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经济学

合集下载

农业经济学相关教辅

农业经济学相关教辅

农业经济学相关教辅
农业经济学相关的教辅材料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教辅材料。

1.《农业经济学》:这本书是农业经济学领域的经典著作,系统地介绍了农业经济学的理
论和实践,包括农业市场、农业政策、农业生产、农业贸易等方面的内容。

2.《现代农业经济学》:这本书是面向现代农业的经济学教材,介绍了现代农业经济学的
理论和实践,包括农业资源、农业结构、农业市场、农业科技、农业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3.《中国农业经济学》:这本书是中国农业经济学的代表性著作,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农业
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包括中国农业发展历程、农业结构、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金融、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4.《农业经济学原理》:这本书是农业经济学的基础教材,介绍了农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和方法,包括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农业政策、农业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5.《国际农业经济学》:这本书是面向国际的农业经济学教材,介绍了国际农业经济学的
理论和实践,包括国际农产品市场、国际农业政策、农业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还有一些期刊和网站也提供了有关农业经济学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如《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业科技导报》等期刊以及中国农业信息网等网站。

这些材料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农业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农业经济学_基础概论

农业经济学_基础概论

农业经济学_基础概论第一篇农业经济学基础概论第一章概论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学的概念农业经济:农业中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

农业经济活动的最基本的规律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

农业经济学:指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研究农业生产力及其运动规律、农业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和两者相互运动规律的科学。

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生产关系角度:研究农业中的产权关系、经营方式、管理体制、农产品市场组织、农产品价格、农业收入分配、农民的消费及扩大再生产等问题,为选择科学的农业经济制度和管理体制提供依据。

从生产力角度:研究农业生产力的内容、性质、特点;分析现代农业生产力内部结构及其功能;阐明其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以寻求科学组织与合理利用生产要素的方法和途径。

西方农业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一)产生1.起源:古希腊和罗马(1)古希腊色诺芬(Xenophen, 约430~354BC )的《经济论》;(2)古罗马加图的《农业志》,瓦罗的《论农业》和玛鲁麦拉的《论农业》;(3)西欧中世纪(5-17世纪),庄园经济兴盛,使古代农业经济思想得以流传。

2.萌芽:近代初期(17世纪至19世纪30年代)相对独立的农业经济理论逐渐萌芽。

1770年英国经济学家阿瑟.杨出版了《农业经济论》,被视为农业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

(二)发展18世纪德国,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农业经济学家:尤斯蒂、贝克曼等。

1.泰尔,1809-1821年出版《合理农业原理》(四卷),确立了追求最大利润的农业经营目标,德国农业经济学创始人和欧洲大陆农业学界的泰斗。

2.屠能发展了他的思想,出版了《孤立国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两个基本理论:农业集约度理论和农业生产位置配置理论第二章供给与需求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因素(1)农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生产周期长,弹性小。

不能及时调整产量。

生产周期短,弹性大。

可及时调整产量。

(2)农产品生产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容易改变,弹性大。

现代农业经济学重点

现代农业经济学重点

现代农业经济学重点现代农业经济学第一章导论农业: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依靠生物的生理活动机能,通过人类劳动来强化或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农业的特点:1.土地是农业中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2.农产品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3.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4.农业生产具有空间上得分散性和地域性5.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6.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7.农业生产的成果要在最终产品之中体现出来农业经济学:现代农业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现代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的基础2.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各国普遍起作用的经济规律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长期起作用的规律第二章现代农业的微观组织第一节现代农业中的产权结构产权:指财产主体(生产资料所有者和使用者)对财产(生产资料和生产经营收益)的权利,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使用和处置权以及收益的分配权产权结构:指不同类型的产权所构成的产权框架及其比例产权结构的划分:国有产权、集体产权、个体经济、私营产权、联营产权、其他产权现代农业产权结构的基本特征:1.产权主体多元化2.产权关系明晰化3.收益权实现多样化4.产权交易市场化农业家庭经营:以农民家庭为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家庭劳动力为主所从事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又称其为农户经营或家庭农场经营(2014 342 名词解释)农业家庭经营大量广泛客观存在的原因:1.农业生产特性决定了农业与家庭经营必须密切结合2.农业自然条件的复杂多变性和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决定了家庭经营是更为合适的组织形式3.家庭成员具有利益目标的认同感,劳动激励多样,使得农业家庭经营的管理成本最小。

农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农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农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1.农业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农业经济学是经济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专门研究农业领域中各类经济问题的的部门经济学。

研究对象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包括农业生产的运动规律,农业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以及两者相互之间的运动规律。

2.农业的概念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在现代社会中成为第一产业。

从本质上看,农业是人类利用生物机体和自然力,通过自身的劳动强化和控制生物的生命过程,以取得人类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的生产部门。

3.农业再生产得基本特征自然再生产---指生物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即生物有机体同自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化的过程经济再生产---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利用与改造动植物的生理机能和自然环境条件所反复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4.如何理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以及农业的多功能性一,从农产品对人的重要性来看,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二,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汗青看,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独立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三,农业是工业发展的条件。

农业的多功能性是指农业在向人类提供粮食和工业原料的同时,还具有其他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非商品性产出功能,这些功能所产生的价值无法通过市场交易和产品价格来体现。

包括生态环保功能,社会稳定功能,文化传承和教育功能。

5.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阶段主要特征恢复和“一五”时期(1949~1957年1949-1952年间,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恢复和提高,1954-1956,XXX提出的“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思路,到1957年,全面完成了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

“大跃进”和恢复时期(1958~1965年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方法,可概括为“十分指标,十二分措施,二十四分干劲”。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8年以“农业学大寨”运动方式、扣政治帽子、行政压制、方式主义等手段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带领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1979~2000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生产责任制、市场化改革、农业技术进步、增大农业投入新世纪以来(2000 ~农业生产组织开始社会化6.三农问题的根本涵义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7.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发展现代农业,晋升二三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发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高农夫福利程度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落治理机制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8.经济制度的功能一,降低交易成本。

现代农业经济学-课后思考题重点

现代农业经济学-课后思考题重点

现代农业经济学第一章导论农业农业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依靠生物的生理活动机能,通过人类劳动来强化或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农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现代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运动规律及应用的科学。

第二章1、现代农业中农户经营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化生产为主、与社会化生产相联系、以现代农业科学为依撑2、现代农业中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特点(四个结合)1)、两个经营层次的有机结合:社区性合作组织中的统一层次和和农户这一基础经营层次2)、农业经营单位和农户生活单位的有机结合3)、农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有机结合4)、农业经营成果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机结合3、目前我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问题:1)、农民的经营自主权经常遭受侵犯2)、耕地的细碎化与经营规模狭小3)、集体经营功能弱化4)、农户进入市场遇到障碍措施:1)、认真贯彻相关农业法规,是农业家庭经营纳入法制化轨道2)、因地制宜建立相应的土地流转制度3)、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克服家庭承包经营的弱点4)、培育和完善农业市场体系,为家庭承包经营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第三章1、人类农业生产的历史经历那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标志是什么?1)、原始农业:使用简单的石质农具,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单纯依赖物质循环来恢复地力2)、传统农业:古代农业:以手工制造的铁木农具代替原始的石器农具;畜力逐渐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依靠传统经验;生产社会化程度低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生产效率低,进步缓慢近代农业:大工业生产的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的农具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农业技术开始采用自然科学和农业科学的成果;自然经济向商业化、社会化的生产转化3)、现在农业:(1)、现代农业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机械化、电气化的农业生产工具和设备代替人畜力工具和设备(2)、有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农业生产越来越依靠深入揭示客观规律的科学(3)、把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与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去,对农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组织与管理(4)、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形成社会化的大农业2、现代农业的四大基本特点是什么,具体表现分别是什么?1)、农业运行市场化:农业调节机制的市场化、农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建立起完整的农产品市场体系2)、资源配置合理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产业的组织方式发生根本变化3)、农业发展可持续化:(1)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并把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同当代人及其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2)选用适应农业生态规律的农业技术,是农业的产出和增长简历在资源与环境改善的基础上,使生产者以可持续方式利用农业资源,形成良性循环(3)将农业的发展同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起来4)、组织管理科学化:(1)科学的组织生产力,以一定的消耗取得最大经济效果(2)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整生产关系,改革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和农业运行机制(3)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以提高决策水平和生产管理的效率3、为什么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世界农业发展的额必然趋势?4、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1)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2)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1)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培育优良品种,实现良种化(2)合理采用化学技术和化工产品,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3)改革耕作技术3)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1)转变传统观念,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2)增加农业资本,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4)、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5、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1)建立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2)建立一个合理、高校、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3)建立一个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村6、外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有哪几种类型?各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美国型:优先发展机械技术,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2)日本型:优先发展生物化学技术,大力提高土地的生产率3)西欧型:同步发展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和栽培技术等,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

《农业经济学》课程标准

《农业经济学》课程标准

《农业经济学》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农业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部分,它是理论经济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的具体化、实证化,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是学习本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为培养应用型、交叉型高素质人才,对农科类专业学生,由于他们的人文经济素质相对较差,主要通过农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教学,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农业经济知识,培养学生关注农业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运用农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观察与思考农村社会现象的能力;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农业经济学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农业经济学原理与方法,提高运用农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观察分析农业经济的综合能力,其教学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的教学,而且关系到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

(三)课程设计思路通过农业经济学的教学,要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分析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与方法;并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和完善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与措施;引导农科类本科专业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农业经济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以及当前我国农村、农民、农业“三农问题”的关系与性质。

(四)课程结构农业经济学课程内容共分四篇。

第一篇是从现代农业的发生、发展入手,阐述了农业经济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总体上描述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及其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进而研究了现代农业的特点,重点探讨了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农业市场化、农业国际化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本质和要求;第二篇是生产要素篇,论述了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构成、特点、功能和组合原理、原则及评价方法,并着重从农业中的自然资源、劳动、资本及科学技术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三篇是市场篇,从供给与需求理论出发,阐述了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分析了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理和运动规律,论述了农村消费市场及其开拓;第四篇是现代农业的产业组织与管理篇,从农业生产的宏观调控、结构优化、区域化发展的角度,介绍了现代农业中的生产专业化与社会化、生产布局与结构的相关理论,阐述了现代农业的微观组织及宏观调控问题。

安农大现代农业经济学考试题型

安农大现代农业经济学考试题型

安农大现代农业经济学考试题型1.契约关系的类型有哪些?【答案】(1)古典契约关系(2)新古典契约关系(3)关系型契约关系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有哪些【答案】(1)土地承包经营转包(2)土地承包经营且出;(3)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4)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5)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6)土地承包经营权托管;(7)土地承包经营权反租倒包。

3.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作用有那些?【答案】(1)宏观作用: A减缓价格波动;B有助于政府宏观调控;C促进农业国际化;(2)微观作用: A 琐定生产经营成本或利润;B 引导农产品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C拓展农产品的销售与采购渠道;D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4.分析影响消费者需求质量安全食品的主要行为。

答案](1)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感知风险(2)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等的信息搜寻(3)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及购买行为(4)消费者对质量安全食品的支付意愿5.影响农村产业化结构因素?答案](1)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农村产业结构的最主要因素(2)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条件,是形成农村产业结构的物质基础(3)人口及消费构成是影响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4)农村所有制形式和经营形式对农村产业结构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5)经济政策对农村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6)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社会意识以及居民的文化素质等,也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农村产业结构的形成于发展6.试分析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对现货市场的宏观作用与基本原理。

【答案】(一)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对现货市场的宏观作用(1)减缓价格波动。

农产品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功能的较好发挥,不仅会使近期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波动趋势趋于一致,而且有助于减缓现货价格的波动幅度。

因为,如果农产品期货市场有效运行,当现货市场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时,这种农产品的现货价格将上升,相应地引起期货价格上升,而价格上升会反过来促使供给增加;当期货投机者认为价格已经上升到较高水平时,会大量高价卖出该种农产品期货合约(卖空投机交易),这就客观上增加了市场供给,减少了供求缺口,使期货价格不至于上升过高,从而扼制现货价格的暴涨。

现代农业经济学考试重点知识点

现代农业经济学考试重点知识点

现代农业经济学考试重点知识点现代农业经济学知识点农业的特点包括:土地是农业中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农产品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特点;农业生产具有空间上的分散性和地域性;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农业生产的成果要在最终的产品中体现出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

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各国普遍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是长期起作用的规律。

产权结构指不同类型的产权所构成的产权框架及其比例。

产权类型的划分是按财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属来划分的,其中所有权归属是最核心的内容。

现代农业产权结构的基础特征包括:产权主体多元化、产权关系明晰化、收益权实现多样化、产权交易市场化。

农业合作经济产生的原因包括社会分工与生产专业化需要农业合作制、为了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农业需要合作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规模经营的农户需要合作制、农业合作制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

农业合作经济的组织运行特征包括:合作目标的双重性,即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性和赢利性、合作经营结构的双层次性,约定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合作经济组织的民主性,自愿基础上的有效结合。

农业合作经济的功能包括:发挥协作优势、优化要素组合、提高竞争能力、减轻自然风险、提高管理水平。

农业的发展阶段包括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原始农业生产工具简单落后,以石制工具为生产工具,采用原始粗放、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广种薄收。

传统农业使用铁制的手工工具,以人力、畜力为动力,使用农家有机肥等基本农业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生产技术靠时代积累的经验,进行精耕细作。

现代农业则是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生产,科学的农业组织管理,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现代农业经济学王雅鹏考研复习重点

现代农业经济学王雅鹏考研复习重点

第一章导论一、概念农业: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依靠生物的生理活动机能。

通过人类劳动来强化或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所需的物质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广义上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狭义上就指种植业。

农业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现代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运动规律和及其应用的科学二、问答题1. 农业的特点是什么?①土地是农业中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②农产品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③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特点;④农业生产具有空间上的分散性和地域性;⑤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⑥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⑦农业生产的成果要在最终的产品中体现出来。

2.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对国民经济有哪些贡献?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是对各国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并且长期起作用;b.农业对国民经济有着贡献:产品、市场、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外汇贡献;其新贡献有生态、安全、政治、文化。

3.农业的重要作用和功能①社会稳定功能:农业是社会稳定的基本前提,一个国家的自立自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的发展,社会稳定在农村,农村稳定在农业,农业土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福利保障功能;②生态环境功能;③文化传承功能。

第二章现代农业的微观组织一、概念产权:是指财产主体(生产资料所有者与使用者)对财产(生产资料和生产经营收益)的权利,包括生产资料的的所有、使用和处置权以及收益的分配权。

农业合作经济:农民为了共同的经济目标;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共负盈亏的农业经济形式。

二、问答题1. 农业家庭经营广泛存在的客观原因是什么?农业生产特性决定了农业与家庭经营必须密切结合。

农业自然条件的复杂多变性和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决定了家庭经营是更为合适的组织形式。

农学专业优质课现代农业与农业经济学

农学专业优质课现代农业与农业经济学

农学专业优质课现代农业与农业经济学现代农业与农业经济学是农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农业实践能力和经济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农业经济学原理以及现代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

以前的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人力劳动,效率低下,而现代农业则借助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智能化。

例如,农业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还减轻了他们的劳动负担。

同时,农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准确的气象数据和病虫害预警等信息,有助于农业的科学管理和精确施肥。

这些新的生产方式,不仅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高产,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二、农业经济学原理农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经济问题的学科。

它以农业经济活动为对象,研究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经济活动规律。

在现代农业中,农业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尤为重要。

首先,供求关系是农业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农产品的供给取决于农业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而农产品的需求则受到消费者收入、人口变动和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分析供求关系,可以帮助农民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生产要素配置是农业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农业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如何合理配置这些要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便成为农业经济学的重要问题。

例如,通过技术创新和资本投入,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最后,农业市场是农业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农业市场不仅涉及农产品的买卖,还包括农业投资和风险管理等方面。

研究农业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等,有助于农业经济学者和农民合理预测市场行情,制定农产品的定价策略。

三、现代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经济学

现代农业经济学

现代农业经济学LT提纲一、产权:是指财产主体(生产资料所有者和使用者)对财产(生产资料和生产经营收益)的权利,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使用和处置权以及收益的分配权。

产权结构:是指不同类型的产权所构成的产权框架及其比例。

产权类型的划分是以财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来划分的,其中所有权是最核心的内容。

农业家庭经营的利弊、我国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的意义:农业合作经济是农民为了共同的经济目标,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共负盈亏的农业经济形式。

在现代农业中,农业合作经济是农民适应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联合起来,发挥协作的优势,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有效组织形式。

(一)加快发展现代合作经济,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发展现代合作经济。

合作经济的基本原则合作经济遵循的原则中,最基本的是公平、民主、自愿、互利原则。

现代农业的典型形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应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1、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实现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与技术创新。

2、实行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有机农业是指主要采用生物有机能量和相应技术来提高农业产量的农业生产制度。

3、注重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机械技术和生物技术是农业技术改造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4、强调劳动集约和资金集约相结合农业现代化需要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但我国农业自身积累少,短期内工业也不可能为农业提供大量的资金,而我国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却十分丰富。

5、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产业化经营可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加快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6、逐步推进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领域,制约了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状况的改善,延缓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7、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在注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一部分《农业经济学》

第一部分《农业经济学》

《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农村与区域发展方向)《农业综合知识四》涵盖《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和《发展经济学》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农业经济学》考试参考书:《农业经济学》,张忠根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

复习内容:导论一、国内外农业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二、现代农业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趋势三、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四、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第一章农业的地位与作用一、掌握农业的概念与特点二、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三、明确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四、理解农业的多功能性五、了解农业分额下降规律第二章农业组织制度一、掌握制度的基本概念二、了解制度的类型三、掌握经济制度的功能四、制度变迁概念、理解制度变迁源泉与方式五、产权制度概念及内容六、土地制度的概念与特点七、中国土地所有制度八、中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及“三权分置”制度九、中国农业组织制度演变第三章农业家庭经营一、农业家庭经营及其必要性二、中国农业家庭经营体制的产生三、中国农业家庭经营体制的特点四、中国农业家庭经营体制存在问题与完善发展路径五、农业规模经营概念、实现形式、意义六、农业规模经营的条件与实现途径第四章农业合作经济一、合作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二、农业合作社的概念、原则与特点三、农业合作社的作用四、国内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五、中国农业合作的类型六、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发展第五章农业产业化经营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含义及特点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三、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动因及其作用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机制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历程、趋势及发展对策第六章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一、农业的发展阶段及现代农业的概念与特征二、农业现代化的概念与目标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特点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与战略措施第七章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一、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与特点二、农业产业结构的衡量指标与影响因素三、农业产业结构的的变化趋势和合理化的标准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及主要因素五、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必要性、调整原则、战略方向与措施六、农业生产布局相关理论与原则七、我国农业生产布局的优化第八章农业支持与保护一、农业支持保护的含义与依据二、农业支持保护政策转型的时机三、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分类四、我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的构建五、农业保险的概念与必要性第九章农业土地与水资源一、农业中的自然资源概念、特征与分类二、农业土地资源的概念、作用及特点三、我国农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合理利用农地资源四、农业集约经营的概念、必然性及吴国农业集约经营的途径五、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六、水资源的概念与特点七、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第十章农业劳动力资源一、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基本理论二、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现状及合理利用三、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第十一章农业中的资金一、农业资金的概念、分类及来源二、财政资金投入农业的依据、投入方向与原则三、财政农业资金的管理四、农业资金的运动规律与特点第十二章农业科技进步一、农业科技进步概念、内容、特点及作用二、技术创新的内涵、农业技术创新的假说与类型三、中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方向与途径第十三章农产品流通与市场一、流通的含义、农产品流通的特点与渠道二、市场与市场的构成三、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其功能、类别四、期货交易的概念与特点五、期货交易的功能六、套期保值及其原理第十四章农业开放与国际化一、国际分工相关理论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三、WTO的基本原则及农业协议的主要内容四、中国应对农业的国际化的策略第二部分:《农业政策学》考试参考书:《农业政策学》(第二版),钟甫宁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第十次印刷。

农业经济学重点内容最全

农业经济学重点内容最全

农业经济学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农产品供给: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2、农产品需求: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呈反方向的变化,即农产品需求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3、农产品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呈同方向变化,即在一般情况下,农产品供给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4、农产品物流:物流业的一个分支,指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主要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其发展目标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节约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损耗,从某种程度上规避市场风险。

农产品物流与农产品流通是不同的农产品物流也不等于农产品储运5、外向型农业:指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竞争,生产、加工、销售的全过程都按照国际市场的需要和标准进行,把农业生产纳入到国际经济轨道之中。

6、“绿箱”措施(Green Box Policies):指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农业支持措施。

“黄箱”措施(Amber):指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

“蓝箱”措施(Blue):根据限产计划,按固定面积和产量给予。

7、农业合作经济:(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economy)是农民为了共同的经济目标,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共负盈亏的农业经济形式。

8、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指农民,特别是指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小生产者为了维护和改善各自的生产以至生活条件,在自愿互助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联合从事特定经济活动所组成的企业组织形式。

9、农户家庭承包经营(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HRS):指土地属于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一般为村级合作经济组织)集体所有,农户通过承包合同获得集体土地使用权,进行自主经营的农业经营制度。

现代农业经济学-课后思考题重点

现代农业经济学-课后思考题重点

现代农业经济学-课后思考题重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现代农业经济学第一章导论农业农业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依靠生物的生理活动机能,通过人类劳动来强化或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农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研究并阐明现代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运动规律及应用的科学。

第二章1、现代农业中农户经营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化生产为主、与社会化生产相联系、以现代农业科学为依撑2、现代农业中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特点(四个结合)1)、两个经营层次的有机结合:社区性合作组织中的统一层次和和农户这一基础经营层次2)、农业经营单位和农户生活单位的有机结合3)、农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有机结合4)、农业经营成果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机结合3、目前我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问题:1)、农民的经营自主权经常遭受侵犯2)、耕地的细碎化与经营规模狭小3)、集体经营功能弱化4)、农户进入市场遇到障碍措施:1)、认真贯彻相关农业法规,是农业家庭经营纳入法制化轨道2)、因地制宜建立相应的土地流转制度3)、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克服家庭承包经营的弱点4)、培育和完善农业市场体系,为家庭承包经营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第三章1、人类农业生产的历史经历那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标志是什么1)、原始农业:使用简单的石质农具,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单纯依赖物质循环来恢复地力2)、传统农业:古代农业:以手工制造的铁木农具代替原始的石器农具;畜力逐渐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依靠传统经验;生产社会化程度低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生产效率低,进步缓慢近代农业:大工业生产的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的农具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农业技术开始采用自然科学和农业科学的成果;自然经济向商业化、社会化的生产转化3)、现在农业:(1)、现代农业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机械化、电气化的农业生产工具和设备代替人畜力工具和设备(2)、有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农业生产越来越依靠深入揭示客观规律的科学(3)、把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与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去,对农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组织与管理(4)、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形成社会化的大农业2、现代农业的四大基本特点是什么,具体表现分别是什么1)、农业运行市场化:农业调节机制的市场化、农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建立起完整的农产品市场体系2)、资源配置合理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产业的组织方式发生根本变化3)、农业发展可持续化:(1)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并把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同当代人及其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2)选用适应农业生态规律的农业技术,是农业的产出和增长简历在资源与环境改善的基础上,使生产者以可持续方式利用农业资源,形成良性循环(3)将农业的发展同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起来4)、组织管理科学化:(1)科学的组织生产力,以一定的消耗取得最大经济效果(2)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整生产关系,改革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和农业运行机制(3)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以提高决策水平和生产管理的效率3、为什么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世界农业发展的额必然趋势4、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1)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2)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1)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培育优良品种,实现良种化(2)合理采用化学技术和化工产品,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3)改革耕作技术3)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1)转变传统观念,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2)增加农业资本,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4)、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5、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1)建立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2)建立一个合理、高校、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3)建立一个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村6、外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有哪几种类型各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美国型:优先发展机械技术,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2)日本型:优先发展生物化学技术,大力提高土地的生产率3)西欧型:同步发展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和栽培技术等,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

现代农业经济学

现代农业经济学

1.农业的概念:农业是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依靠生物的生理活动机能,通过人类劳动来强化或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2.农业的特征: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特点。

(三类因素共同作用:生物有机体、自然环境、人类借助劳动手段进行的社会生产劳动)具体为:土地是农业中最基本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农产品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主要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农业生产的成果要在最终产品中体现出来。

3.农业的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们本赖以独立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各国普遍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长期起作用的规律)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农业的重要作用和功能(社会稳定功能;生态环境功能;农业的文化传承功能)4.农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7-8页5.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农业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包括农业生产力的运动规律,农业生产关系的规律,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运动规律。

6.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辩证的方法、比较与借鉴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7.现代农业的产权结构:国有产权、集体产权、个体产权、私营产权、联营产权、其他产权。

8.现代农业产权的特征:产权主体多元化;关系明晰化;收益权实现多样化;产权交易市场化9.农业家庭经营的类型:自给自足经济的农业家庭经营、小商品生产式的农业家庭经济、商品化农业家庭经营、兼业型农业家庭经营、企业型家庭经营。

10.现代农业家庭经营的合理性:农业生产的分工协作特点决定了农业与家庭经营的紧密结合;农业自然条件的复杂多边形和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决定了家庭经营是更为合适的组织形式;家庭成员具有利益目标的认同感,劳动激励多样;使得农业家庭经营的管理成本最小11.现代农业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清、耕地的细碎化和非优化配置、集体经营功能弱化、农户进入市场遇到障碍12.农业合作经济的概念:是为了共同的经济目标,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共负盈亏的农业经济形势。

农业经济学的应用

农业经济学的应用

农业经济学的应用农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农业生产、农村经济以及相关政策与决策的学科。

它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农业领域的资源配置、供求关系、市场行为等现象,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经济学的应用日益重要,对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村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农业经济学的应用,涵盖农业资源配置、农产品市场分析、农村发展策略等方面。

一、农业资源配置有效的农业资源配置是农业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农业生产涉及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多种资源,如何合理配置这些资源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

农业经济学通过研究资源的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为农民和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1. 土地资源配置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合理的土地资源配置对于提高农业产量至关重要。

农业经济学家通过经济分析和土地评估等手段,研究土地的适宜用途、土地的价值和不同农作物之间的替代关系。

这有助于指导政府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农民土地的合理利用。

2. 劳动力资源配置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劳动力对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至关重要。

农业经济学可以通过研究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农民工流动性等因素,为政府决策和农民就业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3. 资本资源配置资本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合理配置资本对于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农业经济学可以通过分析资本市场的特点和农业投资的回报率,为农业资金的引导和投资方向提供决策依据。

二、农产品市场分析农产品市场是农业经济学另一个重要的领域。

农产品价格波动、市场结构和消费需求是农产品市场分析的核心内容。

农业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弹性和市场竞争等因素,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市场预测和决策支持。

1. 供求关系分析供求关系是农产品市场的基本特征之一。

农业经济学通过研究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分析市场的供求关系,了解农产品的市场平衡价格及其波动情况。

2. 价格波动分析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对农户的收入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王雅鹏现代农业经济学第三版读后感

王雅鹏现代农业经济学第三版读后感

王雅鹏现代农业经济学第三版读后感摘要:一、王雅鹏的《现代农业经济学》第三版的主要内容二、阅读后的感想和理解三、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和建议正文:一、王雅鹏的《现代农业经济学》第三版的主要内容王雅鹏的《现代农业经济学》第三版是一本关于农业经济学的专著,书中详细介绍了现代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结合我国农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书中首先介绍了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农业生产、农业资源、农业市场、农业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然后,分析了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统计分析、经济模型、政策分析等。

最后,结合我国农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二、阅读后的感想和理解阅读完王雅鹏的《现代农业经济学》第三版,我深深感受到了农业经济学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农业经济学不仅是研究农业生产和农业市场的学科,更是关注农业资源配置、农业政策制定和农业发展战略的学科。

只有深入理解和掌握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此外,书中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也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我国农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农业生产效率低、农业资源浪费严重、农业市场不稳定等。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通过科学的农业经济学研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和建议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和建议,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必须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要加强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通过科学的农业资源配置,避免农业资源的浪费。

最后,要制定合理的农业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稳定农业市场,保护农民的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开课学期:3学分学时:1学分,20学时
课程名称:现代农业经济学课程类型:硕士生专业选修课
英文名称:Agricutural economics开课学院:商学院
教学方式:考试方式:考查
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主要运用现代农业经济学基本理论,对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专题探讨,旨在提高研究生科学地界定、分析和解决农业经济问题的能力。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硕士研究生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使之达到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目标。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了解农业经济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掌握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具有撰写农业和农村经济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的能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专题 我国农业发展的新阶段(2学时);第二专题 农业经济制度和经营制度研究(4学时);第三专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其提高思路(2学时);第四专题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2学时);第五专题中国粮食安全分析与战略选择(2学时);第六专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改善对策(2学时);第七专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理论与实践(2学时);第八专题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及其变迁与创新(2学时);第九专题 WTO与中国农业发展(2学时)。
6.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
7.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三联书店
8.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不够可加页。
教材:
郭翔宇: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前沿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1. 陈吉元: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河南人民出版社
2.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
3. A.J.雷纳:农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
4,中国农业经济学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