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散文阅读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 散文阅读专题课件 第7课时状物寓理散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 散文阅读专题课件 第7课时状物寓理散文

言志部分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
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 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 中我是孤独而陌生。 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
背景资料
陆蠡(lǐ)(1908 ~1942),不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 家、现代作家、革命家、翻译家,而且是宁死不屈的 抗日烈士。34岁时被日本侵略者杀害。
托物部分:志(象征意义)
常春藤——永远向着阳光 永远不屈服于黑暗
不屈服于黑暗,永远向着光明的精神 中华民族及作者本人向往光明、不屈不挠
的斗争精神
我把瘦黄的枝叶法
1.明确本文“所托之物” 2.总结概括“物”的特点(作者赋予的内在特点) 3.关注行文过程中作者抒情和议论性的语言 4.分析明确行文的意图(人、精神、情感感悟 )
状物寓理散文
什么是状物寓理散文 ?
所谓状物寓理散文即托物言志式散文,作者将情感 融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借助形象联想或意 蕴联想把主观情感表现出来。
定义的解读
托物言志类的散文,常把作者的“志”(志向情趣、 理想、追求等)依托于某个具体的“物”上,所托之物 一般是花、草、树、木或是某个具体的事物。
这个物往往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 情感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便借助于这个 具体之物来表达,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表达也更巧 妙,更完美。
一般框架结构
开 头 引 出 所 托 之 物 , 表 达 赞 美 之
托物部分 言志部分
物的外形特点
征结


物的内在气质精神
赞美所托之物象征的人 赞美所托之物象征的精神

【每日一练】写人记事散文阅读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每日一练】写人记事散文阅读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写人记事散文阅读(一)一、写人记事散文的特点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必修1第三单元主要学习现代写人记事散文,这类散文有如下特点:1.写真实片断。

就是说所写内容为真人真事,不是虚构或夸饰的;叙事可完整,也可零散,而零散的更多见,不像小说那样有完整的虚构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具体的环境背景等。

2.抒真情实感。

写人记事散文固然重在记叙,但抒情必不可少,作者在表现人物的特点和品质的同时,还表达出自己对人物、对社会的情感判断。

作者的个性气质、情感襟怀都在文章中充分显现出来。

如《记念刘和珍君》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及其遇害经过,抒发了作者沉痛的悲悼以及愤怒之情;《小狗包弟》描写了小狗包弟的悲惨命运,对人生及“文革”都进行了反思;《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描绘梁启超先生的一次演讲,表现了他学识渊博、自由洒脱的真性情。

3.章法自由。

散文作品的章法起止自如,开合有度,一方面愈散愈精彩,愈散愈痛快淋漓;另一方面散而有法,散中见整,呈现出对立统一的奇妙景象。

4.语言个性化。

散文语言因作者感情而生辉,因作者学识而生味,因作者才华而多姿多彩。

反过来,读者可以从散文作品的语言中窥见作者的状况,可以通过知人论世发现作家散文语言生成的缘由。

二、知识要点梳理学习本单元要注意以下语言知识:注意重点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注意重点词语的理解及运用;注意重要句子的句式特点与病句辨析。

1.《记念刘和珍君》(1)积累常用字词:A.多音字注音阿(1)ā 阿姨阿拉伯;(2)ē 阿谀刚直不阿当(1)dāng 当务之急螳臂当车;(2)dàng 用词不当安步当车创(1)chuāng 创伤重创敌军;(2)chuàng 创造勇于创新攒(1)cuán 攒射万头攒动;(2)zǎn 积攒攒钱买书同(1)tóng 相同同心协力;(2)tòng 胡同薄(1)bó 单薄刻薄;(2)báo 薄板薄饼B.形似字注音编辑(jí)作揖(yī)通缉(jī)修葺(qì)寥(liáo)落寥(liáo)廓辽(liáo)阔姓廖(L iào)未雨绸缪(móu)暗(àn)淡黯(àn)淡熟谙(ān)万马齐喑(yīn)喋(dié)血通牒(dié)碟(dié)片间谍(dié)绯(fēi)红菲(fěi)薄匪(fěi)夷所思斐(fěi)然成章流言蜚(fēi)语诽(fěi)谤不惮(dàn)殚(dān)精竭虑殒(yǔn)身不恤陨(yǔn)落踌躇(chóu chú)踯躅(zhí zhú)桀骜(ào)不驯好高骛(wù)远六跪二螯(áo)敖(áo)包鳌(áo)拜(2)形近字辨析A.和蔼暮霭蔼:是草字头,它的意思是“和气,态度好”。

有关散文阅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有关散文阅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有关散文阅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目的要求1了解散文的特点和种类2掌握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重点难点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教学过程一、散文的特点:1、内容上:作者根据散文的创作要求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体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叙事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特殊的美质的发现和认识。

2、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事议论熔为一炉。

2)从细处着笔,以小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结合散文的特点,散文阅读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以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散文的分类1记叙散文作者对所记述的对象不是纯客观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以表达一定思想、抒发一定情感。

2抒情散文作者抒发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愿望,其中的情不是空虚而是依据一定的人、事、物,通过对他们或记叙、或描写、以达到托物言志、寄情于物的目的。

3说理散文作者以散文的形式阐述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见解和主张,作者在说理时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述和感情的抒发进行的,文学色彩很浓。

三、阅读散文的一般程序根据散文的特点,阅读散文应遵循:1、先结合写作背景和选用的材料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从中概括2)从所选的材料看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和情感进而找到作者创作的意图。

2再找作品形式和内容的结合点即是抓住文章的线索1)找作品中的人、事、物和地点。

2)看它是否是贯穿全文、看材料的组织是否是围绕它进行的3、看作者选用何种角度来组织材料的1)常见的材料组织模式有以实物为线索组织材料的,有按照人物的动作行为变化、思想性格发展、人生历程的见闻组织材料的,有按照某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组织材料的,有以地点的转换来组织材料的。

2)材料的处理安排A、看材料段落或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还是递进的,是因果的还是转折的B、凭语感和理性分析分析语言环境和词语搭配的问题和逻辑顺序。

高一语文散文阅读练习

高一语文散文阅读练习

⾼⼀语⽂散⽂阅读练习 语⽂的练习,能够让你更好的掌握知识点。

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语⽂散⽂阅读练习题⽬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家学习。

⾼⼀语⽂散⽂阅读练习(⼀) ⼭野间童年的我,却常常被美丽⽽神幻的虹所迷惑。

我时常戴⼀顶⼤⽃笠,仰着童稚的脸,长久地看、认真地读那静卧在⼭野上空被村⼈喊做天⼸的虹。

故乡的虹,⼤都悬⽣在午后的天空,彩虹起兮云飞扬,天地间总是微⾬细细,⾬光氤氲,若有似⽆,我⼀低头,汪汪积⽔中,竟也见有虹影流转。

童年的我,以为虹都是从⼟地⾥拱起⽽飘然升空的。

⼤⼈说地上的蜈蚣,背不总是那么驼吗?在我童年的天空⾥,虹,仿佛和地上某种东西总有莫名的感应,神性充盈。

我甚⾄想,那虹,是地⾥蜈蚣升天的么? 及⾄青年,丰满的物事⽆⽌⽆息,⼈,总顾不上停歇脚步,仰头读虹。

重负的中年即便偶能读读虹,所读出的,恐也多是岁⽉的况味。

⽼年时⾄,⼣阳在天。

⼈⽣⾈楫,早早告别了⼟腴⽊秀的春夏,急急就滑⼊了⽔瘦⼭寒的秋冬,⼈与虹,早疏离焉。

虹的⾊彩,使⼈漫⽣想像啊。

诗⼈北岛就有⼀⾸诗叫《姑娘》,短得只有两句:“颤动的虹/采集飞鸟的花翎”。

姑娘与虹,⼤抵是皆有照⼈光彩,诗⼈才能当上⽉下⽼⼈,将她们红线联姻吧。

虹,也算得上是阳光和⾬滴曲折⽽奇幻的“合作”。

与⾬滴“合作”的、射在⾬幕上的阳光,是齐刷平⾏的、集团⽆边的箭簇。

每⼀根阳光之箭,进⼊⾬滴的位置和⾓度都不同,因⽽,每⼀根阳光之箭的折射以及反射⾓度相应也不同。

你能否看见虹,取决于经⾬滴反射过来的光波,能量是否集中,光⾊是否够强,最根本的,还在于能否如前所述,正好射⼊你的眼帘。

陆龟蒙在《和袭美咏臬桥》中咏虹:“横截春流架虹桥。

”⽑润芝诗⽈:“青⼭着意化为桥”。

这些诗词,当然皆是先观虹桥⽽后作。

虹何以常被喻作桥呢?抑或说,虹何以总是弧形的呢?这是因为,惟有此⼀弧段之上⾬滴反射过来的各⾊⾊光,能量才最集中,光⾊才最强,更重要的,是只有这些斑斓⾊光,才能被⼈看到。

作为⽣命的虹,命运之路总是曲曲折折的。

人教版 语文 高考 散文阅读

人教版 语文 高考 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考试范围真题统计1.分析结构思路,概括内容要点。

2.理解词句含意。

3.品味语言艺术。

4.鉴赏散文形象。

5.散文综合探究(2017·全国卷Ⅱ)(林徽因《窗子以外》)(2017·全国卷Ⅲ)(李娟《我们的裁缝店》)(2017·北京卷)(叶梅《根河之恋》)(2017·天津卷)(朱以撒《挺拔之姿》)[分值]14~25分[题型]①选择题;②简答题一、(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窗子以外林徽因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

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

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

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

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

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

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杈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

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

高一语文的散文阅读答案

高一语文的散文阅读答案

高一语文的散文阅读答案高一语文散文阅读理解 ( 一)⑴记忆是漂亮的。

我相信我有优秀的记忆力。

我记得三岁时候夜宿农村客店听到的马匹嚼草的声音。

我记得我的小学老师的面貌,她后到达宝岛去了,四十六年此后,我们又在北京重逢。

我特别喜爱记诗,孤独时便默诵少年时候便已背下来的李白、李商隐、白居易、元稹、孟浩然、苏东坡、辛弃疾、温庭筠还有刘大白的新诗:归巢的鸟儿,只管是倦了,还驮着夕阳回去。

双翅一翻,把夕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⑵记忆就是人。

记忆就是自己。

爱情就是一连串共同的、只有两个人能共享分享的铭心刻骨的记忆。

只有死亡,才是一系列记忆的消逝。

记忆是活着的同义语。

活着而忘掉等于没活。

忘掉了的朋友等于没有这个朋友。

忘掉了的敌意等于没有这个敌意。

忘掉了的财富等于失掉了这个财富。

忘掉了自己也就等于没有自己。

⑶我已不再年青,我仍旧喜悦于自己的记忆力。

我仍旧敢与你打赌,拿一首旧体诗来,读上两遍我就能够背诵。

我仍旧不拒绝学习与背诵新的外文单词。

⑷但是我相同也惊诧于自己的忘掉。

我的“忘性”正在与“记性”均分秋景。

⑸一九七八年春,在新疆工作的我出差去伊宁市,中间还去了一趟以天然牧场而有名中外的巩乃斯河边的新源县。

一九八二年,当我再去新疆伊犁的时候,我毅然回答朋友的咨询说:“不,我没有去过新源。

”⑹“你去过。

”朋友说。

⑺“我没去过。

”我摇头。

⑻“你是一九七八年去的。

”朋友坚持。

⑼“不,我的记忆力很好”我斩钉截铁。

⑽“请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记忆,那一年你刚到伊犁,住在农四师的款待所即第三款待所,重新源回来,你住在第二款待所——就是起初的苏联领事馆。

”朋友提示说。

我一下子懵了。

果然有这么一回事 ?自然。

先住在第三款待所,后住在第二款待所,绝对没错儿 ! 连带想起的还有清晨赶乘长途公共汽车,微明的天气与众多的游客众多的行李。

那种人来人往的情状是不行能忘掉的。

但那是到哪里去呢?到哪里去了又回来了呢 ?仿佛看到了几间简陋的店面式的房屋。

人教版高中语文 散文阅读专题课件 第8课时散文的典型题型及解答方法1

人教版高中语文 散文阅读专题课件 第8课时散文的典型题型及解答方法1
关乎文章主旨
对比衬托 丰富内容
典型题型——插入内容
⑦我想,设若命运改变一下徐渭的品格,他的人生 又将是怎样一种境况呢?假如他不那么张扬个性,以他 的才华,在科举考试中会一路顺利,那也就成了几品大 员,锦衣玉食、宝马香车少得了吗?即使科举不中,随 和一些,隐忍一些,找关系,托门子,拿自己的作品当 礼送,在哪家权贵门下做个清客,总是可能的吧,也可 衣食无忧,免遭冻馁啊!
解答方法——插入内容
文章第一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小狗包弟》)
内容上:写出了艺术家的狗在文革中对主人的不离不弃,患难 与共,生死相依。 结构上:其一引出下文小狗包弟的故事;
其二第一段狗的忠诚于下文人的背叛形成强烈的对比 。 情感上:由此深化了文章忏悔的主题。
散文的典型题型 及解答方法(一)
阅读散文时应关注的内容
1.标题; 2.散文行文过程中插入的内容; 3.同一内容在不同情境下出现; 4.行文主体的人、物的描写; 5.环境描写; 6.作者议论或者抒情的句子。
一、散文的标题
明确:不同的标题传达出不同的信息。
例:《碧云寺的秋天》《荷塘月色》
《记念刘和珍君》《怀念老陆》
——《小狗包弟》
典型题型——插入内容 1.第 ⑦ 段中作者假设了徐渭品格改变后可能出现的人生 境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文章第一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小狗包弟》)
作用
内容;结构;情感
解答方法——插入内容
第 ⑦ 段中作者假设了徐渭品格改变后可能出现的人生 境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假想与现实中徐渭的真实人生形成对比,突出了他在困 顿中坚守的难能可贵,进一步表达了对徐渭人格的敬佩之情, 暗含着对世态的嘲讽。
② 全文的线索,串起母子间的诸多温情。

高一语文阅读理解散文

高一语文阅读理解散文

高一语文阅读理解散文一①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

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辩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②轻轻地走入小巷。

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棱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

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③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尽纤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④空气中浸透着静谧。

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

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

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

灰白色的墙面在班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⑤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

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

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

透过门扉间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捶,露出一口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姑娘的影象……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⑥雨停了。

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落寞。

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

眼前的小巷变的迷蒙,心在此刻却显得犹为的澄净。

⑦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绪。

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

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物是人非之外,辩识出你的故居吗?⑧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

扶拦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

高一语文必备经典散文阅读练习(附答案)

高一语文必备经典散文阅读练习(附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绵绵土牛汉那是个不见落日和霞光的灰色的黄昏。

天地灰得纯净,再没有别的颜色。

踏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恍惚回到了失落多年的一个梦境。

几十年来,我从来不会忘记,我是诞生在沙土上的。

人们准不信,可这是千真万确的,我的第一首诗就是献给从没有看见过的沙漠的。

年轻时,有几年我在深深的陇山山沟里做着遥远而甜蜜的沙漠梦,不要以为沙漠是苍茫而干涩的,年轻的梦都是甜的。

我的心灵从小就像有血缘关系似的向往着沙漠,我觉得沙漠是世界上最悲壮最不可制服的野地方。

它空旷得没有边沿,而我向往这种陌生的境界。

此刻,我真的踏上了沙漠,无边无沿的沙漠,仿佛天也是沙的。

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

没有模仿谁,我情不自禁地五体投地,伏在热热的沙漠上。

我汗湿的前额和手心,沾了一层细细的闪光的沙。

半个世纪以前,地处滹沱河上游苦寒的故乡,孩子都诞生在铺着厚厚的绵绵土炕上。

我们那里把极细柔的沙土叫做绵绵土。

“绵绵”是我一生中觉得最温柔的一个词,词典里查不到,即使查到也不是我说的意思。

孩子必须诞生在绵绵土上的习俗是怎么形成的,祖祖辈辈的先人从没有解释过,甚至想都没有想过。

它是圣洁的领域,谁也不敢亵渎。

它是一个无法解释的活的神话。

我的祖先们或许在想:人,不生在土里沙里,还能生在哪呢?就像谷子是从土地里长出来一样的不可怀疑。

因此,我从母体降落到人间的那一瞬间,首先接触到的是沙土,沙土在热炕上焙得暖呼呼的。

我的润湿的小小的身躯因沾满金黄的沙土而闪着晶亮的光芒,就像成熟的谷穗似的。

接生的仙园老姑姑那双大而灵巧的手用绵绵土把我抚摸得干干净净,还凑到鼻子边闻了又闻,“只有土能洗掉血气。

”她常常说这句话。

我们那里的老人们都说,人间是冷的,出世的婴儿当然要哭闹,但一经触到了与母里相似的温暖的绵绵土,生命就像又回到了母体里安生地睡去。

我相信,老人们这些诗一样美好的话,并没有什么神秘。

我长到五六岁光景,成天在土里沙里厮混。

有一天,祖母把我喊到身边,小声说:“限你两天扫一罐子绵绵土回来!”“做甚用?”我真的不明白。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课件第三单元散文阅读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课件第三单元散文阅读
解析:选 D D 项,“文章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错误,从文中来看,没有使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文中所描 写的景物大部分是虚写,并非作者实见之景。
2.作者为什么将“怀甫亭”称为“杜甫的亭子”? 解析:“怀甫亭”,“怀”意思是“怀念”,“甫”是指 杜甫,命名为“怀甫亭”说明该亭子是后人为纪念杜甫而建的, 表达后人对杜甫的怀念;而“杜甫的亭子”明确了“亭子”和 “杜甫”之间的关联,更好地表现出作者对杜甫的敬仰和追念。 答案:怀甫亭是后人为纪念杜甫而建的,但在作者看来怀 甫亭是杜甫人生的最后一站,是他灵魂的归属,是他灵魂的安 顿地。这样称谓更能表现出作者对杜甫的敬仰和追念。
语文 必修1 RJ
第三单元 现当代散文
散文阅读
能力演练(一) 能力演练(二)
能 力 演 练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杜甫的亭子 李新文
①不知不觉,我靠近了岳阳楼旁的怀甫亭。
②那会儿,夕阳与树上的枫叶一个颜色,风一吹,“哗啦 啦”落下来,像一种叹息。一片叶子落在我的肩上,停泊了一 会儿,画出一个弧,掉在地下。那一刹,我疑心这不止是一种 生命的坠落,也是季节的归属。但,不管怎样,都是过程,让 生命处于停泊状态的过程。其实,从石级到怀甫亭不过几十步 的路程,但我走得很慢很慢,生怕时间加快脚步的速度,会将 十多个世纪浓缩成一瞬。我知道,那掩在树林中的亭子,也同 我一样在怀念着一个人的名字——杜甫。
在贾家族里,父亲是文化人,德望很高,以至大家分为小 家,小家再分为小家,甚至村里别姓人家,大到红白喜丧之事, 小到婆媳兄妹纠纷,都要找父亲去解决。父亲乐意去主持公道, 却脾气急躁,往往自己也要生许多闷气。时间长了,他有了一 定的权威,多少也有了以“势”来压的味道,他可以说别人不 敢说的话,竟还动手打过一个不孝其父的逆子的耳光,这少不 得就得罪了一些人。为这事我曾埋怨他,为别人的事何必那么 认真,父亲却火了,说道:“我半个眼窝也见不得那些龌龊事!”

2018-2019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专项强化拔高训练系列(二)散文阅读+Word版含解析.doc

2018-2019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专项强化拔高训练系列(二)散文阅读+Word版含解析.doc

2018-2019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专项强化拔高训练系列(二)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听海的心迟子建十一年前,在爱尔兰的都柏林海湾,我遇见一对特殊的看海人。

那该是一对母子吧?一个胡子拉碴、衣衫不整的中年男人,扶着一个穿黑袍的老妪,从一辆破烂不堪的轿车下来,缓缓走向海滩。

中年男人弯着腰,耷拉着脑袋,步态疲沓;老妪则努力昂着头,将身体拔得直直的,缓缓而行,一副庄严的姿态。

待他们走到近前,我发现老妪原来是盲人!海上波涛翻卷,鸥鸟盘旋,老妪看不到这样的景象,可她伫立海边,与海水咫尺之遥,双手抱拳,像个虔诚的教徒,祈祷似的望着大海。

扶着她的男人,不时在她耳边低语着什么,她也不时回应着什么。

从他们驾驶的汽车和衣着来看,他们是生活中穷苦的人,但大自然从来都不摒弃贫者,它会向所有爱它的人敞开怀抱。

在我眼里,一个人的身体里埋藏着好几盏灯,照亮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系。

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手,都是看不见的灯。

眼睛是视觉之灯,耳朵是听觉之灯,鼻子是嗅觉之灯,舌头是味觉之灯,而手,是触觉之灯,当一盏灯熄灭的时候,另外的灯,将会变得异常明亮!站在海边的老妪,她的视觉之灯熄灭了,但依赖听觉,她依然能听到大海的呼吸;依赖嗅觉,她仍能闻到大海的气息;而她只要弯下腰来,掏一捧海难的沙子,就能知道大海怎样淘洗了岁月,她的触觉之灯也依然是明媚的。

我相信那个老妪感受到的大海,在那个静谧的午后,比我们所有人都要强烈,因为她有一颗沧桑的听海的心!看来世上没有什么事物,能够阻隔人与大自然最天然的亲近感。

我热爱大自然,因为自童年起,它就像摇篮一样,与我紧紧相拥。

在故乡的冬天,雪花靠着寒流,一开就是一冬!雪花落在树上,树就成了花树了;雪花落在林地上,红脑门的山雀就充当画师,在雪地留下妖娆的图画了;而雪花落在屋顶上,屋顶就戴上一顶白绒帽了!在大雪纷飞的时令,我们喜欢偎在火炉旁,听老人们讲神话故事,故事中的人,是人,又是物;而故事中的物,是物,又是人!在故事中,一个僧人走在夕阳里,突然就化做彩云了;而一条明澈的溪水,是一颗幽怨的少女灵魂化成的。

【红对勾】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作业 第三单元 考点链接6 散文阅读

【红对勾】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作业 第三单元 考点链接6 散文阅读

考点链接(六)——散文阅读作业时限:45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30分)雅舍思雅唐韧来到北碚居住,听说雅舍还在,很惊异。

由于印象中的雅舍,在四十年月初梁先生笔下已是不堪风雨,更兼鼠子们多年啮盗,即使存留,亦应是废墟一抔了。

来到它跟前,始知今日雅舍,并非缀补翻盖的老屋,应称之“雅舍遗址纪念馆”才是。

这雅舍和当年阅读所得的雅舍自然很是不同。

仿佛当年那个雅舍是某僵手滞足的文人草成的一幅字,被丢置墙角多年,现在捡起除尘熨平装裱,悬于壁上。

先生后来从这间雅舍走向台湾,走向西雅图,走过程季淑,走过韩菁清……蔚为大家的后事,全收集进雅舍里,倒冲淡了雅舍从前的气息。

所谓从前的气息,我指的是一种矮檐之下人不矮的肃挺之雅。

一间“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峋,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周编了竹篱墙,墙上敷了泥灰”的房子,一间“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的房子,却赞它“有共性就可爱”,还以“雅”名之,透着倔犟,仿佛说你逼我背井离乡,想看我狼狈吧!我偏在这烂房子里雅给你看。

在这间雅舍里,他趣说社会生相,应当还练习着给老舍做捧哏说相声。

“雅”本一轻词小词,至此,重了大了,可属“大雅”之列。

战乱贫乏期的“雅”在今人看或许不过是迫于无奈,真的大雅应当在安定富强后消灭。

但今日还是有人叹息诗歌没了大雅。

2009年谢冕先生到西安,借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说诗歌的大国气象绝不是刻意、任凭造出来的,它来自诗人的大视野、大境界。

谢先生不说君王行猎霓裳羽衣是大国气象,单挑这两句诗解说,真有见地。

欲品诗中大国气象,还真要先静静地模拟对胡虏用兵年月,长安民妇们心念着良人半夜浆洗寒衣那声音与气概,秋风吹送的“玉关情”,不是小院掩门的悲泣,而是一家捣,万户应,成片涌起的棰石捣衣声,在白霜似的长安月色中一浪浪漫开,化成“何日平胡虏”的豪壮祝祷,这还不大气磅礴?谢先生由此生发道:“李白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他所期盼于当世的,是有着建安风骨的‘正声’。

高一语文资料散文阅读

高一语文资料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阅读练习雕花烟斗冯骥才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

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

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画不?”他怔住了。

“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

(A)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

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

发现老范仍不时瞅他嘴上的烟斗。

“您来尝尝我的烟斗丝吧?”唐先生诚恳地说。

“不!”老范笑眯眯地,“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他的烟斗是特别。

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

”他说。

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的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

“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

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人教版高一散文阅读篇二:人教版高一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的探究【文体特点】一、散文的定义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

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

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这是我们考试中所使用的概念。

二、散文的分类散文具有记叙、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与此相应,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

1.记叙散文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散文。

记叙散文叙事较完整,写人人物形象鲜明,描写景物倾注作者的情感。

这类散文与短篇小说相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

就叙事而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更不追求曲折变化,而小说对叙事的要求要较散文高得多;另外,散文在叙事的时候需要饱蘸情感,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体现出来,不须作者明确抒发。

就写人而言,小说要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而散文中的人物则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

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

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

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另外,这类散文中还有一种偏重于描写景物的游记性散文。

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景色、风俗民情、名胜古迹都属记游范围。

游记散文最主要的特点是: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必须完全真实,不允许夸饰和虚构;但又不是照相似的实录,而是作者融情于物,达到情景交融。

2.抒情性散文主要用以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散文叫抒情散文。

富有情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征,但与其他散文相比,抒情散文情感更强想象更丰富,语言更具有诗意。

抒情散文主要用象征、比兴、拟人等方法,通过对外在形象的描绘来传达作者的情思,因此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这类散文最常用的手法。

而直抒胸臆的方法,在文章中可以出现,但通篇用此一法者并不多见。

托物言志式散文,即象征性散文,作者将情感融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借助象形联想或意蕴联想把主观情感表现出来。

如杨朔的多数散文,矛盾的《白杨礼赞》等。

借景抒情的散文,将感情寓于景物之中,赋景物以生命,明写景,暗写情,做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刘白羽的《日出》等。

3.议论性散文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散文。

它与抒情散文一样注重情感的抒发,不同的是议论散文重于理智,抒情散文重于感情。

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用事实和逻辑来说理,而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

它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严密的逻辑;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理服人;融形、情、理于一炉,合政论与文艺于一体。

鲁迅先生的杂文、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都是典型的议论散文。

三、散文的特征散文的文体特征概括来说就是"形散神聚"。

所谓的"形"应指散文中用来表情达意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等。

"形"的"散"体现在联想的广泛、时空的纵横等方面,但目的却是统一的--用来表现理念、抒发情感的、阐述哲理、表达志趣、寄寓情趣等。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神聚"。

例如:《窗》就是通过描述一系列与窗相关的事物来阐述哲理,《荷塘月色》就是通过写景来抒发情感,《说不尽的狗》就是寄寓一种生活、艺术和思想中蕴含的情趣。

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较强的纪实性散文具有较强的纪实性质。

主张"大实小虚":"散文写作,在选材上也并不是绝对地排斥任何虚构的。

也就是说,在保持题材上大体真实(请注意,这里的概念并不等同于文学科学中的'真实性'的含义,故称之为'题材的纪实性质')的前提下,某些细节的虚构,乃至某个次要人物的虚拟,不但在创作实践上是有成例的,被允许的,而且有时甚至是很必要的。

......关键则是要'大实小虚'。

"(韩少华《散文散论》,北京师范出版社《写作论》)尽管散文的细节可以虚构,但散文中的情感是绝对真实的,这一点也应该是散文真实性的一个重要侧面。

2.取材的广泛性。

散文的内容涉及自然万物、各色人等、古今中外、政事私情......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的。

可以写国内外和社会上的矛盾、斗争,写经济建设,写文艺论争,写伦理道德,也可以写文艺随笔,读书笔记,日记书简;既可以是风土人物志、游记和偶感录,也可以是知识小品、文坛轶事;它能够谈天说地,更可以抒情写趣。

凡是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美的感受、情操的陶治,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心旷神怡的,都可选作散文的题材。

写散文要选取揭示"人类那种崇高感和庄严感"的材料,要选取反映具有"超世俗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的材料。

3.形式的灵活性散文取材广泛,内容丰富,为其服务的形式也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①结构多种多样散文的结构形式不拘一格:有的按时间发展先后顺序或以空间转移为序组织材料,如《小桔灯》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以作者的思想认识和感情变化为序,如张洁《挖荠菜》和杨朔《荔枝蜜》;有的以某一思想为统帅,把材料分别组织在几个不同的侧面之内,如《土地》。

②表达方式自由灵活。

散文可以自由地使用叙述、描写等五种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也可使用暗示、象征、比兴、联想等手法。

记叙散文以叙述、描写和议论;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间用叙述、描写和抒情。

③语言运用自如。

现代散文的语言主要是现代汉语,但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借用和用法,方言俚语、歌谣谚语等语言形式。

文言语辞如陶铸《松树的风格》中:"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

"用歌谣谚语的如:朱可桢《大自然的语言》中引用了"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郦道元《巫峡》中"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诗意浓郁。

散文的诗意与它是一种长于抒情的文体分不开的,其诗意的浓度同作者感情的深度总是成正比的。

为什么散文长于抒情呢?因为散文一般采用第一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无论写到什么,其目的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生活感受和思想见解,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是"作者心灵的歌声"(高尔基)。

同时散文有自己特殊的笔调,即所谓散文笔调。

散文笔调,首先是语言凝练,优美富有文采;其次是笔法灵活疏放,挥洒自如。

5.语言优美优美的语言是散文所以成为美文的一个重要方面。

散文语言具有以下特征:①讲究文采。

常用多种手法,或浓墨重彩、或淡笔轻彩,着力表现事物的"画意",再现美好的形象。

有的散文作家有意识地化常语为奇语,以更好地表现散文的"诗情"和"画意"。

散文讲究文采,但并非只使用华美的语言,有的散文家使用最平实的语言,写出极美的文章来。

即所谓的"家常风"。

如魏巍《我的老师》。

②灵活疏放。

作者可以浮想联翩,随意点染,任情穿插,时而叙,时而议,时而抒情,或将它们水乳交融起来。

可谓腾挪翻飞,无不随心应手。

③注重节奏。

句式富于变化,有时骈散相间,平仄相调;有时长短交错,张弛相映,使作品富有音乐美。

6.短小精悍。

散文一般篇幅短小,层次较少,结构不很复杂,但又具有选材精要,言简意赅,立意深邃的特点。

郁达夫"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里说人情。

"(《现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这类题目往往表现为"怎么看",如2006年重庆题《说村落》第5小题"你怎样看待村落的命运?"这样的题目,不仅考查了学生对文本意蕴的把握,同时也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的关注,而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也就正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

回答时要结合文本观点和现实生活,从中提炼出个性化的看法。

五、规范表述,书写工整无论完成哪一类型的题目,都要规范严谨。

这其中包括术语使用正确,观点表述明确,分析方法得当,阐述条理清晰,书写工整,符合字数要求等。

林秋秋浏览此文章的网友还同时浏览了: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的探究【文体特点】一、散文的定义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

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

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这是我们考试中所使用的概念。

二、散文的分类散文具有记叙、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与此相应,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

1.记叙散文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散文。

记叙散文叙事较完整,写人人物形象鲜明,描写景物倾注作者的情感。

这类散文与短篇小说相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

就叙事而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更不追求曲折变化,而小说对叙事的要求要较散文高得多;另外,散文在叙事的时候需要饱蘸情感,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体现出来,不须作者明确抒发。

就写人而言,小说要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而散文中的人物则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

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

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

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另外,这类散文中还有一种偏重于描写景物的游记性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