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历史二轮复习通史夏商周春秋战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的法制 观念。(6分)
孟子:治国需要法制; 权力不能干预执法; 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6分)
(2014·天津文综·12)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 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 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 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 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 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发展、强化) 分裂——统一 经济: 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思想文化: 传统思想的发展演变(儒家思想) 文化教育体系(科举制) 科技领先 外交: 开放——闭关锁国
先秦 ①(夏商西周)(前21世纪—前771) ②春秋战国 (前770—前476—前221) 秦汉(前221—220) 魏晋南北朝(220—589) 隋唐(581—907) (五代十国) 宋元(960—1368) 明清(1368—1840) 古希腊城邦(前8世纪—前4世纪) 古罗马共和国和帝国(前509—前27—476)
(2)内容 政治 封邦建国——诸侯割据——专制集权; 转型 贵族政治——官僚政治
经济 土地国有——土地私有 转型 集体耕作——小农经济
文化 学在官府——私学兴起、士的出现; 转型 法家渐成显学
(3)方式 各国变法改革(自上而下)
2、先秦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文明史观:物质文明、农耕文明与小农经济 制度文明、精神文明 分封与宗法
(小农经济、重农、 都江堰和郑国渠)
2、司南
4、手工业(青铜、 3、诗经、
冶铁)
离骚
度确立)
5、商业官营被打
4、世官制被打破 破
分裂、战乱;
总 铁器时代; 况 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转型;
文化空前繁荣
深化认识
1、关于春秋战国社会转型 (1)背景 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
旧的生产关系被打破(井田制瓦解)
上层建筑变化(分封制、宗法制瓦解) 社会意识变化(私学、士,百家争鸣)
一、先秦
阶段特征 政:原始—奴隶—封建社会 经:生产力进步,农耕经济模式确立 思: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奠基
1、夏商西周
政政治治政治
经经济济
1、夏:世袭代 1、井田制
替禅让
2、集体劳动
史 实
2、商:王权与 神权结合,内外 服制度。
3、养蚕取丝; 青铜冶铸
3、西周:宗法、 4、工商食官
分封制
4、世官制
思思想想文文化化
重 闭 自 由农 手 商
农 关 西 北业 工 业
抑 锁往 向
业
商 国东 南
农业 = 农具+水利+土地所有制+土地经营方式+赋税
生产力
生产关系
手工业 =(冶金、技纺术织工、艺陶瓷)+(家庭经、营官方营式、私营)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商业 = 商品+商路+商人+市场+城市+货币
三商
二市 一货币
图示演绎法—— 儒家思想发展示意图
1、甲骨文 (殷墟)
2、金文
3、礼乐制 度
总 况
政治结构以血缘为纽带,权力尚未集中; 生产力低下; 青铜文明
2、春秋战国
政政治治
经经济
思思想想文化化
1、王室衰微,分 1、铁器、牛耕
1、百家争
封Leabharlann Baidu瓦解
2、井田制瓦解
鸣(儒道
2、诸侯割据,争 3、土地私有制
墨法)
史 实
霸、兼并
3、变法(封建生 产方式与集权制
专制与集权
诸子学说与儒家文化
(2015·天津文综·14)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 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 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 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 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 人”,“修己以安百姓”。
2014级历史通史复习
通史复习原则
1、与专题配合,构建知识框架体系 2、注重典型、特殊历史时期
社会转型、剧变时期,体现新的趋势
(春秋战国、明末清初、清末民初等)
具有某些突破性发展的时期 (宋) 3、注重历史时期中政治、经济、思想 文化等微观史实的落实与交融 4、强调历史时期的宏观特征及中外对比
中国古代史部分
重
扬
主 流
危 机
融 合
兴
弃
发
展 初 创
重 创
春秋 战国 秦
汉
魏晋南北朝 唐宋
宋明
明清
社会转型期
【含义】 1、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 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 现,具体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 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 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2、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 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从文明史观角度 看:指人类由采集渔猎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 文明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 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 抱负。(6分)
品德:注重个人自我修养; 具有经世济民情怀。(4分) 抱负: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 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2分 )
(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40)材料一 《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 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 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 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 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 。”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 “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 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 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先秦文明(春秋战国时期
(前8~前3世纪))
• 考情分析:
• 先秦史的考点主要集中在宗法制、分封制、井
田制、孔孟儒学以及小农经济五个点上。从考试 频度上看,每年必出题。根据文综题量特点,可 以估计先秦史会出一道选择题,或者在主观题中 设计一问。从考点分布看,显现出五个考点轮流 出题的特点。从命题方式看,跨度大,综合性强 ,一道选择题可能综合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 ,因此要注意纵向和横向归纳专题特征。
(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 。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 ?(6分)
态度:孟子:农商平等; 商鞅:重农抑商。(2分) 认识: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2分) 背景: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 业生产。(2分)
公式总结法
中国古代经济= 经济政策 + 经济布局 + 经济结构
孟子:治国需要法制; 权力不能干预执法; 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6分)
(2014·天津文综·12)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 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 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 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 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 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发展、强化) 分裂——统一 经济: 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思想文化: 传统思想的发展演变(儒家思想) 文化教育体系(科举制) 科技领先 外交: 开放——闭关锁国
先秦 ①(夏商西周)(前21世纪—前771) ②春秋战国 (前770—前476—前221) 秦汉(前221—220) 魏晋南北朝(220—589) 隋唐(581—907) (五代十国) 宋元(960—1368) 明清(1368—1840) 古希腊城邦(前8世纪—前4世纪) 古罗马共和国和帝国(前509—前27—476)
(2)内容 政治 封邦建国——诸侯割据——专制集权; 转型 贵族政治——官僚政治
经济 土地国有——土地私有 转型 集体耕作——小农经济
文化 学在官府——私学兴起、士的出现; 转型 法家渐成显学
(3)方式 各国变法改革(自上而下)
2、先秦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文明史观:物质文明、农耕文明与小农经济 制度文明、精神文明 分封与宗法
(小农经济、重农、 都江堰和郑国渠)
2、司南
4、手工业(青铜、 3、诗经、
冶铁)
离骚
度确立)
5、商业官营被打
4、世官制被打破 破
分裂、战乱;
总 铁器时代; 况 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转型;
文化空前繁荣
深化认识
1、关于春秋战国社会转型 (1)背景 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
旧的生产关系被打破(井田制瓦解)
上层建筑变化(分封制、宗法制瓦解) 社会意识变化(私学、士,百家争鸣)
一、先秦
阶段特征 政:原始—奴隶—封建社会 经:生产力进步,农耕经济模式确立 思: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奠基
1、夏商西周
政政治治政治
经经济济
1、夏:世袭代 1、井田制
替禅让
2、集体劳动
史 实
2、商:王权与 神权结合,内外 服制度。
3、养蚕取丝; 青铜冶铸
3、西周:宗法、 4、工商食官
分封制
4、世官制
思思想想文文化化
重 闭 自 由农 手 商
农 关 西 北业 工 业
抑 锁往 向
业
商 国东 南
农业 = 农具+水利+土地所有制+土地经营方式+赋税
生产力
生产关系
手工业 =(冶金、技纺术织工、艺陶瓷)+(家庭经、营官方营式、私营)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商业 = 商品+商路+商人+市场+城市+货币
三商
二市 一货币
图示演绎法—— 儒家思想发展示意图
1、甲骨文 (殷墟)
2、金文
3、礼乐制 度
总 况
政治结构以血缘为纽带,权力尚未集中; 生产力低下; 青铜文明
2、春秋战国
政政治治
经经济
思思想想文化化
1、王室衰微,分 1、铁器、牛耕
1、百家争
封Leabharlann Baidu瓦解
2、井田制瓦解
鸣(儒道
2、诸侯割据,争 3、土地私有制
墨法)
史 实
霸、兼并
3、变法(封建生 产方式与集权制
专制与集权
诸子学说与儒家文化
(2015·天津文综·14)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 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 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 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 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 人”,“修己以安百姓”。
2014级历史通史复习
通史复习原则
1、与专题配合,构建知识框架体系 2、注重典型、特殊历史时期
社会转型、剧变时期,体现新的趋势
(春秋战国、明末清初、清末民初等)
具有某些突破性发展的时期 (宋) 3、注重历史时期中政治、经济、思想 文化等微观史实的落实与交融 4、强调历史时期的宏观特征及中外对比
中国古代史部分
重
扬
主 流
危 机
融 合
兴
弃
发
展 初 创
重 创
春秋 战国 秦
汉
魏晋南北朝 唐宋
宋明
明清
社会转型期
【含义】 1、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 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 现,具体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 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 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2、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 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从文明史观角度 看:指人类由采集渔猎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 文明更替的重要历史阶段。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 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 抱负。(6分)
品德:注重个人自我修养; 具有经世济民情怀。(4分) 抱负: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 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2分 )
(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40)材料一 《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 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 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 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 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 。”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 “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 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 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先秦文明(春秋战国时期
(前8~前3世纪))
• 考情分析:
• 先秦史的考点主要集中在宗法制、分封制、井
田制、孔孟儒学以及小农经济五个点上。从考试 频度上看,每年必出题。根据文综题量特点,可 以估计先秦史会出一道选择题,或者在主观题中 设计一问。从考点分布看,显现出五个考点轮流 出题的特点。从命题方式看,跨度大,综合性强 ,一道选择题可能综合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 ,因此要注意纵向和横向归纳专题特征。
(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 。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 ?(6分)
态度:孟子:农商平等; 商鞅:重农抑商。(2分) 认识: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2分) 背景: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 业生产。(2分)
公式总结法
中国古代经济= 经济政策 + 经济布局 + 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