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操作与数据处理复习资料
GPS原理与应用 复习资料 考试重点
1.GPS定位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1)GPS卫星星座1.接受地面站发来的导航电文和其他信号2.接受地面站的指令,修正轨道偏差并启动备用设备3.连续不断地向地面发送GPS导航和定位信号(2)地面监控系统: 一个主控站:收集数据;处理数据;监测协调;控制卫星三个注入站:将主控站发来的导航电文注入到相应卫星的存储器五个监测站:接收卫星信号,为主控站提供卫星的观测数据(3)GPS信号接收机:捕获卫星信号,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置或三维速度和时间,达到导航和定位的目的2.GPS信号接收机的任务是:能够捕获到按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的信号,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对所接收到的GPS信号进行变换、放大和处理,以便测量出GPS 信号从卫星到接收机天线的传播时间,解译出GPS卫星所发送的导航电文,实时地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置,甚至三维速度和时间。
3.GPS接收机主要由接收机天线单元、GPS接收机主机单元和电源三部分组成。
完全定义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必须明确:①坐标原点位置②三个坐标轴的指向③长度单位2.参心坐标系和质心坐标系的定义:参心是椭球的几何中心,质心是椭球的质量中心4.WGS—84坐标系的定义原点位于地球质心,Z轴指向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球极(CIP)方向,X轴指向BIH1984.0的零子午面和CIP赤道的交点,Y轴与Z,X轴构成右手坐标系。
5.导航电文(卫星电文、数据码/D码):GPS卫星的导航电文是用户用来定位和导航的数据基础。
主要包括:卫星星历,时钟改正,电离层时延延正,工作状态信息以及C/A码转换到捕获P码的信息。
6.GPS使用L1,L2两种载波的目的:目的在于测量出或消除掉由于电离层效应而引起的延迟误差。
7.C/A码和P码的含义C/A码是用于粗测距和捕获GPS卫星信号的伪随机码。
P码是卫星的精测码。
8. 二体问题:忽略所有的摄动力,仅考虑地球质心引力研究卫星相对于地球的运动,在天体力学中,称之为二体问题。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复习资料要点
第1章1。
1 GNSS 的全称是什么?包括哪些系统? GPS 产生的背景? 1。
2 1.3 美国的GPS 政策有哪些?各自的含义及其对定位的影响如何? 美国GPS 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1。
4 1。
5 GPS 现代化的内容有哪些?1。
6 目前区域导航系统有哪些?为什么说北斗仍属于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什么是PPS 和SPS ,分别采用什么测距码?1。
7第3章3。
1 什么试RINEX 数据格式,其定位了哪几种文件?哪些是导航定位中必需的? 全球定位系统由哪三部分构成,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什么是GPS 卫星星座?3。
2 3。
3 3。
4 GPS 接收机的分类?3。
5 GPS 卫星信号包括哪些?3。
6 GPS 采用多个载波频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C/A 码的作用是什么?3.7 3.8 什么是导航电文?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导航电文中的参考时刻有哪几个?3。
9 3。
10如何根据导航电文计算卫星钟钟差?并说明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 3。
11什么是精密星历?精密星历有哪几种类型? 3.12如何根据导航电文计算卫星的坐标? 3。
13如何根据精密星历计算卫星的坐标?第4章4.1 GPS 定位中的误差源有哪些?4.2 4.3 4.4 4。
5 4.6 4.7 4.8 4.9与卫星有关的误差有哪些?如何消除或削弱? 与传播路径有关的误差有哪些?如何消除或削弱? 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有哪些?如何消除或削弱? 在相对论的影响下,卫星钟的变化情况? 什么是卫星星历误差? 与空间相关的误差有哪些? IGS 提供的卫星星历有哪些? 电离层模型是什么?4。
10如何利用双频观测值消除电离层误差的影响? 4。
11电离层延迟的双频改正法的基础是什么?4.12电离层延迟的双频改正是如何实现的,试推导公式? 4。
13对流层延迟对GPS 信号不具备色散效应? 4.14什么是多路径误差,如何削弱?第5章5.1 什么是伪距?5。
2 5.3 5。
4 5.5 5。
GPS复习资料资料
GPS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
GNSS:GNSS是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缩写。
中文译名应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目前,GNSS包含了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Galileo系统、中国的Compass(北斗)。
它不是单一导航卫星系统,而是一个综合导航卫星系统,它体现了卫星导航的优越性。
2.天球:以地球质心为中心,以无穷大为半径的假想球体称为天球。
为建立球面坐标系统,必须确定球面上的一些参考点、线、面和圈。
3.春分点: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交点.4。
岁差:地球绕地轴旋转,由于日、月等天体的影响,地球的旋转轴在空间围绕黄极发生缓慢旋转,形成一个倒圆锥体,锥角等于黄赤交角,旋转周期为26000年,这种运动称为岁差。
5.章动:月球引力产生的转矩大小和方向不断变化,从而导致地球旋转轴在岁差的基础上叠加18.6年的短周期圆周运动,振幅为9.21秒,这种现象称为章动。
6.极移: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体的位置不是固定的,因而地极点在地球表面的位置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这种现象称为极移。
7。
历元:在天文学和卫星定位中与所获取数据对应的时刻称为历元。
8.绝对定位:也叫单点定位,即利用GPS卫星和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观测值直接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在WGS—84坐标系中相对坐标系原点的绝对位置.9。
相对定位:用至少两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相同的GPS卫星,确定两台接收机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
有静态相对定位和动态相对定位之分。
10.伪距:是由GPS观测得到的GPS观测站到卫星的距离。
由于尚未对“卫星时钟与接收机时钟同步误差”所造成的影响加以改正,在所测距离中包含着时钟误差因素,故称“伪距”。
11.周跳:在卫星跟踪过程中,如卫星信号被障碍物挡住而暂时中断,或受无线电信号干扰造成失锁,这样计数器就无法连续计数.当信号被重新跟踪后,整周计数就不正确,但是不到一个整周的相位观测值仍是正确的。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复习题
N0 .
20.SA 和 AS 技术的目的是什么?实施 SA 和 AS 技术后对定位有何影响? 目的 : 美国为防了防止未经许可的用户把 GPS 用于军事目的(进行高精度实时动态定 位) 。 影响:降低单点定位的精度;降低长距离相对定位的精度;AS 技术会对高精度相对定位 数据处理,整周未知数的确定带来不便。 21.图形强度因子可分为哪几类?图形强度误差与何有关?并说明原因 分类: 平面位置精度因子 HDOP 高程精度因子 VDOP 空间位置精度因子 PDOP 接收机钟差精度因子 TDOP 几何精度因子 GDOP 与等效距离误差σ0 有关 原因:精度因子的数值是有接收机与卫星在空间的几何图形分布决定的。高度截止角越 小,六面体体积越大,所测卫星在空间的分布范围也越大,图形强度因子越小,但传播 误差增大,对等效距离影响越大,因此在测量定位中高度截止角一般定为 8 15 。 22.差分 GPS 可分为哪几类?各自的构成、特点和适应范围? 单基准站差分:分为位置差分、伪距差分和载波相位差分;结构和算法简单,技术上较 为成熟。主要用于小范围差分定位工作。 局部区域差分:有多个基准站,每个基准站与用户之间均有无线电数据通信连;用户与 基准站之间的距离一般在 500km 以内才能获得较好的精度,适用于较大范围差分定位工 作。 广域差分:对 GPS 观测量的误差源加以区分,表现在星历误差、大气延时误差和卫星钟 差误差三方面。特点是大范围定位精度布均匀,覆盖区域广,硬件设备及通信工具昂 贵。应用于一国或几个国家的广大区域(2000km)的差分定位。 23 . GPS 测量与卫星、信号传播、接收机有关的误差分别有哪些?相V 确定了卫星在轨道上的瞬时位置 11.试述 GPS 卫星信号的内容及其作用? (1)载波——加载和传送码信号,其本身也是重要的测量对象 (2)测距码——测定站星距离 (3)数据码——确定卫星的瞬时位置 12.简述 C/A 码和 P 码各自特点? C/A 码:码元宽度较大,码长较短,易于捕获。结构公开,可供广大用户使用。 P 码:码元宽度较小,码长较长,不易捕获。结构不公开,供美军方及特权用户用。 13.简述 GPS 接收机由哪几个单元组成的?信号通道 各单元的作用? 组成:GPS 接收机天线单元、变频器及中频放大器和电源。 作用(信号通道) : (1)搜索卫星并牵引跟踪卫星; (2)对广播电文数据信号实行接扩,解调出广播电文; (3)进行站星距离测量。 14.GPS 接收机按不同标准分类有哪些? (1) 按用途分类: 1. 导航型接收机 2. 测地型接收机 3. 授时型接收机 (2) 按载波频率分类: 1. 单频接收机 2. 双频接收机 (3) 按通道数分类: 1. 多通道接收机 2. 序贯通道接收机 3. 多路多用通道接收机 (4) 按工作原理分类: 1. 码相关型接收机 2. 平方型接收机 3. 混合型接收机 4. 干涉型接收 15.试述 GPS 单点定位原理,写出定位方程式. 就是将飞行卫星的瞬时位置作为已知点,采用空间后方距离交会,得到待定点的空间位 置。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复习参考
GPS测量原理与应⽤-复习参考1、GPS系统包括三⼤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控制部分——地⾯监控系统;⽤户部分——GPS接收机。
2、GPS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颗⼯作卫星及3颗备⽤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6个近似圆形轨道上。
3、GPS⼯作卫星的地⾯监控系统包括⼀个主控站、三个注⼊站和五个监测站。
4、GPS卫星位置采⽤WGS-84⼤地坐标系。
5、GPS系统中卫星钟和接收机钟均采⽤稳定⽽连续的GPS时间系统。
6、GPS卫星星历分为预报星历(⼴播星历)和后处理星历(精密星历)。
7、GPS接收机依据其⽤途可分为:导航型接收机、测地(量)型接收机和授时型接收机。
8、在GPS定位⼯作中,由于某种原因,如卫星信号被暂时阻挡,或受到外界⼲扰影响,引起卫星跟踪的暂时中断,使计数器⽆法累积计数,这种现象称为整周跳变(周跳)9、根据不同的⽤途,GPS⽹的图形布设通常有:点连式、边连式、⽹连式和边点混合连接四种基本⽅式。
选择什么样的组⽹,取决于⼯程所要求的精度、野外条件及GPS接收机台数等因素。
10、卫星定位中常采⽤空间直⾓坐标系及其相应的⼤地坐标系,⼀般取地球质⼼为坐标系原点。
11、我国⽬前常采⽤的两个国家坐标系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年国家⼤地坐标系。
12、GPS接收机的天线类型主要有:单板天线;四螺旋形天线;微带天线和锥形天线。
13、GPS接收机主要由GPS接收机天线单元、GPS接收机主机单元和电源三部分组成。
14、单站差分按基准站发送信息的⽅式来分,可分为、位置差分伪距差分和载波相位差分。
15、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有电离层折射误差、对流层折射误差及多路径效应误差。
16、GPS的数据处理基本流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预处理、基线结算、GPS⽹平差。
17、GPS卫星的地⾯监控系统包括⼀个主控站、三个注⼊站和五个监测站。
18、对于N台GPS接收机构成的同步观测环,有J条同步观测基线,其中独⽴基线数为N-119、双频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L1和L2信号,利⽤双频技术可以消除或减弱对流层折射对观测量的影响,所以定位精度较⾼,基线长度不受限制,所以作业效率较⾼。
GPSRTK测量及数据处理
1
第四章 GPS静态测量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2
第一节、测前工作 第二节、实施测量 第三节、数据处理 第四节、测后工作
3
第一节、测前工作
一、熟悉项目:一项GPS测量工程项目,往往是由工程
发包方、上级主管部门或其他单位或部门提出,由GPS 测量队伍具体实施。对于一项GPS测量工程项目,一般 有如下一些要求: 测区位置及其范围:测区的地理位置、范围,控制网的 控制面积。 用途和精度等级:控制网将用于何种目的,其精度要求 是多少,要求达到何种等级。 点位分布及点的数量:控制网的点位分布、点的数量及 密度要求,是否有对点位分布特殊要求的区域。 提交成果的内容:用户需要提交哪些成果,所提交的坐 标成果分别属于哪些坐标系,所提交的高程成果分别属 于哪些高程系统,除了提交最终的结果外,是否还需要 提交原始数据或中间数据等。 时限要求:对提交成果的时限要求,即何时是提交成果 的最后期限。 投资经费:对工程的经费投入数量。 4
三、测绘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需要收集整理的资料主要包括测区及周边地区 可利用的已知点的相关资料(点之记、坐标等) 和测区的地形图等。 四、仪器的检验: 各种仪器包括GPS接收机及相关设备、气象仪 器等进行检验,以确保它们能够正常工作。 五、踏勘、选点埋石:综合应用地形图、遥感图、 摄影图和有关点之记进行选点、埋石等设计工 作。
8
一)、选点: • 为保证对卫星的连续跟踪观测和卫星信号的质 量,要求测站上空应尽可能的开阔,在10~15 高度角以上不能有成片的障碍物。 • 为减少各种电磁波对GPS卫星信号的干扰,在 测站周围约200m的范围内不能有强电磁波干扰 源,如大功率无线电发射设施、高压输电线等。 • 为避免或减少多路径效应的发生,测站应远离 对电磁波信号反射强烈的地形、地物,如高层 建筑、成片水域等。 • 为便于观测作业和今后的应用,测站应选在交 通便利,上点方便的地方。 • 测站应选择在易于保存的地方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试题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试题A卷一、根据不同的用途,GPS网的图形布设分为哪几种形式?并给出实际布网设计时应注意的原则。
(10′)答:GPS网的图形布设通常有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以及边点混合连接4种基本方式。
也有布设成星形连接,复合导线连接,三角锁连接等形式。
布设时应该注意以下原则:1.GPS点与点之间尽管不要求通视,但考虑到利用常规测量加密时的需要,每点应有一个以上通视方向。
2.为了顾及原有城市测绘成果资料以及各种大比例地形图的沿用,应采用原有城市坐标系统。
对凡符合GPS网点要求的旧点,应充分利用其标石。
3.GPS网必须由异步环独立观测边构成若干个闭合环或附合线路。
按照(规范)或(城市规范)要求,各级GPS网中每个闭合环或附合线路中的边数应不大于(规范)中的规定。
二、简述GPS数据规范化命名的基本流程?(南方、中海达、华测任选一个)(10′)答:GPS数据规范命名为:ssss表示站点名称,4个字符;f表示文件在当天的序列号。
单天文件;0,小时文件:a=第一个小时,00-01h;b=第二个小时,01-02h;。
,x=第24个小时,23-24h:yr表示年份,2个字符;t表示文件类型。
o表示观测文件,n表示GPS导航文件,m表示气象文件,G:GLONASS导航文件,L:Galileo导航文件,P:混合GNSS导航文件,H:SBAS导航文件,B:SBAS广播文件C:时钟文件S:汇总文件三、GPS点位点之记包括哪些项目?(10′)答:GPS点之记包括的项目:点名、等级、通视点号、所在地、地类、标泪、点位概略图、交通路线、点位实景图、点位类型实景图。
以及选点、埋石情况包括:单位、选点员、埋石员、日期、备注等。
四、陈述精密单点定位含义及PPP方法的优点?(10′答:精密单点定位是GPL推介使用的一种先进算法,该算法通过同时GPS精密星历和卫星钟,利用载波相位和伪距资料进行单台站的精密坐标解算。
其主要思想是利用IGS全球跟踪站计算出所有卫星精密轨道参数和钟差改正(目前精密轨道误差<3cm,卫星钟差<0.1ns),将他们看作是已知并汇同其他已知的卫星信息和地球运动学参数和模型(如时间、极移、极轴方向和卫星掩蔽),即利用任何长度的单点GPS观测数据,即可确定出该点的高精度坐标及其协方差距阵。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GPS测量与数据处理复习资料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复习要点武汉大学测绘学院XX一、GPS网及其建立1、GPS网:采用GPS技术建立的测量控制网,由GPS点和基线向量所构成。
2、GPS静态测量的特点:(1)测量精度高(2)选点灵活,无需造标,布网成本低(3)可全天候作业(4)观测时间短,作业效率高(5)观测、处理自动化(6)可获得三维坐标3、GPS网的建立过程:(1)设计准备阶段:项目规划;技术设计;资料搜集整理;仪器检定和检验;踏勘、选点和埋石(2)测量实施/施工作业阶段:实地了解测区状况;卫星状况预报;确定作业方案;外业观测;数据传输备份;基线解算及其质量控制(3)数据处理:网平差及其质量控制;技术总结;成果验收。
4、几个基本概念:(1)观测时段:从测站上开始接受卫星信号起止停止观测间的连续工作时间段称为观测时段,简称时段,时段持续的时间称为时段长度。
(2)同步观测:两台或两台以上的GPS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信号进行观测。
(3)基线向量:利用进行同步观测的GPS接收机所采集的观测数据计算出的接收机间的三维坐标差,简称为基线。
(4)同步观测基线:利用同一时段的同步观测数据所确定出的基线向量被称为同步观测基线(5)闭合环:由多条基线向量首尾相连所构成的闭合图形(6)复测基线:在某两个测站间,由多个时段的同步观测数据所获得的多个基线向量结果称为复测基线(7)同步闭合环:三台或三台以上的GPS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所构成的闭合环,简称为同步环(8)独立基线向量:若一组基线向量中的任何一条基线向量都无法用该组中其他基线向量的线性组合来表示,则该组基线向量就是一组独立的基线向量(9)独立观测环:由独立观测基线所构成的闭合环即非同步观测环也称为异步环(独立观测环闭合差的大小可作为评定基线解算结果质量的有力指标)5、GPS网的质量及质量控制:(1)质量=精度+可靠性+(成果适用性)(2)质量控制:质量检验(指标)和质量改善(措施)(3)影响GPS质量的因素:GPS基线向量的质量(依赖于观测数据和处理方法);常规地面观测值的质量(观测方法);起算数据的精度、数量和分布(网的设计及已有成果的质量);GPS网的结构(网的设计和外业观测方案);数据处理方法的完备性(数据处理软件及其解算方案)二、GPS处理的技术设计1、技术设计的依据:GPS处理规范及规程;测量任务书或测量合同书;其他规范与规程2、GPS网的精度和密度设计:用途/目的→GPS等级(AA、A、B、C、D、E)→精度密度设计。
GPS测量操作与数据处理
GPS测量操作与数据处理GPS测量(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一种使用卫星信号和地面接收器来确定位置的技术。
GPS测量包括多个步骤,包括准备工作、站点安装、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
下面将对这些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进行准备工作。
在进行GPS测量之前,需要获得一个GPS接收器和其他必要的测量设备,例如三角架、测量棒等。
接下来,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的测量区域,并研究该区域的地理特征,以确定测量站点和总线路。
此外,还需要获得相关的专业地图,以便在测量过程中进行参考。
第二步是进行站点安装。
在选择好测量站点后,需要将GPS接收器正确安装在三角架上,并使用测量棒将其固定在地面上。
接收器应保持水平,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在安装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尽量避免将接收器安装在有遮挡物、高大建筑或植被丛生的区域,以确保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质量良好。
第三步是数据采集。
一旦安装完毕,接收器将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并测量其位置和时间信息。
测量过程中,接收器会自动并跟踪多颗卫星,并获取它们的信号。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保持接收器稳定,避免任何移动或干扰。
最后一步是数据处理。
在数据采集完成后,需要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最终的测量结果和位置坐标。
数据处理通常涉及到运用专业的软件来处理和解析原始数据,并应用相关的数学算法来消除误差和提高测量精度。
校正方法包括差分校正和多普勒效应校正等。
此外,数据处理还可能包括对测量结果进行质量控制和验证,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进行数据过滤、插值和外推等操作,以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测量结果。
总结起来,GPS测量操作包括准备工作、站点安装、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
每个步骤都需要仔细规划和执行,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正确使用GPS接收器和专业地图,运用相关的软件和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可以获得高精度的位置测量结果。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复习试题
第一章1 GPS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设备部分2 GPS的空间部分: GPS卫星星座(1)设计星座:21+3,即:21颗正式的工作卫星+3颗活动的备用卫星(2)6个轨道面,平均轨道高度20200km,轨道倾角55 ︒(3)运行周期:11h 58min(4)任何时刻,在高度角15︒以上,能够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卫星GPS卫星作用:①接收、存储导航电文②生成用于导航定位的信号(测距码、载波)。
③发送用于导航定位的信号(采用双相调制法调制在载波上的测距码和导航电文)。
④接受地面指令,进行相应操作。
⑤其他特殊用途,如通讯、监测核暴等3 GPS的地面监控部分组成:主控站:1个、监测站:5个、注入站:3个、通讯与辅助系统4 GPS的用户部分组成:用户、接收设备(GPS信号接收机、其它仪器设备)第二章1 坐标系统是由原点位置、3个坐标轴的指向和尺度所定义,根据坐标轴指向的不同,可划分为两大类坐标系:天球坐标系和地球坐标系。
(1)天球坐标系:与地球自转无关,描述人造地球卫星的位置;(2)地球坐标系:随地球自转,描述地面观测站的空间位置2.(1)天球:指以地球为中心,无限的向天空伸展的一个球体。
地轴延伸与天球有两个交点,北交点称为天北极,南交点称为天南极。
(2)通过地心与黄道面(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垂直的轴线为黄轴,黄轴与天球的两个交点分别是北黄极和南黄极。
(春分点:即黄道与赤道的交点之一。
)(3)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定义: 地球质心O为坐标原点,Z轴指向天球北极,X轴指向春分点,Y轴垂直于XOZ平面,与X轴和Z轴构成右手坐标系。
则在此坐标系下,空间点的位置由坐标(X,Y,Z)来描述。
(4)天球球面坐标系的定义: 地球质心O为坐标原点,春分点轴与天轴所在平面为天球经度(赤经)测量基准——基准子午面,赤道为天球纬度测量基准,而建立的球面坐标。
空间点的位置在天球坐标系下的表述为(r,α,δ)。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总复习-总结1
第一章绪论1.GPS系统的组成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设计星座: (21+3)/6当前星座: 31颗6个轨道平面, 平均轨道高度20200km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一个主控站: 成导航电文传送到注入站; 负责监测整个地面监测系统的工作三个注入站: 将主控站发来的导航电文注入发送到相应卫星五个监测站: 主要任务: 为主控站提供卫星的观测数据用户设备部分(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天线单元和接收单元2.GPS卫星的作用①用L波段无线载波向GPS用户连续不断地发送导航定位信号。
②在卫星飞越注入站上空时, 接收由地面注入站用S波段发送到卫星的导航电文和其他有关信息, 并通过GPS信号电路, 适时地发送给广大GPS用户。
③接收地面主控站通过注入站发送到卫星的调度命令, 适时地改正运行偏差或启用备用时钟。
3.GPS系统的特点(1)定位精度高•GPS相对定位精度在50km以内可达10-6, 100~500km 可达10-7,1OOOkm以上可达10-9。
•工程精密定位中, 平面位置误差小于1mm(2)观测时间短(3)测站间无需通视(4)可提供三维坐标(5)操作简便(6)全天候作业(7)功能多, 应用广4.GLONASS.(21+3)/35.GALILEO(27+3)/36.北斗卫星导航系统6-1系统组成①空间部分: (2+1)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东经80°~140°和110.5°赤道上空)②地面控制部分一个地面中心站:接收用户终端的应答信号/数据处理/分发给用户若干监测站:③用户终端: 北斗导航定位接收机: 基本型/通信型/授时型/指挥型6-2 BDS系统的定位原理利用两颗地球同步卫星进行双向测距, 进行距离交会得到用户的平面位置(高程则由地面数字高程模型得到)6-3 BDS系统的作业流程地面中心站→卫星1→用户→卫星1→地面中心站→用户(l)地面中心站连续向北斗卫星发射信号, 经卫星接收、放大、变频后再播发给用户;(2)用户终端接收到卫星信号后注入必要的测站信息, 放大变频后再将应答信号播发给两颗北斗导航卫星;(3)两颗北斗导航卫星收到用户的应答信号后, 放大变频, 再将信号送往地面中心站;(4)地面中心站量测出卫星信号的到达时间后, 采用距离交会法求得用户的平面位置(用户的高程则是通过地面高程模型获得);(5)地面控制中心再通过卫星将计算结果告诉用户6-4 BDS系统的特点①主动式定位方式(接收卫星信号, 且发射应答信号), 隐蔽性差②定位速度慢, 用户数量受到一定的限制用户不能独立进行定位, 计算工作必须在地面中心站内完成。
GPS测量原理及其应用复习资料
GPS测量原理及其应用第一章绪论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欧盟的伽利略(GALILEO)系统和中国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二:GPS系统组成合各部分的作用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GPS工作卫星及其星座的作用:1)提供星历和时间信息2)发射伪距和载表信息,提供其他辅助信息地面监控系统的作用:1)监测卫星是否正常工作2)跟踪计算卫星的轨道参数并发送给卫星3)保持各颗卫星时间同步GPS接收机的作用:接受GPS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获得必要的信息并经数据处理完成定位工作。
三:GPS系统的特点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段;测站间无需通视;可提供三维坐标;操作简便;全天候作业;功能多、应用广第二章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各时间系统的应用1)恒星时:以春分点为参考点,由春分点的周日视运动所定义的时间系统为恒星时系统。
恒星时在天文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平太阳时MT:以平太阳为参考点,由平太阳的周日视运动所定义的时间系统为平太阳时系统,平太阳时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时间系统是一致的。
3)世界时UT:以平子夜为零时起算的格林尼治平太阳时定义为世界时UT,用于天球坐标系与地球坐标系之间的转换计算。
4)原子时:这一时间尺度被广泛用于动力学作为时间单位。
5)协调世界时:既保持时间尺度的均匀性,又能近似地反映地球自转的变化。
第三章卫星运动基础及GPS卫星星历一:人造卫星所受的作用力有地球对卫星的引力,太阳、月亮对卫星的引力,大气阻力,太阳光压,地球潮汐力等。
二体问题是忽略所有的摄动力,仅考虑地球质心引力研究卫星相对于地球的运动,在天体力学中,称之为二体运动。
二:GPS卫星星历分为预报星历和后处理星历。
三:GPS卫星广播星历预报参数(p40)第四章GPS卫星的导航电文和卫星信号一:GPS卫星的导航电文(简称卫星电文)是用户用来定位和导航的数据基础。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考点
G P S测量与数据处理名词解释;周跳与特点:整周计数出现系统偏差,而不足一整周的部分仍然保持正确的现象;多路径效应:经某些物体表面反射后到达接收机的信号与直接来自卫星的信号叠加干扰后进入接收机,将使测量值产生系统误差;载波:可运载调制信号的高频振荡波;L1载波:由卫星上的原子钟所产生的的基准频率f0=倍频154倍后形成的;L2载波:由f0倍频120倍后形成的;L5载波:由f0倍频115倍;作用:更好地消除电离层延迟,组成更多线性组合观测值;测距码:用于测定从卫星至接收机间的距离的二进制码;GPS卫星所用属于伪随机噪声码;伪随机噪声码相关系数:不同的码相关系数为0或1/n,对齐的码相关系数为1; GPS测距:卫星发射天线的平均相位中心至接收机接收天线相位中心之间的距离; 导航电文:由GPS向用户播发的一组反映卫星在空间的运行轨道、卫星钟的改正参数、电离层延迟修正参数及卫星的工作状态等信息的二进制代码;卫星星历:用于描述太空飞行体位置和速度的表达式;卫星星历的时间按世界标准时间UTC计算;GPS时不跳秒,UTC会跳秒;广播星历:由GPS的地面控制部分所确定和提供的,经GPS卫星向所有用户公开播发的一种预报星历;采用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精密星历:为满足精密应用领域的需要而研制、生产的一种高精度的事后星历;按一定时间间隔通常15min来给出卫星在空间的三维坐标、三维运动速度及卫星钟改正数等信息;整周模糊度:相对定位:确定同步跟踪相同的GPS卫星信号的若干台接收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坐标差的定位方法;静态定位:如果待定点在地固坐标系中的位置只存在可忽略的变化,数据处理时,整个时段内的待定点坐标都可以认为是固定不变的一组常数;确定这些待定点的位置称为静态定位;动态定位:一个时段内,待定点在地固坐标系中位置有显着变化,数据处理时,每个历元的带顶点坐标均需作为一组未知参数,确定这些载体在不同时刻的瞬时位置的工作称为动态定位;卫星天线相位中心偏差:卫星天线相位中心与卫星质心之间的差异;卫星星历误差:卫星星历给出的卫星位置和速度与卫星实际位置与速度之差;相对论效应:由于卫星钟和接收机钟所处的状态不同而引起的相对钟误差;电离层延迟折射:60km-1000km大气层在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和高能粒子的作用下,该区域内的气体分子和原子产生电离,形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影响无线电信号的传播,使传播速度发生变化,传播路径产生弯曲,使信号传播时间与真空中光速的乘积不等于卫星至接收机间的几何距离;对流层延迟折射:50km以下的大气层,大气折射率取决于气温、气压和相对湿度等因子,信号的传播路径也会产生弯曲;多路径效应:经某些物体表面反射后到达接收机的信号与直接来自卫星的信号叠加干扰后进入接收机,将使测量值产生系统误差;相关系数R=相同码元数-不同码元数/总码元数;多余参数:用户不感兴趣,但为了模型精度不得不引入的参数;基线解算:利用同步观测数据,确定接收机间的相对位置;固定解:当整周模糊度参数取整数时所求得的基线向量解,也称整数解;浮点解:当整周模糊度参数取实数时所求得的基线向量解,也称实数解;单点定位:根据卫星星历给出的瞬间卫星在空间的位置和卫星钟差,由一台接收机测定的从卫星至接收机的距离,通过距离交会法来独立测定该接收机在地球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及接收机钟差的定位方法;DOP:三维点位精度衰减因子PDOP;时间精度衰减因子TDOP;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二维平面精度衰减因子HDOP;高程精度衰减因子VDOP;中误差m=m0DOP;精密单点定位PPP:利用载波相位观测值以及由IGS等组织提供的高精度的卫星星历及卫星钟差来进行高精度单点定位的方法;差分GPS:RTK:利用GPS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实时动态相对定位的技术;CORS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系统,以提供卫星导航定位服务为主的多功能服务系统;闭合环及环闭合差同步观测环RINEX格式:与接收机无关的通用标准格式;基线向量:由2台以上GPS接收机所采集的同步观测数据形成的差分观测值,通过参数估计方法所计算出的接收机间的三维坐标差;网平差简答;C/A码粗码的作用:1.捕获卫星信号;2.粗略测距;P码为精码,原本用于军方严格保密;现被Y码取代;信号调制:1.调幅;2.调频;3.调相;4.GPS卫星信号采用二进制相位调制法;GPS测量中的误差:1.与卫星有关的误差:a)卫星星历误差:卫星星历给出的卫星位置和速度与卫星实际位置与速度之差;b)卫星钟的钟误差:卫星钟读数与真实的GPS时间之差;c)相对论效应:由于卫星钟和接收机钟所处的状态不同而引起的相对钟误差;d)信号在卫星内的时延:开始生成测距信号至信号生成并离开发射天线相位中心间的时间;e)卫星天线相位中心偏差:卫星天线相位中心与卫星质心之间的差异;2.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a)电离层延迟折射:60km-1000km大气层在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和高能粒子的作用下,该区域内的气体分子和原子产生电离,形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影响无线电信号的传播,使传播速度发生变化,传播路径产生弯曲,使信号传播时间与真空中光速的乘积不等于卫星至接收机间的几何距离;b)对流层延迟折射:50km以下的大气层,大气折射率取决于气温、气压和相对湿度等因子,信号的传播路径也会产生弯曲;c)多路径效应:经某些物体表面反射后到达接收机的信号与直接来自卫星的信号叠加干扰后进入接收机,将使测量值产生系统误差;3.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a)接收机钟的钟误差;b)接收机的位置误差;c)接收机测量的噪声;d)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误差;e)信号在接收机内的时延;消除或削弱GPS误差影响的方法和措施:1.模型改正法;理论公式/经验公式;2.求差法;误差具有较强的相关性;3.参数法;参数估计;4.回避法;电离层改正:1.经验模型改正;2.双频改正模型;3.三频观测值改正;高精度GPS测量中的对流层改正:1.待定参数法;2.随机模型法;削弱多路径误差的方法:1.选择合适的站址;2.选择合适的接收机;3.适当延长观测时间;4.数据处理;参数法、模型法等;测距码测距的特点:1.易于将微弱的卫星信号提取出来;2.与脉冲信号相比可提高测距精度;3.便于用CDMA码分多址技术对卫星信号进行识别和处理;4.便于对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伪距观测值:ρ波浪线=卫星与接收机真正距离ρ-电离层延迟改正Vion-对流层延迟改正Vtrop+c卫星钟改正数Vts-c接收机钟改正数VtR.至少要观测四个卫星才能获得接收机位置;精度较低;载波相位测量:优点:精度高缺点:整周模糊度问题:平方法恢复的是半波长的载波,难以确定;整周跳变问题;1.重建载波:码相关法、平方法、互相关技术、Z跟踪技术;2.周跳;3.整周模糊度;载波相位观测值Φ=N0+整周计数IntΦ+不足整周部分FrΦ;单差、双差、三差观测值:消除钟差、整周模糊度等未知参数;站间一次差分:在接收机之间求一次差;站间星间:在接收机和卫星间求二次差;站间、星间、历元间各求一次:三次差;1.数据利用率低;只有同步数据才能进行差分;2.引入基线矢量替代了位置矢量;3.差分观测值间有相关性,使问题复杂化;4.解的通用性差,某些参数无法求出;周跳与特点:电源故障或振荡器本身故障不属于整周跳变;产生周跳的原因:1.障碍物阻挡;2.接收机天线运动;3.接收卫星信号信噪比低;4.接收机卫星故障;周跳的特点:1.全波长载波相位观测值周跳大小为载波波长的整数倍;2.平方法的观测值周跳为kλ/2.3.如果在历元T1与T2之间发生了周跳,从T2历元开始的后续各历元上整周数减少了n周,曲线会变得不连续不规则,用户只需将后半段有周跳的曲线平行上移与前半段保持平滑连续就能完成周跳的修复;探测周跳的方法:1.高次差法:将误差的量逐次放大;2.多项式拟合法;3.双频相位拟合法;4.外部约束法;整周模糊度:确定方法:1.取整法;2.置信区间搜索法;3.FARA法、已知基线法、交换天线法等;意义:1.获得高精度定位结构的必要条件;2.对作业效率具有决定性作用;基线解算的过程:1.求初始解;2.将整周模糊度固定为整数;重点3.求固定解;相对定位的优缺点:与所用的星历属同一坐标系;优点:高精度缺点:至少需要2台接收机同步观测;数据处理较麻烦;不能直接获取绝对坐标; 网络RTK的组成:1.基准站网;2.数据处理中心及数据播发中心;3.数据通信链路;4.用户;差分GPS:1.单点定位;2.将GPS单点定位结果与已知站坐标比较;3.计算较为简单,数据传输量也少,4.基准站与流动站需要观测相同的一组卫星;不需完全相同,不能完全不同;差分改正数:1.距离改正数:基站坐标与卫星星历计算的站星距-观测距离;2.位置改正数:接收机对卫星进行观测确定的观测坐标与已知坐标之差;广域差分与单站、局域差分的基本区别在于:后两者将综合影响播发给用户,前者将误差分别估算出来播发给用户;影响基线解算结果的因素:1.基线解算时所设定的起点坐标不准确;2.少数卫星观测时间太短,导致这些卫星的整周未知数无法准确确定;3.周跳探测、修复不正确;可通过残差图判别;4.观测时段内,多路径效应比较严重,观测值的改正数普遍较大;5.对流层或电离层折射影响过大;无电离层观测值进行基线解算可以改善残差系统分布趋势,但残差显着增大; 声学定位系统:长基线声学定位系统:船上的换能器,海底应答器三个以上,三点交会;优点:精度高,换能器易安装;缺点:系统繁杂,操作复杂,费用昂贵;短基线:船上三个以上换能器,海底一个应答器;优点:操作方便,空间固定值,便宜;缺点:深水测量一般基线大于40km,极易受噪声影响;超短基线:船上小的声基阵,海底一个应答器;优点:便宜,噪声小,安装方便;缺点:校准难以准确,依赖外围设备精度;。
GPS测量操作与数据处理
第一部分GPS静态测量第一章GPS静态测量基础一、GPS静态测量基础在GPS测量中,最常用的静态定位模式是相待定位。
所谓静态定位指的是:在进行GPS定位时,认为在整个观测过程中,接收机天线的位置相对于地球保持不变;而在数据处理时,则将接收机天线的位置作为一个不随时间变化的量。
而相对定位则指的是在进行GPS定位时,多台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采集同步观测数据;在数据处理时,则利用这些同步观测数据,计算出向步观测站之间的相对位置(坐标差/基线向量)。
其具体观测模式为多台接收机在不同的测站上进行静止同步观测,时间从几分钟到长年不间断不等。
接收机测定在观测期间到卫星的伪距和载波相位等观测值,并记录在相应的存储器中。
观测结束后,将观测值下载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
数据处理过程一胶包括基线处理、网平差、坐标转换和高程转换,最终求出高精度的网点坐标。
在GPS测量中,静态定位一般用于高精度的测量定位,如各种等级的大地网、工程控制网、变形监侧网等。
二、GPS接收机分类GPS测量型接收机一般可以根据其能够跟踪、处理的GPS卫星信号频率的数量分为单频和双频两大类。
1.单频GPS测量型接收机接收信号:GPS导航电文、C/A码、Ll载波。
接收机特点:(1)一体化接收机:包含带有显示灯的GPS接收机、天线、内置电源。
(2)分体设计:包含天线、GPS接收机、电源分体设计的配置。
可以配置手持计算机设置或阅读参数信息。
2.双频GPS测量型接收机(双频GPS脚量仪)接收信号:GPS肥导航电文、C/A码伪距、P码伪距、L1载波相位、L2载波相位。
接收机特点:(1)一体化:包含带有显示灯的GPS接收机、天线、内置电源。
可以配置手持计算机设置或阅读参数信息。
(2)分体设计:天线、GPS接收机(内置电源、带有显示灯或显示器)分体设计。
第二章GPS静态测量工作的流程一项GPS静态测量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即测前准备、外业实施和数据处理第一节测前准备在这一阶段所进行的主要工作包括项目立项、技术设计、实地踏勘、设备检定、资料收集整理、人员组织等。
【技术】GPS复习大纲
【关键字】技术题型有名词解释,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
名词解释:在ppt上选5个概念出来考,如(注意!)1. 多路径效应2. 绝对定位。
就说了两个,其他大家再找一下;填空题(20分):只说了一个:作用于卫星上的各种力分为两类:中心力和非中心力简答题:1. GPS的绝对定位原理2. GPS的应用计算题(3题):1. GPS网特征条件的计算;2. 计算码长,码宽,周长(PPT第四章17张);3. 坐标转换;还有,卫星的坐标计算部分不考。
第一章GPS原理,概念,技术特点GPS 技术的特点GPS技术的特点(1)观测站之间无需通视。
(2) 定位精度高。
(3) 观测时间短。
(4) 提供三维坐标。
(5) 操作简便。
(6) 全天侯作业。
GPS系统的组成GPS的定位系统包括三个部分:地面监控部分;空间卫星部分;用户接受部分。
第二章高斯-克吕格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由来及特点为了建立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控制及工程测量控制,一般应将椭球面上各点的大地坐标按照一定的规律投影到平面上,并以相应的平面直角坐标表示。
目前各国常采用的是高斯投影和UTM 投影,这两种投影具有下列特点:(1 )椭球面上任意一个角度,投影到平面上都保持不变, 长度投影后会发生变形,但变形比为一个常数。
(2 )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纵轴,并且是投影点的对称轴,中央子午线投影后无变形,但其它长度均产生变形,且越离中央子午线越远,变形愈大。
(3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轴与笛卡儿直角坐标系坐标轴相反,一般将y 值加上500 公里,在y 值前冠以带号。
(4 )带号与中央子午线经度的关系为3种高程(大地高、正高、正常高)在测量中有三种高程,分别是大地高,正高,正常高,我国高程系统日常测量中采用的是正常高,GPS 测量得到的是大地高H 。
大地水准面是假想海洋处于完全静止的平衡状态时的海水面,并延伸到大陆地面以下所形成的紧闭曲面。
正高Hg 是指M 点源该点的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GPS复习资料
时延差改正:就是载波L1、L2的电离层时延差。
数据龄期:表示基准时间和最近一次更新星历数据的时间之差。主要是用于评价钟改正数的可信程度。
2.卫星定位技术发展三阶段:卫星三角测量、卫星多普勒测量、GPS卫星定位测量
静态相对定位:接收机安置在基线端点的接收机固定不动,通过连续观测,取得充分的多余观测数据,确定观测站与地面某一参考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优点:定位精度高;缺点:定位时间长。
差分动态定位:在已知坐标的点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称为基准站),利用已知坐标和卫星星历计算出观测值的校正值,并通过无线电设备(称数据链)将校正值发送给运动中的GPS接收机(称为流动站),流动站应用接收到的校正值对自己的GPS观测值进行改正,以消除卫星钟差钟差、接收机钟差、大气电离层和对流层折射误差的影响。
6.天球坐标系和地理坐标系的区别:天球坐标系是一种惯性坐标系,其坐标原点及各坐标轴指向在空间保持不变,用于描述卫星运行位置和状态。而地球坐标系是与地球相关联的坐标系,用于描述地面点的位置。
7.历元平天球坐标系与瞬时极真平天球坐标系区别:历元平天球坐标系也叫做协议天球坐标系或协议惯性坐标系,通常选择某一时刻作为标准历元,并将此刻地球的瞬时自转轴(指向北极)和地心至瞬时春分点的方向,经该瞬时的岁差和章动改正后,分别作Z轴和X轴的指向。而瞬时极真天球坐标是指z轴指向瞬时地球自转轴;x轴指向瞬时春分点,也称真天球(赤道)坐标系。
3.GPS相对于其他导航定位系统特点:1.功能多、用途广2.定位精度高3.实时定位
GPS相对于常规测量技术的特点:1.观测站之间无需通视2.定位精度高3.观测时间段4.提供三维坐标5.操作简便6.全天候作业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第三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 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2 .GPS卫星星座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GPS卫星星座,记作(21+3)GPS星座。
24颗在轨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内,轨道倾角为55°,各个轨道平面之间相距60°。
在地球表面上任何地点任何时刻,在高度角15°以上,平均可同时观测到6颗卫星,最多可达9颗卫星。
3. GPS卫星的作用:第一,用L波段的两个无线载波向广大用户连续不断地发送导航定位信号。
第二,在卫星飞越注入站上空时,接收由地面注入站用S波段发送到卫星的导航电文和其他有关信息,并通过GPS信号电路,适时地发送给广大用户。
第三,接收地面主控站通过注入站发送到卫星的调度命令,适时地改正运行偏差或启用备用时钟等。
4. 地面监控系统:1个主控站(美国科罗拉多)3个注入站(阿森松岛,迪哥加西亚岛,卡瓦加兰)5个监控站(1+3+夏威夷)5. GPS信号接收机的任务是:能够捕获到按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的信号,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对所接收到的GPS信号进行变换、放大和处理,以便测量出GPS信号从卫星到接收机天线的传播时间,解译出GPS卫星所发送的导航电文,实时地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置,甚至三维速度和时间。
6. GPS系统的特点: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测站间无需通视,可提供三维坐标,操作简便,全天候作业,功能多,应用广。
7. GPS系统的应用前景:①用于建立高精度的国家性大地测量控制网,测定全球性的地球动态参数②用于建立陆地海洋大地测量基准,进行高精度的海岛陆地联测以及海洋测绘③用于监测地球板块运动状态和地壳形变④用于工程测量,成为建立城市与工程控制网的主要手段⑤用于测定航空航天摄影瞬间的相机位置.8. 我国的GPS定位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情况:在大地测量方面,利用GPS技术开展国际联测,建立全球性大地控制网,提供高精度的地心坐标,测定和精化大地水准面;在工程测量方面,应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布设精密工程控制网,用于城市和矿区油田地面沉降监测、大坝变形监测、高层建筑变形监测、隧道贯通测量等精密工程;在航空摄影测量方面,我国测绘工作者也应用GPS技术进行航测外业控制测量、航摄飞行导航、机载GPS 航测等航测成图的各个阶段;在地球动力学方面,GPS技术用于全球板块运动监测和区域板块运动监测;此外,GPS技术还用于海洋测量、水下地形测绘、军事国防、智能交通、邮电通信、地矿、煤矿、石油、建筑以及农业、气象、土地管理、环境监测、金融、公安等部门和行业。
GPS测量操作与数据处理
GPS测量操作与数据处理
GPS测量操作与数据处理是现代测量科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导航的技术,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来确定测量点的位置。
本文将介绍GPS测量操作的基本步骤,并讨论GPS数据的处理方法。
一、GPS测量操作
1.设备准备: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台GPS接收器,通常是一个手持设备或安装在测量仪器上的设备。
确保设备电量足够,并检查所在位置的可见卫星数量和信号强度。
2.信号接收:打开GPS接收器并等待接收信号。
通常,接收器需要至少接收到4颗卫星的信号来确定测量点的位置。
一旦接收到足够的信号,接收器将开始计算位置。
3.数据记录:接收器会记录测量点的经纬度、海拔高度等信息。
在测量过程中,可以使用接收器的其他功能,例如记录测量点照片、声音等信息。
4.数据处理:一旦完成测量任务,需要将数据从GPS接收器传输到计算机上进行进一步处理。
二、GPS数据处理
1.数据导出:将GPS接收器中记录的数据导出到计算机上。
通常,可以通过USB或蓝牙等方式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
3. 数据转换:将GPS数据转换为常用的地理坐标系统,例如经度和纬度坐标转换为平面坐标系统。
这一步骤通常需要使用专业的测绘软件,例如ArcGIS或AutoCAD等。
4.数据分析:根据具体的测量任务和需求对数据进行分析。
例如,可以计算测量点之间的距离、角度和高程差,或者绘制测量点的分布图、等高线图等。
5.数据可视化:利用数据处理软件绘制测量结果的图表和图像,以便更直观地展示数据。
这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测量结果,并做出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GPS静态测量第一章 GPS静态测量基础1相对定位指的是在进行GPS定位时,多台同步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采集同步观测数据;在数据处理时,则利用这些同步观测数据,计算出同步观测站之间的相对位置(坐标差/基线向量。
)2数据处理过程一般包括基线处理、网平差、坐标转换和高程转换,最终求出高精度的网点坐标。
3 GPS测量型接收机一般分为单频和双频两大类。
单频GPS测量型接收机,接收信号:GPS 导航电文、C/A码、L1载波。
双频GPS测量型接收机(双频GPS测量仪),接收信号:GPS 导航电文、C/A码伪距、P码伪距、L1载波相位、L2载波相位。
第二章 GPS静态测量工作的流程1一般GPS静态测量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即测前准备、玩野实施和数据处理。
2测前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项目立项、技术设计、实地踏勘、设备检定、资料收集整理、人员组织等。
3测量实施的内容包括:实地了解测区情况、卫星状况预报、确定作业方案、外业观测。
4 GPS基线向量网被分成了A、B、C、D、E五个级别。
C级网为地方控制网和工程控制网;D级网为工程控制网;E级网为测图网。
5 GPS网常用的布网形式有以下几种:跟踪站式、会战式、多基准站式、同步图形扩展式、单基准站式。
跟踪站式:若干台接收机长期固定安放在测站上,进行常年、不间断的观测,即一年观测365天,一天观测24小时,这种观测方式很像是跟踪站,因此,这种布网形式被称为跟踪站式。
特点:不间断的连续观测,观测时间长,数据量大,采用精密星历,成本高。
会站式:在布设GPS网时,一次组织多台GPS接收机,集中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内,共同作业。
在作业时,所有接收机在若干天的时间里分别在同一批点上进行多天、长时段的同步观测,在完成一批点的测量后,所有接收机又都迁移到另外一批点上进行相同方式的观测,直至所有的网点观测完毕,这就是所谓的会站式的布网。
特点:较长时间、多时段观测,可以较好地消除SA等因素,有特高的尺度精度。
多基准站式:就是有若干台接收机在一段时间里长期固定在某几个点上进行长时间的观测,这些测站称为基准站。
在基准站进行观测的同时,另外一些接收机则在这些基准站周围相互之间进行同步观测。
同步图形扩展式:就是多台接收机在不同测站上进行同步观测,在完成一个时段的同步观测后,又迁移到其他的测站上进行同步观测,每次同步观测都可以形成一个同步图形。
在测量过程中,不同的同步图形间一般有若干个公共点相连,整个GPS网由这些同步图形构成。
特点;扩展速度快,图形强度较高,作业方法简单。
单基准站式:又称做星形网方式,它是以一台接收机作为基准站,在某个测站上连续开机观测,其余的接收机在此基准站观测期间,在其周围流动,每到一点就进行观测,流动的基准站之间一般不要求同步,这样,流动的接收机每观测一个后四段,就与基准站间测得一条同步观测基线,所有这样测得的同步基线就形成了一个以基准站为中心的星形。
流动的接收机又是也称为流动站。
特点:布网方式效率高,图形强度弱。
6 在进行GPS网的设计时经常采用效率指标、可靠性指标和精度指标。
效率指标:当按照某个具体的布网方式和观测作业方式进行作业时,要按要求完成整网的测设,所需的观测期数与理论上的最小观测期数会有所差异,理论最小观测期数与设计的观测期数的比值,称之为效率指标(e)。
可靠性指标:分为内可靠性和外可靠性。
所谓的GPS网的内可靠性是指所布设的GPS 网发现粗差的能力,即可发现的最小粗差的大小;所谓的GPS网的外可靠性是指GPS网抵御粗差的能力,即未剔除的粗差对GPS网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大小。
整网的多余独立基线与总的独立基线数的比值,称平均可靠性指标。
精度指标:作为衡量GPS网精度的指标。
7GPS网设计的出发点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效率,努力降低成本。
提高GPS网可靠性的方法:增加观测期数(增加独立基线法),保证一定的重复设站次数,保证每个测站至少与三条以上的独立基线相连。
在布网时要使网中所有最小异步环的边数不大于6条。
提高GPS网精度的方法:可以在全面网之上布设框架网,以框架网作为整个GPS网的估价,精心制定一个子区和子环路的实测方案。
在布网是要使用王忠所有最小异步环的边数不大于6条。
可采用增设长时间、多时段的基线向量的方法。
8静态相对测量数据处理基本步骤:粗加工、预处理、基线解算、GPS网与地面网的联合网平差处理、坐标转换和高程转换。
9原始观测数据的下载在进行基线解算之前,首先需要从接收机上下载原始的GPS观测值数据:至少应当有观测值文件;星历参数文件。
有些接收机还另外列出了测站信息文件、电离层参数和UTC参数文件。
外业输入数据的检查与修改在读入了GPS观测值数据后,就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必要的检查,检查的项目包括:测站号、点号、测站坐标、天线高等。
基线计算过程①由三差分载波相位观测方程计算基线矢量未知参数:同步环中每两台接收机所在点的坐标差分量,非随机的。
观测量:同步环中每两台接收机同步观测量所形成三差分载波相位观测值。
认为是正态分布的随机观测量。
②由双差分载波相位观测方程计算基线向量未知参数:同步环中每两台接收机所在未知点近似坐标的改正数(dX,dY,dZ)和整周未知数,非随机的。
观测量:同步环中每两台接收机同步观测量所形成双差分载波相位观测值。
随机量,正态分布。
基线质量分析和检验:1.每一条基线的检验2.基线间的检验3.调整10基线向量网平差概念:以GPS基线向量为观测值,以其方差阵的逆为权阵进行计算,求出各GPS网点的坐标并进行精度评定。
分类:①无约束平差:只约束一个点坐标②约束平差:约束条件多余一个点的坐标,如还有其他已知点坐标活边长、方位角等。
③联合平差:观测值有GPS基线向量观测值、地面常规测量观测值(边长、方位、高差),一起参与平差计算。
④三维平差:求出三维地理坐标或平面坐标和海拔高程。
⑤二维平差:只求定平面坐标。
网平差过程㈠三维无约束平差坐标系统:WGS-84 目的:检查网本身的内符合精度、基线之间有无明显系统差和粗差,提供大地高数据。
㈡约束平差坐标系统:地方椭球坐标系或平面坐标系。
目的:提供三维大地坐标或平面坐标及海拔高。
平差过程:建立或选择地方坐标系统和高程转换模型:①建立或选择参考椭球、输入其与WGS-847椭球的转换参数(7参数或3参数);②选择或建立投影方式和投影度带;③选择大地水准面模型或输入高程异常拟合方程的参数。
第三章 GPS静态测量操作开机测量:5700型接收机显示面板介绍 1)两个开关电源开关键、数据记录开关键 2)5个显示灯数据记录状况显示灯、卫星状况显示灯、内置电台状况显示灯、A或2电池状况显示灯、B或3电池状况显示灯。
1 开机①按照作业时间开机或提前开机,按电源开关键开机,所有指示灯发亮时,松开按键,这时A电池或B电池状态显示灯只有一个长亮,如果电源灯快速闪烁时,说明该电池电量不足,接收机会自动切换使用另一块电池,其电池状态显示灯长亮。
开机状态下,当电源灯快速闪烁或不亮时,说明电池电量不足。
②卫星状况显示灯快速闪烁时,说明接收机在搜索、跟踪卫星或卫星颗数少于4颗。
卫星状况显示灯一秒闪烁一次时,观测卫星颗数达到4颗或4颗以上。
2仪器初始化方法:①按住电源开关大于15秒,直到所有显示灯熄灭又全发亮为止,这样仪器回复厂家缺省设置。
②按住电源开关大于30秒时,消除接收机存储的所有文件,并格式化数据卡。
第四章数据处理软件安装和工具软件的使用1 鼠标左键双击功能键可看到子菜单:GPServey基线结果阅读、将观测数据转换为Rinex 格式、建立坐标系统、下载测量数据、手簿文件编辑、建立绘图的图形属性库、绘线编辑、卫星可见性预报、绘制符号编辑。
静态、快速静态测量数据处理常用的工具功能有:下载测量数据、将观测数据转换为RINEX 格式、卫星可见性预报、定义坐标系统等。
2测量数据文件包括:①4600、4700、4800型接收机的测量数据文件有:观测值数据文件:ssssDDDn.dat,ssss为仪器序列号,DDD为测量序列日期,n为文件序列号。
卫星星历文件:ssssDDDn.eph,其中ssss为仪器序列号,DDD为测量序列日期,n为文件序列号。
②5700型GPS接收机的测量数据文件有:观测和星历文件一体文件:ssss为仪器序列号,DDD为测量序列日期,n为文件序列号。
卫星可见星预报文件:※.ALM,只用于预报卫星的可见性,不参与基线计算。
4600、4700、4800型GPS接收机的测量数据文件.dat文件,转换为接收机独立的转换格式:…简写为RINEX3卫星可见性预报的目的:可用于预报将来某一天、某一时间段的卫星可见性,为测量工作安排提供参考。
4通过基线处理所得到的两个观测点之间的坐标差分量也是WGS-84系统坐标下的坐标分量;自由网平差处理的点位坐标自然也是WGS—84系统的坐标。
因为全球各地区的用户都有特殊的坐标系统,为了将GPS测量成果用于用户的特殊成果需要,就需要进行坐标转换。
坐标系统转换由下列元素组成:大地水准面模型选择、建立基准转换(WGS-84椭球与地方椭球之间转换)、选择投影方式输入投影度带、GPS点校正(由水平平差和垂直平差组成)。
5建立坐标转换的顺序为:大地水准面模型选择、建立地方椭球参数、建立基准转换、选择投影凡事和输入投影度带、GPS点校正后面介绍。
6 大地水准面模型的作用:大地水准面是地球重力位的一个等位面。
大地水准面模型使我们能够用椭球高度来估算高程。
大地水准面模型:对我国比较有效的两种模型为OSU91A和EGM96(Global)。
椭球的基本参数一般有长半轴(a),扁率(1/f)等,其他参数可以由他们推导出来。
第一偏心率,第二偏心率7建立基准转换方法:⑴Molodensky(三参数),Molodensky基准转换定义了从WGS-84椭球原点(反之亦然)X、Y、Z方向的一种平移转换。
⑵七参数,参数基准转换定义了从从WGS-84椭球到地方椭球或从地方椭球到WGS-84椭球的转换。
平移:定义了从WGS-84椭球原点到地方椭球原点的三维直角坐标(X、Y、Z)。
旋转:旋转值分别定义了绕X、Y、Z轴的旋转角。
它们是WGS-84椭球必须旋转到与地方椭球对应轴对齐的角度。
从轴的正方向看,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角度为正角度。
比例因子:它是以百万分之一定义的、被所有坐标相乘的系数。
⑶基准格网:是一种包含有区域基准转换参数的文件,该文件用来在您的位置处内插基准转换值。
⑷多重回归,多重回归基准转换应用本地区预设平移的多项式方程拟合,定义了一种WGS-84椭球和地方椭球之间的基准转换。
第五章TGO图形窗口简介、建立项目、改变属性1 运行TGO软件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创建项目,因为这是软件组织数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