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产品运动粘度基本知识认知教案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的测定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184dd4a6284ac850ad024297.png)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1、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原理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按GB/T265—88法进行。
这个方法采用玻璃毛细管粘度计法测定运动粘度,所测定的液体必须是符合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即牛顿流体,其测定原理是根据泊塞耳方程:式中η—油品的运动粘度,Pa·s;r—毛细管半径,m;V—在时间τ内从毛细管流出的试样体积,m3;L—毛细管长度,m;τ—试样流出V体积所需的时间,s;p—试样流动所受的压力,即毛细管两端的压力差。
如果试样流动所受的压力p用油柱静压h·ρ·g表示,则上式可变为:式中h—液柱高度,m;转载于无忧论文网ρ—液柱密度,g/m3;g—重力加速度,m/s2。
因为运动粘度,再将动力粘度换为运动粘度,则运动粘度公式为:式中—运动粘度,m2/s。
对于指定的毛细管粘度计来说,其直径、长度和液柱高度都是常数,则毛细管常数C为:由此看出,毛细管常数仅与粘度计的几何形状有关,而与测定温度无关。
这样就得到测定液体运动粘度的公式:ν=C·τ如果温度为t℃,则测定温度为t℃时的运动粘度就可表示为:νt=C·τt2、测定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所需的仪器和试剂2.1仪器(1)玻璃毛细管粘度计:应符合SH0173—92《玻璃毛细管粘度计技术条件》的要求,且每支粘度计必须按JJD115—79《工作毛细管粘度计检定规程》进行检定并确定常数,(2)玻璃水银温度计:应符合GB541《石油产品试验用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分格为0.1℃,且定期进行检定。
(3)恒温浴:带有透明玻璃或装有观察孔的恒温浴,其高度不小于200mm,容积不小于2L,并且附设自动搅拌装置以及能准确地调节温度的电热装置,而且温度能恒定到±0.1℃。
以常用水作为恒温液体,根据油品要求不同,温度可以定为50℃、40℃、30℃、20℃。
(4)秒表:刻度为0.1s,且定期进行检定。
(5)吸耳球。
2.2试剂(1)溶剂油:符合SH0004《工业溶剂油》要求。
测定柴油运动黏度方案设计教案
![测定柴油运动黏度方案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05059df7ec4afe05a1df96.png)
测定温度范围/℃ 允许相对测定误差/%
<-30
2.5
-30~15
1.5
15~100
0.5
【例题】 某黏度计常数为 0.4780mm2/s2,在 50℃,4 次测定试样的流动时间分
别为 320.7s、321.5s、321.2s 和 323.5s,计算试样运动黏度的测定结果。
解: 流动时间的算术平均值为
C—毛细管黏度计常数,mm2/s2。 二、影响油品运动黏度测定的因素
1.试样的预处理。试样必须预先脱水、除去机械杂质。
2.试样的吸入。吸入黏度计的试样不允许有气泡。
3.温度的控制。油品黏度随温度的变化很明显,必须严格控制在所要求温度的
±0.1℃以内,防止产生较大误差。
4.黏度计的安装位置。黏度计安放在恒温浴缸中,必须调整成垂直状态。
《石油产品分析》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 单 元 课程名称 信
选用教材 息
授课班级
项目二 测定柴油运动黏度 任务 3-1-2 测定柴油运动黏度方案设计
《石油产品分析》
课型
理实一体化
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 《油品分析》
授课学时
1 学时
上课地点
油品实训室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教
学 能参照 GB/T 265《石油产品 1.理解油品运动黏度的测定方 1. 加 强 安 全 环 保 意 识 和 责 任
项目三 柴油分析
引入
任务 3-1-2 测定柴油运动黏度方案设计
新课 【任务描述】
3 明确 认识石油产品黏度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其测定意义,理解影响油品黏度的主要因素,
任务 掌握油品黏度的测定方法和有关计算,能熟练测定柴油和润滑油运动黏度,掌握油品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的测定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4c3ffa3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0.png)
实验三石油产品运动粘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测定石油产品运动黏度粘度的意义;2、掌握平氏粘度计测定运动粘度的操作技能;3、能够正确处理和评价实验数据。
二、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原理在某一恒定温度下,测定一定体积试样在重力下流过一个经过标定的玻璃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毛细管黏度计常数与流动时间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测定液体的运动粘度。
对于指定同一毛细管粘度计来说,的毛细管常数C为常数(毛细管常数为粘度计管身纸条上的数字)。
则运动粘度计算公式为:νt=C·τtC为毛细管常数,mm2/s2;τ为温度为t℃是平均流动时间,s;υt为t℃所测油品的运动黏度,mm2/s。
三、准备实验1、仪器(1)粘度计:平氏粘度计一只。
毛细管内径0.1mm。
每只粘度计都有自己的毛细管常数。
(2)恒温水浴槽:带有透明玻璃的恒温浴,其高度大约180mm,容积约2L,附设自动搅拌装置以及能准确地调节温度的电热装置,温度能恒定到±0.1℃。
以常用水作为恒温液体,根据油品要求测定不同的温度。
(3)温度计(4)秒表:刻度为0.1S。
(用手机代替)(5)吸耳球和乳胶管。
2、试剂95%乙醇、煤油3、实验准备(1)试样预处理:在实验前必须用滤纸对煤油进行过滤除去杂质。
(2)清洗粘度计:在测定试样粘度之前,粘度计必须用95%乙醇洗涤。
然后放入烘箱中烘干或用通过棉花滤过的热空气吹干。
(3)装入试样:测定运动粘度时,用清洁、干燥的平氏粘度计吸入试样。
在装试样之前,把橡皮管套在支管3上,并用手指堵住管身2的管口,同时倒置粘度计,将管身4插入装着试样的容器中,利用洗耳球将试样吸到标线b ,同时注意不要使管身4、扩张部分5和扩张部分6中的试样产生气泡和裂隙。
当液面达到标线b 时,从容器中提出黏度计,并迅速恢复至正常状态,同时将管身4的管端外壁所沾着的多余试样擦去,并从支管3取下橡皮管套在管身4上。
(4)安装仪器:将装有试样的粘度计浸入恒温浴中,将粘度计固定在支架上,固定位置时,必须把毛细管粘度计的扩张部分5浸入一半。
化学石油教案高中化学
![化学石油教案高中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5bd962f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8.png)
化学石油教案高中化学
教学内容:石油化学
教学目标:了解石油的产地、成分、性质和用途,学习石油的加工方法以及相关产物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石油的成分、性质和加工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石油的基本概念,介绍石油的产地和应用领域。
2. 提出问题:石油是什么?为什么石油如此重要?
二、讲解石油的成分和性质(15分钟)
1. 石油的成分:烷烃、烯烃、芳香烃等。
2. 石油的性质:密度、粘度、蒸发性等。
三、介绍石油的加工方法(20分钟)
1. 原油的提炼:蒸馏、裂解、重整等。
2. 石油产品的分类和用途。
四、实例分析(10分钟)
1. 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工产品:乙烯、丙烯等。
2. 石油在生活中的应用:化肥、塑料、燃料等。
五、讨论和互动(10分钟)
1. 讨论石油的替代能源和环保问题。
2. 总结石油的重要性和影响。
六、课堂练习(5分钟)
1. 小组讨论石油产业链的环节和相互关系。
2. 完成测试题目。
七、课后总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提出未解决的问题和思考。
教学反馈: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情况。
备注:本教案仅作为参考范本,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的测定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2f0f337b4431b90d6c85c785.png)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操作规程1.准备(1)、理论准备掌握液体石油产品性能基础知识和粘度的定义,以及毛细管粘度计法的测定原理(2)、仪器准备毛细管粘度计、恒温浴、玻璃水银温度计、秒表(3)、试剂准备95%乙醇、溶剂油2.操作步骤(1)、准备试样在实验前用滤纸过滤除去杂质。
必要时脱水。
粘度计用铬酸洗液、蒸馏水或95%乙醇依次洗涤。
然后放入烘箱烘干(乙醇处理后应用吹风机吹干)。
在装入试样前,将橡皮管套在支管上,并用手指堵住管身的管口,同时倒置粘度计,然后将管身细口插入试样中吸入试样,利用洗耳球将试样吸到下标线(注意不要产生气泡和裂隙)提起粘度计,迅速恢复正常状态,同时将管身外壁所沾试样擦去,并从支管取下橡皮管套在管身细管上。
将装有试样的粘度计浸入恒温浴中,用夹子将粘度计固定在支架上,在固定位置时,必须把粘度计上扩张部分上球浸入一半。
温度计用另一夹子固定,调节水银球的位置接近毛细管中央点的水平面,并使温度计上要测温的刻度位于恒温浴的液面上10mm处。
(2)、测定将粘度计调整为垂直状态,利用铅锤线检查毛细管的垂直情况。
将恒温浴调整到规定的温度,恒温规定时间。
利用毛细管粘度计管身所套橡皮管将试样吸入扩张部分,使试样液面稍高于两球中间标线,注意不要产生气泡或裂隙。
当液面正好到达上标线时,启动秒表;液面到达下标线时,停秒表。
记录流动时间,应重复测定至少4次,其中各次流动时间与其算术平均值的差数应符合如下要求:在100~15℃测定粘度时,差数不超过算术平均值的±0.5%。
取不少于3次的流动时间所得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平均流动时间。
(3)计算试样的运动粘度ν(mm2/s)按下式计算ν=Ç·てÇ—粘度计常数,mm2/s2て—试样的平均流动时间,s(4)报告粘度测定结果的数值,取四位有效数值。
取重复测定的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运动粘度.运动粘度测定考核细则(考试时间150min)考生姓名:考评人签名:考核时间:。
实验四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
![实验四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d590a99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b.png)
实验四测定石油产品运动粘度实验一、实验目的学会测定液体燃料的运动粘度系数,掌握测量液体燃料的运动粘度系数的不同方法。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是测定液体石油产品的运动粘度的一个重要方法,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仪器由上盖部分,浴缸及保温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不同的粘度计有不同的粘度计常数,需要经过标定得到其常数,实验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粘度计,使试样流动时间不少于200秒,内径的粘度计流动时间不少于350秒,实验时,用秒表记下待测液体石油产品从粘度计标线a处流经标线b所需的时间,然后根据GB256-88《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来计算待测液体在某一温度t下的运动粘度 t。
三、实验仪器1)运动粘度计实验器,符合GB256-88规定的技术要求2)秒表3)溶剂油或石油醚4)铬酸洗液5)烘箱6)蒸馏水7)橡皮球8)95%乙醚四、实验步骤1.将运动粘度计实验器安装好,调整运动粘度计的底脚螺钉,使仪器上盖中间的水平珠气泡处于中间圆圈内,说明上盖处于水平位置,放好粘度计即可保证粘度计垂直放置;2.试样含有水或其它杂质时,在实验前必须经过脱水处理,用滤纸过滤除去机械杂质;3.在测定试样的粘度之前,必须先用溶剂或石油醚将粘度计洗涤干净,如果粘度计沾有污垢,就用铬酸洗液、水、蒸馏水或95%乙醚依次洗涤,然后放入烘箱中烘干或用通过棉花滤过的热空气吹干。
4.测定运动粘度时,在内径符合要求并且清洁、干燥的毛细管粘度计内装入试样,在装入试样之前,将橡皮管套在支管7上,并用手指阻住管身6的管口,同时倒置粘度计,然后将粘度计的管身1插入装着试样的容器中;这是利用橡皮球将液体吸到标线b,同时注意不要使管身1,扩大部分2和3中的液体发生气泡和裂隙,当液面到达标线b时,就从容器里提起粘度计,并迅速恢复其正常状态,同时将管身的管端外壁所沾的多余试样擦除,并从支管7上取下橡皮管套在管身1上。
5.将装有试样的粘度计浸入预先准备好的恒温水浴中,并用夹子将粘度计固定在支架上,在固定位置前,必须把毛细管粘度计的扩大部分2浸入一半。
实验三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
![实验三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2f20a2fa7c1cfad6195fa7d1.png)
实验三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一、实验原理及目的粘度是石油产品重要的性能指标和使用指标之一,在油品生产、输送和使用过程中都有大量的应用。
在设计生产装置、输送管线时,粘度是工艺计算的主要参数之一,流体在输送管线中的设计线速、产生的压降,都和粘度密切相关。
粘度的大小与石油产品的流程以及结构特点也有关系。
通常情况下,粘度随馏程的升高二增加,馏程相同的馏分,化学组成不同,其粘度也不同,链烷烃较小,芳烃和环烷烃较大。
粘度是润滑油最重要的质量指标。
大部分润滑油的牌号都是以某一温度下的粘度值来确定。
反映润滑油粘温性能的粘度指数(VI)也是有润滑油在40℃和100℃的粘度值计算出来。
粘度是流体流动时的内摩擦力的量度,即液体分子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时分子内部产生的一种摩擦力。
本实验是在某一恒定的温度下,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下流过一个标定好的玻璃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粘度计的毛细管常数与流动时间的乘积,即为温度下测定液体的运动粘度。
在温度t时的运动粘度用符号νt表示。
实验所采用方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的规定,测定液体石油产品(指牛顿液体)在某一恒定条件下的运动粘度。
二、实验仪器2.1 粘度计:毛细管粘度计一组,毛细管内径为0.4, 0.6, 0.8, 1.0, 1.2, 1.5, 2.0, 2.5,3.0, 3.5,4.0,5.0和6.0mm(见下图)。
每支粘度计必须按JJG 155《工作毛细管粘度计检定规程》进行检定并确定常数。
测定试样的运动粘度时,应根据试验的温度选用适当的粘度计,一定要使试样的流动时间不少于200s (3min20s),内径0.4mm的粘度计流动时间不少于350s。
2.2 恒温浴:带有透明壁或装有观察孔的恒温浴,其高度不小于180m m,容积不小于2L,并且附设着自动搅拌装置和一种能够准确地调节温度的电热装置。
在0℃和低于0℃测定运动粘度时,使用筒形开有看窗的透明保温瓶,其尺寸与前述的透明恒温浴相同,并设有搅拌装置。
运动粘度的测定
![运动粘度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12521b26e2bd960590c677cc.png)
实验三石油产品运动粘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测定石油产品运动黏度的意义;2、掌握平氏粘度计测定运动粘度的操作技能;3、能够正确处理和评价实验数据。
二、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原理在某一恒定温度下,测定一定体积试样在重力下流过一个经过标定的玻璃毛细管黏度计的时间,毛细管黏度计常数与流动时间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测定液体的运动黏度。
对于指定同一毛细管粘度计来说,的毛细管常数C为常数(附在平氏粘度计纸条上)。
则运动粘度计算公式为:νt=C·τtC为毛细管常数,mm2/s2;τ为温度为t℃是平均流动时间,s;υt为t℃所测油品的运动黏度,mm2/s。
三、准备实验1、仪器(1)粘度计:平氏粘度计一只。
毛细管内径0.1mm。
每只粘度计都有自己的毛细管常数。
(2)恒温水浴槽:带有透明玻璃的恒温浴,其高度大约180mm,容积约2L,附设自动搅拌装置以及能准确地调节温度的电热装置,温度能恒定到±0.1℃。
以常用水作为恒温液体,根据油品要求不同自己温度。
(3)温度计(4)秒表:刻度为0.1S。
(用手机代替)(5)吸耳球和乳胶管。
2、试剂95%乙醇、煤油3、实验准备(1)试样预处理:在实验前必须用滤纸对煤油进行过滤除去杂质。
(2)清洗粘度计:在测定试样粘度之前,粘度计必须用95%乙醇洗涤。
然后放入烘箱中烘干或用通过棉花滤过的热空气吹干。
(3)装入试样:测定运动粘度时,用清洁、干燥的平氏粘度计吸入试样。
在装试样之前,把橡皮管套在支管3上,并用手指堵住管身2的管口,同时倒置粘度计,将管身4插入装着试样的容器中,利用洗耳球将试样吸到标线b,同时注意不要使管身4、扩张部分5和扩张部分6中的试样产生气泡和裂隙。
当液面达到标线b时,从容器中提出黏度计,并迅速恢复至正常状态,同时将管身4的管端外壁所沾着的多余试样擦去,并从支管3取下橡皮管套在管身4上。
(4)安装仪器:将装有试样的黏度计浸入恒温浴中,将粘度计固定在支架上,固定位置时,必须把毛细管粘度计的扩张部分5浸入一半。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指导说明书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指导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6e6a29ee172ded630b1cb6b6.png)
1.安全注意事项1.1危险源:1.2环境因素:1.3注意事项:2.黏度原理及相关知识2.1黏度的原理:当流体在外力的作用下运动时,相邻两层流体分子间存在的内摩擦力将阻止流体的运动,这种特性称为流体的黏性。
由牛顿黏性定律F=μSdv /dx可以阐明黏度的定义。
其中F——相邻两层流体作相对运动时产生内摩擦力,N S——相邻两层流体的接触面积,m2dv——相邻两层流体相对运动速度,m/sdx——相邻两层流体的距离,md v /dx——在与流动方向垂直向上的流体速度变化率,称为速度梯速,S-1μ——流体的黏滞系数,又称动力黏度,P a .S2.2黏度的分类:2.2.1动力黏度:由F=μSdv /dx可以看出μ是与流体性质有关的常数,流体的黏性越大,μ值越大,则黏滞系数是衡量流体黏性大小的指标,称为动力黏度。
补充:动力黏度的物理意义是:当两个面积为1m2,垂直距离的速度作相对运动时内摩擦力。
2.2.2 运动黏度:某流体的动力黏度与该流体在同一温度和压力下的密度之比即V t =μt/ρt其中Vt——油品在温度t时的运动黏度,m2/sμt——油品在温度t的动力黏度,P a .Sρt——油品在温度t时的密度,kg/m3实际中常用mm2/s作为油品质量指标中的运动黏度单位。
2.2.3恩氏黏度: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从恩氏黏度计流出200ml所需要的时间与该黏度计的水值之比,其中水值是指20℃时从同一黏度计流出200ml蒸馏水所需时间。
恩氏黏度的单位为条件度,符号E。
3.仪器与试剂3.1仪器3.1.1黏度计(1)玻璃毛细管黏度计应符合SH/T01473《玻璃毛细管黏度计技术条件》要求,也允许采用具有同样黏度的自动黏度计。
(2)毛细管黏度计一组,毛细管内径为0.4、0.6、0.8、1.0、1.2、1.5、2.0、2.5、3.0、3.5、4.0、5.0、和6.0mm(3)每只黏度计必须按JG155《工作毛细管黏度计检定规程》进行检定并确定常数。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和动力黏度测定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和动力黏度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e43ad714c5da50e2524d7f72.png)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和动力黏度测定来源:油液分析网液体受外力作用流动时,在不同条件下有层流与紊流两种状态。
在层流状态下,液体质点运动是有规则的,质点间互不混杂、互不干扰,可以看成是一层层的,一层液体沿着另一层液体流动。
当液体流速大于一定值时,则层流变为紊流,此时,液体质点交错而又混乱的向前运动,除了有序的沿流动方向运动以外,还有附加的横向运动存在。
液体在外力作用下做层流运动时,相邻两层流体分子间存在内摩擦力。
阻滞液体的流动,这种特性称为液体的粘滞性。
黏度是评定石油产品,特别是润滑油质量的主要理化指标,对于生产、运输和使用都有重要意义。
1、润滑油的牌号绝大部分是以某一温度下的运动黏度来划分的。
如冷冻机油、机械油等是以40℃运动黏度值来划分的,汽油则是按100℃运动黏度值来划分。
2、黏度是润滑油的重要质量指标,正确选择适当的黏度的润滑油,可保证发动机稳定可靠地工作。
随着黏度的增大,发动机的功率会降低,燃料消耗增大,若黏度过大,则会造成启动困难;若润滑油黏度过小,则易从用油部位挤出,难以形成足够厚的油膜,不能保证可靠的润滑而增大机械磨损。
因此,选用润滑油时,要求其黏度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一般要求在保证液体润滑的条件下,尽可能选用黏度小的润滑油。
3、对轻质燃料油来说,黏度过大,喷射锥角小而射程远,液滴大,雾化不良,燃烧不完全,在低温下不易流动,使用油量减少;黏度过小,喷油时锥角大而射程近,油粒细密,不能分布在整个燃烧室,局部油气过浓,燃烧不完全。
同时,燃料油本身还起一定的润滑作用,黏度过小,燃料泵磨损增大。
因此,喷气燃料、柴油、锅炉燃料都对黏度做了规定。
4、黏度是润滑油和燃料油储运输送的重要参数。
当石油产品的黏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时,会使泵送压力增大,管输困难。
5、石油产品的黏度通常随着它的馏分加重而增大。
但同一馏程的馏分,因化学组成不同,其黏度也不相同。
因此,在生产上可以从黏度变化判断润滑油的精制程度。
石油及石油产品教案
![石油及石油产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ef3b06c1c708a1294a445f.png)
序 教学 号 环节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要求
1
课 前 通过 QQ 群推送“见习石油及石油产品”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自行查阅文献资料、通过 1 知识
QQ 群交流讨论,了解油品的性状、分类和分析方法,及时解答学生问题。 预习 课前 实训 2 器 材 安排值班学生小组配合实训教师,准备本次任务“见习石油及石油产品”所需材料。 准备
一、石油及石油产品的性状与组成 石油又称原油,是一种从地下深处开采出来的黏稠状可燃性液体矿物油,颜色多为 黑色、褐色或绿色,少数有黄色。石油产品是以石油为原料加工生产出来的各种商品的 总称。例如,燃料、润滑油、润滑脂、石蜡、沥青、石油焦炭和炼厂气等。 1.石油的元素组成 世界上各地油田所产原油的性质虽然不同,但它们的元素组成基本一致。石油主要 由碳、氢两种元素以及少量的硫、氮、氧和一些微量金属、非金属元素组成,其中 C 含 量为 83.0%~87.0%,H 含量为 10.0%~14.0%;根据产地不同,还含有少量的 O、N、 5 知识 S 和微量的 Cl、I、P、As、Si、Na、K、Ca、Mg、Fe、Ni、V 等元素。它们均以化合物 储备 形式存在于石油中。 2.石油的化合物组成 石油是由几百种甚至上千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随着产地的不同,石油的化合物 组成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它们主要由烃类和非烃类组成,此外还有少量无机物。 (1)烃类化合物 石油主要是由各种不同的烃类组成的。石油中究竟有多少种烃,至今尚无法确定。 但已确定,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是构成石油烃类的主要成分。天然石油中一般不含稀 烃、炔烃等不饱和烃,只有在石油的二次加工产物和利用油页岩制得的页岩油中含有不 同数量的烯烃。 (2)非烃类化合物
《石油产品分析》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 任 务 课程名称 信
实验5_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
![实验5_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10f06e34eff9aef8941e06fc.png)
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实验4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3课时教学过程:[板书] [讲述]实验4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一、实验目的[讲述](1)掌握石油产品运动黏度的测定(GB/T 265—1988)方法和操作技术。
(2)掌握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结果的计算方法。
[板书]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讲述](1)仪器DSY-104运动黏度测定器;玻璃毛细管黏度计(编号629,Ф=0.8 mm,黏度计常数为0.06692 mm2/s2)。
(2)试剂柴油。
[板书]三、实验原理[讲述]在某一恒定温度下,测定一定体积试样在重力下流过一个经过标定的玻璃毛细管黏度计的时间,毛细管黏度计常数与流动时间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测定液体的运动黏度。
[板书]四、准备工作[讲述](1)试样预处理试样含有水或机械杂质时,在试验前必须经过脱水处理,用滤纸过滤除去机械杂质。
(2)清洗黏度计在测定试样黏度之前,必须用溶剂油或石油醚洗涤黏度计,如果黏度计粘有污垢,可用铬酸洗液、水、蒸馏水或用95%乙醇依次洗涤。
然后放入烘箱中烘干或用通过棉花滤过的热空气吹干。
(3)装入试样测定运动黏度时,选择内径符合要求的清洁、干燥的毛细管黏度计,吸入试样。
在装试样之前,将橡皮管套在支管3上,并用手指堵住管身2的管口,同时倒置黏度计,将管身4插入装着试样的容器中,利用洗耳球(或水流泵、真空泵)将试样吸到标线b,同时注意不要是管身4、扩张部分5和扩张部分6中的试样产生气泡和裂隙。
当液面达到标线b时,从容器中提出黏度计,并迅速恢复至正常状态,同时将管身4的管端外壁所沾着的多余试样擦去,并从支管3取下橡皮管套在管身4上。
(4)安装仪器将装有试样的黏度计浸入事先准备妥当的恒温浴中,并用夹子将黏度计固定在支架上,固定位置时,必须把毛细管黏度计的扩张部分5浸入一半。
温度计要用另一只夹子固定,务使水银球的位置接近毛细管中央点的水平面,并使温度计上要测量的刻度位于恒温浴的液面上10 mm处。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和动力黏度测定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和动力黏度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e43ad714c5da50e2524d7f72.png)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和动力黏度测定来源:油液分析网液体受外力作用流动时,在不同条件下有层流与紊流两种状态。
在层流状态下,液体质点运动是有规则的,质点间互不混杂、互不干扰,可以看成是一层层的,一层液体沿着另一层液体流动。
当液体流速大于一定值时,则层流变为紊流,此时,液体质点交错而又混乱的向前运动,除了有序的沿流动方向运动以外,还有附加的横向运动存在。
液体在外力作用下做层流运动时,相邻两层流体分子间存在内摩擦力。
阻滞液体的流动,这种特性称为液体的粘滞性。
黏度是评定石油产品,特别是润滑油质量的主要理化指标,对于生产、运输和使用都有重要意义。
1、润滑油的牌号绝大部分是以某一温度下的运动黏度来划分的。
如冷冻机油、机械油等是以40℃运动黏度值来划分的,汽油则是按100℃运动黏度值来划分。
2、黏度是润滑油的重要质量指标,正确选择适当的黏度的润滑油,可保证发动机稳定可靠地工作。
随着黏度的增大,发动机的功率会降低,燃料消耗增大,若黏度过大,则会造成启动困难;若润滑油黏度过小,则易从用油部位挤出,难以形成足够厚的油膜,不能保证可靠的润滑而增大机械磨损。
因此,选用润滑油时,要求其黏度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一般要求在保证液体润滑的条件下,尽可能选用黏度小的润滑油。
3、对轻质燃料油来说,黏度过大,喷射锥角小而射程远,液滴大,雾化不良,燃烧不完全,在低温下不易流动,使用油量减少;黏度过小,喷油时锥角大而射程近,油粒细密,不能分布在整个燃烧室,局部油气过浓,燃烧不完全。
同时,燃料油本身还起一定的润滑作用,黏度过小,燃料泵磨损增大。
因此,喷气燃料、柴油、锅炉燃料都对黏度做了规定。
4、黏度是润滑油和燃料油储运输送的重要参数。
当石油产品的黏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时,会使泵送压力增大,管输困难。
5、石油产品的黏度通常随着它的馏分加重而增大。
但同一馏程的馏分,因化学组成不同,其黏度也不相同。
因此,在生产上可以从黏度变化判断润滑油的精制程度。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与动力粘度计算法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与动力粘度计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d3933459f8c75fbfc67db242.png)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与动力粘度计算法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与动力粘度计算法1 目的测定液体石油产品的运动粘度及计算出动力粘度。
2 依据标准GB/T 265-1988《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3 适用范围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产品的运动粘度。
4 方法概要本方法是在某一恒定的温度下,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下流过一个标定好的玻璃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粘度计的毛细管常数与流动时间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测定液体的运动粘度。
在温度t时的运动粘度要用符号υ表示。
该温度下运动粘度和同温度下液体的密度t之积为该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
在温度t的动力粘度用符号η表t示。
5 仪器与材料5.1运动粘度器。
5.2粘度计:符合SH/T《玻璃毛细管粘度计技术条件》的要求,必须按JJG 155《工作毛细管粘度计检定规程》进行检定并确定常数。
测定试样的运动粘度时,应根据试验的温度选用适当的粘度计,务使试样的流动时间少于200s,内径0.4mm 的粘度计流动时间不少于350s。
5.3玻璃水银温度计:符合GB/T514《石油产品试验用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分格为0.1?。
5.4秒表:分格为0.1s。
5.5溶剂油:符合SH0004橡胶工业用溶剂油要求,以及可溶的适当溶剂。
5.6铬酸洗液。
6 试剂6.1石油醚:60,90?,分析纯。
6.2 95%乙醇:化学纯。
7 操作规程7.1打开仪器电源,温度控制部分处于不加热状态,温度显示窗显示浴内实际温度。
计时?、?处于清零状态,时间显示窗均显示“0.0”。
7.2设定温度7.2.1当计时?或?处于计时状态时,不能进行温度设定操作。
7.2.2按“设定/SET”键,温度指示灯中“关/OFF”灯闪烁,可调节左右键来选择所需要的温度,当所需要的温度指示灯闪烁时,按“设定/SET”键,温度指示灯由闪烁转为常亮,控制器开始按此设定温度进行控制,当浴温比设定温度低2?时,蜂鸣器响,提示温度即将稳定。
使用石油产品运动粘度仪安全操作规程范本(2篇)
![使用石油产品运动粘度仪安全操作规程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22f62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1c.png)
使用石油产品运动粘度仪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石油产品运动粘度仪的操作与维护,旨在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与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二、操作前准备1. 操作人员应熟悉石油产品运动粘度仪的结构、性能及操作方法,并经过相关安全培训。
2. 检查石油产品运动粘度仪的供电和仪器连接线路是否正常。
3. 检查仪器表面是否干净,如有污垢应及时清理。
三、操作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相关劳动防护用具,如护目镜、口罩、工作服、工作手套等。
2. 在操作前,务必确保工作区域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的积聚。
3. 确保操作人员的手部干燥,以免影响操作的准确性。
4. 使用石油产品运动粘度仪时,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操作区域。
5. 操作人员在使用时应保持注意力集中,注意观察仪器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停机并进行检查处理。
6. 操作人员不得随意更换仪器的零部件,如有需要应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护。
四、操作步骤1. 操作人员应按照仪器说明书,正确连接石油产品运动粘度仪到电源,并将温度控制器设置为所需温度。
2. 将待测石油产品样品放入样品盘中,并将样品盘放回设备的样品槽中。
3. 将控制器的开关设为启动状态,启动仪器运行。
4. 在待测石油产品流动时,注意观察底部流速计的读数,当流速稳定后进行取样。
5. 将取样瓶放在取样位置,待样品取完后,关闭控制器的开关,停止仪器运行。
6. 关闭电源,并进行日常维护和清洁。
五、事故应急处置1.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生设备异常噪音、烟雾等情况,应立即关闭电源,并及时向维修人员报告。
2. 如遇到石油产品泄漏情况,应立即停机,用干净的吸油材料进行吸附,同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3. 如遇到操作人员伤害事故,应立即停机,将伤者送往医院治疗,同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事故处理。
六、维护保养1. 每日使用完毕后,应进行仪器的日常清洁工作,保证仪器表面干净整洁。
2. 定期对仪器进行内部的清洗和维护,如更换耗材和关键部件。
物理化学粘度法教案中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物理化学粘度法教案中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a5a6d2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5.png)
物理化学粘度法教案中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粘度是指流体的内摩擦阻力,是衡量流体黏滞性的物理量,它与温度密切相关。
在物理化学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粘度的定义、测量方法以及与温度的关系。
本文将围绕物理化学粘度法教案中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展开讨论。
一、粘度的定义和单位粘度是衡量流体黏滞性的物理量,常用符号为η(希腊字母eta)。
它反映了流体内部颗粒之间相互摩擦的程度,单位是帕斯卡秒(Pa·s),也可用Poise(P)作为单位,1P=0.1Pa·s。
二、粘度的测量方法常用的测量粘度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常见的是旋转黏度计法和滴定黏度计法。
1. 旋转黏度计法旋转黏度计法通常采用柏氏型旋转黏度计,通过转速与粘度之间的关系来测量粘度。
由于旋转黏度计的原理较为复杂,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验步骤和仪器操作进行教学。
2. 滴定黏度计法滴定黏度计法是通过测量流体在垂直导管中的落滴速度来测定粘度的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单,适合用于学生的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粘度与流体黏滞性的关系。
三、粘度与温度的关系粘度与温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流体的粘度会下降。
这与流体的分子运动情况有关。
1. 分子运动论解释根据分子运动论,温度的升高会导致流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分子间距增大,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这样,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流体的黏滞性降低,粘度减小。
2. 温度对粘度的影响不同物质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规律不尽相同。
一些物质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呈线性减小趋势,例如低聚物和矿物油。
而某些物质的粘度随温度变化呈非线性关系,如聚合物溶液和高分子液晶。
四、粘度与温度关系的应用粘度与温度关系的研究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 石油工业在石油勘探、开采和炼油过程中,需要对原油和石油产品的粘度进行测量。
根据粘度与温度的关系,可以调节温度和添加适当的添加剂,以改变石油产品的粘度,提高石油产品的流动性和输送性。
2. 化工工业在化工生产中,需要控制某些液态原料的粘度,以保证工艺过程的顺利进行。
初中物理测定油的粘性教案
![初中物理测定油的粘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8adbb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d.png)
初中物理测定油的粘性教案一、引言欢迎大家来到物理实验课,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测定油的粘性。
油的粘性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油的粘性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简单的实验方法来测定油的粘性。
二、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油样的粘性。
2. 探究不同因素对油的粘性的影响。
三、实验器材1. 粘度计2. 温度计3. 不同种类的油样(如食用油、机油等)4. 温水槽5. 实验容器6. 实验笔记本四、实验步骤1. 预热:a. 准备温水槽并加热至一定温度。
b. 将不同的油样倒入实验容器中。
2. 测定:a. 将粘度计插入实验容器中的油样。
b. 读取粘度计上的数值并记录下来。
c. 重复上述步骤,测定所有油样的粘度。
3. 分析:a. 将测得的结果记录在实验笔记本中。
b. 根据记录的数据,整理出各种油样的粘度结果。
c. 分析不同油样之间的粘性差异。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将记录的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列出各种油样的粘度数值。
2. 分析不同油样的粘度数值,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3. 探讨影响油粘性的因素,如温度、油的种类等。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如何测定油的粘性。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油样具有不同的粘度数值,这是由油的性质所决定的。
同时,温度也会对油的粘度产生影响。
粘度的测定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如在润滑剂选择、流体力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七、教学反思这次实验中,我发现学生在操作粘度计时存在一些困难,下次我会在实验前加强对仪器使用方法的介绍,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同时,在实验结果的讨论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的思考,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以上是初中物理测定油的粘性教案,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测定油的粘性的方法,还了解了影响油粘性的因素。
希望这次实验对大家有所帮助,能够增强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理解。
谢谢大家!。
运动粘度
![运动粘度](https://img.taocdn.com/s3/m/b90f04166c175f0e7cd1378c.png)
• 三.粘度的测定: • 利用毛细管粘度计管身1口所套着的橡皮管将柴油吸入扩 张部分3,使柴油液面稍高亍标线a,并且丌要让毛细管和 扩张部分3的柴油产生气泡或裂隙。当液面正好到达标线a 时,开动秒表,液面正好流到标线b时,停止秒表。记下 时间。至少重复测定四次。柴油的液面在扩张部分3中流 动时,注意恒温浴中正在搅拌的液体要保持恒温温度。
八、思考题
1.什么叫运动粘度? 2.测定油品粘度在实际生产中有何意义?
六、实验记录
试油名称 毛细管常数,mm2/s2 水(油)浴温度,℃ 每次流动时间,s 平均流动时间,s 流动时间允许差数,s 流动时间实际差数,s 测定结果,mm2/s2
七、注意事项
• 1、油品黏度随温度变化很明显,为此规定试验温度必须 控制恒定在所要求温度的±0.1℃以内,否则哪怕是极小的 波动,也会使测定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 • 2、粘度计必须调整成垂直状态,否则会改变液柱高度, 引起静压差的变化,是测定结果出现偏差。 • 3、试样必须脱水,除去机械杂质
• 一.装样: • 将橡皮管套在支管7上,并用手指堵住管身6的管口,同时 倒置粘度计,然后将管身1插入装有试样的容器中;这时 利用洗耳球将柴油吸到标线b,同时注意丌要使管身1,扩 张部分2和3中的柴油发生气泡和裂隙。当液面达到标线b 时,就从容器里提起粘度计,并迅速恢复其正常状态,同 时将管身1的管端外壁所沾着的多余柴油擦去,并从支管7 取下橡皮管套在管身1上。
三、仪器与试剂
• 毛细管粘度计
石油醚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温油浴
润滑油
• 玻璃水银温度计
• 秒表
四、实验步骤
• 准备工作: • 一.试样预处理: • 试样含水或机械杂质时,试验前必须脱水,用滤纸过滤除 去机械杂质。 • 二.粘度计的选择: • 应根据试验的温度选用适当的粘度计;务使试样的流动时 间丌少亍200s,内径0.4mm的粘度计流动时间丌少亍 350s。此试验用的是1.2mm。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报告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199802daf45b307e87197fb.png)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实验报告1石油产品的运动粘度为:在某一恒定温度下,测定一定体积式样在重力下流过一个标定的玻璃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毛细管粘度计常数与流动时间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测定液体的运动粘度。
对于指定同一毛细管粘度计来说的毛细管常数C ,运动粘度计算公式为: t t =C υτC 为毛细管常数,mm 2/s 2,τ为温度为t ︒C 的平均流动时间s ,t υ为t ︒C 所测油品的运动粘度,mm 2/s2毛细管直径1.2mm ,每只粘度计都有自己的毛细管常数。
分别在40︒C 和100︒C 下测定样品的运动粘度,每个温度重复测定至少3次。
每次流动时间与算数平均值的差值应符合表1中的要求。
最后,用不少于3次测定的流动时间计算的算数平均值,作为式样的平均流动时间。
样品1:折弯机PR-12207A; 样品2:46#液压油精密度用下述规定来判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95%置信水平)1重复性同一操作者,用同一试样重复测定的两个结果之差,不应超过下列数值:2再现性运动粘度的计算样品1:在40C 下,所得数据允许相对误差为0.5%,实验流动时间的算术平均值: t =(404+403+394+403)/4=401s第一次流动时间与算术平均值相对误差1404401=100%=0.75%401-∆⨯(舍去) 第二次流动时间与算术平均值相对误差2403401=100%=0.50%401-∆⨯(保留) 第三次流动时间与算术平均值相对误差3401394=100%=1.75%401-∆⨯(舍去) 第四次流动时间与算术平均值相对误差4403401=100%=0.50%401-∆⨯(保留) 根据实验数据所得,24011==0.1592403=64.16mm /s C υτ⨯在100C 下,所得数据允许相对误差为0.5%,实验流动时间的算术平均值: t =(80+77+79+79)/4=78.75s第一次流动时间与算术平均值相对误差18078.75=100%=1.59%78.75-∆⨯(舍去) 第二次流动时间与算术平均值相对误差278.7577=100%=2.22%78.75-∆⨯(舍去) 第三次流动时间与算术平均值相对误差37978.75=100%=0.32%78.75-∆⨯(保留)第四次流动时间与算术平均值相对误差47978.75=100%=0.32%78.75-∆⨯(保留) 210012==0.159279=12.58mm /s C υτ⨯经计算,样品1的VI 为200样品2:在40C 下,所得数据允许相对误差为0.5%,实验流动时间的算术平均值:t =(585+538+549+557)/4=557.25s第一次流动时间与算术平均值相对误差1585557.25=100%=4.98%557.25-∆⨯(舍去) 第二次流动时间与算术平均值相对误差2557.25538=100%=3.45%557.25-∆⨯(舍去) 第三次流动时间与算术平均值相对误差3557.25549=100%=1.48%557.25-∆⨯(舍去) 第四次流动时间与算术平均值相对误差4557.25557=100%=0.04%557.25-∆⨯(保留) 根据实验数据所得,24022==0.1578557=87.89mm /s C υτ⨯在100C 下,所得数据允许相对误差为0.5%,实验流动时间的算术平均值: t =(96+109+103+103)/4=102.75s第一次流动时间与算术平均值相对误差1102.7596=100%=6.57%102.75-∆⨯(舍去) 第二次流动时间与算术平均值相对误差2109102.75=100%=6.08%102.75-∆⨯(舍去) 第三次流动时间与算术平均值相对误差3103102.75=100%=0.24%102.75-∆⨯(保留) 第四次流动时间与算术平均值相对误差4103102.75=100%=0.24%102.75-∆⨯(保留) 210022==0.1578103=16.25mm /s C υτ⨯经计算,样品2的VI 为2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t
=
t t
式中 vt ——油品在温度 t 时的运动黏度,m2/s; μt——油品在温度 t 时的动力黏度,Pa·s; ρt——油品在温度 t 时的密度,kg/m3。
实际生产中常用 mm2/s 作为油品质量指标中的运动黏度单位,1m2/s = 106mm2/s。 3.恩氏黏度 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从恩氏黏度计中流出 200mL 所需要的时间与该黏度计的水值之 比称为恩氏黏度。其中水值是指 20℃时从同一黏度计流出 200mL 蒸馏水所需的时间。
《石油产品分析》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 单 元 课程名称 信
选用教材 息
授课班级
项目三 柴油分析 任务 3-1-1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基本知识认知
《石油产品分析》
课型
理实一体化
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 《油品分析》
授课学时
1 学时
上课地点
油品实训室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教
学 熟悉国标 GB/T 265《石油产 1.了解油品黏度的基本概念及 1. 加 强 安 全 环 保 意 识 和 责 任
1
项目三 柴油分析
任务 3-1-1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基本知识认知
一、黏度的表示方法
三、油品黏度的测定意义
1.动力黏度
板
2.运动黏度
书
设
3.恩氏黏度
计
二、影响油品黏度的主要因素
1.化学组成
2.温度
(1)黏度比
(2)黏度指数
教学过程
序 教学 号 环节
教学内容及要求
课 前 通过 QQ 群推送“测定油品黏度”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自行查阅文献资料、通过 QQ 群 1 知识
2.设计柴油运动黏度的测定方案和数据记录表;
3.熟练测定柴油的运动黏度;
4.拓展完成润滑油运动黏度的测定;
5.熟悉测定油品运动黏度的安全知识。
明确 教师展示“柴油运动黏度测定”考核标准并简单介绍(见附件),学生明确考核要
4 考核 素,把握重点,增强责任意识。
标准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整理并汇报课前预习知识。
பைடு நூலகம்
恩氏黏度的单位为条件度,用符号 E 表示。
运动黏度与恩氏黏度可通过“运动黏度与恩氏黏度换算表”,更高的运动黏度可通 过下式相互换算:
Et =0.315 vt
式中 Et ——油品在温度 t 时的恩氏黏度, E ;
vt ——油品在温度 t 时的运动黏度,mm2/s。 二、影响油品黏度的主要因素 影响油品黏度的因素主要有油品的化学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温度和压力等。 1.化学组成 通常,碳原子数相同的各种烃类黏度大小的排列顺序是:正构烷烃<异构烷烃<芳 香烃<环烷烃。并且,黏度随烃分子内环数的增加及异构程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油品中, 环上碳原子数目在油料分子中所占比例越大,其黏度越大,表现在不同原油的相同馏分 中,含环状烃多的油品比含烷烃多的油品黏度高;同类烃中,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 分子间引力增大,则黏度也增大,因此石油馏分越重,其黏度就越大 2.温度 温度升高,所有石油馏分的黏度都减小,最终趋近一个极限值,各种油品的极限黏 度都非常接近;反之,温度降低时,油品的黏度都增大。因此,测定油品黏度时要保持 恒温,否则,即便是极小的温度波动,也会使黏度的测定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 油品黏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称为油品的黏温特性(或黏温性质)。为正确评价油品 的黏温性质,在生产和使用中常用黏度比(v50/v100)和黏度指数(VI)表示油品的黏温 性质。 (1)黏度比:油品在两个不同温度下的黏度之比,称为黏度比。通常用 50℃和 100℃ 时的运动黏度比值(v50/v100)来表示。比值越小,黏温特性越好。 (2)黏度指数:黏度指数(VI)是衡量油品黏度随温度变化的一个相对比较值。 用黏度指数表示油品的黏温特性是国际通用的方法。黏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的黏温特 性越好。
目 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和运动黏 其测定意义;
感;
标 度计算法》等执行标准
2.理解油品黏度的测定方法和
原理。
2.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重 【重点】油品运动黏度的概念、测定原理和方法,油品黏度指数的计算,柴油等油品运动黏
点 难 度的测定。
【难点】测定柴油等油品的运动黏度 点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学习上出现倦怠情绪;面临大量专业课程同时开课;专业基础薄 学 弱,但实践意识强,学习态度倾向于实用性,学习兴趣倾向于直接性。 情 【知识层次】已经完成测定油品密度的学习任务,了解油品的种类和用途,但没有接触过黏 检 度测定的相关知识。 测 【能力水平】能够正确使用吸量管、洗耳球等仪器,但对毛细管黏度计、恒温水浴的使用没
有经验。 教 学
任务驱动法、“教学做”一体化、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方 法
【学习资料】《油品分析》教材和教辅资料、《油品分析》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等,GB/T 265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和运动黏度计算法》等。 教 【仪器材料】运动黏度测定仪,玻璃毛细管黏度计一组(毛细管内径为 0.8mm、1.0mm、 学 1.2mm、1.5mm;测定试样的运动黏度时,应根据试验的测定温度选用适当的黏度计,使试样 资 的流动不少于 200s),恒温水浴器 ,温度计,秒表或手机,洗耳球等 源 【所用试剂】柴油、润滑油、95%乙醇、溶剂油或乙醚等
项目三 柴油分析
任务 3-1-1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基本知识认知
【任务描述】
引入
新课 认识石油产品黏度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其测定意义,理解影响油品黏度的主要因素,
3
掌握油品黏度的测定方法和有关计算,能熟练测定柴油和润滑油运动黏度,掌握油品
明确
任务 运动黏度测定的操作技能和安全事项。
【任务检测】
1.认识石油产品黏度的概念、表示方法和相互关系、测定意义及影响因素;
交流讨论,了解油品黏度概念、测定原理和方法,及时解答学生问题。 预习
课前
实 训 安排值班学生小组配合实训教师,准备本次任务“测定油品(柴油、润滑油)运动黏 2 器 材 度”所需仪器、试剂和材料,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预试。
准备
以“某企业柴油需要检测运动黏度指标”为情境导入新课,明确任务。学生分组分
工,检查仪器及计量器具(秒表、黏度计、温度计等)准备情况。
知识
5 储备
一、黏度的表示方法
1.动力黏度
2
动力黏度又称为绝对黏度或黏滞系数,简称黏度,符号 μ,单位:Pa·s。它是流 体的理化性质之一,是衡量物质黏性大小的物理量,其物理意义是:当两个面积为 1m2、 垂直距离为 1m 的相邻流体层,以 1m/s 的速度作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内摩擦力。
2.运动黏度 某流体的动力黏度与该流体在同一温度和压力下的密度之比,称为该流体的运动黏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