象作文教学反思优缺点
作为一名资深的语文老师,我最近尝试了一种新颖的作文教学方法--"奇妙的想象"。
这种方式让学生们完全放开思维的束缚,尽情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创作出独一无二、出人意料的优秀作文。
现在,让我来谈谈这种教学法的优缺点。
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借助无拘无束的想象力,学生们写出的作文无疑别出心裁、引人入胜。
比如有的学生写了一只会说话的狗,它的主人竟然是一朵会行走的玫瑰花;又比如有的学生笔下,地球上居然存在着一个由巧克力构成的星球,那里的居民全都是糖果小人......这些奇思妙想实在太有创意了,读后让人拍案叫绝。
可以说,这种教学法最大程度激发了学生们天马行空的创造力。
然而,这种教学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最大的问题是,有些学生的作文想象力实在是太过于放肆,以至于完全违背了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显得有些荒诞不经。
比如有的学生写了一个会飞的大象,有的学生写了一头能在沙漠中生存的鲸鱼......这些想象过于疯狂,缺乏必要的逻辑基础,让人有些不太能接受。
而且,一些学生过于追求新奇想象,反而忽视了语言文字的积累和锻炼,导致作文的语言风格单一乏味,只是一味地罗列奇思妙想的情节。
奇妙的想象教学法确实能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但也需要注意在一定范围内把握好分寸,避免过于放肆而失去理性的基础。
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运用这种方法,但同时也会引导学生注重语言文字
功底的锻炼,努力写出想象新颖且行文优美的佳作。
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寻求平衡,才能使想象力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应有的魅力。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及反思

习作·奇妙的想象
教学目标:
1.从兴趣游戏入手,启发学生自由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
3.挖掘想象潜能,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说和写等综合能力。
4.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写清起因、经过、结果。
5.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明白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将大胆自由的想象应用于习作中。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做到想象合理有新意,不人云亦云。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写作纸。
学生:在白纸上印上自己的指印。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两篇充满奇思妙想的故事,自己变成了一棵树,头发可以钓鱼、当晾衣绳在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2、小真和“我”大胆想象都实现了自己美好的愿望,拥有奇异的经历。
今天老师想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登上“奇思妙想号”,在想象的世界里进行闯关大比拼,你们想参加吗?(分组,规则)要想闯关成功,不但要想得……,还要说得……,那我们就出发吧!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闯关游戏进行教学环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
二、闯关游戏,大显身手
第一关:指印变变变
1.指印也能做画,不信你来看。
(出示图片)你们发现这些有趣的图案是怎么变出来的吗?是啊,看似普通的指印,加上我们的奇思妙想,会产生意想不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阅读“包”部字族,认识8个生字,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识记同音字,区分形近字。
3.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能有一点速度。
4.流利朗读文本,初步了解歇后语,对积累其他歇后语有一定兴趣。
5.了解寓言的内容,明白包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生字,总结汉字的构字规律,学会通过加偏旁的方法扩大识字量。
难点:总结识字方法,初步了解歇后语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了解形声字。
(1)教师出示“饱、泡、跑、抱、袍、炮”的生字卡片,学生自由拼读。
(2)这6个字都是形声字,字义分别跟形旁“饭、水、足、手、衣、火”有关,音节都跟“包”有关。
2.认读生字、字谜。
(1)教师出示8张生字卡片,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多种方式读生字。
(2)同桌之间相互指读,检查字音拼读情况。
(3)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生字放入字谜,力求读通顺。
(4)讨论交流谜底:包。
3.总结识字方法。
(1)总结识字方法:独体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就变成了另外的字,它们不仅字形不同,意思也不一样。
(2)像这样的字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皮:坡、波、披、被、玻、菠、婆)
二、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插图,自由读生字。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组字,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字都有共同的偏旁)
2.这些相同偏旁的字都与什么有关呢?(口字旁的字大都与嘴巴有关,提手旁的字大都与手有关,足字旁的字大都与脚有关)
3.你还能想出哪些与它们具有相同偏旁的字?
4.学生一起认读生字,分三组朗读,口头组词。
5.引导学生说说还学过哪些相同偏旁的字。
(筒、笔、竿、篮等)
三、字词句运用
1.出示“青”“清”,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共同点?(一个有三点水,一个没有;两个字共同部分是“青”。
“青”表示一种颜色,“清”跟水有关。
)
2.学生小组讨论“青”和“清”还可以组哪些词,并用所组词语造句。
3.说说“再”与“在”的区别,完成课本练习。
(“在”表示地点,在哪里。
“再”表示又一次,与“在”不同。
)
4.出示选字组词练习:()家、正()、()学校、()次、()来。
学生讨论怎样填写,并用填写的词语造句。
5.比一比,谁能最快最准确地从字典中查找到下列生字:溪、解、准、楼、伯。
6.复习音序查字法的流程和方法:找出拼音大写字母;字母下面找音节;音节之后看相应的页码;记住页码往后找。
7.拓展:补充分辨“请、情”“巴、把”“做、作”等形近字、同音字,强化学生在语境中根据字义正确选择汉字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1.学生分组朗读课本上的生字。
2.给所学过的汉字总结偏旁,按偏旁归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拼读歇后语,观察4句话的特点。
2.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知大意,初步感受歇后语生动活泼的语言形式。
3.教师讲解:这样形式的句子叫作“歇后语”。
“歇后语”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固定语句,前一部分多用比喻,像谜面;后一部分是本义,像谜底。
通常在使用的时候只说前面一部分,后面一部分不言而喻。
4.师生开展对读歇后语比赛,师读前半部分,生读后半部分。
5.组内互背,指名背。
6.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歇后语。
教师也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几句歇后语,并让学生试着背诵歇后语。
二、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范读故事,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故事,把认为有难度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向同学或者教师寻求帮助。
3.教师领读长句、难句,学生再次自由读故事。
4.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故事。
5.你能说说这篇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吗?
6.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同学之间展开讨论,得出结论,全班一起讨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信花言巧语,否则是很容易上当受骗的。
)
7.读完这个故事,你想对乌鸦说些什么?你想对狐狸说些什么?请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5.狐狸骗走乌鸦嘴里的肉后,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发挥想象讲给小伙伴听听吧!
三、课堂小结
1.全班一起大声朗读歇后语,背诵歇后语。
2.把《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吧!
教学板书:
语文园地五
口:与嘴有关扌:与手有关
歇后语
《狐狸和乌鸦》
教学反思:
本次的语文园地教学中,我结合文本内容,注意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和拓展,既能让学生及时巩固旧知,又能在相关拓展中提升对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在“我的发现”教学中,我并没有止步于引导学生发现汉字偏旁与字义之间的关系,而是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一步拓展这些偏旁的字还有哪些,巩固学生对所学汉字的记忆,让学生学会初步的归纳总结。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紧密结合了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前后知识的联系,在综合多样的练习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