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世家》看孔子的政治

合集下载

史记 孔子世家 原文 注释 翻译

史记 孔子世家 原文 注释 翻译

孔子世家【说明】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

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

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

文章用了相当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

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中对孔子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都有全面地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文章也写了孔子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绩。

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孔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洋洋近万言的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暗含爱憎褒贬的的感情,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

他对孔子的向往和景仰,也在文中处处流露了出来,加之引用了大量孔子的原话,用孔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其人,不仅使孔子形象具有真实感,而且也使人觉得亲切感人。

【正文】【原文】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先宋人也(1),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2),祷于尼丘得孔子(3)。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4)。

生而首上圩顶(5),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6),姓孔氏。

【注释】(1)先:祖先。

(2)颜氏女:据《礼记·檀弓》说,名征在。

浅析通过《孔子》看孔子治国之道

浅析通过《孔子》看孔子治国之道

浅析通过《孔子》看孔子治国之道作者:马冬玲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2期摘要:通过观看《孔子》这部电影,了解到孔子的治国之道以及他的一些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为政以德”以及“仁”的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思想有着长远深久的影响,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的思想都是从孔子的治国之道中演变而来的,要更加关注民生,以人为本。

关键词:德政民生群众监督孔子,我们大家并不陌生,中学时代我们学过《论语》,听过不少有关于孔子的思想,但大多都是教育上的,教会大家怎么学习,怎么做人,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述而》)。

但是我们通过《孔子》这部电影,有了解了他的治国之道,他主张仁义礼治,以求得社会的和谐。

电影《孔子》并没有将《论语》中的经典故事作为主线,其主要是讲述了孔子50岁以后自己在鲁国提出复礼治,以削弱贵族势力的思想在鲁国没能得到实现,抑郁不得志,被政敌驱赶,流浪在春秋各国,晚年才回到鲁国。

我们之前总是能了解孔子是多么的成功,多么的受人尊敬,这些不得志的经历却很少人提出。

不管别人怎么批评这部电影,导演胡玫确实是从一个新的角度诠释了孔子,是孔子更具有真实性,让现代人以一种平视的角度去看待孔子。

春秋时期正处于社会动荡变革时期,“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

”【1】天下动荡,诸侯争霸,孔子正处于“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2】的时期,社会秩序混乱,人文思想进行检讨和反思的时期。

孔子提出了儒家思想,以礼治国,以德治国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主要是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执政者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管理百姓的问题,前者是“修身”,后者是“治国”。

修己是对执政者而言,要求执政者注重自己的行为修养,注重自身的道德;治人是对百姓而言,我们如何管理民众,使民众能够维护执政者的统治。

执政者是百姓生活的好,才能在此基础上提高道德修养。

只有在执政者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百姓生活无忧的基础上才能使社会和谐,达到以德治国的目的。

墨子的政治思想

墨子的政治思想

一、孔子的政治思想
者,礼义之大宗也。”(《史记· 太史公自序》)
其二为修己正人 “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 从。”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 身,如正人何?”
一、孔子的政治思想
以什么“正其身”呢?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 偃。”
一、孔子的政治思想
4.统治原则与举措 (1)中庸 统治的原则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仁”(前 已述),另一条是“中庸”。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 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一、孔子的政治思想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 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 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 ‘过犹不及。’”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一、孔子的政治思想
正如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 人者,人恒爱之;敬人,人恒敬之。” “仁”就是“人”。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礼记· 中 庸》)
作为“人”,与“禽兽”是有本质差别——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 离娄 下》)
(2)为“仁之方”
一、孔子的政治思想
积极方面体现为——
一、孔子的政治思想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 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 知也。”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 后君子。”
一、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孟政治思想比较

孔孟政治思想比较

孔孟政治思想比较刘奉光孔孟的政治思想若以仁、义、礼等范畴来分析,将和他们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经济思想等混为一谈,无法避免逻辑混乱。

本文试从上对下的手段、下对上的态度、上下互相约束这三个方面来比较孔孟的政治思想,而仁义礼智信德孝悌等概念则可自由运用于整个思想体系的比较研究。

一)治民思想比较孔子认为,上对下的基本原则是“君使臣以礼”(《八佾》孔子语)。

所谓礼,即孔子所谓“周因于殷礼”、“殷因于夏礼”的礼(见《为政》),亦即夏代草创、殷代发展、周初成熟的宗法制度。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颜渊》)也就是维护、恢复周初的宗法制度。

它的关键有两条:一是各级统治者世袭,即所谓“大人世及以为礼”;二是上级领属下级,长辈领属晚辈,即孔子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

这是治民法宝。

在“大人世及”的前提下,”君君,臣臣”,等级森然,则是孔子思想和一生言行的大纲。

而贯彻这个大纲的方法则是“正名”。

为此,他还曾跟子路吵过架:“野哉由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

孔子如此重视的“名”,就是爵位、官阶、身份、名号,它和当时习称为“器”的政权同等重要,他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若以假人,与人政也。

政亡,则国家从之”(《左传·成二年》)。

有了“大人世及”和“正名”这两件治民法宝,就不至于争天下、乱名分、动干戈。

至于大人们是否圣明,小人们是否能活下去,那就只好听天由命了。

不过,孔子力求完善,对统治阶级提了好多高雅的建议,设计了一套居高临下的治民手段。

1.王侯们要行德政。

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

2.当政者以身作则。

他说:“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

3.政刑与德礼并用,德礼是上策,政刑是下策。

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后感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后感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后感作者:王言来源:《牡丹》2019年第20期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的创始人。

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集大成者,不仅推动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更是新传统文化的开创者。

《论语》记载了孔子的生平言行,《春秋左氏传》详载了其有关政治活动的事迹,还有《孟子》《公羊传》《谷梁传》等先秦诸书都可见其他有关孔子言行和家世的记载。

到了西汉,司马迁以之前的记载为基础,编纂成《孔子世家》,它成为第一篇完整记载孔子生平的传记。

阅读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笔者深受教育、启迪和熏陶,感触颇多。

笔者认为,司马迁对孔子形象的独特解读,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部分。

其一,从孔子的一生发展轨迹上看,孔子一生筚路蓝缕,奔走列国。

其二,孔子好学不厌,敏而好古,不耻下问。

其三,从孔子对弟子的教育观上看,孔子对弟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其四,从孔子取得的成就上看,孔子虽出身布衣,却被誉为“至圣”。

一、一生筚路蓝缕,奔走列国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孔子满怀救世之志,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

一生可谓颠沛流离,随历经挫折却毫不退却。

周游列国期间,孔子最开始寻求在鲁国出仕,他不愿意同流合污,去鲁十四年而返。

尽管四处碰壁,但孔子始终不放弃,带着弟子们积极寻求有道明君,以施展其政治抱负,希望能够用“仁爱”来影响诸国历史进程。

对于这段周游史,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用了相当多的笔墨介绍,详细记载了孔子经历的挫折,塑造了孔子的伟大形象,并彰显其不朽的人格与精神。

二、好学不厌,敏而好古,不耻下问,学无常师34岁那年,孔子去周都洛邑学习周礼和古文献。

这是孔子很重要的一段学习经历。

当时,孔子家境贫穷,而从曲阜去洛邑,路途遥远。

他的弟子——贵族南宫敬叔请求鲁君支持,赐给孔子车马与随从,并亲自陪同孔子前往,孔子得以完成这一艰辛旅程,并且获益匪浅。

司马迁说的“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大概反映的就是这一历史事实。

孔子的政治智慧

孔子的政治智慧

孔子的政治智慧孔子,大家都知道,我们都称为“圣人”,是万世师表。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周王室衰弱,诸侯争霸,王道不存。

孔子致力于推行以恢复周礼为目标的政治主见,但是始终得不到重用。

我整理了相关资料,盼望能关心到您。

孔子的政治才智孔子,大家都知道,我们都称为“圣人”,是万世师表。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周王室衰弱,诸侯争霸,王道不存。

孔子致力于推行以恢复周礼为目标的政治主见,但是始终得不到重用。

然而孔子“知其不行而为之”,还是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百折不挠地推行自己的主见,四处碰壁。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

”孔子从五十多岁的“知天命”之年,带着弟子们,长途跋涉,一路上备受冷遇,患病诋毁、谗言、羞辱、讥笑甚至讽刺,甚至连他的弟子们,也开头怀疑孔子的思想是否能为当时的社会所用。

孔子后来也开头反思自己的思想及实践思想的行为。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到老子那里问礼,老子告知他说:“一个人太聪慧,看得太透了就近于死地,由于你确定好议人非;一个人学问渊博能言善辩,声名太盛就简单危及自身,由于你可这样就会把别人的恶给暴露出来。

所以当儿子的不要太自我,当臣子的也不要太自我。

”《史记老子世家》里也记载,孔子问礼与老子,老子说:“我听说擅长经商的人都比较擅长隐蔽财宝;有盛德的君子,看起来傻傻的。

要去掉你身上的骄气和欲望,自负的态度和过多的志向,这些对你都是毫无好处的,我能告知你的只有这些了。

”老子看似人生感悟的话,其实是在启迪孔子的政治才智,这些话促使孔子进行深化思索。

孔子后来就非常仔细的讨论《周易》,盼望找到他不被重用的缘由。

《易纬乾凿度》上记载,孔子以前不知道《周易》的本经,偶然用蓍策推演了自己的命运,得出《旅》卦的卦象,就请商瞿帮他解卦,商瞿说:“您有圣人的睿智却得不到圣人的职位啊。

”孔子听了就哭着说:“这都是天命的支配啊。

”叹息后就放弃了以前的志向,不再诵读《礼》,停止删定史籍。

孔子世家解读

孔子世家解读

孔子世家解读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孔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立者。

他的出生地是今天的山东省曲阜市。

孔子的家族起源于宋国,他的祖先在夏商时期是殷商的诸侯国之一。

到了周朝,孔子的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逃到了鲁国。

孔子的父亲孔纥是鲁国的一位武士,他在鲁国的地位很高。

孔子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鲁国度过,他在鲁国担任过管理仓库的官员,也曾在卫国、陈国和蔡国等地游历。

他的教育思想和政治理念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主要记载在《论语》一书中,他的教育思想和政治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被尊称为“至圣”,是“圣人”中的第一位。

他的生日,即农历的9月6日,被定为“教师节”。

孔子的后裔被称为“孔氏”,他们在汉朝时被汉武帝封为“奉圣君”,在唐朝时被唐太宗封为“崇圣公”,在宋朝时被宋真宗封为“衍圣公”。

孔子的后裔一直延续至今,他们的家族被称为“孔氏家族”。

史记孔子世家读后感

史记孔子世家读后感

史记孔子世家读后感《史记·孔子世家》是司马迁所著的一部历史著作,全书共分为十二篇,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后裔的世系、家世、事迹和成就。

作为中国古代史书的经典之一,《史记·孔子世家》不仅是对孔子及其家族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详尽的记载,更是对孔子思想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见证。

通过阅读这部史书,我深刻感受到了孔子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深远影响,也对孔子及其家族的世代传承和不懈追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司马迁对孔子一生的经历进行了详细的记述。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是鲁国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誉为“至圣先师”,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强调了人伦关系和家族道德,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孔子还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仁者爱人”、“学而时习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经典言论,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代表。

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还对孔子家族的世系和家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孔子的家族世代传承,对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家风方面,孔子家族以孝敬、忠诚、诚信和勤俭著称,世代传承着这些优良的家风传统。

这些家风不仅影响了孔子的一生,也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阅读《史记·孔子世家》,我深刻感受到了孔子及其家族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重要影响。

孔子提出的儒家思想,强调了道德伦理和人伦关系,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孔子家族的世代传承和优良家风也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孔子及其家族的思想和家风中汲取养分,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承和发扬儒家思想和文化。

通过阅读《史记·孔子世家》,我深刻感受到了孔子及其家族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重要影响。

孔子提出的儒家思想,强调了道德伦理和人伦关系,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为政之道

孔子为政之道

孔子为政之道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为政之道主要体现在他的治国理念和政治思想上。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强调道德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君主应以身作则,通过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而不是仅仅依靠法律和刑罚。

孔子认为,一个理想的君主应该具备仁、智、勇、信、礼、义等品质,这些品质是君主治理国家的基石。

同时,孔子也强调君主的道德榜样作用,认为君主的行为应该符合道德标准,成为臣民的楷模。

在政治实践中,孔子主张“天下为公”,提倡“公天下”,认为国家应该为人民的利益服务,而不是为君主个人的利益服务。

他主张“选贤与能”,认为选拔有德才的人才来治理国家是重要的。

此外,孔子也提倡“礼治”,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

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来行事,不得逾越。

总的来说,孔子的为政之道是以德治国、以礼治国、以仁治国的一种综合思想体系。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政治思想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认识

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认识

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认识翻开《史记.孔子世家》,一句句简练而深刻的话语映入眼帘:“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立,三月不知肉味。

”“夫召我者企图哉?如用我,其为东周乎?”“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伏可以止”,“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日常生活的,治国谋略的,讲学授课的,一一为我们展示了生动真实的孔子。

不畏艰苦,一心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这就是孔子。

孔子主张“仁礼”之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行自己的主张,恢复周礼。

春秋战国是一个混乱的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周天子的大宗地位形同虚设,诸侯间为争夺更多的领土和财富不断发生战争,立志对于德国已不再有约束力,而孔子在这样的年代背景下宣传这个学说,以天下之制复兴为己任,与各国奔波,只为找到那位伯乐,让大道、让周礼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

他怀着惊人的毅力,周游列国,见人见事,传业授徒,一切只为了自己的政治理念。

隐士、智者的劝诫;菩萨那个人的嘲讽与不理解;各国官员的陷害;诸侯们的忽略......他毫不在乎,只是纯粹的守着自己的理想,宣传,实践;积极。

乐观。

沉醉于学习,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谦虚好问,这就是孔子。

印象中的孔子总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温文有礼“三人行必有我师”他就是抱着鹤洋的态度生活。

任何职业,任何身份,甚至于乞讨之人,只要有可学之处,孔子都回不耻下问。

任何事情,孔子都抱着虔诚的态度,细细品味其中奥妙,向真理更进一步。

或许正如孔子自己所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热衷于学习,循循渐进,从中得到乐趣,,乐此不疲,似乎时间对于孔子就是如此宽容。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这就是孔子。

不在意门第,不在意贵贱,每个学生以同样的标准入学,接受同等的教育。

孔子就是这样以平常心对待学生,不迁就,不优待,不小瞧。

他将自己的教育归于十二个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主张学生全面发展,以“德”为基础,通过“仁”和“艺”,向“道”发展,孔子在给学生规定方向的同时,又让他们有一个自由的空间发展自己所长,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积极引导他们,发挥学生长处,更好地开发自我潜能。

简论孔字形象——以《孔子世家》里的孔子形象为例

简论孔字形象——以《孔子世家》里的孔子形象为例

简论孔字形象——以《孔子世家》里的孔子形象为例郑晓霞 青岛大学摘 要: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孔子生活在百家争鸣的战乱年代,而孔子继承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精髓,自成一派。

他的思想、言行影响了封建社会2000多年。

被尊称为“孔圣人”。

而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把孔子描绘成一个德才兼备、怀才不遇但是却积极参政积极入世的一个政治家。

关键词:孔子形象;孔子世家作者简介:郑晓霞(1993-),女,山东济南人,青岛大学2017级文艺学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71-02第一,教育方面。

孔子首先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包括七十二贤人。

他是我国大众教育的开山鼻祖。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论语》中的句子都可以体现孔子及儒学的教育观念。

这不仅在当时有很好的教育作用,而且一直沿用到现在,并被视为经典。

而且“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听其行而观其行”等教育的观点也被现代教育沿用。

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要弥补这种缺陷,相信在《论语》以及孔子的身上能够找到方法。

孔子不仅对于学生学习,学校的教育制度提供了各种方法和理论,对于教师也提出了要求。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在《我们的信条里》就曾说过“我们深信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这一理论几乎让每个人终身受用,尤其是教师”。

显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来教育老师育人的态度上的。

不论是当代的教育家、学者还是领导者甚至是家长应该反思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甚至还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半个世纪前台湾爆发了关于读经问题的争议,徐复观先生主张“有限地读经”,并提出“在小学应有若干经的故事,应选择若干切近而易于了解的经文中句,做学校中的格言标语,于周会加以讲解,使受了国民教育的人知道中国有经,有圣人,有切身做人的道理。

《孔子世家》读后感

《孔子世家》读后感

《孔子世家》读后感《孔子世家》读后感(通用15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孔子世家》读后感(通用1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孔子世家》读后感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的仁爱、礼仪和君子之道早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儒家文化已深深的溶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

但这样一位“至圣先师”,也是由一个平凡的人逐步成长起来的。

孔子诞生不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十七岁时,母亲也故去了。

后来,他到周去学礼,回来后门下的学生就多了起来。

这时的孔子,一心一意想要推行他的仁爱、礼仪,在他三十五岁时,终于升任了大司寇,主管礼仪。

齐鲁夹谷会盟时,孔子恰好监理典礼事务,临行前他建议鲁君带左右司马,以备不测。

会盟时,齐方表演刀剑乱舞,孔子唯恐其伤及鲁君,立刻挥袖制止。

齐方又叫小丑和美女上台表演,他们对鲁君做出了轻漫的举动。

孔子见状,怒斥伶人,司法官即将其腰斩。

由于孔子胆识过人,义正辞严,令齐景公十分不安。

为表歉意,齐国将之前占领鲁国的土地全部归还给鲁国。

然而,由于与当权者政见不合,又不满鲁定公沉溺酒色,孔子终于去职离乡,开始了漫长而坎坷的“周游列国”。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孔子深知自己“任重而道远”,他周游列国,是为了寻找与他政见相合的当权者,来传播仁爱和礼仪。

他不为独善其身,而是为了“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在卫国,他因卫灵公爱慕美色、不理政事而失望离去;在宋国,被想加害于他的司马桓魅赶了出去;甚至在郑国,孔子与其弟子失散。

有人对其弟子子贡说:“东门外有个人,额像尧,颈像皋陶,肩像子产,腰以下比禹短三寸,没精打采,像只丧家狗似的。

”子贡听后非常生气,便将此事禀告孔子,没想到“至圣先师”孔子欣然笑道:“我的长相倒未必真像圣贤一样,但说我为推行仁爱、礼仪的大道,落得无处藏身,像丧家狗似的,这一点倒真的不错,真的不错!”只有伟大的人格才能拥有这样海纳百川的胸怀,才能具有这样荣辱不惊的境界。

史记孔子世家读后感

史记孔子世家读后感

史记孔子世家读后感《史记孔子世家》是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的一篇篇章,主要描述了孔子及其后裔世家的事迹和家族的兴衰。

阅读完《史记孔子世家》,我深深地被孔子及其家族的故事所打动和启发,感受到了孔子思想的深邃和力量。

以下是我对这部作品的读后感。

首先,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从《史记孔子世家》中可以看出,孔子有着深厚的学问和博大精深的思想。

他不仅是儒家学派的创立者,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社会改革家。

他提倡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伦理,并将其应用于个人修养、家庭教育和国家治理中。

他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他的学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制度,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孔子的生平和事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出生于贫寒的家庭,但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成为了一位卓越的学者和思想家。

他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也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倡导弟子们“君子之学,文以载道,礼以行之”,并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成为有道德、有能力、有担当的人。

他的忍耐和坚持也是令人敬佩的。

孔子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困难,但他从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和教育事业的执着,最终为后世留下了一部伟大的著作《论语》。

此外,《史记孔子世家》也展示了孔子家族的兴衰史。

从文中可以看出,虽然孔子一直致力于推广儒家思想和教育,但他的后裔却并没有延续他的事业。

孔子的儿子和孙子都没有继承他的学问和影响力,他们在政治和教育方面的成就也远远不及孔子。

这一点使我深思:思想的传承和家族的兴衰并非易事,它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奉献。

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领袖的光辉不能仅仅依靠血脉的延续,更需要后人的承继和传扬。

最后,我对孔子和他的思想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与敬仰。

他的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教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他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这对于当代社会中存在的道德危机和社会矛盾具有特殊的意义。

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新时期以来,我们对孔子政治哲学与治国方略误解尤深。

正本清源,廓清误解,已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当务之急。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学习学习吧!孔子的政治思想正名主义,还是民本主义《论语子路》篇正名一章,古今注解多误。

要廓清误解,须弄清其师徒对话的历史背景。

此章应系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其中卫君乃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太子蒯聩之子。

据《左传》,太子蒯聩谋刺南子不成,投靠了其父仇敌赵简子。

哀公二年(前493年)卫灵公殁,赵简子企图送蒯聩归国继位以控制卫国;忠于灵公的大臣拥立公孙辄继位,拒蒯聩于卫晋边界的戚邑,形成了表面是卫出公父子争国,实乃卫以齐鲁为后援抵御晋国干涉,长期相持不下的局面。

哀公六年孔子自楚返卫,所言正名,正是针对卫国君臣父子名分紊乱之局。

汉儒郑玄、北宋邢昺注正名为正百事之名百物之名,显然大而无当。

朱熹《论语集注》为挽旧注之失,指出正名的针对性,却误将名不正,则言不顺等语作为一般道理的正确性,混同于正名治国方略的普适性,忽略了首先实施正名的前提条件。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受朱注影响,称孔子的政治哲学为正名主义,并把正名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画上等号。

其实,齐景公问政。

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是要求君臣父子的行为符合各自身份,到位而不逾越本分。

这分明是正身、正行,而非正名;硬说是正名,是偷换概念;将其泛化为正名主义更是莫大误解。

误解却被普遍接受,直到1981年张岱年教授始醒悟道:以前,很多人(包括我在内)解释正名,都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正名的主要内容,这在事实上恐怕并不切合于正名的含义。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以说是循名责实,而正名是纠正名义,并不是一回事。

此论发表36年了,误解依旧充斥于各种《论语》注本和有关论著。

如能摒弃流行的偏见,则不难发现,孔子的政治哲学是崇仁尚德的民本主义。

政治哲学是政治与伦理的耦合体,是如何获得美好生活和良序社会的理性反思与实践智慧。

史记孔子世家读后感

史记孔子世家读后感

史记孔子世家读后感《史记·孔子世家》是司马迁所著的中国古代纪传体通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编年体通史。

作为孔子的经历和思想的专门记述,这部史书对于了解孔子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与传承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读完《孔子世家》,我不禁为孔子所倡导的儒家思想的伟大和他个人的思想深度而感叹,也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孔子世家》通过详细记载了孔子的生平、教育和思想,揭示了孔子对于政治、道德、教育等方面的独特见解。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对人伦道德的追求,对修身立德的重视,深刻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

他不仅关心人伦与政治,还关注个体的修养和道德修养,力图通过个体的修养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孔子世家》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视。

孔子提倡“仁者爱人”的道德观念,认为人应该以仁爱他人为基础,以友善亲切待人,以人伦道德来调整人际关系。

他强调君臣、父子、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上下级、老幼之间的敬爱与尊重。

这种以仁爱他人作为基础的道德观念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最重要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另外,孔子在思想上主张“中庸之道”。

他认为凡事都应该有所度,不可偏激或过分,从而达到和谐和平。

他主张人应该保持中道而行,不偏不倚地发展个性特长,也不过分追求功利或名利。

他认为只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达到和谐稳定的社会状态。

这种“中庸之道”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石,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此外,《孔子世家》中也记载了孔子的政治观。

孔子主张君主制度,并强调君主应该具备仁德和智慧,才能为民众做出正确的决策,保证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

孔子追求的是一种理想的治国模式,他相信通过道德教育和正确的政策,可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的福祉。

这种政治观念对于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思想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读完《孔子世家》后,我对孔子的人物形象和思想深度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史记孔子世家观后感古代思想家与教育家的智慧

史记孔子世家观后感古代思想家与教育家的智慧

史记孔子世家观后感古代思想家与教育家的智慧《史记》是西汉刘向所著的史书,其中有一个名为《孔子世家》的篇章,记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事迹和思想。

通过阅读这篇篇章,我深深感受到了古代思想家与教育家的智慧和他们对人类文明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在中国乃至亚洲的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人类的伦理、政治和教育等,这些问题至今仍然是我们所关注和探讨的。

他通过《论语》这一著作对他的思想进行了系统化的总结和阐述,而这其中的精髓也在《史记》中有所体现。

在《孔子世家》中,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不仅仅是因为他具备着非凡的智慧和学识,更是因为他用自己的思想和教育理念改变了世界。

他提倡的“仁爱”、“忠诚”、“中庸”等思想观念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仁爱”是孔子思想中最为核心和重要的概念之一。

他认为,人类应该心怀仁爱之心,以和平、宽容和包容来对待他人。

这一思想观念不仅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诠释,更是一种道德伦理的追求。

孔子本人也是以身作则,他对待学生和弟子都是一视同仁的,不分贵贱和地位的高低。

这种思想影响了中国人民的道德观念,使得中国成为一个注重和谐和共融的社会。

孔子强调“忠诚”和“中庸”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们应该对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忠诚,不负责任的言行将会对社会秩序产生破坏。

同时,他主张保持中庸之道,即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保持平衡,避免偏激和过度。

这种思想观念至今仍被视为对于如何处理事务的指导原则,被广泛应用于社会、政治和商业领域。

除了思想观念以外,孔子在教育方面也有着杰出的贡献。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知识能力,他认为教育是塑造人的一切的基础。

他提倡的“以德育人”、“学以致用”等理念至今仍然是中国教育的核心价值观。

孔子的智慧和思想观念在古代中国影响深远,甚至扩展到东亚地区。

他的思想观念成为了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共同价值观,并对东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结合《史记·孔子世家》围绕孔子思想主张撰写一篇历史论文

结合《史记·孔子世家》围绕孔子思想主张撰写一篇历史论文

结合《史记·孔子世家》围绕孔子思想主张撰写一篇历史论文《孔子世家》是的《史记》中篇幅较长的一卷,讲述了孔子多舛、漂泊不得志的一生,6通过对其语言的大量描写突出了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高尚品德。

但孔子为人又不迂腐,有时他也不会遵守自己订下的约定,因为他认为“要盟也,神不听”,这和后世那些迂腐的儒生大不相同。

同时,孔子是有大才的:“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季桓子叹道:“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于孔子,故不兴也”。

可就是这样一位圣贤,却始终未一展奇才,周游列国终生不得志。

鲁国大乱后,孔子来到齐国,齐景公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政在节财”的回答让景公很满意,“将欲以尼溪田封孔子”。

这时进言说“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

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

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

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

此后齐景公虽然不再询问“礼”,但还是愿意留住孔子。

这时齐国大夫企图谋害孔子,孔子听说此事。

齐景公说:“我老了,不能用你了。

”孔子就上路齐国,回到鲁国。

之后,鲁定公任命孔子为中都宰,经过一年的,四处都来效法他。

孔子由中都宰升任司空,又由司空升任大司寇。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由大司寇代理国相事务,把鲁国治理得很好。

齐国人闻悉鲁国的情况后感到恐惧,大夫黎鉏提议:“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挑选齐国初中漂亮的女子八十人,全都穿上华丽服装而跳起《康乐》舞蹈,连同有花纹的马一百二十匹,馈赠给鲁国国君。

季桓子沉迷女乐,孔子看不下去,就出走到了卫国。

在卫国时,有人向卫灵公说孔子的坏话。

卫灵公派大夫公孙余假频繁出入孔子住所。

孔子害怕得罪卫灵公,居住了十个月,离开卫国。

孔子游历了几个国家后又回到卫国,可此时卫灵公年老,懒于理政,没有任用孔子。

从《论语》看孔子的从政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从政思想
山不 狃 和叔 孙 辄 占领 了费 ,并 且 据 费 以叛 ,攻 打
国实行腐化政策 ,以离间鲁君 以及三桓与孑 L 子 的
关 系。齐 国的计 策成功 了 ,加 上孑 L 子 “ 隳 三都 ” 过程 中与三桓隐藏 的矛盾 ,孔子在鲁 国也就难 以 再受到重用 。于是 ,孔子终于离开 了鲁 国。孔子 离鲁在定公十三年春天 ,距离孔子为 中都宰 ,仅
以大司寇 的身份摄行相事 ,随同定公会齐于夹谷 。
这是孔子仕宦生涯 中最重要 的事情之一 。在夹谷 之会 上 ,孔子据 “ 礼 ”力争 ,不仅捍卫 了鲁 国尊 严, 保卫 了鲁君 , 并且还使齐景公归还 了齐 国侵 占
鲁 国 的 郓 、汶 阳 和龟 阴之 田。这 是 很 了不 起 的功
行 促进 了鲁 国社 会的进步 ,齐国对孔子就更 加忌 惮 了。孔子 “ 与闻国政三月” ,政治清明 ,民风淳 朴, “ 粥羔豚者弗饰贾 ;男女行者别于涂 1涂不 拾遗 ;四方之宾客至乎 邑者不求有 司,皆予之 以 归” ( 记・ 孔子世家》 ) 。这样 的局面让齐 国很 不安 ,甚至感觉到 了威胁 。于是 ,齐 国开始对鲁
大 概夹 谷 之会 以后 ,齐 国就 对 孔 子 十分 痛 恨 , 而随着孑 L 子 在 鲁 国 得 到 重 用 ,一 些 政 治 主 张 的实
年 ,四方 皆则之 。由中都宰为 司空 ,由司空为
大 司寇 。 ”孔子大 约在定公 九年担任 鲁 国 “ 中都
宰” ,治 理 一年 “ 四 方 皆则 之 ” 。定 公 十 年 ,孔 子
“ 臣子”是孔子最重要 的社会角色 ,可以说 , 孔子有大半生的时间都在为做好这个角色而努力 , 希望位极人 臣并有所作为 。然而孔子真正得 以为
人臣的机会却少之又少 ,时间也很 短暂 。 《 史记 ・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孔子出生在春秋末期的鲁国陬邑,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那么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的政治主张,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的政治主张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的政治主张对以往传统的政治思想文化,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吸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新的领域,形成以“仁”、“礼”为中心的政治主张。

孔子政治主张下的“仁”:仁者爱人。

仁者的爱,是大爱,包含一切的美德。

爱自己、爱他人、爱国家。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平友善,大家相亲相爱,互帮互助。

“仁”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义务,在享受到别人关爱帮助的同时,也要学会对身边的人进行回馈。

最重要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实施仁的同时不能把自己不想要的、不好的事物或思想强加于人。

孔子政治主张下的“礼”:克己复礼。

懂得克制自己的行为,在礼的范围内做规范的事,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学识、有内涵的人。

孔子的礼是多方面的,有对个人的礼,有对君臣的礼,又有对国家的礼。

万变不离宗,礼先源自于对自身的要求及约束,只有约束小我才能进一步约束大我。

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孔子,拯救和恢复西周的“礼”一直是他的梦想和追求。

他主张“以礼治国”,以礼治人,以礼服人,反对“法治”,反对严苛的政治制度和各类刑法,他相信道德的力量比刑法更有说服力,更能使人民信服。

德治的政治思想一直是孔子所推崇的。

孔子的属相孔子是生于春秋时期,是我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从开创了私人讲学到风气,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当然位居现代,他的身世之谜自然成为了众人所好奇的一面。

据历史上记载,孔子从出生到他去世一共有73年,虽然历史上有过许多的争议,但现在已经基本确定,他的生卒年为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生于公元前551年。

若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辰《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

若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该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再接着换算下来,可以得出孔子生肖应该是属狗的。

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正名主义,还是民本主义《论语·子路》篇“正名”一章,古今注解多误。

要廓清误解,须弄清其师徒对话的历史背景。

此章应系哀公六年公元前4,其中“卫君”乃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太子蒯聩之子。

据《左传》,太子蒯聩谋刺南子不成,投靠了其父仇敌赵简子。

哀公二年前493年卫灵公殁,赵简子企图送蒯聩归国继位以控制卫国;忠于灵公的大臣拥立公孙辄继位,拒蒯聩于卫晋边界的戚邑,形成了表面是卫出公父子争国,实乃卫以齐鲁为后援抵御晋国干涉,长期相持不下的局面。

哀公六年孔子自楚返卫,所言“正名”,正是针对卫国君臣父子名分紊乱之局。

汉儒郑玄、北宋邢昺注“正名”为“正百事之名”“百物之名”,显然大而无当。

朱熹《论语集注》为挽旧注之失,指出“正名”的针对性,却误将“名不正,则言不顺”等语作为一般道理的正确性,混同于“正名”治国方略的普适性,忽略了首先实施“正名”的前提条件。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受朱注影响,称孔子的政治哲学为“正名主义”,并把“正名”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画上等号。

其实,“齐景公问政。

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是要求君臣父子的行为符合各自身份,到位而不逾越本分。

这分明是正身、正行,而非正名;硬说是正名,是偷换概念;将其泛化为“正名主义”更是莫大误解。

误解却被普遍接受,直到1981年张岱年教授始醒悟道:“以前,很多人包括我在内解释正名,都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正名的主要内容,这在事实上恐怕并不切合于正名的含义。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以说是‘循名责实’,而正名是纠正名义,并不是一回事。

”此论发表36年了,误解依旧充斥于各种《论语》注本和有关论著。

如能摒弃流行的偏见,则不难发现,孔子的政治哲学是崇仁尚德的民本主义。

政治哲学是政治与伦理的耦合体,是如何获得美好生活和良序社会的理性反思与实践智慧。

先秦民本思潮蔚为大观,上古典籍颇有记载。

孔子汲取前人政治思想精华,标举仁学的旗帜,对政治的目的、规律、规范、为政方略、理想的政治生活有深刻论述,其政治哲学含蕴丰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政治思想
在孔子看来,在政治上能成就霸业的人必是贤能之君子,遵从礼制,以德治国,如齐景公问政孔子秦国为何国小处辟却能成就霸业时孔子回答:“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秦国虽然小,但其志向远大;地方虽偏僻,但行为正直。

从监狱中启用百里奚,并授予大夫爵位,和他谈论了三天,把国家大事交给他。

在孔子看来,这样正直贤能的国君是有做王的品质的,遵循正统的君王之道,必能成大业。

从其他的几段材料中也不难看出: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

孔子认为在一个社会中,等级制度必须严明区分,国家的安定和富强建立在稳定的社会秩序上,百姓遵守三纲五常则天下大治大同。

与此同时,孔子是主张勤俭节用的,可以说孔子同样是重视政策的现实效用性的,也是孔子认为的君主应具备的品德之一。

同样,孔子在政治上的主张也是为维护社会秩序而提出的,他认为:“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

”,并的确按照这样的标准去做了: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

于是叔孙氏先堕郈。

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

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

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

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

国人追之,败诸姑蔑。

孔子认为诸侯不应保留军事力量,不应有和国君抗衡的意识出现,一旦萌生就要铲除,以维护国君的政治安全。

这样的做法虽然在理论上有利于维护君主政权的稳固,但我并不认为在当时社会还未安定之时大肆削减国内军事力量的做法,毕竟一旦战争开始,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保卫国家领土的工作最终还是需要掌握军事力量的臣子们担当。

孔子的主张也许在稳定的大一统时期可以采用,但在诸侯政权动乱不堪的时期显然是有其弊端的,何况乱世多为臣子诸侯以下犯上的时期,原本就是打破了孔子所主张的君君臣臣的社会秩序,正直贤能的品质仅是对于已经统一国度,少有外患之忧,致力于治理国家内部的君主而言,而当今世下人人自危,做不了成功的阴谋家就成不了大业,孔子礼制、贤德的政治思想他们又怎么愿意采用呢?
孔子的做法便是离开他所认为不具有成为贤能国君的品质的人。

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

子路曰:‚夫
子可以行矣。

‛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

‛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

孔子遂行,宿乎屯。

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

‛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

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居卫月馀,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于是丑之,去卫,过曹。

是岁,鲁定公卒。

孔子曰:‚窦鸣犊,舜华,晋国之贤大夫也。

赵简子未得志之时,须此两人而后从政;及其已得志,杀之乃从政。

丘闻之也,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皇不翔。

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

夫鸟兽之于不义也尚知辟之,而况乎丘哉!‛乃还息乎陬乡,作为陬操以哀之。

而反乎卫,入主蘧伯玉家。

在对于孔子对诸国君的做法感到失望而后离开,不愿从事这些君主的描写中,或许司马迁是带了对于国君们“的确不贤能,的确不具完成霸业之德”与对孔子无法施展才华,实现政治理想的个人色彩在其中的。

然而造成这些很大一部分原因并非“君主不贤”,而是孔子对于“非君子不可事也”的观念的固执,以至于对君主的要求过于严苛,孔子可以说是一个在政治道路上的理想主义者,他所要求的君主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不存在的,然而理想中贤能的君主对于孔子而言是一种极大的诱惑,同时"美政"已经成为孔子的一种政治信仰,他无论如何不愿意放弃这样他明知不可能完成的追求,也只能说是一种可悲,从中国传统的"士节、操守"的角度而言孔子的确是一个坚守着自己高尚的理念,不懈地追寻理想的"君子",然而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他未免是自相矛盾的,既想得到重用,又不屑于被他所认为"不君"的君主所任用。

按他过于天真过于理想化的从政道路而言,他在政治上的失败是一种必然。

君主在这个年代之所以成为能立足的君主,其实与他们个人的修为无大关联,而关键在于他们所任用的人,任贤人智者勇士谋臣则在危急时刻不需通过他个人的素质来解决问题。

因此君主为什么还一定要严格遵照"贤能君子"的标准来对自己进行约束?只要勤于国政,致力于兵法之道,寻找让自我强大的武力就可以了,至于德治复礼之辞,如果连领土都得不到保障,又有什么必要去花费精力在得不到近期功效的自身修为上呢?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那些表面上崇尚君子之道但骨子里就是个冠了个君主名号的凡夫俗子就是这样的心理,他们也是俗人,他们也好女色好玩乐,他们也会犯错,难道这些不是人之本性吗?而孔子无法接受这些在他看来不合乎"礼"的行为,过严苛过理想化地要求想任用他的君主,是他最终无法实现政治抱负的一大原因。

孔子世家中提到孔子一行被困于荒野之中时孔子曾问三个弟子为何自己怀着高尚的主张和美好的愿望要为天下谋求大同的盛世却落到如此落魄的地步,三个人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

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贡入见。

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

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可以说子贡和颜回二人对孔子政治主张的现状是认识得透彻的,然而他们给出的对策却出现了出入。

子贡的想法是偏向现实主义的:既然老师您的主张没有办法被执政者接受,为什么不降低一些要求来顺应当下的社会呢?这样老师您就可以得到任用,施展你的才华了。

然而孔子对这样的对策并不赞同,相反他更喜欢颜回的答案:坚持自己的正确的主张,您的正确性是客观存在的,与他人是否认可又有什么关系呢?套用歌德的话来说:我告诉你治国之道,又与你有何相干?
孔子在面对自己政治道路上失败的事实,虽然接受但他在实质上仍然是选择逃避,他深知自己是必然失败的一个,但他还是只想沉浸在他那个理想化的世界中不愿跳脱开来,他深知那个崇尚周礼的完美时代早就不复存在了,但他愿意追随他心中的那一抹侥幸,相信真理总会变成永恒,德治终能成为现实。

事实上他的思想到了后世的确成为了所谓治国之道,然而到最后也只成为君主们的一种"作秀"需要:我尊崇儒家之道,君心自然是正的,自然是君子,自然是个贤能的儒君。

那真的是孔子所尊崇的治国方式吗?未必是的,他们仅是打着孔子的名号,其实质早就不是孔子所固执坚守着的理念了。

孔子的主张,到最后也只能是给人们留下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模型而永远无法实现,姑且算作人性本善,难道人人都能守住本性吗?显然这是无法实现的,就算少部分人真正保持着本性,孔子的主张的大同社会本就是设定为不存在破坏君子之道、道德礼制的人的,光存在小部分这样的人也无济于事,就算
他们坚持着自己的理想没有被世俗淹没,最终也只会走上孔子失败的循环。

因此孔子也只能成为一个可悲的理想家,成为"空想社会家"
与孔子几乎处在同一时期的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其实在政治上的观点与孔子极为相近:强调等级,注重道德,社会和谐。

然而他和孔子最大的差别便是柏拉图注重"外在力量"--法律的制约作用,而孔子主张以"内在力量"---个人内心修为、道德观念的制约。

相比之下,柏拉图的方式执行力和可控性更强,道德与个人修为此类内在的力量原本就是一种主观的意识,与人的行为相比,根本无从着手,唯一的途径就是教育,无法像法律的制约来的更准确,更实际。

难以实施与控制的途径,也是孔子政治道路上不得志的原因。

孔子没有认识到,随着人的认识不断增长,人的质朴与纯真也随之消退,他总是以善的一面来看待人,却在不自觉中包庇了他们的恶,人是何等的下贱,越是包庇越会助长,他仅看见人最初时的样子却忘了人的善变,有多少人能把持本心呢?纵观历史也寥寥无几。

一言以蔽之,孔子有思想,但他不是个政治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