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必修1):最困难考点6 铝三角的应用
2018年高考化学,“铝三角”及其应用
![2018年高考化学,“铝三角”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ab17b3703d8ce2f00662368.png)
“铝三角”及其应用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典例在线某无色透明溶液与铝反应放出氢气,该溶液中可能含有Mg 2+、Cu 2+、Ba 2+、H +、Ag +、SO 2-4、SO 2-3、HCO -3、OH -、NO -3十种离子中的若干种,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当溶液中有Al 3+生成时,溶液中可能存在:SO 2-4、NO -3、H +、Mg 2+B .当溶液中有Al 3+生成时,溶液中一定存在:H +、SO 2-4;可能存在Mg 2+C .当溶液中有AlO -2生成时,溶液中一定存在:OH -、Ba 2+、NO -3D .当溶液中有AlO -2生成时,溶液中可能存在:OH -、Ba 2+、NO -3、SO 2-3解题必备 铝三角的应用(1)判断离子共存。
①Al 3+只能存在于强酸性溶液中,不能与显碱性的物质大量共存;②2AlO -只能存在于强碱性溶液中,不能与显酸性的物质大量共存,所以Al 3+与2AlO -不能大量共存; ③加入铝粉放出氢气的溶液显酸性或碱性,与H +或OH −反应的离子一定不能大量存在。
(2)鉴别(利用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
①AlCl 3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现象为: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②NaOH 溶液中滴加AlCl 3溶液的现象为: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不溶解。
(3)分离提纯。
①利用Al 能溶于强碱溶液,分离Al 与其他金属的混合物。
②利用Al 2O 3能与强碱反应,分离Al 2O 3与其他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学霸推荐1.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B.FeCl3溶液中混有少量AlCl3:加入过量的氨水,过滤洗涤沉淀,将沉淀再用适量盐酸溶解C.Fe2O3中混有少量Al2O3:加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D.Al(OH)3中混有少量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过滤2.用下列两种方案制备氢氧化铝:Ⅰ.2.7 g Al X溶液氢氧化铝Ⅱ.2.7 g Al Y溶液氢氧化铝已知所用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均为3 mol·L−1。
高一化学铝三角知识点
![高一化学铝三角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14973b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74.png)
高一化学铝三角知识点一、铝的性质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Al,原子序数为13,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性质。
1.1 物理性质铝是一种轻质金属,其密度约为2.7g/cm³。
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常温下不磁性。
此外,铝具有较高的延展性和韧性,可以轻松地拉成细丝或轧制成薄片。
1.2 化学性质铝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但其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防止进一步的氧化反应发生。
铝在常温下与大多数非金属元素不发生反应,但在高温下可与氧、硫、卤素等反应。
此外,铝还可以与一些酸性或碱性溶液发生反应。
二、铝的三角知识点在化学学科中,铝的三角知识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2.1 铝的制取铝的制取主要有金属铝的电解法、铝矾土的热法和金属铝的热还原法等几种方法。
其中,金属铝的电解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工业制取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以氧化铝为原料,溶解在氟化铝和氯化钠的混合熔盐中,通过电解进行还原,得到纯度较高的金属铝。
2.2 铝和酸的反应铝在与酸反应时产生的产物取决于所用酸的类型。
在与多数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硫酸)反应时,铝会被酸溶解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而当与氧化性酸(如硝酸)反应时,铝会被酸氧化生成相应的盐和氧气。
2.3 铝的氧化反应铝与氧气反应产生的氧化物是氧化铝,化学式为Al2O3。
这种氧化物具有很高的熔点和热稳定性,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能够有效地保护铝材表面免受进一步的氧化侵蚀。
2.4 铝的还原反应铝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被一些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
例如,当铝与铜(II)离子反应时,铜(II)离子被还原为铜金属,而铝本身被氧化为铝离子。
2.5 铝的应用铝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由于其轻质和良好的延展性,铝被广泛用于制造航空器、汽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结构部件。
此外,铝还在建筑、电子、包装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三、总结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具有轻质、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物理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件 “铝三角”的转化关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件 “铝三角”的转化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9ae5f407fd5360cba1adb44.png)
“铝三角”的转化关系
(2 ) 沉淀Al(OH)3物质的量为: 3.12g/78g/mol=0.04mol Al3+为0.05mol 1)若Al3+过量,耗NaOH 0.04×3=0.12mol a=2.4mol.l-1 2)若Al3+完全沉淀, Al(OH)3为0.05mol ;耗NaOH 0.15mol, 溶解0.01mol Al(OH)3需NaOH 0.01mol, 共需NaOH 0.16mol ∴a=3.2mol.l-1 从上面的解题过程可以看出,关键是明确化学原理,掌握Al3+ 与OH- 、AlO2-与H+量的相互关系,再进行综合分析。 可见Al3+、Al(OH)3 、AlO2-之间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无论题型 怎样变化,只要掌握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讲就能迎仞而解。
“铝三角”的转化关系 2、 Al(OH)3的制取问题
从“铝三角”可知,制取Al(OH)3的较好途径有:
Al3++3NH3· H2O = Al(OH)3↓+3NH4+
注:不能用强碱
AlO2- +CO2(过量) +2H2O = Al(OH)3↓+HCO3-
注:不能用强酸
“铝三角”的转化关系
例:某无色溶液可能由Ba(NO3)2、MgCl2、KOH、 KHS、Al2(SO4)3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在此溶液中 逐滴加入稀HNO3,先产生白色沉淀,而后白色沉淀又会溶 解,则该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上述物质中的 溶于水得到的。其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是 。 【解析】由“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NO3,先产生白色沉淀, 而后白色沉淀又会溶解”可得溶液中含AlO2-,并由Al3+和过 量OH-反应得到,因此溶液中所含的溶质为KOH(过量) Al2(SO4)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3++4OH-= AlO2-+2H2O
铝三角关系
![铝三角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e80592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79.png)
铝三角关系铝三角关系是指由铝和其他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铝作为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本文将从铝与其他两种元素的化合物的合成、性质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铝三角关系的合成铝与其他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多种合成方法获得。
常见的合成方法包括化学反应、热处理和物理沉积等。
例如,通过铝与氧气的化学反应可以得到氧化铝;通过铝与硫的反应可以得到硫化铝。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高温下将铝蒸发沉积在其他元素的表面来合成铝合金。
铝与其他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多种性质。
首先,这些化合物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这归功于铝本身的良好导电性和导热性。
其次,铝化合物往往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硬度,这使得它们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磨性。
此外,铝化合物还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光学性质,如氧化铝的白色和透明性。
三、铝三角关系的应用铝与其他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铝合金作为一种轻质高强度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建筑等领域。
其次,铝氧化物作为一种绝缘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的绝缘层和光学玻璃的基底。
此外,铝硫化物还可以用作催化剂和防腐剂等。
总结起来,铝三角关系是指由铝和其他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铝与其他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热处理和物理沉积等方法合成。
这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较高的熔点和硬度,以及不同的颜色和光学性质。
它们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电子器件和光学玻璃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铝三角关系的研究将进一步推动材料科学和化学工艺的发展。
高中化学铝三角优秀课件
![高中化学铝三角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0ad63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1.png)
3.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HCl、AlCl3、NH4Cl、MgCl2 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1 mol·L-1 的 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在 0~a 段加入的 NaOH 溶液与 NH4Cl 反应 B.在 b~c 段加入 NaOH 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3↓ C.在 d~e 段加入 NaOH 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4OH-===AlO- 2 + 2H2O D.在滴加 NaOH 溶液全过程中主要粒子参与反应的先后顺序是 H+、Al3+、 Mg2+、NH+ 4 、Al(OH)3
2
2.应用 (1)判断离子共存问题: ①Al3+与 OH-及 AlO-2 、CO23-、S2-等弱酸根阴离子因生成沉淀或发生相互促进 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共存。 ②AlO-2 与 H+、HCO-3 以及弱碱阳离子 Al3+、Fe3+等因生成沉淀或发生相互促进 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3
(2)判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 可溶性铝盐与强碱(如 NaOH)溶液反应,铝元素的存在形式:
13
2.向含 Na2CO3、NaAlO2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150 mL 1 mol·L-1 HCl 溶液, 测得溶液中的某几种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a 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 AlO-2 +H++H2O===Al(OH)3↓ B.b 和 c 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是相同的 C.M 点时,溶液中沉淀的质量为 3.9 g D.原混合溶液中的 CO23-与 AlO-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4
(3)进行 Al3+、AlO- 2 的鉴别 ①Al3+―N―H―3·H―2O→白色沉淀(胶状)―过―量―N―H―3―·H―2O→ 沉 说淀明不不消是失Ag+―O―H→- 沉淀消失(证明原溶液含 Al3+)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铝三角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铝三角](https://img.taocdn.com/s3/m/4933cdd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0.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学问点:铝三角铝是高中化学重要的金属,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金属材料,今日我要和大家共享的是〔高一化学〕必修一学问点:铝三角,期望能够关怀到大家好好学习并把握这局部学问,赶快学习起来吧。
高一化学必修一学问点:铝三角铝是高中化学重要的金属,主要有铝、氧化铝、氢氧化铝。
高考化学中铝的考点主要集中的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即既可以与酸反响,也可以与碱反响。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翻开铝三角主要表达了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一、单质铝(Al)铝是一种活泼金属,具有金属的共性,能够与非金属、酸、某些盐反响,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性质,可以与碱反响。
铝极易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形成铝离子:Al-3e-=Al3+。
1.铝与非金属反响铝可以与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反响,如氧气、氯气、硫、溴等,生成相应的氧化物或盐。
4Al+3O2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翻开2Al2O3;2Al+3S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翻开Al2S3;2Al+3Cl2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翻开2AlCl3;2.铝与酸反响这里所说的酸,主要指稀硫酸和稀盐酸,常温常压下,铝遇浓硫酸或浓硝酸会发生钝化,所以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
留意钝化也属于化学转变。
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3.铝与强碱反响大多数金属不与碱反响,与强碱反响,是铝特有的性质,(锌也可以发生类似的反响,了解即可)2Al+2NaOH+2H2O==2NaAlO2+3H2;对应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该反响的本质是铝首先与水反响,生成氢氧化铝与氢气,2Al+6H2O=2Al(OH)3+3H2;然后,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响,2Al(OH)3+2NaOH=2NaAlO2+4H2O。
在整个过程中,水是氧化剂,而氢氧化钠不是氧化剂。
在解答电子转移和电线桥双线桥法的题目中要留意。
4.铝热反响铝热反响是指铝在高温条件下复原金属氧化物,置换金属单质的一种反响,不是特指与铝与氧化铁的反响。
高中化学 3.2《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铝三角的关系及应用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3.2《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铝三角的关系及应用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1dd6f07bd1f34693dbef3e0c.png)
• A、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 B、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至过量 • C、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 •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 • E、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至过量
(4)物质鉴别
• 不用任何其他试剂(包括水),只用试 管和滴管,鉴别AlCl3溶液和NaOH溶液
铝三角的关系及应用
1、铝三角的关系
显酸性 Al3+
4OH4H+
AlO2显- 碱性
3OH- 3H+
H+ OH-
Al(OH)3 显 两性
2、铝三角的实质
• 定性:铝三角的转化依溶液的酸碱性 不同而进行
• 定量:铝三角的转化依电荷数或酸碱 用量配平
3、铝三角的应用
• (1)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 现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AlCl3、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现Na有OH甲,、若乙将两11瓶0m溶l甲液和,3分0 别ml是乙A混l2合(S或O4把)3和30ml 甲和110ml乙混合,均能生成3.12克沉淀,若 将30ml甲和100ml乙混合则生成6.24克沉淀。 则:
(1)甲
,乙
。
(2)两瓶溶液的浓度
为
,
。
(3)若将上述三种悬浊液混合在一起,要把 沉淀全部溶解,至少需要0.2mol/L由大 到小顺序排列
(2)判断离子共存
• 判断以下各组离子能否共存 • A、Al3+ 、OH• B、Al3+ 、H+ • C、AlO2-、OH• D、AlO2-、H+ • E、AlO2-、Al3+
“铝三角”及其应用
![“铝三角”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692ed08b52acfc789ebc95b.png)
见步步高P42 深度思考11题
- CO2 ② AlO2 适量
途径3:铝盐与偏铝酸盐反应
Al3+
AlO2-
Al(OH)3
3.图像问题 试写出各阶段离子方程式,并作出下列反应图像。
【以所加溶液的物质的量为横坐标,n【 Al(OH)3】为纵坐标)】
①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
n[Al(OH)3]
y
y
y
0
a
x
b
0
c
x 0
d
x
实验与图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C D )
A. ①和c B. ②和a C. ③和b D. ④和d
点击高考
1.有MgCl2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向其中 不断加入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物质的量与 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 液中Mg2+与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________ 1:2
1.离子共存问题
知识归纳: Al3+ 与 OH-、CO32-、HCO3-、AlO2-、S2-、HS-、ClO-、SiO32等不能大量共存 AlO2-与 H+、Al3+、Fe3+、NH4+、 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例:在某化工厂生产中要用到一种无色、可溶于水的晶体——铝 铵矾。该晶体是一种复盐,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十二水合硫酸铝铵。 向该复盐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浓NaOH溶液,将发生一系列变化。 已知 NH4+与AlO2-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会发生如下反应: NH4++AlO2-+H2O=Al(OH)3↓+NH3↑ 试回答:(1)在硫酸铝铵水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 象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变红 NH4+和A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 (2)在逐滴加入浓NaOH溶液的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有: ①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 ③白色沉淀量逐渐增多;④白色沉淀完全消失; ⑤白色沉淀量逐渐减少。 请答出各种现象由先到后出现的顺序(用序号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③ ② ⑤ ④ (3)写出滴入NaOH溶液的过程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铝三角”的图像分析及计算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讲义
![铝三角”的图像分析及计算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6e54084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e.png)
“铝三角”的图像分析及计算一、氢氧化铝沉淀的图象分析1、可溶性铝盐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图像操作可溶性铝盐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可溶性铝盐溶液至过量现象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渐少→消失无沉淀(有但即溶)→出现沉淀→渐多→最多→沉淀不消失图像离子方程式A→B:Al3++3OH-===Al(OH)3↓B→D:Al(OH)3+OH-===AlO-2+2H2OA→B:Al3++4OH-===AlO-2+2H2OB→C:Al3++3AlO-2+6H2O===4Al(OH)3↓2、偏铝酸盐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图像操作偏铝酸盐溶液中逐滴加稀盐酸至过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偏铝酸盐溶液至过量现象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渐少→消失无沉淀→出现沉淀→渐多→最多→沉淀不消失图像离子方程式A→B:AlO-2+H++H2O===Al(OH)3↓B→D:Al(OH)3+3H+===Al3++3H2OA→B:4H++AlO-2===Al3++2H2OB→C:Al3++3AlO-2+6H2O===4Al(OH)3↓3、可溶性铝盐溶液与弱碱(氨水)溶液反应的图像、偏铝酸盐溶液与弱酸(CO2)反应的图像操作向AlCl3溶液中逐滴滴入氨水或NaAlO2溶液至过量向NaAlO2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现象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沉淀不消失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沉淀不消失图像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Al3++3AlO-2+6H2O===4Al(OH)3↓AlO-2+CO2+2H2O===Al(OH)3↓+HCO-34、可溶性铝盐、镁盐混合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图像操作往等物质的量的AlCl3、MgCl2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向MgCl2、AlCl3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即将Mg、Al溶于过量盐酸所得的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现象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量增多,最后沉淀部分溶解先无沉淀,后出现白色沉淀,然后沉淀量增多,最后沉淀部分溶解图像离子方程式O→A:Al3++3OH-===Al(OH)3↓Mg2++2OH-===Mg(OH)2↓A→B:Al(OH)3+OH-===AlO-2+2H2OO→A:H++OH-===H2OA→B:Al3++3OH-===Al(OH)3↓Mg2++2OH-===Mg(OH)2↓A→B:Al(OH)3+OH-===AlO-2+2H2O5、含不同阳离子的混合盐(或复盐)与碱的反应(1)向含MgCl2、AlCl3、盐酸、NH4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图像离子方程式O→A:H++OH-===H2OA→B:Al3++3OH-===Al(OH)3↓,Mg2++2OH-===Mg(OH)2↓B→C:NH+4+OH-===NH3·H2OC→D:Al(OH)3+OH-===AlO-2+2H2O(2)把Ba(OH)2溶液逐滴加入到明矾溶液中至过量图像离子方程式O→A:2KAl(SO4)2+3Ba(OH)2===2Al(OH)3↓+3BaSO4↓+K2SO4 A→B:2Al(OH)3+K2SO4+Ba(OH)2===BaSO4↓+2KAlO2+4H2O二、常见题型类型一图像认识1、向含有盐酸的AlCl3 溶液中慢慢滴入NaOH 溶液,生成沉淀W(g)与所加NaOH 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下图,其中正确的是( )2、如图表示AlCl3溶液与NaOH溶液相互滴加过程中微粒的量的关系曲线,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①线表示Al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B.x表示AlCl3的物质的量C.③线表示Al(OH)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D.④线表示AlO-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3、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图像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图像A 向MgCl2、AlCl3溶液中(各1 mol),逐滴加入NaOH溶液B 向HCl、MgCl2、AlCl3、NH4Cl溶液中(各1 mol),逐滴加入NaOH溶液C 向NaOH、NaAlO2溶液中(各1 mol),逐滴加入HCl溶液D 向NaOH、Na2CO3混合溶液中(各1 mol)滴加稀盐酸类型二有关图像的计算1、向30mL1mol·L-1的AlCl3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4mol·L-1的NaOH溶液,若产生0.78g白色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A.3mL B.7.5mL C.15mL D.17.5mL2、现有AlCl3和MgSO4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如下图所示,原溶液中Cl-与SO2-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3 B.2∶3 C.6∶1 D.3∶13、向混有一定量盐酸的硫酸铝和硫酸镁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2mol/L的NaOH 溶液,所生成沉淀W g 与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V( mL)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溶液中c(Cl-)、c(Al3+)、c(Mg2+)之比为 ()A.1:3:1 B.1:2:1 C.1:1:2 D.1:1 :14、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2-3、SO2-4、NO-3中的几种。
高中化学最困难考点系列必修1:考点6铝三角的应用必修1
![高中化学最困难考点系列必修1:考点6铝三角的应用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981f7113ba1aa8114431d9ef.png)
考点6铝三角的应用【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铝三角的应用,涉及铝盐、偏铝酸盐及氢氧化铝之间的转化条件,特别注意铝盐与碱性溶液及偏铝酸盐与酸之间的反应,以及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对反应原理的影响。
【精确解读】Al 3+、Al(OH)3、AlO 2-之间的转化关系1.Al 3+―→Al(OH)3(1)可溶性铝盐与少量NaOH 溶液反应:AlCl 3+3NaOH =Al(OH)3↓+3NaCl (2)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AlCl 3+3NH 3·H 2O =Al(OH)3↓+3NH 4Cl 2.Al(OH)3―→Al 3+:Al(OH)3溶于强酸溶液:Al(OH)3+3HCl=AlCl 3+3H 2O3.Al 3+―→AlO 2-:可溶性铝盐与过量的强碱反应:AlCl 3+4NaOH=NaAlO 2+3NaCl+2H 2O 4.AlO 2-―→Al 3+:偏铝酸盐溶液与足量的盐酸反应:NaAlO 2+4HCl=AlCl 3+NaCl+2H 2O 5.AlO 2-―→Al(OH)3: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NaAlO 2+HCl+H 2O=Al(OH)3↓+NaCl 6.Al(OH)3―→AlO 2-:Al(OH)3溶于强碱溶液:Al(OH)3+NaOH=NaAlO 2+2H 2O特别注意:三种物质相互转化注意反应条件,特别是Al(OH)3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
【精细剖析】1.两性化合物的概念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化合物。
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的产物是盐和水的化合物才是两性化合物。
弱酸的铵盐、弱酸的酸式盐不属于两性化合物。
2.Al(OH)3的三种制备方法(1)用铝盐和氨水制备Al(OH)3,不选用强碱(如NaOH)溶液,是由于Al(OH)3溶于强碱溶液,而不溶于弱碱(如氨水)溶液。
(2)溶液中AlO 2-→Al(OH)3最好通入CO 2,而不是选用强酸,因为氢氧化铝溶于强酸,而不溶于较弱的酸。
:“铝三角”及其应用
![:“铝三角”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6b124cf3169a4517623a3d7.png)
课题23:“铝三角”及其应用【课标要求】了解常见不同类型化合物之间转化的条件和方法,认识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作用。
【考向瞭望】合金、通讯材料的化学成分、相关特性,以及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可能作为化学与社会联系的切入口进行命题。
【知识梳理】一、“铝三角”①A3++3NH3·H2O=AOH3↓+3NH4+;或A3++3OH-=AOH3↓。
②AOH3+3H+=A3++3H2O。
③AOH3+OH-=AO2-+2H2O。
④AO2-+CO2+2H2O=AOH3↓+HCO3-;或2AO2-+CO2+3H2O=2AOH3↓+CO32-;或AO2-+H++H2O=AOH3↓。
⑤AO2-+4H+=A3++2H2O。
⑥A3++4OH-=AO2-+2H2O。
另外,A3++3AO2-+6H2O=4AOH3↓(水解相互促进)。
二、应用(一)制AOH345A3++3NH3·H2O=AOH3↓+3NH4+;或AO2-+CO2+2H2O=AOH3↓+HCO3-。
(二)离子共存问题A3+与OH-、S2-、AO2-、CO32-、HCO3-;AO2-与H+、A3+、Fe3+、NH4+因发生反应或水解相互促进而不能大量共存。
(三)AOH3沉淀的有关计算1、铝盐与强碱反应(1)n A3+︰n OH-≥1︰3时:m[AOH3]=78g·mo-1×nOH-/3。
(2)n A3+︰n OH-≤1︰4时:m[AOH3]=0。
(3)1︰4<n A3+︰n OH-<1︰3时:m[AOH3]=78g·mo-1×[4nA3+-nOH-]。
2、偏铝酸盐与强酸的反应(1)n AO2-︰n H+≥1︰1时:m[AOH3]=78g·mo-1×nH+。
(2)n AO2-︰n H+≤1︰4时:m[AOH3]=0。
(3)1︰4<n AO2-︰n H+<1︰1时:m[AOH3]=78g·mo-1×[4nAO2--nH+]/3。
铝三角及应用
![铝三角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2ee7717ba1aa8114431d952.png)
⑷B对应的沉淀量为__________mol,C对应的溶液体积为
____________mL。
【巩固练习】
1.在10mL含有AlO2-离子的溶液中逐滴加入
1mol/L的盐酸,所得Al(OH)3沉淀质量和所加盐
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问:
(1)此溶液中同时含有____mol____离子;
(2)线段AM表示的意义是
【延伸·拓展】 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
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现有一定量的铝粉和铁粉的混 合物与一定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 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mol/L NaOH溶液,所加的NaOH溶液 的体积(mL)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mol)关系如下图所示。 沉淀/mol V(NaOH)/mL O A B C D E F
【典型例题】 向20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AlCl3溶液中滴入2mol/LNaOH溶液时, 得到的Al(OH)3沉淀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mL)的关系如图 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 (2)图中B点表示的意义是 (3)上述两步反应用总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4)若溶液中有Al(OH)3沉淀0.39g,则此时用去
图④ NaAlO2(mol) Al(OH)3↓(mol)
有关反应: Al3+ +3 AlO2— + 6 H2O == 4Al(OH)3↓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不变化。
5、向NaAlO2溶液中逐滴滴入AlCl3溶液至过量(如图⑤)
图⑤ AlCl3(mol) Al(OH)3↓(mol)
有关反应: Al3+ +3 AlO2— + 6 H2O == 4Al(OH)3↓
人教版高二化学《铝三角》及其应用说课稿
![人教版高二化学《铝三角》及其应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0e355bf2e3f5727a4e962cd.png)
人教版高二化学《铝三角》及其应用说课稿
从而获取新知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问题贯串课堂的始终,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获取新知。
注重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让人人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化学素质。
四.说学法根据我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教材实际,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更多地注重了指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方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使他们:听---听得明白,思----敢思敢想,想得出来,说----说得清楚,说得完整,议---都可参与,积极交流。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让尽可能多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新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引入,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始,让他们系统总结出铝三角关系和转化条件,掌握这一理论知识后,学生都很想知道他们到底在化学中有什么用?正是利用这种心理我便顺势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请。
高中 化学突破“铝三角” 建构“线型学铝”策略 学法指导
![高中 化学突破“铝三角” 建构“线型学铝”策略 学法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47e0e84b1711cc7930b7162c.png)
高中化学突破“铝三角”建构“线型学铝”策略元素化合物知识作为其他化学知识的载体,在中学化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常见的铝盐(如氯化铝、明矾等)一直是命题的热点。
Al3+、Al(OH)3、AlO2-的相互转化,应用在离子分离(如Mg2+、Al3+的分离)、共存及推断中的试题屡屡出现。
2001年开始高中化学教学采用了新教材。
不难发现铝这一节的内容与原教材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将其改编在平衡章节之后,要求学生用平衡的理念来分析。
这势必对学生这一节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同为金属的镁、铁的章节却做了大幅度的删减。
因此,大胆假设今后几年试题仍将在Al与酸反应、Al3+与碱反应,AlO2-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以及计算、图象分析等方向作文章。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往往习惯于采用“铝三角”来教学。
铝三角可以表明Al3+、Al(OH)3、AlO2-之间存在一定关联,三者之间可以通过加入酸或者碱相互转化。
然而关键的定量关系(Al3+与OH-相互滴加产物的讨论等)不能通过“铝三角”得以体现。
因为,铝三角忽略了最为关键的一点:AlO2-是Al(OH)3在OH-过量时产生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大胆提出“线型”学铝策略。
一.线型学铝概念的提出“线型学铝”策略中所谓的“铝线”,其实就是由H+ Al3+ Al(OH)3 AlO2- OH-五个粒子所构成的一条关系线。
出于H+、OH-与Al3+、Al(OH)3、AlO2-的紧密关系考虑,与“铝三角”不同,“铝线”中加入了H+、OH-这两种离子。
感觉上,粒子数的增加,使问题变的更为复杂;而实际上,只是将原本转换关系中隐藏的粒子更直观、更清晰表现出来。
二.线型学铝概念的剖析“线型学铝”基本内容可以由四句话来概括——相邻粒子不反应,相隔粒子聚中间,隔之越远越易行,所带电荷是关键。
(一)相邻粒子不反应——解决粒子间共存问题有铝元素参加的粒子间共存问题的讨论一直是会考、高考的热点,2004年的浙江省会考试卷中就有两题(第4题、第23题)涉及这一内容。
高三化学铝三角知识点
![高三化学铝三角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755e3e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4.png)
高三化学铝三角知识点铝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金属元素,具有轻、强度高、导电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铝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高三化学中与铝相关的三个重要知识点。
一、铝的物理性质铝是周期表中的第13号元素,原子序数为13,原子量为26.98。
它是一种轻质金属,密度为2.7g/cm³,熔点约660°C。
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是一种非磁性金属。
二、铝的化学反应1. 铝与氧气的反应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形成氧化铝。
当铝与氧气充分接触时,铝表面会形成一层厚度约为0.1μm的致密铝氧化膜,该膜能够保护铝不被进一步氧化。
铝与氧气的反应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4Al + 3O₂ → 2Al₂O₃2. 铝与酸的反应铝能够与许多酸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氢气。
以硫酸为例,铝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 3H₂SO₄ → Al₂(SO₄)₃ + 3H₂↑3. 铝与碱的反应铝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以氢氧化钠为例,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 2NaOH + 2H₂O → 2NaAlO₂ + 3H₂↑三、铝的运用1. 铝的合金由于铝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导热性能,常常被用于制造各种铝合金。
铝合金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和抗腐蚀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和建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铝制品铝在制造各类日常用品中也起到重要作用,例如铝箔、铝制餐具、铝制包装材料等。
铝制品具有轻便、耐腐蚀、易加工等特点,在家庭、餐饮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 铝与生物环境铝在生物环境中的存在对于生物体具有一定的影响。
高浓度的铝会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对水生生物和土壤微生物也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因此,合理管理和利用铝资源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高三化学学习中,掌握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对于理解材料科学、环境保护和工程技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高一化学-必修1-铝三角图象问题
![高一化学-必修1-铝三角图象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777fdf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7.png)
02
添加标题
Al3+ ---- 4OH- ---AlO2-
04
添加标题
AlO2- ---- 4H+ ---Al3+
1.往AlCl3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1
添加标题
Al3+ + 3OH- = Al(OH)3↓
4
添加标题
有关铝化合物的图像问题
2
添加标题
1
5
添加标题
n(NaOH)
3
添加标题
Al(OH)3 + OH- = AlO2- + 2H2O
=2Al(OH)3↓+CO32-
5
或AlO2-+CO2 +2H2O
=Al(OH)3↓+HCO3-
01
Al3+ + 3OH- = Al(OH)3 ↓
OH-+H+ = H2O
02
Al(OH)3 + OH- = AlO2- + 2H2O
n[Al(OH)3] ↓源自10.往AlCl3 HCl混 合溶液中加NaOH至 过量
5.往NaAlO2和NaOH混合溶液中加入 HCl溶液至过量
OH-+H+ = H2O AlO2- + H+ + H2O =Al(OH)3↓ Al(OH)3 + 3H+ = Al3+ + 3H2O
n[Al(OH)3] ↓
1
3 4 5 n(HCl)
添加标题
往AlCl3溶液中滴加入氨水至过量
添加标题
1
点击添加副标题
【练】《创新方案》P33实 验, P34课堂反馈
铝三角化学
![铝三角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d21842d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17.png)
铝三角化学
铝三角化学是一种新型的化学学科,它是近年来新兴的重要的化学学科之一。
它涉及原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特性和化学反应等多方面的内容,从而推动着它的发展和应用。
铝系元素的三角化学利用了铝的配位性和金属性,以及其与氧、硫、氟等无机或有机化合物的配位作用,以及铝原子的共价结合能,可以用来制备出丰富多样的功能性分子。
其中,部分金属配位物,如氯代烷基铝(AlCl3)、氧化铝(Al2O3)等,具有独特的光学和结构性质,广泛应用于许多医药、农药、农膜、防锈防潮剂等领域。
铝三角化学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可以用来合成具有多种物理、化学和生态功能特性的新材料。
目前,有许多以铝三角结构为中心的材料研究正在进行,主要是设计出能够改善生物识别、重组和转换物质的新型功能材料,以满足不同的实际应用。
比如,人们研究开发了铝三角阳离子润湿剂,它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抗霉性能,可用于消毒和抑制细菌繁殖。
此外,铝三角化学也发展出一系列高效、安全、绿色的水处理技术。
通过调节氯铝离子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有效减少水中的有机物和杂质,从而实现水的净化处理。
同时,通过利用铝的分子结构特性,可以制备抗菌剂,有效控制及消除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从而满足人们对安全饮用水的要求。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铝三角化学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
展机遇。
国内外专家学者们正在深入探索其中全新的发展和应用方向,以实现铝三角化学在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保健医疗等方面重要的贡献。
未来,铝三角化学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不同领域的发展中将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6 铝三角的应用
【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铝三角的应用,涉及铝盐、偏铝酸盐及氢氧化铝之间的转化条件,特别注意铝盐与碱性溶液及偏铝酸盐与酸之间的反应,以及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对反应原理的影响。
【精确解读】
Al3+、Al(OH)3、AlO2-之间的转化关系
1.Al3+―→Al(OH)3
(1)可溶性铝盐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AlCl3+3NaOH =Al(OH)3↓+3NaCl
(2)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AlCl3+3NH3·H2O =Al(OH)3↓+3NH4Cl
2.Al(OH)3―→Al3+:Al(OH)3溶于强酸溶液:Al(OH)3+3HCl=AlCl3+3H2O
3.Al3+―→AlO2-:可溶性铝盐与过量的强碱反应: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
4.AlO2-―→Al3+:偏铝酸盐溶液与足量的盐酸反应:NaAlO2+4HCl=AlCl3+NaCl+2H2O
5.AlO2-―→Al(OH)3: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NaAlO2+HCl+H2O=Al(OH)3↓+NaCl
6.Al(OH)3―→ AlO2-:Al(OH)3溶于强碱溶液:Al(OH)3+NaOH=NaAlO2+2H2O
特别注意:三种物质相互转化注意反应条件,特别是Al(OH)3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
【精细剖析】
1.两性化合物的概念
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化合物。
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的产物是盐和水的化合物才是两性化合物。
弱酸的铵盐、弱酸的酸式盐不属于两性化合物。
2.Al(OH)3的三种制备方法
(1)用铝盐和氨水制备Al(OH)3,不选用强碱(如NaOH)溶液,是由于Al(OH)3溶于强碱溶液,而不溶于弱碱(如氨水)溶液。
(2)溶液中AlO2-→Al(OH)3最好通入CO2,而不是选用强酸,因为氢氧化铝溶于强酸,而不溶于较弱的酸。
3.突破Al(OH)3沉淀图像三个秘诀
(1)明晰横、纵坐标含义,然后通过曲线变化特点分析反应原理。
(2)掌握Al3+、Al(OH)3、AlO-2三者之间的转化比例:
(3)明晰Al3+溶液中加碱(OH-)的几种常见变形图像,如:
图A中,n(H+)∶n(Al3+)=2∶1。
图B中,若已知原溶液中含有Mg2+。
则可推出:
n(Mg2+)∶n(Al3+)=1∶1。
图C中,若已知原溶液中含有H+和Mg2+,则可推导出:n(H+)∶n(Al3+)∶n(Mg2+)=2∶1∶1。
4.常见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1)金属单质:Al等;(2)两性氧化物:Al2O3等;(3)两性氢氧化物:Al(OH)3 等;(4)弱酸的铵盐:(NH4)2CO3、CH3COONH4、(NH4)2S等;(5)弱酸的酸式盐:NaHCO3、KHS、NaHSO3等。
【典例剖析】某同学通过系统实验探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是( ) A.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氨水,最终得到澄清溶液
B.等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得等质量的氢气
C.常温下铝与浓硝酸反应制得大量的NO2
D.AlCl3溶液加热蒸干得到无水氯化铝晶体
【剖析】A.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氨水,一水合氨不能够溶解氢氧化铝,所以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铝沉淀,最终不会得到澄清溶液,故A错误;B.等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的物质的量相等,反应后生成了铝离子,铝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反应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及质量
一定相等,故B正确;C.由于在常温下铝与浓硝酸发生了钝化,阻止了反应的进行,不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氮,故C错误;D.加热氯化铝溶液,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氢,而氯化氢具有挥发性,加热氯化铝溶液得到了氢氧化铝沉淀,最终蒸干得到氢氧化铝,灼烧得到的是氧化铝,故D错误;故选B。
【答案】B
【变式训练】A、B、C、D、E五种化合物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常见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澄清溶液,C为难溶的白色固体,E易溶于水.若取A溶液灼烧,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片)
(1)写出化学式:A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KAlO2,B为Al(OH)3,C为,D为AlCl3,E为NaAlO;
(2)A→B的反应为AlO2-和Al(OH)3的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A→D的反应为AlO2-和Al3+的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4H+=Al3++2H2O。
【答案】(1)KAlO2;Al(OH)3;A12O3;AlCl3;NaAlO2
(2)AlO2-+CO2+2H2O=Al(OH)3↓+HCO3-;AlO2-+4H+=Al3++2H2O
【实战演练】
1.下列各组物质能相互反应得到Al(OH)3的是( )
A.铝跟NaOH溶液
B.Al(NO3)3跟过量的NaOH溶液
C.Al2O3和热水
D.Al2(SO4)3溶液跟过量的氨水
【答案】D
2.下列操作可得纯净Al2O3的是( )
A.向NaAlO2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后,蒸干并灼烧
B.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后,过滤并灼烧
C.向AlCl3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AlO2溶液后,蒸干并灼烧
D.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并灼烧
【答案】B
【解析】A.向NaAlO2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硫酸钠,蒸干并灼烧,得氧化铝和硫酸钠;B.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后,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过滤得氢氧化铝并灼烧得氧化铝;C.向AlCl3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AlO2溶液后,得氢氧化铝和氯化钠,蒸干并灼烧得氧化铝和氯化钠;D.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生成偏铝酸钠和氯化钠,得不到氢氧化铝.综上反述:A、C项所得到的Al2O3中还分别含有Na2SO4和NaCl;D项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得不到Al(OH)3沉淀,所以B符合,故选B。
3.已知Be和Al的性质极其相似,反应BeCl2+Na2BeO2+2H2O=2NaCl+2Be(OH)2↓能进行彻底,以下推断中正确的是( )
A.可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处理BeCl2溶液,从而获得其晶体
B.Na2BeO2溶液的pH>7,原因是BeO22-+2H3O+═Be(OH)2+2H2O
C.Be(OH)2碱性强于Mg(OH)2
D.Be(OH)2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答案】D
【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