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环境资源产权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产权的含义:有三层含义: (1)它是人与物之间的归属关系,但其实质是依 附于物上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在资源无限供给或者零交易成本下,产权是 不起作用的; (3)产权表现为一权利束,它包括占有权、使用 权、收益权等方面。 4、产权的性质:(1)完整性。 (2)可分性。 (3)有限性。 (4)产权与不同的契约安排之间 不存在单项联系,既不同的产权可以采取相同的 契约安排,相同的产权制度也可以对应于不同的 契约安排。
船舶正常通航秩序的各种违法行为反应快,处臵果断。
作者:顾立刚 丁亚鹏 来源:新华日报,2005-3-14 http://www.xhby.net/xhby/content/2005-03/14/content_716948.htm
二、公地悲剧产生的产权成因分析
诺思认为:解决史前人类所面临的公有财产的两 难困境的办法就是建立排他性的公有产权。当动植物 相对人类人口的需求还算丰盛的时候,就没有激励机 制去承担因建立对动植物的产权所产生的费用。只有 在稀缺性增大的过渡时期,才值得去承受建立和行使
市场和政府在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有所不同。
来自百度文库
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机制实现包括生态环境资源在内 的社会总资源的优化配臵,达到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与 有效利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 统的协调发展,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有机统一,最终引导经济增长方式朝着可持续发展的轨
因此选择产权结构,一方面我们应综合考虑到该国的政 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法律传统,考虑到公民的环境意识 以及国家实施法律的管理环境的能力,同时必须结合资源本
身的特点。不同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不同,经济属性也不同,
因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产权关系可以有很大的差别。正确 认识自然资源自然与经济属性的不同,是研究自然资源产权 关系的起点。
5、产权与资源配置: (1)产权制度是一个经济体运行的基础 (2)除明确界定产权外,还必须维护市场 竞争以及产权在市场上的合理分解、转让、 重组和优化。
思考题:
1.以某种资源经营权为例(如采矿权、捕捞权、海域使用权、
土地使用权等),阐述经营权改革对于其资源配置效率的
影响;
2.以当地某一资源为例,分析产权安排对其持续利用的影响。
公地悲剧的最恶劣后果远远不是“由于无人负责
造成资源损害或者无效率”,而是激励人们去破坏, 去毁灭。“捕鳗大战”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年一度的长江口“捕鳗大战”屡禁不止。江苏、 上海等省市的渔政部门,已对进入长江口的捕鳗船只
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并加强对海上船的安全管理。
因为连续10多年的狂捕滥捞,造成目前鳗苗资源的几 近枯竭。正如公地悲剧中的牧民,捕捞鳗苗的收益归 渔民自己所有,而由此带来的生态成本由公众承担。 在成本与收益不相称的情况下,必然出现无效率的状 态。
总之,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市场经过50余年的制度变 迁,至今尚没有真正走出公共所有、政府管制的计划供
给的模式,自然资源产权市场运行基本还停留在“公”
权市场阶段,“私”权进入和交易自然资源产权仅局限于 一些狭小的领域,整个自然资源产权市场还没有真正发 育起来。
第二节:公地悲剧及其产权成因
一 、“公地悲剧”到捕鳗大战
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指能长期保持资源再生能力和
令人满意环境质量的资源利用方式。可持续利用作为
一种哲学理念,它蕴涵了某些能使人类社会延续与发 展的伦理和经济价值。从伦理价值来看,它反映了各
代人都有权利充分利用各种已有资源造福社会的代际
公平观。从经济价值来看,它反映了资源存在本身就 有巨大潜在价值的事实。
一、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产权制度特征
经济学的“公地悲剧”理论来源于1968年哈丁
(Garrett Hardin)教授的《公地的悲剧》一文:如果一
种资源没有排他性的所有权,就会导致对这种资源的过 度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公地悲剧”,是指没有人对 公共资源负责而导致无效率。因此公地悲剧的表现形式 多为对自然资源、公共环境的肆意掠夺式使用。
求形成具有明确的权力、义务、责任的产权主体,或者在改 革过程中虽然形成了产权主体,但该产权主体实际上是出于
权力不明、责任不清。
自然资源强制性的公共产权安排导致从人人皆有变 成人人皆无,从而引致委托失灵和代理失灵,并使得控 制权创租、卖租等机会主义行为盛行,经济效率因此严 重受损。资源产权国家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造成的另 一问题是导致资源使用权的滥用 。
主体范围不确定。
二、资源产权的结构
在经济学中一个产权的基本内容包括行动团体对资源的使 用权与转让权,以及收入的享有权。资源产权的结构一般有三
种形式:私有产权、公有产权和混合产权。
就大部分自然资源来说,如果不考虑政治因素,仅从法律和 经济的因素看,私有产权制度更有利于提高效率,更有利于环境 保护。“产权的效率取决于产权的完整性”,私有产权具备产 权的全面性、排他性、可转让性,权能是完整的。而公有产权
合理配臵,从而实现外部性内在化。科斯对公共物品外部
性问题以及市场失灵的全新研究和解释,完善了市场理论, 也为自然资源市场配臵奠定了理论基础。
3.产权与环境问题
在资源和环境问题上,产权失灵是十分普遍的现 象。一方面,由于技术等原因,资源产权的范围不易 确定或无法确定,比如公海内的资源,人们一直就其 产权问题争论不休。另一方面,资源产权的所有者过 多而使确定单个人的权利成为不可能,进而使其实现
第一节: 资源产权
一、资源产权的内涵
根据产权的定义,资源产权是指所有和使用资源的 权利。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靠消耗地球 上的资源与能源来维持的。在人口稀少、生活水平低下 时期,人们消耗的资源少,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 盾不太突出。现阶段社会和自然的相互关系表现为发展
生产力与它们对环境状况的影响和自然抵御生产负作用
2.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说的是,如果对有效的讨价还价没有法律或
战略上的障碍,且如果产权是良好定义的,那么人们总能
通过谈判达成帕累托最优的结果。科斯认为,在市场中交 换的是资源的产权,如果资源的产权界定不清,必然影响 到资源的市场价格。只要将产权权限界定清楚,自由竞争 的市场就会为外部边际成本合理定价,并对外部权利进行
境污染的经济人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限制其非 理性行为。
具体而言,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安排应着眼于以下几 个方面:
(1)多元化的自然资源所有权体系。
(2)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和经营权的市场化。 (3)自然资源市场组织的建设和市场运行规则的规范。 (4)法律角度加强行政部门对公共资源分配权限及程序的制 度性规定。
五、产权经济学
1、研究对象:主要着力于产权、激励与经 济行为的关系的研究,探讨不同的产权结 构对收益—报酬制度及资源配置的影响, 突出关注权力在经济交易中的作用。
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1)科斯:《社会成本问题》,主要思想被总结成 科斯定理,提出了权利的界定和权利的安排在经济交 易中的重要性。 (2)H· 登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认为产权 规定了人们获益或受损的权利,产权也规定了人们受 益或者受损的方式。 (3)阿尔钦:《产权:一个经典注释》,对产权进 行了有代表性的诠释。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 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按他的说法, 一个人拥有产权,不仅可以表明他可以采取什么样的 行动,而且也表明他的权利得到了政府、非正规社会 行动或者道德伦理规范的首肯。他认为经济学实质上 是关于稀缺资源产权的研究。
人的自利性引起的短视行为,使资源被侵占和破坏,造成资源的
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要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其途径是将 公有产权中的非排他性产权转向排他性产权。对可明晰产权的 资源,应当确定和实施专有的、明晰的产权,这样,独立的行 为者利己的行动将足以保证产生高效率的结果。
第三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产权制度
道前进。
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产权制度改革
明晰的产权关系是环境资源得以有效配臵和利用、 提高市场效率、降低交易费用、降低外部性影响的基 本条件。产权清晰的途径是建立有效率的委托代理关 系,并以法的形式明确产权关系,使设臵产权的收益 大于设臵产权的成本。同时,资源使用者向资源所有
者(国家)支付使用成本,使其使用自然资源和造成环
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并不排斥政府 调控的作用,而是内在需要在宏观运行中对资源环境
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资源配臵由政府进行计划配臵,
在微观运行中引入市场机制,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去 引导、调节和规范微观经济主体的生态环境行为,强 化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采用管理公共产 品的方式,保护好经济发展的生态基础。另一方面,
今年南通长江水域未现“捕鳗大战” 2005年鳗苗自开捕以来,市场行情节节看涨,每条鳗苗
价格从春节前的3.2元涨至6.3元,高峰时窜到每条9元,为去
年同期鳗苗价格的3倍多。作为往年渔民捕鳗的必争之地—南 通长江水域,今年却异乎寻常的平静。
是何原因使长江南通段出现往年少有的平静?
一是自从江苏省海事局推行船舶定线制,清晰划定船舶 航路以来,渔民在主航道(乘潮进出的鳗苗大多集中在主航 道中)上捕捞属违法行为。 二是海事部门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对发生在航道内影响
是未加明确界定的产权,它将带来“市场失灵”,导致很大的外
部性。
一般而言,不同产权与经济人之间的利益关联度也是有 差别的。往往私有产权与经济人之间利益直接关联,因此私 有产权本身就有对权利人进行财产保值增值的激励,而公有 财产由于与经济利益的间接关联往往受到轻视,从而导致产 权的低效率。另外在一定情况下混合所有权结构可能是一 种优于单纯的公有产权制度和单纯的私有产权制度的选择。
三、我国资源产权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具有行政管理制度相混合的特点。
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根据法律规定我国的自然资源属
于国家和集体所有,个人和其他组织不能成为自然资源的所 有者。
从表面上看来,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中的产权主体清
晰——国家和集体拥有所有权。可是在这种制度下环境资源
一旦进入运营阶段弊端就出现了。即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要
的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1.产权的定义和功能
作为现代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范畴,产权是经 济体制和法律制度赋予经济当事人的行为权和相 应的利益的组合。简言之,产权就是财产及其相
应的权利。一般可以分为私有产权和共有产权两
个基本大类 。
产权规定了经济行为主体在稀缺资源使用中的地位以及 每个行为主体在与其他行为主体的相互交往中必须遵守的规 范和不遵守这些规范时必须承担的成本。因此明晰的产权是 保证每一经济主体追求自利最大化参与全部经济活动的基础, 也是自然资源发挥其最佳效用的关键。
产权所必需的费用。
德姆塞茨曾经这样说明产权制度的起源:“当内在化
的收益大于成本时,产权就会产生,将外部性内在化。内 在化的动力主要源于经济价值的变化、技术的革新、新市 场的开辟和对旧的不协调的产权调整。……当社会偏好既 定的条件下,新的私有或公有产权的出现总是源于技术变
革和相对价格的变化。只要管理自然资源的产权结构具有
排他性、普遍性、可转移性和强制性的特点,产权结构定 义明确,对将来的价格有可靠的信息,消费者自然会调整 其相应的消费行为。当产权结构定义明确时,可耗竭资源 的市场分配就会更有效。所以说产权不清是市场失灵的主 要原因。
因此,要实现资源的有效配臵与利用,首先必须实现资源 产权明晰化。产权不明晰产生了一些独立于市场体系之外、不 受市场规则约束的外部效应。非市场化的结果,再加上有经济
第六讲: 环境资源产权:从 公地悲剧到可持续利用
本章提要:在人类社会长期的发展中,自然资源
的产权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自然资源的过度使 用,使得人类生存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20 世纪50年代后,人们越来越关注资源与人类社会 的发展问题,逐步认识到自然资源产权的重要性。 通过自然资源产权的界定,保障自然资源的持续 利用,建立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良性互动的 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