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土配方施肥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土配方施肥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一、工具准备
野外采样要准备以下工具和设备:
不锈钢取土钻、剖面刀以及卷尺、布袋、标签、表格、环刀、铅笔、测坡仪、罗盘仪、数码相机、GPS定位仪等。
二、技术准备
(一)技术队伍
按每县采样4000个,采样时间2个月计,每县应具备外业采样技术干部18—24人,可分为6—8个外业采样小组,每组3人(含乡镇农技干部1名),分别包干,定期完成采样任务。
(二)技术培训
除省级技术培训外,县级应举办技术培训班,培养一支过硬的技术队伍。
(三)技术资料
1、收集资料
包括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地详查、土壤监测、中低产田土改良、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土肥试验、秸秆还田、农业结构调整、耕作制度、作物品种、产量以及县乡(镇)基本情况等资料。还要收集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政区图、交通图、水利图、土
壤养分图等图件。
2、统一土壤分类
按照本次要求的土壤分类系统修改县级土壤分类,形成县级土壤分类系统新旧对照表(参见《测土配方施肥理论与实践》1—48页),表格形式(见表1)。
3、调整耕地面积
按照2000年统计部门公布的土地详查面积,以第二次土壤普查土种面积为基础调整为新的耕地面积,形成耕作土种面积调整表,水田、旱土分别统计。
表1 县土壤分类系统新旧对照表
4、编印外业调查表格
一是“测土配方施肥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见表2),二是“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见表3)。
表2 测土配方施肥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
统一编号:调查组号:采样序号:
采样目的:采样日期:上次采样日期:
表3 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
统一编号:野外编号:
说明:调查当年每一季作物一张表,与“测土配方施肥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联合使用,编号一致。
三、编制采样计划与点位图
1、以土种为基础进行整体布局
一个县以土种为基础进行整体布局,将当年采样数量(2000—4000个)分配到土种,小面积土种少布点,大面积土种多布点,一般应确保小面积土种采样1—3个。布点和定点要以第二次土壤普查剖面表和土壤图为基础,除特殊情况外,一般都要求采样点设置在第二次土壤普查时进行过剖面调查的地块。以利进行对比,了解地力变化情况。
2、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区域布局
一个县范围内,多存在山丘岗平地貌,山丘区耕地面积较小,而岗平区耕地面积大,不应将采样点数平均分配到每个乡镇,而应根据耕地面积大小使乡镇采样点数有多有少。由于山丘区土种较多,因而要适当增加点数。编制采样计划时,综合考虑土种、乡镇、熟制和作物品种,并形成采样计规划表(见表4)。
表4 县采样点规划表
3、充分考虑熟制
对一年一熟、一年三熟、二年三熟、二年四熟、二年五熟等耕作制度都要设置采样点,代表性和大面积熟制多设。也可依据轮作制,如稻—稻—油、稻—稻—闲、棉—油等进行布点。
4、兼顾不同作物品种
所布样点要反映不同作物品种,其中大面积作物多布点,小面积作物适当少布点。
根据以上土种、乡镇、耕作制和作物品种安排的采样点,统一反映在野外采样计划表中。
(二)绘制采样点点位图
将土壤图复制,以乡镇为单位,找到原剖面点,根据编制的采样点编号与原剖面点编号对照表,用彩笔标注采样点符号和编号,如⊙1125、⊙1200。土壤图已数字化的县,可在电脑上编制采样点点位图。
四、采样程序
(一)土地利用及土壤种类校核
找准采样点位后,首先要校核该点的土地利用形式与土壤种类是否与原来一致。如果土地利用发生了变化的(如稻田改旱作、道路、房屋等),应换点,选择附近与原来利用和土种相同的点(仍应为第二次土壤普查的点)采样,同时对土种变化情况进行登记。
因土壤改良(如开沟排水、客土掺沙、半旱式栽培、消除矿毒等)导致土壤亚类、土属、土种变化的可以不换点,但要进行登记。外业调查后,要形成土种面积变化登记统计表(见表5)。表5 县土种面积变化登记表
单位:亩
(二)确定经纬度
用GPS定位仪测定。
(三)校核土壤内外条件及相关性状
以第二次土壤普查剖面表等资料为据,对采样点相关内容进行对比校核。
1、地貌类型及地形部位
(1)地貌
在全国地貌划分的基础上,我省增加岗地地貌,形成“湖南
省地貌类型划分及指标”(见表6)
表6 湖南省地貌类型划分及指标
单位:m
洞庭湖平原一律为低平原,其它海拔40米左右以上地区出现的平原为高平原。
湖南省地貌类型划分及指标:
表6()内数字为湖南地貌划分指标。低平原与高平原,
高、中、低丘,高、中、低岗和高、中、低山等,一般难有截然的分界线,采用当地为主的地貌命名,以半径10公里以内或能见到的最高海拔山地确定地貌类型。
如低丘指标是绝对高度<500米(湖南采用100—300米),相对高度<50米,其相对高度是指丘间低平地与丘顶之差,故低丘地貌不仅指丘体本身,还包括了其间的低平地(农地)。
低山之间和低山附近的低平地(农地),都属于低山地貌类型。低山间的丘陵,丘陵间的岗地,丘陵、岗地之间的平原达到10km2以上者单独划分地貌类型,不足10 km2的归入附近地貌类型。
(2)地形部位
地貌类型一般反应土纲和土类的分布,地形部位既反应土类、业类的分布,又反应土属和土种的分布。现以地貌类型为基础,划分地形部位。
中山
A、水田:坡田、高岸田、冲田上部、冲田下部、梯田、山间峡谷、碟形田。
B、旱土:山坡上部、山坡中部、坡麓、梯土、冲垅土、碟形地。
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