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力和力的平衡
力和平衡的概念(2)
注:公理2是最简单力系的平衡条件
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并不改 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推论1 力的可传性原理
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到该刚体 内任意一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F2
F2
F
A
B
=
F
A
F1
B
=
A
B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滑动矢量,力的三要素为 大小、方向和作用线。
三、平衡的概念
平衡——是指物体相对地面处于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
四、力系的概念:
力系——是指作用于物体上的一群力。
平衡力系——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力系。
等效力系——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的两个力系。
合力——能与一个力系等效的一个力。
分力——一个力等效于一个力系,则力系中的各力
为该合力的分力。
平衡条件:力系-------平衡力系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大小是指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程度。 力的方向包含方位和指向两个含义。 力的作用点是指力对物体作用的位置。 在力的三要素中,当其中任一要素发生改变时,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也随之改变。
3、力按作用位置分类:
集中力 分布力
汽车通过轮胎作用在 桥面上的集中力模型
桥面板作用在钢梁 的分布力模型
4、力的表示: 力是一矢量,可用一带箭头的有向线段来表示
A、B——力的作用点 a————力的方位 箭头——力的指向 AB长度——力的大小 虚线——力的作用线
5、力矢量的记号
A
F
a
B
6、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常用单位kN。 二、刚体的概念
物理学如何解释力的平衡与不平衡
物理学如何解释力的平衡与不平衡力的平衡与不平衡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状态以及相互作用力的平衡与不平衡。
下面将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力的平衡与不平衡。
一、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指的是物体所受到的合力为零的状态。
力的平衡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必要条件。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物体将继续保持其原有的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那么在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如何判断力是否平衡呢?我们可以利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
假设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是力F1、力F2和力F3,用矢量表示分别为F1、F2和F3。
可以通过将这三个力的矢量相加,得到它们的合力,即F = F1 + F2 + F3。
如果合力F为零,则说明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的,物体将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二、力的不平衡力的不平衡指的是物体所受到的合力不为零的状态。
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时,物体将发生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当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时,物体将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与合力成正比。
这种情况下,物体将发生变速直线运动。
在力的不平衡情况下,我们需要了解力的作用方向和力的大小。
通过利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我们可以将合力分解成多个分力,分别计算它们的大小和方向。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知物体所受到各个分力的影响,进而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加速度。
三、力的平衡与不平衡的应用力的平衡与不平衡不仅仅是物理学中的一个理论概念,它还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程领域,力的平衡与不平衡是设计稳定结构的关键。
例如,对于大型建筑物或桥梁,工程师需要确保物体所受的外力与内力平衡,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运动学中,分析力的平衡与不平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复杂的运动现象。
例如,通过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力的平衡与不平衡,我们可以解释自由落体运动、摩擦力的产生和运动学中的各种现象。
在生物学中,力的平衡与不平衡是研究人体平衡和动作的基础。
通过研究力的平衡与不平衡的原理,我们可以了解人体姿势的保持和人体运动控制的机理。
初中物理力学力的平衡和合力
初中物理力学力的平衡和合力力的平衡和合力是物理力学中的重要概念。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力的平衡和合力的概念、原理以及相关实例。
一、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
当物体受到的多个力平衡时,力的合成为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1.1 力的平衡原理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
这意味着物体上所有力的合成为零,即ΣF = 0。
力的平衡原理适用于不受限制的直线运动和力沿直线方向的情况。
1.2 力的平衡案例下面是一些力的平衡案例的示例:1.2.1 静止物体当一本书放在桌子上时,桌子对书施加向上的支持力,重力对书施加向下的力,由于这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相等,所以书保持静止。
1.2.2 悬挂物体在一根竖直的绳子上悬挂一个物体时,重力向下作用,绳子向上作用的力与重力的大小相等,所以物体保持静止。
1.2.3 倾斜平面当一个物体放置在倾斜平面上时,重力分为平行于平面和垂直于平面的分量。
平行于平面的分量被平面支持力抵消,垂直于平面的分量被重力和平面支持力平衡,物体保持静止。
二、合力的概念合力指的是将多个力矢量进行合成,得到新的力。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它所作用的物体在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加速度决定。
2.1 合力的计算合力可以通过将各个力的矢量相加来计算。
如果力的矢量方向相同,则合力的大小为各个力的大小之和;如果力的矢量方向相反,则合力的大小为各个力的大小之差。
方向则由力的矢量方向决定。
2.2 合力的实例下面是一些合力的实例:2.2.1 物体绳子的拉力当一个物体被两根绳子以不同方向施加力时,物体所受的合力是两个绳子的合力。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2.2.2 物体受到的多个力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合力是这些力向量的矢量之和。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的加速度。
总结力的平衡和合力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重要概念。
力的平衡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而合力是多个力的矢量和。
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上海高一物理--力学整理
2010年7月2010年高一物理基础练习第二章力和力的平衡A1.生活中常见的力一、选择题1.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有时候可以脱离施力物体而存在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C.人推物体时,人只是施力物而不是受力物D.一个施力物同时也是受力物2.关于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所以力总是成对出现的B.不直接接触的两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相互作用C.直接接触的两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D.由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3.下述各力中,不是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有()A.重力B.拉力C.弹力D.摩擦力4.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B.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不可能在它的几何中心上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D.用悬挂法寻找物体的重心,当物体静止时,细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5.有一质量均匀分布的圆形薄板,若将其中央挖掉一个小圆,则薄板的余下部分()A.重力减小,重心随挖下的小圆板移走了B.重力和重心都没改变C.重力减小,重心位置没有改变D.重力减小,重心不存在了二、填空题6.通常所说的重力、拉力、支持力、弹力、压力、摩擦力这几种力中,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_______________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重力的作用点在______________。
8.在公式G=mg中,在地球表面处g=9.8N/kg,在月球表面处g′=1.63N/g。
一个质量是50kg的人,在地球表面处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N,他在月球表面处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N。
9.一根粗细均匀的铁棒AB,将B端截去20cm,则截后铁棒的重心与原来相比较,将向_______端移动_________cm。
第二章力和力的平衡
第二章力和力的平衡本章学习提要1.有关力的知识,包括力的概念、几种常见的力。
2.力的等效替代方法(力的合成与分解)。
3.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这一章内容是整个力学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气体、电场和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本章的重点是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共点力的平衡,本章的难点是力的分解和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实际应用,学习中不仅要学习和掌握有关力的知识,也要注重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感悟力的平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A 生活中常见的力一、学习要求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学中常见的几种力。
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心的意义和重力的方向。
通过对形变的观察认识弹力,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性形变和弹力的方向,知道弹力的大小与形变有关系。
知道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能联系生活和生产的实例,应用弹力等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要点辨析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①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我们可以从被作用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的变化来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必定有另一个物体施加这种作用。
可见力是不能脱离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力是矢量,在描述一个力时必须指出它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2.形变和弹力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形状的变化叫做形变。
外力撤消的过程中,能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因要恢复原状,而对使它产生形变的物体施加的力称为弹力.产生弹力的条件是:①物体要直接接触。
②物体接触面发生弹性形变。
接触而不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不存在弹力。
弹力是一种常见的力,拉力、压力、推力、支持力和绳的张力在本质上都是弹力.弹力的作用点位于两物体的接触面或接触点的受力物体一侧。
弹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相同,且与接触面垂直,例如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球(图2—1),由于两物相互挤压,都发生了弹性形变:桌面向下凹陷;球被向上压缩。
2022物理第二章相互作用共点力的平衡实验3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学案
实验3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必备知识预案自诊一、实验目的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二、实验思路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F2与另外一个力F’产生相同的效果,比较F1、F2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与F'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同。
三、实验器材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只)、橡皮条、细绳套(两个)、小圆环、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四、进行实验如图甲,轻质小圆环挂在橡皮条的一端,另一端固定,橡皮条的长度为GE。
在图乙中,用手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拉动小圆环。
小圆环受到拉力F1、F2的共同作用,处于O点,橡皮条伸长的长度为EO.撤去F1、F2,改用一个力F单独拉住小圆环,仍使它处于O点(图丙)。
力F单独作用,与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是一样的,都能使小圆环保持静止,由于两次橡皮条伸长的长度相同,即橡皮条对小圆环的拉力相同,所以F等于F1、F2的合力。
五、数据处理1。
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两条细绳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a、b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
2.用刻度尺从O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实验步骤4中弹簧测力计c的拉力F’的图示。
3.比较F与F'是否完全重合或几乎重合,从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六、误差分析1。
系统误差:弹簧测力计本身不够准确造成的误差,为此要选择比较准确的弹簧测力计。
2.偶然误差:弹簧测力计读数和作图造成偶然误差,需要多做几次实验,并且使两分力F1、F2的夹角适当大些。
3.减小误差的办法(1)实验过程中读数时视线要垂直弹簧测力计的刻度,要按有效数字和弹簧测力计的精度正确读数和记录。
(2)作图时使用刻度尺或三角板,作图要规范。
七、注意事项1.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先调整指针使其指在零刻度处;再将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如果两个示数相同方可使用。
第二章 第3节 受力分析
第二章第3节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例1】(2011·潍坊模拟)如图所示,小车M在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由此可判断( )A.若地面光滑,则小车一定受三个力作用B.若地面粗糙,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小车一定受四个力的作用D.若小车做加速运动,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的作用【答案】选C、D.【详解】先分析重力和已知力F,再分析弹力,由于F的竖直分力可能等于重力,因此地面可能对物体无弹力作用,则A错;F的竖直分力可能小于重力,则一定有地面对物体的弹力存在,若地面粗糙,小车受摩擦力作用,共四个力作用,B错;若小车做匀速运动,那么水平方向上所受摩擦力和F的水平分力平衡,这时小车一定受重力、恒力F、地面弹力、摩擦力四个力作用,则C对;若小车做加速运动,当地面光滑时,小车受重力和力F作用或受重力、力F、地面支持力作用,选项D正确.【例2】(2011·深圳模拟)如图所示,小圆环A吊着一个质量为m2的物块并套在另一个竖直放置的大圆环上,有一细线一端拴在小圆环A上,另一端跨过固定在大圆环最高点B的一个小滑轮后吊着一个质量为m1的物块.如果小圆环、滑轮、绳子的大小和质量以及相互之间的摩擦都可以忽略不计,绳子又不可伸长,若平衡时弦AB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α,则两物块的质量比m1∶m2应为( )【答案】选C.【详解】解法一:采取相似三角形法对小圆环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FT2与FN的合力与FT1平衡,由矢量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可知得解法二:采用正交分解法建立如解法一中图所示的坐标系,可知:FT2=FN=m2g解得解法三:采用三力平衡的推论法FT2与FN 的合力与FT1平衡,则FT2与FN 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有FT2=m2g,FT1=m1g 解得【巩固练习】1.(2011.安徽高考·T14)一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
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如图所示。
第二章 相互作用 共点力的平衡
追 上 前 该 物 体 是 否 已 经 停 止 运 动 ( ) 细 审题 , 分 挖 掘题 目 中 的隐 3仔 充
中, 甲在接 力 区前s= 35m处 作 了标 1.
记 , 以v 9m/的 速 度 跑 到 此 标 记 时 并 = s
系 是解 题 的突 破 口。 () 被 追 赶 的 2若
物体 做 匀 减 速直 线 运 动 . 定 要 注 意 一
向乙 发 出起 跑 口令 . 乙在 接 力 区 的 前 端 听到 口令 时起 跑 . 恰 好 在 速度 达 并 到 与 甲相 同 时 被 甲追 上 .完 成 交 接
利 用 图 象 的 能 力 。 住 速 度 相 等 这 一 抓 极 值 条 件 是 解 此 类 问 题 的 关 键 . 画 若
棒 . 知 接 力 区 的长 度为L 2 已 = 0m
求 :1 此次 练 习 中乙在接 棒 前的 ()
加 速 度 n :
出物 理 过 程 示 意 图并 结 合 图 象 再 进 行 分析 .则 会 更 好地 理 解 物理 过 程 在 t 一 图线 中. 图线 与 时 间轴 所 围的 面积 表 示位 移 的 大 小 . 两物 体 沿 同一
动状 态 置 . 与物 体 所在 的地理 位 。 注意 : 物体 的质量 不 会 变 ,
4 力 的合 成 与 分 解 .
Ⅱ 弹 力 、 擦 力 作 用 下 的 平 衡 问 题 是 热 点 , 电场 力 、 摩 与 磁 场 力 综 合 的 平 衡 问 题 考 查 的 较 少 . 4 对本 章 的考 查 贯
律 的应用 , 巧设 问 题 情 景 。 求 学 生 要 由题给 信 息构 建 运动 模 型 ・ 助 于 示 借
三 看“ 率” 四看“ 距 ”五看 “ 斜 , 截 , 面 积 ”六 看 “ ” 所 以要理 解 坐标 轴 、 , 点 。 图线、 率 、 距 、 积 、 点( 点 ) 斜 截 面 交 拐
工程力学第二章(力系的平衡)
6m
F 3m 1m
E
G
6m
MAF 0,
A
FAx
FBy 12 m G 1 m
FAy
F 9m G 11 m 0
B
FBx
FBy
得: FBy= 47.5 kN
例7 如图所示为一悬臂梁,A 为固定端,设
梁上受强度为 q 的均布载荷作用,在自由端B 受一集中力 F 和一力偶 M 作用,梁的跨度为l, 求固定端的约束力。
M
F
q
45
B
A
l
解:1、 取梁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2、 选取坐标系,列平衡方程
q
M
F
45
Fx 0, FAx F cos 45o 0
第二章 力系的平衡
本章重点:
1、力系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2、物体系统平衡问题分析 3、桁架内力分析
§2-1 力系的平衡方程
F2
z
F1
MO
z
FR′
y o
y o
x
Fn
x
空间任意力系向任意点O简化为: 主矢 FR′=∑Fi 主矩 MO=∑MO(Fi )
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 FR' 0 Mo 0
注意:对任意一点的主矩为零。
联立求解得 FB 750 N
例2 利用铰车绕过定
滑轮B的绳子吊起一货 物重G = 20 kN,滑轮 由两端铰接的水平刚 杆AB和斜刚杆BC支持 于点B 。不计铰车的 自重,试求杆AB和BC 所受的力。
A
30°
B
30°
C
G
a
A 30° B
30°
C
G
a
解:1、取滑轮 B 轴销为研究
材料力学第二章 力系的平衡
平衡范围: Pmin≤ P ≤ Pmax
看36页例2.8,需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看37页例2.9, 平衡范围问题的解法。
思考题2.1
已知:P = 50 N, fs = 0.2, f = 0.1,
F FN
A P
FA
思考题2.3
FA 200N 300N 400N F 20 N 50 N 50 N 试用力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 杆为何 10
题
§ 2.2 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例2.2 求梁AB 的约束力。 F B A 解:取梁 AB为研究对象 MA F A B FAx FB FAy 4个未知力, 3个平衡方程 未知量数 > 平衡方程数 超静定问题或静不定问题 两者之差为超静定的次数
分析步骤:
1. 选取研究对象, 显示待求未知量。 方法:在待求未知力作用处拆开。 2. 另取其他研究对象,列平衡方程, 直至解出全部待求未知量。
思考题2.2
已知: FP = G, , f = 20° = 25° 试问:物块动不动? 答:因为12.5 < 20, 所以物块不动。 G
f
FP FA 12.5°
2. 为何一边动,一边不动?
学会用力学知识定性 分析实际事物和现象
习
2 . 19 2 . 20
题
看32页例2.7 分析40页习题2.13, 2.14
习
题
2 . 12 2 . 15 2 . 17
§2.3 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
1. 滑动摩擦
G F FN FP
2. 摩擦角和自锁
FA (主动)FP 摩擦锥 FN
f G
F (被动) Fmax FR
摩擦力F应如何计算? 1.当F < Fmax , Fx = 0, F = FP 约束力 2.当F = Fmax , Fmax = fs FN 3.当F > Fmax , 滑动 F = f FN
第二章 第3单元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2)隔离物体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 隔离出来,
进而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
(3)画出受力示意图——边分析边将力一一画在受力示意图 上,准确标出 力的方向 . (4)检查画出的每一个力能否找出它的 施力物体 ,检查分 析结果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的运动状态,否则, 必然发生了漏力、 添力 或错力现象.
[随堂巩固] 1.(2010· 济南模拟)如图2-3-9所示,
物体M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
下静止在斜面上,关于M受力的 个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一定是受两个力作用 B.M一定是受四个力作用 )
C.M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D.M不是受两个力作用就是受四个力作用
解析:若拉力F大小等于重力,则物体与斜面之间没有 相互作用力,所以物体就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若拉 力F小于物体的重力,则斜面对物体产生支持和静摩擦 力,且支持力与静摩擦力的合力竖直向上,故物体就
二、共点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 静止 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F合= 0 或者 3.平衡条件的推论 (1)二力平衡: 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 两个力必定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为一对平衡力.
Fx=0
Fy=0
.
(2)三力平衡: 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 两个力的 合力 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 相等 、方向相反.
[名师归纳]
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
化;对于都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在不涉及内力时,优先考虑整体法.
1.(2009· 海南高考)两刚性球a和b的质量分别 为ma和mb、直径分别为da和db(da>db). 将a、b球依次放入一竖直放置、内径为 d(da<d<da+db)的平底圆筒内,如图
第二章 力和力的平衡参考答案
第二章力和力的平衡参考答案A.生活中常见的力A组1.物体、物体;形变、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重力、弹力、摩擦力。
2.489.7N。
81.62N。
3.如图所示4.形变、发生形变并与它接触;相反,垂直。
接触。
形变。
5.D.6.78.如下图。
手。
球。
B组9.C10.B11.如下图。
球拍。
有形变,受弹力。
12.如下图。
13.(1)c (2)b (3)d (4)a 。
B .力的合成A 组1.合力,分力。
2.D3.这两个力的合力为0.447N ,26.60。
4.先选取力的标度(如右图所示),然后画出锅炉所受到的弹力,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这两个弹力的合力(如图所示),最后根据力的标度求出合力的大小为3200N 。
5.B 。
6.0;50N 。
7.7N ,1N ,5N 。
8.略。
B 组9.100N 。
100N 。
10.120N ,600。
11.1N ~7N 。
12.6N 。
13.可以用多种简单机械的组合。
14.由于OC 绳的拉力应是OA 拉力的2倍,则OC 绳的横截面积应是OA 绳的横截面积的2倍,那么,OC 绳的横截面的直径应是OA 绳的横截面的直径应是1.19倍。
C .力的分解A 组1.无数。
逆运算。
两个分力的方向,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2.10.5N (±0.5 N ),与水平方向成49.60(±0.10)。
3.63N ,6N 。
4.D .5.略。
6.如下图所示。
7.100N ,1003N 。
B 组8.240N ,320N 。
9.四。
10.C .11.2F ,3F 。
12.(1)这是人对木板的压力被分解的缘故,若两木板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越小,经两次分解后得到的水平分力就越大。
(2)这与前面所学“劈”的知识类似。
(3)在木板与墙壁之间垫一些砖块。
13.若细绳刚断时,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细绳的最大拉力为θsin 2G (其中G 为悬挂重物的重力)。
建议能使用力传感器作这个实验。
D .共点力的平衡A 组1.支持力大小为θcos mg ,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第二章 第3讲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作出物体 A 的受力分析图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
Fsin θ+F1sin θ-mg=0① Fcos θ-F2-F1cos θ=0② 由①式得 mg F= -F1③ sin θ
由②③式得 F=
mg F2 + ④ 2sin θ 2cos θ
要使两绳都伸直,则有 F1≥0,F2≥0 所以由③式得 Fmax= 由④式得 mg 20 3 Fmin= = N 2sin θ 3 综合得 F 的取值范围为 20 3 40 3 N≤F≤ N. 3 3 mg 40 3 = N sin θ 3
以两个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作出 F 在三个方向时整体的受力图,根据平衡条件,F 与 FT 的 合力与重力 mg 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力的合成图 可知,当 F 与细线 Oa 垂直时, F 有最小值,即图中 2 位置;根据平衡 条件, F 的最小值为 Fmin= 4mgsin 37° = 2.4mg, FT= 4mgcos 37° = 3.2mg. 故选 B.
[题组突破训练] 1. [解析法 ] 如图所示, 小船被绳索牵引着匀速靠岸, 若水的阻力不变, 则( )
A.绳子张力不变 B.绳子张力不断减小 C.船所受浮力不变 D.船所受浮力不断减小
2. [图解法 ] (2016· 高考全国卷Ⅱ)质量为 m 的物体用轻绳 AB 悬挂于天 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 F 缓慢拉动绳的中点 O,如图所示.用 T 表示 绳 OA 段拉力的大小,在 O 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 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大 B.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小 C. 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大 D. 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小 )
热点聚焦
热点一 求解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
பைடு நூலகம்
平衡类问题不仅仅涉及力学内容,在电磁学中常涉及带电粒子
第二章 力与物体的平衡
例如,一块铁板折成如图 2-1-1 所示形 状,光滑的球置于水平面 BC 上,铁 板和球一起 (1) 向右加速运动; (2) 沿 垂直 AB 斜向上匀速运动;试分析 AB 面对球有无弹力.
图2-1-1
3.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 上 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滑动 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 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阻碍它相对滑 动 (2)产生条件:① 接触面粗糙 ; ② 有弹力 ;③ 有相对运动 .
垂直于支撑 ①支撑面的弹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 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压力总是垂直于支 撑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点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接 触面. 球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在接触点与球心的 连线上. 球与球相接触的弹力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 公切面.
②弹簧两端的弹力方向:与弹簧中心 轴线重合,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 向.其弹力可为拉力,可为压力. ③轻绳对物体的弹力方向:沿绳指向 绳收缩的方向,即只为拉力. ④杆的弹力:既可沿杆向里(拉力), 也可沿杆向外 ( 推力或支持力 ) ,还 可不沿杆的方向.
4.静摩擦力 (1)定义: 存在相对运动的趋 互相接触的两物体 。 势 而又保持相对静 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 止 的力,叫静摩擦力 . 阻碍相对运动趋 势 (2)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运动趋势强弱变化 0~最大静摩擦力Fm 而在 之间变化,跟 相对运动趋势强弱程度有关,但跟接触 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由受力物体 所处的运动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第 二定律来计算. ②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 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 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如何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求摩擦力首先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 滑动摩擦力. 1.若已知相互摩擦的物体间的动摩擦 因数μ及正压力FN,滑动摩擦力F可 以根据公式F=μFN直接计算出大小.
第二章 专题二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1
共点力的平衡
分析和求解力学问题往往需要先进行受力分析,本单元
中虽然只涉及平衡状态下物体的受力分析,但掌握好了这些 方法、技巧,就很容易将其推广到动力学和电磁学的受力分 析中,所以说本讲内容对整个高中物理来说是非常重要 的.因此,对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解题技巧同学们一定要 进行强化训练和分类比较,以达到深刻理解、灵活应用的目 的.
即时应用(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1. (2011年辽宁沈阳测试)如图2-3-1所示,两个等 大、反向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物体A和B上,A、B 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若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 行,则A、B两物体各受几个力( )
图2-3-1
A.3个、4个 B.4个、4个 C.4个、5个 D.4个、6个 解析:选C.对物体A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受两个 力: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受两个力:水平力F 和B对A的摩擦力,即物体A共受4个力作用;对物 体B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受3个力作用:重力、地 面的支持力、A对B的压力;水平方向受两个力作 用:水平力F和A对B向右的摩擦力,即物体B共受5 个力的作用,故答案C正确.
【例 2】如图 9 所示,在倾角为 α 反向.解三角形可得:N1=mgtan α, 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 m 的小球, 所以,球对挡板的压力 N1′=N1=mgtan α. 小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 不计摩擦, 所以 B 正确. 则球对挡板的压力是 ( ) A.mgcos α B.mgtan α mg C. cos α D.mg
图9
课堂探究·考点突破
考点二 平衡问题的常用处理方法
平衡问题是指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 利用平衡条件求解力的大小或方向的 问题. 处理方法常有力的合成法、 正交 分解法、三角形法则.
解法二 (力的合成法)
平衡与力的平衡
平衡与力的平衡在力学领域中,平衡是一个核心概念,而力的平衡则是实现平衡的关键。
对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情况,需要考虑力的平衡,即各个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物体上的施加位置。
本文将探讨平衡和力的平衡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一、平衡的概念平衡是指物体在不受外力影响时,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状态。
在平衡状态下,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即物体的合外力为零。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的各个部分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抵消,从而使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恒定的速度和方向。
二、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是指物体上各个力之间相互平衡,即合力为零。
当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时,物体上所有的力相互抵消,不会使物体产生运动或改变其运动状态。
力的平衡可以通过解析法和图示法进行分析。
解析法是通过将力的大小和方向表示为代数式,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计算。
当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时,合力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分量都为零。
因此,通过对合力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分解,可以得到力的平衡方程,进而求解未知量。
图示法是通过将力表示为矢量,并在空间中画出力的矢量图来分析力的平衡。
在图示法中,力的大小用矢量的长度表示,力的方向用矢量箭头表示。
通过将物体上所有的力的矢量按照其大小和方向画在图上,并按照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矢量的加法运算,可以判断力的平衡状态。
三、力的平衡条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 合力为零:物体上所有的力的合力为零,即合力的大小为零。
2. 合力矩为零:物体上所有的力的合力矩为零,即力对物体的转动效果相互抵消,使物体不发生旋转。
这两个条件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F = 0∑(r × F) = 0其中,∑表示对所有力或力矩求和,F表示力的大小,r表示力对物体的作用位置半径。
四、力的平衡的应用力的平衡原理在日常生活和各个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1. 悬挂物体的平衡:当我们悬挂一个物体时,需要通过调整悬挂点的位置,使物体保持平衡。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物理必修一第二章主要讲解了力和矢量的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和力的性质等内容。
本文将对第二章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力和矢量1. 力:力是引起物体形状、速度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通常以F表示,力的单位为牛顿(N)。
2. 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称为矢量。
力是一种矢量量。
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决定了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3.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为牛顿(N)。
1N定义为给定物体一个质量为1千克(kg)的物体加速度为1m/s²所产生的力。
4. 力的表示:力的方向用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第二部分: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多个力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
合成力的大小等于各合力的矢量和的大小。
2. 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这些力互相垂直,几何和代数方法都可以进行力的分解。
3. 几何法:通过画合力的闭合四边形,将合力分解为两个垂直的力,根据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计算分力的大小。
4. 代数法: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通过为分力建立坐标系,利用正弦、余弦、坐标分解等方法计算分力的大小。
第三部分:力的平衡1. 力的平衡:当物体上的合力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 平衡条件:力的平衡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合力为零,力的矩为零。
3. 力的矩:力的矩等于力的大小乘以力臂(力作用线与力臂之间的垂直距离)。
力的矩可以使物体产生转动。
4. 平衡杠杆原理:平衡杠杆原理利用了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矩的性质,使得力臂越长,力越小,力矩越小。
第四部分:力的性质1. 力的分类: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是物体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的力,如摩擦力、弹力等。
非接触力是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产生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2. 弹力:两个物体在一次碰撞过程中的作用力称为弹力。
弹力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相互作用的力有关。
3. 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物体因相对运动而产生的力,包括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第二章力系的简化和平衡方程习题答案
第二章力系的简化和平衡方程一、填空题1、在平面力系中,若各力的作用线全部,则称为平面汇交力系。
2、求多个汇交力的合力的几何法通常要采取连续运用力法则来求得。
3、求合力的力多边形法则是:将各分力矢首尾相接,形成一折线,连接其封闭边,这一从最先画的分力矢的始端指向最后面画的分力矢的的矢量,即为所求的合力矢。
4、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作用线过力系的。
5、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为:力系中各力组成的力多边形。
6、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合力,这一个合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系的汇交点,而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等于力系各力的。
7、若平面汇交力系的力矢所构成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则表示该力系的等于零。
8、如果共面而不平行的三个力成平衡,则这三力必然要。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将一个力可分解成为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可见力的分力是量,而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量。
10、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轴上投影的代数和,这就是合力投影定理。
11、已知平面汇交力系合力R在直角坐标X、Y轴上的投影,利用合力R与轴所夹锐角a的正切来确定合力的方向,比用方向余弦更为简便,也即tg a= | Ry / Rx | 。
12、用解析法求解平衡问题时,只有当采用坐标系时,力沿某一坐标的分力的大小加上适当的正负号,才会等于该力在该轴上的投影。
13、当力与坐标轴垂直时,力在该坐标轴上的投影会值为;当力与坐标轴平行时,力在该坐标轴上的投影的值等于力的大小。
14、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是两个的方程,因此可以求解两个未知量。
15、一对等值、反向、不共线的平行力所组成的力系称为_____。
16、力偶中二力所在的平面称为______。
17、在力偶的作用面内,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应取决于组成力偶的反向平行力的大小、力偶臂的大小及力偶的______。
18、力偶无合力,力偶不能与一个_____等效,也不能用一个______来平衡.19、多轴钻床在水平工件上钻孔时,工件水平面上受到的是_____系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力和力的平衡本章学习提要1.有关力的知识,包括力的概念、几种常见的力。
2.力的等效替代方法(力的合成与分解)。
3.共点力的平衡问题。
这一章内容是整个力学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气体、电场和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本章的重点是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共点力的平衡,本章的难点是力的分解和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实际应用,学习中不仅要学习和掌握有关力的知识,也要注重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感悟力的平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A 生活中常见的力一、学习要求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学中常见的几种力。
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心的意义和重力的方向。
通过对形变的观察认识弹力,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性形变和弹力的方向,知道弹力的大小与形变有关系。
知道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能联系生活和生产的实例,应用弹力等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要点辨析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①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我们可以从被作用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的变化来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必定有另一个物体施加这种作用。
可见力是不能脱离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力是矢量,在描述一个力时必须指出它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2.形变和弹力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形状的变化叫做形变。
外力撤消的过程中,能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因要恢复原状,而对使它产生形变的物体施加的力称为弹力。
产生弹力的条件是:①物体要直接接触。
②物体接触面发生弹性形变。
接触而不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不存在弹力。
弹力是一种常见的力,拉力、压力、推力、支持力和绳的张力在本质上都是弹力。
弹力的作用点位于两物体的接触面或接触点的受力物体一侧。
弹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相同,且与接触面垂直,例如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球(图2-1),由于两物相互挤压,都发生了弹性形变:桌面向下凹陷;球被向上压缩。
桌面在恢复原状向上弹起时对球施加了弹力(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垂直于接触面。
可见这时弹力(支持力)的方向与桌面的形变方向相反,与桌面恢复原状的方向相同。
球在恢复原状向下弹起时对桌面施加了竖直向下、垂直接触面的弹力(压力)。
可见压力方向与球的形变方向相反,与它恢复原状方向相同。
3.常见力的种类根据力的不同性质,在力学部分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
关于弹力已作辨析。
重力: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引起的。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点是物体的重心。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G=mg。
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重力的大小。
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并不滑动,但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做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
三、例题分析【例1】如图2-2所示,用细绳竖直吊着的小球下端接触一斜面,问小球受到几个弹力【分析】由于小球受到重力而使竖直绳产生拉伸形变,竖直绳要恢复原状,对小球产生竖直向上的拉力,小球与下方的斜面虽然接触,但没有相互挤压而发生形变,如果移开斜面,小球仍会保持原有的平衡状态,所以小球与斜面之间没有弹力。
【解答】小球只受到一个弹力,即钢绳对小球竖直向上的拉力。
【例2】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是否一定存在弹力呢如图2-3所示,小球在A、B处有弹力吗【解答】产生弹力的条件是相互接触而有形变,如果接触面或接触点之间不存在相互挤压而发生形变的情况,那么两个物体之间就不存在弹力。
如图2-3所示,图中小球与竖直平面和水平地面的接触点分别为A、B,在B点小球和水平面都有形变而在A点不发生形变,虽然眼睛看不出来,但若把竖直平面和水平地面都想像成用软橡胶做成的,马上就会感觉到在B点,水平地面会凹下去,而在A 点无形变发生,所以在B点小球对水平地面有压力,水平地面对小球有支持力,在A点不存在弹力。
用平衡的方法也可以判断出在B点小球与水平地面之间存在弹力,而在A点不存在弹力,假设把小球下面的水平地面移开,小球会立即下落,说明水平地面对小球有支持力;而把竖直平面轻轻移开,小球仍会保持平衡,说明竖直平面对小球没有力的作用。
四、基本训练1.力是_____对_______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
力学中常见的力按性质分类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质量为50kg 的人在上海地面所受的重力多大在月球表面所受的重力又是多大(上海的重力加速度为s 2,月球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16)3.如图2-4所示,一块均匀的且左右是对称的薄板悬挂在天花板下,试用直尺画出薄板的重心位置。
4.弹力指的是发生_________的物体因要恢复原状,而对使它_____________的物体施加的力;弹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_____,且与接触面_______,物体间弹力的产生条件是____________,产生弹力的两物体必须___________,且发生___________。
5.下列各种形变中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
(A )把细钢丝弯曲成弹簧(B )汽车开过软泥地时留下的轮胎纹印(C )把铜锭压制成铜板(D )弹簧测力计在称过重物后指针恢复到零刻度6.画出图2-5中各静止物体受到的弹力的示意图。
(要求画出图中A 物体所受弹力的方向和作用点)7.如图2-6所示,手拉一放在地面上的箱子,箱子没有被拉动,画出这时箱子受到的重力、拉力、摩擦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
这里的摩擦力属于哪一类(货物可以看作质点)8.如图2-7所示,排球运动员在扣球瞬间手与球相互接触,画出球受到的弹力(用F1表示),这个力是什么物体形变产生的再画出手受到的弹力(用F2表示),它又是什么物体形变产生的9.以下关于弹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它所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B)两个靠在一起的物体,它们相互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C)就力的性质而言,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10.如图2-8所示,画一画拍球时网球受到的弹力,它是什么物体形变产生的再观察一下球拍的网面是否也有形变是否也受弹力11.如图2-9所示,画一画这个半球形物体所受的弹力。
B 力的合成一、学习要求知道合力、分力,理解力的合成概念。
理解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学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合力。
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计算合力,知道矢量求和与标量求和是不同的运算方法。
认识力的合成是一种等效替代方法,认识什么是“等效”与“替代”,培养联系生活和生产的实例,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中培养探究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要点辨析1.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图示力是矢量,影响力的效果有三个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图示就是用带有方向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线段的长短按规定比例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实际作图时通常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例如在图2-10中,一辆小车受到600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如何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小车受到的水平拉力①为了清楚地表示力的大小,先得选定一个标度,这里确定用长的线段表示200N的力,那么600N的力,线段长度应是。
②O点是力的作用点,从O点开始水平向。
右画一条长的线段。
③在线段末端画上向右的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向右,最后还要标上力的符号F。
2.共点力力的作用线:力的作用线就是沿力的方向的那条直线,或者说与力矢量重合的那条直线。
共点力: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作用,若这几个力作用于物体上的同一点上(作用点相同),或者它们的作用点虽然不相同,但力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就叫做共点力。
例如在图2-11中的各个图中,分别画出了物体受到的三个力,这三个力是共点力吗图(a)中的三个力F1、F2、F3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点,所以这三个力是共点力;图(b)中重力G的作用点在O点,绳对小球的拉力F A的作用点在A点,墙对小球的压力F B的作用点在B点,虽然三力的作用点不相同,但三力的作用线相交于O点,所以这三个力是共点力;图(c)中的三个力G、F A、F B作用点也不同,但三个力的作用线相交于物体外的O1点,所以这三个力是共点力;图(d)中的三个力不可能相交于同一点,所以这三个力不是共点力。
3.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成,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两个力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就是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由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和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合力与所有的分力,在作用效果上是相同的,可以互相替代。
合力不一定比分力大,可以等于或小于分力。
4.合力与分力的关系(1)合力大小与分力大小的关系。
初学者往往产生一种直觉,合力比分力大,其实合力大于、等于、小于分力的情况都可能发生,分析图2-12可以看出合力大小随分力F1和F2之间的夹角大小变化的情况。
当两分力之间的夹角为0°时,即两分力的方向相同时,合力最大,等于两分力的大小之和;随着两分力之间的夹角增大,合力的大小变小;当两分力的夹角增大到180°,即两分力的方向相反时,合力的大小最小,等于两分力的大小之差。
可见合力的大小在两分力的和与差的范围内变化。
(2)合力方向与分力方向之间的关系。
由图2-12可以看出,当两分力F1、F2的夹角为0°,即两分力的方向相同时,合力的方向就是分力的方向;当两分力F1、F2的夹角为180°,即两分力的方向相反时,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一个分力方向相同;当两分力的夹角大于0°,小于180°时,合力方向介于两分力方向之间,合力的方向可以用合力与某一分力之间的夹角来表示。
三、例题分析【例1】两个小孩拉一辆车,一个用力450N,另一个用力600N,两力的夹角是90°,求他们的合力。
【解答】这是一个已知分力求合力的问题,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作图法求解。
用一点O代表小车,选定10mm长的线段表示150N的力,作F1=450N、F2=600N的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表示合力F 的对角线,如图2-13所示。
量得对角线长50mm ,所以合力大小F =150×5010N =750N , 再用量角器量出合力F 与分力F 1的夹角α=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