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蠕虫总结
07第七章 医学蠕虫
第七章医学蠕虫蠕虫(helminth)是一类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借身体肌肉伸缩作蠕形运动而故名。
与人体有关的蠕虫包括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和棘头动物门的各种低等动物。
蠕虫种类繁多,分布甚广,可营自生生活和寄生生活。
能寄生人体的蠕虫称医学蠕虫。
根据是否需要中间宿主,可将蠕虫分为两大类:①土源性蠕虫,生活史简单,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在外界环境中发育成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肠道线虫多属此类。
②生物源性蠕虫,生活史较复杂,完成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其幼虫需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后才能感染人,所有吸虫、大部分绦虫、组织内线虫多属此类。
有些蠕虫的幼虫进入非适宜宿主体内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可存活较长时间,并在组织中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病变,引起幼虫移行症。
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幼虫移行症分为皮肤幼虫移行症与内脏幼虫移行症。
人体的幼虫移行症多由寄生于动物的蠕虫幼虫引起,如犬钩口线虫幼虫、斯氏狸殖吸虫童虫,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等。
线虫线虫(nematode)属于线形动物门的线虫纲(Class Nematoda),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多数营自生生活,少数营寄生生活。
常见寄生于人体的线虫约10余种。
1.形态成虫圆柱状或线状,两侧对称,不分节。
小者长不及1cm,大者可达1m以上。
雌雄异体,雌虫较大,尾端多尖直;雄虫较小,尾端多向腹面卷曲或膨大成交合伞。
·消化系统较完整,包括口腔、咽管(食道)、肠和肛门。
·生殖系统为细长弯曲的管状结构。
雌性生殖系统多为双管型,每一管道均由卵巢、输卵管、受精囊、子宫构成,两个子宫末端汇合于阴道,以阴门开口于虫体腹面。
雄性生殖系统为单管型,由睾丸、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组成,射精管最后入泄殖腔,有交合刺1根~2根(图7-1)。
图7-1 线虫内部构造模式图虫卵一般为卵圆形,黄色、棕黄色或无色,无卵盖。
卵壳由3层组成,外层薄,称受精膜或卵黄膜;中层为壳质层,较厚,能抵抗一定的机械压力;内层为脂层或称蛔甙层,有调节渗透压作用。
实训报告医学蠕虫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了解医学蠕虫的基本概念、分类、生活史、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提高对医学蠕虫的认识和诊断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训内容1. 医学蠕虫的基本概念医学蠕虫是指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疾病的蠕虫。
根据寄生的部位和感染途径,医学蠕虫可分为肠道蠕虫、皮肤蠕虫和内脏蠕虫。
2. 医学蠕虫的分类(1)肠道蠕虫:包括蛔虫、钩虫、绦虫、姜片虫等。
(2)皮肤蠕虫:包括疥螨、虱、虱、蜱等。
(3)内脏蠕虫:包括血吸虫、肝吸虫、肺吸虫等。
3. 医学蠕虫的生活史医学蠕虫的生活史可分为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根据生活史的特点,医学蠕虫可分为直接发育型和间接发育型。
4. 医学蠕虫的临床表现(1)肠道蠕虫:可引起腹泻、腹痛、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
(2)皮肤蠕虫:可引起皮肤瘙痒、红疹、脓疱、溃疡等症状。
(3)内脏蠕虫:可引起肝、肺、心、脑等器官的病变,表现为相应的症状。
5. 医学蠕虫的防治措施(1)健康教育:普及医学蠕虫的防治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2)环境卫生: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改善居住条件,消灭中间宿主。
(3)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饮生水、不吃未煮熟的食物等。
(4)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类型的医学蠕虫,选用相应的驱虫药物进行治疗。
三、实训过程1. 讲解医学蠕虫的基本概念、分类、生活史、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2. 观察不同类型的医学蠕虫样本,如蛔虫、钩虫、绦虫等。
3. 分析医学蠕虫的生活史,了解其繁殖过程。
4. 学习医学蠕虫的临床表现,提高诊断能力。
5. 学习医学蠕虫的防治措施,掌握驱虫药物的使用方法。
四、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医学蠕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掌握了医学蠕虫的分类、生活史、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提高了自己的诊断能力和防治水平。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将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具体总结:1. 医学蠕虫的分类、生活史及临床表现方面,掌握了基本知识,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
医学蠕虫概述,线虫,蛔虫
似蚓蛔线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蛔虫 round worm
形态 生活史 致病 诊断 流行 防治
形态(Morphology)
成虫(Adult) 圆柱形,两端较细 雌虫较大(20-35)cm,尾端
尖直; 雄虫较小(15-31)cm,尾端
生物源性蠕虫(biohelminth):在生活史过程中至少 需要一个中间宿主的蠕虫。生活史为间接型。
线虫
nematode
一、形态特征
成虫 线状或长圆柱形,体不分节 左右对称,大小不一 雌雄异体,雌大雄小 具有完整的消化道
体壁Βιβλιοθήκη 角皮层 皮下层纵肌层
原体腔(假体腔)
蛔虫
鞭虫
钩虫
消化系统完整 口、咽、肠、肛门
6. 致病阶段:幼虫、成虫
7. 诊断阶段:虫卵、童虫、成虫
8. 成虫寿命:1年
9. 雌虫产卵量:24万/条/天
致病(Pathogenesis)
1、幼虫致病 移行:机械性损伤、肺部 病变(蛔虫性肺炎) 发育、蜕皮:毒性作用、 变态反应
致病
2、成虫致病 掠夺营养、损伤肠粘膜:呕吐、食欲不振、腹痛 超敏反应:荨麻疹等 并发症:
便 ➢ 苍蝇、蟑螂等有害昆虫传播
防治(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综合性防治措施: 查治病人、带虫者:阿苯达唑、甲苯达唑 加强粪便管理,建立无害化粪池 加强卫生教育,讲究个人卫生 消灭苍蝇、蟑螂等有害昆虫
诊 断 粪便直接涂片法操作过程
流行(Epidemiology)
分布: 呈世界性分布 温暖、潮湿、卫生条件差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儿童高于成人,农村高于城市
医学蠕虫学总论
线虫横切面体壁结构图
线虫内部结构模式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ife cycle)
线虫的发育阶段
虫卵——幼虫——成虫
生活史类型
直接型——土源性线虫
间接型——生物源性线虫
成虫致病 幼虫致病
幼虫造成的组织及器官损伤 幼虫移行症
定义: 一些动物寄生蠕虫的幼虫侵入人体 (非正常宿主)不能继续发育,但可在组织 中长期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病变。
线虫常见种类
蠕
虫
(Helminths, worms)
蠕虫:一类软体的,靠肌肉的收缩而作蠕 动状运动的多细胞无脊椎动物。 医学蠕虫:指引起人类疾病的寄生性蠕 虫。
医学蠕虫的主要类别:
线虫 (线形动物门) 吸虫 (扁形动物门) 绦虫 (扁形动物门) 棘头虫(棘头动物门)
蠕虫生活史特点
基本过程:成虫→虫卵→幼虫→成虫
土源性蠕虫(单宿主型)肠道线虫
生物源性蠕虫(多宿主型)吸虫、绦虫、
部分线虫
线虫概论
线虫属于线形动物门线虫纲
① 虫体线形或圆柱形,体不分节。 ② 雌雄异体,雌大雄小。 ③ 原体腔(假体腔)。 ④ 内脏器官呈细管状,包括消化、排泄、 神经和生殖系统。 ⑤ 虫卵多呈椭圆形,由卵壳和卵内容物构 成,卵壳分三层(卵黄膜、壳质层、脂 层)。 ⑥ 幼虫发育成熟需蜕皮四次。
医学蠕虫学
肝吸虫(华支睾吸虫)一、形态:1、成虫:体形狭长,背腹扁平,似葵花籽仁,具口、腹吸盘,雌雄同体:两个分支状的睾丸,子宫管状,弯曲2、虫卵:寄生人体的最小寄生虫卵,黄褐色,前窄后宽,前端有明显卵盖,具肩峰,小疣,卵内含毛蚴二、生活史:成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成虫寄生部位:人或哺乳动物的肝胆管终宿主:人及肉食哺乳动物(猫、狗等)保虫宿主:主要为猫、狗、猪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如沼螺,豆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和虾感染阶段:囊蚴感染方式:人因食入含有活囊蚴的淡水鱼、淡水虾致病阶段:主要由成虫在肝胆管寄生三、致病:致病主要由成虫在肝胆管内寄生所引起临床表现主要以消化道症状和肝胆症状为主阻塞性黄疸;胆管炎、胆囊炎;消化功能紊乱;肝硬化;胆石症四、诊断:病原学检查:取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虫卵粪检虫卵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五、流行:传染源:能排除华支睾吸虫卵的患者,感染者,受感染的家畜和野生动物六、防治原则:1、控制传染源治疗患者和感染者首选治疗药物:吡喹酮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便管理3、保护易感人群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一、形态1、成虫:长椭圆形,虫体肥厚,形似姜片,是寄生人体的最大吸虫,具口、腹吸盘,雌雄同体。
2、虫卵:椭圆形,淡黄色,寄生人体最大的寄生虫卵,卵壳薄,卵盖小,卵内含一个卵细胞和20—40个卵黄细胞。
二、生活史成虫→虫卵→毛蚴→胞蚴→两代雷蚴→尾蚴→囊蚴→成虫成虫寄生部位:人、猪的小肠内终宿主:人、猪(或野猪)保虫宿主:猪中间宿主:扁卷螺传播媒介:水生植物感染阶段:囊蚴感染方式:人因食入含有活囊蚴的水生植物或生水致病阶段:主要由成虫在小肠内寄生三、致病:姜片虫的致病作用由机械性损伤和代谢产物引起的超敏反应引起致病主要由成虫在小肠内寄生所引起临床表现主要为消化系统的症状肠梗阻,重度感染四、诊断1、粪检虫卵:直接涂片法(虫卵大,易识别)粪便浓集法(提高检出率)2、由粪便或呕吐物查成虫五、流行:姜片虫病是人、猪共患的寄生虫病传染源:患者、带虫者和猪,家猪是主要的保虫宿主六、防治原则:1、治疗病人,常用药物是吡喹酮2、加强粪便管理,防止人或猪的粪便污染水源3、关键在于不生食水生植物,提倡用熟饲料喂猪日本裂体吸虫(日本血吸虫)一、形态1、成虫雌虫:较细长,20mm,暗褐色,常处于雄虫的抱雌沟内,成合抱状态雄虫:较粗短,16mm,乳白色,腹吸盘后两侧体壁向腹面卷曲成抱雌沟2、虫卵:椭圆形,淡黄色,无卵盖,卵壳薄,卵壳一侧有一小棘,壳表面常附有宿主坏死组织残留物,卵内含一毛蚴二、生活史成虫→虫卵→毛蚴→两代胞蚴→尾蚴→童虫→成虫成虫♀♂寄生于肠系膜下静脉→♀产卵→血流→肠壁组织(入肝)→虫卵随坏死组织向肠腔溃破→粪排入水→毛蚴→钉螺(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皮肤→童虫→小静脉或淋巴管→右心→肺→肺泡小血管→左心→全身→肠系膜动脉→毛细血管网→肠系膜静脉→门静脉→成虫→逆行→肠系膜下静脉成虫寄生部位: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的门静脉-肠系膜静脉系统终宿主:人保虫宿主:牛、猪、犬、羊、猫中间宿主:钉螺感染阶段:尾蚴感染方式:主要接触含有尾蚴的疫水虫卵的去路:a、一部分虫卵穿过肠壁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b、一部分虫卵随血流回肝,在肝脏沉着,死亡钙化c、一部分虫卵在肠壁沉积钙化死亡致病阶段: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均可,主要致病因子为虫卵三、致病:致病阶段: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均可对人体造成损害,主要致病因子为虫卵在组织中沉积的虫卵可引起肝、肠壁的虫卵肉芽肿及纤维化,导致慢性血吸虫病临床表现1、尾蚴性皮炎2、童虫:肺部炎症3、成虫:静脉内膜炎,静脉周围炎4、虫卵:a、急性血吸虫病:虫卵周围形成嗜酸性小脓肿b、慢性吸血虫病:肝脏及结肠壁纤维化急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晚期血吸虫病:三大症状:肝脾肿大、腹水;门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异位血吸虫病:异位寄生:常见部位在肺,脑四、诊断:1、粪检虫卵:直接涂片法(粘液脓血便);沉淀集卵法2、检幼虫:毛蚴孵化法3、直肠镜活组织检查4.免疫学诊断:环卵沉淀法五、流行: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和病牛因素:a、粪中血吸虫卵污染水源b、水中有钉螺存在c、人群接触疫水六、防治原则:消灭传染源治疗药物:吡喹酮切断传播途径灭螺粪便管理安全供水保护易感者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一、形态:1.成虫:口吸盘=腹吸盘;并列:子宫与卵巢;一对睾丸;一对卵黄腺;2.虫卵:卵壳厚薄不均,卵盖大,常略倾斜二、生活史:成虫→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囊蚴→成虫移行途径:消化道、腹腔、横隔、胸腔、肺成虫寄生部位:人或肉食类哺乳动物的肺终宿主:人或肉食类哺乳动物保虫宿主:犬、狼等转续宿主:野猪、猪、兔、鼠、蛙、鸡、鸟等多种动物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类蜷科和黑贝类(川卷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蝲蛄感染阶段:囊蚴感染方式:人因食入含有活囊蚴的淡水蟹、蝲蛄或含幼虫的转续宿主的肉致病阶段:主要为童虫,成虫三、致病致病病主要由童虫,成虫在组织器官中移行、窜扰和定居所引起,可同时引起多种组织器官受损临床表现复杂:(一)、急性期:由童虫移行引起。
医学蠕虫
第三篇医学蠕虫蠕虫(helminth)为多细胞无脊椎动物,藉身体的肌肉收缩而作蠕形运动,故通称为蠕虫。
在动物分类学史上,蠕虫曾被认为是独立的,具有特殊性的一类动物。
但在分类学研究不断发展之后,人们发现蠕虫,实际上与人体有关系的包括扁形动物门(Phylum Platyhelminthes)、线形动物门(Phylum Nemathelminthes)和棘头动物门(Phylum Acanthocephala)所属的各种动物。
因此在分类学上,蠕虫这个名称已无意义;但习惯上仍沿用此词。
由蠕虫引起的疾病称为蠕虫病,具有重要意义的蠕虫种类几乎全部属于前两门。
第十四章吸虫第一节概论吸虫(trematode)属于扁形动物门的吸虫纲(Class Trematoda)。
寄生人体的吸虫属于复殖目(Order Digenea),称为复殖吸虫(digenetic trematode)。
复殖吸虫虽然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生活史复杂,但基本的结构(图14-1)和发育过程略同。
图14-1 复殖吸虫成虫形态构造示意图形态与功能大多数的复殖吸虫的成虫外观呈叶状或长舌状,两侧对称,背腹扁平,通常具口吸盘(oral sucker)与腹吸盘(acetabulum),内部结构如下:体壁组织吸虫成虫体表有凹窝、凸起、皱褶、体棘、感觉乳突等,其形态、数量、分布等随虫种与虫体部位而异。
体壁由体被(tegument)与肌肉层组成。
中间为实质组织(parenchymal tissue)和埋在实质组织中的消化、生殖、排泄、神经系统等,缺体腔。
体被为具有代谢活力的合胞体(syncytium),从外到内由外质膜(external plasma membrane)、基质(matrix)与基质膜(basal plasmamembrane)组成。
基质膜之下为基层(basement layer)。
肌肉层由外环肌(circular muscle)与内纵肌(longitudinalmuscle)组成。
医学蠕虫学考点总结
医学蠕虫学第一节线虫一、似蚓蛔线虫(一)形态1.成虫:圆柱形,形似蚯蚓(1)雌虫:较大,长20~35cm,尾直(2)雄虫:较小,长15~31cm,尾端向腹面弯曲2.虫卵:自人体排出的蛔虫卵,有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两种。
(1)受精卵:宽椭圆形,棕黄色,卵壳厚,外被波浪状的蛋白质膜,卵壳内有一个椭圆形的卵细胞。
(2)未受精卵:长椭圆形,卵壳蛋白质膜较薄,卵壳内含大小不等的卵黄颗粒,也称折光颗粒。
(感染期虫卵:受精卵细胞不断分裂而形成幼虫盘曲在壳内。
)(二)生活史成虫→虫卵→感染性虫卵→幼虫→(小肠壁静脉或淋巴管→肝→右心→肺→气管→咽喉→胃→小肠)成虫寄生部位:人小肠;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感染方式:经口感染(三)致病幼虫:蛔蚴性肺炎成虫:掠夺营养;损伤肠黏膜,并发症(肠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四)实验诊断1.直接涂片法:检出率一张80%,三张95%。
2.试验驱虫法:就是不论有虫没虫,先吃驱虫药。
看是否有虫打出来。
(五)防治原则1.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加强预防工作;2.加强粪便管理;3.普查普治。
二、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一)形态1.成虫:虫体细长,10mm;头部具头腺,可分泌抗凝素;口囊发达(十二指肠钩虫:两对钩齿;美洲钩虫:一对板齿)。
(1)雌虫:尾端呈圆锥状。
(2)雄虫:尾端膨大成交合伞。
2.虫卵:椭圆形,无色透明,卵壳薄,刚排出虫体的的虫卵内含2~4个卵细胞。
(二)生活史成虫→虫卵→杆状蚴→丝状蚴→真皮的血管、淋巴管→右心→肺→气管→咽喉部→胃→小肠→成虫寄生部位:小肠感染阶段:丝状蚴感染方式:丝状蚴从皮肤钻入人体(三)致病幼虫:(1)钩蚴性皮炎(2)呼吸道症状:肺部炎症成虫:(1)贫血(2)消化道症状(3)异嗜症(四)实验诊断1.直接涂片法;2.饱和盐水浮聚法;3.钩蚴培养法。
(五)防治1.治疗患者、控制传染源是预防钩虫病传播的重要环节。
常用驱虫药物有:甲苯咪唑、丙硫咪唑、噻苯咪唑等药。
医学蠕虫
返 回
鞭虫(毛首鞭形线虫)
定义:鞭虫又称毛首鞭形虫,寄生于人回盲肠
部、阑尾、结肠等处引起鞭虫病。鞭虫病广泛分 布于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各地都有分布, 常与蛔虫病分布一致。
鞭虫(毛首鞭形线虫)
形态结构 (一)成虫 成虫虫体形似马鞭,前3/5纤细,后2/5粗短, 口腔极小,烟管细长,外包又有一串较大的杆 状细胞,排列形成杆状体,灰白色,雌雄异体。 雄虫长约30~45mm,尾端向腹面卷曲,末端 有一根交合刺,长2.5mm,外有鞘,鞘表面有 小刺。 雌虫略大,长30~50mm,生殖器官为单管型, 阴门位于虫体粗大部前方的腹面,尾端直而钝 圆,有肛门开口。 (二)虫卵 虫卵呈纺锤形或橄榄形,长宽约为(50~54) um× (22~23) um虫卵两段各有一透明塞状突 起,成为透明栓.
鞭虫(毛首鞭形线虫)
流行特点: 鞭虫分布与蛔虫相似,虫卵但感染率比蛔虫低,多见于热带、 亚热带及温带地区。人是唯一传染源。 防治措施: 防治与蛔虫相似。驱虫采用甲苯咪唑,阿苯哒唑效果较好,噻嘧啶 与甲苯咪唑合用效果更好。治疗一般需要2~3个疗程。
蛲虫(蠕形住肠线虫)
流行特点
1、蛲虫呈世界性分布,其感染率与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无 密切联系 2、蛲虫的传染主要在幼儿及儿童间传染较广泛 3、儿童集体机构及家庭聚集性地方分布
防治原则
1、讲究公共卫生、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
2、普查普治 对蛲虫病流行的地区,应有计划地对儿童集居地 成员进行普查普治,以彻底消灭传染源。
医学蠕虫
蛲虫 (蠕形住肠线虫) 鞭虫
线虫
(毛首鞭形线虫)
蛲虫(蠕形住肠线虫)
定义:蛲虫,蠕形住肠线虫,主要寄生于人的 盲肠附近,引起蛲虫病。蛲虫病分布广泛,各 种年龄的人均可感染,但以9岁以下的儿童感染 最为常见。
医学蠕虫学总结
——形成囊蚴encystedmetacercaria——被人吞食——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
卵巢ovary与子宫并生殖系统
2个睾丸前后排列:虫体后1/3
2个睾丸:虫体后1/3
2个睾丸高度分支前后排列于虫体后半部
7个睾丸腹:吸盘之后
卵黄腺
虫体两侧
发达,位于虫体两侧
生活史
寄生胆道的成虫——排出虫卵——随粪便入水——虫卵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摄入在螺体内孵化为毛蚴miracidium、胞蚴sporocyst、雷蚴redia、尾蚴cercaria——尾蚴从螺体逸出——在第二宿主淡水虾、鱼中形成感染期:囊蚴encystedmetacercaria——经人口进入——在十二指肠破囊形成成虫
人类可能是斯氏狸殖吸虫吸虫的非正常宿主,侵入人体的大多为幼虫阶段,到处游窜——幼虫移行症larvamigrans
成虫在小肠上段——虫卵随粪便排出——在水中适宜温度下发育为毛蚴miracidium——进入中间宿主扁卷螺——形成胞蚴sporocyst、雷蚴redia、尾蚴cercaria——从螺体逸出的尾蚴在水生植物菱角、荸荠表面形成囊蚴——人喝生水感染——在小肠发育为成虫
卫氏并殖吸虫
Paragonimuswestermani
斯氏狸殖吸虫
Pagumogonimus
Skrjabini
布氏姜片吸虫
Faciolopsis
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japonicum
雌性生殖系统
医学寄生虫总结
寄生虫医学蠕虫学总结一、似蚓蛔线虫(蛔虫)1. 生活史:人误食卵,小肠→肺泡→咽→胃→小肠发育为成虫。
成虫寄生小肠,以半消化食物为营养,卵随粪排出。
受精卵2-3周发育为感染期卵寄生部位:小肠感染阶段:感染期卵感染途径:口吞入虫卵→成虫产卵,2-2.5个月成虫寿命约1年 2. 致病:幼虫:蛔幼性肺炎——幼虫在肺泡中,代谢产物、蜕皮物等,可引起肺炎,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咯痰、哮喘等症状。
幼虫移行经过肝时,咳导致轻微的炎性病灶。
成虫:夺取营养代谢产物和机械刺激合并症:胆道蛔虫症肠梗阻肠穿孔阑尾炎3. 防治药物:肠虫清、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左旋咪唑、三苯双脒二、毛首鞭形线虫(鞭虫)1. 生活史:成虫寄生于盲肠,虫多时也可寄生结肠、直肠、回肠下段。
卵在外界约3周,发育为含幼虫的感染性卵。
卵被误食,小肠内孵出幼虫,侵入黏膜,10天发育,返回肠腔,移行到盲肠,发育为成虫。
感染→成虫产卵,1-3个月。
成虫寿命3-5年。
2. 致病:掠夺营养损伤肠壁轻者:无症状重者:头晕、腹痛、腹泻、食欲不振、消瘦、贫血。
重度感染的儿童可直肠脱垂,30%。
3. 防治药物:阿苯达唑、甲苯达唑三、蠕形住肠线虫1. 生活史:寄生于盲肠,结肠上段,以肠内容物/血液/组织液为食。
肛周产卵,6h发育为感染期卵。
误食感染期卵→小肠内孵出幼虫→下行并蜕皮2次→回盲部发育(蜕皮1次)为成虫。
食入虫卵→成虫产卵,约1个月。
成虫寿命2~4周,最长101天。
2. 致病:刺激作用:肛门、会阴部奇痒,搔破感染。
烦躁不安,易怒,夜惊,失眠。
消化不良,腹痛,腹泻,发育/健康。
异位侵袭阴道(阳性57.1%),输卵管、卵巢、子宫内膜,引起肉芽肿,误诊为肿瘤、结核。
也可侵入腹腔、肝、脾、肺、前列腺等。
3. 防治药物: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四、钩虫1. 生活史:感染阶段:丝状蚴(filariform)感染途径:皮肤、口(十二指肠钩虫)移行:皮肤循环→肺→咽→小肠寄生部位:小肠丝状蚴→成虫 5-7周成虫寿命5-10年 2. 致病:幼虫致病:钩蚴性皮炎:发生率高,俗称“粪毒”或“地痒疹”,好发于春夏之交机理:丝状蚴穿过皮肤时介导引起Ⅰ型超敏反应临床表现:足趾或手指间皮肤较薄处或足背及其它部位暴露的皮肤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奇痒无比;搔破后可引起继发感染。
观察医学蠕虫实验报告
观察医学蠕虫实验报告引言医学蠕虫是一种寄生在人类或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常见的有蛔虫、钩虫等。
为了深入了解医学蠕虫的生活习性和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我们进行了一次观察医学蠕虫的实验。
实验设计我们选取了常见的蛔虫作为实验对象,以了解其生命周期和行为特征。
实验设计如下:1. 实验材料:医学蠕虫、宠物猫粪便2. 实验仪器:显微镜、显微摄像机3. 实验步骤:- 收集宠物猫的粪便样本,制备试样;- 使用显微镜观察试样中的蛔虫样本;- 使用显微摄像机记录观察到的蛔虫图像;- 分析观察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观察结果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现象:1. 外观特征:蛔虫呈细长的圆柱状,体长3-5厘米左右,外表呈淡粉色或淡白色,表面光滑。
2. 移动方式:蛔虫通过蠕动的方式前进,身体呈波动状,灵活而有力。
3. 生活环境:蛔虫常寄生于人体小肠,尤其是儿童较多。
它们吸收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严重感染时可能导致消瘦、腹痛等症状。
4. 生命周期:人体内的蛔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卵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成幼虫,再经过摄食感染进入人体。
幼虫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成虫寄生于小肠,进行繁殖。
实验讨论与结论通过观察医学蠕虫的实验,我们对医学蠕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了初步的了解。
蛔虫是一种典型的寄生虫,通过人体内的寄宿,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由于蠕虫的生活周期和寄生习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和控制医学蠕虫感染:1. 定期洗手:合理养成洗手习惯,尤其是在接触土壤、土地、宠物等可能存在寄生虫的环境后。
2. 食品安全:食品应充分煮熟,避免通过食物感染蠕虫。
3. 环境卫生:保持环境清洁,减少蠕虫滋生的机会。
4. 防止传播:避免接触已感染蠕虫的猫、狗等宠物。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医学蠕虫的生命周期、传播途径和定植机制,以制定更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减少医学蠕虫感染所带来的危害。
结语通过观察医学蠕虫的实验,我们对这种寄生虫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和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人体寄生虫学:蠕虫小结及病例讨论
蠕虫小结
蠕虫(helminth)是一类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其身 体能借助肌肉收缩做蠕形运动, 包括扁形动物门、 线形动物门和棘头动物门所属的各种动物。
蠕虫成虫左右对称、形态和大小因虫种而异,有 体壁和器官分化,生殖系统发达。
医学蠕虫(Medical helminths)是指寄生于人 体组织器官,并能导致病理改变,进而引起临床 症状和体征的蠕虫。由蠕虫引起的疾病称蠕虫病 (helminthiasis)。如蛔虫病、血吸虫病等。
病原学检查:粪 便、十二指肠引 流液查虫卵 ; 免疫学辅助诊断 (ELISA),B超 、CT等辅助诊断
病原学检查:粪 便查虫卵
卫氏并 殖吸虫
日本血 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1.急性期:主要为童虫移行、窜扰所 致的机械性损伤和超敏反应。2.慢性期:童虫侵入肺 部至发育为成虫及成虫寄生引起的病变。①脓肿期② 囊肿期③纤维瘢痕期。临床胸肺型为主,也可见腹肝 型、皮下型、 脑脊髓型、亚临床型等
生活史:可分为直接发育型(土源性线虫,如蛔虫、鞭虫、 蛲虫和钩虫等)和间接发育型(生物源性线虫,如丝虫、旋 毛虫、结膜吸吮线虫)。
消化道:蛔虫、钩虫、蛲虫、鞭虫(土源性蠕虫) 组织内:丝虫、旋毛虫、广州管圆线虫(生物源性蠕虫)
致病:线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机械性损害和毒性作用,成 虫和/或幼虫均有致病作用。
包括:吸虫、绦虫和线虫
吸虫
形态特点:大多吸虫成虫身体扁平、两侧对称,有两个吸盘 消化系统:包括口、咽、食道及肠管 生殖系统:除裂体科(如血吸虫)是雌雄异体外,其他均为雌
雄同体 生活史:需1-2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或软体动
物,第二中间宿主为鱼、虾、甲壳类或节肢动物(如蚊), 终宿主为脊椎动物和人 生活史基本类型:包括虫卵、毛蚴、胞蚴(母胞蚴、子胞蚴) 、雷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囊蚴、后尾蚴和成虫 生殖方式:包括在第一中间宿主体内进行的无性生殖和终宿主
第三十三章-医学蠕虫(蛔虫)
(三)致病性 左:班氏丝虫-乳糜尿 右:睾丸鞘膜积液
五、旋毛形线虫(旋毛虫)
(一)形态
成虫呈乳白色,前端稍细,雄虫长1.4-1.6mm;雌虫长3-4mm。
雄虫尾端具有一对叶状交配附器,无交合剌。
(一)形态
幼虫囊包呈梭形,其纵轴与肌纤维平行,大小 为0.25-0.5mm*0.21-0.42mm,一个囊包内含1-2条 幼虫。
成虫寄生于人体 的盲肠、结肠和回肠下 段。以肠内容物、肠组 织或血液为食。交配后 雄虫死亡,雌虫产卵于 肛周和会阴皮肤皱褶处
后死亡。虫卵经6-8h 发育为感染期虫卵, 经肛-手-口途经感染, 幼虫在十二指肠孵出, 下行至结肠发育为成 虫。
(三)致病性
蛲虫病患儿临床表现
蛲虫在肛周的活动
雌虫的产卵活动可引起肛门及会阴部皮肤瘙痒及炎症,并影 响患者睡眠。还会引起细菌继发感染及异位寄生,影响发育。
图形比较见后
三、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十 二 指 肠 钩 虫
美 洲 钩 虫
成虫
口囊
交合伞
交合剌
(一)形态:
2、虫卵:
两种钩虫卵相似。均为椭圆形,大小为58-76μm*36-40μm,卵壳薄 无色透明,卵内细胞多为4—8个,卵壳与卵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环形空隙
(二)生活史:
经皮肤粘膜钻入感染 丝状蚴
第二期杆状蚴
成虫寄生于小肠上段
虫 卵 随 粪 便 排 出
第一期 在温暖、潮湿、荫蔽氧气充足的疏 杆状蚴 松土壤中发育为幼虫
(三)致病性:
1、幼虫的致病性:可引起钩蚴性皮炎和钩蚴性肺炎。 2、成虫的致病性:通过吸血和失血引起缺铁性贫血为主要
临床表现的钩虫病。
四、班氏吴策线虫与马来布鲁线虫 (班氏丝虫与马来丝虫)
18种医学原虫和蠕虫的生活史要点总结
18种医学原虫和蠕虫的生活史要点总结第一篇:18种医学原虫和蠕虫的生活史要点总结寄生虫的生活史要点总结λ医学原虫学1.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部位:结肠+肝+肺+脑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阶段:四核包囊,致病阶段:滋养体,诊断阶段:滋养体和包囊2.蓝氏贾第鞭毛虫寄生部位:十二指肠和小肠上端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阶段:四核包囊。
致病虫期:滋养体。
诊断阶段:四核包囊和滋养体3.阴道毛滴虫寄生部位:女性阴道和男性尿道感染方式:直接和间接传播(性交和坐式马桶)感染阶段,致病阶段,诊断阶段:滋养体4.疟原虫寄生部位:红细胞内感染方式:皮肤黏膜感染阶段:子孢子,致病阶段:红细胞内裂子体,诊断阶段:红细胞内疟原虫传播媒介:按蚊,传播阶段:配子体5.刚地弓形虫寄生部位:所有有核细胞内感染方式:先天经胎盘感染,后天经口感染,经皮肤黏膜感染,眼结膜感染感染阶段:假包囊,包囊,卵囊。
致病阶段:包囊,滋养体。
诊断阶段:滋养体终宿主:猫和猫科动物,中间宿主:人和哺乳动物λ医学蠕虫1.华支睾吸虫寄生部位:人的肝胆管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阶段:囊蚴,致病阶段:成虫,诊断阶段:虫卵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终宿主:人和肉食哺乳动物 2.卫氏并殖吸虫人兽共患寄生部位:肺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阶段:囊蚴,致病阶段:成虫和童虫,诊断阶段:虫卵(烂桃样样血痰和咯血)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类,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和蝲蛄3.斯氏狸殖吸虫人兽共患4.血吸虫寄生部位: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感染方式:皮肤黏膜感染阶段:尾蚴,致病阶段:尾蚴,童虫,成虫,虫卵。
诊断阶段:虫卵中间宿主:淡水螺类(钉螺),终宿主:人和哺乳动物5.曼氏迭宫绦虫寄生部位:小肠感染阶段:原尾蚴,裂头蚴,致病阶段:幼虫,诊断阶段:虫卵6.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寄生部位:人体肠道,皮下,肌肉,内脏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阶段:囊尾蚴,虫卵,致病阶段:囊尾蚴和成虫7.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寄生部位:人的小肠上端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阶段:囊尾蚴,致病阶段:孕节,诊断阶段:孕节,虫卵,头节唯一的终宿主牛线虫8.似蚓蛔线虫(蛔虫)寄生部位:小肠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阶段:感染期虫卵,致病阶段:成虫和幼虫,诊断阶段:虫卵9.毛首鞭形线虫(鞭虫)寄生部位:人体盲肠感染阶段:感染期虫卵,致病阶段:幼虫和成虫,诊断阶段:虫卵10.蠕形住肠线虫(蛲虫)寄生部位:回盲部感染方式:肛门——手——口,空气吸入感染阶段:感染期虫卵,致病阶段:成虫,诊断阶段:虫卵11.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寄生部位:小肠感染方式:经皮肤感染阶段:丝状蚴,致病阶段:幼虫,成虫,诊断阶段:虫卵12.旋毛形线虫(旋毛虫)寄生部位:宿主横纹肌细胞内(幼虫)感染方式:食入含幼虫囊包的肉制品感染阶段:幼虫囊包,致病阶段:幼虫,诊断阶段:肌肉活组织查获幼虫囊包丝虫13.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夜现周期性)感染阶段:感染期幼虫,致病阶段:成虫,诊断阶段:血液中查找微丝蚴鸭梨自己总结滴,因为寄生虫生活史的要点容易记混淆,所以自己总结一下,顺便给大家分享哈,忽忽,资料比较简单,只是用于鉴别记忆的,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祝大家考试顺利区别:1.蠕虫(Helminthes)是多细胞动物,大部分的蠕虫存在自然界中,少部分会寄生在动植物体内或体表,寄生在人类身上的蠕虫称作医学蠕虫。
寄生虫学医学蠕虫
医学蠕虫一、线虫和棘头虫二、吸虫三、绦虫一、线虫和棘头虫大多数线虫营自生生活,广泛分布在淡水、海水、沙漠和土壤等自然环境中;营寄生生活的只是其中很少的种类,常见的寄生于人体并能导致严重疾患的线虫约有10余种。
重要的有蛔虫、钩虫、丝虫和旋毛虫等。
线虫概述(1)形态成虫:典型的线虫呈两侧对称的圆柱形,前端一般较钝圆,后端逐渐变细,体不分节。
寄生人体的线虫,不同种类虫体的大小长短相差悬殊。
除极少数虫种外,均为雌雄异体。
雄虫一般比雌虫小,且尾端多向体腹面卷曲或膨大。
虫卵:寄生线虫的虫卵一般为卵圆形,呈黄色、棕黄色或无色。
自人体内排出时,虫卵内细胞发育的程度因虫种而异,有的线虫卵内的细胞尚未分裂,如受精蛔虫卵;有的已分裂为数个细胞,如钩虫卵;有的则已发育为蝌蚪期胚,如蛲虫卵;有的虫种,虫卵内的胚胎在子宫内即发育成熟,排出时已为幼虫阶段,如丝虫。
(2)生活史:包括卵、幼虫和成虫三个发育阶段。
线虫的生活史以有无中间宿主分为两种类型:①属土源性蠕虫的线虫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在外界发育为感染期卵或感染期幼虫;②属生物源性蠕虫的线虫需中间宿主。
(3)致病:寄生线虫机械性破坏和毒性作用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虫种、寄生数量、发育阶段、寄生部位以及人体对寄生虫的防御能力与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
感染阶段为幼虫的寄生线虫,当幼虫侵入皮肤时,可以引起皮炎;当幼虫在体内移行或寄生于组织内时,可引起局部炎症反应或全身反应。
成虫致病多与寄生部位有关,一般均可导致组织出现损伤、出血、炎症和细胞增生等病变。
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
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蛔虫病。
(1)形态:①成虫:虫体为圆柱状,头、尾端略细,形似蚯蚓;②虫卵:有受精卵(宽椭圆形)和未受精卵(长椭圆形)两种。
(2)生活史: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以空肠最多。
(3)致病:幼虫致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超敏反应。
成虫致病:是致病的主要阶段,可引起营养不良、变态反应、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胰腺炎和肠梗阻等并发症。
医学蠕虫总结
雄虫长3~4.5cm,尾部向腹面卷曲。
雌虫长3.5~5cm,尾部直而钝圆。
虫卵:
①纺锤形,黄褐色,大小为50~54µm×22~23µm。
②卵壳较厚,由脂层、壳质层、和蛋白质膜组成。
③透明栓或称盖塞:卵两端各有一个。
④卵内含有未分裂的卵细胞
盲肠
感染期卵
经口
主要是成虫
1.轻度感染:一般无明显症状。
(700- 1000节)。雌雄同体。
按功能分成:
头节(圆球形,有吸盘和小钩)、颈节、链体三部分
虫卵:圆球形。有胚膜和六钩蚴。
囊尾蚴:椭圆、黄豆大小、乳白色、
囊状小泡。
虫卵
夺取营养,消化道功能紊乱,合并囊虫病
牛带绦虫
成虫:体长4-8米,体分节(1000-2000节)头节(方形,有吸盘,无小钩)
小肠
牛囊尾蚴
未受精卵长椭圆形,卵壳及蛋白膜薄,内为卵黄颗粒
小肠
感染期卵
经口
幼虫、成虫
1.幼虫的致病作用
(1)呼吸道症状--移行损伤所致
(2)全身或局部超敏反应--虫体代谢产物所致
2.成虫的致病作用
(1)夺取营养
(2)消化道症状
(3)并发症
(4)超敏反应
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虫卵浓集法、实验性驱虫法
钩虫
鞭虫
成虫:
①虫体长30~50mm,前3/5较细,后2/5较粗,形如马鞭。
2.重度感染:可出现食欲减退、头晕、腹痛、腹泻、消瘦、贫血。
3.严重慢性感染:可导致直肠脱垂等症状。
生理盐水涂片。
沉淀法及饱和盐水漂浮法。
蛲虫
丝虫唯一直接产蚴
成虫形态
1.虫体细长如丝线,体表光滑,乳白色。
医学蠕虫学总结
①粪便直接涂片法; ②饱和盐水浮聚法; ③改良加藤法; ④钩蚴培养法; ⑤痰液检验;
病人、 防治:加强个 带虫者; 人保护;
阿苯哒唑、甲苯哒唑; 钩蚴性皮炎患者可采 用热毛巾敷于患处; 左旋咪唑涂剂、软膏;
肌肉活检; 阿苯哒唑、甲苯哒唑;
人; 多种哺 乳动物;
整个生活史 均营寄生,完 成生活史必 须经历宿主 更换;
椭圆形,不对 称,壳薄厚不均 匀;
浅黄色,椭圆 形,卵壳薄厚均 匀,无卵盖,卵 壳一侧有一逗 点状小棘,表面 常附有宿主组 织残留物;卵壳 内侧一薄层胚 膜,内含一成熟 毛蚴,毛蚴和胚 膜间常可见大 叫不等圆形或 椭圆形油滴状 分泌物;
误食转续宿主肉 第一:淡水螺; 第二:溪蟹石蟹; 终:果子狸、猫犬; 转续:蛙鸟鸡鸭; 人并适宜宿主
无色透明,不对称 D 形卵,卵 壳由内到外分:脂层、壳质层、 蛋白质膜(光滑);排除虫卵 内含幼虫,虫卵一端有幼虫孵 出口;
感染期卵(雌虫 夜间爬出肛门 产卵);
经口感染(不 全);
大 C 形;2 对钩齿;背 辐肋远端分为 2 支-再 分为 3 小支;交合伞撑 开时呈圆形;交合刺末 端分开;有尾刺;
病人、 带虫者;
防治:驱虫治 疗;粪便无害 化处理,注意 个人卫生、饮 食习惯,保护 水源与环境 卫生;
小肠下段、盲 肠、结肠,重度 可至胃、食道;
肠内容物、组 织、血液;
肛门、会阴部搔痒,搔破继发感染;儿童烦躁、 夜惊、失眠、夜间磨牙等精神神经症状,严重可 致脱肛; 并发症(异位寄生):蛲虫性阑尾炎,蛲虫性泌 尿生殖系统炎症;
微丝蚴:体核清 晰可数;头间隙 短;体态柔和有 大弯;没有尾核;
微丝蚴:体核紧 密重叠不可数; 头间隙长;体态 僵直,大弯中有 小弯;有 2 个尾 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病变:肉芽肿和纤维化。最重要,可引起肝硬化
涂片法、水洗沉淀孵化法、直肠镜活组织检查
蛔虫
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
成虫:◆圆柱形,长约一尺,似蚯蚓;
◆活时淡红或乳脂色,死后灰白色;
◆雌雄异体。
受精卵宽椭圆形,卵壳及蛋白膜厚,内有卵细胞
(700- 1000节)。雌雄同体。
按功能分成:
头节(圆球形,有吸盘和小钩)、颈节、链体三部分
虫卵:圆球形。有胚膜和六钩蚴。
囊尾蚴:椭圆、黄豆大小、乳白色、
囊状小泡。
虫卵
夺取营养,消化道功能紊乱,合并囊虫病
牛带绦虫
成虫:体长4-8米,体分节(1000-2000节)头节(方形,有吸盘,无小钩)
小肠
牛囊尾蚴
2.重度感染:可出现食欲减退、头晕、腹痛、腹泻、消瘦、贫血。
3.严重慢性感染:可导致直肠脱垂等症状。
生理盐水涂片。
沉淀法及饱和盐水漂浮法。
蛲虫
丝虫唯一直接产蚴
成虫形态
1.虫体细长如丝线,体表光滑,乳白色。
2.雌雄异体:
雌虫较雄虫粗长,长58.5mm~105mm尾端略向腹面弯曲.
雄虫较小,长28.2mm~42mm,尾部向腹面卷曲2~3圈。
形态
寄生部位
感染阶段
感染途径
致病阶段
所致疾病
诊断方法
肝吸虫
成虫
◆虫体狭长,背腹扁平;葵花子样、半透明;
◆有口、腹吸盘;
◆雌雄同体
虫卵
◆芝麻粒状,是人体寄生虫卵中最小者。
◆有卵盖,内有一毛蚴。
肠道
囊蚴
经口
胆囊炎、胆管炎、肠道结石、肝脏损害、肝硬变
粪便涂片、集卵
姜片虫
1.成虫:
1)寄生人体中最大的吸虫,长椭圆形、背腹扁平,前窄后宽,似生姜片。
未受精卵长椭圆形,卵壳及蛋白膜薄,内为卵黄颗粒
小肠
感染期卵
经口
幼虫、成虫
1.幼虫的致病作用
(1)呼吸道症状--移行损伤所致
(2)全身或局部超敏反应--虫体代谢产物所致
2.成虫的致病作用
(1)夺取营养
(2)消化道症状
(3)并发症
(4)超敏反应
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虫卵浓集法、实验பைடு நூலகம்驱虫法
钩虫
鞭虫
成虫:
①虫体长30~50mm,前3/5较细,后2/5较粗,形如马鞭。
虫卵:金黄色,不规则椭圆形,卵盖大。
肺
囊蚴
经口
涂片法、浓集法
血吸虫
1.成虫:雌雄异体,多呈合抱状态。状似线虫。(1)雄虫:乳白色,较短粗;常向腹面弯曲而呈镰刀状;有口吸盘和腹吸盘;腹吸盘以下形成抱雌沟。
(2)雌虫:细长,前段较细,后段略粗,虫体后部常呈黑褐色
2.虫卵:
◆较大(较蛔虫卵大),淡黄色,椭圆形。
马来丝虫多寄生于浅部淋巴管、淋巴结中,班氏丝虫寄生于浅、深部淋巴管、淋巴结中
1.微丝蚴血症
2.急性期过敏及炎症反应: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丹毒样上疹;全身症状:丝虫热。
3.慢性阻塞期象皮肿
,乳糜尿,睾丸鞘膜积液
新鲜血涂片或厚血膜染色法
,浓集法
,微丝蚴白天诱出法
猪带绦虫
成虫:体长2-4米,乳白色,体分节,
②雌雄异体:
雄虫长3~4.5cm,尾部向腹面卷曲。
雌虫长3.5~5cm,尾部直而钝圆。
虫卵:
①纺锤形,黄褐色,大小为50~54µm×22~23µm。
②卵壳较厚,由脂层、壳质层、和蛋白质膜组成。
③透明栓或称盖塞:卵两端各有一个。
④卵内含有未分裂的卵细胞
盲肠
感染期卵
经口
主要是成虫
1.轻度感染:一般无明显症状。
1.虫体夺取营养---营养不良。
2.消化道功能紊乱---消化道症状。
3.虫体自动蠕出---肛门瘙痒。
2)新鲜时呈肉红色,固定后灰白色。、
3)口吸盘近虫体前端,较小,腹吸盘呈漏斗状,肉眼可见。
4)雌雄同体,
2.虫卵:
1)是人体寄生蠕虫卵中最大的。
2)椭圆形,淡黄色。
3)卵盖小,不明显。
4)卵内含卵细胞一个和20~40个卵黄细胞。
小肠
囊蚴
经口
成虫
粪便涂片、沉淀法
肺吸虫
成虫:
虫体肥厚,背凸腹平,似半粒花生米状。固定后呈椭圆形。活体呈红褐色,固定后呈灰白色。有口吸盘、腹吸盘,生殖系统并列
◆卵壳薄而均匀,无卵盖。
◆卵内含有一毛蚴
门静脉、肠系膜系统
尾蚴
皮肤
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
其中以虫卵致病为最重要
1.尾蚴致病:尾蚴性皮炎。
2.童虫致病:虫体移行引起脏器机械性损伤和代谢产物所致的免疫病理(超敏)反
应,引起脏器的损害,以肺脏为甚。
3.成虫致病:虫体引起静脉内膜或静脉周围炎;代谢产物等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Ⅲ型超敏反应,造成肾脏等脏器较严重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