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劳动劳资纠纷如何处理
2024年劳资纠纷应急处置预案范本(三篇)
2024年劳资纠纷应急处置预案范本劳资纠纷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劳动保障等方面的权益纠纷,双方对于权益的认知和处理方式存在分歧,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引发的纠纷。
为了保证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需要制定劳资纠纷应急处置预案。
以下是一个____年劳资纠纷应急处置预案的范本。
一、前期准备1. 成立劳资纠纷处理应急小组,其中包括劳动局、工会、企业代表、律师事务所等相关单位的代表,负责协调和处理劳资纠纷事件。
2. 建立健全劳资纠纷信息收集和管理系统,对劳资纠纷事件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
3. 加强劳资纠纷预防宣传,提高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于劳动法律法规的认知和遵守意识,防止劳资纠纷的发生。
二、劳资纠纷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1. 接到劳资纠纷事件报告后,劳资纠纷应急小组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和核实。
2. 尽快与纠纷当事人进行沟通,了解双方诉求和意见,寻求解决方案。
可以采取面谈、协商、调解等方式。
3. 对于无法通过协商和调解解决的劳资纠纷事件,劳资纠纷应急小组应及时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和评估,并提出解决方案。
4. 若双方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将劳资纠纷事件提交劳动争议仲裁部门进行仲裁,并组织专业律师代理诉讼,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5. 在整个处理流程中,要加强对劳工权益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醒用人单位依法履行义务,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劳资纠纷应急处理措施1. 加强劳资纠纷案件信息公开,确保公正、透明的处理办法。
2. 做好证据保全工作,确保存在争议的证据可以得到保全和使用。
3. 加大对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依法意识。
4. 鼓励用人单位依法履行劳动合同,加强内部管理,预防劳资纠纷的发生。
5. 完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提高劳资纠纷处理的效率和公正性。
6. 健全劳资纠纷调解制度,加强对调解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调解成功率。
7. 对于恶意欠薪、违法雇佣等严重违法行为,要及时启动法律程序,追究责任。
人力资源部门如何处理劳动关系纠纷
人力资源部门如何处理劳动关系纠纷一、引言劳动关系纠纷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常常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劳动关系出现纠纷时,人力资源部门需要有一套有效的处理机制,以保证公平、公正地解决纠纷,维护企业的稳定发展。
本文将探讨人力资源部门如何处理劳动关系纠纷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二、建立健全的内部沟通机制在处理劳动关系纠纷时,人力资源部门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内部沟通机制。
这包括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与管理层之间的沟通以及与工会之间的沟通。
通过及时、透明地沟通,可以减少误解和不满情绪的产生,有助于解决纠纷。
三、制定公正的规章制度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制定公正的规章制度,明确员工的权利和义务。
这些规章制度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通过规章制度的明确,可以减少纠纷的发生,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
四、建立有效的调解机制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建立一个高效、公正的调解机制,用于解决劳动关系纠纷。
这个机制应当包括调解委员会或专门的纠纷处理小组,由人力资源部门的专业人员和其他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
通过调解机制,可以快速、公正地解决纠纷,避免纠纷升级。
五、培训人力资源部门的专业能力人力资源部门的专业能力对于处理劳动关系纠纷至关重要。
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培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包括了解劳动法律法规的最新动态、学习纠纷处理的案例和经验等。
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人力资源部门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类纠纷情况。
六、建立外部合作网络人力资源部门在处理劳动关系纠纷时,有时需要借助外部的专业机构或律师事务所的帮助。
因此,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建立一个外部合作网络,与这些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样,在遇到复杂或特殊的纠纷情况时,可以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提高纠纷处理的效果。
七、总结人力资源部门处理劳动关系纠纷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沟通机制、制定公正的规章制度、建立有效的调解机制、培训人力资源部门的专业能力以及建立外部合作网络,人力资源部门可以更好地应对和处理各类劳动关系纠纷,维护企业的稳定发展。
劳资纠纷解决措施
劳资纠纷解决措施劳资纠纷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保护等方面发生分歧而引发的争议。
劳资纠纷的存在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稳定运营,还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合作氛围,因此及时有效地解决劳资纠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劳资纠纷解决措施:一、建立健全的劳资关系框架为了避免产生劳资纠纷,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劳资关系框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用工合同并严格执行,明确双方的权责,规范劳动关系。
同时,建立劳动纠纷预防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矛盾和分歧,防患于未然。
二、加强沟通与协商在劳资纠纷发生时,双方应当通过充分的沟通与协商来解决问题。
企业应当主动接触员工,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尽可能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
同时,也要积极倾听员工的抱怨和不满,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避免情绪激化。
三、建立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确保员工能够公正、合理地反映自己的诉求。
建立专门的劳动纠纷处理机构,为员工提供独立公正的投诉处理渠道。
对于劳资纠纷,企业应当及时调查核实,合理处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四、搭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平台在企业内部搭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平台,促进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可以通过举办员工座谈会、乐队演出、运动会等形式,增进员工之间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减少劳资矛盾的发生。
五、依法解决劳资纠纷在劳资纠纷无法通过协商和调解解决时,双方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劳动争议法院申请解决。
在提起仲裁或诉讼时,双方应当准备充分的证据,坚持合法权益。
六、加强职业培训和教育通过加强员工职业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增强员工的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发生劳资纠纷的可能性。
总之,劳资纠纷的解决应当从预防为主,及时化解为辅的原则出发,通过建立健全的劳资关系框架、加强沟通与协商、建立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搭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平台、依法解决劳资纠纷、加强职业培训和教育等措施,有效处理和解决劳资纠纷,维护企业稳定和员工权益,促进和谐劳资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劳资纠纷解决措施方案
劳资纠纷解决措施方案
劳资纠纷的解决措施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内部调解:如果劳资纠纷是小规模的,可以通过内部调解来解决。
这需要工会或者企业内部的相关部门来组织和协调,代表或帮助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反映劳动者的意见和要求并提出解决方案,支持和协助劳动者依法维权。
2. 法律途径:如果劳资纠纷涉及到法律问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这需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争议,例如通过仲裁或者法院诉讼等方式。
3. 政府介入:如果劳资纠纷涉及到公共利益或者社会稳定,政府可以介入来解决争议。
政府可以通过调解、仲裁、行政裁决等方式来解决争议,同时也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预防和解决劳资纠纷。
4. 预防措施:为了避免劳资纠纷的发生,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例如,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管理制度,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等。
总之,劳资纠纷的解决措施方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来解决争议,以达到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人力资源劳动劳资纠纷如何处理简洁范本
人力资源劳动劳资纠纷如何处理人力资源劳动劳资纠纷如何处理1. 了解劳动法律法规,解决人力资源劳动劳资纠纷的第一步是了解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包括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
熟悉这些法律法规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以及纠纷解决的程序和方式。
2. 充分沟通和协商在出现劳动纠纷时,双方应该通过充分的沟通和协商来解决问题。
当你发现有不合理的待遇或不公平的对待时,可以和雇主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
通过积极的沟通,双方可能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如果通过沟通和协商不能解决问题,你可以寻求专业的机构的帮助。
人力资源部门、劳动监察部门等都可以提供咨询和调解服务。
他们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给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4. 提出劳动争议申请如果通过沟通和专业机构的帮助仍然无法解决争议,你可以提出劳动争议申请。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你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
委员会将组织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你可以申请仲裁,如果仲裁结果仍然不能让你满意,你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争议。
5.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你觉得自己无法独自处理劳动纠纷,可以寻求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机构可以为你提供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帮助你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 谨慎使用抗议和罢工在处理劳动纠纷时,抗议和罢工是的手段,需要谨慎使用。
在考虑抗议和罢工时,你需要明确自己的权益和法律保护,也要考虑到抗议和罢工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后果。
,在处理人力资源劳动劳资纠纷时,了解法律法规、充分沟通和协商、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提出劳动争议申请、寻求法律援助以及谨慎使用抗议和罢工都是重要的步骤。
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纠纷,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和稳定。
劳动争议的解决方法
劳动争议的解决方法
劳动争议的解决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 双方自行协商解决。
这是当事人应首先争取解决争议的途径,但协商解决是以双方自愿为基础的,不愿协商或者经过协商不能达成一致,当事人可以选择调解程序或仲裁程序。
2. 调解程序。
当事人可以向本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只有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申请调解,调解委员会才能受理该案件。
当事人也可以不经过调解而直接申请仲裁。
3. 仲裁程序。
若经过调解双方达不成协议,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事人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
4. 法院审判程序。
当事人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
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庭负责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这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
以上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四种主要方法,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解决。
妥善处理劳资纠纷案例
妥善处理劳资纠纷案例劳资纠纷是指在工作中员工与雇主之间产生的意见分歧。
这种情况在任何一个职场都有可能发生,需要及时妥善地解决。
本文将以一个劳资纠纷案例为例,介绍如何妥善处理劳资纠纷。
案例描述:公司A一位员工在工作中犯了错误,被公司处以了罚款500元的处罚。
员工不同意处罚,认为罚款过高。
员工向上级领导和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诉,但是他的申诉没有得到回应。
在得不到满意答复的情况下,该员工决定提起诉讼。
如何妥善处理劳资纠纷?1. 了解劳动法了解劳动法是解决劳资纠纷的第一步。
如果您作为雇主或者员工不了解劳动法,那么您不能为自己的权益或公司的权益辩护。
如果公司A雇员或上级领导需要解决这个劳资纠纷,他们应该了解和研究劳动法,并知道自己是否有过失。
2. 联系中介机构如果员工或雇主在内部不能解决这个劳资纠纷,那么他们可以联络一家中介机构来解决这个问题。
中介机构可以提供专业法律建议,帮助工人和雇主解决问题。
3. 通过调解解决司法部门和政府部门通常会聘请人员来解决劳资纠纷。
如果在公司内部无法解决问题,则应该通过这种方式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长时间的官司过程,并达成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4. 与工会沟通沟通是解决纠纷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果有员工协会,可与协会首脑协商解决问题。
否则您可以和工人代表或雇主代表直接交流。
要求他们一同商量可行的解决方案,使劳资双方均满意。
5. 法律程序如果所有方法都不能解决纠纷,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组织都需要根据目前的法律规定采取行动,以便他们在法庭上被指定裁决。
以上是处理劳资纠纷的五个步骤,当然有时候情况比较复杂,需要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不过我们可以从这个案例中得到以下教训:1. 领导和HR人员需要更好的解决员工的问题,避免因为沟通不良而导致劳资纠纷激化。
2. 公司作为雇主,需要制定更加合理的奖惩制度,并及时公布,以此来避免员工对于公司处罚的反感。
3. 员工在提起诉讼之前,应该尝试其他预防措施,这可以帮助员工避免费用和时间成本。
公司人事处理劳动纠纷流程
公司人事处理劳动纠纷流程
处理劳动纠纷是公司人事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以下是一般
公司处理劳动纠纷的流程:
1. 接收投诉,当有员工提出劳动纠纷投诉时,人事部门应立即
接收投诉,并确保保密性和公正性。
2. 调查核实,人事部门应该展开调查,收集相关证据和资料,
以核实投诉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这可能包括与涉及的员工进行面谈,收集文件和记录等。
3. 协商解决,一旦核实了投诉,人事部门应该尝试与相关各方
进行协商,寻求和解。
这可能需要与员工、管理层和工会进行沟通,以寻求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4. 纠纷调解,如果协商解决无法达成一致,公司可以考虑进行
纠纷调解。
这可能需要引入独立的调解员或第三方中介机构,协助
双方就纠纷达成和解。
5. 法律程序,如果通过协商和调解无法解决纠纷,公司可能需
要考虑诉诸法律程序。
这可能包括起诉或寻求仲裁,根据当地劳动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6. 结案和监督,无论最终解决方式是什么,人事部门都应确保纠纷得到妥善解决,并建立监督机制,以防止类似纠纷再次发生。
总的来说,处理劳动纠纷需要公司人事部门保持公正、客观和专业,同时注重与员工和相关各方的沟通和协商,以便尽快、妥善地解决纠纷。
同时,遵循当地的劳动法律法规也是非常重要的。
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劳资纠纷如何处理
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劳资纠纷如何处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劳资纠纷如何处理1. 引言劳动劳资纠纷是企业与员工之间存在的一种常见问题,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如何妥善处理劳动劳资纠纷,对于维护企业稳定发展、保障员工权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劳资纠纷的处理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2. 纠纷预防2.1 完善制度和规章制度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劳动合同和规章制度,明确员工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企业的规定和要求。
通过规范性的制度可以减少纠纷的发生,提供双方共同遵守的规范。
2.2 加强沟通与培训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沟通机制,加强对员工的沟通和培训。
通过及时的沟通和培训,可以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的认同感,减少纠纷的发生。
3. 纠纷处理步骤3.1 第一步:收集证据当发生劳动劳资纠纷时,第一步是收集相关证据。
这些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工资单、职务说明书、旷工记录、加班记录等。
通过收集证据,可以为处理纠纷提供客观的依据。
3.2 第二步:调解和协商在纠纷发生后,企业应该积极采取调解和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通过与员工进行沟通和谈判,寻找共同的解决方案,以达到双方的满意度,并尽量避免纠纷升级。
3.3 第三步:法律诉讼如果调解和协商无法解决纠纷,双方可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争议。
在选择法律诉讼前,企业应该征求法律专业人士的意见,评估纠纷的可行性和风险。
3.4 第四步:执行判决如果法院做出了判决,企业应该遵守法院的裁定,并按照判决书的要求履行义务。
企业还可以考虑与员工进行和解,以避免执行判决带来的不利影响。
4. 纠纷后的管理改善4.1 审核制度和规章制度纠纷一旦发生,企业应该及时评估制度和规章制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并做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
通过修订制度,可以减少纠纷的再次发生。
4.2 加强培训和教育纠纷发生后,企业应该加强对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和教育。
通过提升管理人员的纠纷处理能力和员工的法律意识,可以预防和减少纠纷的发生。
人力资源行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总结
人力资源行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总结在人力资源行业,劳动争议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进行劳动争议调解成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我作为劳动争议调解人员,积极参与了多起劳动争议的调解工作,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一、了解双方诉求在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中,首先要了解双方的诉求。
双方可能存在的分歧包括合同期限、工资待遇、工作岗位以及权利义务等方面。
在调解过程中,我们要耐心听取双方的陈述,了解他们的诉求和背后的原因。
只有准确把握双方的诉求,才能更好地进行调解工作。
二、保持公正中立作为劳动争议调解人员,我们必须保持公正中立的态度。
无论是职工方还是企业方,都有权利得到公正的待遇和解决方案。
我们要客观地评估双方的权益,并寻求一个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
这要求我们没有任何利益冲突,能够独立运用法律法规进行调解。
三、注重沟通与协商劳动争议的解决需要通过充分的沟通和协商来实现。
在调解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倾听、表达和沟通。
通过倾听双方的意见和理解他们的关切,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双方进行平等、充分的协商,鼓励他们主动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可行的劳动争议解决方案。
四、合法合规操作在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中,我们必须始终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我们要对劳动法律法规有全面准确的了解,并且在处理劳动争议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程序进行操作。
同时,我们要关注最新的法律法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与方法。
五、文书撰写与跟踪劳动争议调解不仅仅是一场口头的协商,也需要有书面的记录和确认。
因此,我们要重视文书撰写与跟踪工作。
在劳动争议调解结束后,我们要及时起草和发送劳动争议调解协议书,并要帮助双方充分理解协议的内容和义务。
随后,我们还需要跟踪监督协议的执行情况,确保协议的落实和生效。
六、及时总结与反馈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与成长的过程,我们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劳资纠纷处理与风险防控完整版
劳资纠纷处理与风险防控完整版劳资纠纷是指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因工资支付、劳动时长、工作条件或其他劳动权益而发生的争议。
劳资纠纷对企业和劳动者都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合理处理劳资纠纷,并进行风险防控,对于保持劳资关系的稳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劳资纠纷处理1. 合法合规:雇主应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工资、工作时间、福利待遇等劳动权益,并严格遵守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确保员工权益得到合理保护。
同时,员工也应遵守拟定的合同条款。
2. 争议解决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劳资纠纷解决机制,包括设立内部申诉渠道、组织协调会议、引入第三方调解等方式。
员工可以通过申诉渠道表达自己的不满和需求,企业应及时处理并与员工协商解决纠纷。
3. 公平公正:处理劳资纠纷时,企业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偏不倚地对待各方。
要充分听取双方意见,进行调查核实,确保决策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二、风险防控1. 建立规范制度: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劳动管理制度,明确员工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企业运营。
劳动合同、员工手册等文件应清晰、具体地约定双方责任和权益,以降低劳资纠纷的风险。
2. 加强沟通:企业应与员工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员工的需求和不满,避免潜在的矛盾升级。
通过召开企业大会、工会会议等形式,促进双方沟通,增进相互了解,改善劳资关系。
3. 提供培训:企业应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使员工了解自身权益和责任。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劳动法规、劳资关系管理、纠纷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员工正确维护自身权益。
4. 风险预警:企业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及时发现劳资关系中的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
在合同履行、薪资支付、工作时间等方面要保持高度关注,做到防患于未然。
5. 第三方监管:企业可以引入第三方监管或评估机构,对劳资关系进行审核和评估,确保企业运营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第三方监管可以提供独立公正的意见,减少双方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劳资纠纷的处理与风险防控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员工的权益。
人力资源行业应急预案应对员工突然离职和劳资纠纷
人力资源行业应急预案应对员工突然离职和劳资纠纷人力资源是一个组织中非常重要的部门,负责管理和协调员工的招聘、培训、福利等事务。
然而,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有时会面临员工突然离职和劳资纠纷等突发情况。
为了应对这些突发情况,人力资源行业需要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以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营和员工的权益。
一、员工突然离职的应急预案员工突然离职可能给组织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工作岗位的空缺、任务的延误以及团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等。
为了应对员工突然离职,人力资源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及时沟通在员工提出离职申请后,人力资源部门应立即与离职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其离职原因,并尽力挽留。
如果无法挽留,及时与其他团队成员沟通,安排替代人员接手工作。
2. 进行快速招聘一旦确定员工离职不可避免,人力资源部门应立即启动招聘流程,通过发布招聘信息、筛选简历、面试候选人等方式,尽快填补岗位空缺。
3. 让其他员工承担临时工作如果招聘流程需要一定时间,人力资源部门可以暂时安排其他员工承担离职员工的工作,确保组织运营的连续性。
4. 加强员工培训为了提高团队整体的稳定性,人力资源部门可以通过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团队成员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以减少员工离职的可能性。
二、劳资纠纷的应急预案劳资纠纷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可能涉及薪酬、福利、工作时间等方面的纠纷。
为了应对劳资纠纷,人力资源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明确的劳动合同在员工入职时,人力资源部门应与员工签订明确的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合同应包括工作内容、薪酬待遇、工作时间等方面的详细约定,以便在发生纠纷时作为依据。
2.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人力资源部门应与员工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员工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通过及时沟通,可以减少潜在的纠纷发生。
3. 依法合规操作人力资源部门应熟悉劳动法律法规,确保组织在员工管理方面依法运作。
对于可能引发纠纷的事务,人力资源部门应提前咨询法律专家,以确保操作的合规性。
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看劳资纠纷处理
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看劳资纠纷处理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劳资纠纷处理无疑是一个关键且棘手的问题。
妥善处理劳资纠纷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声誉,更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深入探讨劳资纠纷的处理。
一、劳资纠纷产生的原因(一)薪酬福利问题薪酬待遇是引发劳资纠纷的常见因素之一。
如果员工认为自己的劳动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或者企业在薪酬调整、福利发放等方面存在不公平、不透明的情况,就容易产生不满情绪。
(二)工作条件与环境恶劣的工作条件、过长的工作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以及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都可能导致员工对企业产生抱怨,进而引发纠纷。
(三)管理方式与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层的不当管理方式,如专制、不公平对待员工、缺乏沟通和尊重,以及与员工价值观不符的企业文化,都可能成为劳资纠纷的导火索。
(四)劳动法律法规的变化随着劳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如果企业未能及时调整自身的管理政策和制度,以符合法律要求,就容易陷入法律风险,引发与员工之间的纠纷。
二、劳资纠纷对企业的影响(一)经济损失一旦发生劳资纠纷,企业可能需要支付高额的赔偿金、诉讼费等经济成本。
同时,纠纷处理期间的生产效率下降、业务中断等也会给企业带来间接的经济损失。
(二)声誉损害劳资纠纷往往会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舆论的压力,对企业的形象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可能导致客户流失、合作伙伴的信任度降低。
(三)员工士气受挫纠纷会在员工中产生不安和焦虑情绪,影响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
三、人力资源管理在预防劳资纠纷中的作用(一)完善的招聘与入职流程在招聘环节,企业应明确告知应聘者工作内容、薪酬待遇、工作条件等关键信息,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纠纷。
入职时,签订清晰、规范的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合理的薪酬福利体系设计公平、合理、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定期进行薪酬调查和评估,确保员工的收入与劳动付出成正比,同时提供多样化的福利项目,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
企业管理人员处理劳资纠纷的一般步骤
企业管理人员处理劳资纠纷的一般步骤新法推行两年多了,劳资纠纷的处理在企业人资管理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贴总结自己工作经验,试图给出一个处理劳资纠纷的一般步骤,希望能给新入行的HR同行和第一次月到这些事情的企业管理人员一些借鉴。
一、劳资纠纷开始职工试图或已经开始寻求法律或媒体帮助以解决与企业的劳资纠纷,视为劳资纠纷开始。
本贴所称的劳资纠纷单指职工对企业某些规章制度和操作方式不满,与企业发生争议。
不包括企业对职工某些操作方式不满,与职工发生的争议.二、劳资纠纷得到处理职工打消这种寻求帮助的想法,或者已经采取寻求帮助的行动,但在企业的努力之间,行动的结果符合企业的预期,成为劳资纠纷得到处理。
这里不包括企业被动应付,处理结果不受企业掌控的情况.三、劳资纠纷处理劳资纠纷处理指企业依据劳资纠纷性质、情况,设定处理预期,制定策略,计划,引导结果向预期方向发展的过程。
四、处理劳资纠纷的一般步骤比较完整的处理过程,包括纠正和预防两部分内容,一般分为五个步骤。
下面以一个职工与企业因加班费争议的处理过程说明。
第一步:了解情况(一)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员工工资2175元/月,包括周六、周日每天都上班,现在讨要周六、周日加班费41600元(计算方式:2175元/月÷21。
75天/月×200%×104天/年×2年)(二)整理上方掌握的证据:1、员工手中证据:(1)2年工资条:证明职工与企业存在两年劳动关系;职工的工资2175元/月;企业没有职工周六、周日加班费.(2)交班记录:职工岗位是产品检测人员,每天会记录自己的上班时间,及当班时间检测的产品号段。
证明职工每天都有上班。
2、企业掌握证据:(1)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没有明示加班费支付标准或者加班考勤确认标准。
(2)电子考勤、书面考情:证明职工确实每天都有出勤。
(3)财务薪资发放记录:没有支付职工加班费的相关记录(三)明确根据证据可以判定的事实:1、可以确定的事实:工作两年,职工每天都有上班,企业从来没有支付过周六、周日加班费.2、存在不确定因素的事实:加班费的计算基数:(1)企业没有规章制度也没有相关协议与职工约定加班费计算基数。
2024年劳资纠纷应急处置预案(4篇)
2024年劳资纠纷应急处置预案劳资纠纷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合同或劳动法律法规产生的争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劳资纠纷频繁发生。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制定一份2024年劳资纠纷应急处置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基于2024年的劳资纠纷应急处置预案,供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劳资关系的管理,预防和处理劳资纠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劳动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适用于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包括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以劳务派遣为基础的企业。
第三条劳资纠纷应急处置机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工会组织共同建立,负责劳资纠纷的咨询、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工作。
第四条劳资纠纷应急处置机构根据需要可以设立劳资纠纷应急处置中心,提供一站式劳资纠纷解决服务。
第二章劳资纠纷应急处置预案的工作流程第五条劳资纠纷应急处置预案包括预防、反应和解决三个阶段。
第六条预防阶段:劳资纠纷应急处置机构应当加强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用人单位的规范运作水平。
第七条反应阶段:劳资纠纷应急处置机构接到劳资纠纷的申诉后,应当及时开展调查,并尽快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第八条解决阶段:劳资纠纷应急处置机构应当根据调查结果确定纠纷解决方式,包括咨询、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第三章预案的组织和协调机制第九条劳资纠纷应急处置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组织和协调机制,确保预案的有效执行。
第十条劳资纠纷应急处置机构应当设立纠纷处理小组,负责日常的应急处置工作。
第十一条劳资纠纷应急处置机构应当与法院、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建立联系和合作机制,共同维护劳资纠纷的稳定社会秩序。
第十二条劳资纠纷应急处置机构应当加强与企业、工会等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同推进劳资关系的和谐发展。
第四章劳资纠纷应急处置预案的实施第十三条劳资纠纷应急处置机构应当明确工作职责,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指南,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人力资源劳动劳资纠纷如何处理
人力资源劳动劳资纠纷如何处理人力资源劳动劳资纠纷是在职场中常见的问题,涉及到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权益与利益关系。
合理有效地处理劳资纠纷对于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提高劳动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人力资源劳动劳资纠纷的处理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
一、积极预防劳资纠纷的发生劳资纠纷的预防十分重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措施来降低发生纠纷的风险:1. 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雇主应建立公正、公平的劳动制度和机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沟通与交流,提高员工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2.明确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依据,雇主应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明确职责、权益以及纠纷解决机制等。
3.加强培训和沟通:提供全面的培训,使员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加强与员工的沟通,解答疑问,及时反馈和处理问题。
二、合法合规纠纷处理程序当劳资纠纷发生时,及时采取合法合规的纠纷处理程序非常关键,以下是常用的处理步骤:1.协商解决纠纷:双方可以首先尝试进行友好协商,寻求共赢解决方案。
劳资纠纷调解委员会或者人力资源部门可以提供专业的调解服务,促进双方协商达成一致。
2.调解和仲裁:如果协商不成功,可以寻求第三方的调解和仲裁机构帮助解决纠纷。
人力资源部门可以提供相关的法律咨询和指导,协助处理纠纷。
3.法律诉讼:如果协商和调解都不成功,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维权。
需要咨询律师并准备相关证据材料,确保自身合法权益。
三、应注意的事项1.信息准确性:在处理劳资纠纷时,双方应确保提供的信息准确真实,以免给纠纷解决带来困难。
2.保留证据:处理劳资纠纷过程中,双方应妥善保留相关的证据材料,包括合同、工资单、通信记录等,以便在需要时进行证明。
3.合理沟通:双方在处理纠纷时应保持冷静,理性沟通,并尽量避免情绪化和激烈的言辞,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4.遵守法律法规:在处理纠纷时,双方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确保自身行为合法合规。
5.学习借鉴:无论处理结果如何,双方都应从纠纷中吸取教训,改进制度和管理方式,预防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2024年劳资纠纷应急处置预案(三篇)
2024年劳资纠纷应急处置预案一、背景概述2024年劳资纠纷的爆发是一个大规模的劳资冲突,涉及多个行业和城市。
该次劳资纠纷的主要原因是工人对劳动条件、薪酬待遇和工作环境的不满,加之劳资关系的紧张,最终导致劳资纠纷的爆发。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制定一份劳资纠纷应急处置预案,以保障社会稳定和各方的权益。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本次劳资纠纷应急处置预案的目标是迅速、有效地处置劳资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劳工权益。
2. 原则:(1)依法合规:在劳资纠纷的应急处置过程中,始终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合规处理纠纷。
(2)公正公平:保障纠纷处理的公正、公平,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3)协商解决:鼓励各方通过协商谈判解决纠纷,促进劳资双方的对话与沟通。
(4)多方合作:加强政府、劳工组织、企业、社会组织的协同合作,共同承担应急处置责任。
三、组织架构与职责划分1. 组织架构:(1)应急指挥部: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成立,负责总体协调和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专家咨询组:由法律、劳工关系、劳资协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为应急指挥部提供专业建议。
(3)事务组:负责劳资纠纷的调查研究、资料整理以及数据统计等工作。
(4)协商小组:由劳工代表、企业代表、政府代表等组成,负责推动劳资双方的协商谈判。
2. 职责划分:(1)应急指挥部:- 组织召开应急指挥部会议,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保障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做好应急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向公众传递相关信息;- 监督纠纷调解和解决的进展,评估工作效果。
(2)专家咨询组:- 提供专业指导意见,为应急指挥部制定方案提供参考;- 分析纠纷的原因与特点,提出解决办法;- 评估纠纷应急处置工作的效果,提出改进建议。
(3)事务组:- 进行对纠纷事件的调查研究,了解纠纷的背景与原因;- 整理相关数据资料,为应急指挥部提供决策支持;- 统计纠纷发生和解决的情况,形成报告。
(4)协商小组:- 组织劳资双方的协商谈判,促进解决纠纷;- 提供协商谈判的平台和机制,推动沟通与对话;- 记录协商谈判的结果,形成协议文件。
公司劳资纠纷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了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公司内部可能发生的劳资纠纷,保障公司稳定发展,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报告劳资纠纷,防止事态扩大。
2. 妥善处理劳资纠纷,维护公司稳定和员工合法权益。
3. 通过有效沟通,化解矛盾,减少劳资纠纷对公司的影响。
三、预案组织机构1. 应急指挥部: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总指挥,下设副指挥和各成员单位负责人。
2. 工作小组:由人力资源部、法务部、行政部门等相关负责人组成,负责具体实施预案。
3. 现场工作组:由人力资源部、行政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负责现场处置。
四、应急处置流程1. 信息收集与报告- 工作人员发现劳资纠纷苗头时,应及时向人力资源部报告。
- 人力资源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核实情况,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初步判断与分类- 应急指挥部根据纠纷性质和影响范围,进行初步判断和分类。
- 对一般性劳资纠纷,由工作小组负责处理;对重大劳资纠纷,由应急指挥部直接处理。
3. 现场处置- 现场工作组到达现场后,应立即了解情况,安抚员工情绪,控制现场秩序。
- 根据纠纷性质,采取以下措施:- 调解协商:与员工进行沟通,了解诉求,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 法律途径:如协商无果,引导员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 舆论引导:对外发布官方信息,引导舆论,避免负面报道。
4. 后续处理- 纠纷得到妥善处理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相关制度。
-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五、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办公用品、通讯设备、防护用品等。
2. 人力资源保障: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信息保障: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和发布机制,确保信息畅通。
六、预案培训与演练1. 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劳资纠纷应急处置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劳资纠纷解决方案
劳资纠纷解决方案劳资纠纷是指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权益分配、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方面发生矛盾,无法通过协商解决而导致的纠纷。
在现代社会中,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都存在着劳资纠纷的情况,如何妥善解决劳资纠纷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法律、协商、调解和仲裁等方面介绍一些解决劳资纠纷的方案。
一、法律解决1.法律途径在我国,劳动法律是最基本的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劳资纠纷的解决可以通过法律途径。
当纠纷发生时,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劳资纠纷。
如果一方不服仲裁决定,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院审理解决纠纷。
2.规章制度劳资纠纷的解决还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
企业可以建立健全的劳动纠纷处理机制和规章制度,规定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责义务,明确了解决纠纷的程序和方式,通过内部调解、协商等方式化解纠纷,避免将事情升级到法律程序。
二、协商解决1.多方协商2.建立协商机制企业可以建立协商机制,设立专门的协商小组或工会组织,负责处理劳资纠纷。
通过协商小组的中立公正性,有助于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和质量,避免一方压制另一方,协商机制可以有效地化解纠纷,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调解解决1.第三方调解2.专业调解员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调解员或律师进行调解。
调解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客观地处理矛盾和纠纷,帮助双方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达成和解,避免事态扩大化。
四、仲裁解决1.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一种快速、简便的解决劳资纠纷的方式。
双方可以自愿选择仲裁机构或仲裁员进行仲裁,仲裁员根据法律规定和事实情况作出裁决,双方必须遵守仲裁裁决。
2.职业仲裁员企业可以聘请具有专业背景和资格的职业仲裁员进行纠纷调解。
职业仲裁员经过专业培训和资质认证,具有双方信任和权威性,可以有效地解决劳资纠纷,维护合法权益。
总结:劳资纠纷是劳动关系中常见的问题,解决劳资纠纷对企业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处理劳资纠纷
如何处理劳资纠纷劳资纠纷是发生在雇主和员工之间的经济冲突。
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劳资纠纷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
在处理劳资纠纷时,我们需要理性和冷静地对待问题,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了解劳动法规在处理劳资纠纷时,我们需要先确认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需要我们掌握相关的法律规定。
尤其是了解劳动法规,法律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
我们需要清楚了解法律规定的工作时间,薪资待遇,休息假期等因素,这些方面是避免纠纷的重要保障。
二、采取协商和调解方式协商和调解是解决纠纷的重要方法。
通过协商和调解,可以实现双方的利益平衡,同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但是,协商和调解需要双方都有诚意和耐心,需要双方能够坦诚地交换意见,并能够就具体问题达成一致共识。
三、提供公平合理的制度和程序公平和合理的制度和程序是解决劳资纠纷的重要保障。
企业需要制定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工作时间、薪资待遇、休息假期等方面的细节和要求。
并规定明确的处理劳资纠纷的机制和流程。
这可以使企业在处理劳资纠纷时能够做到公正合理,不偏不倚。
四、寻求法律帮助在处理劳资纠纷时,如果协商和调解都无法解决,我们可以选择寻求法律帮助。
对于员工来说,可以选择寻求工会或律师的帮助,进行合法权益的维护。
对于企业来说,需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避免过度依靠“权利”来压制“义务”。
法律的途径虽然有效,但是也会产生额外的成本和困难。
五、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一家企业需要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强调沟通、互信、公正、合理等价值观。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减少员工间的纠纷,还能够强化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六、预防劳资纠纷的发生防范于未萌,企业可以事先在相关条例和制度上做到更加细致和具体。
此外,针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对于预防劳资纠纷的发生也十分重要。
总之,在处理劳资纠纷时,我们需要考虑各方的利益,尽可能采取最和谐的解决方案。
如果双方的论述有出入,需要平心静气地加以沟通。
企业和员工都应该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与对方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努力避免劳资纠纷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劳资纠纷该如何处理案例一、连续工作十年应订立无固定期劳动合同【核心重点】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劳动者提出或同意、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案例说明】张某于2001年6月18日到某淀粉公司工作,双方于2001至2007年每年的6月18日均签订一次期限为一年的劳动合同,张某先后担任过技工、操作员和磨刀工。
双方又于2008年6月18日签订了自2008年6月18日至2011年6月17日止的劳动合同,张某担任工务组工作。
2011年5月20日,张某向公司提出在2011年6月17日合期满后,续签无固定期劳动合同的要求。
6月10日,张某再次提出续签无固定期劳动合同的要求。
6月14日,公司书面通知张某,双方于2008年6月18日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劳动合同。
6月18日起,张某即不被允许进入公司。
6月24日,张某向仲裁委提起仲裁,要求某淀粉公司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仲裁裁决某淀粉公司应于最后一期劳动合同期满后,与张某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某淀粉公司不服,提起诉讼。
法院认为,张某至2011年6月17日在某淀粉公司连续工作满十年,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只要张某提出,无需合意,某淀粉公司即应与之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处理思路】为了倡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我国劳动法律设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规定在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下,只要劳动者提出,用人单位就应当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这既是对作出长期贡献职工的特别保护,也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
作为用人单位来说,就不能通过诸如提前通知、缩短末期合同期限等不正当手段来规避这一义务。
用人单位也不要认为这一义务是法律强加于自已身上的额外的责任,是“铁饭碗”制度的重演,而应该多想想,对一个在自己单位工作了近十年、将青春最美好时光奉献给单位的老职工,是不是更应该本着平等、感恩、包容的心态来对待他们,而不能只是因为害怕承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一责任,而想方设法将他们推之门外。
案例二、免除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义务的条款无效【核心重点】根据社会保险的性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行约定减轻或者免除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条款费的因违反我国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认定该条款无效。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案例说明】2006年9月8日,某客运公司与不二精机公司签订班车租赁合同,由不二精机公司向某客运公司租用客车,租赁期为两年。
2006年9月15日,李某与某客运公司签订了《驾驶员聘用协议》,合同期为三年,某客运公司安排李某为不二精机公司开车。
关于工资待遇及工作时间,聘用协议第十四条约定“工资待遇3100元(含五金)包括加班费,工作时间按本公司规定”。
某客运公司按照约定每月支付李某工资人民币3100元。
李某在与某客运公司的劳动合同到期后,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请求确认双方聘用协议第十四条无效,并基于该条款无效要求某客运公司支付加班费、经济补偿金、培训费等。
仲裁裁决确认双方聘用协议第十四条“含五金”部分内容无效,该条款的其余部分有效,并支持了李某部分请求。
李某不服,诉至法院。
法院认为,用人单位定期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金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向国家履行的强制性义务,具有强制保险的性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不能就是否缴纳及缴纳的金额和比例问题自行协商来规避法律的明文规定,故某客运公司与李某之间约定的工资待遇条款中含“五金”的部分无效,但该部分无效不影响该条款中其他内容的效力,如工资待遇3100元中包括加班工资的约定仍然有效。
法院遂判决确认双方聘用协议第十四条关于工资待遇“含五金”部分无效,支持了李某其他部分诉讼请求。
【处理思路】《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我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均应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有权监督单位为其缴纳情况。
因此,缴纳社会保险费是法律强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承担的法定责任,劳动关系的双方无权以合意的方式免除这一法定责任的承担。
我们希望通过这则案例提醒劳动者,不要因为贪图一时的利益而同意或放纵用人单位不为自己缴纳社保费,否则会在患病、工伤、老迈无法享受相关社会保障待遇时追悔莫及。
对于用人单位,我们更要告诫你们,不要以为将社会保险费支付给了劳动者就可以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既使是在劳动者同意的情况下,也不能与劳动者签订社会保险费随工资发放的约定,否则将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因为用人单位需为劳动者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社保费的法定责任并不能因为已将社保费发放给劳动者而免除。
案例三、劳动者在职期间应遵守竞业限制义务【裁判摘要】劳动者私下经营与公司业务相竞争的同类产品,违反员工基本忠诚义务和职业操守,属于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的行为,公司据此解除劳动关系合法,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案例说明】赵某于2009年11月到南通某食品公司从事食品添加剂销售工作。
2011年2月23日,赵某在外购买了华泰公司(含公司所有设备、器具、原材料、包材、证件、资质手续及产品商标等),着手建立自己的公司。
2011年3月8日,该公司以赵某私自经营与公司产品相同的其他产品为由,解除双方劳动关系。
2011年3月14日,赵某成立了华泰公司,该公司从事的行业经营产品与南通公司相同。
赵某诉至法院,要求南通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法院认为,赵某在南通公司任职期间即已着手开办自己的华泰公司,且经营与南通公司相同的产品,并已实际以华泰公司的名义对外开展经营,该行为已经违反了公司员工最基本的忠诚义务和职业操守,超出了用人单位的容忍限度,南通公司在获悉该情况后即解除与赵某的劳动关系,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公司无需支付经济赔偿金。
【处理思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只有用人单位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良好的运行和发展,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才有保障的基础,所以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有保护、照顾的义务,劳动者对用人单位则有忠实履职的义务。
虽然法律对除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之外的普通劳动者没有明文规定必须承担竞业限制义务,但是基于劳动者对于用人单位所应当遵守的忠诚义务,劳动者不得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也不得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具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单位兼职或任职,劳动者如果实施了这些行为,一方面说明其已丧失了最基本的诚实信用,为道德所不允许,另一方面劳动者这样的做法一般也会给用人单位带来较大的损失。
所以,用人单位辞退这样的劳动者是保护自己权益不被进一步侵害的正当行为,而非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劳动者也无权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案例四、工会主席的劳动合同期限延长至任职期满【核心重点】基层工会专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延长期限相当于其任职期间。
如用人单位在工会主席任职期间解除劳动关系,应认定为违法解除,需支付经济赔偿金。
【案例说明】丁某自2004年4月起到南通某钢铁公司工作,双方劳动合同期限到2010年9月30日期满。
丁某自2009年12月29日开始担任单位工会主席,任期至2010年12月28日。
2010年9月2日,公司向丁某发出书面通知,通知其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
2010年10月,丁某离开公司,后诉至法院,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法院认为,丁某系公司工会主席,任期至2010年12月28日,虽然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截止至2010年9月30日,但根据《工会法》的规定,丁某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工会任职期间届满。
因此公司在2010年9月通知丁某自2010年9月30日终止双方劳动合同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属于违法解除,公司应当支付丁某经济赔偿金。
【处理思路】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劳动者的权利,包括保障职工的民主管理权,支持劳动者与侵犯其权利的行为作斗争,指导、帮助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代表职工签订集体合同,参加劳动争议的调解和仲裁,在政府制定与劳动者利益相关的政策时,发表意见等等。
由此,我国工会通过对劳动者的协助,对企事业单位的监督,对解决劳动纠纷的参与以及对各级政府的建议,起到了沟通劳动者和资方、政府之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因此,为了保障工会能起到上述作用,保证工会主席及工作人员在行使职责时不受到干扰,《工会法》规定,基层工会主席、委员及其他工作人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延长至其任职期满。
而作为用人单位,不仅要依照《工会法》的要求积极建立工会,更要按照《工会法》的要求保证工会的工作人员能够独立、高效地行使自己的职责,而不能以劳动合同期满为由将工会工作人员随意辞退。
案例五、清算组不履行对劳动者的通知义务仍要承担责任【核心重点】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发生纠纷后,明知需向职工支付赔偿,仍故意办理工商注销登记,且在清算过程中不履行对劳动者的个别通知义务,致使劳动者未能及时申报债权,即便公司完成注销手续,清算组也应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说明】顾某系原通州某门窗公司员工。
2008年10月2日,顾某上班时右手被氢氟酸烧伤,后被认定工伤、九级伤残。
事发后,公司仅支付顾某部分医疗费用,其余工伤保险待遇均未支付,公司未依法为顾某办理社会保险。
某门窗公司系自然人独资有限公司,股东为王某。
2010年7月,该门窗公司注销工商登记。
王某作为清算组负责人在向工商部门出具的公司注销登记申请书上注明债权债务已清理完毕。
顾某于2010年申请仲裁,仲裁委查明某门窗公司已核准注销,裁定撤销案件。
顾某诉至法院。
法院认为,顾某在公司存续期间已被认定为因工负伤,公司应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支付其工伤待遇。
公司清算时,清算组应当按照《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将公司解散清算事宜书面通知全体已知债权人,并根据公司规模和营业地域范围在全国或者公司注册登记地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进行公告。
但该公司注销时未书面通知债权人顾某,属于程序上违法。
《公司法》第一百九十条第三款规定,清算组成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公司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故公司清算组成员王某(唯一股东)应对顾某承担工伤赔偿责任。
【处理思路】有限责任公司破产清算时,清算组成立后,清算组成员在办理清算事宜期间应当忠于职守,谨慎、勤勉地处理清算事务。
清算组应当按照公司法的规定通知全体债权人,包括未得到完全清偿的职工债权人。
清算组因故意或重大过失没有通知职工,造成职工损失的,仍然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所以,用人单位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以为只要将企业注销了,就可以不用再对劳动者承担任何责任。
只要在清算和注销的过程中,清算组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或者故意不通知职工申报债权,即使企业被注销,仍然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