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一万字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一万字《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篇一《童年的消逝》,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心里就“咯噔”一下。
啥?童年怎么就消逝了呢?这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我刚开始读的时候,就感觉像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
书里说现在的孩子被各种电子设备、成人化的信息包围着。
我就想,可不是嘛!就拿我身边来说吧,那些小屁孩,一个个拿着个iPad玩得比大人还溜。
我邻居家那小孩,才四五岁,就知道什么是抖音,还会跟着上面的视频跳舞,那熟练的动作,真让人惊叹。
这在我们小时候,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我记得我小时候,童年那是充满了泥土味儿和青草香的。
每天放学后,就和小伙伴们在村子里的泥土地上撒欢儿跑,像一群脱缰的小野马。
我们会去河边捉蝌蚪,那蝌蚪小小的,黑黑的,在水里一扭一扭的,可好玩儿了。
我们把它们装在小玻璃瓶里,看着它们游来游去,就觉得特别有趣。
到了晚上,躺在院子里的凉席上,仰望着星空,听爷爷奶奶讲那些古老的神话故事,什么牛郎织女啊,嫦娥奔月啊。
那时候的星星可亮了,感觉一伸手就能摘到似的。
可是现在呢?孩子们的娱乐好像都被那些电子产品给霸占了。
那些电子游戏、动画片,虽然很有趣,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也许是少了那种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吧。
我看到有些孩子,一天到晚就盯着屏幕,眼睛都快变成斗鸡眼了。
这童年啊,好像被那些电子设备给偷走了一样。
书里还提到了现在的教育也有点加速孩子童年消逝的意思。
现在的孩子啊,小小年纪就背负着巨大的学习压力。
我有个表弟,才上小学二年级,就有做不完的作业。
每天放学后,就得赶紧回家写作业,周末还得去上各种补习班。
他那小脸蛋上,都没什么笑容了。
这让我不禁想问,这是孩子该有的童年吗?我们小时候虽然也学习,但可没这么累啊。
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去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现在的孩子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没有自由。
我在想,童年消逝难道就全是坏事吗?也许也不全是。
现在的孩子接触到的信息多,知识面广,小小年纪就懂得很多大道理。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通用11篇)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童年的消逝》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篇1童年是个充满梦幻而又色彩斑斓的名字,每每想起童年往事,我的嘴角总会情不自禁地扬起。
如果说人生如天空般广阔,那么童年的那些美好一定是夜空的星辰,绚烂了我的人生。
可是,读了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后,我思绪万千:在我的童年中有哪几颗星星是真正的闪耀;我的孩子、我的学生正值童年,我应该如何让他们的童年更加璀璨呢?一、让孩子多几分童真尼尔说:在电视时代,人生有三个阶段,一端是婴儿期,另一端是老年期,中间可以称为“成人化的儿童”。
他认为电视是一种除了“画面和故事”之外就没有什么内容的媒介,它所展现的内容很“幼稚”,使成人和儿童的界限变得模糊。
如果尼尔能够经历现在的网络时代,我想他一定会更加严肃地批判:网络时代让儿童的成人化更加彻底啦!“闺女,别宅在家里,我到楼下运动一下。
”“妈妈你去运动吧,把手机留给我作伴。
”作文课上我问:“你最喜欢的一种游戏是什么呢?”学生答:“王者荣耀”、“我的世界”、“跑跑酷”......网络上内容鱼龙混杂,大部分是针对成人的,可是意外地也吸引了孩子们,而且吸引力是那么大。
渐渐地,孩子们的玩大多是在做手指运动,孩子们的思想和成人一起受到同样内容的熏陶;慢慢地,孩子们早早地架上了“望远镜”,孩子们俨然成了一个个“小大人”。
人总是要长大的,可是当人的心理年龄大大超越实足年龄从而跨越了童真,这样真的好吗?让时间的年轮转回三十年,当我还是儿童时:课间十分钟教室门前有小伙伴们跳房子的身影,铃声响起也要迅速跳完最后一遍;遇到下雨下雪天,我们挤在教室后面黑板下玩石头剪子布,取其名曰“挣皇帝”。
六一儿童节时,能够代表班级参加转呼啦圈比赛那是无上的荣耀,我不但能用腰部来转,还能能用脖子转、手腕转、腿弯转和脚踝转。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一万字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一万字《童年的消逝》读后感(一)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想跟你们聊聊一本让我感触颇深的书——《童年的消逝》。
刚开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在犯嘀咕,“童年的消逝”?这到底是个啥意思呢?结果越看越入迷,仿佛被作者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考世界。
作者波兹曼说啊,在以前没有电视、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童年是有明确界限的。
大人们有自己的知识和秘密,小孩子得慢慢长大才能接触到。
可现在呢,信息到处都是,孩子们早早地就知道了大人世界的那些事儿。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那会儿可没有手机、平板这些东西。
我每天就和小伙伴们在外面疯跑玩耍,对于大人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想象。
现在的孩子们,小小年纪就抱着手机,刷着各种视频,知道了好多不该他们这个年纪知道的东西。
有时候我看着那些小朋友,熟练地操作着电子设备,嘴里说着一些大人的话,心里就觉得怪怪的。
感觉他们的童年好像被提前“催熟”了一样。
书里还提到,印刷术的出现对于童年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为有了印刷品,知识可以被更系统地传播和保存,孩子们得通过学习才能读懂那些文字。
这就有了一个成长和学习的过程,童年也就有了它独特的样子。
可如今,图像和视频占据了主导,孩子们不再需要那么费劲地去读书、思考,这是不是也让童年变得不一样了呢?我就在想啊,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现代科技到底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是更多的便利和知识,还是让他们失去了一些原本应该拥有的纯真和懵懂?还有啊,作者说童年的概念其实是社会构建出来的。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对于童年的定义和理解都不一样。
这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一直以为理所当然的童年,其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哎呀,今天就先跟你们聊到这儿啦,等我再有新的感悟,再来跟你们分享!。
童年的消逝读书心得(通用30篇)
童年的消逝读书心得(通用30篇)童年的消逝读书心得篇1什么是儿童?读这本书之前,我只是有个大致的概念。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儿童范围是指0到18岁,而医学上是指0到14岁。
不同的范畴对儿童范围的划定固然不同。
然而这些数字无法帮助我们表达童年的概念。
而在这本书中,作者从社会学和人类学出发,给儿童和成人划定了一个更容易被理解的界限。
作者用三个特点区分了童年和成人:1、生理上是否发育完全。
2、身体是否能完全服从于理性思维的支配。
3、对于社会各方面的信息,是否具有阅读分析能力。
第一点是很容易理解的,而第二点主要是指一个人是否具备能克服人类天性的能力。
至于什么是人类天性?我是这样理解的:人的天性就是人作为动物的属性。
虽然我们很不情愿承认自己是动物,但其实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只不过是动物里面很普通的一种。
吸收和排泄,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需要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持生存,这是动物的天性。
性欲,人类和其他动物皆有,这是我们赖以繁衍的手段。
不过人类在这点上比其他动物特别的地方在于:人类把这种手段升华为生活的情趣,并把性欲衍生为权利欲,占有欲之类的一系列欲望(朋友称之为原欲)。
我觉得人类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的社会属性(什么能制造并运用工具和能用语言交流之类的都可以归之为社会属性)。
然而,人的天性除去了人的社会属性,所以说和其他动物的天性是一样的。
第三点我们都是亲身体会的,这因为小时我们没有阅读分析能力,所以才需要有学校这种机构来培养我们这方面的能力,以便使我们更快成为成人。
作者在书中的重心是分析当代社会如何通过把这三个概念混淆来消除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界限。
罪魁祸首还是电视。
首先,电视每天24小时不断播报内容,使得其必须不断寻找话题。
而高度的时效性和娱乐性使得电视不能在同一话题停留太久。
于是乎,很多儿童不应该知道的东西被堂而皇之地公之于众。
性话题,暴力,犯罪,政治阴谋等会使儿童接触后不知所措的"成人秘密"被大量地灌输给当代的儿童。
关于童年的消逝读后感(通用13篇)
关于童年的消逝读后感(通用13篇)关于童年的消逝篇1不得不眼睁睁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劣等面目,这是令人痛心和尴尬的,而且尤其可悲。
——尼尔·波兹曼最近看了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这本书,对于家里有人在教师岗位工作的我来说,这本书确实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这本书讲述了有关"童年"的历史,包括"童年"的产生、发展以及日益走向消逝的整个过程。
而这一过程是伴随着人类传播方式的变迁而完成的,信息与媒介与"童年"的起止相伴始终,文字、印刷、电视等都在"童年"的变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我获得的最大的收获就是,童年居然是人造的,而不是天然形成的。
这里,在本书的最后一章里提到过,童年作为社会结构的想法在中世纪并不存在。
它是在16世纪才产生的,而现在正在日益消逝。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我们可以了解到,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儿童已经变了模样。
他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思维也在慢慢变化。
他们不再在空余的时候玩扔石子、捉迷藏等游戏,更多的是拿起手机玩消消乐和斗地主;也不再在查找资料的时候拿起手中实实在在的书本进行翻阅,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电子软件。
经常,我们可以在新闻里看到"小学生化妆比赛"、"小学生追星阵营"等等关于现在儿童的"日常"活动。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所谓的童年渐渐消失?尼尔·波兹曼在这本书里,运用他对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和麦克卢汉学说的深刻见解以及常识,有力的阐述了一个触目惊心且颇具独创的论题:即?在各种媒体(尤指电视)的猛烈冲击下,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分界线越来越模糊,成人的性秘密和暴力问题等转变为娱乐,导致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在逐渐退化,童年在提前消逝。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800字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800字《童年的消逝》的作者尼尔波兹曼生前在纽约大学执教,他首创了传媒生态学专业,终身致力于传媒批评与后现代工业社会批判。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童年的消逝》读后感800字,欢迎阅读!《童年的消逝》读后感800字1我们是搭上信息化便车的一代,是享受新兴媒介的一代,更是童年与成年边界模糊的一代。
发达的网络技术,信息传播媒介的变化,使儿童们接触了一些与年龄段不符的信息,逐渐成人化,也囿于网络游戏,童年生活方式变得单一,童年轨迹因此正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
(一)儿童享有的信息种类、质量与数量发生变化尼尔·波茨曼在《童年的消逝》里指出,童年是一种环境的结果,3G、4G甚至是5G时代的来临,网速日新月异的同时,小孩子们也面临着他们的“信息危机”。
比起父母那一辈儿时不知网络为何物,我们这一代的儿童们,可说是运用网络运用得“得心应手”,“网络冲浪小能手”就是最贴切的比喻。
而轻松、便捷地就能接触网络蕴含着潜在危机,或许在好奇心趋势下,点开打擦边球的小广告,或许是在儿童页游上看到留言板页面的不良信息……儿童们接触的信息走向多样化的同时,也走向危险化。
理解这些网络形式不需要任何训练,无论是对头脑还是行为,网络都没有复杂的要求。
儿童还没来得及树立正确的三观时,网络的负面信息,孩子们难以消化的信息,都让其思想受到侵蚀与迫害。
(二) 网络媒体环境下,儿童走向成人前不久,《小戏骨》栏目下又推出一部新作——《少年包青天》。
该栏目是以6-12岁童星演大人的方式,翻拍往日经典剧作。
虽然新作短短几集广受好评,我却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自20__年《小戏骨》播出以来,收看率不断提升,小童星们的粉丝群体日益庞大,不少观众们与之前剧作进行对比,直呼“这也太像了吧”。
直至今年的一部又一部翻拍则正是迎合市场需求,满足观众们的需要。
不难看出,人们对儿童形象接受度越来越高,儿童与成人的边界也逐渐模糊。
这种儿童反串儿童剧作,要求儿童们不断学习成人的仪态仪容,模仿成人的一举一动,久而久之一些特属于儿童的姿态会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成人化的模样,儿童过早成为大人。
童年的消逝幼儿园老师读后感
《童年的消逝》幼儿园老师读后感一《童年的消逝》这本书如同一记重锤,敲响了我对幼儿教育和童年意义的深刻反思之钟。
书中提到,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快速且广泛的环境下,童年正在逐渐失去其应有的纯真和独特性。
作为幼儿园老师,我在日常工作中目睹了孩子们过早接触成人世界内容的现象。
电视、网络,各种信息无孔不入。
孩子们本应在这个阶段通过游戏、儿歌、简单的故事来构建他们对世界的初步认知,可现在,他们口中时常蹦出一些复杂甚至不符合他们年龄的话语。
这让我感到忧虑,因为童年的消逝意味着他们失去了一个缓冲地带,一个可以在保护下慢慢成长、逐渐理解复杂世界的时期。
我们在幼儿园里努力营造一个适宜孩子成长的小世界,色彩斑斓的教室、柔软的玩具、充满童趣的课程,都是为了守护他们的童年。
但当他们走出幼儿园,外界的冲击又会扑面而来。
我们需要和家长更紧密地合作,引导家长控制孩子接触信息的渠道和内容,让童年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依然能有一方净土。
《童年的消逝》幼儿园老师读后感二读完《童年的消逝》,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幼儿园教育事业有了全新的视角和更深层次的思考。
作者对于童年消逝的论述,让我意识到如今的社会环境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巨大影响。
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传播变得轻而易举,幼儿不再像过去那样,在相对封闭和单纯的环境中成长。
我看到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对电子设备的熟悉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
这种现象一方面显示了他们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但另一方面也在侵蚀着他们本应充满幻想和童真的世界。
童年是一个充满神秘和好奇的旅程,幼儿园应该是这个旅程的起点站。
我们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授知识和照顾生活,更重要的是成为守护童年的卫士。
我们要通过设计富有创意的活动,如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等,激发孩子们天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童年独有的乐趣。
同时,要教育孩子们辨别信息的好坏,为他们建立起一道心理防线,抵御不良信息对童年的侵蚀。
《童年的消逝》幼儿园老师读后感三《童年的消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在幼儿园教育领域前行道路上的一些黑暗角落,促使我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童年的消逝》从教室角度观后感
《童年的消逝》从教室角度观后感示例文章篇一:《童年的消逝》从教室角度观后感哇塞!最近看了《童年的消逝》这本书,让我这个小学生从教室的角度有了好多好多想法。
想想我们的教室,那可是充满了各种故事和回忆的地方。
每天早上,当我走进教室,看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小小的世界。
教室里的黑板,不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阵吗?老师在上面写写画画,知识就像魔法一样传递给我们。
每次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我都会想,这黑板难道是知识的宝藏库?再看看课桌椅,它们就像忠诚的小伙伴,陪伴着我们度过一天又一天。
有时候我会悄悄和它们说:“今天我可得加油啦!”它们虽然不会回答我,但我觉得它们能懂我的心思。
还有教室里的窗户,那简直是我们窥探外面世界的小眼睛。
每当我看向窗外,思绪就会飘得老远老远。
我会想,外面的小鸟是不是也在上学?它们的老师会教它们怎么飞得更高吗?说到同学,那更是有趣极了!小李总是那么活泼,像一只小猴子上蹿下跳的。
有一次老师提问,他抢答得超快,结果回答错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还有小王,她就像个安静的小兔子,总是默默地学习。
有一次我遇到难题向她请教,她耐心地给我讲解,就像个小老师一样。
我忍不住问她:“你怎么这么厉害呀?”她只是笑笑说:“多学多练呗!”在这个教室里,我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成长。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一道难题争得面红耳赤,这不就像一群小战士在为攻克城堡而努力吗?有时候我们又会因为一次小小的成功而欢呼雀跃,那感觉就像赢得了全世界!可是,当我看完《童年的消逝》,我不禁开始思考,我们在教室里度过的时光,是不是也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童年?我们是不是在越来越快的节奏中,失去了一些原本属于童年的纯真和快乐?我们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辅导班,真的好累啊!难道这就是成长的代价?我们的童年是不是被这些压力一点点吞噬了呢?就像一块美味的蛋糕,被一点点咬掉,最后只剩下一点点残渣。
我多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在教室里玩耍,和同学们尽情地欢笑。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童年的消逝读后感1《童年的消逝》的作者尼尔波兹曼生前在纽约大学执教,他首创了传媒生态学专业,终身致力于传媒批评与后现代工业社会批判。
这本书的新颖之处在于从童年的视角来探讨传播方式的变迁及社会后果。
简单而言,尼尔认为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为人类引进童年的概念,而后现代工业社会中的电子媒介的横行正在反向摧毁人类的童年。
本书的书名立马就吸引住我先,一直以为“童年”这个名词如太阳东升西落般不具探讨性的.,看了上篇“童年的发明”后,才发现,对童年的关注早在古希腊就已出现;印刷术诞生后,尤其在文艺复兴时期,关于童年的探讨热烈不绝。
童年的消逝,严格来说应该是童年概念的消逝,童年本质上是个时段概念,与生命一样是与生俱来的;但正如“天赋自由人权”等名词,童年并非一个排他性的独立概念。
技术的发展、教育的程度、社会观念、制度与法制的建设直接影响着童年的长度与内容丰富性。
在印刷术发明前,文化与知识的传播以口口相传为主,古人了解与传播知识、文化的途径是一元的,在这样的社会化环境中,儿童没有自己独立的成长方式和生活特征,他们仅被视为“未成型的成人”。
口播的传播方式还制造了一个严重的人文后果,即成人毫无区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意识,以致尼尔言“没有高度发展的羞耻心,童年便不可能存在”。
看完本书的上篇,有两点感想。
一是“知识沟”的概念,它划分的不仅是人类的年龄阶段,更是社会等级的落差,后者与本书无关而被忽略,但其严重性是今天的传媒研究者所无法跨过的问题。
媒体市场化在给我们带来传媒生态变革、消极自由滋长的同时,却也增大了知识沟的裂痕:中西部新闻源分配严重不均,困难群体被排挤在传媒视野之外、或是以异化的方式被呈现,社会各阶层接触信息的途径、成本、几率和质量严重不平衡——这些因素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强化“大者恒大,小者恒小”的发展规律。
我虽不赞成新左派视商业化和消费文化倾向为敌,但我极力赞成在商业利润和社会责任之间必须有个合理的制横。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相关推荐《童年的消逝》读后感(通用5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童年的消逝》读后感(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1《童年的消逝》这本书是波兹曼继《娱乐至死》之后,又一部巨作。
在书中,作者讨论了“童年”的历史,阐述了“童年”的产生、发展以及日益走向消逝的过程。
但与别的阐述“童年”消失的理论书籍不同的是,作者指出,这一过程是伴随着人类传播方式的变迁而完成的,信息与媒介与“童年”的起止相伴始终,文字、印刷、电视等都在“童年”的变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童年的消逝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命题。
因此,波兹曼这这本书的主要贡献不在于断言童年正在消逝,而在于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释这种现象何以发生的理论。
《童年的消逝》这本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童年这个概念的起源;也就是说,童年起初是不存在的,而后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童年成为了必然之趋势所存在。
第二部分,作者将我们置身于现代时空,企图揭示从谷登堡的印刷世界转换到塞缪尔·莫尔斯的电报密码世界,这个过程使童年作为一个社会结构已经难以为继,并且实际上已经没有意义。
正像我前面说的那样,童年的消逝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命题。
回望我们那个时代,我们曾经有过弹玻璃珠,滚铁圈,我们曾经有过丢沙包、踢毽子、捉迷藏。
我们曾经与大自然是那样的亲近,打水漂、滚雪球,而现在碧水蓝天的大自然已经于我们渐行渐远了。
在来看看处于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儿童的童年,有些儿童处于沉迷于电视剧,有些儿童沉迷于电子游戏,有些儿童沉迷于网络世界,还有就是几岁的儿童显得老成,急功近利。
这些悲剧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环境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纵观我们现在的社会,到处充满着暴力,色情。
儿童的世界消失了,大人的世界侵犯了儿童领地。
读童年的消逝有感
读童年的消逝有感读童年的消逝有感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是可悲的,没有儿童就意味着没有童年,儿童是一个人最珍贵的时代,也是一人最珍贵的记忆。
而越发成人化的儿童无疑是令人担忧的,儿童的思维或者说其他方面越来越早熟,这点对于社会来说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我们都认为儿童应该是天真无邪的,以前我们都会有很多适合小孩玩的游戏,如捉迷藏,丢手绢……而即使是这样的小游戏,我们还是玩的不亦乐乎。
当然各方有各方不同文化,总之我们小时候是那样的。
不像现在,由于信息越来越数字化,孩子们不再热衷于这类游戏,而是沉迷于电视网络,游戏或者其他的娱乐节目。
而这些娱乐已经涉及到孩子的身上去了,年纪小小,穿很性感的衣服上电视台,其实也不单只是这些方面的表达,对于成人的东西充满了好奇,包括性之类的东西。
首先,据弗洛伊德声称,儿童有性能力,富有各种情结和本能的心理冲动。
性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引火线。
如果不对还处于性器官及其心理发育尚未完全的儿童进展正确的引导加管教,而任其向害处开展的话,就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犯罪。
(当然,弗洛伊德是不赞成遏制人类的正常欲望的开展)我想这点也是现在青少年犯罪的比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就是以往的儿童游戏言简意赅地说,已成为濒临灭绝的物种。
而当一种社会产物行将被淘汰时,它就成为了人们怀旧和研究的对象。
儿童游戏的品种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少,这也是童年的消逝的`一种原因。
但是有什么方法能够呢,我想这点还是要依靠学校的等的教育帮助,学校一词在雅典的意思是“闲暇”,这也反映了一种典型的雅典式的信仰:他们认为闲暇时,一个文明人自然会花时间思考和学习。
在这里应该要穿插儿童游戏进去,游戏有时候是益智的,也是必要的。
而在探讨童年在在现代社会的问题时,我们应该知道,没有高度开展的羞耻心,童年便不可能存在。
而童年的消逝就有一下四点的表现,第一、人的读写能力的消失;第二、教育的消失;第三、羞耻心的消失,然后就引发了童年的消逝。
童年的消逝的事件是可以阻止的,一个没有童年的民族是容易成为高危险民族的,没有童年的人群,就好似是没有了翅膀的鸟儿,是残废的。
心得体会-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精品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篇一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童年的消逝》作者是尼尔·波兹曼1931——2019,他是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
二本书的主要内容讲的是为童年的消逝提供一个解释这种现象和以发生的理论。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主要表述"童年"这个概念的起源;具体地说,就是童年起初不需要存在,而后却发展成不可避免的存在,它们各自的传播条件是什么。
而第二部分作者则将我们置身于现代时空,企图揭示从谷登堡的印刷世界转换到塞缪尔?莫尔斯的电报密码世界,这个过程使童年作为一个社会结构已经难以为继,并且实际上已经没有意义。
这本书写得很通俗,作者在书中回顾了童年产生的历史,童年的发展和命运,最后揭示出这样的一个事实童年在消逝。
不是生理上童年的消逝,而是概念的消逝。
书中举出了很多例子,说明了印刷术、书籍和电视对童年所起的影响和作用。
而电视,是使童年消逝的主要因素之一,电视是人发明的,发明的当初并没有预料到它所带来的影响。
电视使孩子成人化,也使成人孩子化。
在现在看来,这一现象似乎更明显。
而书中所显示的媒体对时代对儿童的限制和影响,对后现代文化进行了剖析和批判,在喧嚣的消费时代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在大众文化的批发复制链条上,儿童是被忽略的一环。
大众文化是拒绝启蒙、消解启蒙、对抗启蒙的文化。
所以我们我能有什么方法能让童年不消失呢?答案就去慢慢的寻找去吧!篇二《童年的消逝》读后感近日,武汉某汽车文化节上"比基尼女童车模"引起热议,"别出心裁"的策划。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2篇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童年的消逝》读后感2篇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童年的消逝》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1电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让我们足不出户便能尽知天下事;让我们无聊时可以有很多消遣与寄托;让文化以一种大众所能理解的形式传播;让音乐伴随着画面呈现在观众眼前……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电视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少,但是我从没想过,电视的出现竟会导致童年的消逝……五月,开启了一本新书的旅程——《童年的消逝》。
当了妈妈后,我对一切有育儿、童年、亲子、教育的字眼都极为敏感,这本书便很自然的引起了我的兴趣,书的封面上小女孩落寞的眼神更让我好奇,《童年的消逝》到底在给我们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第一章,从“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说起,这让我在还没有读具体内容时便有了思考,是呀,这个时代,真的是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作为小学教师,我在孩子们身上真的见到了太多不属于他们这个年纪的表情动作、穿着打扮、行为习惯、甚至是语言……孩子们的游戏也从我们小时候的跳皮筋、丢沙包、过家家、捉迷藏变成了现在的电子游戏、平板游戏。
孩子们和成年人一样熬夜、K歌、打游戏、看电视剧。
很多家长都以“和孩子是朋友”为傲,殊不知,“和孩子成为朋友”并不是让你带他进入成年人的世界,而是让你回归童真的世界!正如书中所说,现在的孩子有着不属于她们年纪的的成熟与认知,这和我们成年人不知避讳孩子有着直接的关系,昆体良在探讨教育时指出:童年需要回避成人的秘密。
他宣称:“我们开化文明的的一个特征就是成年人须承受巨大压力把他们的各种冲动私密化(尤其是性冲动),并且在儿童和未成年人面前,对成年人的性欲望和冲动三缄其口,维护保守缄默的密约”。
可是现代社会,弥漫在网络间的各种弹窗广告、各种网络平台中的擦边球视频、各种娱乐场所对未成年人敞开的大门、身边趣味低俗的大人同孩子开的不合时宜的玩笑……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加速顺应着童年的消逝,都在毁灭我们身边的孩子,而这一切,始于电视的发明……最开始是电报,电报加速了信息的传递,创造了新闻事业,这是科技的一大进步,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它也导致了说话者不用为自己所说的话负责。
最新《童年的消逝》读后感800字作文
【导读】?童年的消逝?的作者尼尔波兹曼生前在纽约大学执教,他首创了传媒生态学专业,终身致力于传媒批判与后现代工业社会批判。
这本书的新颖之处在于从童年的视角来探讨传播方式的变迁及社会后果。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我读后感频道!【篇一】?童年的消逝?读后感800字作文?童年的消逝?作者是尼尔·波兹曼,他是世界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判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
二本书的主要内容讲的是为童年的消逝提供一个解释这种现象和以发生的理论。
本书分为两个局部。
第一局部作者主要表述"童年"这个概念的起源;具体地说,就是童年起初不需要存在,而后却开展成不可防止的存在,它们各自的传播条件是什么。
而第二局部作者那么将我们置身于现代时空,企图提醒从谷登堡(Gutenberg)的印刷世界转换到塞缪尔?莫尔斯(SamuelMorse)的电报密码世界,这个过程使童年作为一个社会构造已经难以为继,并且实际上已经没有意义。
这本书写得很通俗,作者在书中回忆了童年产生的历史,童年的开展和命运,最后提醒出这样的一个事实:童年在消逝。
不是生理上童年的消逝,而是概念的消逝。
书中举出了很多例子,说明了印刷术、书籍和电视对童年所起的影响和作用。
而电视,是使童年消逝的主要因素之一,电视是人创造的,创造的当初并没有预料到它所带来的影响。
电视使孩子成人化,也使成人孩子化。
在现在看来,这一现象似乎更明显。
而书中所显示的媒体对时代对儿童的限制和影响,对后现代文化进展了剖析和批判,在喧嚣的消费时代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在群众文化的批发复制链条上,儿童是被忽略的一环。
群众文化是拒绝启蒙、消解启蒙、对抗启蒙的文化。
所以我们我能有什么方法能让童年不消逝呢?答案就去慢慢的寻找去吧!【篇二】?童年的消逝?读后感800字作文除了人为"催熟"儿童,天真烂漫的儿童时代也正在渐渐提前消逝。
我曾从事教师工作十余年,深刻感受到孩子越来越难教,越来越早熟、越来越冷淡而以自我为中心,教师在孩子眼里越来越没……这让人困惑的境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翻开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判家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一书,我找到了关键的答案——一览无余的媒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童年的消逝》读后感当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童年的消逝》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1我们是搭上信息化便车的一代,是享受新兴媒介的一代,更是童年与成年边界模糊的一代。
发达的网络技术,信息传播媒介的变化,使儿童们接触了一些与年龄段不符的信息,逐渐成人化,也囿于网络游戏,童年生活方式变得单一,童年轨迹因此正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
(一)儿童享有的信息种类、质量与数量发生变化尼尔·波茨曼在《童年的消逝》里指出,童年是一种环境的结果,3G、4G甚至是5G时代的来临,网速日新月异的同时,小孩子们也面临着他们的“信息危机”。
比起父母那一辈儿时不知网络为何物,我们这一代的儿童们,可说是运用网络运用得“得心应手”,“网络冲浪小能手”就是最贴切的比喻。
而轻松、便捷地就能接触网络蕴含着潜在危机,或许在好奇心趋势下,点开打擦边球的小广告,或许是在儿童页游上看到留言板页面的不良信息……儿童们接触的信息走向多样化的同时,也走向危险化。
理解这些网络形式不需要任何训练,无论是对头脑还是行为,网络都没有复杂的要求。
儿童还没来得及树立正确的三观时,网络的负面信息,孩子们难以消化的信息,都让其思想受到侵蚀与迫害。
(二) 网络媒体环境下,儿童走向成人前不久,《小戏骨》栏目下又推出一部新作——《少年包青天》。
该栏目是以6-12岁童星演大人的方式,翻拍往日经典剧作。
虽然新作短短几集广受好评,我却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自20xx年《小戏骨》播出以来,收看率不断提升,小童星们的粉丝群体日益庞大,不少观众们与之前剧作进行对比,直呼“这也太像了吧”。
直至今年的一部又一部翻拍则正是迎合市场需求,满足观众们的需要。
不难看出,人们对儿童形象接受度越来越高,儿童与成人的边界也逐渐模糊。
这种儿童反串儿童剧作,要求儿童们不断学习成人的仪态仪容,模仿成人的一举一动,久而久之一些特属于儿童的姿态会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成人化的模样,儿童过早成为大人。
大众们对“成人化儿童”的宽容与接纳,更是助长了儿童这类偏离轨道的成长。
(三)选择大自然还是选择怀里的手机?如果问起父母辈对于儿时的记忆,他们可能会说“田野挖红薯”“树上摘果子”“河边捉小鱼”。
相比较这些生动的画面,我们这辈儿童们的童年记忆又是什么呢?会是换不完衣服的变装游戏呢,还是推塔胜利的欢呼?在电子媒介的影响下,更为常见的是儿童们捧着手机玩游戏,我并不是全盘否认这类童年的存在形式,而是认为,如今的儿童可供选择童年方式更多,比起长时间对着电子屏幕,是不是可以迈出家门?去感受大自然,亲近花草,聆听虫鸣。
这些,比起游戏里的虚拟人物,更富有生命力与变化,更能带来美好的遐想。
是选择大自然还是选择怀里的手机?孩子们不一定有这类意识,在这一点上,家长的引导与学校的教育更显重要。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2本书共分两部分,分别是“童年的发明”和“童年的消逝”。
作者提出了“什么是童年”,“童年是怎么产生的”和“童年是怎么逐步消逝”等问题,通过教育,阅读能力,家庭,羞耻心,媒介等几个方面来阐述童年的消逝。
本书中波兹曼认为,童年理念存在主要取决于社会的大众媒介形式,印刷媒介有效地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相隔离,由此发明了童年;以电视为中心的媒介环境模糊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界限,由此导致童年的消逝。
一、教育作者指出,希腊人为我们预示了“童年”这个概念。
虽然在希腊流传下来的塑像中,没有一尊是儿童的,希腊文学作提及儿童的部分几乎没有。
由此可见,希腊人对儿童这个名词是没有什么概念的。
但是,尽管这样,他们对教育的热心使得儿童这个角色具有了一点特殊色彩。
而罗马人借用了希腊的教育思想,它提出了童年定义的部分含义。
他们发展出超越希腊思想的童年意识。
他们开始把成长中的孩子同羞耻的概念联系起来,即宣传童年需要回避成人的秘密,尤其是性秘密。
在中世纪,由于社会条件,儿童的死亡率居高不下,这就让当时的很多成人不能对儿童投入过多的感情,所以在中世纪,童年的概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没有教育的观念,没有羞耻的观念,这些都导致了中世纪童年不存在。
二、阅读能力在印刷时代,为了能够把自己的思想宣传出去,许许多多的人需要有读写能力,因此,未成年人必须通过学习识字、进入印刷排版的世界,才能变成成人。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必须接受。
因此,欧洲文明重新创造了学校,从而使童年的概念也变成社会必需的了。
正如书中所说“印刷创造了一个新的成年定义,即成年人是指有阅读能力的人;相对地便有了一个新的童年定义,即童年是指没有阅读能力的人”。
然而电视等媒介出现后,虽然人们在电视上听的到语言,虽然语言有时也确实重要,但是图画在主宰观众的意识,传播才是最关键的意思。
用一句最简单的话说,就是人们是在看电视。
人们不阅读电视,也大会去听电视。
三、羞耻心早在罗马时代,古罗马的修辞学家昆体良就写过一篇出色的探讨教育的文章,他谴责同辈们在罗马贵族儿童面前所表现的无耻行为。
同时,他还说,羞耻的概念部分在于相信有秘密存在。
所以当时,就有人提出了童年的部分定义,即宣传童年需要回避成人的秘密,尤其是性秘密。
在中世纪,没有识字文化,没有教育观念,没有羞耻的观念。
“在中世纪人的心目中,玩弄儿童的生殖器官是一种广泛传播的传统,但是,在今天,这种传统可以让你做30年牢。
”在人类文明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就是羞耻心。
但是,印刷强化了人们对头脑和身体的二元论的看法,从而助长了对身体的蔑视。
印刷赋予了我们的是脱离躯壳的头脑,但是却留下了一个我们该如何控制身体的其余部分的问题。
羞耻心正是这种控制得以实现的途径。
但是,印刷为我们提供的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家长和学校仍可以通过控制儿童所读的内容来保持这种成年人与儿童之间的距离。
直到现在,儿童与成年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区别,还是成人拥有据信是儿童不易知道的信息。
然后在儿童走向成年的过程中,我们分阶段向他们揭示成人的秘密(如性秘密),至“性启蒙”为结束。
但是,电子媒介的出现,尤其是电视,它使家长没法监督和控制孩子来获取信息。
因为电视是不区分“成人”和“儿童”的;因为电视不能像书本一样,被藏在柜子里或者放在架子上束之高阁,让儿童够不着。
电视的符号形式在认知方面是毫无神秘可言的。
所以,我们可以断定,电视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
四、家庭随着童年的形态变得具体起来以后,现代家庭的形式也渐渐开始成形。
家长的期望和责任变得越来越重大,而且含义也越累越丰富,因为父母演变成监护人、看管者、保护者、养育者、惩罚者、品德和品位的仲裁者。
成人之所以会被儿童崇拜,主要是因为他们是知识的主要来源。
但是电视等媒介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微妙的平衡。
电子媒体肆无忌惮地揭示一切文化秘密,它已经对成人权威和儿童的好奇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五、媒介印刷术的出现,使得书本得以成为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当然语言也可以。
这一媒介的出现,使得读书能力成为成年的必备条件,也成为了儿童与成年的区别之一。
后来,电报出现了。
电报是第一个使信息的传播速度超越人体速度的传播媒介。
电报面向的是全世界,而不是某个个人。
但是不同于报纸,它的信息没有可以辨认的来源。
因此,电报开始使信息变得无法控制。
慢慢地,电报开始争夺原来属于家庭和学校的信息控制权。
电报开始改变儿童所能享用的信息的种类、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信息的先后顺序以及体验信息的环境。
再后来,电视出现了。
以前,由于儿童还没有掌握足够的“阅读态度”,所以学校在课程设置时,不同年级的儿童阅读不同等级的书。
这造成的结果就是不仅在儿童和成年之间,甚至在年幼的儿童和青少年之间,也竖起了屏障。
然而,电视的到来,使这个信息等级制度的基础崩溃了。
儿童和成年人具备同等资格来感受电视所提供的一切。
电视开始侵蚀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
另外书中提到了一个现象——儿童的成人化和成人的儿童化。
举个例子,“在过去的10年里,童装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过去毫不含糊地被认作是‘儿童的’服装,现在已经基本上杳无踪影。
12岁的男孩现在穿三件套的套装去参加生日聚会,而60岁的男人则穿牛仔服去参加生日聚会。
11岁的女孩穿高跟鞋。
……人们在纽约和旧金山的街头随处可见的、成人妇女穿着的小白袜子和仿儿童式的放口系带鞋。
自16世纪来通过一招的方式来辨别儿童的方法已行不通了。
随着儿童概念的减弱,童年的象征性标记也必然随之减弱。
”因为媒体的发展,成人垄断信息的局面被打破,不加制约地将所有信息都强加给了所有人,童年不复存在,技术打破了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界限,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换不仅带来了成人化的儿童,也催生了儿童化的成人。
童年一些独有的东西已经商品化、品牌化,它的享有对象不再仅仅限于儿童。
以“童话”的变化与发展为例,童话原本是儿童的读物,但是童话的传播和包装形式随着媒体的进步发生了改变,由此童话的性质也已经发生了改变。
黑色童话和暗黑童话电影的产生就是很好的例证。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3波兹曼的这本《童年的消逝》不算厚,读起来却是耐人寻味。
我觉得引言中的一句话很有道理:“如果不能提出灾难发生的方法,那么也许可以退而求其次,试图理解灾难为什么会发生,那也是有用的。
”无论面对人类大的生存环境还是个体局部的生活范围,当个体的力量十分微薄,无力扭转局面时试图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也算是一种”曲线救国“的方法吧。
作者结合美国的国情分析了加速童年消逝的各种原因,虽然在国情上中美两国有很多差异之处,但在这个共性问题上,两国还是有一些”通病“的,比如”一览无余的媒介“。
书中提到印刷术的发明诱发了西方童年概念的产生,而如今的电子媒介却在日渐瓦解这个诞生不过几百年的成果,它将成人世界的秘密毫无保留的展现在儿童面前,如果没有了“秘密”,童年也会渐渐消逝。
以近日媒体报导的“儿童邪典片”就足以证明除电视以外,互联网更是牢牢抓住了儿童的身心。
它以更加多样性、易于儿童理解的方式公开的向儿童展示成人世界的“秘密”。
这类“儿童邪典片”以儿童熟知的动画人物“爱莎公主”“蜘蛛侠”“小猪佩琪”等为主角,制作成一系列涉及暴力、恐怖、软色情、吃污秽物等不适宜儿童观看的动画或真人短片,并冠之以“亲子、早教、母婴”等无公害的标签堂而皇之的在国内各大网站上肆意传播。
虽然这一问题已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处理,但从中不难看出互联网对儿童身心的侵害真是防不慎防,尤其是这种打着“光明正大”的牌子,诱导尚未形成辨识力的儿童在欢快、轻松的音乐中了解成人世界那些不堪入目的一面。
这是最卑鄙、最赤裸裸的毒害!谁能想到当两三岁的儿童看到被自己伤害的同伴痛苦的样子时却模仿邪典片里“爱莎公主”开心大笑,会让人多么的不寒而栗!正如报道中一位母亲所说她曾看见孩子模仿邪典片里主人公拽小伙伴的生殖器,为此那位母亲满怀愤恨,她愤恨邪典片对孩子身心的毒害,也愤恨自己的疏忽,没有及时察觉孩子观看的视频是否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