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考试复习提纲
材料科学基础-复习题纲
![材料科学基础-复习题纲](https://img.taocdn.com/s3/m/5b2e4bb0c850ad02df80418c.png)
第一部分材料的原子结构1、原子结构与原子的电子结构;原子结构、原子排列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以及核外的电子所构成。
原子核内的中子显电中性,质子带有正电荷。
对电子的描述需要四个量子数:主量子数n:决定原子中电子能量以及与核的平均距离.角动量量子数l:给出电子在同一个量子壳层内所处的能级,与电子运动的角动量有关。
磁量子数m:给出每个轨道角动量量子数的能级数或轨道数。
自旋角动量量子数s:反映电子不同的自旋方向。
原子排列对材料性能影响:固体材料根据原子的排列可分为两大类:晶体与非晶体。
(有无固定的熔点和体积突变)晶体:内部原子按某种特定的方式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常考名词解释)非晶体:指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离子)不呈空间有规则周期性排列的固体.(名词解释)各向异性:晶体的各向异性即沿晶格的不同方向,原子排列的周期性和疏密程度不尽相同,由此导致晶体在不同方向的物理化学特性也不同,这就是晶体的各向异性。
(名词解释)2、材料中的结合键的类型、本质,各结合键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键-能曲线及其应用。
(常考简答题或是论述题,很重要)一次键离子键:离子键指正、负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无方向性和饱和性)共价键:由两个或多个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
(有方向性和饱和性)金属键: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与金属正离子相互作用所构成的键合二次键范德瓦耳斯力:(又称分子间作用力)产生于分子或原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
氢键:与电负性大、半径小的原子X(氟、氧、氮等)以共价键结合,若与电负性大的原子Y(与X相同的也可以)接近,在X与Y之间以氢为媒介,生成X-H…Y形式的键,称为氢键。
(X与Y可以是同一种类原子,如水分子之间的氢键)各结合键对材料性能的影响: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结合键主要是金属键。
由于自由电子的存在,当金属受到外加电场作用时,其内部的自由电子将沿电场方向作定向运动,形成电子流,所以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金属除依靠正离子的振动传递热能外,自由电子的运动也能传递热能,所以金属的导热性好;随着金属温度的升高,正离子的热振动加剧,使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阻力增加,电阻升高,所以金属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当金属的两部分发生相对位移时,金属的正离子仍然保持金属键,所以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自由电子可以吸收光的能量,因而金属不透明;而所吸收的能量在电子回复到原来状态时产生辐射,使金属具有光泽.金属中也有共价键(如灰锡)和离子键(如金属间化合物Mg3Sb2).2.陶瓷材料:简单说来,陶瓷材料是包含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其结合键主要是离子键和共价键,大多数是离子键。
江苏省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复习要点
![江苏省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0c4845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7.png)
江苏省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复习要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江苏省的考研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为了帮助考生高效备考,下面将重点介绍江苏省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复习要点。
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1. 材料的结构与性质- 晶体与非晶体材料的结构特征和性质;- 材料的晶体缺陷与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介绍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等基本性质。
2. 材料的合成与加工- 介绍材料的组成与合成方法,包括固相反应、溶胶凝胶法、溶剂热法等;- 熟悉材料的常见加工工艺,如熔铸、挤压、轧制等。
3. 材料的性能测试与表征- 学习常见的材料性能测试方法,如拉伸试验、硬度测试、热分析等;- 熟悉各种表征手段,如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
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内容1. 材料性能与选择- 熟悉各类工程材料的性能特点与应用;- 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满足特定工程要求。
2. 材料的组织与性能关系- 深入了解材料的微观与宏观结构之间的关系;- 掌握不同组织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 先进材料与新技术- 介绍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与新材料,如纳米材料、生物材料等;- 分析先进材料及新技术的优缺点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三、解题技巧与备考策略1. 多做真题与模拟试题- 通过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熟悉考试的题型与出题规律;- 通过做题提高解题能力和考试速度。
2. 系统性复习与整理- 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 重点复习重要知识点,将知识整理为脉络清晰的思维导图或笔记。
3. 强化应用能力训练- 注重实践,多参与实验课程,加强对实际材料应用的理解与掌握;- 阅读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增加广度与深度。
总结:江苏省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复习要点主要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专业课内容以及解题技巧与备考策略。
通过系统性的复习、整理笔记、多做真题与模拟试题、强化应用能力的训练等方式,考生可以提高备考效率,取得优异的成绩。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考试复习提纲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考试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0210fdf1b14e852458fb57ed.png)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考试复习提纲
主要参考书:
1、《材料科学基础》上海交通大学胡赓祥、蔡珣和戎咏华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材料物理导论》(第二章~第四章)厦门大学熊兆贤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
需掌握有关内容
1、晶体学基础: 主要是晶向指数、晶面指数、晶带的基本概念,典型的金属晶
体结构、原则堆垛方式和间隙,固溶体和中间相的基本概念。
2、主要晶体缺陷、位错运动的方式和不全位错的概念。
3、二元相图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掌握采用二元相图分析合金凝固过程的方
法及其与材料组织结构的关系。
4、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方法和变形特点。
5、固态中原子的扩散及固态转变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表象理论、扩散的原子
理论和影响扩散的因素。
6、材料强化的主要方式及其基本原理。
7、材料的电学特性,主要包括能带理论、材料的介电性和超导特性的基本概念。
8、材料的磁学特性,主要包括材料磁性微观机理和材料铁磁理论基本概念,磁
性材料的基本性能指标。
9、材料的热学特性,主要包括材料的热容、热膨胀、热传导的基本概念。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复习提纲-终极版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复习提纲-终极版](https://img.taocdn.com/s3/m/ebc3f7f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76.png)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复习提纲-终极版《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考试要求1、名词解释(1)各向异性(各向同性):在不同的方向上测量其性能时,表现或大或小的差异;非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性能则是一样的,不因方向而异,称之为各项同性。
P4(2)马氏体:碳在α-Fe中过饱和的间隙固溶体,是奥氏体通过无扩散型相变转变成的亚稳定相。
P249(3)淬透性:钢的淬透性是指奥氏体化后的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其大小以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获得的淬透层深度和硬度分布来表示。
P289(4)加工硬化:随着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增加,而塑性,韧性下降,这一现象为加工硬化或形变增强。
P183 (5)回复:回复是指冷塑性变形的金属在加热时,在光学显微组织发生改变前(即在再结晶晶粒形成前)所产生的某些亚结构和性能的变化过程。
P196(6)再结晶: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或保温足够时间后,在原来的变形组织中产生了无畸变的新晶粒,位错密度显著降低,性能也发生显著变化,并恢复到冷变形前的水平。
P199(7)过冷现象: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要小于理论结晶温度。
P32 (8)间隙(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指溶质原子不是占据溶剂晶格的正常节点,而是填入溶剂原子间的一些间隙中;置换固溶体指溶质原子位于溶剂晶格的某些节点位置所形成的固溶体,犹如这些结点上的溶剂原子被溶质原子所置换一样。
P63(9)偏析:固溶体的在结晶时,沿一定方向结晶过程中,在一个较大区域范围内也会出现成分差异,这称为宏观偏析。
先结晶的部分含高熔点组员较多,后结晶的部分含低熔点组员较多,在晶粒内部存在着浓度差别,这种在一个晶粒内部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称为晶内偏析。
(10)奥氏体:碳溶于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为面心立方结构。
P109(11)形变织构:由于金属塑性变形使晶粒具有择优取向的组织叫做形变织构。
P181(12)TTT图(CCT图):TTT: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
材料科学与工程总复习
![材料科学与工程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7393df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0.png)
4.3 玻璃的形成
01
掌握玻璃形成的条件; 掌握玻璃的通性。
4.4 玻璃的结构
02
掌握微晶学说和无规则网络学说两种模型的实质(要点); 了解两种模型的优缺点。
第5章要点
5.1 固体的表面及其结构 掌握固体表面的概念、类型及特征; 掌握晶体的表面结构特点; 理解粉体、玻璃的表面结构特点。
§10.3 再结晶和晶粒长大 ① 掌握再结晶的概念、推动力、机理、条件; ② 了解再结晶温度的概念; ③ 掌握晶粒长大的概念、推动力、晶粒的稳定 形状; ④ 了解第二相杂质对晶粒长大的影响; ⑤ 掌握二次再结晶的概念; ⑥ 了解二次再结晶的机理,对性能的影响。 §10.4 影响烧结的因素 掌握影响烧结的主要因素,及其基本规律。
01
第7章重点
02
7.1 扩散动力学方程
03
掌握扩散第一定律和扩散第二定律的表达式、适用条件;
04
7.2 菲克定律的应用
05
掌握扩散第二定律的求解方法(记忆基本公式)。
掌握间隙扩散机制和空位扩散机制(思想、适用场合、激活能的区别); 掌握阿累尼乌斯公式;(本征扩散与非本征扩散) 了解扩散系数公式的推导方法。
掌握固溶体的类型; 掌握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掌握固溶体的结构特点及性能特点; 了解固溶体的研究方法。
3.5 固溶体
掌握非化学计量化合物、色心等概念; 理解几类非化学计量化合物的特点、结构。
3.6 非化学计量化合物
第4章要点 4.1 熔体的结构 掌握液态金属的结构特点、相起伏的概念; 掌握硅酸盐熔体的结构特点、聚合物的概念及形成。(影响因素) 4.2 熔体的性质 掌握粘度、表面张力、特征温度、硼反常现象、混合碱效应等概念。 (粘度-温度关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考试大纲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02acff181c758f5f71f671e.png)
题号:923《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考试大纲下面大纲是按专业方向列出的,考生可任选其中一个方向的大纲复习,考试按专业方向命题,学生选做其中一组即可。
1、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内容要求:(1)金属固态相变的概论:金属固态相变的平衡转变和不平衡转变,固态相变的均匀形核和非均匀形核。
新相长大机制和新相长大速度。
(2)钢的热处理:钢的热处理的基本概念,钢的加热转变、冷却转变。
钢的退火与正火,钢的淬火和回火。
钢的表面热处理。
(3)钢铁中的合金元素: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的影响,合金元素对钢的相变和热处理的影响,合金元素对钢的性能的影响。
(4)合金结构钢:对结构钢的基本要求,结构钢的合金化,结构钢的含碳量与热处理,结构钢的淬透性,常用的合金结构钢:包括调质钢、超高强度钢、渗碳钢、弹簧钢和轴承钢。
(5)工具钢:碳素和低合金工具钢,高速工具钢,冷作摸具钢和热作摸具钢等,包括合金元素的作用、热处理特点。
(6)不锈钢:金属腐蚀的基本概念,合金元素在不锈钢中的作用,不锈钢的组织、不锈钢的腐蚀特性,不锈钢的强化与脆化。
(7)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铝及铝合金:铝合金中的合金元素,铝合金的热处理原理,时效过程中组织和性能变化,时效硬化的原因。
变形铝合金与铸造铝合金的成分、组织、热处理工艺和性能。
镁合金的基本特性、分类和编号。
镁合金中的合金元素,镁合金中的强化相,变形镁合金和铸造镁合金。
铜合金:铜的合金化二元黄铜组织和性能、多元黄铜。
青铜种类及其应用,白铜合电工白铜。
钛合金:钛的特性及钛的冶金基础,合金元素在钛合金中的作用,钛合金的分类、热处理和强韧化基础。
参考书目:(1) 吴承建等,金属材料学,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年(2) 胡光立,钢的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3) 朱张校,工程材料(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4) 王晓敏,工程材料学,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2、高分子材料内容要求:(1)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原理及方法:聚合反应及其分类,单体的聚合选择性,自由基聚合反应、阳离子型聚合反应、阴离子型聚合反应和共聚反应。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复习提纲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02f8e62f58f5f61fb73666ff.png)
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一、材料的定义二、材料的分类三、材料的重要作用四、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的研究内容与其二者区别第二章材料结构基础一、物质的组成、状态与材料结构——材料结构的四个层次二、原子结构:(1)了解所学的两种原子模型,并能区别其不同。
玻尔模型1913年,年轻的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在总结当时最新的物理学发现(普朗克黑体辐射和量子概念、爱因斯坦光子论、卢瑟福原子带核模型等)的基础上建立了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模型,提出了原子结构理论上的三点假设:1)任意轨道上绕核运动,而是在一些符合一定量子化条件的轨道上运动;2)电子轨离核越远,原子所含的能量越高,电子尽可能处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3)只有电子从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原子才会以光子形式释放能量。
玻而尔理论解释了原子发光现象但无法解释精细结构和多原子、分子或固体的光谱,存在局限性。
量子力学模型量子力学是建立在微观世界的量子性和微粒运动统计性基本特征上,在量子力学处理氢原子核外电子的理论模型中,最基本的方程叫做薛定谔方程,是由奥地利科学家薛定谔(E.Schrödinger 1887-1961)在1926年提出来的。
薛定谔方程是一个二阶偏微分方程,它的自变量是核外电子的坐标,它的因变量是电子波的振幅(ψ)。
给定电子在符合原子核外稳定存在的必要、合理的条件时,薛定谔方程得到的每一个解就是核外电子的一个定态,它具有一定的能量,具有一个电子波的振幅随坐标改变的的函数关系式ψ=f(x,y,z),称为振幅方程或波动方程。
(2)能够描述有关电子能量的量子力学法则。
能量最低原理,Pauli不相容原理,Hund规则。
(3)能够用方框图表示出原子或离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状态三、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1)原子结合键1)离子键与离子晶体离子键:原子之间发生电子转移,形成正、负离子,并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
离子键的本质是静电作用,有电子转移,结合力大,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山西省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复习资料材料物理与材料制备技术重点掌握
![山西省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复习资料材料物理与材料制备技术重点掌握](https://img.taocdn.com/s3/m/09e3188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15.png)
山西省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复习资料材料物理与材料制备技术重点掌握山西省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复习资料:材料物理与材料制备技术重点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以及制备与应用的学科。
作为考研的专业科目,材料物理与材料制备技术是必修的内容。
本文将重点介绍山西省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复习资料中的材料物理与材料制备技术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方法。
一、材料物理的重点内容1. 材料结构与晶体学材料结构是材料性能的基础。
学习材料结构与晶体学时,我们需要了解晶体的基本结构与组成,如立方晶系、六角晶系、四方晶系等,并掌握晶体结构的描述方法,如布拉菲点阵、原胞、晶胞等。
此外,还需熟悉晶体缺陷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2. 材料的物理性质与测试方法了解不同材料的物理性质及其测试方法对于材料的应用十分重要。
包括热学性质、电学性质、磁学性质、光学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为了深入理解这些性质,我们需要对测试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3. 材料的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是材料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它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硬度等指标,这些指标都与材料的制备工艺、晶体结构密切相关。
因此,学习材料力学性能时,要注意它们的测量方法以及与制备技术的关联。
二、材料物理的学习方法1. 建立知识框架材料物理的知识内容较多,为了更好地掌握,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可以按照课本或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学习,逐步将各章节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此外,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知识图谱等方式进行整理与归纳。
2. 多做习题通过做习题可以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的内容。
选择一些典型的习题进行练习,并及时对做错的题目进行分析,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弥补。
3. 多实践、多实验材料物理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理论知识必须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可以通过参加实验课程,亲自动手操作,学习实验方法与实验技巧。
此外,也可以参与一些科研项目,拓宽实践经验。
三、材料制备技术的重点内容1. 材料的制备方法了解不同材料的制备方法是理解材料性质和应用的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复习提纲
![材料科学基础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78beb3490c69ec3d5bb7562.png)
§5.3扩散的热力学理论扩散的驱动力上坡扩散(概念、诱因)扩散系数
§5.4反应扩散反应扩散(概念、特点)陶瓷的概念、特征
§5.5扩散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及其机理
六、塑性变形§6.1应力-应变曲线工程应力应变曲线、真应力应变曲线及二者差别强度及塑性指标,硬化系数
均匀形核、非均匀形核、晶核、临界晶核、临界形核功、形核率
光滑界面、粗糙界面、垂直长大、横向长大、温度梯度、树枝状
平衡转变(结晶)、非平衡转变(结晶)、正常凝固
匀晶、共晶、包晶、共析、包析、脱溶转变
平衡分配系数、有效分配系数
微观偏析(枝晶偏析)、宏观偏析
亚共晶、共晶、过共晶、伪共晶、离异共晶、非平衡共晶、包晶转变不完全性
§3.3晶核的形成形核的方式(均匀形核、非均匀形核)结晶时的体系能量变化形核的驱动力和阻力临界晶核的概念临界晶核半径及其计算临界形核功及其计算形核率(概念、影响因素、特点)两种形核方式的比较
§3.4晶体的长大液固界面的微观结构晶体的长大机制温度梯度晶体长大的形态
§3.6凝固理论的应用铸锭晶粒组织及其控制单晶体的制备定向凝固非晶合金的制备微晶合金的制备
§6.2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滑移现象(滑移线、滑移带、滑移特征)滑移系临界分切应力滑移的微观机理晶体的转动、多滑移、交滑移及滑移线形貌孪生的概念、特点
§6.3多晶体的塑性变形位向差及晶界对塑变的影响细晶强化机理、特征霍尔-配奇公式
§6.4合金的塑性变形固溶强化机理屈服及应变时效复相强化机理及特征弥散强化机理
§4.4包晶相图相图分析包晶转变特点典型合金的结晶过程(平衡、非平衡)成分变化(平衡、非平衡)包晶形成机理杠杆定律计算(相组成、组织组成)
上海市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复习资料整理
![上海市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复习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030525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f.png)
上海市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复习资料整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以便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本文将对上海市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复习资料进行整理,帮助考生系统地了解和巩固各个知识点。
一、金属材料1. 金属结构和晶体缺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密切相关,对金属材料而言,晶格结构和晶体缺陷是重要的研究内容。
考生可以通过学习晶格结构、间距和晶体缺陷的分类与性质,深入了解金属材料的基本特征。
2. 金属的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是材料工程师关注的重要方面,涉及金属的强度、韧性、硬度等特性。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金属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断裂韧性和冲击韧性等内容,全面掌握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3.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的腐蚀是工程领域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学生可以学习金属材料的腐蚀机理、腐蚀类型和腐蚀防护方法,提高金属材料抗腐蚀能力。
二、高分子材料1. 高分子结构与性能高分子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工程材料,包括塑料、橡胶和纤维等。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高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了解高分子材料的聚合反应机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高分子的加工与改性高分子材料的加工与改性是工程领域中常见的操作,学生可以学习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方法和改性技术,掌握不同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 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高分子材料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和纤维制品等。
考生可以学习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了解材料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三、陶瓷材料1. 陶瓷的组成与结构陶瓷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材料,学生可以学习陶瓷材料的成分和组成结构,了解不同陶瓷材料的特性和应用领域。
2. 陶瓷的制备与特性陶瓷材料的制备涉及烧结、烧结反应和晶体生长等过程,学生可以学习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特性表征技术,深入掌握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 陶瓷的应用领域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子、光学、机械和化学等领域。
工程材料复习提纲 答案
![工程材料复习提纲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797ed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d.png)
工程材料复习提纲+答案工程材料复习一、名词解释1、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化学组成,组成材料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和数量;矿物组成,组成材料的矿物种类和数量;相组成,两相以上的复合材料。
结构是指材料的微观组织状况,可分为微观结构(10-6至10-10m)和显微结构(10^-3~1mm);材料的构造是指材料的宏观组织状况,如岩石的层理,木材的纹理等。
2、孔隙率:是指材料中孔隙占总体积的百分率(P=(V0-V)/V0*100%);3、胶凝材料:是指经过自身的物理化学作用后,在由塑性浆体变成坚硬石状体的过程中,能把散粒或块状的物料胶结成一个整体的材料;4、水硬性胶凝材料:不仅能在空气中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继续提高其强度(如水泥);5、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当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都称为硅酸盐水泥;6、两磨一烧:生料的配料与磨细——制备生料(磨);生料煅烧成熟料——煅烧熟料(烧);熟料与适量石膏共同磨细而成水泥——粉磨水泥(磨);7、凝结时间:初凝和终凝,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自加水时至水泥浆体塑性开始降低所需的时间称为初凝时间(45min,废品),自加水时起至水泥浆体完全失去塑性所经历的时间称为终凝时间(6.5h,不合格);8、混合材料: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为节约水泥熟料,提高水泥产量和增加水泥品种,同时也为改善水泥性能,调节水泥强度等级而在水泥中掺入的矿物质材料称为水泥混合材料(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同时可充分利用工业废料,保护环境,是实现水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9、标准稠度用水量: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标准稠度:水泥标准稠度测定仪的试件沉入净浆的深度为6mm+-1mm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所需的拌合水量(以占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表示),称为标准稠度用水量;10、水泥混凝土:是以水泥、水、细骨料、粗骨料,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质混合材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拌制、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11、颗粒级配:砂的颗粒级配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的组合情况;12、细度模数:砂的粗细程度用细度模数(F.M)表示,它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在一起后的平均粗细程度;F.M=(?)13、饱和面干吸水率:当砂表面干燥而颗粒内部孔隙含水饱和时,称为饱和面干状态,此时砂的含水率称为饱和面干吸水率,简称吸水率;14、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身质量或施工振捣的作用下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型的性能;(和易性: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15、坍落度:是以标准截圆锥形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作用下的坍陷值;?16、合理砂率:在水灰比及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且能保持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的含砂率;在水灰比一定的条件下,当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所要求的流动性及良好的粘聚性与保水性,能使水泥用量为最少的砂率17、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试件(边长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20+—3C、相对湿度90%以上,养护28d龄期),用标准方法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
云南省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复习重点整理
![云南省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复习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bb405e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61.png)
云南省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复习重点整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材料结构、性能及其制备、加工、应用的跨学科学科。
它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如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等。
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掌握以下几个重点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一、材料结构与性能1. 晶体结构与晶体缺陷:包括晶胞参数、晶体结构描述方法、晶格点缺陷和排列错位等。
2. 材料的物理性质:包括材料的导电性、磁性、热性质、光学性质等。
3. 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杨氏模量、剪切模量、硬度等。
二、材料制备与加工1. 材料的常用制备方法:如熔融法、溶液法、气相法等。
2. 材料的常用加工方法:如热加工、冷加工、粉末冶金等。
3. 材料的性能优化与调控:包括合金化、表面处理、热处理等。
三、材料表征与分析1. 材料的结构表征方法:如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等。
2. 材料的性能表征方法:如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
3. 材料的物理和化学分析方法:如质谱分析法、红外光谱法等。
四、材料的应用与前沿研究1. 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如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等。
2. 材料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如污水处理材料、催化剂等。
3. 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如人工骨骼、药物传输材料等。
4. 材料的前沿研究领域:如纳米材料、功能材料等。
综上所述,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复习重点涵盖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制备与加工、表征与分析以及应用与前沿研究等方面。
通过系统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以上整理的重点内容对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复习有所帮助。
祝愿大家都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材料科学基础复习提纲
![材料科学基础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c349a3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e.png)
材料科学基础复习提纲一、介绍材料科学基础A. 定义材料科学基础B. 材料科学的重要性C. 材料科学的发展历程二、材料分类与结构A. 材料的分类1. 金属材料2. 陶瓷材料3. 高分子材料4. 复合材料B. 材料的结构1. 晶体结构2. 非晶体结构3. 结晶缺陷三、材料的力学性能A. 弹性力学1. 应变与应力的关系2. 弹性模量B. 塑性力学1. 屈服强度与延展性的关系2. 硬度与韧性的关系C. 断裂力学1. 断裂模式2. 断裂韧性四、材料的热学性能A. 热膨胀性B. 热导性C. 热传导五、材料的电学性能A. 导电材料与绝缘材料B. 电导率与电阻C. 介电材料六、材料的磁学性能A. 磁性材料与非磁性材料B. 磁导率与磁饱和强度C. 磁性材料的应用七、材料的光学性能A. 透明材料与非透明材料B. 折射率与反射率C. 光学材料的应用八、材料的化学性能A. 腐蚀性B. 氧化性C. 降解性九、材料的加工与制备A. 熔融法B. 溶剂法C. 沉淀法十、材料的表面处理与性能改性A. 表面处理技术1. 打磨与抛光2. 镀层与涂料B. 性能改性技术1. 合金化2. 掺杂十一、材料选择与设计A. 功能需求与材料选择B. 材料设计原则C. 材料性能测试与评估结论以上是材料科学基础复习提纲的大致内容,通过对材料科学的分类、结构以及不同性能的介绍,有助于加深对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在学习和研究材料科学时,还需要了解材料的加工与制备过程、表面处理与性能改性技术,同时掌握材料选择与设计的方法和原则。
材料科学基础的复习与掌握是深入学习材料科学和进行材料研究的重要一步。
福建省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复习重点总结
![福建省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复习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3db106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4.png)
福建省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复习重点总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作为报考福建省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的考生,有必要对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
本文将对福建省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复习重点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部分:材料综合知识1. 材料分类与性能1.1 无机材料的分类与性能1.2 有机材料的分类与性能1.3 特种材料的分类与性能2. 材料表征与测试方法2.1 材料表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2 材料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材料失效与故障分析3.1 材料失效形式与失效机理3.2 材料故障分析的基本方法第二部分:材料科学基础1. 固体结构1.1 晶体结构与晶体缺陷1.2 非晶态与多晶态材料2. 材料相变与相图2.1 材料相变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2 二元相图和三元相图的基本概念3. 材料热力学3.1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平衡态条件3.2 材料热力学性质的计算与应用4. 材料力学4.1 应力与应变的基本概念与计算4.2 材料的弹性行为与塑性行为第三部分:材料加工与制备1. 金属材料的制备与加工1.1 金属材料的提取与冶炼1.2 金属材料的成形加工与成型工艺2. 陶瓷材料的制备与加工2.1 陶瓷材料的提取与制备2.2 陶瓷材料的成型与烧结工艺3. 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加工3.1 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聚合方法3.2 高分子材料的成型与加工工艺4. 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加工4.1 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与分类4.2 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与性能调控第四部分:材料应用与工程1. 金属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1.1 结构材料的选用与设计1.2 功能材料的应用与性能要求2. 陶瓷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2.1 陶瓷在电子与光电领域的应用2.2 陶瓷在能源与环境领域的应用3. 高分子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3.1 高分子材料在塑料与橡胶工业中的应用3.2 高分子材料在纤维与膜工业中的应用4. 复合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4.1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4.2 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以上为福建省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复习重点总结。
天津市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复习指南重点知识点整理
![天津市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复习指南重点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c3b56d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c.png)
天津市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复习指南重点知识点整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涉及物质的结构、性能与应用的学科领域。
它研究材料的制备、加工、性能、检测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天津市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复习,以下是一些重点知识点的整理。
1. 材料的分类与性质- 材料的分类:金属材料、陶瓷材料、聚合物材料和复合材料。
- 材料的性质: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光学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2. 材料的制备与处理技术- 熔化法制备:熔融法、熔渣法、等离子喷涂法等。
- 粉末冶金制备:机械制备、化学制备、物理制备等。
- 薄膜制备:溅射、激光熔炼、化学气相沉积等。
- 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电镀、电泳、喷涂等。
3. 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晶体结构:原子排列方式、点阵结构、晶格常数等。
- 晶体缺陷: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等。
- 材料的力学性能:拉伸性能、硬度、韧性等。
- 材料的热性能:热膨胀、导热性等。
- 材料的电性能:导电性、电阻率等。
- 材料的光学性能:折射率、透明性等。
4. 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金属材料的组织:晶粒结构、晶界、析出相等。
- 陶瓷材料的组织:晶粒尺寸、孔隙率等。
- 聚合物材料的组织:链结构、交联度等。
- 复合材料的组织:增强相、基体相等。
- 组织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强度、韧性、电性能等。
5. 材料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金相显微镜:观察材料的组织结构。
-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的表面形貌。
- X射线衍射:分析材料的晶体结构。
- 热分析:测定材料的热性能。
- 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的显微结构。
6. 材料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 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 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材料在电子通信领域的应用。
- 新材料的发展趋势:功能化材料、纳米材料等。
综上所述,天津市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复习重点知识点包括材料的分类与性质、材料的制备与处理技术、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材料的组织与性能、材料的性能测试与分析以及材料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考试复习提纲
主要参考书:
、《材料科学基础》上海交通大学胡赓祥、蔡珣和戎咏华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材料物理导论》(第二章~第四章)厦门大学熊兆贤编著,科学出版社,
需掌握有关内容
1、晶体学基础: 主要是晶向指数、晶面指数、晶带的基本概念,典型的金属晶
体结构、原则堆垛方式和间隙,固溶体和中间相的基本概念。
2、主要晶体缺陷、位错运动的方式和不全位错的概念。
3、二元相图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掌握采用二元相图分析合金凝固过程的方
法及其与材料组织结构的关系。
4、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方法和变形特点。
5、固态中原子的扩散及固态转变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表象理论、扩散的原子
理论和影响扩散的因素。
6、材料强化的主要方式及其基本原理。
7、材料的电学特性,主要包括能带理论、材料的介电性和超导特性的基本概念。
8、材料的磁学特性,主要包括材料磁性微观机理和材料铁磁理论基本概念,磁
性材料的基本性能指标。
9、材料的热学特性,主要包括材料的热容、热膨胀、热传导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