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物的社会》课堂教学实录
教案设计:《作为生物的社会》
教案设计:《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内容: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作为一个生物体系的概念。
通过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发展的生物学基础,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社会与生物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生物学基础。
2. 培养学生分析社会现象时,能够从生物角度进行思考。
3. 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发展的生物学规律。
三、教学内容1. 社会结构的社会生物学基础社会等级制度的生物学解释亲缘关系与社会结构的关系2. 社会关系的社会生物学基础社会行为的生物学机制社会冲突与合作的生物学基础3. 社会发展的生物学规律社会演化的生物学机制社会发展的生物学限制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生物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社会现象,引导学生从生物角度进行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以及提出的观点。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案设计:《作为生物的社会》六、教学内容(续)4. 社会生物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社会政策制定中的生物学因素社会问题的生物学解决方案七、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从生物学角度提出解决方案。
2. 案例研究:挑选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社会生物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八、教学内容(续)5. 社会生物学与人类未来发展生物学视角下的社会发展预测生物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潜在应用九、教学策略1. 预测与展望: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预测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
2. 技术应用探讨:探讨生物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潜在应用,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思考。
十、教学总结与展望1. 课程回顾:总结本课程所学的社会生物学概念、理论和应用。
2.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3. 未来学习建议:为学生提供关于社会生物学进一步学习的建议和资源。
教案设计:《作为生物的社会》
教案设计:《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社会是由生物组成的,每个成员的行为和相互作用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2. 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意识到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3. 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社会的生物组成及其相互作用。
2. 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
2. 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与生物的关系,阐述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社会现象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作为生物的社会》。
2. 案例素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现象案例。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一、引言: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作为生物的社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二、社会的生物组成:讲解社会的生物组成,阐述不同生物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
三、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分析个人行为如何影响社会,如传染病在社会中的传播等。
四、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社会现象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
五、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社会现象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六、社会生物学原理:1. 介绍社会生物学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
2. 讲解社会生物学中的关键概念,如社会结构、社会行为、社会动态等。
3. 引导学生理解社会生物学对社会现象的解释能力。
七、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1. 探讨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包括遗传、神经生物学和内分泌系统等。
2. 分析不同生物的社会行为模式及其生物学机制。
3. 让学生了解社会行为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八、社会结构与生态系统:1. 讲解社会结构如何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2. 探讨社会结构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包括生物间的竞争、合作和共生等。
3. 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结构对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设计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物社会的概念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物社会的概念、特点及其与人类社会的联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生物社会现象。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生物学知识,思考一下生物与社会有什么关系?2.引导学生举例说明生物与社会的关系,如:植物与生态环境、动物与人类生活等。
(二)新课讲解1.讲解生物社会的概念:生物社会是指由一定数量的生物个体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它包括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
2.讲解生物社会的特点:a.生物社会具有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等。
b.生物社会具有层次性:从个体到种群、从种群到生态系统,形成了不同的层次。
c.生物社会具有动态性:生物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如物种的演替、生态系统的演变等。
3.讲解生物社会与人类社会的联系:生物社会为人类社会提供了物质资源、精神资源、环境资源等,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三)案例分析a.森林火灾对生物社会的影响。
b.大规模捕捞对海洋生物社会的影响。
c.城市化进程对生物社会的影响。
(四)课堂小结1.请同学们谈谈对本节课生物社会知识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a.人类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生物资源?b.人类应该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2.下节课分享你的思考成果。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生物社会的概念、特点及其与人类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对生物社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生物社会现象,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
但在课堂小结环节,学生的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由于课堂时间紧张,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调整教学节奏,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表达。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在讲解生物社会的概念时,重点强调它是由生物个体组成的整体,并且这个整体具有超越个体的特性。
高三下册语文教案:作为生物的社会5篇
高三下册语文教案:作为生物的社会高三下册语文教案:作为生物的社会精选5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的社会概念,认识生物社会的重要性。
2.认识不同生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并探究其形成的原因。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够分析生物社会现象,并做出合理的判断。
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描述和表达关于生物社会的观点和见解。
教学重点:1.理解生物社会的概念和特点。
2.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并探究其形成的原因。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够分析生物社会现象,并做出合理的判断。
教学难点:1.分析生物社会关系的形成原因。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够分析生物社会现象,并做出合理的判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生物社会的相关实例。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主题(5分钟)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生物社会的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生物社会有什么了解?我们身边有哪些生物形成了社会?这些社会是如何形成的?Step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生物社会的概念和特点,生物社会是指一定数量的同种或不同种生物在一定地域内以一定形式和一定规模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社会群体。
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社会的形成原因:生物社会的形成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结果,通过合作和互惠互利的关系,生物可以共同提高生存能力和繁衍后代的机会。
Step 3 生物社会关系的探究(1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物社会的实例,如蚂蚁、蜜蜂、狮群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社会关系的形成原因。
学生可以讨论以下问题:为什么蚂蚁会形成复杂的社会结构?蜜蜂是如何协作建造蜂巢的?狮子为什么会形成群体?等。
Step 4 观察实践(15分钟)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观察或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观察一些生物社会关系的现象。
例如,观察蚂蚁在寻觅食物和建造巢穴时的协作行为,观察狮子在狩猎中的团队合作等。
Step 5 总结归纳(10分钟)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生物社会具有哪些特点?不同生物之间的社会关系有哪些?这些社会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给出自己的回答。
作为生物的社会(湘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作为生物的社会(湘教版高二必修)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作为生物的社会(湘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作为生物的社会(湘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理解生物在社会中的互动关系;2) 了解基本的生物社会结构及其特点;3) 掌握生物在社会生存中的适应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
2. 能力目标1) 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2) 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精神,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关爱、热爱自然的情感,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 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严谨治学的品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时:“个体的生存方式”1. 观察细节,获取信息2. 了解关于自然界中生物的数量和竞争的关系3. 通过比较,归纳国内外著名生态学家的研究成果第二课时:“群体的生存方式”1. 通过实验,了解群体活动的特点2. 分析群体的种类及其产生的条件3. 了解动物群体的行为特征及其调节机制第三课时:“人类的社会化行为”1. 分析人类与动物的相似性和差异性2. 了解人类的社交行为及其与生命的关联3. 分析人类的价值观、伦理道德及其实践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述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点。
2. 课堂讨论法: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
3.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投影仪、电脑等。
2. 项目实验相关的材料:鱼缸、小球、玻璃钢缸等。
五、教学评估1. 开展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2. 考查学生动手实验能力,评价实验结果,提高科学研究意识;3. 通过互评、评议等方法,探究性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教师讲述法、课堂讨论法和实验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研究和实践,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教案设计:《作为生物的社会》
教案设计:《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行为的特征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生物社会行为的适应性原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社会行为的特征、生物社会行为的适应性原理。
2. 教学难点:社会行为的意义、生物社会行为的适应性原理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行为的特征和生物社会行为的适应性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生物的社会行为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社会行为的意义。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生物社会行为的适应性原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作为生物的社会》。
2. 课件:社会行为的特征、生物社会行为的适应性原理。
3. 案例材料:具体生物的社会行为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社会行为的特征和生物社会行为的适应性原理。
2. 讲解:详细讲解社会行为的特征,如合作、竞争、沟通等,以及生物社会行为的适应性原理,如群体间的互助、繁殖行为的协调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生物的社会行为案例,如蚂蚁的集体觅食、鸟群的迁徙等,引导学生理解社会行为的意义。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物社会行为的适应性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人类社会、企业管理等。
5. 总结与反思:总结社会行为的特征和生物社会行为的适应性原理,引导学生反思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社会行为特征和生物社会行为适应性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分析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 作业批改: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为学生推荐相关书籍和文章,加深对社会行为和生物社会行为适应性原理的理解。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与社会行为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观察鸟类迁徙、蚂蚁觅食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四篇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四篇《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3.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升探究能力;4.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等活动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
6.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升探究能力;2.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等活动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情景导入:同学们,每天我们都行色匆匆,你是否低头注意过你脚下的蚂蚁窝?也许在你家的附近就有很多。
你有没有发现,蚂蚁经常成群结队地忙忙碌碌?若是你扔一粒饭到它们的洞口,只要有一只蚂蚁发现,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会聚集一大群,一下就能把饭粒搬回家。
哪怕是一块大面包,它们也能很快解决。
它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团结一致,努力工作。
同学们,你觉得神奇吗?它们与我们多像,但它们能和我们一样吗?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文章,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作为生物的社会)二.作者:刘易斯托马斯是美国医学家、科普作家,同时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他的代表作品是《细胞生命的礼赞》,这部书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有关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
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
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
无怪乎自1974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18年来由好几家出版社印了二十多版,至今畅行不衰!据说年过花甲的刘易斯托马斯的名字因这一本小书而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以至于在他接连抛出后两本书时,书商都不用再作广告,只喊声“《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新著”就够了。
高三语文教案:作为生物的社会
高三语文教案: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名称: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内容:通过学习《作为生物的社会》这篇散文,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与其他生物社会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培养学生对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和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社会与其他生物社会的相似与不同之处;2. 培养学生对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探究能力;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理解散文《作为生物的社会》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2. 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与其他生物社会之间的相似与不同。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探究能力;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散文《作为生物的社会》的课文,复印件或电子版;2. 教学课件;3. 学生阅读笔记和讨论准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 你觉得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2. 人类社会与其他生物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二、阅读散文《作为生物的社会》(15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散文《作为生物的社会》,并提示他们留意作者对于人类与其他生物社会的描述和思考。
2. 学生阅读完毕后,请两三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享他们的理解和观点。
三、全班讨论(15分钟)1. 邀请几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逐一总结他们提到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2. 引导学生探讨以下问题:a. 人类社会与其他生物社会之间的相似与不同之处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相似和不同之处?b. 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人类是否应该更加尊重自然?c. 你认为作者想通过这篇散文表达什么?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邀请学生思考,并与全班分享他们对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探究。
2.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社会应该如何处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五、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1. 了解人类社会与其他生物社会的相似与不同之处;2. 学习散文《作为生物的社会》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3. 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与其他生物社会之间的相似与不同。
高中语文《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语文《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认识到人类社会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2. 掌握文章中的重要概念和术语,如“社会生物学”、“生物进化”等。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和讨论文章内容。
二、教学内容1. 文章内容概述:介绍文章的主旨、结构和主要论点。
2. 重要概念解析:解释社会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生物进化的理论。
3. 分析与讨论:分析文章中的论据和论证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问题或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论点。
3. 讲解与解析:教师对文章进行讲解,解析重要概念和论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观点。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并反思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作为生物的社会》课文文本。
2. 多媒体教学材料:相关视频或图片,用于辅助教学和提供直观感受。
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学术资料或文章,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参考。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互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阅读理解测试:设计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评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3. 批判性思维能力:评估学生在分析和讨论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1. 社会生物学复杂理论的理解:由于社会生物学涉及生物学和社会学的交叉领域,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中的复杂理论。
解决策略包括:使用生动的案例或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理论。
提供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形象化理解。
分步骤讲解,确保学生逐步掌握关键概念。
2.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可能不习惯于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批判性思考。
解决策略包括: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案设计:《作为生物的社会》
教案设计:《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社会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2. 社会行为的概念和特点3. 社会行为的意义和影响4. 社会行为的实例和案例分析5. 社会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生物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和基本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社会行为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物学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社会行为的意义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进行社会行为观察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作为生物的社会》相关章节。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PPT和视频资料。
3.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具体的社会行为实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社会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社会行为的好奇心和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社会生物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和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具体的社会行为实例,让学生分析和理解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社会行为的意义和影响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5. 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社会行为观察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 总结:对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他们对社会生物学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思考深度、批判性分析和团队合作能力。
3. 作业和练习:评估学生完成的作业和练习题的质量,检验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案设计:《作为生物的社会》
教案设计:《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社会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使学生理解生物社会与人类社会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对生物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生物社会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生物社会与人类社会的联系和区别。
3. 观察和思考生物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生物社会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的理解和应用。
2. 生物社会与人类社会联系和区别的深入理解。
3. 观察和思考生物社会问题的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阅读材料。
2. 教学PPT或黑板。
3.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种生物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物社会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生物社会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生物社会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解释生物社会与人类社会的联系和区别。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选定一种生物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讨论其特点和影响。
4. 分享和交流:每组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生物社会的重要性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生物社会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分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生物社会现象的研究深度和分析能力。
3.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所研究生物社会现象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延伸: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社会的研究和实践。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实验室或研究机构,让他们亲身体验生物社会的研究过程。
3. 开展生物社会主题的研究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问题并进行深入研究。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讲解是否清晰易懂,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作为生物的社会》课堂实录
《作为生物的社会》课堂实录师:请大家把书翻到第60页,把课文简单地看一下,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然后再思考一下整体表达什么意思。
阅读时注意一下作者的笔调是什么样的。
6分钟后。
师:有没有人看好啊?嗯,这段文字不难是吧?同学:不难。
师:下面大家相互交流一下,把你所看到的,所想到的,和其他同学一起切磋一下,然后我们在一起再共同探讨一下。
教师与同学一起交流师:好,我先问一下大家,就是你阅读这篇课文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啊?同学:没有。
师:没有啊?同学声杂然。
师:啊?钱焱(举手示意):就是说,一个群体它如果有几个级层的话,……它们就很难显示它们的智慧,但是,如果数量达到一定的程度的话,群体的智慧就显现出来了。
师:这个是不是个别现象啊?钱焱:不是。
师:你怎么认为它不是?钱焱:因为作者举了很多例子……师:举了哪些例子?钱焱:蚂蚁的建筑蚁群,蚁丘,还有它们搬运食物,获取食物,还有蜜蜂建巢和它们分开,成两个蚁群……师:建巢和分群是吧?还有呢?钱焱:还有许多……师:还有哪些?钱焱:……菌的。
师:那字念什么啊?钱焱:zhān。
师:“zhān”?“nián”是吧?黏(nián)菌是吧。
还有呢?钱焱:鲱鱼。
师:还有鲱鱼是吧?钱焱:还有……师: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征啊?同学议论。
师:关于集体社会的一些特征是吧,还有没有其他的一些体会?你突然对课文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或者说,课文对我们的经验呢,有一种冲击,是吧?师:还有没有啊?就是说,我们作为生物的社会啊,那我们是不是作为生物的社会啊?师:还有没有其他的一些说法?噢,就是说看了之后,我们有一些感触。
带着经验和感触,作为一个群体的活动,而显示出一种强大的力量。
不仅仅在个别生物群上存在,而且在很多生物群体上都存在。
像蚂蚁啊,还有蜜蜂是吧,还有黏菌……钱焱:鲱鱼。
师:还有鲱鱼,这一类的,它们身上都存在。
当它们作为一个群体而存在的时候,它显示了强大的社会生存能量,是吧?书上讲,它显示了强大的智慧,是吧?【以上为“文本基本信息梳理”】师:我们再看看第60页。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实录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实录《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实录一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下!。
有一位科学家曾经这样描绘一个聚会的场景,他是这样描绘的(PPT屏显),他们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如离子式的振动,碰上一些急匆匆来回乱窜的个体,碰碰触角,交换一点点信息。
每隔一段时间,那群体都要抛出像钓鱼般的'鱼线一样,准确无误地抛出一个长长的单列纵列。
师:同学们,这一场景描写的是人还是生物啊?生:生物、人、生物和人。
师:好,看来,答案挺多的。
的确,这是科学家刘易斯托马斯在《作为生物的社会》这篇科普文的开头描写科学家们聚会的场景。
写人还是写生物难以分辨,因为人和动物真是太像了。
同样,生物和人也真是太像了。
(始终面带微笑,声音洪亮,感情饱满)师: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生物和人的行为相像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3——10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绘的?(鼓励学生读,注明重音,停顿)师:下面请大家读出文中描绘生物像人的句子?生:诵读……师:作者用写人的语言来写生物,语言风格如何?生:幽默、风趣师:这样写有怎样的用意呢?生:……师:嗯。
很好!有目的、有组织。
还有哪位同学补充的?师:大家来看第5段,请同学吧第五段读一下师:“不过,似乎,还,只有”作者用这3个关联词有何深意?PPT展示关联词:1、蚂蚁:不过是……只有……才2、白蚁:……也……3、蜜蜂:既是……又是……4、细胞:起初……然后……5.、鲱鱼:以至于(让学生读关联词)师:同学们觉得这些词语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呢?生:敬佩(其他同学补充)PPT:三句话1、一只独行的蚂蚁……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2、四只或十只蚂蚁凑到一起……这似乎还是瞎猫撞着死老鼠的事3、只有当你观看聚在蚁丘边的……你才看见那整个活物师总结:一只蚂蚁的力量很小,四只或十只还是很小,千万只蚂蚁聚在一起那力量就是无穷。
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
作者认为蚂蚁只有汇集成群,才能产生更大的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生物的社会》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是文理兼修全面发展的人才,上课前,我想请教大家其他学科的两个问题。
首先是政治历史方面的,什么是社会?
生:有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生:还可以泛指由于共同物资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
师:由此看来,人群应是构成社会不可缺少的因素。
师:现在老师再问一个生物学上的简单问题,什么是生物?生物包含哪些大的方面?
生:生物是自然界中所有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能力的物体。
生: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等。
师:大家知道人类是有社会性的,那么其他的生物也能组成社会吗?今天我们学习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托马斯•刘易斯的《作为生物的社会》。
二、理清文章思路
师: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请大家再次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哪些段落重在写人类社会,哪些段落重在写其他生物的社会?
生:3—10段重在写其他生物。
生:1、2段和11、12、13段重在写人类。
师:文章的层次清楚了没有?
生:清楚了,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三、具体研习课文
师:文中提到了人以外的哪些生物?
生:蚂蚁、白蚁、蜜蜂、粘菌细胞、鲱鱼以及其他鱼类。
师:作者在写到这些生物时,往往从个体与群体两方面做比较分析。
说一说个体的少数的生物行动有什么特点?群体生物行为又有什么特点?
生:个体的生物体并不拥有多大智慧,集体的生物团队才更有智慧。
师: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现这一特点?(以第五段为例)
生:比如第5段,一只独行的蚂蚁连有什么头脑也谈不上,四只或十只蚂蚁就有点意思,数千蚂蚁聚集群体时,你看到它思考、筹划、谋算。
师:从生物的社会中,我们可以发现生物在哪些方面跟人类社会有相似性?
生:比如第3段,表明蚂蚁的社会与人类相似,也有战争和奴役,它们也交换信息。
师:请同学们将第三段齐读一遍。
生:(读第3段)
师:“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这一句如何理解?
生:用夸张的语言说明蚂蚁的社会行为太接近人类了。
师:作者为什么说“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
生:自然表明蚂蚁的行为与我们相似。
师:为什么承认这一点让人为难呢?生物学家愿意承认吗?人类社会愿意承认吗?
生:根据上一段内容“昆虫群居的活动跟人类事务总有点联系,那在生物学界将是相当糟糕的态度”,可想而知,我们不愿意也不敢承认这一事实。
事实与心理的矛盾让人为难,讽刺了人类的自大心理。
师:其他地方还能体现与人类活动相似的地方吗?
生:老师,我认为6、7段蚂蚁在筑巢、觅食时能思考,有智慧,像人类社会一样,有组织有纪律,仿佛有人指挥一样。
生:粘菌和鲱鱼的生长繁殖同人类一样,经常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同步活动,让我想到人类的舞蹈。
师:作为群体的生物,也是具有社会性的。
它们在很多方面与我们人类社会是相似的。
反过来说,人类的行动也像生物的社会。
齐读一、二两段。
生:(齐读)
师:人类是如何看待生物社会的?
生:人类认为昆虫好像是外星生物。
它们的行为绝对是有异于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
它们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
假如我们想从他们的活动中看出什么显示人类特点的东西,那就是违反科学。
师:生物非生物,竟是小机器,而且还打着科学的幌子,作者对某些生物学家和书籍作者持怎样的态度?作者对其他生物持怎样的态度?
生:作者讽刺和嘲弄愚见,反对把人和群居动物看作是完全不同的。
人的自尊自大没有必要。
人类应该尊重其他生物,也汲取它们社会形态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师:当生物组成“社会”时,似乎就具备了力量和智慧,就拥有了个体生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而人类是所有群居动物中最具有社会性的。
是否就更加具备这种联合的智慧呢?请朗读11-13段。
生:(朗读)
生:“我们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
师: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句?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主张呢?
生:个人的孤独静默也许有助于一些发明创造,但这些发明创造必须融入到群体的智慧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意义。
生:人类应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人类社会的整体构建也要依赖这一智慧。
在这个意义上,人类一定要尊重生物的社会经验。
师:本文虽只是一篇科普论文,但是我们读来却并不枯燥,反而觉得饶有趣味,这是为什么呢?
生:文章运用对比,将人类的行为与其他社会的行为比照映衬,突出其相似性。
生:作者在写人的时候,如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运用拟物的手法,在写其他生物时却运用拟人的手法,文章显得生动而有趣。
生:语言幽默风趣,化雅为俗,拉近了同读者的距离,激发了我们的阅读兴趣。
师:难怪托马斯•刘易斯的作品能够畅销不衰了。
下课后大家可以阅读他的《细胞生命的礼赞》,学会尊重其他形式的生命。
从它们的生存智慧中得到启示,来指导我们人类自身的行为和生活。
师: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