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2004内审员培训教材(2009)讲解学习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课程
h
14
内部审核策划
确定内审的方案目的 拟审核的范围和程度
以往的审核结果
年度审核计划
内
审 策
现场审核计划
划
追加审核计划
h
15
安排审核计划注意事项
一年内认证范围所涉及的活动、产品、 服务应至少被审核一次。 审核员的独立性。 审核计划中应明确
审核依据; 审核范围; 审核频次; 审核方法。
h
16
h
35
首次会议——要求
准时,简短,明了,不超过半小时; 获得受审核方的理解与支持; 由审核组长主持会议。
h
36
首次会议——参加人员
审核组全体人员; 高层管理者(必要时); 受审核部门代表及主要工作人员; 管理者代表; 陪同人员。
h
37
首次会议——内容
会议开始:参加人员签到,审核组长宣布会议开始,适当时请最高管理 者或管理者代表讲话; 人员介绍:审核组长介绍审核组成员及分工,各受审核部门介绍陪同人 员; 重申审核目的和范围;明确审核的目的,审核的依据,审核将涉及的部 门; 现场审核计划的确认:现场审核计划不宜做大的改动,征得各受审核部 门的最后确认; 强度审核的原则:强调审核的客观、公正性,说明审核是抽样的过程, 说明相互配合的重要性,提出不合格的报告形式。 会议结束:确定末次会议的时间、地点、出席人员,审核组长致谢。
2.识别法律法规条款对活动、服 务、(产品)中环境因素的要 求?查证记录
3.法律法规获取是否全面,有没有遗 漏?其他要求有没有识别?
4.是否及时跟踪变化?是否更 新、补充,是否有过期和失效 的版本?
5.法律法规如何贯彻执行,传达 学习?
审核日期 判定
OK NG
ISO14001:2004标准培训资料
ISO14001:2004标准培训资料关键词:要求与可能性的问题4.1 总要求1、必须是文件化的管理体系2、未给出体系覆盖的范围,或范围描述不准确4.2环境方针1、文件化的环境方针,由最高管理者制定2、是否包括二个承诺3、是否为环境目标指标提供框架4、方针过于简单,不能体现组织内存在的主要问题,感觉适用于任何组织5、有证据显示已传达至供方及在内部宣导6、环境方针是否定期评审4.3.1 环境因素1、有无制定程序文件2、是否分别考虑了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3、未对产品方面和相关方的环境问题进行识别4、是否建立了环境因素台帐及重要环境因素清单5、是否明确了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准则6、最高管理者是否清楚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7、部门主管是否了解本部门的重要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8、员工是否清楚本岗位的重大环境问题并掌握解决措施9、没有依据变化及时更新环境因素4.3.2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1、是否建立了程序2、法律法规收集不全,有遗漏,特别是新法规3、对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未及时更新4、未将适用的条款摘录下来5、是否进行了宣导培训6、不能说明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及环境管理体系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1、有无文件化的目标指标2、目标指针的制定依据:一是企业的重要环境因素,二是新法规要求3、部门主管是否清楚本部门的目标指标及完成情况4、所有目标指标是否均已按计划进行5、环境管理方案没有按期完成6、不能提供目标指标和方案已完成的证据7、是否有制度对方案加以监控8、目标指标多年不变,不能体现持续改进的承诺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1、有文件化的职责权限规定,并培训2、职责规定未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直接相关人员3、有无任命管理者代表,管代工作是否得到了全面支持4、管理者提供资源是否充分,以满足目标指标的要求5、最高管理者、管代、部门主管、重要岗位人员是否了解自身职责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1、有证据显示人员具备了必要的能力2、组织未确定与重要岗位工作人员所需要的能力3、有无完整的培训计划,是否满足培训需求4、环境重要岗位人员接受的培训是否适宜5、培训无记录6、重要岗位人员没有颁发资格证7、培训实施效果不佳,人员环境意识薄弱4.4.3 信息交流1、保证信息交流渠道的畅通是环境管理体系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2、不能提供内外部信息交流的证据3、未明确重要环境因素是否对外交流,及规定交流的方式,并形成文件4.4.4 文件1、EMS特有的文件:如应急预案、环境管理方案2、不是为EMS制定的文件也可引用,应当指明其出处3、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各项活动是否有控制文件4、未清楚给出文件查询的途径4.4.5 文件控制1、文件无发放记录2、现场使用非受控文件或过期文件3、文件的收发、归档都有责任人签字4、文件修订时,是否制定了更改清单或一览表5、作废文件是否都进行了标识和管理6、文件未按规定进行评审7、对于外来文件未识别或未进行控制8、对电子文件管理不足,现有制度主要针对书面文件4.4.6 运行控制1、对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是否都制定了文件2、作业文件对操作者来说是强制性的,必须按要求进行3、现场作业人员不按文件规定操作,或按规定操作后未达到预期效果4、部门主管应对重要岗位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5、适用环保法规可直接应用于作业要求6、未对外部相关方的作业提出要求,或未能将要求提供给相关方4.4.7应急准备和响应1、是否制定了程序文件2、未识别存在哪些紧急情况3、未制定应急预案,或仅制定了部分预案4、现场有否应急设备和物质5、训练人员是否充分,应急小组人员是否明了职责与正确执行应急计划6、未进行应急演习,或无相应的记录7、未对演习结果及程序的有效性进行评价8、应定期评审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4.5.1 监测和测量1、是否建立了程序文件,规定监测项目、频次、方法和责任部门2、对重要环境因素的运行控制是否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测量3、所实施的监测项目是否齐全4、监测仪器是否经校准合格5、是否保存了完整的记录6、监测人员不具备上岗资格4.5.2 合规性评价1、是否建立了合规性评价程序2、合规性评价人员缺少必要的培训3、不能提供法律规定和其它要求符合性的客观证据4、是否保留合规性评价记录4.5.3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1、是否建立了程序文件2、是否有记录3、是否将纠正预防措施提交管理评审4、对于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未进行跟踪5、实施的纠正措施达不到预期效果6、是否按要求对文件进行必要的更改4.5.4 记录控制1、是否建立了记录控制程序2、填写是否正确完整、字迹清晰3、是否规定了记录的保存期限4、所有记录是否具有可追溯性4.5.5内部审核1、是否制定了内部审核程序2、内审员是否经过培训,并经资格认可3、审核员应与被审核对象无直接关联4、是否编制了内审检查表,并覆盖内审计划的所有内容5、是否编写了审核报告,是否明确体系的有效性6、不符合项均已得到纠正并验证有效7、内审结果是否提交管理评审8、内审资料是否齐备4.6 管理评审1、是否由最高管理者主持管理评审2、评审输入是否全面,完全覆盖标准要求3、评审输出不符合标准要求,无结论4、评审结果是否有记录,是否体现持续改进5、管评报告未经最高管理层确认6、管评提出的事项未进行改善7、管评资料是否齐备综述:1、要素关联图2、PDCA图3、重要环境因素与各要素的关联培训大纲:一、ISO14001:2004标准二、内审流程三、。
讲义-_EMS_14001内审培训教程
发生在世界近代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四)
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10美国多诺拉镇大气污染河谷内工 厂密急,排放大量烟尘和SO2河谷形盆地, 又遇逆温和多雾天气,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 散;SO2、SO3和烟尘生成硫酸盐气溶胶, 吸入肺部咳嗽、喉痛、胸闷、呕吐、腹泻; 4天内43%的居民(6000)人患病,20人死 亡
4.2环境方针
本条款的要求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要确定组织的环境方针。 环境方针要适合于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性质、 规模和环境影响。 环境方针要包括持续改进,污染预防和适用法律法 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方针要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指标的框架 环境方针要形成文件。 环境方针要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 方针要传达到所有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 环境方针要能为公众所获取。
2004版对本标准要求基于这样一个前提 (总要求)
组织将定期评审和评价其 EMS。 一个尚未建立EMS的组织,应当通过评审的方式来 确定自己当前的环境状况,作为环境管理体的基础。 评审四个方面关键问题: 1.识别环境因素。(时态,状态) 2.确定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应遵守的其他环境要求 3.评审所有现行环境管理惯例和程序。 4.评价此前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
发生在世界近代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五)
伦敦烟雾事件:
1952、12英国伦敦市大气污染居民取暖 燃煤中含硫量高,排放大量S02和烟尘逆温 天气,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SO2等在金 属颗粒物催化下生成SO3、硫酸和磷酸盐, 附着在烟尘上吸入肺部胸闷、喉痛、咳嗽、 呕吐;5天内死亡4000人,历年共发生12 起,死亡近万人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大 气污染谷地中工厂密布,烟 尘、S02排放量大河谷地形, 逆温天气且有雾,不利于污 染物稀释扩散;S02、S03 和金属氧化物颗粒进入肺部 深处咳嗽、呼吸短促、流泪、 喉痛、恶心、呕吐、胸闷窒 息;几千人中毒,60人死亡。
ISO14001(2004)内审员培训教程
3. 7环境影响 3.7
全部或部分地由 组织 (3.16) 的环境因素(3.6)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 给环境 (3.5) 造成的任何 有害 或有益 的变化 。 造成的任何有害 有害或 有益的变化 的变化。
略
14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 a) 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b) 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 c) 通过下列方式展示对本标准的符合: 1) 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 2) 寻求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对其符合性予以 确认; 3) 寻求外部对它的自我声明予以确认; /注 4) 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 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 册
7
ISO14000 标准发展历程
标准 的组成 3、ISO14000 ISO14000标准 标准的组成
分会 SC1 SC2 SC3 SC4 SC5 SC6 WG1 WG2 备用 名称(标准子系统) 标准号
ISO1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EMS) 14001~14009 环境审核(EA) 14010~14019 环境标志(EL) 14020~14029 环境行为评估(EPE) 14030~14039 生命周期评估(LCA) 14040~14049 术语和定义(T&D) 14050~14059 产品标准中的环境因素EAPS 14060 可持续森林 14060~14100
11
环境管理的发展阶段
无所作为
任其自然,无组织排放
末端治理
坐等事件和问题发生,被动处理
事先预防
可持续发展
分析引起环境问题的原因,对污染源采 取预防措施,利用生命周期分析的原 理, 对环境影响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米糠油事件(日本)
米糠油事件:日本九州牟田市一家工厂在生产 米糠 油脱臭过程中,因管理不善,使载热体多氯联苯 混入 了米糠油中,造成食者中毒。主要症状是恶心呕 吐、 肝功能降低、慢性变为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 有
21世纪的人类生存将面临八大挑战
森林面积税减
据统计全球密闭林和稀疏林的总面积原来至 少为52
亿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40%,人们为了发展 农业或
为其他目的,每年均有1110万公顷的森林被毁。
土地严重沙化 全球每年沙漠化损失600多万公顷,由于侵蚀而流失
的土壤每年高达240亿吨。而在自然力作用下,形成一 厘米的土壤需要100-400年。
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的质进入环境后对环境系统 造成的干扰和损害的现象,简称污染。
20世纪30—60年代,在一些工业发 达的国家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 事件 :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比利时)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发生于比利时两岸耸立着90m高山 山坡的马斯河谷地带。1930年12月初,由于出现大气逆温 层,河谷被浓雾覆盖,附近三个炼钢厂、四个玻璃厂、三 个炼锌厂及其他一些工厂,排到大气中的污染物难以扩散, 被封闭在逆温层下,浓度急剧增加,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 为25—100mg/m3(9.6-38.4ppm),造成大气污染事件。1 周内几千人受害发病,60人死亡。发病症状是流泪、喉痛、 咳嗽、呼吸困难等。
ISO1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上海百嘉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环 境 保 护 概述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环境是指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 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 间的相互关系
ISO内审员培训讲义
2.4,内审的频次 审核方案: 针对选定时间段所策划, 并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 (ISO9000:2000 8.2.2) 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 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组织应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 应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 (ISO9001:2000 8.2.2)
第一部分 讲义 1.1审核概论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标准 ISO 10011.1-1990 质量体系审核指南——审核 ISO 10011.2-1991 质量体系审核指南——质量体系审核员评定准则 ISO 10011.3-1991 质量体系审核指南——审核工作管理 ISO 9001:2000的8.2.2 “内部审核” ISO 19011:2001 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
2.5、审核员的选择 1.基本标准: A、个人素质: 开放式思维、成熟——无偏见审核 充分彻底的判断——无断地评价审核结果 善于分析的技能和执着的精神——忠实于审核的目的, 实施无偏差审核 实干性——能够对组织的感觉(习惯和组织文化) 以及紧张的局面作出反应
3.4、文件审核 1.目的 O 检查体系文件是否满足审核目的、范围和审核准则 (如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O 为审核作准备(如编制检查表) 2.文件 O 手册 O 质量方针 O 质量目标 O 相关程序(特别是标准条款中明确要求的程序) O 作业指导书 O 近几次内审和外审报告等
二、内审的策划 2.1、内审的起动 1.领导重视是关键 2.管理者代表亲自抓工作 3.专职部门来管理 4.组建内审员队伍 5.制订一套正规的程序 6.建立管理体系时应考虑内审工作
2.2、内审策划内容 审核策划应确保: ——分派具有适当资格、 经历的技术的审核员负责特定范围的审核 ——在充分的时间内, 按照适当的时间/频次进行审核 策划应包括: ——确定审核范围 ——确定审核间隔频次 ——确定审核员选择、培训和批准的标准 ——针对特定的审核,确定特殊的审核员/审核组 ——预计所需时间
《ISO14001-2004内审员培训教材》解读
21
重要的术语
6.环境方针environmental policy
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的环境绩效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 .
注:环境方针为采取措施,以及建立环境目标和环境指标提供了一个框架
7.环境目标environmental objective
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的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
注:如果可行时应当是可测量的
沟通
文件管制 作业管制 紧急应变
产生
记录
支援
组织及权责 文件系統
2019/3/1
16
EMS Model - Check
监测
发现 测量 不符合 事项
进行
纠正预防
检查
进行
记录
系统稽核
绩效评估
2019/3/1
17
EMS Model - Act
环境绩效 环境方针/ 目标与指标 环境方针 (持续改善)
管理审查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活动的所有方面。
3.环境environment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 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2019/3/1 19
重要的术语
4.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aspect
2019/3/1
2
2019/3/1
3
ISO14000标准产生背景
威协人类生存
环境的恶化
制约经济发展
2019/3/1
4
现在已达到历史上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在
决定世界各地的行动时,必须更加谨慎的
考虑它们对环境产生的后果,由于无知或
iso14001-2004内审员培训教材(2009)
h
3
h
4
ISO14000标准产生背景
环境的恶化
威协人类生存 制约经济发展
h
5
现在已达到历史上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在 决定世界各地的行动时,必须更加谨慎的 考虑它们对环境产生的后果,由于无知或 不关心,我们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和幸福所 依靠的地球环境造成巨大的无法挽回的危 害!
—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h
8
“八大公害事件”
● 1953年-1956年,日本 水俣病事件:一家氮肥厂,把含汞废 水排入海湾,经过食物链合人中毒,到1991年,有2248人中 毒,累计死亡1004人以上.
● 并19含55钴年锰,日钛本,5四00日人市患哮病喘,病36事人件因:由病于死工亡;厂排放大量S02, ● 1968年,日本 米糠油事件:被多氯联苯污染的米糠油,先是
不断对环境管理体系强化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 对整体环境绩效的改进。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
3.环境environment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 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h
18
EMS Model - Act
环境绩效
环境方针 (持续改善)
iso14001-2004内审员培训教材(2009)精品资料
22
重要的术语
6.环境方针environmental policy
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的环境绩效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
注:环境方针为采取措施,以及建立环境目标和环境指标提供了一个框架
7.环境目标environmental objective
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的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
■ 第三方(独立) - 外部审核 由独立发证机构或类似团体所进行的审核
27
4.审核的目的
1. 确定被审核方建立的体系是否符合管理体系 标准。
2. 判断管理体系是否有效地实施和维持。 3. 确定管理体系的充分性、适用性和有效性。 4. 识别被审核方管理体系中需要改进的项目。 5. 对商业合作伙伴的管理体系进行评价,如供
12
环境标准的由来
1972年6月5日
联合国成立环境规划署(UNEP)
1992年6月3日 1992年
联合国确定“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 发展总目标
BSI正式发布BS7750
1993年6月29日 1993年6月
欧共体理事会发布“生态管理与审核 制度”(EMAS)
TC/207成立
1996年10月1日 ISO14000族标准正式发布 2004年11月15日 ISO14001新标准正式发布
不断对环境管理体系强化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 对整体环境绩效的改进。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
3.环境environment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 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应商审核。
iso14001-2004内审员培训教材(2009)(PPT课堂)
重要的术语
4.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aspect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 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 境因素。
环境因素= 污染物/资源 + 状态
5.环境影响environmental impact
1、转变——破坏生态系统正常运转 2、攫取——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循环
生产者 (植物)
物理环境 (阳光、空气水、无机物)
消费者 (动物)
分解者 (细菌)
7
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 1930年,比利时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工厂排放大量S02、 S03,三仟人中 毒,60人死亡;不计其数的牲畜死亡.
● 1943年,美国 络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每天400万辆汽车 每天燃烧2400万升汽油,排放碳氢化合物与紫外线作用, 形成烟雾,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400人死亡;
3
4
ISO14000标准产生背景
环境的恶化
威协人类生存 制约经济发展
5
现在已达到历史上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在 决定世界各地的行动时,必须更加谨慎的 考虑它们对环境产生的后果,由于无知或 不关心,我们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和幸福所 依靠的地球环境造成巨大的无法挽回的危 害!
—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6
人与自然
不断对环境管理体系强化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 对整体环境绩效的改进。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
3.环境environment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 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18
iso140012004内审员培训
6
1)标准修订背景
( 2 )标准修订总原则 对96版标准的修改,要有利于理解和实施,
同时不产生新的要求(对于修改后可能形成 新要求的内容,要提交TC 207全会进行评 审)。
7
1)标准修订背景
( 3 )标准修订重点 更加明确表述第一版的内容; 对GB/T19001的内容予以必要考虑,以加强
使用指南
使用指南
这一修改是为了和ISO 9001: 2000 取得一致
10
2)标准修订内容
(1)总体性修改 体系要素变化 原标准4.3.3与4.3.4合并为4.3.3目标、指标和方案; 原标准4.5.1拆分为4.5.1监视和测量及4.5.2合规性
评价 原标准4.3.2、4.4.1、4.4.2、4.4.4、4.5.4等5个要
12
2)标准修订内容
(2)对引言的主要修改 增加了第5自然段“修订重点”; EMS运行模式图: “检查和纠正措施”改为“检
查”,并增加了对PDCA含义的简要说明; 其他进一步明确要求的文字性修改;
如进一步明确环境管理体系的详细和复杂程度、体 系文件的多少、所投入的资源等,取决于多方面因 素,如体系覆盖的范围、组织的规模、其活动、产 品和服务的性质等。中小型企业尤其如此。
14
2)标准修订内容
3 “定义” 原标准定义13条,现增加到20条; 增加的定义包括括审核员、文件、程序、记
录、纠正措施、不符合和预防措施等7条;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改为“内部审核 ” ; 对持续改进、环境影响、环境管理体系、内
部审核、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指标、 环境表现(行为)、污染预防等9个术语的 定义做了局部修改;
径。 注1 :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 注2 :根据GB/T 19000 -2000 中3.4.5条改写。 3.20 记录:阐明已取得的结果或提供已从事活 动的证据的文件。 注:根据GB/T 19000 -2000 中3.7.6 条改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68年,日本 米糠油事件:被多氯联苯污染的米糠油,先是 几十万只鸡吃了有毒饲料死亡,继而有10000多人生病,16 人死亡;
● 1931年,日本 富山骨疼病事件:一些炼锌厂,把含镉污水 排入河中,长期饮用这样的河水,食用浇灌含镉河水生产的 稻谷,出现畸形,身长缩短等病症,并死亡215人以上 ;
不断对环境管理体系强化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 对整体环境绩效的改进。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
3.环境environment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 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注:ISO14000系列标准ISO 14000系列标准.ppt
13
14
环境管理模式
持续改进
环境方针
管理审查 检查
AP CD
策划 实施与运行
15
EMS Model - Plan
公用区 仓储区 新环境 活动
服务
能/资源
环境因素
重要环境因素
间接考量 供应商 承包商
緊急及意外 狀況
设备管线 操作及维修
利害相关团体意见
监测/测量
目标/指 标/方案
作业管制 紧急应变
16
EMS Model - Do
执行与运作
目标及指标 管理方案
支援
训练 沟通 文件管制 作业管制 紧急应变
组织及权责 文件系統
产生
记录
17
EMS Model - Check
监测
测量
记录
检查
系统稽核
发现
不符合 事项
进行
纠正预防
进行
绩效评估
物濒临灭绝
10
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工
废水
化
业
废气
三
学 性
生
废பைடு நூலகம்
产
废渣
污 染
活 动
农 业
三
粪杂肥 化肥
物 理 性
废 农药
污 染
致癌物质 致畸物质
放射性物质 毒性有机物
毒性元素
农药殘留物 噪音
污 染
大气 水体
电磁辐射
土壤 生物
放射性污染
生
粪便
生
寄生虫卵
活
物
病原菌
活
垃圾
性
动
污
病毒
生活污水
染
致病毒素
环境
11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成立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
ISO
TC/176 1979年成立
SC1概念及术语委员会(法国) SC2质量体系委员会(英国)
SC3支持技术委员会(荷 兰)
TC/207 1993年成立
SC1环境管理体系 SC2环境审核 SC3环境标志 SC4环境表现评价 SC5生命周期评价 SC6术语和定义 WGI产品环境因素 WG2可持续改进
● 1948年,美国 多诺拉烟雾事件:工厂排放S02、S03等有害 气体扩散不出去,导致6000以上人员患病,20多人死亡;
● 1952年,英国 伦敦烟雾事件:居民煤炉排放大量S02、S03, 5天内 4000人死亡 ;两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死去.
8
“八大公害事件”
● 1953年-1956年,日本 水俣病事件:一家氮肥厂,把含汞废 水排入海湾,经过食物链合人中毒,到1991年,有2248人中 毒,累计死亡1004人以上.
18
EMS Model - Act
环境绩效
环境方针 (持续改善)
环境方针/ 目标与指标
管理审查
目标标的
系统稽核 报告
外部关切 事项
EMS其他构成要素
19
重要的术语
1.程序Procedure: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注: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
2.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
生产者 (植物)
物理环境 (阳光、空气水、无机物)
消费者 (动物)
分解者 (细菌)
7
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 1930年,比利时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工厂排放大量S02、 S03,三仟人中 毒,60人死亡;不计其数的牲畜死亡.
● 1943年,美国 络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每天400万辆汽车 每天燃烧2400万升汽油,排放碳氢化合物与紫外线作用, 形成烟雾,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400人死亡;
12
环境标准的由来
1972年6月5日
联合国成立环境规划署(UNEP)
1992年6月3日 1992年
联合国确定“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 发展总目标
BSI正式发布BS7750
1993年6月29日 1993年6月
欧共体理事会发布“生态管理与审核 制度”(EMAS)
TC/207成立
1996年10月1日 ISO14000族标准正式发布 2004年11月15日 ISO14001新标准正式发布
20
重要的术语
4.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aspect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 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 境因素。
环境因素= 污染物/资源 + 状态
5.环境影响environmental impact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 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3
4
现在已达到历史上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在 决定世界各地的行动时,必须更加谨慎的 考虑它们对环境产生的后果,由于无知或 不关心,我们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和幸福所 依靠的地球环境造成巨大的无法挽回的危 害!
—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6
人与自然
1、转变——破坏生态系统正常运转 2、攫取——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循环
ISO14001:2004 内审员培训
1
课堂守则
上课时请勿随意从讲台进出 请清楚安全/逃生路线 上课时请关闭手机/传呼机 请勿在课堂内吸烟 请不要喧哗 请守时(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勤) 积极参与培训全过程;
2
课程主要大纲
第一部分:ISO14001标准产生背景 第二部分:管理体系运行模式+重要的术语; 第三部分:内部审核策划及实施技巧和方法 第四部分:ISO14001标准条款审核查看主要证据 第五部分:ISO14001实施维护体系常见问题探讨 第六部分: 案例分析+资格考试。
9
我国的环境状况
1.我国有500多座城市,大气质量达到一级标 准的不到1% (API指数)
2.我国有七亿多人饮用污染超标水 3.我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
环境中 4.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1.46亿吨,大部分
未经处理随意堆放 5.人均森林面积0.11公顷,为世界平均的10% 6.50年来,约有200种植物灭绝,400种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