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之孔子世家阅读训练答案及详解
高中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之孔子世家阅读训练答案及详解4
![高中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之孔子世家阅读训练答案及详解4](https://img.taocdn.com/s3/m/d30dd0ea77232f60dccca125.png)
高中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之孔子世家阅读训练答案及详解4阅读训练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8题(共19分,选择题每题3分,翻译每句5分)孔子世家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祷于尼丘得孔子。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
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
陬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
”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
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二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郈昭伯以.斗鸡故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于齐,齐处昭公乾侯。
其后顷之,鲁乱。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
”景公说,将欲以尼谿田封孔子。
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
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
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
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
”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
异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
”以季孟之间待之。
文言文阅读训练:《史记-孔子世家》(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史记-孔子世家》(附答案解析与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a380fd1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8.png)
文言文阅读训练:《史记·孔子世家》(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
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
非与?”孔子曰:“非也。
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
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贡入见。
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颜回入见。
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B.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C.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D.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诸侯”,古代中央政权分封的各方君主的统称。
文言文《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948c470029bd64793e2c29.png)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一)孟子见梁襄王。
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
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二)孔子迁于蔡三岁,楚使人聘孔子。
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兮,来者犹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去,弗得与之言。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15.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B.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C.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D.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1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牧,指在牧区中放牧牲畜并以此为生的人。
B.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的字,因排行第二,故名仲尼。
C.颜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D.接舆,春秋时代楚国著名隐士,因不满时政,剪发佯狂不仕,故称楚狂接舆。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孔子世家》(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孔子世家》(附答案解析与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1fd66ee86c85ec3a86c2c5c8.png)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孔子世家》(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鲁昌平陬邑。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昭公之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景公曰:“善哉!”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
”景公说。
鲁昭公卒,定公立。
定公十四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
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B.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C.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D.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仲尼,孔子的字,孔子名“丘”,“尼丘”为山名,“仲”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高中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之孔子世家阅读训练答案及详解
![高中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之孔子世家阅读训练答案及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43e2a7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03.png)
高中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之孔子世家阅读训练答案及详解高中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之孔子世家阅读训练答案及详解2文言文阅读训练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本大题共5小题,6~9题每小题3分,10题10分,共22分。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
夏,齐大夫黎鉏①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
”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
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
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
请具左右司马。
”定公曰:“诺。
”具左右司马。
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
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
”景公曰:“诺。
”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②鼓噪而至。
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
景公心怍,麾而去之。
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
”景公曰:“诺。
”优倡侏儒为戏而前。
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
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
君若悼之,则谢以质。
”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
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
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
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
”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膰③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
”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④于大夫。
孔子遂行,宿乎屯。
(材料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①鉏,古同“锄”。
《史记 孔子世家(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史记 孔子世家(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db3df45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c.png)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10-13题。
(19分)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名曰丘,字仲尼。
孔子贫且贱。
长九尺六寸。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
”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
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其后顷之,鲁乱。
孔子适齐,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
”景公说,将欲以尼谿田封孔子。
晏婴进曰:“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
”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
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反乎鲁。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
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曰:“有是言也。
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文马三十驷,遗鲁君。
往观终日,怠于政事。
孔子遂适卫,卫灵公闻孔子来,喜,郊迎。
问曰:“蒲可伐乎?”对曰:“可。
”灵公曰:“吾大夫以为不可。
今蒲,卫之所以待晋、楚也,以卫伐之,吾乃不可乎?”孔子曰:“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
”灵公曰:“善。
”然不伐蒲。
灵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
孔子喟然叹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
”孔子行。
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
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
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
约其文辞而指博。
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
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
(节选⾃《史记·孔子世家》)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B.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C.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D.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子姓李名耳,是我国道家学派创始人,代表作《道德经》,提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辩证法等思想。
孔子世家含解析
![孔子世家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6dfcb377232f60ddcca1e2.png)
(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黯然而黑,几然而长。
B.夫子盖少贬焉?C.约其文辞而指博。
D.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解析A项“几”同“颀”;B项“盖”同“盍”;C项“指”同“旨”。
答案 D2.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蕃:繁殖②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野合:不合礼法的结合..俱。
竖子:轻蔑地称奴仆③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④周监.二代。
监:监狱⑤夫子盖.少贬焉?盖:何⑥杞不足征.也。
征:证明A.①②③B.①②⑥C.③⑤⑥D.③④⑤解析③应为“童仆”;④应为“借鉴”;⑤应为“盍,何不”。
答案 B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非文王其.谁为此也B.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孔子欣然而.笑曰C. 窃仁人之.号而老子送之.曰D. 乃.因史记作《春秋》乃.设九宾礼于廷解析两个“乃”都是“于是、就”的意思。
A项中前面一句中的“其”是“他的”的意思,后面一句中的“其”是表示反问语气;B项中前面一句中的“而”表示转折关系,后面一句中的“而”表示修饰关系;C项中前面一句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后面一句中的“之”是第三人称代词“他”。
答案 D4.下列各句的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吾道不行..矣B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 C .学者..宗之 D .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 解析 A 项指“不能实行”;C 项指“读书学习的人”;D 项指“耳聪目明”。
答案 B5.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活用类型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A .唯子贡庐.于冢上B .推此类以绳.当世 C .弟子皆服.三年 D .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解析 D 项为形容词作名词。
ABC 均为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 D6.下列句式中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3分)A .人之不我信也B .困于陈蔡之间C .予一以贯之D .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解析 A 、C 为宾语前置句,B 为状语后置句。
高中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之孔子世家阅读训练答案及详解
![高中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之孔子世家阅读训练答案及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552d35e16fc700abb68fcc0.png)
高中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之孔子世家阅读训练答案及详解3阅读训练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孔子世家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
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曰:“有是言也。
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与闻国政三月,粥[注]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
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
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
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
”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腾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政;郊,又不致..止。
”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腾俎于大夫。
孔子遂行,宿乎.屯。
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
”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
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师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己以实告。
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注]粥:通“鬻”[yù],贩卖。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3分)A.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B.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C.三日不听..政D.则吾犹可以..止答案1.A 解析: “下人”,古义:百姓,人民;今义:婢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霸则吾地近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C.孔子遂行,宿乎.屯——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D.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答案 2.A 解析:A项两个“焉”,都是兼语,“于之”,“在这里”的意思。
《史记·孔子世家》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史记·孔子世家》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93256ab9ee06eff9aff80774.png)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姓孔氏,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
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诚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离蕃息。
鲁乱,孔子适齐。
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其后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
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涂不拾遣。
然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於正道,鲁终不能用孔子。
孔子遂行。
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
宋司马桓魑欲杀孔子,拔其树。
孔子去。
弟子曰:“可以速矣。
”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魑其如予何!”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独立郭东门。
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累累若丧家之狗。
”子贡以实告孔子。
孔子欣然笑曰:“然哉! 然哉!”孔子在陈蔡之间,陈蔡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
孔子之时,周室徽而礼乐废,《诗》《书》缺。
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子曰:“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已丑卒。
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
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
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B.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C.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诚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D.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行摄同义复合,摄即“摄政王”之“摄”,有代理政事、暂任官职的意思。
高中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之孔子世家阅读训练答案及详解1
![高中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之孔子世家阅读训练答案及详解1](https://img.taocdn.com/s3/m/017c06880975f46526d3e14b.png)
高中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之孔子世家阅读训练答案及详解1-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孔子世家》阅读训练答案及详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18分)孔子名丘,字仲尼。
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
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①;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②。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
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身举五羖[gǔ]③,爵之大夫,起累绁④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
”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
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
”孔子遂行,反乎鲁。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⑤行摄相事,有喜色。
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曰:“有是言也。
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与闻国政三月,粥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
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时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注释:①帐目清楚,收支平衡。
出纳钱粮算得公平准确。
管理统计准确无误。
文言文《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d7f4402f60ddccda38a0ef.png)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孔子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贡色作。
孔子曰:“赐,尔以子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
非与?”孔子曰:“非也。
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
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贡入见。
孔子曰:“赐,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颜回入见。
孔子曰:“回,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也。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注释:“匪兕匪虎,率彼旷野”,意为:不是犀牛不是老虎,却沿着旷野而行。
孔子用以形容他与弟子被围于野困境。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B.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C.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D.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10.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文言文《史记-孔子世家》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史记-孔子世家》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101c9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e.png)
文言文《史记•孔子世家》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帆邑。
其先宋人也。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
郑人或谓子贡日:“东门有人其领似尧其项类阜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子贡以实告孔子。
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
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
鲁哀公问政,对曰:“政在选臣。
“季康子问政,曰:“举直错诸枉,则枉者直。
“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
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
观殷夏礼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
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礼乐自此可得而述。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不多者七十有二人。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闻也。
夫子言天道与性命,弗可得闻也已。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J平卒。
高皇帝过鲁,以木车祠焉。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摘编自《史记•孔子世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东门有人其颗/似尧其项/类皋陶其房/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B.东门有人/其颠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C.东门有人其题/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D.东门有人/其貌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六艺,文中指礼、乐、射、御、书、数等技能,和《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不同。
《史记 孔子世家(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
![《史记 孔子世家(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a15a2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1.png)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鲁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
叔孙氏车子鉏[chú]商获兽,以为不祥。
仲尼视之,曰:“麟也。
”取之。
曰:“河不出图,洛不出书(《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蕴含了深奥的宇宙星象之理,是中华阴阳五行术数之源。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
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
大禹依此治水成功,划天下为九州),吾已矣夫!”颜渊死,孔子曰:“天丧予!”及西狩见麟,曰:“吾道穷矣!”喟然叹曰:“莫知我夫!”子贡曰:“何为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
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约其文辞而指博。
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孔子病,子贡请见。
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
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
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间。
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间,予始殷人也。
”后七日卒。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孔子世家》阅读训练答案上课用
![《孔子世家》阅读训练答案上课用](https://img.taocdn.com/s3/m/9b817c8cba1aa8114431d9d0.png)
《孔子世家》阅读训练答案及详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
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1.继承—继承人,2.子孙,后代)(当国君执政)必有达者。
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①;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帐目清楚,收支平衡。
出纳钱粮算得公平准确)(繁殖;生长,增长)由是为司空②。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
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身举五羖[gǔ]③,爵之大夫,起累绁④之(羖[gǔ]:公羊。
黑色的公羊。
用5张羊皮赎回的百里奚)(缧绁lei2xie4,用绳索捆绑)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
”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
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
”孔子遂行,反乎鲁。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⑤行摄相事,有喜色。
(暂代官职。
如,摄,守,行,署,权,假)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曰:“有是言也。
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与闻国政三月(乐在身居高位而礼贤下士)粥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皆予之以归。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
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时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注释:①帐目清楚,收支平衡。
《孔子世家司马迁》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孔子世家司马迁》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b5c9e025022aaea988f0fcf.png)
《孔子世家司马迁》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世家司马迁一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贡而问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颜回入见。
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二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
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与闻国政三月,粥①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
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选自《史记》,有删改)[注]①粥,通“鬻”,卖。
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楚救陈,军于城父项王军壁垓下B. 小人穷斯滥矣人穷则反本C. 不容何病而刘夙婴疾病D. 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陈蔡大夫担心孔子被楚重用,会对陈蔡当权者不利,从侧面反映出孔子的政治才干。
孔子世家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孔子世家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027b3b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d.png)
孔子世家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孔子世家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2326题(15分)甲: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选自《史记?孔子世家》)乙:太史公叙帝王则曰本纪,公侯传国则曰世家,公卿特起则曰列传,此其例也。
其列孔子为世家,奚其进退无所据耶?孔子,旅人也,栖栖衰季之世,无尺土之柄,此列之传宜矣,曷为世家哉?岂以仲尼躬将圣人之资,其教化之盛,舄奕万世,故为之世家以抗之?又大非极挚之论也。
夫仲尼之才,帝王可也,何特公侯哉?仲尼之道,世天下可也,何特世其家哉?处之世家,仲尼之道不从而大;置之列传,仲尼之道不从而小。
而迁也自乱其例,所谓多所抵牾者也。
(选自王安石《孔子世家议》)22.翻译下面句子(3分)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乙文中列传是《史记》写作体例,除上文提到的本纪、世家外,还有________(2分)24.乙文中,王安石推测司马迁把孔子列入世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段运用引用和对比的手法,突出孔子的至圣至贤以及他的威望之高,影响之大。
B.甲段写作者仰慕孔子,感到读其书还不足以感受其为人,便到鲁地实地考察体会,最后流连忘返。
这样写突出孔子思想的感召力和为人的魅力,更令人信服。
C.乙段的辩驳,有理有据,步步深入,作者认为在《史记》中孔子应当被列在列传之中,而列在世家之中反而不利于光大他的思想。
D.乙段的第二自然段,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对孔子的才能和思想大加褒扬,说明孔子的才能足以和帝王相比,孔子的思想可以世代流传于天下。
《史记·孔子世家》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史记·孔子世家》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4ff41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df.png)
《史记·孔子世家》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史记·孔子世家》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
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
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
”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①。
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
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
请具左右司马。
”定公曰:“诺。
”具左右司马。
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
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
”景公曰:“诺。
”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②鼓噪而至。
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景公心怍,麾而去之。
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
”景公曰:“诺。
”优倡侏儒为戏而前。
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
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
君若悼之,则谢以质。
”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
”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③三都④。
于是叔孙氏先堕郈。
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
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
费人攻之,弗克,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
国人追之,败诸姑蔑。
二子奔齐,遂堕费。
将堕成,公敛处父谓孟孙曰:“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
且成,孟氏之保鄣,无成是无孟氏也。
我将弗堕。
”十二月,公围成,弗克。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注】①夹谷:地名,春秋时齐地。
②拨(fá):大盾。
③堕:毁坏;拆毁。
④三都:春秋鲁三桓执政,皆建城拟于国都。
文言文《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d1e8e031126edb6e1a10ae.png)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字仲尼。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
陬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
吾闻圣人之后,必有达者。
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
孔子年三十五,季平子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年四十二,鲁昭公卒于干侯,定公立。
定公立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
桓子嬖臣曰仲梁怀,与阳虎有隙。
阳虎欲逐怀公山不狃止之其秋怀益骄阳虎执怀桓子怒阳虎因囚桓子与盟而释之阳虎由此益轻季氏。
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
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
鲁哀公问政,对曰∶"政在选臣。
"季康子问政,曰∶"举直错【注】诸枉,则枉者直。
"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
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
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
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于孔子冢。
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
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注】错,同"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阳虎欲逐怀/公山不狃止之/其秋怀益/骄阳虎/执怀/桓子怒阳虎/因囚桓子/与盟而释之/B. 阳虎欲逐怀/公山不狃止之/其秋/怀益骄/阳虎执怀/桓子怒/阳虎因囚桓子/与盟而释之/C. 阳虎欲逐怀/公山不狃止之/其秋怀益/骄阳虎/执怀/桓子怒/阳虎因囚桓子/与盟而释之/D. 阳虎欲逐怀/公山不狃止之/其秋/怀益骄/阳虎执怀/桓子怒阳虎/因囚桓子/与盟而释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A.俎豆,古代举行祭祀、宴会时盛祭品、食物用的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
高中语文文言文《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2b4ea4192e45361066f596.png)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兹益恭,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
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
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
”景公说。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与闻国政三月,鬻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遣,四方之害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
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
累累若丧家之狗。
”子贡以实告孔子。
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
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读《易》,书编三绝。
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臭。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袁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诚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B. 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诚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C. 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D. 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诚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鲁襄公二十二年,属于年号纪年法,此外还有王公纪年法,干支纪年法以及年号干支兼用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世家》阅读训练答案及详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18分)
孔子名丘,字仲尼。
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
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①;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②。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
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身举五羖[gǔ]③,爵之大夫,起累绁④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
”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
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
”孔子遂行,反乎鲁。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⑤行摄相事,有喜色。
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曰:“有是言也。
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与闻国政三月,粥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
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时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
注释:①帐目清楚,收支平衡。
出纳钱粮算得公平准确。
管理统计准确无误。
②司空:官名。
③羖[gǔ]:公羊。
黑色的公羊。
④累绁:即缧绁,用绳索捆绑。
⑤大司寇:官名。
⑥粥:通“鬻”[yù],卖。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A.诫.其嗣懿子曰??诫:告诫 B.已而去.鲁,斥乎齐??去:到达C.昔秦穆公国小处辟.??辟:偏僻 D.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乡:向往
答案:B 解析:去:离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的一项是(??)A.斥乎.齐,逐乎宋、卫?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B.与语三日,授之以.政?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孔子遂.行??遂.拔以击荆轲
D.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答案:A 解析:A介词“在”/介词“对”;B都是介词“把”;C 都是副词“于是,就”;D都是副词“将要”。
3.下列各组句子,分别说明
....”的一组是
....”“好学有才
....孔子“执政才能
(??)
A.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 孔子适齐,为高为高昭子家臣B.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C.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 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D.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吾即没,若必师之答案:B
解析:A项中“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说明的孔子的经历,并未说明“好学有才”;
C项中“于是反鲁,鲁复善待”说明的是鲁国对孔子的态度,并未说明“好学有才”;
D项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说明的是孔子对职位变动的态度,并为说明“执政才能”。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A.孔子是圣人的后代,他年少时就好礼,得到了鲁国的大夫厘子的赞誉,厘子要求自己的儿子拜孔子为师,向他学习。
B.孔子一生中做过管理仓库、管理牧场的小官等等,后来他由大司寇代理丞相职务,他喜形于色,这说明孔子从内心来讲是很想做官的,只是生不逢时,没有尽早地得到重用。
C.孔子曾离开鲁国出游齐国,但受到了排斥;到了宋国、卫国,却被驱逐;在陈国、蔡国又遭受围困;政治主张受挫,无奈又回到鲁国,
却受到了善待。
D.孔子有辩才,他的施政策略深得齐景公的赏识;然而他对音乐的喜爱,对《韶》乐学习的情不自禁和痴迷以及齐国人对此的赞赏,却让齐景公感到了宝座的倾危而没能重用他。
答案:D
解析:齐景公不重用孔子的原因是齐大夫欲害的影响使齐景公感到自己年事已高,不能保证他所喜爱的孔子在自己退位后仍能被赏识而受到迫害。
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5分)
(2)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译文:(1)现在孔子年少而好礼仪,他不就是要显达的人吗我就要死了,你们一定要拜他为师。
(“达者”1分,“即没”1分,“师”意动用法1分,句意2分。
)
(2)孔子和齐国的乐官谈音乐,听到韶乐,就学起来,三个月竟然尝不出肉味来,齐国人称赞他这种专心致志的精神。
(“语”1分,“”“称之”1分,句意3分。
)
【参考译文】
孔子名丘,字仲尼。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
他的祖先是宋国人。
孔子十七时,鲁国的大夫厘子病重,快要死了,厘子告诫自己
的后代懿子说“孔丘,是圣人的后代,我听说圣人的后代虽然不一定能当国君执政,但必定会有才能显达的人出现。
现在孔子年少而好礼仪,他不就是要显达的人吗我就要死了,你们一定要拜他为师。
”
孔子家境贫寒,社会地位低贱。
成年后,曾经在季氏的门下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官,出纳钱粮计量公平准确;又曾担任管理牧场的小官,畜牧繁殖增长。
由此,担任司空。
不久,他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斥,到宋国、卫国遭到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围困,于是又返回鲁国,鲁国又很好地对待他。
鲁昭公二十年,孔子已经三十岁了,齐景公和晏婴来到鲁国,景公问孔予:“从前秦穆公国家小,又处在偏僻的地方,他能称霸是靠什么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然小,但是他的志向很大,虽然处于偏僻的地方,但施政却很得当他亲自推举用五张羊皮赎回的百里溪,授予他大夫的爵位,把他从拘禁中解救出来,和他谈了三天的话,然后让他执掌国政,用这种精神治理国家,就是称王于天下也能做到,他只称霸还小了一点。
”景公听后很高兴。
?
孔子三十五岁时,鲁国发生动乱。
孔子到了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通过高昭子的关系接触景公。
孔子和齐国的乐官谈音乐,听到韶乐,就学起来,三个月竟然尝不出肉味来,齐国人称赞他这种专心致志的精神。
齐国的大夫想害孔子,孔子知道了。
景公说:“我老了,不能任用你了。
”孔子于是辞行,返回了鲁国。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了,他由大司寇代理丞相职务,脸上露出喜色。
他的弟子说:“听说君子大祸临头不惧怕,大喜来到不
喜形于色。
孔子说:“有这个话,但不是还说‘人生的乐趣在于能凭借显贵的地位仍谦虚地对待别人’吗(‘乐在身居高位而礼贤下士’)”于是杀了扰乱政治的少正卯。
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猪、羊的商人不敢随意哄抬物价;四方的游客来到鲁国的城池,不必向当官的求情送礼,都给予借贷和照顾,直到他们满意而归。
(从四方来到城邑的客人不必向官吏请求,全都给予接待,如同回到了家。
)孔子七十三岁时,在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去世。
太史公说:《诗经》有这样的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阔的大路让人行走。
”尽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
我读孔子的书,想见他的为人。
到了鲁国,看到孔子的祠堂、他的车子、衣服和礼器,许多儒生在他家里按时演习礼仪,我徘徊留恋,舍不得离开。
天下的君王以及贤人是很多的,当时是荣耀一时,死后就完了。
孔子是一个平民,传到十几代,读书的人都尊崇他。
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讲习六经的都要以孔夫子为标准来判断是非,孔子可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