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内能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初三物理内能练习题和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练习题和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练习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 内能是物体所具有的哪种能量形式?A. 动能B. 热能C. 电能D. 光能2. 下列哪项是内能的特点?A. 容易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B. 只存在于固体物体中C. 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D. 与物体的温度和热容有关3. 物体的内能与下列哪个物理量有关?A. 势能B. 热容C. 功D. 电阻4. 对于相同质量的物体,温度越高,内能则会: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取决于物体的形状5. 内能的转化通常伴随着:A. 热量的传递B. 光能的发射C. 动能的转移D. 执行功的过程二、填空题1. 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_______的形式存在。

2. 执行功可以增加物体的_______能。

3. 当物体发生相变时,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_______有关。

4. 内能转化的共同方式是通过_______的过程。

5. 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内能的数值_______。

三、计算题1. 已知一段饲料的质量为500g,初始温度为20°C,最终温度为60°C。

如果该饲料的比热容为4.2 J/g·°C,计算这段饲料所吸收的热量。

答案:Q = mcΔT = 500g × 4.2 J/g·°C × (60°C - 20°C) = 100,000 J2.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1 kg,初始速度为5 m/s,最终速度为10 m/s。

如果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40 J,计算内能的变化量。

答案:ΔKE = KE(final) - KE(initial) = 40 J40 J = (1/2) × 1 kg × (10 m/s)^2 - (1/2) × 1 kg × (5 m/s)^240 J = 25 J - 12.5 JΔKE = 40 J - 12.5 J = 27.5 J四、应用题某次化学实验中,一块质量为500g的金属块初始温度为100°C,在室温下冷却到20°C。

初三物理内能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内能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内能试题答案及解析1.现代家庭装修中有些浴室使用燃气热水器提供热水,小芳家安装了燃气热水器。

已知水进入热水器前的温度是10℃,洗澡时热水器输出热水的温度设定为40℃;如果小芳洗一次澡用热水0.05m3,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求:(1)所用热水的质量为多少?(2)水从热水器中吸收多少热量?(3)若天然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70%被水吸收,需要消耗多少m3的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是4×107J/m3)【答案】(1)50kg (2)6.3×106J (3)0.225m3【解析】本题含有两个“物理过程”,一是燃气燃烧放出热量的过程,一个是水吸收热量的过程,将两个过程“链接”在一起的是“效率”,所以我们可根据题意先求出水吸收的热量,然后通过“效率”这个链接量,求出燃气燃烧放出的热量,进而求出需要的燃气体积。

(1)由可求得所用热水的质量:m=pV=1.0×103kg/m3×0.05m3=50kg(2)水从热水器中吸收的热量:Q吸=cm(t-t)=4.2×103J/(kg·℃)×50kg×(40℃-10℃)=6.3×106J;(3)由“天然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70%被水吸收”,可知燃气燃烧放出的热量为:J所以消耗的燃气体积为:m3。

2.下列说法中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大风过后,将树叶吹的漫天飞舞B.寒冷的冬天,大雪纷飞C.扫除时,空中尘土飞扬D.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现象【答案】D【解析】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属于分子热运动现象。

3.仔细观察图中甲、乙、丙三杯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杯中水的内能最大B.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C.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D.乙、丙两杯中水的内能一样大【答案】C【解析】丙杯中水的质量大于甲杯、温度高于乙杯,故其内能最大。

4.(2013山东济宁)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A.5.04×105JB.4.2×105JC.2.52×105J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答案】C【解析】由图象可知,10min内甲、水吸收热量相同,甲物质温度升高了60℃,水温度升高了30℃。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卷有答案(附解析)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卷有答案(附解析)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壶开水冷却,温度降低,内能不一定减少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内能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就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走在公园里能闻到阵阵花香,主要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小亮测得甲、乙两杯水的温度分别是45℃和7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杯中水的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水的分子运动剧烈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水的内能小C.乙杯中水的热量一定比甲杯水的热量多D.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少3、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4、在开展"生活处处有物理"的观察实践活动中,小明观察了家里的厨房设备,在他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熟,是因为锅内气体压强越大,液体沸点越低C.不慎滴入几滴水到锅内热油中会发出"吱吱"声,这是发生了升华现象D.用煤气炉煲汤,在沸腾时调大火焰能提高汤的温度5、用锤子反复击打铁块,铁块的温度升高,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块被击打前分子是静止的B.击打时锤子将温度传给铁块C.击打时锤子的内能转化为铁块的机械能D.铁块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6、《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饮食文化的关注。

新化的腊肉、猪血丸等食材广受娄底人青睐,其中"三合汤"更是以麻、辣、嫩、香吸引着众多食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腌制腊肉时,要把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不会扩散B.切腊肉前,需把刀磨快,是为了增加压力C.制好的猪血丸,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D.在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三合汤"的山胡椒味,说明分子只在高温时才运动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室内打开酒精瓶盖,过一会,整个室内都有酒精味,这是酒精分子运动引起的B.固体分子作用力大,故固体分子是静止的C.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就是一个铁分子D.分子间作用力要么只有引力,要么只有斥力8、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可能不变B.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越多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9、下列四张图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钻木取火B.煤炉烧水C.压缩空气升温D.搓手取暖10、小明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相互紧压,发现两者粘在一起,由此得出分子间存在引力.小华认为此实验不能排除是大气压把两个铅柱压在一起.下列实验中,能帮助小华释疑的是()11、小明帮妈妈做饭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香气四溢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炒鸡块时利用了热传递的方法使鸡块内能增大C.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D.油炸食品比水煮熟的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12、用两个相同的电热水器给质量同为2 kg的物体甲和水加热,他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 min吸收的热量为()A.0.84×105J B.1.2×105JC.2.52×105J D.都不是,不能计算13、我们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可以防止人们被动吸食"二手烟","二手烟"被吸食的主要原因是烟的A.分子很小B.分子之间有间隙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14、如图14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________。

初三物理内能试题

初三物理内能试题

初三物理内能试题1.以下所述情景中,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夏天太阳暴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B.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发热C.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D.用一杯热水焐手,手逐渐变暖和【答案】B【解析】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A.夏天太阳暴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B.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发热,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C.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D.用一杯热水焐手,手逐渐变暖和,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故选B【考点】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2.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B.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一定相等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D.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增加【答案】D【解析】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内能跟温度、物质的状态即质量有关。

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不一定多,A.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不合题意;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等,内能还跟物质的状态和质量有关,B.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一定相等,不合题意;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物体的内能增加了,可能是对它做功了,也可能是吸收了热量,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不合题意;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变,D.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增加,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温度、内能和热量3.冬天,双手捧着热水袋会感到暖和,双手反复摩擦也会感到暖和.前者是利用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答案】热传递;做功【解析】改变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用热水袋取暖是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内能的,双手互相搓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内能的。

【考点】改变内能的方式4.下列实例中,利用做功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捂热水袋的手变暖B.放进热汤中的金属汤勺变得烫手C.用锯子锯木头,锯条的温度升高D.炽热的金属片插入水中后,水温升高【答案】C【解析】A、B、D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C是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卷(带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卷(带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花香满园B. 尘土飞扬C. 百花怒放D. 细雨绵绵2、下列事件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晒太阳B.钻木取火C.搓手取暖D.压缩空气3、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乙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的比热容大B.甲的比热容大C.甲、乙的比热容一样大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4、在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是A.在皮肤上擦点酒精,立即就能闻到酒精的味道B.鱼苗池中的小鱼在不停的游动C.教室里大扫除时,灰尘满屋飞扬D.落叶在河水中顺流而下5、如图5所示是用电热水壶烧水时的情境,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时能量的转化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的转化相同B.水沸腾时,继续通电,水的温度会升高C.壶盖与壶口上方的"白气"是由水蒸气汽化形成的D.烧水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内能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B.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C.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D.打扫卫生时房间内尘土飞扬,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走进花园闻到花香B.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C.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D.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8、以下是课本上四个图,相应的操作能说明分子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的是()A.冷、热水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B.金属汤勺放入热汤中C.迅速下压空气压缩引火仪D.滴有酒精的塑料盒中,点燃电火花9、如图所示,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賛测力计的下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

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这个实验表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存在间隙10、灯泡发光时,灯丝的温度达到2000℃,而与灯丝相连的导线却不那么热,这是因为A.通过灯丝的电流比通过导线的电流大得多;B.灯丝的电阻比导线的电阻大得多;C.灯丝被密封在灯泡里不散热;D.灯丝比导线细。

初三物理内能试题

初三物理内能试题

初三物理内能试题1.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其外壁采用镀银的双层玻璃,并将中间抽成真空,这是为了减少.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会跳起来.这一过程中瓶内气体的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汽油机的冲程也发生同样的能量转化.【答案】热传递;内;做功【解析】热水瓶外壁采用镀银的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镀银可以减少热辐射,真空可以避免空气的对流,三者都是防止热传递的产生,减少热量散失,起到保温作用;瓶塞跳起来,机械能增大,这是由于暖瓶内气体膨胀做功造成的,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成瓶塞的机械能;汽油机的做工冲程能量转化也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考点】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方式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就会下降B.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C.一个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不一定升高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答案】 C【解析】当物体凝固时要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A错误;所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即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没有发生热传递,说热量的多少无意义,B错误;晶体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所以其内能变大,但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C正确;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的增大可能是做功,也可能是热传递,D错误;所以选择C。

【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3.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冬天晒太阳人会感到暖和B.饮料放人冰箱冷藏室会变凉C.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D.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变凉【答案】C【解析】A.冬天晒太阳人会感到暖和是太阳的内能转移给人属于热传递;B.饮料放人冰箱冷藏室会变凉是饮料的内能转移给冰箱冷藏室属于热传递;C.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

D.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变凉是铁块的内能转移给水属于热传递。

故选C.【考点】内能4.以下所述情景中,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夏天太阳暴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B.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发热C.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D.用一杯热水焐手,手逐渐变暖和【答案】B【解析】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初三物理内能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内能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内能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D.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答案】A【解析】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温度会升高,内能会增加;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压缩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内能是状态量,热量是过程量,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内能较多。

故选A【考点】内能;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内能与热量的区别2.请你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两位同学的取暖方式(如图)有何不同.【答案】哈气取暖是通过热传递使手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搓手是通过摩擦做功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解析】两种方式都能达到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的目的,但两种方式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不同,哈气取暖是通过热传递使手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搓手是通过摩擦做功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考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3.如图所示,一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的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增加,温度升高的.【答案】做功;内能.【解析】下压活塞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当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4.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B.物体温度为0℃时内能为零C.双手互搓,手的内能不会增加D.内能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答案】D【解析】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物体不具有热量。

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内能,双手互搓是通过做功增加了手的内能,内能可自发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卷(带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卷(带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中山是珠三角的鱼米之乡,初春时白天夜晚温差大,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伤,下述做法正确的是()A.早晨多灌水,傍晚多排水B.早晨多排水,傍晚多灌水C.早晨和傍晚都要多灌水D.早晨和傍晚都不要灌水2、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 s后的现象如图3-2-8所示,该现象说明( )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B.热水有内能,冷水没有内能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D.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图3-2-83、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B.松软的大馍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用热水相比较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4、下列关于功、内能、热量的描述正确的是()A.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也一定为零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5、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给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B.乙液体的比热容大C.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相等D.无法通过图像判断哪种液体的比热容大6、关于分子,你认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空隙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8、甲、乙两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是2:3,比热容之比为4:5,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温度升高之比为()A.5:6B.6:5C.8:15D.15:89、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不变B.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C.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前冒"白气",这个是汽化现象D.微风拂过,炊烟袅袅,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10、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11、将冰块放在泡沫箱中可制成简易"冰箱",把一瓶饮料放入"冰箱"后,冰块和饮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在两物体温度达到相同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冰块B.乙吸收热量C.甲内能增加D.乙内能减少12、在下列叙述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热水袋暖手,手温度升高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D.冬天,将两手反复搓,手变热13、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球,甲用不传热的细线悬挂,乙放在不传热的水平面上,若使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且设它们都不向空间散热),那么,两球内能的增加量是()A.甲球多些B.乙球多些C.一样多D.无法比较14、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这一特性的是【】A.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上洒水感到凉爽B.用水做内燃机的冷却液C.在城市里修建人工湖,除了美化环境外,还能调节周围的气温D.供暖系统使用热水循环供暖15、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16、甲、乙两种物体质量相同而比热容不同,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则()A.比热容小的吸收热量多B.比热容大的吸收热量多C.初温低的吸收热量多D.甲、乙吸收的热量一样多17、用相同的加热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由数据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A.c甲>c乙B.c甲=c乙C.c甲<c乙D.无法确定18、(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燕、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人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二、填空题(共10道总分30分)19、下图所示的实验中,抽去中间的玻璃板,过一会儿下方玻璃瓶中的气体颜色变浅,上方玻璃瓶中的气体颜色变深,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此现象主要说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初三物理内能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物质分子间存在的作用力是:A. 只有引力B. 只有斥力C. 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D. 无作用力答案:C2. 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是:A. 温度越高,内能越大B. 温度越低,内能越小C. 内能与温度无关D. 温度不变,内能不变答案:A3. 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内能会增加:A. 物体温度升高B. 物体温度降低C. 物体体积增大D. 物体质量减小答案:A4.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A. 做功和热传递B. 只有做功C. 只有热传递D. 既不是做功也不是热传递答案:A5.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A. 质量有关,与温度无关B. 温度有关,与质量无关C. 质量、温度、状态都有关D. 质量、温度、状态都无关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________的总和。

答案:热运动能量和分子势能7. 物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会________。

答案:增加8.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________。

答案:热传递9.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__、温度、状态有关。

答案:质量10. 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________。

答案:平均动能的标志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什么是物体的内能?答案: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热运动能量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它与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有关。

12. 为什么说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答案: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运动越剧烈,内能也就越大。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3. 已知某物体的质量为2kg,比热容为0.5kJ/(kg·K),当温度升高10K时,求该物体吸收的热量。

答案:首先,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Q = mcΔT,其中 m 是物体的质量,c 是比热容,ΔT 是温度变化。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卷(带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卷(带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就一定不变B.物体温度升高,所含热量增多C.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D.物体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2、冬天同学们常常利用热水袋取暖,是通过________改变人体的内能;小朋友从滑梯上端滑下来感到臀部发热。

是通过________改变人体的内能。

3、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

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作无规则运动。

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8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A。

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B。

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C。

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D。

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4、(2007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将一杯热水倒入容器内的冷水中,冷水温度升高10%,又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冷水温度又升高6℃,若再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则冷水温度将再升高(不计热损失) ()(A)4.5℃(B)4℃(C)3.5℃(D)3℃5、"鸳鸯火锅"是用金属片将锅的内部空间隔成相等的两部分,一边放清汤卤,一边放红汤卤。

清汤卤和红汤卤的质量、主要成分及初温几乎相同,但红汤卤一侧浮着一层具有麻辣风味的油,清汤卤则没有。

小红在使用这种火锅时,发现两边加热情况相同,但红汤卤一侧首先沸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红汤卤与清汤卤的比热容近似相同B、红汤卤液面上方有一层油,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失C、红汤卤首先沸腾的主要原因是红汤卤的热量散失少D、红汤卤首先沸腾的主要原因是红汤卤的沸点比清汤卤的低6、如图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关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热和锻打属于热传递,淬火属于做功B.加热属于热传递,锻打和淬火属于做功C.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锻打属于做功D.加热和淬火属于做功,锻打属于热传递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8、在"比较水不煤油吸热时升温快慢"的实验中,不需要控制的发量是()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C.叏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9、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如图所示,在软木塞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大B.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C.能量的转化形式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D.软木塞的机械能守恒10、有关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喷在舞台上的干冰升华形成烟雾,干冰升华时要放出热量B.用锯锯木头时锯条发热,这是通过做功改变了锯条的内能C.当物体被压缩后,分子间只有斥力存在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将变小,说明分子间有引力作用11、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机器均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其中与另外三个改变内能方法不同的是()A.观察水的沸腾B.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减少C.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D.内燃机压缩冲程1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B.0℃的冰没有内能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13、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0℃的冰有内能,它的分子在不停的运动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冬天用热水袋暖手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小14、下列事实,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了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B.质量相等的两块铜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有斥力C.0℃的冰块内能为零D.用热水袋取暖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内能16、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C.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大D.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7、一杯开水经过一段时间后,变为一杯常温的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杯水的内能变小B.水分子平均动能变小C.水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变缓慢D.水的比热容变小18、"端午佳节,粽叶飘香",这现象说明了A.分子间有空隙B.分子间存在吸引力C.分子间存在排斥力D.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二、填空题(共10道总分30分)19、水与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体积之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着;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能把它们拉开(如图),说明分子间存在.20、炎热的夏天中午,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海滨浴场沙滩上沙子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是通过改变内能的。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卷(带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卷(带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初温相同,质量也相同的水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铜块投入水中,则会出现()A.铜块放热,水吸热B.铜块吸热,水放热C.铜块与水之间不发生热传递D.水的内能传递到铜块上2、关于分子,你认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热传递的方向由内能大小决定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4、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隙B.花气袭人知骤暖﹣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C.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D.破镜不能重圆﹣分子间存在斥力5、如图所示,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该现象主要说明()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D.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6、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

下列增大铁丝内能的四个做法中,与另外三个方法不同的是()A.摩擦铁丝,使它变热B.把铁丝放在火上烤,使它变热C.反复敲打铁丝,使它变热D.反复弯折铁丝,使它变热7、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B.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一定相等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D.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增加8、液体和固体很难压缩,其原因是()A.压缩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B.分子间没有间隙C.分子间的空隙太小,分子间只有斥力D.分子被固定在平衡位置不动9、炎热的夏天,小明打着赤脚在烈日当空的小河边游玩时发现:岸上的石头热得烫脚,而河水却比较凉,其主要原因是()A.水吸收的热量少,因此河水比岸上石头的温度低B.水的比热容比石头的大,在受到太阳同样照射的情况下,水升高的温度少C.石头的吸热能力强,因此石头升温快D.这是小明的错觉造成的,实际上岸上石头与水的温度相同10、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0℃的冰有内能,它的分子在不停的运动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冬天用热水袋暖手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小11、新疆旅游景区"金沙滩"烈日下湖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湖水却是冰凉的,这是因为A.水的温度变化较大B.水的比热容较大C.水吸收的热量较多D.沙子的比热容较大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量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给热量少的物体B.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的热量、物体的质量及物体温度的变化有关C.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也一定相同D.没有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说热量是毫无意义的13、产于汾阳市杏花村的汾酒是一种以高粱为主要原料制造而成的中国传统名酒,属于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题(含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题(含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的水一定比80℃的水含有的热量少B. 划燃火柴,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C. 人工湖能调节气温,利用水的比热容小D. 质量相同的燃料燃烧,热值越大的,放出的热量越多【答案】 B【解析】【解答】A、热量是指热传递的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不能说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故A错误;B、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如划燃火柴,故B正确;C、水的比热容较大,与质量相同的其他液体相比,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小,可以调节周围的气温,故C错误;D、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燃料完全燃烧,热值越大的,放出的热量越多,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单个物体是不含有热量的;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水的比热容大,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小;燃料燃烧所能放出的热量的多少,与燃料的热值、燃料的质量和是否完全燃烧有关。

2.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 乙图中试管中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软木塞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 丙图中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上面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D. 丁图中活塞向下运动,这是内燃机的吸气冲程【答案】A【解析】【解答】解:A、甲图表示的是将接触面被削平的两个铅块用力压紧,可以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即便在下端悬挂一定质量的重物也不分开,这个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A正确;B、在软木塞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故B错误;C、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属于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D、图中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该冲程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故D错误.故选A.【分析】(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2)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增大;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的内能减小;(3)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当气门都关闭,并且活塞向上运动时是压缩冲程;活塞向下运动时是做功冲程.3.如图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时,同学们使用的器材有: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由它的物质种类决定的B. 食用油吸热升温快,说明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强C. 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升温慢说明水的吸热能力强D. 将食用油和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答案】 C【解析】【解答】解:A、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由加热时间决定的,A错误;B、食用油吸热升温快,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第2种方法,水的吸热能力强,B错误;C、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升温慢说明水的吸热能力强,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第2种方法,水的吸热能力强,C正确;D、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升温慢,故将将食用油和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时,水加热时间长,水吸收的热量多相,D错误.故选C.【分析】我们使用相同的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化法.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1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2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4.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制作出了一种新型防菌“纳米纸”,这种纸“油水不沾”,细菌也无法停留在上面(如图).则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纳米纸”的分子不可再分B. “纳米纸”的分子不能做无规则热运动C. “油水不沾”的原因是分子间无空隙D. 纳米纸上互相靠得很近的两滴水能自动结合成一滴是因为分子引力的缘故【答案】D【解析】【解答】A、因为分子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可以再分;A不合题意;B、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不合题意;C、分子之间永远是有空隙的,C不合题意;D、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析解答本题: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信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存在间隙 .5.脚是人的第二心脏,坚持在睡前用热水适当泡洗,可以增强体质。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卷(带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卷(带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其原因是()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着引力C.分之间存在着斥力D.分子间无间隙2、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比冷水中快,说明热水比冷水的分子运动剧烈B.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C.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内能为零B.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50℃水的内能一定比10℃水的内能多4、下面是一首完整的古诗,其中反映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事实的一句是()A.绿树荫浓夏日长B.楼台倒映入池塘C.水晶帘动微风起D.满架蔷薇一院香5、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C.某一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D.物体放热,温度一定下降6、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C.把蔬菜放进冰箱,蔬菜的温度降低D.在阳光照射下,公园里石凳的温度升高7、在烧煮食物时,若把食物水中煮,只要水没有烧干,食物不会煮焦;但若把食物油中煎,虽然油没有干,食物却很可能变焦.这主要是因为A.水能渗入食物,而油不能渗入食物;B.水的沸点较低,油的沸点较高;C.水的比热较大,油的比热较小;D.水的传热本领差,油的传热本领好;8、同样的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

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

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吗?"B."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呢?"C."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它的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系?"D."为什么热水的质量越大冷却得越慢?"9、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反复弯折后,铁丝的温度升高B.冬天晒太阳身体感到暖和C.火车经过后,铁轨的温度升高D.两手相互搓揉,手掌发热10、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把饮料放入冰箱,饮料温度会降低B.把酒精涂在手上,手会感觉到冰凉C.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路面温度升高D.给自行车打气,打气筒壁会发热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盘能牢牢地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B.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弹簧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12、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双手摩擦能发热B.烧水时水温升高C.锯木材锯子发烫D.钻木取火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量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给热量少的物体B.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的热量、物体的质量及物体温度的变化有关C.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也一定相同D.没有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说热量是毫无意义的14、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15、在学习物理时用语要准确,不要与生活语言混淆。

初三物理内能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体的内能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温度C. 物体的颜色D. 物体的形状答案:B2. 下列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A. 铜B. 水C. 铁D. 空气答案:B3. 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还是内能?A. 热量B. 内能C. 温度D. 质量答案:A4. 物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吗?A. 一定增加B. 可能增加C. 不一定增加D. 一定不增加答案:C5. 以下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内能会增加?A. 物体对外做功B. 物体吸收热量C. 物体的温度降低D. 物体的质量减少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答案:质量;温度2. 热量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焦耳3. 比热容是物质单位质量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其单位是______。

答案:焦耳/(千克·摄氏度)4.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______。

答案:辐射5.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有关,与物体的______无关。

答案:状态;位置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答案: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是指外界对物体施加力,使物体发生位移,从而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通过热量的转移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2. 为什么说水是良好的冷却剂?答案:水是良好的冷却剂,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这意味着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较小。

因此,当水作为冷却剂时,它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而温度上升不多,从而有效地降低其他物体的温度,达到冷却的效果。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一壶水的质量为2千克,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若将这壶水从20℃加热到100℃,求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力推水平地面的大木箱,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 水平地面静止的汽车所受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挂在树上的苹果对树枝的拉力和树枝对苹果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 静止在桌面的文具盒所受重力和桌子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 D【解析】【解答】解:A、没推动箱子时,箱子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平衡,二力的大小相等,A不符合题意;B、水平地面静止的汽车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都作用在汽车上,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

B不符合题意;C、挂在树上的苹果对树枝的拉力和树枝对苹果的拉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的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D、静止在桌面的文具盒所受重力和桌子对它的支持力,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2.两个质量不同的金属块,放出相同热量,降低了相同温度,则()A. 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大B. 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小C. 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大小无法确定D. 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相同【答案】B【解析】【解答】由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的热量的公式Q=cm△t可知,两个质量不同的金属块,放出相同热量,降低了相同温度时,质量大的金属块比热容小,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当放出的热相同时,质量大的比热容小.3.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给水和煤油分别加热,在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的温度升高一样快,由此可以判定()(c水>c煤油、ρ水>ρ煤油)(不计热量损失)A. 水的质量等于煤油的质量B. 水的体积小于煤油的体积C. 水的质量大于煤油的质量D. 水的体积大于煤油的体积【答案】 B【解析】【解答】AC、已知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由公式m= 知:水的质量小于煤油,AC不符合题意;BD、已知水的密度大于煤油,由于水的质量小于煤油,由公式V= 知,水的体积小于煤油.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比热容表示物体的吸热能力,常见物体中水的比热容最大,在吸热和质量相同时,比热容较大的物体升高的温度较小.若吸热和温度变化相同,则质量不同.4.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单位:×103J/(kg•℃)物质水酒精煤油水银冰砂石铝铜比热容4.22.4 2.10.142.10.920.880.39B. 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表示1kg冰吸收的热量是2.1×103JC.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后,水的温度变化大D.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答案】 D【解析】【解答】解:A、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比固体的大,比如:冰比水银的比热容大。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题(解析版)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题(解析版)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对如图所示实验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甲实验中水可以隔绝空气,并给试管中的可燃物加热B. 乙实验试管内的水沸腾后塞子冲出管口,对应内燃机的做功冲程C. 丙实验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D. 丁是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仅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也可达到实验目的【答案】D【解析】【解答】解:A、甲实验中水可以隔绝空气,并给试管中的可燃物加热,故A正确;B、在此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与热机的做功冲程能量转化相同,故B正确;C、丙实验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故C正确;D、由于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所以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仅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故D错误;故选D.【分析】(1)实验中水可以隔绝空气,并给试管中的可燃物加热,这样更安全;(2)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增大;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的内能减小.并据此可判断能量的转化形式;(3)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且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4)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后加热初温、质量均相同的水和煤油,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多次实验表明,要让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以下关于该实验的操作及分析错误的是()A. 由下向上组装器材,搅拌玻璃棒是使水和煤油受热均匀B. 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若吸收相同热量后,煤油比水升高的温度大C. 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时间,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D. 利用本实验装置让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相同时间,可以比较燃料的热值【答案】 D【解析】【解答】A、为使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由下向上组装器材,搅拌玻璃棒是使水和煤油受热均匀,正确;B、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若吸收相同热量后,煤油比水升高的温度大,正确;C、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时间,根据转换法,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正确;D、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根据控制变量法,要使用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后使相同质量的同种液体吸热,通过比较液体升高的温度,根据Q=cm△t,得出不同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据此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物理内能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事件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搓手取暖B. 玩滑梯,臀部发热C. 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D. 压缩空气【答案】 C【解析】【解答】A、B、D是利用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C、是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故答案为:C。

【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内能和其它形式能的转化)、热传递(内能的转移)。

2.“开水煮白菜”是国宴上的一道精品菜,如图中这道菜的制作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 放一点盐,汤就有了咸味,说明分子只在液体中运动B. 菜做好起锅时,清香扑鼻,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C. 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D. 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答案】 C【解析】【解答】A.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错误;B.菜做好起锅时,清香扑鼻,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错误;C.白菜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正确;D.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水加热实现的,属于热传递,错误。

故答案为:C【分析】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3.如图所示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和直升飞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直升飞机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应用了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B. 随着直升飞机上升高度增加,机舱外大气压减小C. 飞机上的发动机将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航空母舰利用的核能是在核反应堆中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它属于可再生能源【答案】D【解析】【解答】解:A、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应用了流速越大流体的压强越小的原理,故A正确;B、随着直升飞机上升高度增加,机舱外大气压减小,故B正确;C、飞机发动机是将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D、核能是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故D错误;故选D.【分析】(1)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却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2)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3)判断清楚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即可;(4)核能是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4.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给水和煤油分别加热,在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的温度升高一样快,由此可以判定()(c水>c煤油、ρ水>ρ煤油)(不计热量损失)A. 水的质量等于煤油的质量B. 水的体积小于煤油的体积C. 水的质量大于煤油的质量D. 水的体积大于煤油的体积【答案】 B【解析】【解答】AC、已知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由公式m= 知:水的质量小于煤油,AC不符合题意;BD、已知水的密度大于煤油,由于水的质量小于煤油,由公式V= 知,水的体积小于煤油.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比热容表示物体的吸热能力,常见物体中水的比热容最大,在吸热和质量相同时,比热容较大的物体升高的温度较小.若吸热和温度变化相同,则质量不同.5.下列物体中,占有的空间体积最小的是()A. 太阳B. 地球C. 分子D. 原子核【答案】 D【解析】【解答】太阳比地球的体积大的多,地球也是由分子构成的分要比地球小的多,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构成,故最小的应是原子核,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理解物质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6.下列关于“从粒子到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B. 扫地时灰尘飞舞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 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D.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空间处处膨胀【答案】 D【解析】【解答】A、摩擦起电是电荷发生了转移,A不符合题意;B、扫地时尘土飞舞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不符合题意;C、在探索更微小粒子的过程中,人们首先发现的是电子,C不符合题意;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宇宙处处膨胀,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不同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束缚电子强的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失去电子带正电;(2)分子是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通过扩散现象表现的,灰尘属于宏观的颗粒;(3)人们发现了电子后,才发现原子仍能够再分;(4)宇宙是有层次的,“大爆炸”认为整个宇宙在不断的膨胀.7.下列与分子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A. 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B. 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C. 铁、水、空气、磁场等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D. 物质在固态时体积最小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答案】 B【解析】【解答】A、由于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所以“破镜不能重圆”,A不符合题意;B、花香四溢是扩散的结果,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符合题意;C、铁、水、空气等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传递磁极间相互作用的物质,叫磁场,它不是由分子组成的,C不符合题意;D、物质在固态时体积最小,仍能发生扩散现象,分子之间仍存在间隙,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1)分子间有间隙,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等于平衡位置时,引力等于斥力,即分子力等于零;(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之一,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3)磁场是存在于磁体周围的,可对放入其中的其它磁性材料产生磁力作用的物质.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 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C. 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 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原子【答案】B【解析】【解答】 A、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A不合题意;B、液体很难被压缩,因为液体分子之间存在排斥力,B符合题意;C、捏海绵使得它的体积变小,海绵中的空隙不属于分子间的空隙,C符合题意;D、电子的尺度比质子小,质子又比原子小,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不是宇宙的中心;B、分子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C、分子间存在着间隙;D、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组成了原子核 .9.一大块铁和一小块铁的质量之比是5∶1,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A. 5∶1B. 1∶ 5C. 1∶1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解答】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热量、温度没有关系,故答案为:C.【分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热量、温度没有关系。

10.下列属于扩散现象并且扩散速度最快的是()A. 春天天空的沙尘暴B. 加盐的辣白莱变咸C. 厨房炒菜,满屋飘香D. 雨水打湿衣服【答案】 C【解析】【解答】A.春天的沙尘暴是固体运动,不是分子,A不符合题意;B.加盐的菜变咸,是分子运动,但不够快,B不符合题意;C.厨房炒菜时闻到香味,是分子运动,且分子运动较快,C符合题意;D.雨水打湿衣服不是分子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宏观体现,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空气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小B. 液体表面上的气压越小,沸点越高C. 冬天在火炉旁烤手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手的内能D.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答案】C【解析】【解答】解:A、据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空气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故A错误;B、液体表面上的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故B错误;C、冬天在火炉旁烤手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手的内能的,故C正确;D、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D错误.故选C.【分析】(1)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反而越小;(2)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3)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4)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冷水一定比热水的内能小,是因为冷水温度较低B. 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 用火炉烧水,是通过做功的方法增加水的内能D. 中午海滩上沙子比水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答案】B【解析】【解答】解:A、内能与物体的温度和质量有关,因此热水的内能不一定比冷水的内能多,故A错误;B、汽油机的四个冲程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做功冲程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C、用火炉烧水,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增加水的内能,故C错误;D、沙子发烫而水不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质量和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升高的温度要大,故D错误.故选B.【分析】(1)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质量越大,内能越大;(2)汽油机能量转化情况,吸气和排气冲程不发生能量转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4)质量和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越大的物体升高的温度越低.13.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开始同时加热,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都为35分钟,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物质的比热容随着温度升高在变小B. 在固态时,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C. 在10~25min内,乙的内能保持不变D. 甲和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相等【答案】B【解析】【解答】由图象知道,相同的时间内,甲的温度变化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越来越小,由公式Q=cm△t知道,甲物质的比热容随着温度升高在变大,A不符合题意;由图像知道,质量相等的甲乙都在固态时,加热相同的时间它们吸收的热量也是相等的,由Q=cm△t知道,此时甲升高的温度值小,所以甲的比热容大,B符合题意;由图像知道,乙是晶体,在10~25min内,加热时乙的温度不变,是其在熔化过程中,吸热内能会增加,C不符合题意;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比热容不同据公式Q=cm△t知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比热容是物体的吸热能力,当吸收相同热量时,比热容大的温度变化小.14.目前,各地十分关注空气质量,主要是PM2.5值走高,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 μm的颗粒物,其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低于0℃时,PM2.5不具有内能B. 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C. PM2.5在空中受到的是非平衡力作用D. PM2.5的颗粒物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来的【答案】 C【解析】【解答】解:A、环境温度低于0℃时,分子仍然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PM2.5仍然具有内能,其内能不为零,故A错误;B、PM2.5是固体小颗粒,不是分子,PM2.5在空气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故B错误;C、PM2.5在空中既不静止,又不做匀速直线运动,而是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处于非平衡状态,受非平衡力作用,故C正确;D、PM2.5的颗粒物是固体小颗粒,而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故D错误.故选:C.【分析】(1)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和统称为物体内能;(2)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3)受平衡力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否则物体不受平衡力作用;(4)PM2.5的颗粒物是固体小颗粒.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冬天常见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直接升华而成的小冰粒B. 仲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冰棍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 车载GPS导航设备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D. 0℃的冰溶化0℃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答案】C【解析】【解答】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粒,故A错误;B、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C、车载GPS导航设备是利用了卫星通迅技术,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C正确;D、0℃的冰熔化成0℃的水,虽然温度不变,但需要吸热,所以内能增加,故D错误.故选C.【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像霜、雪、玻璃上的冰花等都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我们看到的“白气”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3)GPS导航设备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4)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大量甲醛扩散在空气中会造成环境污染B. 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 吸盘能紧贴在瓷砖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 晒太阳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答案】A【解析】【解答】甲醛属于有毒物质,又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甲醛扩散在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A符合题意;海绵之所以能够被压缩,是因为海绵的多孔结构,不是分子间有间隙,B不符合题意;吸盘是能吸在玻璃上,是因为吸盘外部受到的大气压强大于吸盘内的压强而吸附在玻璃上,利用大气压而不是分子间存在引力,C不符合题意;晒太阳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