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教案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教案
第二章地区可连续发展(1)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北民大附中地理组曹烨课程标准:以某地区为例,剖析该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课程标准解读:不一样地区应作为学习地区环境问题的载体,学生以某一地区为实例,由认识该地区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下手,从生态环境问题的现象、成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危害及综合治理举措睁开学习;人地矛盾是因为环境自己以及人类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过分讨取造成的,在不一样地域的表现不一样,如:表此刻黄土高原地域的典型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西北内地地域则是沙漠化问题等;教课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作为事例引述问题,经过剖析产生原由、对地区发展的危害及治理举措,显现剖析地区环境问题的方法;地区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经常与该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亲密有关。
如:水土流失的形成与不合理开发利用丛林、草地等有着内在必定联系。
所以,不可以把上述问题孤立起来叙述,而要帮助学生经过剖析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和资源利用中的不合理问题,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联系起来,才能发现其症结所在,进而找到环境综合治理的有效对策。
2.学情剖析(1)已贮备的知识及优势:必修1和必修2中介绍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理论和可连续发展理论;经过对必修3第一章的学习,对地区的观点和实现地区可连续发展思路有了必定的认识。
优势在于我校学生来自于宁夏各个市县,对其当地地理环境有亲身领会,特别是宁南地域学生对当地的环境问题感同身受,能够更好的理解本节内容。
(2)可能存在的问题:初中地理基础不一,部分地域在初中时其实不重视地理学习,使有些同学辨别地图的能力较弱,读图剖析能力不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忱很高,可是发散思想不足,剖析问题能力有待提升。
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原由和治理举措;过程与方法:经过让学生剖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由及治理举措,培育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剖析地区的环境问题和实现可连续发展的方法;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经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关系,建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连续发展观;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图版必修三教案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一、背景中国黄土高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面积约为39万平方千米。
由于此地区的环境特殊,土壤质地较差,且极易受到人为活动的破坏,导致土地流失问题十分严重。
水土流失问题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何治理水土流失问题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介绍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方式。
二、管控措施1. 植树造林植树造林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手段。
通过植树造林,可以提高水土保持的能力,保护土壤,避免水土流失。
同时,植树造林还可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经济效益。
2. 土地利用调整土地利用调整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布局,可以减少土地的裸露程度,防止水土流失。
3. 土地治理工程土地治理工程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修建水土保持设施、改善耕地、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手段,可以减轻水土流失的程度,保护水资源,提高土地质量。
4. 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实行生态移民政策,将居民定居在水土流失区域,开展退耕还林还田行动,可以减轻水土流失的程度,保护生态环境,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5. 加强监管加强监管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加强监测和管控,加强对于未经许可的采矿、采砂等行为的打击,可以缓解水土流失问题,保护土地和环境。
三、治理成果近年来,针对中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采取了植树造林、土地利用调整、土地治理工程、生态移民等手段。
这些措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数据显示,中国黄土高原的退化土地面积逐年递减,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区域经济开始逐渐崛起。
四、总结水土流失问题对于我国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黄土高原的治理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采取一系列科学的措施,才能真正达到控制、缓解土地流失问题的目的。
当然,治理水土流失问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加强研究和实践,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理模式,为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作出更大的贡献。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15篇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1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15篇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模板15篇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教案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教案教案标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影响;2. 掌握水土流失的防治方法和措施;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黄土高原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气候条件;2. 水土流失的定义、原因和影响;3. 水土流失的防治方法和措施。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黄土高原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气候条件,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提问:你们知道黄土高原地区存在哪些问题吗?请谈谈你们的了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黄土高原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气候条件,解释为什么黄土高原容易发生水土流失;2. 解释水土流失的定义、原因和影响,包括水土流失对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一些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理解水土流失的具体情况和影响;2. 引导学生讨论案例中可能存在的原因,并思考如何防治水土流失。
四、防治方法和措施(2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种防治水土流失的方法或措施;2. 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他们所研究的方法或措施,并讨论其优缺点;3. 整合各小组的研究成果,总结出防治水土流失的综合方法和措施。
五、总结和评价(10分钟)1. 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强调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地区的重要性;2. 提醒学生要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保护黄土高原的水土资源;3. 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黄土高原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气候条件;2. 案例资料: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案例;3. 防治水土流失的方法和措施的相关资料。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时的参与度和贡献;2. 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3. 学生对水土流失防治方法的理解和总结。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或实地考察黄土高原地区,让学生亲身体验水土流失的现象和影响;2. 鼓励学生进行环保宣传活动,如制作海报、演讲等,提高社会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关注度。
高中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鲁科版必修3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掌握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其危害。
2、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尖锐的人地矛盾。
3、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认识“六道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4、通过人地矛盾所引起的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分析,深刻认识人口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加强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5、掌握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学会依据可持续发展思想分析实例,发现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1、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特别是破坏植被、轮荒耕作、开矿等人为原因。
2、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以水土保持、建立农林牧结合的生态农业体系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这一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值得推广。
三、教学方法:对图分析法、综合程序法、讨论探究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过程:[导入]陕北民歌羊啦肚子手啦巾哟三道道格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哎呀拉话话的难一个在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那话儿哎呀招一招手瞭不见那村村哟瞭不见那人问题:这首歌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什么样的景观特征?为什么陕北会出现这样的景观?陕北的地形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应该如何进行治理?(这首歌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沟谷发育,地面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景观特征。
这种景观特征是强烈的水土流失造成的。
水土流失使得陕北地区沟谷密度和沟壑深度都很大,有些主干沟壑的深度在200—300米,长度达几百千米,人站在沟谷的两边能够相对见面,但要绕过沟谷走到一起交谈,有时一天也不能相会。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新授]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水土流失的概念: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的损失。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教学设计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黄土高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其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本节课通过分析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从而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地理分区,对中国的地理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出发,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理解水土流失的原因。
2.分析水土流失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学习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提高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2.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对当地的影响。
3.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黄土高原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水土流失的解决方案。
3.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黄土高原的图片,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水土流失的现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黄土高原的图片和案例资料。
2.准备教学PPT,包括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3.准备课堂讨论的时间和空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黄土高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土流失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呈现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对当地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水土流失的严重性。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水土流失的解决方案。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或多种治理措施,进行讨论和展示。
4.巩固(10分钟)对学生的讨论和展示进行点评,总结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教案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教案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在一定的时空尺度区域内,人类通过能动地控制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又不超越资源环境承载力(了解)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人和本区域的发展需求,又不对后代人和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3、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面临的主要问题: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荒漠化),资源开发问题(森林破坏、湿地减少)。
、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因地制宜。
二、水土流失的原因、水土流失的含义: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以及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2、在我国分布地区:多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带,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如右图,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等8个省区的大部分或一部分。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拨多在1000~20XX年m3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变率大地貌:黄土地貌(五种基本形态: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沟、坡)植被:草原、灌丛水文:集中7、8月粉沙颗粒为主,但垂直节理发育A.(黄土的特性)疏松,碳酸钙含量高,遇水崩解B.黄土高原的降水:降水集中,多暴雨(降水季节分配不均)C.植被稀少:使土壤失去保护层,易引起水土流失4、水土流失的原因D.地质构造:黄土高原新构造运动强烈,使得地表高低不平,加之地震引发滑坡,加剧了流水侵蚀A. 历史上大面积的森林、草原被毁,地表抗侵蚀性大大减弱②人为原因不合理利用土地:开垦陡坡、过度放牧和采樵、毁坏树木、开矿和无计划地修建窑洞三、水土流失的危害1、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黄土高原上多裸露坡地)2、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黄土崖壁的崩塌、水土流失引起的泥石流3、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造成耕地面积渐少、土壤肥力下降)4、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大量泥沙冲入黄河,淤积水库,阻塞河道,抬高河床,引发洪涝灾害)5、影响水资源合理、有效利用(为了减轻泥沙淤积造成的库容量减少,要采取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教案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教案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了解黄土高原的“风成说”,以及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2.知道黄土高原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结合黄土高原的地貌类型及特点,分析其原因,初步掌握运用实验验证原理的方法。
3.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及水土保持方面的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分析总结出黄土高原的成因及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知道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和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黄土高原的成因、地貌特点及类型,水土流失的原因与危害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风成说”及地貌特点。
2.分析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二)教学难点1.黄土地貌的成因,主要的黄土地貌类型。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及治理措施。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读图分析法、自主活动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启发式、实验演示法等。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中国是世界第三领土大国,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各不相同。
下面我们看一组图片,看一看反映是什么地形区?这一地形区有哪些鲜明的特征呢?新课讲授一、文明的摇篮活动1:“聚焦黄土高原”1.导语:同学们,提到黄土高原,大家都很感兴趣,知道的一定不少,你能用一些关键词来描述你印象中的黄土高原吗?(学生畅所欲言,提到黄土、窑洞、延安、信天游……)提到黄土高原,大家都知道它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形成了许多独特的风土人情。
高中地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学习目标】1.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区域水土流失问题提出治理的措施。
2. 探究学习与生本理念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主干知识链接图1—图6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景观图,请在横线上填写出序号所代表的治理措施。
图2 暴雨集中图3 土质疏松1①在沟谷中修淤地坝②植树种草,减小地表水流速度和流量③退耕还林还草④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抗侵蚀能力⑤合理放牧⑥开发利用新能源图1图2图3图4图5图6二、相关知识链接1. 南小河沟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黄土高原,由于植被遭到破坏,流域内沟壑纵横,水土流失面积曾达到总面积的80%。
而如今的南小河沟草木葱茏,环境优美,瓜果飘香,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翡翠”。
下图为南小河沟流域某地等高线图和景观图。
2. 下图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图及横剖面示意图。
【探究篇】一.请结合已有的知识及相关知识链接1、2,说出南小河沟流域在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并谈谈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黄土塬(a):平整土地,修整农田缓坡(b):修筑梯田沟谷(c):打坝建库,蓄水拦沙陡坡(d):植树造林种草,保持水土山东省华侨中学3. 近年来,长江上游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迅速,陡坡开荒、采薪、开矿、修路等活动日益频繁,导致森林植被锐减,水土流失严重。
下图为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及水土流失景观图。
4. 长江上游山区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实施了“山顶戴帽子(植树造林)、山腰穿裙子(退耕还林还草)、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台地内发展粮经作物)、入户建池子(沼气池)、村庄移位子”等方法,对水土流失进行综合治理。
如下图:7二.请结合已有的知识及相关知识链接3、4,谈谈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拓展题目:假如你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一位市委书记,你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目前的一些问题?。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地理教案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及其危害。
2.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探讨防治措施。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及其危害。
2.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黄土高原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地貌特点。
(2)提问:你们知道黄土高原有什么特点吗?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性(1)播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水土流失的严重性。
(2)展示水土流失前后的对比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分组讨论: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2)分组讨论,提出防治措施。
5.实践活动:制定水土保持方案(1)分组讨论:结合所学知识,为黄土高原制定水土保持方案。
(2)各小组展示方案,全班交流讨论。
(1)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引导学生关注家乡水土流失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及其危害,分析了水土流失的原因,探讨了防治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但仍有不足之处,如在分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改进。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性1.视频观看:播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水土流失的严重性。
2.图片展示:展示水土流失前后的对比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分组讨论: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1.思考:如何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2.分组讨论:提出防治措施。
四、实践活动:制定水土保持方案1.分组讨论:结合所学知识,为黄土高原制定水土保持方案。
2.各小组展示方案,全班交流讨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教案
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属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第一节内容,在前两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之路等主要内容,本单元主要是对前两单元所学的内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的综合应用,不同的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其所对应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内容是各不相同的。
本单元主要以黄土高原、德国鲁尔区、南水北调三个实例说明不同的区域资源和人类活动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有所不同的。
并且本单元的学习对后面的区域开发起着铺垫作用,只有处理好区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的综合开发。
本节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有其必要性。
本节教材主要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分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水土流失的成因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三方面来分析区域水土流失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
学完后,学生需要能对水土流失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
2.了解人地矛盾是造成本区域水土流失的本质。
3.掌握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及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让学生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培养学生掌握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方法。
2.通过让学生结合自己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探究治理的措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同时通过对黄土高原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了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治理措施【教学难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师:大家先来听一首歌,这是一首原生态的陕北民歌《羊肚子手巾一道道蓝》并观看下面几幅图片。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教案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水土流失现象。
2. 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对当地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 探讨水土保持措施及其在黄土高原的应用。
4.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影响及防治措施。
2. 难点:水土流失的成因及水土保持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土流失问题。
2. 利用多媒体展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讲解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4.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2. 准备水土流失案例资料及水土保持技术介绍。
3. 准备教学课件和教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黄土高原地区的地理环境,引发学生对水土流失问题的关注。
2. 探究水土流失原因:引导学生分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如地表破碎、植被稀少、土壤裸露等。
3. 分析水土流失影响:讨论水土流失对当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如河道淤积、耕地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
4. 案例分析:介绍一些成功的水土保持案例,让学生了解水土保持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5. 探讨水土保持措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防治水土流失,讨论水土保持技术及其在黄土高原的应用。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在保护水资源和关爱环境方面的责任。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影响和防治措施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参与程度和分析能力。
3.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和交流能力。
4. 检查学生作业的质量,评估其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思考深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
2. 邀请水土保持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专业知识。
地理必修三中图版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开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程标准]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探究学习 ,了解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 ,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 ,并分析其危害。
同时了解当地政府采取了哪些综合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措施。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意义 ,掌握治理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开发模式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类探究学习过程 ,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各种形式的资料中提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并自主总结得出结论;通过成功案例的分析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 ,因地制宜进行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能力 ,保护生态环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观 ,能认识到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不仅可以导致环境破坏 ,同时,也威胁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开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 ,合理地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教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什么是可持续开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开展的需求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什么是区域可持续开展?在一定的时空尺度区域内 ,人类通过能动地控制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系统 ,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又不超越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条件下 ,既满足当代人和本区域的开展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和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内容: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开展 ,其中环境的可持续开展是区域可持续开展的根底。
•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荒漠化〕 ,资源开发问题〔森林、湿地的不合理开发〕。
环境污染的问题:大气、水、土壤的污染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
•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开展必须因地制宜。
•本节课我们就水土流失的问题进行探讨。
•课件播放微课视频前一局部。
看看水土流失区的老百姓是怎么看待水土流失的。
什么是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 ,水土资源以及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 ,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鲁教版必修三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教学设计
3.结合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黄土高原地区,了解水土流失治理的实际效果。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治理措施的实施过程,提高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Hale Waihona Puke 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培养热爱家园的情感。
-通过学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方面:
-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热情。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影响及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如地形、气候、土壤等)和人为原因(如过度开发、不当耕作等)。
-水土流失的影响: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降低、基础设施破坏等。
-治理措施:生物措施(如植被恢复、植树造林等)、工程措施(如梯田、淤地坝等)和农业技术措施(如合理耕作、节水灌溉等)。
4.学生需在课后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为下一节课的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中,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优势。
-探讨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农民参与等途径,提高水土流失治理的效果。
5.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地理学科素养。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第1课时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1. 课程标准解读:1)不同区域应作为学习区域环境问题的载体,学生以某一区域为实例,由认识该区域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入手,从生态环境问题的现象、成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展开学习;2)人地矛盾是由于环境本身以及人类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过度索取造成的,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不同,如:体现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典型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西北内陆地区则是荒漠化问题等;3)教学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作为案例引述问题,通过分析产生原因、对区域发展的危害及治理措施,展现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方法,后以东南丘陵水土流失作为补充案例加以印证;4)区域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常常与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密切相关。
如:水土流失的形成与不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草地等有着内在必然联系。
因此,不能把上述问题孤立起来讲述,而要帮助学生通过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和资源利用中的不合理问题,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联系起来,才能发现其症结所在,从而找到环境综合治理的有效对策。
2. 教学目标:1. 通过景观图片及水土流失视频,描述水土流失的现象;2. 通过实验及相关资料,分析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3. 通过图文资料,说出水土流失的危害;3. 教学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教学难点:归纳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方法。
4. 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探究式(案例教学)多媒体课件、地理图表、视频片断、学案(图文资料)5. 教学过程:土壤需要年。
6.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人为原因:自己阅读:主要表现为哪几个方面?解释图二、危害:危害是全面的:山区、平原;干旱区、多雨区;农业生产、其它生产。
1、对山区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於积侵蚀:坡耕地:三跑田;多雨区:土壤易酸化;干旱区:土壤次生盐渍化淤积:沙砾沉积严重破坏土地墒情(土壤湿度)泥石流:危害当地生产活动2、水土流失造成生态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灾害频繁——(地区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和降水减少且分布不均,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3、水土流失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黄河地上河成因:中流水土流失严重,下游进入平原淤积地上河危害:威胁下游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4、水土流失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恶性循环与良性循环的问题————三、治理:针对原因的治理既有自然,也有人为的原因:但自然原因很难改变或无法改变,因此,应以人类活动为着眼点,努力控制住人类破坏的那一部分。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
总1-12节第一节2.1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教学构思】本节内容分两节课完成,第一课时让学生探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第二课时讨论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本节课完成第1课时,主要是探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内容涉及黄土高原区的气候、地貌、内外力作用、经济发展状况等知识。
本节课知识跨度大,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的探索,使学生对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有明确的认识,从而认识到治理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的紧迫性,正确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第2课时讨论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治理措施”打下基础,同时为分析其他区域的存在问题及治理找出分析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理解黄土高原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学会从资料、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分析地理景观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加强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环境观,从而培养因地制宜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教材分析】重点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观察、分析景观图片、文字资料,从资料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讨论问题产生的原因。
讲授方法:读图指导法、引导探究法、启发分析法【教学准备】课前带领学生去野外观察流水地貌,分析流水作用的强弱与地表状况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播放录像《黄土高原》介绍黄土高原的基本情况,让学生对黄土高原气候、地貌、植被、人类活动等有直观了解,增强学习兴趣学生指图在《中国地图》上指出黄土高原的大致范围和泾河、渭河的位置让学生熟悉黄土高原的位置,分析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泾渭分明”的原因——泾河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很大,而渭河流经渭河平原含沙量小,两条河汇合处颜色非常分明。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教案
的能力。
课件展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一、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土壤)二、二、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植被)三、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降水)四、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生产活动)五、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生产活动)教师:以上五点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哪些是自然原因,哪些是人为原因?教师总结:以上各小组从多个方面展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非常到位。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这里水土流失的原因,我们要从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两方面去探寻。
这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就是在分析其他区域环境问题时,要从多方面来思考,这样才能全面地看问题。
课件展示:如下图。
师:引导学生思考黄河的泥沙来自哪里?会造成哪些危害?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这里的气候特点分析黄土高原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
学生:土壤、植被、降水这些方面造成的水土流失是自然原因,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是人为原因。
学校教师教案 学生:旱涝灾害。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课本29页活动第3题)思考水土流失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对农业生产会造成怎样的影响?教师:让学生结合图6.33“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回答,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咼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教师:让学生结合上学期所学内容,思考黄河水带着泥沙流向何处,它将带来什么后果?学生:黄河的泥沙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
学生:旱涝灾害。
学生:水土流失带走的是表层土,表层土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会使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
学生:如果水土流失继续发展,最终会导致耕地没有了,村庄也不知道该搬到哪里。
教师: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教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教师总结: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能力。
课件展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一、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土壤)
二、二、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植被)
三、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降水)
四、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
长期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生产活动)
五、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生产活动)
教师:以上五点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哪些是自然原因,哪些是人为原因?
教师总结:以上各小组从多个方面展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
重的主要原因,非常到位。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
的地区之一,造成这里水土流失的原因,我们要从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两方面去探寻。
这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就是在分析其他区域环境问题时,要从多方面来思考,这样才能全面地看问题。
课件展示:如下图。
师:引导学生思考黄河的泥沙来自哪里?会造成哪些危害?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这里的气候特点分析黄土高原的最主要的
自然灾害。
学生:土壤、植被、降水这些方面造成的水土流失是自然原因,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是人为原因。
学生:旱涝灾害。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课本29页活动第3题)思考水土流失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对农业生产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教师:让学生结合图6.33“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回答,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
教师:让学生结合上学期所学内容,思考黄河水带着泥沙流向何处,它将带来什么后果?
教师: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教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教师总结: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四、水土保持
教师:黄土高原的水土确实很难保持,但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要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并且确实摸索出许多成功经验。
设计1:读下图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黄土高原地表沟谷纵横,坡地非常多,如图中的1为挡土学生:黄河的泥沙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
学生:旱涝灾害。
学生:水土流失带走的是表层土,表层土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会使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
学生:如果水土流失继续发展,最终会导致耕地没有了,村庄也不知道该搬到哪里。
学生:水带着泥沙流入黄河,在黄河下游,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给黄河下游的人民带来安全隐患。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模拟实验和阅读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进而认识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坝,2为陡坡,3为缓坡。
如果你的家就在斜坡附近,你会采取
什么措施,有效地利用这些坡地既防止水土流失又增加收入?
设计2:沟谷和坡地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课本30页活动第1题,引导学生读下图说说打坝淤地对水土保持的作用及意义。
下图为林草护坡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图加深印象。
承转过渡:通过上述措施既控制了人口数量,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增加了当地人民的收入,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教师:黄土高原要保持水土,必须退耕还林还草,那是不是所有的土地都要退耕还林还草呢?
让学生做31页活动第2题,分组讨论,分为正反双方进行辩论,然后教师对学生的辩论进行评价总结。
教师总结:在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地形
和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以及当
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要掌握好“度”,不搞一刀切。
对黄土高原来说,既不能过分强调经济发展,也不能只求水土保持。
要二者兼顾,协调发展。
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有限,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人人参与的积极性,养成人人动脑的好习惯,并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乡来亲手设计、参与建设。
注意:此题开放性比较强,只要学生的设想有理就可鼓励,不能仅仅限于课本答案,以保护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做简化总结:
①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②工程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
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例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④人口措施:实行计划生育。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谈看法。
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