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196电力系统时间同步装置说明书(0SF.459.057 )_V2.10
CSC数字式母线保护装置说明书
CSC-150数字式母线保护装置说明书CSC-150数字式母线保护装置说明书编制:操丰梅校核:宋小舟标准化审查:梁路辉审定:张忠理印刷版本号:V1.0文件代出版日期:2004.4版权所有: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注:本公司保留对此说明书修改的权利。
如果产品与说明书有不符之处,请您及时与我公司联系,我们将为您提供相应的服务。
重要提示感谢您使用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
为了安全、正确、高效地使用本装置,请您务必注意以下重要提示:1)本说明书仅适用于CSC-150数字式母线保护装置。
2)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的规定调整、测试和操作。
如有随机资料,请以随机资料为准。
3)为防止装置损坏,严禁带电插拔装置各插件、触摸印制电路板上的芯片和器件。
4)请使用合格的测试仪器和设备对装置进行试验和检测。
5)装置如出现异常或需维修,请及时与本公司服务热线联系。
6)本装置的操作密码是:8888。
目录第一篇装置性能介绍 .........................................................................................................1 概述 ...................................................................................................................................1.1适用范围 .....................................................................................................................1.2装置主要特点 .............................................................................................................1.3装置执行标准 .............................................................................................................2 技术条件 ...........................................................................................................................2.1环境条件 .....................................................................................................................2.2电气绝缘性能 .............................................................................................................2.3机械性能 .....................................................................................................................2.4电磁兼容性 .................................................................................................................2.5安全性能 .....................................................................................................................2.6热性能(过载能力) .................................................................................................2.7功率消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CSC-211数字式保护测控装置说明书(0SF.451.045)-V2.00(中文)
CSC-211数字式保护测控装置说明书CSC-211数字式保护测控装置说明书编制:王彦辉张志强校核:杨卉卉郑磊标准化审查:郑蔚审定:邹卫华出版号:V2.00文件代号:0SF.451.045出版日期:2009年12月版权所有: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注:本公司保留对此说明书修改的权利。
如果产品与说明书有不符之处,请您及时与我公司联系,我们将为您提供相应的服务。
技术支持电话:8 传真:0重要提示感谢您使用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
为了安全、正确、高效地使用本装置,请您务必注意以下重要提示:1)本说明书仅适用于V2.00版本以上程序的CSC-211数字式保护测控装置。
2)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的规定调整、测试和操作。
如有随机资料,请以随机资料为准。
3)为防止装置损坏,严禁带电插拔装置各插件、触摸印制电路板上的芯片和器件。
4)请使用合格的测试仪器和设备对装置进行试验和检测。
5)装置如出现异常或需维修,请及时与本公司服务热线联系。
6)本装置的操作密码是:8888,出厂设置的操作密码为7777。
7)出版号是说明书的版本号,不代表软件版本号。
8)保护信息点表(含103及CSC-2000规约)另有相关文件说明。
目录第一篇装置的技术说明 (1)1概述 (1)1.1 适用范围 (1)1.2 装置主要特点 (1)2技术条件 (3)2.1 环境条件 (3)2.2 电气绝缘性能 (3)2.3 机械性能 (3)2.4 电磁兼容性 (3)2.5 安全性能 (4)2.6 热性能(过载能力) (4)2.7 功率消耗 (4)2.8 输出触点容量 (4)2.9 装置主要技术参数 (4)3装置硬件 (6)3.1 装置结构 (6)3.2 装置功能组件概述 (6)3.3 交流插件(AC) (7)3.4 CPU插件(CPU) (7)3.5 逻辑插件(LOG) (7)3.6 开出插件(DO) (7)3.7 通信插件(COM) (8)3.8 人机接口(MMI) (8)3.9 电源插件(POW) (8)3.10 插件布置 (8)4测控功能 (9)4.1 测量表计 (9)4.2 断路器控制 (9)4.3 运行方式控制 (9)4.4 可编程逻辑控制 (9)4.5 事故记录和分析 (9)4.6 通信 (11)4.7 诊断功能 (12)4.8 EPPC®调试分析软件 (12)5CSC-211数字式线路保护测控装置 (13)5.1 装置简介 (13)5.2 保护元件 (13)5.3 定值及整定说明 (28)5.4 装置端子图 (33)5.5 接线示意图 (35)5.6 订货时需提供以下技术参数 (36)第二篇用户安装使用 (38)6开箱检查 (38)7安装调试 (38)7.1 安装 (38)7.2 通电前的检查 (38)7.3 绝缘电阻测量 (38)7.4 装置通电检查 (38)7.5 采样精度检查 (39)7.6 开入、开出校验 (39)7.7 跳合闸电流保持试验 (39)7.8 站内通信检验 (39)7.9 保护功能试验 (39)7.10 相序检查 (39)8人机接口及其操作 (40)8.1 装置正面布置图 (40)8.2 正常运行显示 (41)8.3 装置菜单 (42)8.4 菜单功能说明 (42)9运行及维护 (44)9.1 装置投运 (44)9.2 装置运行 (44)9.3 运行注意事项 (45)9.4 装置的维护 (45)9.5 运行环境 (45)10运输、贮存 (45)11附图和附表 (46)11.1 电源插件原理图 (46)11.2 逻辑插件原理图 (47)11.3 跳闸插件原理图 (48)11.4 常见故障及对策 (50)附录1:CSC-200测控定值清单 (51)附录2:微机保护调试软件EPPC使用说明 (54)第一篇装置的技术说明1概述CSC-200系列数字式保护测控装置适用于110kV以下电网及发电厂的厂用电系统,具备完善的保护、测量、控制与监视功能,为低压电网及厂用电系统的保护与控制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可有力地保障低压电网及厂用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资料电力系统时钟同步原理及受时方式详解
资料电力系统时钟同步原理及受时方式详解电力系统时间同步及其原理当前,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主要通过确定变电站内GPS和北斗卫星授时系统统一状态,以及对于一些比较陈旧的变电站要进行时间同步的配置。
在电力系统的运用中,时间同步是一种最基本的应用,也在不断的更新技术以及工艺。
但是在GPS和北斗卫星授时系统中,由于设备的品牌不同,这就使得站内、站与站之间的时间不能统一。
在运行的过程中,时间接受系统之间不能相互通用,这就会造成内部之间的运行不能准确备份,难以保障整个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因此电力系统的设备更新要逐渐扩展到发电厂、变电站控制中心、调度中心等,加强时间同步技术,并且要基于不同的授时源建立时间同步,而且要互为热备用。
现代的时钟同步的原理是在电力系统中安装了监控装置、PMU、故障录波器、微机保护装置、分时电能表等。
这些自动化设备的内部都有实时时钟,但是这些电子钟也有可能出现的误差是:初始值设备的不够准确;石英晶体振荡频率误差及其频率振荡的温度漂移和老化漂移;电路中电容量的变化等。
因此要对这些电子钟进行校准,其中的原理就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对手表一样,要定期对时间基准信号进行设置。
当前主要是利用GPS和北斗卫星授时系统取得时间基准信号,并转换成各种自动化设备需要的时间信号输出,这就实现了各个自动化设备的时间统一。
电力系统内时间同步技术时钟同步技术能够使电力系统中的智能电子设备获得统一的时间基准,因此这种技术对于电网的实时监控、并网管理和安全保护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比较常见的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技术有:脉冲对时脉冲对时也叫做硬对时,其原理是利用脉冲的准时沿即上升沿或者下降沿来校准被授时设备。
脉冲对时的优点是授时精度比较高,在使用过程中被动点的适应性比较强;缺点是仅仅能够校准到秒,其他的数据都需要人工预置进行。
其中比较常用的脉冲对时的信号有1PPS、1PPH等信号。
串口报文对时这种对时也称为软对时。
它是通过利用一组时间数据并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的,在串行通信的接口发送给被授时装置,被授时装置就会利用这组数据预设内部时钟。
tongxunshouce
HYX196系列微机型小电流监控终端机通讯联机操作手册中国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定华源电气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河北保定市邮政信箱173号电话:E-mail:****************HYX196系列微机型小电流监控终端机通 讯 联 机 操 作 手 册一、 进入通讯菜单。
本机在主菜单内无“通讯菜单”一栏可查询,进入“通讯菜单”应按照本手册提供的方法操作。
方法一:在本机加电并当屏幕显示Waiting 时,如图一,即按住Mult 键直到屏幕出现图二所示内容。
图一 等候显示屏 图二 通讯菜单的波特率选择显示屏方法二:在本机运行中操作通讯菜单应先让本机的程序退出运行监测,操作如下:同时按住page up 与page down (若是HYX196-SG 智能型应先按住page down ,同时按下page up ),此时屏幕显示Waiting ,如图一,在Waiting (等待)状态中按住Mult 键直到屏幕出现图二所示内容。
二、 波特率选择和动作类型等设定。
在正确操作进入通讯菜单后,显示屏即显示出可以选择的6种波特率,具体内容如图二。
根据现场联机通讯协议的需要,首先确认所需的波特率,然后对本机波特率进行选择,操作如下:将面板上“参数写入”开关拨至允许位,即允许选择的参数能写入机内。
按或键来移动显示屏上的 符号, 符号移动至所需选择的波特率后按下Enter 键选择确认。
此时显示屏的左下角会有“OK ”闪现,稍后自动显示通讯菜单的通讯自检,如图三。
图三 通讯菜单的通讯自检显示图四 通讯菜单的动作类型显示 关于通讯自检已在说明书之“试验与调试内容”中陈述。
请按下Mult键,返回选择波特率显示,如图二,按Page down键,通讯菜单显示动作类型等设置,如图四显示。
用Mult键来移动 符号,用键盘上的来修改所需设定的参数,用Enter键来确认设定。
举例说明:如要修改故障类型的参数为057,操作步骤为:按Mult键使 符号指向故障类型的参数值,用键对本机的故障类型缺省数值048进行修改,改至057后用Enter键来确认。
WZQ-3微机自动准同期装置使用说明书
WZQ-3微机⾃动准同期装置使⽤说明书WZQ-3微机⾃动准同期装置使⽤说明书1 概述WZQ-3型微机⾃动准同期装置以下简称装置主要⽤于电⼒系统中使各种型式和各种功率的同步发电机并⼊系统或者使两个独⽴的电⼒系统按准同期⽅式并列1.1 其主要功能有a. 对待并发电机⾃动调压调频以恒定导前时间发出合闸脉冲(命令)并完成并列操作b. 数码管可显⽰以下参数发电机电压系统电压发电机频率系统频率电压差频率差导前⾓相⾓差c. 控制继电器动作指⽰灯相⾓差指⽰灯(整步表)d. 参数修改简单并断电保存e. 升压与降压增速与减速的出⼝硬件上相互闭锁f. 具有对开关两侧PT信号进⾏辐值补偿和相⾓补偿的功能g. 装置故障时⾃动封锁调压调频及合闸命令并发故障信号h. 提供标准的RS-485RS-422串⾏通信接⼝与其它计算机系统通讯1.2 主要特点本装置以80C196KC为控制核⼼采⽤六位数码管显⽰与同类装置⽐较具有⾼集成度⾼可靠性硬件简单性能完善显⽰直观并⽹精度⾼等优点本装置采⽤最优算法对合闸相⾓差进⾏预测对被同期对象的电压频率进⾏变参数调节提⾼了同期精度及速度另外本装置输⼊变换部分采⽤超⼩型精密互感器与常⽤的变压器相⽐较⽽⾔具有体积⼩重量轻精度⾼耐冲击性好等优点本装置采⽤标准的CJ-4壳体前盖为透明有机玻璃可以清楚地看到显⽰的各种参数值2 技术数据2.1额定参数2.1.1 额定直流辅助电压为220V110V2.1.2 额定交流电压100V2.2 开关量输⼊信号电平Vp=24V,由装置内部提供2.3 导前时间整定范围0.05~0.8s2.4 允许发出合闸脉冲的频率差不⼤于0.5Hz允许发出合闸脉冲的电压差整定范围± 3%~± 10%额定电压2.5 调压调频命令为脉冲输出2.5.1 调压脉冲宽度整定范围0.2~2s调压脉冲间隔整定值为4s2.5.2 调频脉冲宽度整定范围0.1~0.4s2.6 输出信号增速减速升压降压同期故障及相位七个(接点)信号以继电器⽅式输出当电压(发电机或系统)⼩于90V或⼤于120V时或频率(发电机或系统)⼩于47Hz 或⼤于53Hz时故障继电器均动作并发故障信号2.7 在额定电压下交流回路的功率消耗不⼤于3VA直流回路的功率消耗不⼤于8W2.8 环境条件2.8.1 ⼯作温度04524⼩时⽇平均温度不⾼于35储存温度-10+402.8.2 ⼤⽓压⼒80110kPa海拔⾼度相当于2km及以下;2.8.3 最湿⽉的⽉平均最⼤相对湿度为90%同时该⽉的⽉平均最低温度为25最⾼温度为40时平均最⼤相对湿度不超过50% 2.9 触点性能在电压不超过250V,电流不超过0.5A,时间常数为50.75ms的直流有感负荷电路中,产品输出触点的断开容量为30W2.10 机械寿命装置的输出触点不接负荷应可靠动作104次2.11 绝缘性能2.11.1 各电路分别对地之间及交流回路与直流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不⼩于100M2.11.2各电路分别对地之间,以及交流回路与直流回路之间应能承受50Hz2kV有效值的交流检验电压历时1min的检验通讯⼝端⼦与地之间应能承受50Hz500V有效值的交流检验电压历时1min的检验2.11.3各电路分别对地之间,以及交流回路与直流回路之间应能承受5kV峰值标准雷电波的检验2.12 承受衰减振荡波脉冲群⼲扰能⼒能承受GB/T 14598.13中规定的频率为1MHz及100 kHz衰减振荡波第⼀个半波电压辐值共模2.5kV,差模为1kV脉冲群⼲扰2.13 能承受GB/T 14598.14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为级的静电放电⼲扰2.14 能承受GB/T 14598.9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为级的辐射电磁场⼲扰2.15 能承受GB/T 14598.10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为级的快速瞬变⼲扰2.16 机械性能⼯作条件能承受严酷等级为级的振动响应冲击响应检验运输条件能承受严酷等级为级的振动耐久冲击耐久碰撞检验3 结构外形尺⼨和安装尺⼨a) 嵌⼊式安装结构其外形尺⼨见图1(a), 安装尺⼨见图1(b)(a) (b)图1b) 拼块式安装结构其外形尺⼨见图2(a), 安装尺⼨见图2(b)(a) (b)图24 端⼦图4.1 装置的端⼦图见图3图34.2端⼦定义端⼦31(A)32(B)接RS-485通讯⼝; 端⼦31(RXD+)32(RXD-)33(TXD+)34(TXD-)接RS-422通讯⼝通信规约采⽤Q/XJS11.050-1999通信规约或根据⽤户要求另⾏定制其余端⼦见图3定义5. 定值整定及⽤户选择5.1 整定参数见表1定义表1序号定义注释01 ⽆备⽤02 ⽆备⽤03 ⽆备⽤04 发电机电压修正系数与发电机电压显⽰值成正⽐05 系统电压修正系数与系统电压显⽰值成正⽐06 相位差误差修正×0.036°两组PT测量相位差修正07 允许电压差×0.01V08 允许频率差×0.01Hz09 调压脉宽×1ms10 调频脉宽×1ms11 ⽆备⽤12 导前时间×1ms13 合闸偏差×0.036°14 ⽆备⽤15 ⽆备⽤5.2 整定⽅法5.2.1 按键定义装置的⾯板上设置两个按键增减及调试运⾏开关当开关处于运⾏位置时⽤增键与减键切换各种实时显⽰值当增和减键同时按下时,可显⽰同期时的导前⾓和相位差(前两位显⽰导前⾓后四位显⽰相位差) 当处于调试位置时增键与减键可修改整定值的⼤⼩⾯板⽰意图如图4所⽰图45.2.2 整定与显⽰整定时把开关拨于调试位置数码管下的的8个发光⼆极管熄灭此时数码管前两位显⽰参数序号后四位显⽰对应的参数值若不操作增减键则序号间隔2s顺序加1依次显⽰各参数值若要修改某⼀参数则在对应序号显⽰出来时按增或减键⼀直到参数值为所需要的为⽌等到显⽰下⼀个序号时整定的参数值将被⾃动保存下来参数修改或检查完毕后把开关拨于运⾏位置即退出参数修改状态此时增减键⽤于更新显⽰内容相应的发光⼆极管会亮各显⽰值⽰意如下UF XXX.X 单位V发电机电压FF XX.XX 单位Hz发电机频率US XXX.X 单位V系统电压FS XX.XX 单位Hz系统频率EU XXX.X 单位V电压差EF XX.XX 单位Hz 频率差d.g. XXX.X 单位゜导前⾓Ed. XXX.X 单位゜相位差当EU为正时表明UF>US EF为正时FF>FS Ed. 为正时UF相位超前于US相位⾯板上的整步表指⽰灯反映相⾓差的变化当UF相位超前于US相位时下⾯的四个指⽰灯由下⾄上依次指⽰相⾓差⼩于720360180和5.40⽽当UF的相位滞后于US相位时上⾯的四个指⽰灯由上⾄下依次指⽰相⾓差⼩于720360180和5.406 ⽤户调试装置使⽤前检查运输过程中有⽆损坏如正常则按以下规定进⾏检验6.1 试验设备调试时⽤变频机组或⾳频信号发⽣器来模拟发电机为了调试⽅便需要在系统电压和发电机电压相位相同时发出⼀个信号以便⽤电动秒表直接测量导前时间为此可以采⽤⼀个由直流电动机拖动的可连续旋转的移相器来模拟发电机在调试时需使⽤以下设备a. 旋转移相器b. ⾳频信号发⽣器c. 401型电动秒表d. 交流电压表(0~150V0.5级)e. 多量程交流电压表(1.5V300V0.5级)f. 万⽤表6.2 调试⽅法6.2.1 给装置加上直流电压此时⾯板上故障指⽰灯亮其余出⼝指⽰灯应全灭6.2.2 加上U F U S分别调节其电压输出使U F = U S =100V此时U F U S的显⽰值应为100V 如不等应分别修改序号为04的参数即发电机电压修正系数(下⽤KU F表⽰)和序号为05的参数即系统电压修正系数(下⽤KU S表⽰)如显⽰值⼤于100V则减⼩KU F KU S如⼩于100V则增⼤KU F KU S直到显⽰值U F = U S =100V为⽌KU F和KU S典型值为338左右当需幅值补偿时可修改对应的系数6.2.3 相位差误差修正值(序号为06的参数)的整定值应为两侧PT的固定相位差(需相位补偿时可修改此参数)6.2.4 调节发电机电压U F当U F <90V或U F >120V时故障出⼝动作相应的指⽰灯亮此时其余的出⼝被封锁当U F仍为100V时调节发电机频率F F当F F<47Hz或F F>53Hz时故障出⼝动作调节系统电压与频率时现象相同6.2.5⾃动调压降低发电机电压U F使得U S - U F的数值超过整定的电压差时此时升压继电器动作升压指⽰灯亮同样把发电机电压升⾼使U F -U S的数值超过整定的电压差时降压继电器动作降压指⽰灯亮6.2.6 测试调压脉冲宽度按图5接线图5调压脉冲宽度的实测值与整定值的误差应不超过0.05s6.2.7 测试调压脉冲间隔按图6接线图6调压脉冲间隔的实测值与整定值的误差应不超过1s6.2.8测试导前时间按图7接线图7秒表放在连续位⽤合闸继电器起动秒表旋转移相器机械零点停⽌秒表导前时间的实测值与整定值的误差折算成导前⾓的误差应不超过 3.606.2.9 调频部分因移相器的转速较低⽆法模拟频差较⼤的情况在调整调频部分时应⽤⾳频信号发⽣器模拟发电机调节⾳频信号发⽣器频率微调旋钮降低FF当FS-FF⼤于整定的频率差时增速继电器动作增速指⽰灯应亮逐渐升⾼FF当FF-FS ⼤于整定的频率差时减速继电器动作减速指⽰灯应亮6.2.10 测试调频脉冲宽度按图8接线图8调频脉冲宽度的实测值与整定值的误差应不超过0.05s6.2.11 整机调试整机调试可⽤⾳频信号发⽣器进⾏合上U F U S使U S =额定交流电压F F⼩于F S,慢慢开⾼U F此时可观察到升压继电器不断动作增速继电器不断动作在电压差⼩于整定值后升降压继电器均不动作调节频率微调使F F趋近F S当频差⼩于整定值时在相位差满⾜条件的情况下合闸继电器动作继续升⾼F F使F F⼤于F S此时减速继电器应动作调节电压使U F⼤于U S,此时降压继电器动作继续升⾼F F直到减速继电器不再动作为⽌7 简单故障及处理⽅法接通直流电源输出12V+5V和+24V电压应正常否则更换直流电源如出现其它问题请与⼚商联系8 储存及保修8.1 包装好的装置应保存在环境温度为-10+40,相对湿度不⼤于80%, 周围空⽓中不含有酸性碱性或其他腐蚀性及爆炸性⽓体的防⾬防雪的室内8.2 保修期限在⽤户完全遵守装置使⽤说明书所规定的运输储存安装和使⽤规则的条件下, 装置⾃制造⼚出⼚之⽇起两年内,如发现装置和配套件损坏, 制造⼚负责免费更换与修理9 供应成套性随同装置⼀起供应的有a. 合格证明书b. 使⽤说明书c. 装箱单d. 按合同要求提供的备品备件e. 按规定数量供应的安装附件10 订货须知订货时应指明a. 装置的名称型号b. 装置的安装⽅式c. ⼯作电压d. 订货数量。
JD-196MC系列(LCD)说明书V1.2
增大数值,长按快速递增,按Menu键减小数值,长按快速递减。按Enter键表示确
定并进入下一设置界面。
2.8 F7表示电流变比,可以通过按键进行设置。此值取值范围为1~9999。设置
步骤同F6。按Enter键表示确定并进入下一设置界面。
9 集实时显示、参数设定、网络通讯于一体。
2
济南精电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10 双向有功电能、无功电能计量。 11 越限报警记录、SOE 事件记录,可编程越限报警输出; 12 2-31 次谐波含量; 13 高速光耦隔离的 RS485 通讯接口,支持 Modbus RTU 等电力通讯规约; 14 标准配置:6 路开关量输入、2 路继电器输出,2 路电能脉冲输出; 15 标准 CT、PT 或电压直接输入,适用于各种接线方式及高低压环境; 二.技术指标 遥测指标:
7
济南精电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示确定并进入下一设置界面。
2.5 F4代表电压接线方式。按—>键或Menu键可以改变接线方式。本仪表提供的
接线方式有3Ln、2Ln、2LL。按Enter键表示确定并进入下一设置界面。
2.6 F5代表电流接线方式。按—>键或Menu键可以改变接线方式。本仪表提供的
接线方式有3Ct、2Ct、1Ct。按Enter键表示确定并进入下一设置界面。
2.9 F8表示通讯协议,默认为0:Modbus通讯协议。按—>键或Menu键可以改变
通讯方式。再按一下Enter键退出设置界面并进入到测量数据相电压显示界面。
在任意界面同时按下<—键和Enter键都可返回到测量数据相电压显示界面。
七.开关量输入输出
授时装置 使用说明书
授时装置使用说明书一、产品介绍授时装置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自动调整时间,并确保时间的准确性。
它具有简单易用、方便携带等特点,适用于家庭、办公室、学校等各种场所。
二、外观及配件1. 外观:授时装置采用方形设计,尺寸为10cm x 10cm x 2cm。
外壳材质为优质塑料,表面光滑平整。
2. 配件:每个产品包装盒内含有授时装置主体、充电适配器一枚、使用说明书一份。
三、使用方法1. 充电:取出充电适配器,并插入授时装置底部的充电接口。
将充电适配器连接至电源插座,待指示灯亮起表示开始充电。
充电完成后,指示灯将自动熄灭。
2. 启动与关机:长按授时装置顶部开关按钮3秒,屏幕上将显示当前日期、时间。
再次长按开关按钮3秒,授时装置将自动关机。
3. 时间校准:授时装置支持自动校准和手动校准两种方式。
- 自动校准:授时装置内置无线信号接收器,可以自动接收并校准网络时间。
确保授时装置处于开启状态,并连接至网络环境,即可实现自动校准。
自动校准将在每天凌晨3点进行,校准完成后,屏幕将显示准确的时间。
- 手动校准:当授时装置无法自动接收到信号时,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手动校准。
步骤一:长按授时装置顶部开关按钮,进入设置界面。
步骤二:使用左右按钮选择“校准时间”选项,并按下确认按钮。
步骤三:屏幕上将显示“小时”和“分钟”的设置选项,使用上下按钮进行调整,并按下确认按钮确认设置。
步骤四:屏幕将显示“校准成功”,表明时间已成功调整。
4. 电池寿命:授时装置内置锂电池,待电量过低时,将自动进入低电量保护模式,此时需及时进行充电。
四、注意事项1. 控制面板:请勿用湿手触摸授时装置的控制面板,以防电路短路损坏设备。
2. 充电:使用专用充电适配器进行充电,切勿使用非原装充电器,以免损坏授时装置。
3. 防尘防潮:请保持授时装置远离尘埃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以确保正常工作。
4. 温度适宜:授时装置适用于温度在5°C至35°C之间的环境,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可能会影响授时装置的性能。
(技术规范标准)华东电网时间同步系统技术规范(发布版)
华东电网时间同步系统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ime Synchronism Systemof EastChina Electric Power Network前言华东电网已初步建成以超高压输电、大机组和自动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大电网。
它的运行实行分层控制,设备的运行往往要靠数百公里外的调度员指挥;电网运行瞬息万变,发生事故后更要及时处理,这些都需要统一的时间基准。
为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各种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自动化装置广泛应用,如调度自动化系统、故障录波器、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事件顺序记录装置、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火电厂机组自动控制系统、雷电定位系统等等。
这些装置的正常工作和作用的发挥,同样离不开统一的全网时间基准。
自动化装置内部都带有实时时钟,其固有误差难以避免,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积累误差越来越大,会失去正确的时间计量作用,因此,如何对实时时钟实现时间同步,达到全网的时间统一,长期来一直是电力系统追求的目标。
目前,这些装置内部的实时时钟一般都带有时间同步接口,可以由某一种与外部输入的时间基准同步或自带高稳定时间基准的标准时钟源,如GPS标准时间同步钟对其实现时间同步,这为建立时间同步系统,实现时间统一,提供了基础。
有越来越多的单位已经建立或将要建立这样的时间同步系统。
为了规范、指导时间同步系统的管理、设计、安装、测试和运行,特制订《华东电网时间同步系统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本《规范》根据国内外涉及时间、时间统一技术的有关标准、建议、规范或规约,结合华东电网“统一时钟系统技术研究”的实践和有关时间同步的具体情况制订的。
本《规范》的贯彻、实施,对提高华东电网全网时间统一准确度和改进系统运行、管理质量将起推动作用。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公司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公司生产科技部负责起草并解释。
同期系统柜说明书
同期系统柜说明书目录第一章实验的基本要求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平台的实验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系统运行的原理及特性,学会通过故障运行现象及相关数据分析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
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必要结论,从而完成实验报告。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必须集中精力,及时认真做好实验。
现按实验过程提出下列具体要求。
一、实验前的准备实验准备即为实验的预习阶段,是保证实验能否顺利进行的必要步骤。
每次实验前都应该预习,才能对实验目的、步骤、结论和注意事项等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提高实验质量和效率。
预习应该做到:1.复习教课书有关章节内容,熟悉与本次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
2.认真学习实验指导书,了解本次实验目的和内容,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明确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3.实验前应写好预习报告,其中应包括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数据记录表等,经教师检查确认做好了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方可开始实验。
认真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提高实验质量等都是非常重要。
二、实验的进行在完成理论学习、实验预习等环节后,就可进入实验实施阶段。
实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预习报告完整,熟悉设备实验开始前,指导老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报告做检查,要求学生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只有满足此要求后,方能允许实验。
指导老师要对实验设备做详细介绍,学生必须熟悉本次实验所用的各种设备,明确这些设备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2.建立小组,合理分工每次实验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人数可有老师安排,不少于3人。
实验进行中,机组的运行控制,数据记录等工作都应该有明确的分工,以保证实验操作协调,实验数据准确。
3.试运行在正式实验开始之前,先熟悉仪表的操作,然后按一定的规范通电接通电力网络,观察所有表计是否正常。
如果出现异常,应该立即切断电源,认真检查并排除故障;如果一切正常,即可正式开始实验。
4.测量数据预习时应该对所测数据的范围做到心中有数。
CSC-196电力系统时间同步装置说明书
4. 工程应用 ................................................................................................. 25
4.1. 典型时间同步系统简介.......................................................................................................... 25 4.2. CSC-196 配置方案.................................................................................................................. 26
3. 装置硬件说明 ........................................................................................... 8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插件布置方法 ............................................................................................................................8 电源插件(插件代码 D) ........................................................................................................8 主信号接收插件(插件代码 J) .............................................................................................9 副信号接收插件(插件代码 JF) .........................................................................................11 主信号接收插件(插件代码 G) ..........................................................................................11 副信号接收插件(插件代码 GB)........................................................................................13 串行口报文输出插件(插件代码 T)...................................................................................13 空接点型脉冲输出插件(插件代码 P)...............................................................................14 空接点型信号输出插件(插件代码 K) ..............................................................................15 多模光纤输出插件(插件代码 F).......................................................................................16 B 码输出插件(插件代码 B)...............................................................................................17 差分型信号输出插件(插件代码 C) ..................................................................................18 TTL 型输出插件(插件代码 L) ..........................................................................................19 网络对时插件(插件代码 N) ..............................................................................................20 交流 B 码输出插件(插件代码 A)......................................................................................20 单模光纤输出插件(插件代码 H) ......................................................................................21 前面板 ......................................................................................................................................22
时间同步系统测试仪规范讨论稿介绍
1范围1.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范了通用时间测试设备的技术要求和一般性功能要求,定义了时间测试设备的基本术语和检测与试验方法。
1.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种时间信号和信息的测量设备。
2引用文件GJB 2715 《国防计量通用术语》GJB 2991 《时间B 码接口终端》GB/T 6107 《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的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之间的接口》GB/T 11014 《平衡电压数字接口电路的电气特性》GB/T 11287 《电气继电器振动实验(正弦)》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GB/T 13926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GB/T 14429 《远动设备和系统第1-3 部分:总则术语》GB/T 15527 《船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16435.1 《远动设备和系统接口(电器特性)》GB/T 17463 《远动设备和系统第4部分:性能要求》GB/T 1762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实验》GB/T 18657.5 《远动设备和系统第5 篇基本应用功能》IEC 61850 《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蜜时钟同步协议》JJG292-1996 《铷原子频率标准检定规程》3术语3.1协调世界时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UTC 以世界时作为时间初始基准,以原子时作为时间单元(s )基础的标准时间GB/T 19391—2003 5.33.2北京时间Beijing standard time,BJT 我国的标准时间。
3.3时间报文time message 包含时间信息和报头、报尾等标志信息的字符串。
3.4时间准确度time accuracy 时钟装置输出的时间与标准时间的一致性程度。
3.5频率准确度frequency accuracy 时钟装置输出的频率与标准频率的一致性程度。
3.6时间测量分辩率time measuring resolution3.7时间测量精度time measurementaccuracy3.8频率测量分辩率frequency measuring resolution3.9频率测量精度frequency measurementaccuracy 3.10标准测量3.11相对测量4要求4.1测量功能特性4.1.1测量范围时间刻度脉冲信号、IRIG-B、网络时间协议(PTR NTP等。
授时装置 使用说明书
授时装置使用说明书一、产品概述授时装置是一种用于显示准确时间的设备,它采用先进的时钟技术和精确的时间同步系统,能够在不同的场合提供高准确度的时间信息。
二、产品特点1. 高精度:授时装置采用先进的时钟技术,具备高精度的时间显示功能,能够满足各种时间要求。
2. 多功能:授时装置不仅能显示时间,还具备日历、闹钟等功能,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3. 自动同步:授时装置具备自动同步功能,能够通过网络或无线信号自动获取准确的时间信息,保证时间显示的准确性。
4. 易操作:授时装置操作简单方便,用户只需按照说明书进行设置,即可使用各项功能。
5. 多种安装方式:授时装置支持多种安装方式,可以挂墙、放置桌面等,适应不同场合的需求。
三、使用方法1. 电源接入:将授时装置的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确保电源正常供应。
2. 时间同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同步方式,可以通过网络连接或者无线信号进行同步设置。
3. 功能设置:根据个人需求,按照说明书进行功能设置,包括时间格式、显示模式、闹钟等。
4. 时间调整:如果需要调整时间,可以按照说明书的操作步骤进行时间调整。
5. 其他设置:按照说明书的指引,设置其他功能,如日历、闹钟等。
6. 安装调试:根据具体安装方式,将授时装置固定在合适位置,确保显示清晰、稳定。
四、注意事项1. 请按照说明书进行正确操作,避免操作错误或误操作导致设备故障。
2. 请定期检查授时装置的电源线和插座是否正常,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售后服务,不要私自拆解或修复设备。
4. 请避免将授时装置放置在高温、潮湿、震动或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以免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5. 请勿使用尖锐物品或化学溶剂清洁授时装置表面,以免造成损坏。
五、常见问题解答1. 为什么授时装置的时间不准确?答:请确认时间同步设置是否正确,如果自动同步功能无法正常工作,建议手动调整时间。
2. 授时装置能否同时显示不同时区的时间?答:授时装置可以根据设置显示不同时区的时间,具体操作请参考说明书。
德国菲斯特转子称csc系统调试说明书
德国菲斯特转子称csc系统调试说明书PFISTER GmbH1.1.2 键的功能(VT100)↓↑移动光标或选择参数‹--›输入数据时设置光标的位置回车键,用于输入或激活选择或接收数据9AF输入数字或直接选择菜单输入十六进制的数CtrlAX显示主菜单Ctrl刷新当前菜单,并切换到VT100 方式CtrlY刷新当前菜单,并切换到PHT 方式CtrlCtrlECGCtrlCtrlZ错误确认功能或指令中止功能或指令执行调用“服务联机”菜单(仅限于 CSC MASTER)1.1.3 PHT (PFISTER 手操器)的联机1.) 把PHT 联到CSC的服务接口X17 插头上。
2.) 设备的标识符和版本号在PHT的 1--3 行显示。
在第四行将显示“Ctrl Y > Connect”,这时PHT已经准备就绪。
3.) 按“Ctrl Y”键,PHT与CSC的联接就建立了。
4.) 按“Ctrl A” 键,显示主菜单。
下面数据将显示在PHT上。
CSC MAIN MENU1 Language第一行 ->菜单字头第二行 ->参数说明第三行 ->技术值或参数设定第四行 ->错误信息(如果存在)如果有问题,检查与CSC的联接和设置(波特率,数据格式)1.1.4 手操器 PHT 的按键功能描述Pfister terminal899--- --- ---Version x.xCtrl Y > ConnectCtrl.YPHTF1 的题字和功能传送PHT 的标识符Ctrl.GExecF1F2F3F2的题字和功能执行F4F5F6Ctrl.EQuit789F3的题字和功能错误确认456Ctrl.AMenue123F4的题字和功能转到主菜单↑<-Ctrl.CCancel↓↵->F5的题字和功能放弃A-ZF6的题字和功能提出用于输入字母和特殊字符的表格或在通电后进行组态↑↓滚动选择菜单或在选择参数时选择菜单回车键,用于输入,接收或激活选择-><-设置光标的位置(输入的位置)9输入十进制数据或直接选择菜单1.2 操作及其显示的注解用 Ctrl + A 键可以从任何菜单返回主菜单。
时间同步模块说明书
时间同步模块说明书CDMA系列时间同步精度7MS西安伟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Xi’an vzhou Electronics and Technology Co.,Ltd.Addr: 西安长安区子午大道169号智慧城3栋12207室前言概述本文档通过介绍VZTIME-V2校时模块的产品原理图、模块引脚、硬件接口和模块结构等,用以指导用户对模块进行硬件设计,并在该模块基础上更方便快捷的进行各种终端无线产品的设计。
目录1 模块整体说明......................... . (1)2 模块对外接口说明 (6)3 天线接口 (7)4 模块接口协议............................................ (9)1 模块整体说明本章主要对模块进行一个整体介绍,包括基本功能以及逻辑框图.表1-1 模块功能介绍2 模块对外接口说明VZTIME-V2 模块采用双排针的方式与外部相连,模块接口定义(从上向下)3 天线接口模块天线部分应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有用频段干扰信号,在外部天线和射频连接之间要有良好的屏蔽,而且,要使外部的射频缆线远离所有的干扰源,特别是高速数字信号及开关电源等。
模块所用天线按照移动设备标准,驻波比应在1.1到 1.5 之间,输入阻抗50Ω,使用环境不同,对天线的增益要求也不同,一般情况下,带内增益越大,带外增益越小,天线的性能越好。
当使用多端口天线时,各个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应大于30dB。
如双极化天线的两个不同极化端口,双频天线的两个不同频段端口之间,以及双频双极化天线的四个端口之间,隔离度应大于30dB。
4、接口协议①、在秒脉冲上升沿后输出有效UTC时间$CDRMC,072325.000,A,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20513,,0,*HH$CDGGA,072325.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HH。
时间同步装置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时间同步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组成;2. 掌握时间同步装置的安装与调试方法;3. 熟悉时间同步装置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时间同步装置是一种用于实现时间同步的设备,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网络传输时间信息,实现不同设备之间时间的一致性。
本实验采用NTP(网络时间协议)进行时间同步。
NTP协议是一种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上同步时间的时间协议。
它允许计算机与网络上的时间服务器进行通信,获取精确的时间信息。
NTP协议分为三个层次:客户端、服务器和边界时钟。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时间同步装置(NTP服务器)2. 实验台3. 电脑4. 网络连接设备5. 交换机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环境:将时间同步装置连接到实验台上,确保网络连接正常。
2. 安装NTP服务器:在电脑上安装NTP服务器软件,配置服务器参数,包括服务器地址、端口、同步策略等。
3. 设置客户端:在客户端电脑上安装NTP客户端软件,配置客户端参数,包括服务器地址、端口、同步策略等。
4. 同步时间:启动NTP服务器和客户端,进行时间同步操作。
5. 检查同步结果:在客户端电脑上查看系统时间,确认时间同步是否成功。
6. 故障排除:如出现同步失败,检查网络连接、服务器配置等问题,进行相应调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客户端电脑成功与NTP服务器进行时间同步,系统时间与服务器时间基本一致。
2. 结果分析:(1)时间同步装置能够实现不同设备之间时间的一致性,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2)NTP协议在网络环境中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3)实验过程中,客户端电脑与服务器之间的时间差较小,说明时间同步效果较好。
六、实验讨论1. 时间同步装置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时间同步装置在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基站、数据中心、远程监控等场景,能够提高通信系统的稳定性。
2. 影响时间同步的因素:网络延迟、服务器性能、客户端性能等都会影响时间同步效果。
变电站时间同步装置对时线缆规格
变电站时间同步装置对时线缆规格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变电站时间同步装置的重要性
2.时间同步装置对时线缆规格的要求
3.对时线缆规格的影响因素
4.选择合适线缆规格的建议
正文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时间同步装置的作用日益重要,因为它能够确保各个设备之间的时间一致性,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时间同步装置对时线缆规格的选择具有严格的要求,这是因为线缆的规格直接影响到时间同步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对时线缆规格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线缆的长度、传输速率、线缆的抗干扰能力以及线缆的接口等。
其中,线缆长度是影响信号传输质量的主要因素,较长的线缆会导致信号衰减和传输延迟。
此外,线缆的传输速率和抗干扰能力也直接影响到时间同步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选择对时线缆规格时,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选择合适的线缆规格。
首先,应根据线缆的长度选择适当的传输速率,以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其次,应选择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线缆,以保证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最后,应选择与变电站时间同步装置接口兼容的线缆,以保证信号的顺利传输。
总之,变电站时间同步装置对时线缆规格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第1页共1页。
时间同步系统介绍
时间同步系统介绍公司简介可为科技发展成立于2000年7月,位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孵化园(国家软件基地),是专业从事美国GPS全球定位系统,中国北斗星定位系统、原子钟等相关时间类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由可为公司自行研发生产并提供的授时产品主要有:CT-TSS2000时间同步系统,CT-GPS25、CT-GPS301、CT-GPS2003、CT-GPS2002系列全球卫星同步时钟,CT-CBD001系列北斗星同步时钟等,这些产品的特点是输出格式多,时间精度和可靠性高,使用方便,不受地域等条件的限制,抗干扰能力强,广泛应用于同步时钟系统的建立以及各种需要高精度授时的自动化装置和自动化系统。
其中的CT-GPS2003具有网络接口(TCP/IP或NTP协议),适用于计算机网络或自动化系统的高精度授时;CT-GPS2002具有IRIG-B码输出格式,适用于需要B码授时的自动化设备和自动化系统。
目前可为公司的授时产品已经在我国军队、电力、电信和民航等行业有近五千台套在运行使用,用户反应十分良好!鉴于我国电力行业迅速发展,与其相关的自动化产品迅速增长,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时间的基准同一和同步性及精度要求进一步提高,在电网的电厂变电站及调度中心建立专用的时间同步系统已经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可为公司为此组织专业的技术队伍,成功研发了CT-TSS2000(COVE TECHNOLOGY - TIME SYNCHRONOUS SYSTEM 2000)时间同步系统。
CT-TSS2000时间同步系统是可为公司在六年来的专业积累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在授时产品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应用经验,依托相关的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结合美国GPS全球定位系统,中国北斗星定位系统、原子钟及IRIG-B码靶场时间标准等技术特点并考虑了各种涉及国家安全等的关联因素,在满足电力系统现在的需要及将来的发展要求基础上自主开发的具有国先进水平的授时产品,该产品是专业用于电厂变电站及调度中心同一时间基准和时间同步系统的建立的授时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时间多源头(GPS、北斗星、原子钟、高精度晶振、IRIG-B时间码基准)、输出多制式(串口、脉冲、网络、B码等)、满足多设备(系统输出可以任意扩展,可以满足任何规模任何方式的时间信号需求)的要求,保证了时间需求的高精确度、高稳定性、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将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精确度、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台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联系,我们将为您提供相应的服务。
技术支持
电话:010-62986668 传真:010-62981900
重要提示
感谢您使用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为了安全、 正确、高效地使用本装置,请您务必注意以下重要提示:
1) 本说明书仅适用于 CSC-196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装置)。 2) 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的规定调整、测试和操作。
4. 工程应用 ................................................................................................. 22
4.1. 典型时间同步系统简介 ..........................................................................................................22 4.2. CSC-196 配置方案 ..................................................................................................................23
3. 装置硬件说明 ........................................................................................... 8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3.10. 3.11. 3.12. 3.13. 3.14.
如有随机资料,请以随机资料为准。 3) 为防止装置损坏,严禁带电插拔装置各插件、触摸印制电路板上
的芯片和器件。 4) 请使用合格的测试仪器和设备对装置进行试验和检测。 5) 装置如出现异常或需维修,请及时与本公司服务热线联系。
目录
1. 概述 ........................................................................................................... 1
2. 技术参数 ................................................................................................... 3
2.1. 主要技术参数............................................................................................................................3 2.2. 环境条件....................................................................................................................................5 2.3. 电气绝缘性能............................................................................................................................6 2.4. 机械性能....................................................................................................................................6 2.5. 电磁兼容性................................................................................................................................7 2.6. 安全性能....................................................................................................................................7 2.7. 告警输出触点容量 ....................................................................................................................7
插件布置方法 ............................................................................................................................8 电源插件(插件代码 D) ........................................................................................................8 主信号接收插件(插件代码 J) .............................................................................................9 副信号接收插件(插件代码 JF) .........................................................................................10 主信号接收插件(插件代码 G) ..........................................................................................11 副信号接收插件(插件代码 GB)........................................................................................12 串行口报文输出插件(插件代码 T)...................................................................................13 空接点型脉冲输出插件(插件代码 P)...............................................................................14 多模光纤输出插件(插件代码 F).......................................................................................15 B 码输出插件(插件代码 B)...............................................................................................16 网络对时插件(插件代码 N) ..............................................................................................17 交流 B 码输出插件(插件代码 A)......................................................................................17 单模光纤输出插件(插件代码 H) ......................................................................................18 前面板 ......................................................................................................................................19
6. 订货信息 ................................................................................................. 41
6.1. 工程订货需求.......................................................................................................................... 41 6.2. 单台装置配置清单.................................................................................................................. 42 6.3. 装置可配置信息代码.............................................................................................................. 44
5. 现场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 ..................................................................... 35
5.1. 天线安装要求.......................................................................................................................... 35 5.2. 常规初始化设置...................................................................................................................... 36 5.3. 北斗信号接收插件的初始化设置.......................................................................................... 36 5.4. 装置运行维护..........................................................................................................................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