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救生设备的管理

合集下载

景区游船项目安全规定(3篇)

景区游船项目安全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规范景区游船项目运营管理,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景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景区所有游船项目的运营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游船、快艇、摩托艇、帆船等水上娱乐项目。

第三条景区游船项目运营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条景区游船项目运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章游船项目运营管理第五条游船项目运营单位应取得相关行业管理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规定的经营范围、项目类型、船型等开展运营。

第六条游船项目运营单位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船只,并定期进行检验和维护,确保船只处于良好状态。

第七条游船项目运营单位应配备充足的安全救生设备,包括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救生筏等,并确保设备完好有效。

第八条游船项目运营单位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明确安全操作规程,对游客进行安全告知。

第九条游船项目运营单位应安排专门的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监管,对游客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游客符合安全要求。

第十条游船项目运营单位应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火灾、碰撞、翻船、游客落水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

第十一条游船项目运营单位应定期对游船项目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确保游船项目安全运营。

第三章游客安全要求第十二条游客在参加游船项目前,应了解并遵守本规定及景区安全须知。

第十三条游客应具备一定的游泳能力,并穿戴救生衣,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进行安全操作。

第十四条游客应服从工作人员的指挥,不得擅自离船、跳水或做出其他危险行为。

第十五条游客在游船项目过程中,应保持秩序,严禁吸烟、乱扔垃圾等行为。

第十六条游客在参与游船项目时,应遵守以下规定:(一)儿童、老人、孕妇、残疾人等特殊人群,需在家人陪同下参加游船项目,并告知工作人员其身体状况。

应急救援器材管理规章制度

应急救援器材管理规章制度

应急救援器材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应急救援器材的管理,提高救援效率,保障人员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各类应急救援机构和单位的应急救援器材管理工作。

第三条应急救援器材是指用于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装备、器具等物品。

第四条应急救援器材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合理、安全可靠、规范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各级领导机关应当加强对应急救援器材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该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六条各类应急救援机构和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应急救援器材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修订完善。

第七条应急救援器材管理工作应当细化分工,明确责任,确保管理工作的落实。

第八条应急救援器材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到熟悉操作、娴熟应用。

第二章应急救援器材的备案登记第九条各类应急救援机构和单位应当对所属所有应急救援器材进行备案登记,包括但不限于名称、型号、数量、规格、存放地点等信息。

第十条备案登记应当由专人负责,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一条备案登记信息应当定期检查核实,确保及时更新。

第十二条备案登记信息应当采用电子化管理,便于查询和统计。

第三章应急救援器材的购置和更新第十三条应急救援器材的购置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质量可靠。

第十四条应急救援器材的购置资金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落实到位。

第十五条应急救援器材的更新应当定期进行,及时淘汰老化或不适用的器材。

第十六条应急救援器材更新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技术发展情况进行调整。

第十七条应急救援器材更新应当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确保器材的有效使用。

第四章应急救援器材的维护保养第十八条应急救援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应当定期进行,确保器材的正常运转。

第十九条维护保养工作应当由专业人员负责,确保操作规范。

第二十条维护保养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清洁、润滑、检修、保养等。

第二十一条维护保养工作应当建立相应的记录,及时整理归档。

第二十二条维护保养工作应当加强对器材的巡视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基本安全之个人求生(项目2)-任务2.

基本安全之个人求生(项目2)-任务2.
个人求生
第二章 船舶救生设备
【项目描述】 通过对救生艇、筏和救助艇、个人救生设 备、求生信号、应急通信设备及其他救生 设备的学习与实操训练,达到STCW公约马 尼拉修正案附则A-VI/1-1表“个人求生”职 能中评估适任的标准项“各项行动的时机 和顺序适合于当时的情况和状况并最大程 度地减少了对逃生的潜在危险和威胁” 的 适任标准要求。
货船每人一件 船舶一直在温暖气候航区航行,主管机关 批准可不必配备。(除散货船 )
穿着救生服要领:
取出保温服把它打开。 穿上保温服。 跪下把腿部拉链拉上。 把胸前防水拉链拉至脸部。 下水前把脸部密封边拉至下巴底部。 从袖边口袋取出手套。 穿上手套后拉上拉链。 如需要保温服应连同认可之救生衣一同穿着。
救生圈的配备
1.1 货船应配备的救生圈,其数量应不 少于下表所规定的数量。
------------------------------ ------ 船 长 (m) | 最 少 救 生 圈 数 ----------------|------------- ------ 100以下 | 8 100至150以下 | 10 150至200以下 | 12 200及200以上 | 14 ------------------------------ -------
救生圈可浮救生索
可浮救生索应; .1 不打纽结; .2 具有不少于8mm的直径; .3 具有不少于5kN的破断强度。
在水中使用救生圈的方法
用手压救生圈的一边使它竖起来,另一手把住救 生圈的另一边,并把它套进脖子,然后再置于腋 下。 或先用两手压住救生圈的一边使救生圈竖立起来, 手和头部乘势套入圈内,使救生圈夹在两腋下面。
救生圈的配备

消防救生设备

消防救生设备

第二章消防救生装备消防救生装备是消防员在各种灾害、事故现场营救被困人员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

消防救生装备的发展趋势是多样化、功能化和专业化。

主要有常规救生装备、搜寻设备、现场救护装备和水上救生装备等。

第一节常规救生装备常规救生装备主要有:救生绳、救生软梯、救生气垫、救援起重气垫、救生抛投器、救援三角架、救生照明线和导向绳等。

一、救生绳救生绳是消防员在灭火救援、抢险救灾中用于救人和自救的绳索,或用于日常训练。

救生绳采用外包保护层的夹心绳结构,如图4-2-1所示。

1.主要技术性能要求①纤维材料:应为原纤维并且为长纤维。

②绳索直径:12.5mm~16.0mm。

③最小破断强度:≥40000N。

④延伸率:承重达到最小破断强度的10%时,应≥1%且≤10%。

⑤耐高温性能:在204℃±5℃的环境条件下5min,不应出现融熔、焦化现象。

图 4-2-1 救生绳结构2.安全检查和报废准则使用前后应细检查整根绳索外层有无明显破损、高温灼伤,有无被化学品浸蚀,如出现上述问题,或救生绳已发生剧烈坠落冲击,该救生绳应立即报废。

救生绳达到使用年限后应立即报废。

二、牵引绳牵引绳(俗称小抛绳)是消防员个人携带的工具引绳,如图4-2-2所示。

主要用于运送消防施救器材或在火情侦察时作为标绳使用。

当绳索采用绳芯外包裹保护层的夹心绳结构时,也可作为消防员自救绳使用。

牵引绳多由合成纤维制成,直径6mm~8mm,长度15m~20m。

图4-2-2 牵引绳1.维护保养使用后应进行卷叠。

遇水后,应在通风处阴干。

2.注意事项①如绳索为三股或多股绞结绳结构,不宜承载人员。

紧急情况下必须使用时,应使用绳索护套、墙角护轮或衣物等保护绳索,以避免绳体与墙角、窗框、建筑外沿等建筑构件直接接触。

②不能承受超负荷的冲击载荷,否则会出现断股,甚至断绳。

③平时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处,以防霉变。

④使用后刷洗。

湿水后应及时放在通风干燥处阴干或晒干,切忌长时间曝晒。

⑤应避免与尖利物体接触,如沾有酸、碱物质应立即冲洗干净并晾干。

船舶救生设备管理概述

船舶救生设备管理概述

船舶救生设备管理概述1. 引言船舶救生设备是指在海上遇到危险情况时,用于保障船员人身安全和实现船舶紧急避难的设备。

对于船舶救生设备的管理,是船舶安全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本文将从船舶救生设备的定义、重要性、管理原则和具体管理要求等方面进行概述。

2. 船舶救生设备的定义船舶救生设备是指在海上紧急情况下,用于保障船员人身安全和实现船舶紧急避难的设备。

主要包括救生艇、救生筏、救生衣、救生圈、救生腰带等。

这些设备的设计和使用要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发布的国际公约和规则,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3. 船舶救生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船舶救生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合理有效地管理船舶救生设备可以保障船员人身安全,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快速、有效的救援。

合格的船舶救生设备不仅是船舶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船舶获得国际航行证书的必备条件。

4. 船舶救生设备管理的原则船舶救生设备管理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4.1 安全第一原则船舶救生设备的管理必须以安全为第一原则。

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着确保船舶救生设备的安全可靠展开,包括设备的选购、安装、维护和更新等。

4.2 法规合规原则船舶救生设备的管理必须符合国际和国内的法规要求。

各国都有自己的航海法规和安全标准,船舶救生设备管理必须以此为基础进行,确保符合相关的法规要求。

4.3 有效性原则船舶救生设备的管理必须保证其有效性。

管理措施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发挥应有的作用,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援。

4.4 可持续性原则船舶救生设备的管理必须具备可持续性。

船舶救生设备需要定期检查、保养和更新,确保其性能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应对紧急情况。

5. 船舶救生设备管理的具体要求为了有效地管理船舶救生设备,以下是船舶救生设备管理的一些具体要求:5.1 设备选购与安装船舶救生设备的选购和安装必须符合国际和国内的法规要求。

在选购设备时,应该选择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设备,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

第二章船舶救生设备.

第二章船舶救生设备.

• (1)开敞式救生艇 .
• 仅用于沿海小型船舶及内陆水域船舶。
• 开敞式救生艇在水中如被风浪打翻,靠救生 艇内人员的自身的力量难以扶正。
• (2)部分封闭式救生艇
• A 部分封闭式救生艇是指在艇首和艇尾各有 不少于艇长20%的固定的刚性顶盖、中间设 有可折式顶棚的救生艇,主要用于巡航船、 渡船和客船等。
• 5、救生衣的管理
• (1)救生衣用后应用淡水洗净晾干,采用 橡胶材料制成的气胀式救生衣外表还应涂上
滑石粉,置于干燥、温度较低的地方并妥善 放好。
• (2)救生衣应防止油. 类沾污。
• (3)船员和乘客不得随意将救生衣当枕头 或坐垫使用。
• (4)平时妥善保管救生衣,其属具不得随 意拆卸。
• 6、救生衣的穿着
• 其正确的穿法:正反两面均可
• 1)普通救生衣的穿着方法
• (1)检查浮力袋、领口带、腰带、哨笛、 救生衣灯。
• (2)①将救生衣套进. 头颈,把腰带分别穿
过救生衣两侧的绳圈或塑料环
• ②腰带在身后交叉绕到身前,在胸前再穿 过绳圈
• ③将腰带卡在前浮力袋凹槽部位用力收紧, 打平结系牢。
• 2)气胀式救生衣
• 分为以下三种:
• (1)口吹气型气胀式救生衣
• 口吹气型气胀式救生.衣分成左右两个互不相
通的密封气室。
• (2)半自动气胀式救生衣
• 半自动气胀式救生衣是由气室、机械充气装 置、充气钢瓶等组成。
• (3)全自动气胀式救生衣 • 2、救生衣的配备 • (1)船上人员每人配备一件符合相关要求
救生衣主要用于人员在弃船或救生演习、 水上作业、舷外作业时穿着。 • 1、救生衣的种类 • A 船用救生衣主要有固有浮力式救生衣和气 胀式救生衣两种。

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管理制度范文

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管理制度范文

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管理制度范文一、前言为了提高应急救援工作效率,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管理流程和要求,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大程度地发挥物资装备的作用。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体从事应急救援工作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救援队伍、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救援工作的志愿者等。

三、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分类1. 基本救援物资装备:包括救生器材、通信设备、医疗设备、救援器械等。

2. 特殊救援物资装备:针对特定类型的灾害,如地震、火灾等,需要特殊救援设备。

3. 非常规救援物资装备:针对特殊情况下的救援工作,如化学泄漏、核辐射等,需要特殊防护设备。

四、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管理流程1. 采购阶段(1)明确采购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和预测灾害类型,明确所需要的救援物资装备种类和数量。

(2)制定采购计划:根据采购需求,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包括采购时间、采购渠道、采购预算等。

(3)严格采购程序:按照制定的采购计划,进行公开招标或者询价,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签订合同。

2. 入库验收(1)验收标准:制定严格的物资装备验收标准,包括品质、数量、规格等方面的要求。

(2)验收程序:对入库的物资装备进行验收,将符合标准的物资装备进行入库登记,并分类储存。

3. 周期检查(1)制定检查计划:根据物资装备使用情况和使用频率,制定定期检查计划,确保物资装备的正常运转。

(2)检查内容:对物资装备的功能性、完好性、存储环境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4. 维护保养(1)制定维护保养方案:根据不同物资装备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维护保养方案,明确维护保养频率和方法。

(2)定期维护保养:按照维护保养方案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物资装备的正常使用和延长使用寿命。

5. 报废淘汰(1)制定报废淘汰标准:根据物资装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制定报废淘汰标准,明确报废时机和报废程序。

抢救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抢救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抢救设备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抢救设备是医疗机构保证及时应对突发情况的重要资源。

为了规范抢救设备的管理,提高抢救效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责任部门1. 医疗机构应设立抢救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抢救设备的购买、维修和管理工作。

2. 抢救设备管理部门应由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具备相关的医疗设备管理资格。

三、抢救设备的购买1. 医疗机构应根据自身抢救设备需求,制定详细的设备购买计划。

2. 抢救设备的购买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保证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

3. 抢救设备的购买程序应符合医疗机构内部的采购管理制度。

四、抢救设备的验收与入库1. 抢救设备在交付医疗机构后,应由抢救设备管理部门进行验收。

2. 验收内容包括设备的数量、型号、规格以及配件的齐全性等。

3. 验收合格后,抢救设备应及时入库,并进行编号和标识。

五、抢救设备的维护与维修1. 抢救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明确维护频次和责任人。

2. 按照维护计划,抢救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并记录维护情况。

3. 抢救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维修档案,详细记录设备维修的情况,包括故障原因、维修过程和费用等。

六、抢救设备的保管与使用1. 抢救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保管台账,记录设备的存放位置、保管人及归还情况。

2. 抢救设备保管人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完好。

3. 突发情况发生时,抢救设备保管人应及时提供设备,并记录使用情况。

七、抢救设备的报废与更新1. 抢救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评估,确定设备是否需要报废或更新。

2. 抢救设备报废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3. 抢救设备更新应根据医疗技术的发展及时进行,确保设备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要求。

八、抢救设备的培训与考核1. 抢救设备管理部门应组织抢救设备的使用培训,确保医护人员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和维修知识。

2. 对使用抢救设备的医护人员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其掌握了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渔船安全设施管理制度

渔船安全设施管理制度

渔船安全设施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渔船安全管理,防范和减少渔船事故的发生,保障船员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在我国注册船籍的渔船,包括渔业养殖船、捕捞船等各类渔船。

第三条渔船安全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船体结构、通讯设备、导航设备、消防设备、救生设备等。

第二章船体结构管理第四条渔船所有权人应对船体结构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船体结构完好,并及时修复任何存在的缺陷。

第五条渔船应按照规定定期进行船体维护保养,确保船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六条渔船应配备必要的抗风浪设施,如稳定器、荡梢、防滑设施等,以确保在恶劣海况下船只的安全性。

第三章通讯设备管理第七条渔船应配备适用的通讯设备,如VHF无线电台、卫星电话等,并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第八条渔船应按规定定期进行通讯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测,保证通讯畅通。

第九条渔船应确保通讯设备的指挥通话、紧急呼叫等功能正常,以便及时与岸上机构联系。

第四章导航设备管理第十条渔船应配备正常运行的导航设备,如罗经、GPS、雷达等,并保持定期校验。

第十一条渔船船长应熟悉并熟练操作导航设备,确保船只安全航行。

第十二条渔船应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导航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以有效防范碰撞和搁浅等意外事件。

第五章消防设备管理第十三条渔船应配备符合防火要求的消防设备,如灭火器、灭火泵等,并保持良好状态。

第十四条渔船应定期进行消防设备的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渔船船员应接受消防设备操作培训,确保能够熟练操作消防设备。

第六章救生设备管理第十六条渔船应配备足够数量和种类的救生设备,如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筏等。

第十七条渔船应定期检查和更新救生设备,确保设备完好、可靠。

第十八条渔船船员应接受救生设备使用培训,确保能够正确使用救生设备。

第七章应急预案管理第十九条渔船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船员在突发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

第二十条渔船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船员应急处理能力。

自救器使用管理制度

自救器使用管理制度

自救器使用管理制度自救器是一种紧急救生设备,用于水上紧急事故中的自救。

由于其在救生中的重要性,对自救器进行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下文将探讨自救器使用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自救器的存放和保管1.自救器应存放在易于取用的地方,并确保容易看到和识别。

可以指定一个专门的存放区域,并设置标志或标识,便于员工和访客找到。

2.自救器应定期检查,并确保它们处于可使用状态。

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及时更换或修理损坏的自救器。

3.自救器存放区域应干燥通风,避免接触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同时应避免与其他物品堆叠在一起,以免损坏。

二、自救器的标识和指导1.应设置明显的标识,指示自救器的位置,并配备说明使用方法的标牌。

标识应清晰可见,易于理解,并定期检查和更换损坏的标牌。

2.在工作场所内应设立适当数量的告示牌,提醒员工在紧急情况下尽快寻找自救器。

应定期进行培训,使员工了解自救器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三、自救器的使用方法1.公司应定期进行自救器的使用培训,以确保员工正确掌握操作技巧。

2.在紧急情况下,员工应迅速向自救器存放区域移动,并按照培训中学到的方法正确使用自救器。

3.使用后的自救器应及时归还,并进行维护和清洁,以确保下一次使用时处于良好状态。

四、自救器的更新和维护1.自救器应定期更换,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保养。

2.在新自救器投入使用后,应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员工正确了解和使用新型自救器的方法。

五、自救器的检查和记录1.公司应建立自救器的检查制度,定期对自救器进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发现问题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自救器。

2.员工使用自救器时,应进行使用记录,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修复或更换自救器。

六、自救器的处罚和奖励1.对于不按规定操作和使用自救器的员工,应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并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员工的自救意识。

2.对于在紧急情况下正确使用自救器并取得成效的员工,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以鼓励员工自救器的正确使用。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范本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范本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急救仪器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它们对于医护人员诊疗和救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急救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急救仪器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制度旨在明确急救仪器的管理职责、使用规范、维护保养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医院急救仪器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急救救治的效果。

二、管理职责1. 急救中心负责急救仪器的统一管理和保养维护工作。

2. 急救仪器管理员负责急救仪器的日常巡检、维护保养、整理摆放等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

3. 科室负责人需指定专人负责所属科室急救仪器的管理和保养工作,并定期对急救仪器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4. 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急救仪器的申购、验收、入库和退役工作,并进行档案管理。

三、急救仪器的购置和验收1. 凡需购置新的急救仪器,由相关科室向医院设备管理部门提出申请,附带详细的需求和技术参数等材料。

2. 设备管理部门根据需求进行采购招标,并组织专业人员对各个厂家的产品进行评估比较,选定最适合的供应商。

3. 资金审批后,设备管理部门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并跟踪整个采购流程。

4. 急救仪器到货后,设备管理部门组织验收,对仪器的完整性、功能性、附件配备等进行检查,核对相关文件和清单。

5. 合格的急救仪器在验收合格后,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将其入库,并编制相应的档案。

四、急救仪器的使用与保养1. 急救仪器的使用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相关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仪器的操作使用技巧,并确保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2. 使用前需检查仪器的电源、电缆、传感器、显示屏等部分是否正常,如出现故障或异常现象应及时报修,并在维修前停止使用。

3. 使用完毕后,对仪器进行清洁消毒,特别是与人体直接接触的部分,严禁使用含有腐蚀性物质的清洁剂。

4. 急救仪器需定期进行功能检测和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 急救仪器管理员定期巡检仪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或报修,并做好记录。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急救仪器是医疗机构和急救车辆等急救单位的重要设备,对于救援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急救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医疗机构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急救仪器管理制度。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介绍急救仪器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一、采购与验收医疗机构采购急救仪器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进行。

采购过程应该明确规定购买的品种、型号、数量、性能指标和质量要求等,确保购买的急救仪器符合国家标准和医疗机构的需求。

在验收环节,医疗机构应该根据仪器的使用手册和技术要求进行严格验收,检查仪器的外观、功能以及相关证明文件是否齐全,确保仪器的质量和性能等达到要求。

二、仪器登记与分类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健全急救仪器的登记管理制度。

对于每一台急救仪器,都应该有相应的台帐记录包括仪器的品种、型号、编号、购入时间、购入渠道、使用科室、责任人等基本信息,并对仪器进行分类管理,按照性质、用途、规格等因素进行分类,以方便仪器的管理和使用。

三、维护与保养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健全急救仪器的维护与保养制度。

定期对急救仪器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仪器的性能稳定和正常使用。

对于维护和保养工作,医疗机构应该明确责任,制定具体的工作流程和标准,确保每一台仪器都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和保养。

四、库存与更新医疗机构应该合理控制急救仪器的库存量,确保急救仪器的有效利用和适时更新。

根据急救仪器的使用频率和使用寿命,制定库存量的合理标准,并进行定期盘点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过期、损坏或者不合格的仪器。

同时,医疗机构应该跟踪国内外急救仪器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及时更新和替换老化的仪器,确保医疗救援工作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对于医疗机构和急救单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确保急救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提高救援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医疗机构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实施急救仪器管理制度,加强对急救仪器采购、登记、分类、维护、保养、库存和更新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不断完善急救仪器管理工作,为医疗救援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船舶消防设备和救生设备的管理范文

船舶消防设备和救生设备的管理范文

船舶消防设备和救生设备的管理范文船舶是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存在着较高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船舶的安全运行和船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船舶消防设备和救生设备的管理至关重要。

船舶消防设备主要包括火警报警系统、消防水系统、防火门窗等,这些设备是船上发生火灾时的重要工具。

为了有效管理船舶消防设备,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制定消防设备管理制度。

船舶公司应根据相关国际和国内法规制定消防设备管理制度,明确各类消防设备的型号、数量、位置、维护周期等要求,并规定相应的管理责任。

第二步,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船舶公司应制定严格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计划,确保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及时维修。

定期检查内容包括检查消防设备的完好性、压力和阀门的正常工作、电池和传感器的状态等。

第三步,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

船舶公司应定期组织船员进行船舶火灾应急演练,提高船员对火灾的应急处理能力。

同时,船舶公司也应定期进行消防技术培训,提高船员的消防知识和技能水平。

第四步,做好记录和备案。

船舶公司应建立详细的消防设备管理记录和维护记录,记录每一次检查、维护和演练的情况,保留好相关资料备案。

船舶救生设备主要包括救生艇、救生衣、救生圈等,这些设备是在船舶遇险时用于救援船员和乘客的重要工具。

为了有效管理船舶救生设备,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制定救生设备管理制度。

船舶公司应根据相关国际和国内法规制定救生设备管理制度,明确各类救生设备的型号、数量、位置、维护周期等要求,并规定相应的管理责任。

第二步,定期检查和维护。

船舶公司应制定严格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计划,确保救生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及时维修。

定期检查内容包括检查救生设备的完好性、浮力和密封性能的正常工作、救生绳的状态等。

第三步,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

船舶公司应定期组织船员进行船舶遇险救生演练,提高船员对遇险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

同时,船舶公司也应定期进行救生技术培训,提高船员的救生知识和技能水平。

第四步,做好记录和备案。

救护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救护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救护设备设施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对救护设备设施的管理,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医疗救护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及相关单位的救护设备设施的管理。

三、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保证救护设备设施的安全性,确保医疗救护工作的安全进行。

2. 维护保养:加强对救护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转。

3. 规范操作:规范使用救护设备设施的操作流程,提高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 信息畅通:建立健全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救护设备设施的情况,做好管理工作。

四、管理机构1.设立救护设备设施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救护设备设施管理政策和方针,监督实施各项管理工作。

2.设立救护设备设施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救护设备设施的采购、维护保养、更新换代等管理工作。

3.每个医疗单位应建立救护设备设施管理小组,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本单位救护设备设施的管理工作。

五、救护设备设施的采购1. 采购前应对救护设备设施进行充分调查和论证,确保其符合医疗救护的需求。

2. 采购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采购程序进行,确保救护设备设施的质量和性能。

3. 采购后应对救护设备设施进行验收,并建立档案备查。

六、救护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1. 建立健全的维护保养制度,明确维护保养的责任人和任务。

2. 定期对救护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对救护设备设施的维修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维修质量。

七、救护设备设施的更新换代1. 针对现有救护设备设施的老化和磨损情况,定期进行评估,进行更新换代。

2. 新设备的采购应与实际需求相符,符合行业标准。

八、救护设备设施的操作规范1.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救护设备设施的操作流程,保证正确操作。

2. 操作过程中发现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维护人员进行修理。

九、救护设备设施的信息管理1. 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系统,对救护设备设施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2. 定期对救护设备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核,及时了解设备情况。

自救器的管理办法

自救器的管理办法

自救器的管理办法自救器是一种安全救生设备,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生命救援和自救保护。

为了保障其正常使用和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本文将从自救器的选购、使用、检验、维护和更新等方面,介绍一套全面的自救器管理办法。

一、自救器的选购1. 根据实际需要和应用场所,选择适合的自救器型号和规格。

例如,地震和火灾等灾害环境下,可选择逃生用的自救器;水域救援环境下,可选择水上自救器。

2. 选择品牌可靠、质量过硬的自救器。

建议选择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产品,如符合GB/T29235-2012《自救器》、GB/T9361-2008《安全带》等标准的产品。

二、自救器的使用1. 在紧急情况下,遵循自救器的使用说明书,正确佩戴自救器。

使用前应对自救器进行简单检查,查看是否有损坏或过期。

2. 自救器使用过程中,需持续观察自救器的工作状态。

如发现异常情况,如缺气、泄露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到相关部门。

3. 在危险环境中,需要遵循现场指挥人员的指示,合理使用自救器,确保自己的安全。

三、自救器的检验1. 定期进行自救器的检验。

通常可以按照自救器的生产厂家规定的周期进行检验,一般为半年或一年一次。

2. 对于逃生用的自救器,需检查氧气源的剩余量是否足够,并对氧气源进行更换或补充。

3. 水上自救器需要检查浮力装置和其它救生装置的功能是否正常。

四、自救器的维护1. 自救器需定期进行维护,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维护工作包括清洁、除尘以及更换消耗品等。

2. 检查自救器的密封性能,以确保自救器内部气体不泄露。

3. 对于涉水救生用的自救器,需要进行防水处理,以保护自救器内部部件不受水侵蚀。

五、自救器的更新1. 按照自救器的使用寿命和要求,及时更换自救器。

一般情况下,自救器的使用寿命为3-5年。

2. 在自救器即将过期之前,应及时补充或更换新的自救器,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

3. 更新后的自救器应重新配备,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新自救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救生服务管理制度

救生服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救生服务管理,确保救生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救生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救生服务管理,包括救生员培训、救生设备管理、救生现场处置、救生应急响应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救生服务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依法管理,科学规范;3. 人员培训,技能提升;4. 应急处置,快速反应。

第二章救生员管理第四条救生员是救生服务工作的主体,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 热爱救生事业,有较强的责任心;3. 通过救生员专业培训,取得救生员资格证书;4. 身体健康,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五条救生员培训:1. 新入职救生员应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救生员专业培训,包括救生理论、救生技能、急救知识等;2. 在职救生员应每年接受不少于20小时的救生技能提升培训;3.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水上救生、岸上急救、溺水救援、心肺复苏等。

第六条救生员资格证书管理:1. 救生员资格证书由专业机构颁发,有效期一般为2年;2. 救生员应在资格证书到期前3个月内参加复审,复审合格后可延长有效期;3. 救生员资格证书遗失或损坏,应及时向发证机构申请补发。

第三章救生设备管理第七条救生设备是救生服务的重要保障,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第八条救生设备分类:1. 救生圈、救生衣、救生绳等救生器材;2. 救生艇、救生筏等救生船只;3. 救生信号设备、通讯设备等。

第九条救生设备管理:1. 定期对救生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2. 发现损坏或故障的救生设备,应及时维修或更换;3. 救生设备应存放在通风、干燥、防火、防盗的地方;4. 救生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应按照产品说明书和操作规程执行。

第四章救生现场处置第十条救生现场处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 快速反应,确保安全;2. 先救后治,紧急救治;3. 保护现场,避免次生灾害;4. 协调配合,共同救援。

船舶保安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船舶保安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船舶保安设备设施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船舶保安设备设施的管理,保障船舶安全,维护船员人身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注册在我国船舶的保安设备设施管理。

第三条船舶保安设备设施包括但不限于:防火设备、逃生设备、救生设备等。

第四条船舶保安设备设施的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社会参与、公开透明”的原则,开展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管理。

第五条船舶保安设备设施的管理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符合国际公约、国际标准、行业准则的要求。

第六条船舶保安设备设施的管理应当将船长及其有关部门作为第一责任人,明确各级负责人的责任,并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第七条船舶保安设备设施的管理应当建立健全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制度,严格执行。

第八条各级船舶保安设备设施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船舶保安设备设施的培训和监督,提高船舶保安设备设施管理水平。

第二章保安设备设施的分类管理第九条船舶保安设备设施应当按照功能和用途进行分类管理,做到分级负责,明确管理标准。

第十条船舶的防火设备应当按照船舶的等级、用途和性质进行分类管理,保证船舶的防火安全。

第十一条船舶的逃生设备应当根据船舶的结构和航行区域进行分类管理,确保船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逃生。

第十二条船舶的救生设备应当按照船舶的人员数量和航行区域进行分类管理,保障船员的生命安全。

第十三条船舶的其他保安设备设施根据具体情况分类管理,确保船舶的全面安全。

第三章保安设备设施的选配和配置第十四条船舶保安设备设施的选配和配置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规定,保证设施的性能和质量。

第十五条船舶保安设备设施的选配和配置应当按照船舶的结构、航行区域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布局,确保设施的有效使用。

第十六条船舶保安设备设施的选配和配置应当按照不同设备的要求进行安装和固定,保证设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十七条船舶保安设备设施的选配和配置应当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验收和确认,确保设施的合格和有效。

景区救生物资管理制度

景区救生物资管理制度

景区救生物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景区救生工作,提高景区救生物资管理水平,确保游客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的景区救生物资管理,是指景区对救生设备、器材、药品和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和使用的制度。

第三条景区救生物资管理必须遵循“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落实,确保景区游客和员工的安全和保障。

第四条景区救生物资管理应当依法合规、科学安全、及时有效、统一管理的原则,保证救生工作的高效运转。

第五条景区应当建立景区救生物资管理责任制,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第六条景区应当按照救生物资的使用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救生物资的完好和有效。

第二章救生物资采购管理第七条景区救生物资的采购应当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保证采购物资的品质和合格。

采购物资应当具备国家标准认证,并且保证在有效期内。

第八条景区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编制救生物资采购计划,明确物资的种类、数量、规格、品牌等。

第九条救生物资采购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定期进行物资供应商的评估和考核,确保供应商的信誉和品质。

第十条救生物资采购应当经过景区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审批,确保采购资金的安全和合理。

第十一条景区救生物资采购应当与景区规划和预算相结合,合理分配和利用救生物资,确保物资的充分利用。

第三章救生物资存储管理第十二条景区救生物资的存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物资的安全和完整。

第十三条救生物资存储场所应当干燥、通风、密闭、防潮、防火,并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安保设施,保证存储环境的安全。

第十四条景区应当对救生物资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物资的完整和有效。

第十五条大型救生设备和器材应当配备专人进行存储和保管,小型器材和药品应当放置在专用储物柜,并定期进行清点。

第十六条景区应当定期对存储的救生物资进行分类整理,清除过期和损坏的物资,保证物资的及时更新和更换。

第四章救生物资使用管理第十七条景区救生物资使用应当符合景区救生工作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救生预案进行操作。

应急设备器材管理规定模版

应急设备器材管理规定模版

应急设备器材管理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应急设备器材管理工作,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应急设备器材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科学、统一、规范、高效的原则,采取全过程管理、信息化监控、分类管理的方式进行。

第三条应急设备器材管理工作涉及各级政府、社会组织等单位,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协调配合,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第四条应急设备器材管理工作应当充分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建立健全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提高应急设备器材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第二章应急设备器材的购置与储备第五条应急设备器材的购置应当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和应急响应需求进行合理规划,确保设备器材的类型、数量和质量符合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第六条购置应急设备器材应当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进行招标、采购,确保设备器材的采购过程透明、公正。

第七条购置的应急设备器材应当经过严格验收,确保设备器材的质量、性能符合相关标准。

第八条应急设备器材应当按照规定配置,合理储备,并制定储备计划、储备手册,明确设备器材的储存要求和管理措施。

第九条应急设备器材的储备应当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确保设备器材的完好可用。

第三章应急设备器材的使用与保养第十条应急设备器材的使用应当符合相关操作规程,并经过专业人员培训合格后方可操作。

第十一条应急设备器材的保养应当按照设备器材的使用说明和维护手册进行,确保设备器材的正常运转。

第十二条应急设备器材的维修应当及时进行,维修过程中应当遵循专业规范,确保设备器材的维修质量。

第十三条应急设备器材的更新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根据相关标准确定更新周期,及时更新设备器材,确保设备器材的技术水平符合要求。

第四章应急设备器材的管理与监督第十四条应急设备器材管理工作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设备器材的全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

第十五条应急设备器材的管理工作应当加强对设备器材的登记、备案和档案管理,建立完整的设备器材台账和档案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救生艇各种备品的配备是以救生艇的乘员定额来确 定而不是按船上的总人数来确定的,例如船上二十四 人,而艇的乘员定额为三十五人,那么备品就应每艇 配备三十五份而不是二十四份; 救生艇的艏缆公约要求有两根,一个与自动脱钩装 置相连,另一根与艇艏固定相连,与自动脱钩装置相 连的缆绳应固定在前面的栏杆上,以保证艇落水后可 由艇员在艇内脱钩,而另一根在海上时用于被他船拖 带。而有的新任三副误认为两根缆绳为一根艏缆一根 艉缆,这是错误的,公约并没有明文规定要配备艉缆, 而我们演习时使用艉缆只是为了控制救生艇,便于艇 的回收,这根艉缆应单独配备。兼为救助艇的救生艇 还应配备一条50米长的拖带缆,用于集结救生筏;25
6
2、救生衣 为便于管理,所有救生衣应 进行编号; 生活区每层和公共场所应张 贴救生衣穿着示意图; 船艏救生衣在存放处所应张 贴IMO标记; 在艏尖舱内的救生衣在艏尖舱 外应有明显标记;
7
船艏救生衣也应印有船名、船籍港及编号; 每次演习时应检查船员救生衣穿着方法, 注意不得打活结,并形成习惯; 救生衣附带的哨笛,自亮灯浮要定期检查, 注意有效期; 救生衣存放箱不得随意堆放杂物; 救生衣上张贴的反光带应保持清洁。
12
浸水服的日常维护: 和救生衣一样,也应印有船名,船籍港及编号; 应张贴有反光带; 其存放位置应张贴有IMO标记; 应定期培训全体人员进行穿着,要求一个人在二分 钟内可穿好; 附带的哨笛,自亮灯浮要定期检查,注意有效期, 如船上配有多种型号的浸水服,或自亮灯浮的有效 期不一致应建立清单,注明存放位置、自亮灯浮有 效期,以便汇总管理。
27
28
救生艇的收放程序说明应张贴于应急照明的附近可直 接照射到的地方,有的检察官对此要求很严,距离稍远 即不认可; 救生艇的标记应注意的是救生设备逆向反光带的张贴在 IMO组织大会的A.658(16)号决议中规定:逆向反光材 料应张贴于艇舷顶部表面,以及尽可能接近于艇舷的救 生艇外侧。每块反光带要求有足够的宽度和长度,其最 小面积为150cm2(如5x30cm),间隔80cm (从中心 到中心)。如有顶篷,顶篷不得阻碍张贴在救生艇外侧 的反光材料,并且顶篷顶部也应张贴如上所述的逆向反 光材料,其中应有粘成十字形的。若是部分封闭或全封 闭救生艇,还应在艇盖和艇舷间的一半高度以合适间隔 张贴,艇盖顶部水平部分的外围四周也应张贴。 29
5
救生圈基本数据: 外径不大于800mm,内径不小于400mm,重量不小于 2.5kg,周围把手索固定在等距离的4个点上,绳索直径不 少于9.5mm,长度不小于救生圈外径的4倍; 可浮救生索要求不打扭结,直径不小于8mm,破断强度 不小于5kn,长度不小于最轻载重线以上高度2倍或30m两 者的大者。 货船救生圈不少于:船长100m以下/8个,100-150m/10 个,150-200m/12个,200m以上/14个。 每舷至少有1个带救生索的救生圈,不少于一半带自亮 灯浮,至少2个同时带自发烟雾信号,引水梯附近有1个带 自亮灯浮的救生圈。自亮灯浮电源至少2小时。
21
1986年7月1日前建造的船舶所配备的开敞式救生艇 还应包括如下属具: 非机动艇应设有1只或数只桅‘备齐镀锌钢丝牵索及 帆(橙色);颜色鲜明易见的认可型蓬盖1具;容器 1只,内装植物油、鱼油或动物油4.5L。其构造能易 于将油散布于水面,并设置成能将其连与海锚上; 设有供人员由水中攀登救生艇的适宜装置;装于救 生艇上的舵1具,舵柄1根,救生艇外围的连环状把 手索1根;须有当艇翻覆时能供人员把附于救生艇上 的认可设施;轻质可浮的引缆索2根;每一艇底孔备 艇底塞2枚,以短绳或链条系于艇上。
18
三、救生艇 1.属具配备: · (除自由降落救生艇外)可浮桨/足够(每只桨配齐桨架、 桨叉或等效装置,桨架或桨叉应以短绳或链条系于艇上) · 带钩艇篙2支、水桶2只、可浮水瓢1只、救生手册1 本 操舵罗经1只、海锚1只、首缆2根(至最轻载重线高 度的2倍或15m取大者)、太平斧2把、淡水每人3升、 不绣水戽1个、不锈饮料量杯1个、 · 食品不少于每人10000kj、降落伞信号4只、红火号6 只、漂浮烟雾信号2只、 · 适于发莫尔斯信号的防水手电筒1只(备用电池1副及 备用灯泡1只)、
19
· 日光信号镜1面(包括与船舶和飞机通信用法须知) · 救生信号图解说明1张 · 哨笛或等效的音响号具1只 · 急救药包1套 · 每人配备至少足够48小时的防晕船药和清洁袋1个 · 以短绳系于艇上的水手刀1把、开罐头刀3把、系有长 度不少于30m浮索的可浮救助环2个 · 手摇泵1只(救生艇不能自动舀水)、
13
二、求救信号和抛绳器:
驾驶台的救生信号和抛绳器的日常管理由二副负责,但为方 便 管理,应将其有效期纳入总的救生消防设备有效期清单, 到期时应统一更新; 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在驾驶台存放不少于12只,每艘救生艇 内存放4只,每只救生筏内配有4只。 手持火焰信号在每艘救生艇内存放6只,每只救生筏内存放6 只。 漂浮烟雾信号在每艘救生艇内存放2只,每只救生筏内存放2 只。 救生信号上新时应注意检查外观和证书,在一些较落后国家 有时会用旧的信号以次充好,有的船曾遇到过这种情况,所 上的抛绳器撞针明显为旧的,且没有弹簧,根本无法发射;
14
火箭降落伞信号:明亮红光,燃烧时间不少于40s,降 落伞降落速度不大于5m/s,垂直发射 高度不少于300m; 红火号: 明亮红光,燃烧时间不少于1min 抛绳设备:可以配备1套设备,但要包括4个抛绳体和4 个抛射绳,在无风天气抛绳至少230m,破 断不少于2kn。 烟雾信号:不少于15min。不会爆燃或喷出火焰。
救生艇的属具应制成清单,如有条件应以水密塑封 的形式放至于艇内,以便于检查属具时进行对照; 救生艇内的属具极易受潮、腐蚀,尤其是开敞式救 生艇,接班以后即应仔细检查属具、备品存放的状态。 如有受潮情况,及时做水密处理; 救生艇内应放有最新的中英文的船员名单,用于弃 船时清点人数; 进入寒冷区域切记应将淡水放至于较温暖处,防止 结冰胀破外包装;
22
2.属具配备说明: 兼用作救助艇的救生艇应满足救生艇和救助艇的一切 属具配备要求。 救生艇内的晕船药片、食品、灭火器、日光信号镜 (有的国产日光信号镜是有有效期的)等物品是有有 效期的,平时要注意。 艇内急救药箱:艇内急救药箱有的为全封闭式,此种 无需检查内容,到期应换新;而非封闭式急救药箱应 将内装物品做记录,应定期检查内容是否有丢失,急 救药箱内一般包括绷带 8X600CM、绷带 4.8X600CM 、 纱布、三角巾绷带、医用胶布、药棉、止血带、镊子、 绷带剪、别针、夹板、氨溶液、 酒精、消炎粉、烫伤 23 膏、四环素眼膏、止痛片等;
16
17
救生艇内信号如红火号、烟雾信号和火箭降落伞信号 要注意密封,并存放在密封容器内,否则外包装极易 腐蚀; 对于已到期更换下来的各种信号,应及时处理并用 “已作废”字样做显著标记,不能任意燃放,因过期 信号已并不可靠。以前我司出现过有船员燃放过期信 号而伤残手指的事件,并且在海上航行时,还易导致 他船误解,误认为是遇险船舶;

20
Hale Waihona Puke ·钓鱼用具1套、 ·足够数量工具(用于发动机及其附件) ·灭火器1具、探照灯1具(具有垂直和水平扇面至少为 6度,连续工作不少于3小时) ·雷达反射器1具 ·不少于额定乘员10%用的保温用具或2件取大者 ·考虑到船舶所从事的航行性质与实践,认为口粮和渔 具不必要者,主管机关可准予免除。
11
救生服的定期检查和检测 救生服的月度检查应按MSC/Circ1047《船员每月检 查船上救生服和抗暴服指南》进行。 救生服应按照MSC/Circ.1114的要求每三年进行一次 压力试验和检测,此试验和检测应由主管机关或本社 认可的岸基专业公司进行。 应注意抗暴露服(Anti-exposure suit)仅适用于救 助艇的配备,而不能替代作为救生服的配备。
26
3、救生艇的日常维护 救生艇旁边的操作程序说明牌多为船厂制作 且为不锈钢制或铜制,但往往仍会锈蚀,日久 以后,其内容多已无法看清,可用砂纸打磨描 字后用水玻璃涂抹一层,如无水玻璃也可用透 明度好的高质量黄油涂抹,可大大减缓说明牌 的锈蚀,而有的船原有的操作程序说明牌已重 新制作或申请供应如下图(3-2),这时应注 意其程序是否符合本船救生艇的收放程序,如 有不同应更改重作;
2
驾驶台两侧救生圈有足够重量,通常在四公斤以上, 安放时注意不要与其它救生圈混淆,救生圈与烟雾 信号之间的拉绳应有足够的长度以保证能产生足以 使烟雾信号抛落入海的拉力,通常为1.5-2.0M;
驾驶台两侧救生圈与烟雾信号之间的连接应合理无 障碍,避免出现绳索缠绕支架而无法投放的情况;
在一些偷盗严重的港口,在外面的救生设备应收回 保管,注意驾驶台两侧的救生圈自亮灯浮多设计为 正放即发光,为防止电池损失,应倒置存放,或将 灯泡拧下放置;(见图)
青岛远洋船员公司培训中心 周发强
1
救生设备的管理
一、个人救生设备 1、救生圈 全船救生圈为便于管理应进行编号,编号原则为右 单左双,自上而下,自前而后,即驾驶台两侧为1号 和2号救生圈; 驾驶台两侧救生圈附近应有投放方法标记,平时应 注意加油活络释放手柄,确保能迅速投放; 驾驶台两侧救生圈支架开口对向舷外并且下方无障 碍物,以便能直接投放入海;
8
3、浸水服
中国船级社对浸水服配备的要求 所有国际航行货船应为船上每个人员 配备一件符合LSA 规则(《救生设备 规则》)要求的救生服。 对于除散货船以外的货船,如果拟航行 温暖气候区域且希望不必为每个船员配 备救生服时,必须取得主管机关的同意。 但原配备在救生艇、筏内的保温用具的 要求不变。
3
驾 驶 台 两 侧 救 生 圈 自 亮 灯 浮
4
救生圈上的编号、船名、船籍港等标记极易与支架等 部位磨损,要经常检查,发现不清要及时重新印刷; 公约规定“两舷,不少于一半的救生圈,应设有自亮 灯,并应相等地分布,这类救生圈不应是装有救生索 的救生圈。”,意味着带灯救生圈不应带索,因此引 水梯旁配有的带灯救生圈,不能系有救生索,而在许 多船上发现引水梯旁边往往有带灯又连接救生索的救 生圈; 救生圈应注意检查扶手索是否牢靠,如出现发糟现象 必须更换扶手索,更换时应选用直径不少于9.5mm、 长度不小于救生圈外径4倍的可浮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