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1.地板辐射式采暖简介1.1原理低温辐射地板采暖是通过埋设于地板下的加热管——铝塑复合管或导电管,把地板加热到表面温度18至32摄氏度,均匀地向室内辐射热量而达到采暖效果。

同时它可以由分户式燃气采暖炉、市政热力管网、小区锅炉房等各种不同方式提供热源。

1.2优点(1)地面温度均匀,室温自下而上逐渐递减,舒适度高;(2)空气对流减弱,有较好的空气洁净度;(3)与其他采暖方式相比,较为节能,节能幅度约为10%至20%;(4)有利于屋内装修,增加2%至3%的室内使用面积;(5)有利于隔声和降低楼板撞击声。

1.3缺点(1)对层高有8厘米左右的占用;(2)地面二次装修时,易损坏地下管线;(3)铺设木地板则有干裂的麻烦,最好选用地砖或复合地板;(4)设定温度不能太高,否则会大大降低输送管道的使用寿命;(5)由于防水需要,卫生间不便铺设,还要借助于电暖气。

1.4运行费用:一个采暖季节每平方米大约需要14元(18℃情况下)2.设计依据和原始资料2.1设计依据为“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2.2设计原始资料本工程为哈尔滨市某别墅供暖设计,共3层。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外墙:490㎜空心砖墙双面抹灰,传热系数K=0.96W/㎡℃外窗:双层塑料窗,对开窗,上亮宽同窗,高500mm,高900mm,传热系数K=2.4 W/㎡℃外门:双层木门,传热系数K=2.33 W/㎡℃屋面:200㎜加气混凝土,传热系数K=0.96 W/㎡℃楼面:钢筋混凝土地面,传热系数K=1.1 W/㎡℃地面:非保温地面层高: 3.8m2.3采暖设计参数2.3.1室外设计参数采暖设计室外计算温度:-26℃室外计算风速3.8m/s2.3.2室内设计参数室内计算温度:16℃2.3.3设计指标建筑面积383㎡采暖热负荷97387W单位面积平均热负荷84.8W3.采暖设计3.1采暖热媒采暖热媒为低温水供水温度:45℃回水温度:35℃3.2采暖系统本设计为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盘管的布置形式采用双回形布置,采用这种布管的主要原因为温度分布比较均匀。

供热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课程设计说明书前言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暖通空调、流体输配管网课程的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运算、制图和使用资料的能力。

通过设计,了解室内采暖系统的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观点.采暖课程设计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在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录一.设计原始资料 (3)二.最小传热阻校核 (4)三.热负荷计算 (6)四.采暖系统的选择与确定 (11)五.散热器的选择 (12)六。

管道的布置 (16)七.管道的水力计算 (17)八。

附属设备的选型 (20)九。

总结........................................................................十.参考文献 (15)一、原始资料1.设计题目本工程为呼和浩特市某宿舍楼,整个建筑物为4层,建筑面积约2175。

9平米,建筑占地面积约518。

76平米,建筑总高12。

4米。

一四层层高为3.2米,二三层层高为3.0米。

一层设有大厅,每层都带有水房.热源由城市热网提供,供回水温度为:95℃、70℃,引入口管径为DN50,供回水压差为30kPa。

2.气象参数根据建筑物所在城市呼和浩特市,查《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查出当地的气象资料如下室内设计参数见表如下:3.土建资料根据设计资料,有:(1).外墙采用250mm厚钢筋混凝土(λ=1。

547w/m·K,S=14.95 w/m·℃),外保温采用50mm 厚可挥发性聚苯乙烯板(λ=0。

047 w/m·k,S=0。

7 w/m·℃),表面用20mm混合砂浆((λ=0.872 w/m·℃,S=9.472 w/m·℃)。

(2)。

内墙采用空心砖厚240mm(λ=0。

供暖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暖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1章建筑概况 (1)1.1 工程概况 (1)1.2 设计概况 (1)1.3 设计内容 (1)第2章设计参数 (1)2.1 室外气象参数 (1)2.2 室内设计参数 (2)2.3 围护结构热工参数 (2)第3章供暖负荷计算 (3)3.1 热负荷组成 (3)3.2 校核最小传热组 (3)3.2.1 校核外墙最小热阻 (3)3.2.2 校核屋面最小热阻 (3)3.3 热负荷计算 (4)3.3.1 主要计算公式 (4)3.3.2 热负荷计算实例 (5)第4章供暖系统方案的确定 (7)第5章散热器的选择计算 (8)5.1 散热器的选用 (8)5.2 散热器的布置 (8)5.3 散热器的计算 (8)5.3.1 基本公式 (8)5.3.2 散热器计算实例 (9)5.3.3各房间散热器片数 (9)第6章水力计算 (10)6.1确定系统原理图 (10)6.2 系统水力计算 (10)设计小结 (17)参考文献 (17)第1章建筑概况1.1 工程概况本工程设计对象位于天津市,建筑功能为住宅小区,占地面积222.6㎡。

建筑面积1113㎡。

一至五层为单元房,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分析,房间主要分以下类型:卧室、餐厅、客厅、走道、卫生间、厨房1.2 设计概况本设计为整栋住宅楼冬季室内采暖工程,按要求应实行采用分户计量系统。

1.3 设计内容(1)设计准备(收集和熟悉有关规范、标准并确定室内外设计参数)(2)采暖设计热负荷及热指标的计算(3)散热设备选择计算(4)布置管道和附属设备选择,绘制设计草图(5)管道水力计算(6)平面布置图、系统原理图等绘制(7)设备材料表、设计及施工说明的编制第2章设计参数2.1 室外气象参数(1)地理纬度:北纬39°,东经117°16′;(2)大气压力及海拔:冬季大气压力102660Pa,夏季大气压力100480Pa;(3)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供暖-9℃;(4)冬季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6m/s;(5)冬季室外平均风速:3.1m/s;2.2 室内设计参数本住宅楼供住户使用,精度要求不高,主卧室和次卧室供住宿或书房使用,餐厅、厨房、客厅和走道相通故设计温度相同,为方便起见都取18℃,主卫生间和客卫生间可供洗澡用故设为23℃,户间传热邻室温差取6℃,户内邻室传热温差为5℃。

供热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冬季热水供暖工程

供热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冬季热水供暖工程

目录第1章绪论 (1)1.1设计目的 (1)1.2工程概述 (1)1.3设计任务 (1)第2章设计依据 (2)2.1主要参考资料 (2)2.2设计范围 (2)2.3设计参数 (2)2.3.1 室外设计参数 (2)2.3.2 室内设计参数 (3)2.4设计原始资料 (3)2.4.1 土建资料 (3)2.4.2 建筑结构 (3)2.5动力与能源资料 (3)2.6其他资料 (3)2.7朝向修正率 (4)第3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5)3.1热负荷组成 (5)3.2负荷计算 (5)3.2.1 围护结构计算参数 (5)3.2.2主要计算公式 (5)3.3热负荷计算 (7)第4章热水供暖系统设计方案比较与确定 (8)4.1循环动力 (8)4.2供、回水方式 (8)4.3系统敷设方式 (9)4.4供、回水管布置方式 (9)第5章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形式 (10)5.1散热器的选择 (10)5.2散热器的布置 (10)5.3散热器的安装 (10)5.4散热器的计算 (10)第6章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 (11)6.1确定系统原理图 (11)6.2系统水力计算 (11)6.2.1 散热器计算 (11)6.2.2 户内水平系统水力计算 (12)6.2.3 单元立管与水平干管采暖系统水力计算 (19)附录 (23)参考文献 (24)总结 (25)第1章绪论1.1 设计目的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完《供热工程》后的一次综合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工程,按照工程设计规范、标准、设计图集和有关参考资料,独立完成建筑所要求的工程设计,掌握供暖系统的设计方法,了解设计流程,通过对系统的设计进一步掌握供热工程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负荷计算、水力计算、散热器计算、系统选择的具体方法,从而达到具有能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供暖系统设计的能力。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在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供暖设计说明书

供暖设计说明书

供暖设计说明书尊敬的用户,欢迎您选择我们的供暖系统,为了确保您的居住环境温暖舒适,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供暖设计方案,并提供操作、维护等相关信息。

一、设计原则本供暖系统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 保障室内温度稳定:通过科学计算,确保供暖系统能够在最佳运行状态下,提供恒定的室内温度。

2. 能源高效利用:采用先进的供暖设备和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能源浪费。

3. 环保节能:配备绿色环保材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供暖系统概述本供暖系统采用空气源热泵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无需燃烧燃料:可避免室内产生烟尘及有害气体,确保居住环境清洁卫生。

2. 供暖快速舒适:热泵系统能够快速提供温暖的空气,满足用户对室内温度的需求。

3. 能耗低:通过空气源热泵技术,能耗相对传统供暖方式降低30%以上。

4. 安全可靠:采用先进的安全控制系统,确保供暖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三、供暖系统组成及安装1. 主机安装:供暖主机设备安装在室外或室内,并确保安装基础稳固、通风良好。

2. 散热器安装:根据室内结构和热负荷需求,合理选择散热器型号和安装位置。

3. 配管布局:合理设置供水管、回水管和热泵连接管道,确保水流畅、供暖效果良好。

4. 控制系统安装:配备智能控制器,实现温度调节、定时开关等功能,提升使用便利性。

四、操作及维护1. 使用操作:按需调节室内温度,设置合理的温度范围,合理使用供暖系统,避免浪费。

2. 定期清洁:定期检查系统连接,清理散热器表面灰尘,保持良好的散热效果。

3. 定期维护:每年定期请专业技术人员对供暖系统进行检查、维护和清洗,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异常处理:如发现供暖系统异常,及时联系售后服务部门,不随意私自拆卸或修理。

五、系统安全措施1. 防冻保护:系统设有低温防冻保护装置,确保在严寒天气中不会冻结及损坏。

2. 电气安全:电控元件采用国际一流品牌,具备过流、欠压、过压等保护功能,保障电气安全。

3. 水压保护:系统设有水压控制装置,防止因水压过高或过低导致的设备损坏。

供暖设计说明书

供暖设计说明书

河南城建学院《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某办公楼采暖设计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课程名称供热工程班级0414092学号*********姓名范东进指导教师卢春焕王靖虞婷婷李丰翠建筑环境与热能工程系目录第一章原始资料及设计依据 (3)第二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的计算 (4)第一节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4)第二节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 (6)第三章供暖系统散热器的选择 (7)第一节散热器的选择原则 (7)第二节散热器的计算 (7)第三节散热器的布置 (9)第四章系统选择、管路布置及附件 (10)第一节系统选择、管路布置 (10)第五章水力计算 (13)第一节水力计算方法及步骤 (13)第二节水力计算表 (15)附录 (16)热负荷计算表(附表1)各房间散热器所需散热面积及散热器数量(附表2)水平跨越式分户采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表(附表3)分户采暖热水供暖系统立管与水平干管管路水力计算表(附表4)分户采暖热水供暖系统立管与水平干管管路局部阻力系数计算表(附表5)水平跨越式分户采暖系统管路局部阻力系数计算表(附表6)设计总说明图(附图1)首层层采暖平面布置图(附图2)标准层采暖平面布置图(附图3)顶层采暖平面布置图(附图4)采暖系统图(附图5)第一章设计资料及设计依据一、原始资料1、建筑名称:某办公楼2、土建条件:各层平面图,立面图。

二、工程概况该建筑是某办公楼的供暖工程,共三层,层高为3m。

外墙:240mm内面抹灰砖墙,K=2.08W/m℃内墙:240mm砖墙。

外窗:C:金属框单层玻璃,尺寸(宽×高)为2.4 ×1.5m,可开启部分的缝隙总长为13.8m;外门:M:实体单层木质外门,尺寸(宽×高)为0.9×2m;K=4.65W/m℃顶棚:平屋顶 K=1.17W/m℃,D=1.53地面:贴土非保温地面。

K值按划分地带计算。

三、设计内容。

1、供暖系统的设计2、散热器的选择3、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完整版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1、概述 (3)1.1 设计概况 (3)1.2 设计依据 (3)2、设计方案确定及计算 (3)2.1 室外气象参数 (3)2.2 采暖设备要求和特殊要求 (3)2.3 热负荷计算 (3)2.3.1 校核围护结构传热阻是否满足最小传热阻的要求 (5)2.3.2 修改普通外墙使之成为保温外墙 (7)2.2.3 校核屋面最小传热阻 (8)2.3.4 负荷计算过程 (8)3、散热器的选择 (11)3.1 散热器的布置 (11)3.2 散热器的安装尺寸应保证 (11)3.3 散热器的计算 (11)4、水力计算 (13)5、供热管道及附件 (14)5.1保温管道的确定 (14)5.2 保温材料的选择 (15)5.3 管道保温施工 (15)6、设计总结 (16)7、参考文献 (17)房间耗热量表 (17)散热器片数表 (20)采暖系统水力计算书 (23)1、概述1.1 设计概况辽宁省沈阳市某4层住宅建筑工程采暖设计。

建筑面积738m2,供暖面积695m2。

共4层,层高3.2m。

该建筑南北朝向,锅炉房在该建筑的西侧。

1.2 设计依据《供热设计手册》、《供热工程》(ISBN978-7-112-02017-1)。

2、设计方案确定及计算2.1 室外气象参数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6.8℃,冬季最低日平均温度:-24.9℃,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0㎡/s,冬季室外最多风向平均风速1.9m/s 冬季最多风向ENE,冬季室外大气压力102333pa。

2.2 采暖设备要求和特殊要求散热器要求散热性能好,金属热强度大,承压能力高,价格便宜,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

2.3 热负荷计算建筑物供暖热负荷计算,主要采用供暖面积热指标计算。

根据面积热指标法:'310n h Q q A -=⋅⋅ kW式中: 'n Q ——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kW ;h q ——采暖面积热指标, 2/W m ;A ——建筑物采暖面积, 2m围护结构的基本条件:屋顶:保温材料为沥青膨胀珍珠岩,K=0.6W/㎡·℃,R=1.67㎡·℃/W ,D=6.370;地面:不保温地面。

牡丹江采暖课程设计说明书

牡丹江采暖课程设计说明书

采暖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题目:牡丹江某六层居民楼采暖课程设计二、原始资料:1.建筑物修建地区:牡丹江2.土建资料:建筑物的平、立面图(见附图一);3.有关的气象资料(1)冬季大气压力:100.46Kpa(2)供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24℃(3)最低日平均温度:-31.3℃(4)冬季主导风向及其频率:SW 13%; C 34%(5)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4 m/s(6)最大冻土深度:189cm(7)冬季日照率:66%(8)朝向修正率Xch:方向南西/东北修正率(%)-15 -5 04. 其它资料热源:独立锅炉房;资用压头:10000Pa;设计供回水温度:95/70℃;建筑周围环境:室内、无遮挡三、热负荷计算1. 准备工作(1)将房间进行编号。

房间编号说明:房间编号由三个数字与一个字母组成,例如房间A101,字母A表示该房间属于A单元,(此建筑总分为三个单元,分别为A、B、C)字母A后的数字1表示该房间所属楼层为一楼,01则是该房间的编号。

以此类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房间编号还有类如A104-1形式的,表示A104内的小房间,本栋楼中均指卫生间。

如下图所示。

(2)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基本公式:'()n w Q KF t t =-;(3)根据房间用途确定室内采暖计算温度:卧室、客厅、厨房、饭厅、卫生间:18℃; 楼梯间:14℃;(4)计算或查出有关的围 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并计算其面积;丈量原则:外墙面积为外墙外表面到内墙中心线,本层楼板上表面到上层楼板上表面,底层为底层楼板下表面到上层楼板上表面; 地面面积为外墙内表面到内墙中心线; 天棚面积为外墙外表面到内墙中心线。

(5)确定温差修正系数α值:卧室等房间与楼梯间温差△t ≤5℃由参【2】附录1-2根据围护结构特征选取所有的α值等于1。

2. 校核外墙围护结构传热热阻是否满足最小热阻的要求根据提供的外墙:一砖半厚(370mm),内表面白灰粉刷,保温外墙,保温材料为塑料袋装尿醛泡沫塑料,其中保温层厚δ=70mm,;墙体热阻R=2.10㎡.℃/W ,传热系数K=0.48W /㎡.℃,热惰性指标ΣD=4.73;墙体室外计算温度t ω为Ⅱ型。

供热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供热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 (1)第2章设计依据 (1)2.1任务书 (1)2.2规范及标准 (1)2.3设计参数 (1)第3章供暖热负荷计算 (2)3.1房间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计算 (2)3.2房间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计算实例 (2)第4章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形式 (4)4.1散热器的选择 (4)4.2散热器的布置 (4)4.3散热器的安装尺寸应保证 (4)4.4散热器的计算 (4)第5章管路布置 (4)5.1供暖系统的确定 (4)5.2水力计算 (5)设计小结 (9)参考文献 (10)附录Ⅰ热负荷计算详表 (11)附录Ⅱ散热器计算详表 (21)附录Ⅲ材料表附录Ⅳ设备表附录Ⅴ图纸附录Ⅵ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第一章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齐齐哈尔市一栋三层的集餐厅宿舍为一体的建筑,本次设计主要针对的是宿舍区所在的多层部分进行供热设计计算。

多层部分主要包括宿舍、浴室、卫生间等,建筑总面积约为2561㎡。

该工程采用接外热网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式双管低压蒸汽供暖系统,低压蒸汽供汽的表压力为0.02MPa。

第二章设计依据2.1任务书2.1.1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附)2.1.2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附)2.2规范及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3设计参数2.3.1室外计算参数室内设计温度由《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表3.2-1可以查得:齐齐哈尔: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为tw=-23.7℃;冬季大气压力100.83KPa,冬季室外平均风速为vw=1.9m/s,冬季主要风向为西风。

2.3.2室内计算参数室内设计温度由《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表5.1-1可以查得本设计所用到的民用建筑供暖室内计算温度,整理后列于下表中:表2-1围护结构概况:地面为Ⅲ类:基层为碎石混凝土,面层为水泥砂浆、水磨石。

墙体:地上外墙为410mm厚(20mm水泥砂浆+370mm砖墙+20mm水泥砂浆),内墙为220mm厚(20mm水泥砂浆+180mm砖墙+20mm水泥砂浆)。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程课程设计说明书供热⼯程课程设计说明书供热⼯程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设计题⽬:院系:班级: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录第1章绪论1.1设计⽬的-------------------------------------------------------------41.2⼯程概述-------------------------------------------------------------4 1.3设计任务-------------------------------------------------------------4 第2章设计依据2.1主要参考资料---------------------------------------------------------5 2.2设计范围-------------------------------------------------------------6 2.3设计参数-------------------------------------------------------------62.3.1 室外设计参数-------------------------------------------------------6 2.3.2 室内设计参数-------------------------------------------------------62.4设计原始资料---------------------------------------------------------6 2.4.1 ⼟建资料-----------------------------------------------------------7 2.4.2建筑结构-----------------------------------------------------------7 2.5动⼒与能源资料-------------------------------------------------------8 2.6其他资料-------------------------------------------------------------8 2.7朝向修正率-----------------------------------------------------------8 2.8校核围护结构传热热阻-------------------------------------------------9 第3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3.1热负荷的计算------------------------------------------------------10 3.1.1围护结构的计算参数------------------------------------------------10 3.1.2 热负荷的组成------------------------------------------------------11 3.1.3 主要计算公式------------------------------------------------------12 3.1.4各房间热负荷计算表及汇总------------------------------------------13第4章热⽔供暖系统设计⽅案⽐较与确定4.1循环动⼒------------------------------------------------------------164.2供、回⽔⽅式--------------------------------------------------------16 4.3系统敷设⽅式--------------------------------------------------------16 4.4供、回⽔管布置⽅式--------------------------------------------------17 4.5⼯程⽅案确定--------------------------------------------------------17第5章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形式5.1散热器的选择--------------------------------------------------------18 5.2散热器的布置--------------------------------------------------------18 5.3散热器的安装--------------------------------------------------------19 5.4散热器的计算--------------------------------------------------------19第6章热⽔供暖系统⽔⼒计算6.1确定系统原理图------------------------------------------------------22 6.2系统⽔⼒计算--------------------------------------------------------226.2.1 选择最不利环路----------------------------------------------------22 6.2.2 最不利环路的作⽤压⼒----------------------------------------------22 6.2.3 确定最不利环路各管段的管径----------------------------------------22 6.2.4 确定沿程压⼒损失--------------------------------------------------23 6.2.5 确定局部阻⼒损失--------------------------------------------------23 6.2.6 求各管段的压⼒损失------------------------------------------------23 6.2.7 求环路总压⼒损失--------------------------------------------------24 6.2.8 计算富裕压⼒------------------------------------------------------24第7章相关辅助设备的选型7.1 附属设备的选择----------------------------------------------------------------------------------30 7.2 管道的保温----------------------------------------------------------------------------------------30 7.3 管沟-------------------------------------------------------------------------------------------------31 参考⽂献课程设计⼩结第1章绪论1.1 设计⽬的本课程的⽬的是培养学⽣运⽤所学的暖通空调、供热⼯程课程的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步提⾼运算、制图和使⽤资料的能⼒。

供暖课程设计明书

供暖课程设计明书

供暖课程设计明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供暖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和运行方式,培养学生对供暖工程的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供暖系统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掌握供暖设备的选择、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了解供暖系统在不同建筑、不同地区的应用情况。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供暖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能力;能够对供暖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增强学生对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供暖系统的基本原理、供暖设备、供暖系统的设计与施工、供暖系统的运行与管理等。

1.供暖系统的基本原理:介绍供暖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其工作原理。

2.供暖设备:讲解供暖设备的选择、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3.供暖系统的设计与施工:阐述供暖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步骤和施工要求。

4.供暖系统的运行与管理:介绍供暖系统的运行维护、故障处理和节能环保措施。

三、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供暖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供暖系统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供暖系统的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供暖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和问题。

4.实验法:学生进行供暖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供暖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供暖系统的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项目背景供热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为居民和企业提供舒适的冬季供热服务。

本工程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深入了解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并培养学生的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目标1. 理解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能源利用方式。

2. 学会设计和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和系统。

3. 熟悉供热工程的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要求。

4. 培养学生解决供热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项目内容1. 供热工程的概述和发展历程。

2. 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

3. 供热管网的设计与施工。

4. 供热设备的选型和性能计算。

5. 供热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四、项目实施步骤1. 学生学习供热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供热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能源的利用方式。

2. 学生进行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需的供热设备和系统配置。

3. 学生进行供热管网的设计与施工,包括管道的选型、布置和敷设。

4. 学生进行供热设备的选型和性能计算,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

5. 学生学习供热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方法,包括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和检查。

五、项目评估标准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能源利用方式,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2. 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热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设计方案合理性评估情况。

3. 学生能够进行供热管网的设计与施工,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4.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并进行性能计算,设备选型的合理性评估。

5. 学生能够理解供热工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的有效性评估。

六、项目实施时间计划本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划用时4周,每周2次实验课或实践操作。

七、项目预算及资源需求1. 实验室设备和工具:计算机、CAD绘图软件、热负荷计算软件等。

2. 学习资料:教材、参考书、教学资料、实验指导书等。

八、项目成果1.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供热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述和设计项目1.工程概述本工程为兰州A 研究所办公楼供暖系统设计,整个建筑物为两层,第一层高3.0米,第二层高3.3米。

源由城市热网提供,供回水温度为:95℃、70℃。

建筑物内墙为240mm 双面抹灰粘土砖墙,外墙为370mm 内表面抹灰粘土砖墙。

所有外窗均为塑钢框双层玻璃窗,窗高1500mm,窗台下沿距本层地面1000mm,外窗下均设有与窗同宽的散热器壁龛(深120mm、高1100mm)。

走廊外门为塑钢框双层带玻璃外门。

屋面结构如图所示。

2.设计项目本设计为整栋研究所冬季热水供暖工程。

设计主要内容为:(一)设计准备(收集和熟悉有关规范、标准并确定室内外设计参数)(二)采暖设计热负荷及热指标的计算(三)散热设备选择计算(四)布置管道和附属设备选择,绘制设计草图(五)管道水力计算(六)平面布置图、系统原理图等绘制(七)设备材料表、设计及施工说明的编制二、气象条件的确认1.冬季室外计算参数。

查《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第二版)表1.1-8可得1)室外计算温度11t=-℃。

w2)供暖设计室外计算风速:查得风速为0.5m/s。

3)相对湿度为58%。

4)主导风向为北风和东风。

2.冬季室内计算参数室内设计计算温度:走廊、楼梯间、档案室设计为16℃其余设计为18℃。

三、设计依据1.陆耀庆. 供热通风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872.赵秉文等.供热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建筑工程常用数据系列手册编写组.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第二版).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BJ 114-198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6.邵宗义.建筑供热采暖工程设计图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四、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1.散热器的选型选择钢管柱式散热器,这类散热器系列规格多,热工性能好、承压能力好、安装方便、外形美观,占地小,便于布置。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设计说明书 (1)设计计算书 (2)供暖热负荷计算 (2)散热器计算 (5)水力计算 (6)附表 (8)供暖热负荷计算表 (8)散热器计算表 (13)局部阻力系数计算表 (14)水力计算表 (17)施工图图纸首页一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供暖系统图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第一章设计说明书地理位置:西安市气象资料:(根据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以下简称《供热手册》))室外计算参数:经度:34°18′纬度:108°56′海拔高度:397.5m大气压力:冬季:981.0hPa 夏季:957.1hPa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供暖:-3.2℃冬季通风:-4.0℃冬季空调:-5.6℃夏季通风:30.7℃夏季空调:35.1℃夏季空调室外设计湿球温度:25.8℃室外相对湿度:冬季空调:66% 夏季通风:54%室外平均风速:冬季:0.9m/s 夏季:1.6m/s冬季:最多风向:NEN 平均风速:1.7m/s 频率:6%夏季:风向:NE 频率:18%极端温度:最高:41.8 ℃最低:-16℃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30.7℃供暖期天数:99 天建筑气候分区(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寒冷地区建筑平面图及说明:详见设计书最后图纸。

室内计算参数: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北京地方标准)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办公室:20℃会议室,档案室,接待室:18℃锅炉房,走道,开水间,楼梯间,洗手间:16℃散热器种类、规格以及安装方式:散热器选用较为常见的铸铁设计热媒及系统形式:95℃/70℃双管上供下回式重力循环热水系统根据公用建筑办公楼适宜水温不超过95℃的原则,选用供水温度为95℃,回水温度70℃的热水供暖系统。

选用双管上供下回式重力循环热水系统,其特点为不消耗电能,室温可调节,但是作用压力小且易产生垂直失调,只适用于作用半径不超过50m的三层一下建筑,考虑到该项目为2层办公楼,故采用此系统方案。

供暖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暖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暖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背景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供暖设施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在我国北方,供暖问题是每年冬季必须解决的大事,而供暖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效果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因此,对于供暖设施的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介绍供暖设备的运作原理、安装方法、使用技巧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使学员能够全面理解供暖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掌握供暖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保养等技能,提高供暖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提高学员在供暖领域的专业水平。

三、课程内容1. 供暖设备的种类和特点2. 供暖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3. 供暖设备的安装和使用技巧4. 供暖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法5. 供暖设备的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四、教学方式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和现场观摩等多种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配备供暖设备的实验室和模拟教学场地;2. 教学设备:各类供暖设备及其配件、工具和安全防护用品等;3. 教学资料:教材、课件、案例分析、实验指导书等。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学员的出勤情况、听课、讨论和提问的情况等;2. 实验操作:学员的实验操作技术和实际操作效果;3. 课程论文:学员撰写的论文质量和水平。

七、结业证书结业证书将按照学员的表现和成绩进行评定,颁发给合格的学员,并在证书上注明课程学时、教学内容和成绩等相关信息。

八、课程总结本课程通过系统、全面、实用的教学方法,为学员提供了一套有效的供暖设备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提高了学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满足社会对供暖领域的需求,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供暖技术人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1章建筑概况 (1)工程概况 (1)设计概况 (1)设计内容 (2)第2章设计参数 (2).室外气象参数 (2)室内设计参数 (2)围护结构热工参数 (3)第3章供暖负荷计算 (3)热负荷组成 (3)校核最小传热组 (3)校核外墙最小热阻 (3)校核屋面最小热阻 (4))热负荷计算 (4)主要计算公式 (4)热负荷计算实例 (6)第4章供暖系统方案的确定 (7)第5章散热器的选择计算 (8)散热器的选用 (8)散热器的布置 (8)散热器的计算 (8)。

基本公式 (8)散热器计算实例 (9)各房间散热器片数 (9)第6章水力计算 (11)确定系统原理图 (11)系统水力计算 (11)设计小结 (16)参考文献 (16)…第1章建筑概况工程概况本工程设计对象位于天津市,建筑功能为住宅小区,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1113㎡。

一至五层为单元房,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分析,房间主要分以下类型:卧室、餐厅、客厅、走道、卫生间、厨房设计概况本设计为整栋住宅楼冬季室内采暖工程,按要求应实行采用分户计量系统。

设计内容!(1)设计准备(收集和熟悉有关规范、标准并确定室内外设计参数)(2)采暖设计热负荷及热指标的计算(3)散热设备选择计算(4)布置管道和附属设备选择,绘制设计草图(5)管道水力计算(6)平面布置图、系统原理图等绘制(7)设备材料表、设计及施工说明的编制第2章设计参数}室外气象参数(1)地理纬度:北纬39°,东经117°16′;(2)大气压力及海拔:冬季大气压力102660Pa,夏季大气压力100480Pa;(3)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供暖-9℃;(4)冬季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6m/s;(5)冬季室外平均风速:s;室内设计参数本住宅楼供住户使用,精度要求不高,主卧室和次卧室供住宿或书房使用,餐厅、厨房、客厅和走道相通故设计温度相同,为方便起见都取18℃,主卫生间和客卫生间可供洗澡用故设为23℃,户间传热邻室温差取6℃,户内邻室传热温差为5℃。

《供暖房间的室内计算干球温度如下表:-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外窗:PA断桥铝合金(辐射率<=)-E中空玻璃(空气9mm),传热系数取 W/(㎡·K);外墙:多孔砖370(聚苯板):20专用饰面砂浆与涂层 +50膨胀聚苯板+370烧结多孔砖+20内外粉刷,传热系数取 W/(㎡·K);分户内隔墙:加气混凝土墙:20石灰、水泥、砂浆+200加气混凝土+20石灰、水泥、砂浆,传热系数取 W/(㎡·K);卫生间内隔墙:蒸压加气砼砌块墙:10水泥砂浆+100蒸压加气砼+21水泥砂浆,传热系数取 W/(㎡·K);楼板:40钢筋混凝土+120钢筋混凝土+66预制复合保温板,传热系数取 W/(㎡·K);屋面:钢筋砼板(聚苯板):10防水层+150水泥加气混凝土+50膨胀聚苯板+60锅炉渣+100钢筋混凝土+20石灰、水泥、砂浆,转热系数取 W/(㎡·K)内门:木框单层玻璃门(玻璃比例30%-60%)、单层钢窗,传热系数取 W/(㎡·K);。

外门:多功能户门,传热系数取 W/(㎡·K)。

阳台门:木框双层玻璃门、单层钢窗,传热系数取 W/(㎡·K)。

第3章供暖负荷计算热负荷组成对于集中供暖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在确定户内采暖设备容量和计算户内管道时,应考虑间歇供暖和分室调节引起的隔墙或楼板传热,计入向邻户传热引起的耗热附加即户间传热负荷,但户间传热负荷不统计在供暖系统的总负荷内,即共用立管负荷。

对户内供暖系统,其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应为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与户间传热负荷之和。

校核最小传热组校核外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是为了确定是否结露以及是否符合人体卫生要求。

3.2.1 校核外墙最小热阻&外墙:多孔砖370(聚苯板):20专用饰面砂浆与涂层 +50膨胀聚苯板+370烧结多孔砖+20内外粉刷,外墙热惰性指标D=;t∆=℃;允许温差yα=(㎡·K);外墙内表面传热系数n温差修正系数a=。

外墙属于Ⅱ类围护结构,查《供暖空调设计手册》219页得,天津市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we t = -11℃外墙最小传热阻n y w n min o t t -t a R α∆=)(,=8.7×6.01118×1.0)(+=㎡·K/ W外墙平均传热阻o R =1/K=1/=㎡·K/ W)由此可得o R 〉min o R ,,则外墙满足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要求,即内表面不会出现凝结水。

3.2.2 校核屋面最小热阻屋面:钢筋砼板(聚苯板):10防水层+150水泥加气混凝土+50膨胀聚苯板+60锅炉渣+100钢筋混凝土+20石灰、水泥、砂浆,转热系数取 W/(㎡·K ),屋面热惰性指标D = 允许温差y t ∆=℃;外墙内表面传热系数n α=(㎡·K );温差修正系数a=。

屋面属于Ⅱ类围护结构,则℃-11t w =e 屋面最小传热阻n y w n min o t t -t a R α∆=)(,=8.7×4.01118×1.0)(+=㎡·K/ W屋面平均传热阻o R =1/K=1/=㎡·K/ W'由此可得o R 〉min o R ,,则屋面满足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要求,即屋顶内表面不会出现凝结水。

3.2.3 校核外门最小热阻外门最小传热阻不应小于外墙最小传热阻的60%,即mino R ,=60%*=㎡·K/ W外门平均传热阻o R=1/K=1/=㎡·K/ W由此可得o R 〉min o R ,,则屋面满足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要求。

热负荷计算3.3.1 主要计算公式1.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1)(1)((''1m ch w n x x t t aKF Q ++-=式中 '1Q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形成的热负荷(W );a --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F --围护结构面积(㎡); 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n t --冬季采暖室内设计温度(℃);'w t --冬季采暖室外设计温度(℃);ch x --朝向修正系数,由于西宁地区的日照率为70%>35%,日照比较充分,所以北向取10%、南向取-20%、东、西向取-5%;~m x --外门修正系数,当为一道门时n x m %65=,n 为建筑楼层数。

2. 冷风渗透耗热量对于六层及六层以下的民用建筑主要考虑风压的作用。

n t t l L c Q w n p )(ρ28.0''0w '2-=式中 2Q '--冷风渗透耗热量(W );p c --冷空气的定压比热,p c =1KJ/(kg·℃)。

w ρ--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可由)273/(353ρ'w wt +=计算; '0L --在基准高度风压单独作用下,通过每米门、窗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量,[m ³/(m/h )],'0L 值可根据冬季室外平均风速查《2009全国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得到;—式中 l --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 ;n --风压单独作用下,渗透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按课本附录A 中A-6采用。

3. 户间传热负荷∑=h '3Δt KF h x Q式中'3Q --户间传热总负荷(W );K --户间楼板或隔墙的传热系数[W/(㎡·K )]; F --户间楼板或隔墙的传热面积(㎡); )h x --户间传热量附加率,对于顶层或底层房间取75%,标准层取50%;h Δt --户间传热计算温差(℃),取6℃。

4. 户内总热负荷'Q'3'2'1'Q Q Q Q ++=3.3.2 热负荷计算实例现以底层1002(客厅)为例说明计算步骤,其他房间的热负荷见附录1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表。

/1、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1Q (1)东外墙221.17.3*7.5m om F ==, )/(54.02K m W K ⋅=,%5-=ch x ,0.1=a ,北外墙的传热耗热量为:)1)((''1ch w n x t t aKF q +-=W 9.2365%)W -(1×9)(18×17.1×0.54×0.1=+=(2)南外墙29.6)2.2*33*5.4(m F =-=,)/(54.02K m W K ⋅=,%20-=ch x ,7.0=a ,北外窗的传热耗热量为:")1)((''1ch wn x t t aKF q +-=W 3.5620%)W -(1×)9(18×6.9×0.54×7.0=+= (3)南外门26.62.2*3m F ==,)/(5.22K m W K ⋅=,%20-=ch x ,7.0=a ,南外门的传热耗热量为:)1)((''1ch w n x t t aKF q +-=W 5.24920%)W -(1×9)(18×6.6×2.5×7.0=+=(4)地板第一地带 2126.1935.4228.52m F =⨯+⨯=,)/(47..02K m W K ⋅=,1=a , 第二地带 2226.735.2228.12m F =⨯+⨯=,)/(23..02K m W K ⋅=,1=a ,(第三地带 23448.028.135.0m F =⨯=,)/(12..02K m W K ⋅=,1=a , 地板的传热耗热量为:W t t aKF q w n 29127*12.0*448.027*23.0*26.727*47.0*26.19)(''1=++=-=∑108房间(次卧2)围护结构传热耗量为:W W Q 7.833)2915.2493.569.236('1=+++=2、冷风渗透耗热量'2Q南外窗 查《使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阳台外门渗透冷空气量)/(1.1m 3'0h m L ⋅=,,15.0=n ,3/337.1m kg w =ρ,)/(01.1K kg kJ C p ⋅=,m l 6.12=, 南外窗冷风渗透耗热量:W W n t lt L c Q w n p 2.2115.0)189(6.121.11.3371.0128.0)ρ28.0''0w '2=⨯+⨯⨯⨯⨯⨯⨯=-=3、户间传热负荷'3QW W x Q h 5762359.07.0Δt KF h '3=⨯⨯⨯==∑1002(客厅)房间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为:W W Q Q Q Q 9.911)572.217.833('3'2'1'=++=++=|4、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表5、各个用户的总负荷第4章供暖系统方案的确定1、供暖热媒采用低温热水,由外部热网集中供应;在建筑物的供暖入口处装置加压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