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颜元教育思想(2015.5.18)
论颜元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影响
论颜元”习行”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摘要颜元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实学教育家,他在极力反对与批判传统教育,特别是程朱理学教学思想的基础上, 积淀出了以“实学”为核心, 以“习行”为根本方法的教学论思想。
他所说的”习行”教育思想,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坚持练习与躬行实践。
但是,他并不排斥通过读和讲学习书本知识。
本文从颜元”习行”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基本内涵、现实意义展开阐述,通过对颜元”习行”教育思想与今天应试教育的比较,分析了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总结了颜元”习行”教育思想对当今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基础教育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颜元; “习行”教育思想; 应试教育Yan Yuan"Practice" education thought and the enlightenment toChina's basic educationAbstractYan Yuan is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famous pragmatic educator,he fought against and criticism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especially the Neo-Confucianism teaching idea, accumulated to "real learning" as the core idea, basic method to"practi- ce" to the teaching theory. He said the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 emphasizing to practic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practise and practise personally what one praec- hes. However, he does not exclude by reading and studying the book knowledge.Yan Yuan's proposition, reflects the strong sense of the times and innovation spirit, explo- re the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 not only contribute to the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the teaching method system, and to basic education should set up correct talent view, teaching practice from the society to we should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 on the exam-oriented education system,,also has certain reference function.Key WordsYan Yuan; "Practice" education thought; exam-oriented education;一、前言(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王昆绳在《居业堂》中的一段话评价颜元:“以言夫近三百年学术思想之大师,习斋要为巨擘矣。
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对小学教师技能培养的启迪
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对小学教师技能培养的启迪颜元实学是今天中国教育界最受瞩目的教育思想之一,它理论上根据孩子的智力和心理特点,强调探究式教学和主体性教育。
此外,它的教育理念深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它强调学生的社会能力,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在这一背景下,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对小学教师的技能培养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首先必须明确教育价值观,同时主动思考智力和心理特点给学生带来的优势和局限。
基于此,小学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以探究式思维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探究。
探究式教学不仅能够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增强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小学教师也要善于发掘学生的潜能和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以合理的方式分析和解决客观问题,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学生拥有的才能和潜力,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另外,小学教师需要倡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以发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和社会能力。
颜元实学的教育理念正是要求学生参与、探讨社会问题,而不是受到社会的局限性规范,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除此之外,小学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创新比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通过这些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社会能力。
最后,小学教师还需要注重实施信息化教学。
近些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逐渐普及,小学教师应抓住机遇,利用各类信息化教学手段,如虚拟实验室、在线学习平台等,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学习资源,同时也可以用这些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探究自身的潜力。
综上所述,颜元实学的教育理念对小学教师的技能培养影响不容忽视。
小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的智力和心理特点出发,采取探究式教学和主体性教育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发掘学生的潜能,利用资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以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信息化教学也可以提供有效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能力。
明清实学——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
实学教育途径
实学教育内容
实学教育方法
(1)实学教育目的——实才实德之士
“如天不废予,将以七字富天下:垦荒,均田, 兴水利;以六字强天下:人皆兵,官皆将;以 九字安天下:举人才,正大经,兴礼乐。
培养人才安天下,使民众安居乐业,使天下富强
人才的类型
通儒
“全体之圣贤” “上下精粗皆尽力求全”
专才
“偏胜之圣贤” “终身精一艺”
实用技术教育
★ “今世之儒,非兼农圃,则必风鉴、医卜,
否则无以为生。盖由汉、宋儒误人于章句,复苦于 帖括取士,而吾儒之道、之业、之术尽亡矣
艺能斋、钱谷与水学
(3)实学教育方法
★ 习行教学法 ★ 因材施教 ★ 兼顾全面又注重专长的教育方法
习行教学法 ——亲自去接触事物,亲自做事
★“见理于事,因行得知”的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 ★“觉思不如学,而学必以习” ★ 学生旺盛的、主动的实践精神
近代功利主义倾向
(2)实学教育途径 ——兴学校
缘由 八股和理学对于人们的摧残
培养 目标
“经济之臣”与“庸碌之臣”
(3)实学教育内容——三事、六府、三物
三事: 正德、利用、厚生 六府: 水、火、金、木、土、谷 三物: 六德、六行、六艺
(3)实学教育内容——三事、六府、三物
六艺
体育教育
劳动教育
实用技术教育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 进可以获禄,退还可以食力 ★ 习六艺与行六艺 ★ 小学要学六艺,大学更要学六艺 ★ 托古改制,以复古求解放
体育教育
★ 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
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
★ 军事体育——人皆兵,官皆将 ★ 休闲运动体育,取法古代
颜元教育思想对继续教育的启示
颜元教育思想对继续教育的启示摘要: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颜元提出关注人的价值,破旧立新,培养人的灵活变通精神,实学、实习、实用,正确对待知识与创新的关系等富有创新的教育思想,这对继续教育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颜元;创新教育;继续教育颜元(1635-1704),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河北博野人,是我国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教育家。
颜元的创新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如梁启超所言,颜元是当时“思想界的大炸弹”。
①侯外庐也曾评价说:颜元“在当时启蒙的人物中,对于理学的批判,比王、顾、黄三人更加彻底,毫无保留”。
②重温颜元的著述,对于他大力提倡尊重人的价值,经世致用,敢破敢立,敢冲敢闯,勇于创新的精神,仍然能够借鉴于继续教育创新,古为今用。
一、人为万物之灵在宋明理学中,天理与人欲的冲突,天理总是占据着不可怀疑、不可逆转的霸权地位,人的生命价值在这种淫威下根本就没有对话的权利,仅能成为天理的附属物而不被社会重视。
而颜元公然与程朱理学叫板,把人们的关注目光从天上拉回人间,充分地肯定人的价值,“耳目、口鼻、手足、五脏、六腑、筋骨、血肉、毛发俱秀且备者,人之质也。
虽蠢,犹异于物也。
呼吸充周荣润,运用乎五官百骇粹且灵者,人之气也,虽蠢,犹异于物也。
故曰:‘人为万物之灵。
’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
’” ③“人为万物之灵”回答了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的问题。
颜元认为欲望与创造是人的本质特征,提出了人人都可以通过创造而成为圣人的观点。
他也认为形与性是统一的,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是统一的。
“形,性之形也。
性,形之性也。
舍形,则无性也;舍性,则无形也。
失性者,据形求之。
尽性者,于形尽之。
贼其形,则贼其性矣。
” ④创新是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继续教育是继续教育不断创新的基石。
颜元倡导人的价值,包括每个人,每个渴望知识的人,顺应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学者须振萎惰,破因循,每日有过可改,有善可迁,即成汤‘日新’之学也。
颜元的教育教学思想概要课件
抨击八股取士
• 颜元深刻揭露了八股取士制度对于学校教 育的危害,对八股取士制度进行了猛烈抨 击。他认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正当途径,而 那种传统的 科举制度,以时文( 八股文) 取士,是用八股文代替实学,不仅不能选 拔真才,反而会引学者入歧途,贻误人才。 所以他指出:“天下尽八股,中何用乎! 故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政事, 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矣。故 八股之害,甚于焚坑”。反对 八股取士制 度的激烈态度,跃然纸上。
批判传统教育
• 颜元极力批判自汉以来二千年的重文轻实的 教育传统 ,包括 玄学、 佛学、 道学以及 宋明理学。他提倡 实学,亦有其历史依据。 他认为尧、舜、周、孔就是实学教育的代表 者,如孔子之实学注重考习实际活动,其弟 子或习礼,或鼓瑟、或学舞、或问仁孝、或 谈商兵政事,于己于世皆有益,而 宋儒理学 教育却相反,主静主敬,手持书本闭目呆坐 有如泥塑,在讲堂上侧重于讲解和静坐、读 书或顿悟,其害有三:
• 在在批判理学,提倡实学方面,他的态度最为激 进。 • 颜元出身贫寒,青年时期,曾“耕田灌园”,还 行过医以养家。19岁中秀才,但随后却绝意科举, 开设家塾,教授生徒。这时,他笃信程朱理学, 将自己的学舍称为“思古斋”。35岁时,认识到 理学空虚无用,开始崇尚“习行”,把“思古斋” 改为“习斋”,订“习斋教条”二十则,其中提 出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以 及经世治国的政务。晚年,颜元主持漳南书院, 实行分斋教学,设置“文事”、“武备”、“经 史”、“艺能”、“理学”、“帖括”六斋。后 因漳水泛滥,书院被淹而停办。颜元从事教育工 作几十年,弟子满天下,现有记录可查者,有一 百多人。
教育的作用
• 颜元认为,要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必须兴办学校,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他说:“有人才则有政事,有政事则有 太平。”“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 为人才之本也。” 所以,颜元特别反对 八股取士。他尤其痛恨程朱理学把学者 引入歧途,培养出来的人,只知掉弄虚 文,而毫无“利济苍生”的能力。因此 颜元大力提倡“实学”、“实行”,培 养“经世”之才。
颜元的教育思想(最终定稿)
颜元的教育思想(最终定稿)第一篇:颜元的教育思想颜元的教育思想颜元(1635-1704)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
河北博野县杨村人。
明末清初杰出的实学思想家、教育家。
一生研习儒家经典,从事教育活动,提出了系统的经世致用、重实学、重习行的教育理论。
他的与教育有关的主要著作有《存学编》、《存性编》、《四书正误》、《朱子语类评》等。
一、对理学教育的批判颜元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而强烈的战斗性。
他从其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批评。
他认为几百年以至两千年来,教育就已走入“文墨世界”,汉儒讲章句训诂之学,晋人竟尚清谈,隋唐又流为佛老,到宋儒变本加厉,讲的是主静主敬之学。
总之都只是在文字书本上下工夫,为害甚大。
他说:“训估、清谈、禅宗、乡愿,有一足以惑世诬民,而宋人兼而有之,乌得不晦圣道误苍生至此也。
”颜元对传统教育的批判,概括起来说,认为有三大祸害,即毁坏人才、灭绝圣学和败坏社会风气。
所谓“毁坏人才”,足指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多不学无术,宋儒成天讲学,教人读书、静坐,这样得来的闻见议论,“如望梅画饼,靠之饥食渴饮不得”。
受了这种教育的人,自以为知识很丰富,其实是“读书愈多愈愚,审事愈无识,办经济愈无力”。
他直接批评朱熹说:“千余年来,率天下人人故纸中,耗尽身心气力,作弱人、病人、无用人者,皆晦庵为之也。
”所谓“灭绝圣学”,是指训说禅宗教育日盛,则孔门实事实理的学问便日见衰竭。
他哀叹说:“嗟呼!学校之废久矣!……逮于魏晋学政不修,唐宋诗文是尚,其流毒至今日,国家之取士者,文字而已;贤宰师之劝课者,文字而已;父兄之提示,朋友之切磋,亦文字而已。
……求天下之治,乌可得哉?”正由于教育只是流于文字工夫,静坐语录上,学校也就没有学术可言。
尤其倡行八股取士,为害更大。
他说:“八段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矣!故八股之害,甚于焚坑。
”他还指出:“后人为汉儒所诬,从章句上用功,为释氏所惑,从念头上课性。
颜元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启迪
颜元教 育思想 对今天的启迪
◇ 王 凯
【 摘要 】颜元是 明末清初 杰出的教育 家,他 深刻批判 了程 朱 脑之 外 ,认识 是人 脑对 客观世 界 的反映 ,从 而把 认识和 对 理 学脱 离实际的书本教育 ,竭 力提倡并践行 “ 实学”和 “ 象 ,主观 和客 观在 实践 的基础 上统 一起 来 。 “ 活 、实践 实 生 用” 的教育 ,对我 国近代 乃至于现代 的教 育思想和 实践 产生 的观 点 ,应该 是认 识论 的首先 的和 基本 的观 点 ”。 了深远 的影响 。本 文拟就颜元教 育思想 中的片段 加 以述评 , 对照 我们 的今 天 的教育 教学 ,颜元 的 “ 习行 ”教育 思 以此来 与大家共 同思考、探寻 当前教育 的症结和发展路径 想依 然具 有深 远 的指导 意义 。我们 当前 的教 育教 学 ,还 是 【 关键词 】颜元 教育 思想 因行得知 学而为用 苦学 存在 着重 理论 轻实 践 、重灌输 轻 引导 、重说 教轻体 验 的现 颜 元 ,清 初 著 名 教 育家 、思 想 家 , “ 李 学 派 ”始 颜 象 ,没有 激发 学生 的主 动性 ,没有 让学 生学 会 自主学 习 、 创 人 。章炳 麟云 : “ 叔世 有大 儒两 人 ,一 日颜元 ,再 曰戴 主动 学 习,学 生只 知伸 长脖 子被动 接受 一个 知识 ,这样 对 震 。 ”颜 氏 以其 特立 独行 ,敢 “ 二千 年不 敢下 之笔 ,开 下 知识 的 掌握无 疑是 肤浅 ”之气 概 ,不仅 在 中国哲 学史 上写 下 了 诉我 们 ,要做 到 “ 因行 得知 ”,要 引导 学生 自己去亲 身体 厚重 的一笔 ,其 质朴 而诚 实 的学术 思想 对 中国教 育而 言也 验 、亲 自实践 、探 究 ,去懂得 某个 道理 、掌 握某个 知识 , 有 其值 得郑 重借 鉴 的历史 意义 和现 实意 义 ,特别 是相 较于 这样 才 能 “ 力 ”。 得 今 日之 唯 书、 唯师 、务虚 不 务实 、急功 好利 的教 育现 状 , 二、学而 为用 的实用主义宗 旨 更显其 清新 之风 气和 久远 之 筹计 。 梁 任 公 云 : “ 而 言 之 , 为做 事 故 求 学 问 。舍 做 事 质 因行得知 ,彻底 的知行合一观 外 ,别 无学 问。此 元之 根本 主义也 。” 甲申之年 ,清师 入 颜元 三十 五岁 学有成 就 时 自号 “ 习斋 ” ,一 个 “ ” 习 关 ,平 日里 高谈 阔论 , 著述 等 身之 众 儒 一 筹莫 展 ,惶 然 字 。便 是 他 的 学 术 思想 全 部 精 神 所在 。他 说 : “ 上想 心 失措 ;向 日里 慷慨 激 昂,搞 帮派 一头劲 的精 神也 早吓 飞到 过 , 口上 讲 过 ,书 上见 过 ,都 不 得 力 ;临 事 依 旧是所 习 爪 哇 国去 了。习斋 痛心 疾首 ,云 : “ 读 《 吾 甲申殉难 录 》 者 出来 ”。王 阳 明高唱 “ 行合 一 ”,日 : “ 行只 是不 知 不 至 ‘ 无半策 匡 时难 ,惟有 一死 ,抱君 恩 ’,未 尝不 泣下 愧 知 ”,殊 不知 ,这在 习斋 看 来 ,竟是 浅陋 了 。习斋认 为 , 也 。至 览和靖 《 伊J 》 ,有 不背于 师有 之 ,有益 于师 祭 i l 王 阳明还 是偏 于主 知 ,或 还 是分 知行 为二 , 因此 不是 彻底 则 未 ’,又 不觉废 卷浩 叹 ,为生 民仓惶 久之 ”。 的知 行合 一 。习斋 主张 ,不 知只 是不行 ,因行得 知才 算真 习 斋 学 说初 发于 明之 季 世 ,虽 清 朝 政 府 大 兴 “ 字 文 正 的知行 合一 。 狱 ” ,对 “ 口”之 防甚严 ,但 这并 不能 阻止心 理上 还 臣 民 习斋 反对 死读 书 ,反对 “ 子式 ”的 静坐 空想 ,极 力 朱 服 于 已亡之 明学人 对 明朝覆 国 的思考 。 推崇 王安 石 的力行 之学 。 习斋 同道虽 寡 ,但 却抱 宏愿 要 改 物 竞天 择 ,不进则 退 。社会 机体 的新 陈代 谢具有 直露 变这 种 “ 空谈 误 国 ”的学风 ,成 就新 的气 象 。他 说 : “ 但 的功利 主义 色彩 ,社会 的演 进在 基本物 质手 段— — 技术 的 抱书 入学 ,便 是作 转世 人 ,不是 作世 转人 。 ”又说 : “ 学 推 动下 ,显 得单 调而冰 冷 。物质 是意 识 的载 体 ,实 践是 认 者勿 以转 移之 权委 诸气 数 。一人 行之 为学 术 ,众 人 从之 为 识 的最 终 目的 ,最初 从书本 上汲 取 的是 “ 分 ” ,是为 了 养 风俗 。民之瘼 矣 ,忍度 外置 之乎 ?”一席 话将 学者应 担 负 我 们 能 “ 强力 壮 ”的走 的舒畅 ,走 的更远 。完整 的认 识 身 的社 会义 务和 历 史责任 说得 再 明 白不 过 。但学 人们 仍还 只 过 程是 两部 分 的综合 :第一 步 ,从 实践到 认识 ,这 解决 了 是一 味地 唱高 调 ,或 “ 事不 关 己高高 挂起 ”,明哲 保身 , 认 识 的来源 问题 ,我们 最初 的认 识大 都是 前人 所 明明 白 白 读书 何用 ?这 真 是读 书人 的悲哀 ! 地 告知 我们 的 ,我们 是在被 动 中接 受了这 个世 界 。人 的意 关于 人 的认 识 问题 ,唯心 主义哲 学主 张意 识第 一性 , 识具有 能动 性 ,被动 地反 映 , “ 摄像 机式 的 ”,只 是它 的 物质 第二 性 ,把物 质 世界看 作是 主观 或 “ 客观 精神 ”的产 个功 能 ,更重 要 的功能在 于 ,它 能去创 造一 个世 界 。这 物 ,把认 识看 作 先于 实践经 验 的东西 ,否 认认 识是 人脑 对 就是 认识 的第二 步 ,也是 社会 发展 的原 因所在 ,用 认识 去 客 观 世 界 的 反 映 ,奉 行 从 思想 和 感 觉 到 物 的认 识 路 线 , 指导 有 目的 、有 意识 的 实践 。社 会 进步取 决 于人才 ,人 才 如 王 阳明 “ 一念 发动 处便 是行 ” , “ 生而 知之 ”的认识 论 源于 教育 。我们 当前 的教 育还 只是 停 留在 让 受教育 者被 动 思想 ,近 代 西方 的 “ 天赋观 念 ”说等 。旧唯物 主义 持直 观 接受 一个 “ 定势 ”的层面 上 ,使 得 他们 与整个 社会 的生 产 反 映论 ,它把 认 识主 体看成 一种 生物 性 的 自然 存在 物 ,把 脱节 ,与社 会 的发展 分离 ,这 不仅 不利 于受 教育者 的健 康 人产 生认 识 的过 程看 作是认 识 者消极 、被 动地 接 受外 界刺 成长 ,更糟 糕 的是使 社会 的进 步丧 失 了 “ 助推 器 ” 。这 与 激 的过程 。毛 泽 东对此 评价 道 : “ 马克 思 以前 的 唯物论 , 教育 的宗 旨是背 道而 驰 的,而 我们 的教 育却在 这条 “ 胡 死 离 开人 的社会 性 ,离 开人 的历 史发展 ,去 观 察认识 问题 , 同 ”撞 了好 长 时间 。 因此 不 能 了解 认 识对 社会 实践 的依赖 关系 ,即认识 对 生产 三 、以苦为乐的真挚的求学精神 和阶 级 斗争 的依赖 关 系 ”。唯物 主义 哲学 从物 质第 一性 、 颜 氏之 学初 发于 康 熙年 间,至 乾、 嘉时 已式微 ,咸 、 意识 第 二性 的基本 前提 出发 ,认 为客 观事 物存 在 于人 的头 同时 衰落无 复提 也 。其 门人也 只不 过些许 数人 , 同道 中人
颜元教育思想对继续教育的启示
颜元教育思想对继续教育的启示摘要: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颜元提出关注人的价值,破旧立新,培养人的灵活变通精神,实学、实习、实用,正确对待知识与创新的关系等富有创新的教育思想,这对继续教育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颜元;创新教育;继续教育颜元(1635-1704),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河北博野人,是我国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教育家。
颜元的创新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如梁启超所言,颜元是当时“思想界的大炸弹”。
①侯外庐也曾评价说:颜元“在当时启蒙的人物中,对于理学的批判,比王、顾、黄三人更加彻底,毫无保留”。
②重温颜元的著述,对于他大力提倡尊重人的价值,经世致用,敢破敢立,敢冲敢闯,勇于创新的精神,仍然能够借鉴于继续教育创新,古为今用。
一、人为万物之灵在宋明理学中,天理与人欲的冲突,天理总是占据着不可怀疑、不可逆转的霸权地位,人的生命价值在这种淫威下根本就没有对话的权利,仅能成为天理的附属物而不被社会重视。
而颜元公然与程朱理学叫板,把人们的关注目光从天上拉回人间,充分地肯定人的价值,“耳目、口鼻、手足、五脏、六腑、筋骨、血肉、毛发俱秀且备者,人之质也。
虽蠢,犹异于物也。
呼吸充周荣润,运用乎五官百骇粹且灵者,人之气也,虽蠢,犹异于物也。
故曰:‘人为万物之灵。
’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
’” ③“人为万物之灵”回答了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的问题。
颜元认为欲望与创造是人的本质特征,提出了人人都可以通过创造而成为圣人的观点。
他也认为形与性是统一的,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是统一的。
“形,性之形也。
性,形之性也。
舍形,则无性也;舍性,则无形也。
失性者,据形求之。
尽性者,于形尽之。
贼其形,则贼其性矣。
” ④创新是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继续教育是继续教育不断创新的基石。
颜元倡导人的价值,包括每个人,每个渴望知识的人,顺应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学者须振萎惰,破因循,每日有过可改,有善可迁,即成汤‘日新’之学也。
朱熹王守仁颜元教育思想
二、教育的宗旨
“明人伦”, “存天理,灭人欲” 人的天赋秉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 是“天地之性”;二是“气质之性”。所谓 “天地之性”,它是禀受“天理”而成的,是 符合封建纲常的。所谓“气质之性”,是天理 与人欲混杂的,即存在着违背天理、违背封建 社会伦理道德的各种欲望。 因此,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变化人的“气 质之性”,保存其中的天理,灭尽其中的人欲。
三、教育内容
六经
他认为“六经”是宇宙间永恒而普遍 的真理,它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之理一样, 其根源是存在于人的本心的。之所以把经 书作为最基本的教材,是因为经书中的义 理能帮助明了我心之常道。 他在坚持用“六经”做教材的同时,把一 切不符合“六经”要求的内容,都说成是 异端邪说。
四、教学原则和方法
其所以有四等者何也?曰:人之生也,气质之禀 清明纯粹,绝无渣滓,则于天地之性无所间隔, 而凡义理之当然,有不待学而了然于胸中者,所 谓生而知之,圣人也;其不及此者,则以昏明、 清浊、正偏、纯驳之多少胜负为差,其或得于清 明纯粹,而不能无少渣滓者,则虽未免乎有小隔, 而其间易达其碍易通,故于其所未通者必知学以 通之,而其学也则亦无不达矣,所谓学而知之, 大贤也;或得其昏浊偏驳之多,而不能无少清明 纯粹者,则必其窒塞不通,然后知学其学,又未 必无不通也,所谓困而学之,众人也;至于昏浊 偏驳又甚,以为当然,终不知学以求其通,则此 下民而已矣。
(四)省察
所谓“省察”,就是自我反省和检查。 省察于将发之际者,谓谨之于念虑之始萌也 省察已发之后者,谓审之于言动已见之后也
(五)力行
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朱熹强调知行统一,反对知行脱节,要求人们把学 到的封建伦理道德知识付诸于日常生活的实践,用于处理各种各样的人伦关系, 即将道德认识、道德理想和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
颜元实学思想研究
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批判空谈义理
颜元实学思想批判了当时主流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认为 这些理论脱离实际,空谈义理,无益于社会进步。他的批判 精神在当时社会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激发了人们对理学和 心学的反思。
推动经世致用
颜元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践和实用,这一思想在当时社会 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社会向更加务实、实用的方向 发展。
结论与展望
总结颜元实学思想的价值与影响
• 颜元实学思想的价值 • 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 • 强调实践、注重实效,反对空谈义理 • 批判了程朱理学的繁琐哲学,推动了实学思潮的发展 • 颜元实学思想的影 • 对现代中国哲学、文化、教育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颜元对理学的空疏学风持批判 态度,强调学术必须与现实相 结合。
颜元深受《大学》、《中庸》 等儒家经典的影响,认为“格 物致知”是必要的途径。
颜元实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实践为本的哲学观
颜元主张以实践作为衡量事物正确与否的标准,强调实际效果与实践过程的统一 。
他批判了脱离实践的纯理论研究,强调实践是获取真知的前提和基础。
颜元实学思想的现代意义与价 值
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启示
颜元实学思想强调实践、实用和实学,这种思想对于现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在实践中,颜 元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践应用和创新,反对空谈和虚浮,这种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经济 建设和文化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颜元提倡“格物致知”,注重实证研究和科学方法,这种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科学研究、创新发展和 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颜元的实践哲学观在他对传统儒学和宋明理学的批判中得以体现,他主张回归实 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以此为出发点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对技术本科教育的启示
育思想 , 对 于现 代 技 术 本 科 教 育 的 发 展 有 着 启 示
意义 。
一
、
颜 元 生平与 教 育思想 来 源
首先 . 从现 实 背景来 看 . 明末 清初 科举 制度 以“ 八股 取士 ” , 造 成士 子读 书求 学 “ 空疏 虚浮 ” , 科 举 教育严 重 脱 离 了现实社 会 的生 产生活 需求 。 以颜 元 为代表 的有识 之 士在 此基础 上进 行批 判 反思 , 认 为教 育应 为经 济 社 会发 展 服 务 , 要 大 力 提倡 经 世 致用 的“ 实 学” 教 育思 想 , 培养 “ 实德 实才 ” 之 士 。其次 , 在 颜元 “ 实学 ” 教 育思 想形成 的过程 中 . 他 的师友 对其 也发 挥 着潜 移 默化 的影 响 。 颜 元 的第一 个老 师吴持 明不 仅 能 文善武 , 还 精通 兵法 医术 , 长 于术数 。 颜元 后来
颜元( 1 6 3 5 — 1 7 0 4 ) , 字 易直 , 又 字浑 然 , 号 习斋 , 直隶博野县杨村 ( 今属河北省 ) 人 。8岁 师 从 吴 持 明, 1 9岁 师从 贾 珍 。毕生 后 在 乡野 过 着农 耕 生 活 。 在此期间 , 他 不 光 下 田种 地 , 行 医治 病 。还 自设 家 塾, 从事 教 育活 动 。颜 元 一生 勤奋 好 学 , 多才 多艺 。 他 上知 理学 天文 地 理 . 下 通击 技 兵法 医药 。颜元 年 少 好 程 朱 理学 , 他 对此 废 寝 忘食 , 信 之 甚笃 。到 了
_ - 十三岁 ‘ 学 兵法 , 究 战守机 宜 ’ , 还学 习击 技 。 ” [ 3 ] 同 时, 他还创 办 并 主持 漳南 书 院 的教育 活动 。这 些 生产 生 活领域 和教 育领域 的实 践活 动 , 即是 颜元 实 学教 育思 想 的实践 来 源 。
颜元劳动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颜元劳动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作者:韩彦来源:《理论观察》2023年第11期摘要:颜元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鉴于对特殊历史现实的反思,他反对理学坐而论道的空疏无用,而提出了经世致用的劳动教育思想,将以劳动为核心的“习行”教育思想践行于对社会风气的挽救中。
颜元的劳动教育思想以“理在事中”为基础,以“经世济民”为目的,以“三事三物”为内容,反映了儒家思想对社会关注的特点。
关键词:颜元;劳动教育;见理于事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23)11 —0149 —04学者丁钢认为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是“归真于善”,将实践真理归属于伦理范畴的“善”,也就忽视了实践。
明末清初思想家颜元(1635-1704),鉴于特定的历史现实,从经世济民立场出发,提出了“习行”教育思想,主张以“活学”代替“死学”,以“实学”代替“虚学”,要求“学问固不当求诸瞑想,亦不当求诸书册,惟当于日常行事中求之”[1],这对宋明以来理学家坐而论道的思想观念是一次彻底的革命。
一、劳动教育的基础:见理于事中国哲学一贯重视对“人是什么”的问题的探讨。
人性论是传统哲学的核心范畴,宋明以来,儒家关于人性问题的探讨逐渐转向宇宙论,即世界的生成问题,也是理与气的关系问题。
理学家围绕理气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辩论。
明末清初思想家对理学家关于究竟是“理在先”或是“气在先”的坐而论道论述进行了深入批驳,认为以理统气的宇宙论是空疏无用之论,因而提出了以气统理、气在理先的哲学思想。
颜元认为气在理先,由此而得出“未有理,安有气”的结论。
何谓气?何谓理?“为寒热风雨,生成万物者气也”“其往来代谢、流行不已者,数也;而所以然者,理也”[2]。
气是生成寒热风雨等万物的根本,理是隐含于其中的内在之“道”。
“万物之性,此理之赋也。
万物之气质,此气之凝也。
正者,此理此气也,间者也此理此气也”[3]。
颜元显然没有将理单独予以规定,而是将理与气一同看作万物生成的原因,理不能离开气单独存在。
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
颜元实学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
注重实践: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强调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倡导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育 注重创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培养创新精神
颜元实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强调实践和 实用:认为 知识应该来 源于实践, 服务于实践
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注重实践:通过实 践活动,让学生亲 身体验历史事件
强调探究:引导学 生自主探究历史问 题,培养独立思考 能力
注重德育:通过历 史教学,培养学生 的道德品质和价值 观
注重创新:鼓励学 生创新思维,培养 创新精神
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在历史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评价标准:注重 学生的实际能力 和素质,而非单 纯的知识掌握
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倡导教 师应注重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强调教 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 意识和历史素养,以提高 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倡导教 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 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以提 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 民意识。
汇报人:
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研究能力
教学研究:鼓励教师进行教 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
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将理论知 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
果
创新意识:鼓励教师在教学 中不断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终身学习:鼓励教师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
强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责任感和使命感
颜元实学教育思 想强调教师的教 育责任,要求教 师具备强烈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颜元实学思想浅说
随着朱元璋 文化水平 的提高 喜欢美言的
, , ,
,
朱舜水 李 顺 等 而 最令 我敬 佩者则是颇 李学派 的 创始 人颜元 这是 因 为颜 元是这 些 人 中最关 心 国 家 富强大 事 和极重 实践 的思 想家 一 颇元实学 产 生 的 亲件
) 河 北 博野 人 颜元 ( 1 6 3 7 一 1 7 0 4
、 、
祖将 兵 权分 为 指 挥 训 练 调遣 等 方 面 互 相 节制
防 范武力 的 结 果 是 国衰 兵 弱 国 土 日 削 自宋 以 后
, , ,
,
。
,
,
。
中国 版 图 就
,
日见 其 小 了 汉 民族 不 断 被 少 数 民族 征
。
、
,
,
,
、
服 这 些 事 实 不 能不 令 有 责任感的 志 士 仁 人 深 思
于 经 邦济世 扶危定倾
, 。
发展 到 高峰 皇 帝可 以 以 天 下 之 利 尽 归于
下 之 害尽 归 于 人
,
己
,
,
以天
”
,
可 以 屠 毒天 下 之 肝脑 离 散天
” 。
“
当朱 学 和 王 学互 争互斗 之 时 也有 不 少 学 者 想
,
下 之 子 女 以 薄 我一 人之 产业
,
① 在 这种 专 制制度
, , 、 , 。 、 。
天性就更 加暴 礴出来 了 特 别是天 下承 平 日久 后
继 皇帝 则惟美言之是 听 臣 卞也 只 以 讨好圣 上 为能
. ,
事
到 了 明嘉靖时期 整个 明代社会 出现 了 一股去
、 , ,
朴从艳 好新慕异的 风 尚 奢 侈 之 风蔓 延全 国 以 致
颜元的教育思想
作者: 邱椿
出版物刊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07-155页
主题词: 颜元;教育法;明明德;教育思想;六德;亲民;存性;六府;天地;经世致用
摘要: <正>颜元(1635——1704)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杰出的教育思想家。
在这个时期内,中国社会有急剧的变化。
起初,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有工商业者反对封建剥削的激烈斗争。
接著,由於土地的高度集中和封建剥削的残酷,而爆发了李自成所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其后,这些斗争,由於清朝统治者的入关侵略,转变而为以农民为主的,有市民和士大夫参加的反对清朝侵略与奴役的民族斗争。
当时中。
颜元的劳动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颜元的劳动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国基础教育的启示颜元针对当时虚浮空疏的理学教育,提出了“实学”、“真学”的主张;针对呆读死记的教学,而提出了“习行”、“习动”的教学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联系实际,坚持躬行和练习,这样学到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识,进而提出了劳动教育思想。
其劳动教育思想对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标签:颜元;劳动教育思想;基础教育;启示一.颜元的劳动教育思想颜元(1635-1704年),直隶博野县北杨村人,他是我国17世纪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农民出身的教育家,他继承了颜之推的讲求实用的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论,融会了胡瑗的实学、陈亮的事功之学、荆公新学中的事功思想以及张载的政治伦理思想,建立了自己的经世致用之学的思想体系。
其劳动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农业知识的传授,注重劳动在育人中的作用,是其教育思想的又一特点。
其劳动教育思想突出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重视农业知识的传授在他的教育活动中,始终把向学生传授农业知识置于重要地位。
他曾说:“以礼、乐、兵、农,心意身世,一致加功,是为正学”。
在亲自制定的“习斋教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农学、谷粮、水利等知识,“凡为吾徒者,当立志学礼、乐、射、御、书、数及兵、农、钱、谷、水、工、虞”。
他不仅注重传授这些知识,更注重劳动对于育人的作用,他认为劳动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社会的强盛,而且对人也有益于身体、思想、智力的发展。
(二)注重劳动的价值1.劳动具有的德育意义他认为,劳动能“治心”、“修身”,因为参加劳动,生活充实,可以去除各种邪念。
他说:“吾用力农事,不遑食寝,邪妄之念,亦自不起”。
此外,劳动还使人勤劳,克服怠惰、疲沓。
他曾经说过:“人不作事则暇,暇则逆,逆则惰、则疲;暇、逆、惰、疲,私欲乘之起矣”。
一个人如果无所事事,有可能内心空虚,一些邪恶的想法很有可能产生,这说法有一定道理。
2.劳动具有体育意义他认为劳动可以增强体魄,是重要的养身之道。
颜元的教育思想
作者: 曙梅
出版物刊名: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8-23页
主题词: 教育思想;《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反理学;思想家;教育家;船山;公元;识解;战士
摘要: <正> 颜元(公元1635—1704年)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直隶博野(今属河北)人。
清初大思想家、教育家,他以“驾一叶之舟而欲挽其流”的大无畏精神对统治中国达数百年之久的理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成为当时最坚决、最勇敢的反理学战士。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曾赞扬“其对旧思想之解放最为彻底”,近代学者钱穆先生也指出:“其气魄之深沉,识解之毅决盖非有南方学者如梨洲、船山、亭林诸人所及。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
颜元培养目标
颜元培养目标
颜元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对中国的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颜元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
颜元认为,一个人的品质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
因此,他的教育目标首先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情感品质和思想品质。
他认为,学生应该具备高尚的品格、诚实守信、善于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知识水平
颜元主张学习是一种自我提高的过程,他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他认为,知识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颜元认为,学生应该具备实践能力,只有真正地去实践,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他强调实践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颜元认为,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他主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他认为,学生应该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不断地推动社会的进步。
总之,颜元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备高尚品德、
扎实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评价
梁启超:‚博野颜元,生于穷乡,育于异姓, 饱更忧患,坚苦卓绝。其学有类罗马之‚斯多 噶派‛。其对于旧思想之解放,最为彻底。‛ ‚有清一代学术,初期为程朱陆王之争,次期 为汉宋之争,末期为新旧之争。其间有人焉举 朱陆汉宋诸派所凭借者一切摧陷廓清之,对于 二千年来思想界,为极猛烈极诚挚的大革命运 动。其所树的旗号曰‚复古‛,而其精神纯为 ‚现代的‛。
一、生平
1.发蒙教育与众不同: 杂
习骑、射、剑、戟; “究天象、地理及兵 略”,精战守机宜; 通医术; 长术数。
一、生平
2. 学术思想变化 过程
24岁时,陆王“心 学”; 26岁时,程朱“理 学”; 34岁尧舜周孔之道。
一、生平
3. 毕生从教
一生培养了众多的学生,其中有记录可查者 达100多人。 高足李贡(1650 —1733年),继承和发展 了颜元的学说,形成了当时一个较为著名的 学派,后人称为“颜李学派”。 颜元一生不以著述为事,其主要著述为《四 存编》、《习斋记余》。
术史》)
结语
注重 “习行”与重“实学”相表里,构成颜元教育 思想不同于传统教育的一大特色,是实学教育 思想发展到高峰的产物,在当时确有令人耳目 一新的感觉。颜元尽管提出了许多极有价值的 观点,但仍然是局限于古代的思想武库,不可 能提出新的改革封建传统教育的主张来。在颜 元去世一百多年后,中国社会发生根本变化, 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教育才开始走向瓦解。
结语
中国实学研究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育部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登记, 1992年10月成立的全国性 学术团体。本会以“实事求是”的理 论为指导,团结、组织海内外热心实 学,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专家学者和 政策决策者,以 “实心”、“实理” 办“实事”,反对照搬书本,空谈 “玄理”,不务实际,“兴利除弊” 的改革精神为核心理念,以经世致用、 知行合一为研究目标,对中国和亚太 地区的实学思想及其相关的现实问题 进行历史的、全面的、系统的研究。
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
三、教育内容: “真学” “实学”
○内容(“托古改制‛ )——
“唐、虞之世,学治俱在六府、三事,外六府、三 事而别有学术,便是异端。周、孔之时,学治只有 个三物、外三物而别有学术,便是外道。‛(《颜元
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685页)
‚六府‛指金、木、水、火、土、谷; ‚三事‛指正德、利用、厚生;《尚书.大禹谟》 “三物‛指六德、六艺、六行。( 《周礼.地官》)
二、教育目的:培养“实才实德之士”
●批义礼对立观——
西汉董仲舒:‚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两宋理学家:‚命天理,灭人欲。‛ 颜元:‚世有耕种,而不谋收获者乎?世有荷网持钩, 而不计得鱼者乎?‛‚宋儒之学不谋食,能无饥乎?‛
(《颜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163页)
在他看来,“利”是“义”的基础,“全不谋利计功, 是空寂,是腐儒”。当然,“利”也不能离开“义”, 而且“利”必须符合“义”。继承和发展了南宋事功 学派的思想,明确提出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 不计其功”的命题。
‚六德‛为智、仁、圣、义、中、和; ‚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 ‚六行‛为孝、友、睦、姻、任、恤。
三、教育内容: “真学” “实学”
‚三事‛(‚三物‛) “真学” “实学”
○漳南书院的六斋——
文事斋:课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科; 武备斋:课黄帝、太公及孙、吴五子兵法,并攻守、 营阵、陆水诸战法,射御、技击等科; 经史斋:课《十三经》、历代史、诰制、章奏、诗 文等科; 艺能斋:课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等科; 理学斋:课静坐、编著、程、朱、陆、王之学; 帖括斋:课八股举业。(《颜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
结语
实学源于中国,流传于韩国、日本等东亚国 家,是一门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国际性学问。 中国实学传入朝鲜、日本后,与朝鲜、日本 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朝鲜实学 和日本实学。近代东亚还有过作为儒学(朱 子学,阳明学)别名的实学概念。这个实学 概念在当今日本社会基本上被遗忘了。这个 实学概念重视实心的部分,是和近代“实学” 概念完全不同的地方。
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192页)
接触实际,重视练习,从亲身躬行实践中获得知识, 这可说是中国古代教学法发展上一次手足解放的运 动,它一反脱离实际的、注入式的、背诵教条的教 学方法。
四、教学方法:“习行”
颜元长期生活在农村,亲自 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后来虽 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 但从未脱离劳动。 像他这样一生不脱离农业生 产劳动的著名教育家,在中 国古代教育史上是不多见的。
二、教育目的:培养“实才实德之士”
●批八股取士——
‚天下尽八股,中何用乎!故八 股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 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 则无升平矣。故八股之害,甚于 焚坑‛。(《颜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
版,691页)
二、教育目的:培养“实才实德之士”
颜元从宋弱、明亡的历史教训中深切感到宋明理学空 谈心性义理的危害。 “读书愈多愈愚,审事愈无识,办经济愈无力。‛ 空言虚文的教育其害有三 : 一是‚坏人才‛。即理学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柔弱如妇 人女子,无经天纬地之才。 二是‚灭圣学‛。他认为理学家只从章句训诂、注解 讲读上用功,从而陷入了一种文墨世界,国家取士、 教师授课、父兄提示、朋友切磋,皆以文字为准,这 就丢弃了尧舜周孔的实学精神。 三是‚厄世运‛。汉儒宋儒之学败坏了学术与社会风 气。
第八章 ‚开二千年不能开之口,下二千年不 敢下之笔‛———颜元“实学”教育思想
一、生平 二、关于“实学” 的教育目的 三、“实学”的教 育内容 四、“习行”的教 育方法
一、生平 颜元(1635-1704年) 字浑然,又字易直,河北 博野人。因室名“习斋”, 学者称他为习斋先生。在 批判理学,提倡实学方面, 他的态度最为激进。
二、教育目的:培养‚实才实德之士‛
2.关于教育的作用—— “如天不废予,则以七字富天下:垦荒,均田, 兴水利;以六字强天下:人皆兵、官皆将;以 九字安天下:举人才,正大经,兴礼乐。‛(《颜
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763页)
‚昔人言本原之地在朝廷,吾则以为本原之地 在学校。‛‚朝廷,政之本也;学校,人才之 本也,无人才则无政事矣‛,‚人才为政事之 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也‛ (《颜元集》,中华书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
人物评价
钱穆:“以言夫近三百年学术思想之大师,习 斋要为巨擘矣。岂仅于三百年!上之为宋、元、 明,其言心性义理,习斋既一壁推倒;下之为 有清一代,其言训诂考据,习斋亦一壁推倒。 ‘开二千年不能开之口,下二千年不敢下之 笔’(王昆绳语,见居业堂集卷八与壻梁仙来书遥遥斯世),前不见古 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下‛,可以为习斋咏矣。‛(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
局1987年版,763页)
二、教育目的:培养‚实才实德之士‛
3.关于培养目的——
“令天下之学校皆实才实德之士, 则他日列之朝廷者皆经济臣‛, 若‚令天下之学校皆无才无德之 士,则他日列之朝廷者皆庸碌 臣‛。(《颜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768页) ‚庶几学则真学‛,‚真学不明, 则生民将永被毒祸‛。又说, ‚彼以其虚,我以其实‛,‚救 弊之道在实学不在空言。‛(《颜
作业
1.重要概念:实学、颜李学派、六府、三事、 三物 2.关于颜元‚实学‛,谈谈你感兴趣的地方。 3.就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某一方面,分析 ‚实学‛与理学、心学的关系。 4.‚实学‛视角下的中国当代地方大学转型 研究。
参考资料
1.赵娟.论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传统儒家教育 哲学视野下的解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 版),2010年09期. 2.吴洪成;王月平.开创教育历史新风气的一代教 育家——颜元实学教育思想的评价及其现实启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3期. 3.张晓笠;赵占领;马欣.全国颜元思想文化研讨 会纪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 11期. 4.韩浩;石雷;李宁.高等教育大众化语境中颜元 思想的现代解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 09期.
二、教育目的:培养“实才实德之士”
1.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批只专注“文墨世界”—— 在《寄桐乡钱生晓城》一文中写道:‚迨于秦火 之后,汉儒掇拾遗文,遂误为训诂之学。晋人又 诬为清谈,汉、唐又流为佛、老,至宋人而加甚 矣。仆尝有言,训诂、清谈、禅宗、乡愿,有一 皆足以惑世诬民,而宋人兼之,乌得不晦圣道, 误苍生至此也!‛(《颜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439页)
413页)
四、教学方法:“习行”
35岁时,“觉思不如学,而 学不如习”,便将家塾之名 由“思古斋”改为“习斋”。 62岁规划漳南书院时,又把 讲堂命名为“习讲堂”。 ‚读书无他道,只需在‘行’ 字著力‛。(《颜元集》,中华书局
1987年版,623页)
四、教学方法:“习行”
他说任凭读乐谱几百遍,讲问、思辩几十次, 但‚总不能知‛,必须博拊击吹,口歌身舞, 亲下手一番,‚方知乐是如此‛,才真正知乐。 学习数学知识也同样如此,要‚学而必习,习 又必行‛,如果不练习,又不在实际中运用, 则‚入市便差‛。所以,他认为不和自己的躬 行实践相结合的知识是无用的。
四、教学方法:“习行”
身体力行,坚持“力行”不断,直至59岁时,还感 到‚思一日不习六艺,何以不愧‘习斋’二字乎!‛ 重视“习行”教学法直接原因是为了反对理学家静 坐读书、空谈心性的教学方法。对此,颜元自己说 的很明确:理学家“不学一事,而以诵读为学,以 能讲其所读者为明道,为大儒,是吾忧也。” (《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