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前腐败问题解读

合集下载

中国腐败问题

中国腐败问题

一、如何看待当前腐败问题世界各国皆有腐败现象,并且自古有之。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国家对公务人员管理制度还不健全,加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因此,出现了一些腐败现象,必须正确看待这些腐败现象,既不要大惊小怪,也要给与足够的重视。

腐败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思想根源、社会根源。

从历史根源上分析,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流毒没有根本肃清,官本位思想在人们心中还有很高的地位,封建社会一朝升官便能发财、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思想还残留在一部分人思想里,一旦这些人当官,便想方设法搜刮钱财。

从思想根源上分析,我国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期,改革开放使西方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流入,加上长期受封建思想影响,造成一部分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权利观异化,不能正确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利,把权力当作为个人、家庭、小集体谋取利益的工具,一旦这些人掌握权力,便造成腐败。

从社会根源来分析,当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的时期,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对公务人员监督体制还不健全,加上国有企业管理上存在的漏洞,给公务人员贪污受贿造成了可乘之机。

分析了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要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加大对贪污贿赂、渎职等腐败现象的打击力度。

纪检监察检察部门要充分履行职责,对腐败现象严厉打击,使腐败行为付出的成本要远远高于腐败行为产生的收益,这样,公务人员在考虑到腐败要付出的代价后才能望而却步。

二是加强对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思想教育,从思想上筑牢腐败的防线。

要继续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教育活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部的头脑,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政绩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思想上筑牢防线。

三是健全各项社会管理制度。

完善各项经济制度,加强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从制度上堵塞腐败的漏洞。

四是建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体系。

权力必须加以监督,要逐步完善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构成的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才能有效的防止权力的滥用,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与反腐败策略.

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与反腐败策略.

一、当前中国腐败问题的主要特点1.个体腐败和群体腐败并存,群体腐败呈上升趋势群体腐败是指整个单位,包括国家机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行使公共权力的部门和个人,利用职务之便,以集体名义做出的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腐败行为。

20世纪70年代前,特大经济犯罪基本属个体犯罪;20世纪80年代后,群体腐败越来越多,贪污、受贿、渎职等案件许多是窝案、大案、串案,往往是“拔出萝卜带出泥”。

近年来出现的腐败大案,很多是以群体腐败形式出现的。

2.腐败犯罪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同时,一些领域的腐败行为公开化和制度化[3]从近些年来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例可以发现,一些腐败分子因为隐蔽性和欺骗性很大,往往是一边腐败堕落,一边还被提拔重用。

但是,一些领域的腐败行为也开始出现公开化和制度化的趋势。

腐败的公开化表现为腐败堂而皇之地公开进行,并被视为理所当然,例如:公款请客送礼、借考察学习名义游山玩水、利用公共权力获取部门利益和小集团利益,等等。

3.腐败同时向高层发展和向社会蔓延,涉及层面不断扩大当前,腐败存在同时向高层发展和向社会蔓延的不良态势。

一方面,腐败行为主体正在从基层向中层和高层领导干部蔓延,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甚至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因腐败受到查处的案件越来越多。

从解放初期查处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前,省级以上领导干部腐败犯罪者很少。

而到20世纪9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高层干部屡屡因腐败问题受到查处。

这种现象的可怕之处在于,这是干部权力意识的腐败。

[4]说得更明确一点,这些干部把任何一点点权力都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并且已经没有任何道德和良知的约束。

4.腐败的社会认同度提高,腐败文化开始形成腐败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使得整个社会丧失对腐败的判断能力和批判能力,陷入腐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当前中国腐败的蔓延风行与渗透影响,已呈现出强烈的文化特征。

可以说,中国的腐败已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相当多数的公众成为腐败的参与者与制造者,腐败已经完全社会化。

中国当今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当今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一当前中国反腐背景近年来,腐败现象迅速滋生和蔓延,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腐败至少导致三方面问题:首先是政府公信力、执行力的下降,腐败问题将严重阻碍政策、法律的执行;其次是社会投资环境的恶化;,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再次是影响社会公正,激化社会矛盾。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

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二中国前腐败现象的成因首先,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当前,在社会转型期,道德行为的失序反映在政治生活方面便是权力的腐败,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现象相当严重。

其次,对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从而致使某些党员干部视党纪为“摆设”,视政令为“白条”。

再次,未能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

由于我们缺少执法守法的传统,致使法制建设严重滞后,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

三中国腐败问题对策(一)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首次完整提出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

提出“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等等。

这些重要论述表明了我党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决心,为我们进一步从严治党指明了方向。

而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是要抓住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和关键手段的监督。

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与反腐败策略

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与反腐败策略

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与反腐败策略摘要腐败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最大的危险。

当前中国出现了个体腐败和群体腐败并存,群体腐败上升的趋势。

腐败犯罪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

同时,一些领域的腐败行为公开化和制度化,腐败同时向高层发展和向社会蔓延,涉及层面不断扩大,腐败的社会认同度提高,腐败文化开始形成。

其主要原因有:体制转型期出现的体制缝隙和漏洞使贪污腐败者有机可乘,对腐败的惩罚力度不够,部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削弱。

腐败损害了经济发展,危害着社会秩序,危及了政治稳定。

应当从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加强对腐败的惩治力度等方面进行控制和治理。

关键词腐败一、腐败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基本特点(一)念所谓腐败行为就是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员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利益冲突中以个人利益为首要选择违反法律、党纪、政纪规定的行为。

(二)一是以权谋私。

担任了一定的领导职务要手段。

二是权财交易。

公共权力掌握者与利益追逐者之间达成合意欲望为目的的合意与合作。

以权谋私、权财交易的目的而实施的一系列互动行为。

(三)1.腐败2.3.4.5.6.腐败行为是一种违纪、违法、犯罪行为和不道德行为二、当前中国腐败问题造成的主要危害(一)、不少研究成果表明:腐败从多方面会损害经济发展。

腐败水平提高会导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大大Paolo Mauro腐败指数从1到10每低2.4人均收入增长率就高4个百分点。

腐败影响经济增长,其原因之一是导致投资水平降低,因为腐败使投资者估算的风险增大,原因之二在于腐败使教育方面的公共开支减少。

腐败指数每低2.38,政府的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就高0.5%左右。

腐败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是十分严重的。

胡鞍钢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腐败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初步估计。

他先将中国的腐败类型划分为四种类型,然后对每一种腐败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腐败确实损害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与反腐败策略

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与反腐败策略

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与反腐败策略腐败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避免的问题,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也面临着严重的腐败问题。

腐败不仅损害了国家的发展,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正在积极采取一系列反腐败策略。

本文将探讨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并分析反腐败策略的有效性。

腐败问题在中国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在这个时期,由于政府的集中经济控制和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一些官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导致了严重的腐败现象。

虽然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以后采取了许多措施来限制腐败,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改革的滞后,腐败问题仍然存在。

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主要集中在政府机关、企业和司法系统中。

在政府机关中,一些官员滥用职权、受贿行为屡禁不止。

这种腐败行为不仅损害了政府公信力,也极大地阻碍了政府的公正执政。

在企业领域中,腐败问题包括贪污、行贿、私人利益输送等,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发展,并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司法系统中,一些法官和法律执行人员涉嫌受贿、徇私枉法,使司法公正受到严重威胁,影响了社会公平正义。

为了解决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反腐败策略。

首先,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如国家监委和中纪委,来加强反腐败工作。

这些机构负责调查和审查涉及腐败的行为,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

其次,中国政府加强了监管和审计工作,建立了完善的腐败预防机制。

同时,政府还大力推进反腐败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对腐败问题的认识和警惕性。

此外,中国政府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反腐败合作,追逃外逃的腐败分子,从根源上打击腐败行为。

然而,尽管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反腐败措施,但要想根除腐败问题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腐败问题根源于利益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一些腐败犯罪分子利用职权和权力寻求个人私利,并与其他人形成利益链条,这使得打击腐败极具挑战性。

其次,一些腐败现象依赖于非法收入来源和隐蔽手段。

浅析当前我国腐败治理的难点与对策

浅析当前我国腐败治理的难点与对策

浅析当前我国腐败治理的难点与对策腐败治理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从国外腐败治理的先进经验来看,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腐败行为就会大量出现。

当前,我们的经济转型正处于攻坚时期,滋生腐败的土壤难以根除,腐败活动不断出现新形式、新特点,犯罪手段、作案方式更加隐蔽化、智能化、复杂化,腐败治理形势日益严峻复杂。

一、当前我国腐败治理的现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是世界上较为清廉的国家之一。

随后,我国进入了向市场经济、现代化经济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腐败治理,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当前我国腐败行为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腐败行为更趋隐蔽;二是一把手腐败问题尤为突出;三是商业贿赂手法多变;四是监督者则无人监督;五是既得利益难以撼动;六是腐败行为向各行各业蔓延;七是携款潜逃资产流失;八是权力期权化腐败增多。

二、当前我国腐败治理的难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持续深入,腐败现象却不断增多。

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当前我国腐败治理的难点梳理分析,以提高腐败治理的能力和效果。

(一)社会公众思想上对腐败片面认知,腐败治理意识不足首先,传统借助关系思想和行贿的文化等腐败恶习是腐败在社会中仍有生存的土壤,而以廉为荣的社会氛围迟迟却难以形成。

以“人情关系办事”成为一种惯常的社会交往方式,社会公众对某些腐败陋习习以为常,心理上对一些腐败行为容忍度很高,参与腐败治理的动力持续不足。

其次,社会公众对腐败侵害自身利益的直观感受不深,反腐败意识不足。

社会公众参与腐败治理,最大的动力主要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和出于对官员不廉洁行为的痛恨。

最后,社会公众对参与腐败治理的信心不够。

实践中,社会公众在面对一些腐败大案、利益集团时,往往感到难以与之较量。

长此以往,使社会公众参与腐败治理热情下降。

(二)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制度制约不足一方面,政府职能没有调整到位,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仍然比较模糊。

政府管理的领域较多,有关部门拥有大量的市场监管权力,寻租空间较大。

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及反腐败的对策研究

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及反腐败的对策研究

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及反腐败的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腐败问题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痼疾。

腐败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人民的利益,还妨碍了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效运转。

本文将探讨中国腐败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一些反腐败的对策措施。

一、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分析1. 权力过于集中中国的权力过于集中,给了腐败分子可乘之机。

一些官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形成了权力寻租的局面。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关系也存在问题,部分地方政府对中央监管不力,导致腐败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2. 缺乏监督与透明度中国的监督机制有待完善,监察部门的权力受到限制,难以有效发现和打击腐败行为。

同时,政府的决策过程和资金使用等方面缺乏透明度,容易引发腐败问题的滋生。

公众对政府的监督力度也较弱,缺乏有效的舆论监督。

3. 薪酬体系不合理现行的薪酬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一些公职人员来说,薪酬并不高,而他们却有着巨大的权力。

这种不合理的薪酬体系容易导致腐败问题的发生,一些官员可能通过滥用职权来获取非法的收益。

4. 社会道德观念淡薄中国的社会道德观念普遍较为淡薄,一些人缺乏对道德底线的约束,容易被腐败所诱惑。

同时,一些人对腐败的态度较为宽容,甚至存在“能捞则捞”的心态,为腐败行为提供了滋生土壤。

二、反腐败的对策措施1. 改革权力分配机制为了减少腐败问题,中国需要改革权力分配机制,实现权力制衡和监督的有效运行。

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应当更加明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力度。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力,提高打击腐败的能力。

2.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中国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力度。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监察机构的权威性和效率,加大对腐败问题的打击力度。

同时,还要加强舆论监督,通过媒体和社会组织的力量,推动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增强公众对政府的监督能力。

3. 改革薪酬体系对于公职人员的薪酬体系需要进行合理调整,确保他们的薪酬与权力相匹配,避免因薪酬不高而滥用职权。

中国当今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当今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当今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腐败问题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

这一问题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然而,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对策,可以帮助中国解决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

从根本上来说,腐败问题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

首先,政府官员的权力过大,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滋生了腐败。

由于权力过分集中在少数官员手中,他们往往能够滥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

其次,中国的经济飞速增长也为腐败问题提供了土壤。

高速的经济发展使得政府资源配置变得庞大而复杂,容易产生腐败现象。

再者,道德观念的淡漠和法律意识的薄弱也是腐败问题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关系”文化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人们更注重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忽略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要解决腐败问题,首要的一步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政府应当建立更加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另外,政府官员的权力应当进行有效的分散,避免权力过度集中。

此外,建立独立的反腐败机构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样的机构应当具有独立的调查权力,并公正地处理腐败案件。

除了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当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减少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干预,降低行政审批的难度以及涉及的不透明度。

这样可以减少政府官员谋取私利的机会。

同时,政府应当加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体系,减少市场上的不公正交易,提高企业和公民对法律的遵守意识。

另外,加强对公众舆论监督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

政府官员的行为应当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的监督。

政府应当建立更加开放和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向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让公众成为监督的主体。

同时,加强媒体的监管,确保媒体的独立性,使媒体能够对腐败问题进行公正、客观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最后,教育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培养公民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可以有效地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

当前央企反腐败斗争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建议

当前央企反腐败斗争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建议

当前央企反腐败斗争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建议反腐败斗争是中国政府的重要工作,也是对央企领导和工作人员纪律素质的严肃考验。

然而,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当前央企反腐败斗争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应对措施加以解决。

问题一:权力集中导致腐败的产生央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权力过于集中容易导致腐败的产生。

一些央企高层领导对权力的掌控过于集中,使得他们可以在不受监督的情况下滥用职权,并且对外界的监督抵制。

问题二:监督机制不完善当前央企的监督机制仍然不完善。

虽然一些机构被设立来监督央企的运作,但他们的监督对象依然是央企内部,缺乏外部监督。

此外,央企内部监督机制的建立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企业内部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权力受到限制,职责不明确等等。

问题三:治理结构不完善央企治理结构的完善对于预防和遏制腐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央企的治理结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央企在决策中对外部专业人士和利益相关方的参与程度较低,而某些高层领导和内部人士的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反腐败机制。

应对建议一:加强权力分散和制衡机制为了解决权力过于集中导致的腐败问题,应该加强权力分散和制衡机制。

央企领导层应该让更多的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方参与决策,通过建立有效的决策程序和监督机构,实现权力的分散和制衡。

应对建议二:加强监督力度和扩大监督范围为了加强央企的监督机制,需要加强监督力度和扩大监督范围。

一方面,应该建立独立的、外部的反腐败监督机构,对央企的决策和执行进行监督。

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央企内部纪检监察机构的职能和作用,提高其监督权力。

应对建议三:完善央企治理结构为了解决央企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需要完善央企的治理结构。

央企的高层领导层应该更加注重对外部专业人士和利益相关方的参与,通过建立独立的董事会、监事会,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广泛化参与。

总结起来,当前央企反腐败斗争存在问题主要包括权力集中、监督机制不完善和治理结构不完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加强权力分散和制衡机制,加强监督力度和扩大监督范围,以及完善央企的治理结构。

中国的腐败问题与反腐败斗争

中国的腐败问题与反腐败斗争

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建立和完 善权力监 督机制, 加强对权 力的监督 和制约
加强党内 监督,发 挥党员的 监督作用
加强舆论 监督,发 挥媒体的 监督作用
加强法律 监督,发 挥法律的 监督作用
加强社会 监督,发 挥人民群 众的监督 作用
加强国际 合作,共 同打击腐 败行为
Part Five 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和案
舆论引导:媒体通过报道和评论,引导公众关注反腐败问题,形成舆论压力
信息公开:媒体通过公开报道,让公众了解反腐败斗争的进展和成果,增强公众信心
监督作用:媒体对腐败行为进行曝光和批评,促使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 教育作用:媒体通过宣传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公众的反腐败意识和参与度
反腐败斗争中的国际舆论和评价
社会组织:如非政府组织、行业协会等,通过宣传、监督等方式参与反腐败斗争 公众参与:如举报、监督、参与调查等,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反腐败斗争 舆论引导:媒体、网络等舆论工具,通过报道、评论等方式引导公众参与反腐败斗争 法律保障:通过立法、司法等手段,保障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反腐败斗争中的权益和利益
媒体在反腐败斗争中的责任和作用
腐败利益的集团性:腐败问题往往与权力、利益集团紧密相关,治理过程中容易触及复杂的利益关系。 反腐斗争的长期性:反腐败斗争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指望一蹴而就,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改革。
Part Three
反腐败斗争的历程
反腐败斗争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中国改革 开放以来,经济 快速发展,但同 时也出现了一些 腐败现象

反腐败斗争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案例: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历程和成果 经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反腐败法律体系 案例:中国反腐败斗争中的典型案例 经验:加强监督机制,提高反腐败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案例:中国反腐败斗争中的国际合作 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腐败犯罪

试论述中国当前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试论述中国当前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试论述中国当前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腐败问题是各国都存在的通病,而我国腐败现象的发展势头迅猛,既危及和破坏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实施,又破坏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动摇着我国社会的政治基础。

一、中国腐败问题现状与历史回顾“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

当前,中国腐败问题越来越严重,表现为公款性奢侈消费、经济类犯罪、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行为屡见不鲜,从腐败官员层级来看,呈现由基层到中层再到高层发展发展趋势,涉及经济管理部门、党政领导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学术教育界等多个领域、多个部门,腐败官员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回顾历史,我国历史上曾经存在几个政治清明、腐败问题较少的极端典型例子,可以为我们今天解决和防治腐败问题提供借鉴,例如“贞观盛世”、“商鞅变法”时期。

贞观年间,当时国家正处在相对和平时期,综合国力积累上升,国家领导者思想开明、国民思想较为自由开放、政治管理体制分权制衡、重视民主等因素,使得当时国家政治清明、腐败问题极少;此外,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腐败问题也是基本绝迹的,其原因在于,商鞅变法,厉行“法制”,采用严刑峻法的手段规治吏治,对腐败问题的监察和惩治力度极大。

一经查出,当事人非死即残,以致吏治严整、官风正直,腐败问题较少。

二、中国当前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权力过于集中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在这种政治体制下,国家权力有相当大的部分集中在党员领导干部手中,导致权力过于集中。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过于集权是产生腐败的直接诱因和根本原因。

(二)长期行之有效的监督检查奖惩制度缺失权力集中,同时又缺乏有效监督,必然导致腐败,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而中国当前现实恰是如此。

当前,政府教育我们,政府监督有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司法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等形式,但是仔细分析之,可以发现没有一种监督形式同时做到持久监督和有效监控,所以,制度缺失、监察不力是产生腐败的主要原因。

中国的反腐败问题

中国的反腐败问题

中国的反腐败问题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然而,多年来,腐败一直是困扰中国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反腐败斗争,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本文将探讨中国反腐败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同时讨论政府采取的措施以及应对挑战的策略。

一、腐败问题的追溯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腐败问题从古代到现代一直存在。

古代的腐败主要集中在官员贪污受贿、权力的滥用以及贿赂等方面。

近代中国的腐败问题则更加复杂,涉及到政府机构、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多个领域。

二、腐败问题的原因分析中国的反腐败斗争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中国的政府体制存在权力过于集中、监督不到位等问题,这为腐败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其次,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培养了一批渴望私利的人群,这些人群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此外,社会道德观念的扭曲和法律执行的不力也加剧了腐败的泛滥。

三、政府反腐败措施的实施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中国设立了反腐败专项工作机构,对腐败行为展开调查和打击。

其次,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制度改革,包括加强行政监督、增强司法独立性和建立国际合作机制等。

此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倡导廉洁文化也是反腐败工作的重要部分。

四、应对挑战的策略反腐败斗争任重道远,需要继续探索新的策略来应对挑战。

首先,政府应加大监督力度,建立更加严密的监管机制,确保权力运行的透明和公正。

其次,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完善反腐败法规,提高法律执行力度。

此外,提高公众参与度,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动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的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很多挑战。

只有通过政府的不懈努力、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国际合作的加强,才能不断推动中国反腐败工作向前发展,为实现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你是如何看待我国的反腐倡廉

你是如何看待我国的反腐倡廉

你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反腐力度腐败既是一个历史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的转型阶段,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适应新体制要求的具体法规制度尚不完善,在这期间,一系列不可避免的腐败问题已屡见不鲜。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正确认识当前反腐倡廉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前进方向,更好的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腐败问题已成为涣散民心、削弱党的形象和威信、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绊脚石,直接威胁着党的生存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简单的了解一下目前中国官员的腐败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公安部在案通缉的携款潜逃的嫌犯就有4000多名,涉案金额达500多亿人民币。

贪污、挪用、逃资海外、公款消费……,光是吞噬国有资产的方式就不可胜数。

这些人涉及到党政机关各个方面,他们的职务小到科室级干部,大到党和国家领导人。

从无形的损失来看,其社会危害性特别大,它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了社会主义声誉,挫伤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是我国当前社会不稳定的主要诱因。

二、造成这种腐败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党政机关用人不透明2、对官员的腐败行为防范不周到3、对官员的腐败行为惩治不力4、改革与社会转型时期的体制问题5、官员的权力缺乏科学的运行6、中国的人事制度特点:官本位。

三、反腐倡廉建设的现状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呈现出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的总体态势,反腐倡廉建设任务依然艰巨、形势依然严峻。

我国腐败问题及对策

我国腐败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腐败问题及对策摘要:当前,我国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攻坚阶段,各种利益交织在一起,各类矛盾不断显现出来,相应的官员腐败问题已经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成为人民群众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试图对我国当下腐败问题简要的从制度、监督、人性和文化四个维度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中国;腐败;对策一、我国腐败的现状1.腐败对象高层化从相关部门披露出的腐败案件显示腐败呈现出层级分布的态势,腐败已然从一般干部贪污腐败现象(基层腐败)发展到中级干部(中层腐败)甚至高级干部(高层腐败)腐败现象。

这种态势的腐败的程度加深,腐败人员职务更高,给社会危害性更大。

2.腐败案件群体化近年来腐败现象呈现出个人腐败转向集团腐败的发展态势,各类串案、窝案等案件明显增多,腐败行为形成了一种群体意识、团体形态。

与此同时,腐败渗透面也逐步扩大,从国家各级党政机关等要害部门逐步蔓延到金融、医疗、卫生等社会各个方面。

腐败也从简单对生活资料的侵占发展到对生产资料、生产要素的侵占,从资金的积累发展到资本的积累,社会危害性进一步加大。

3.腐败手段创新化随着传统的腐败行为不断被披露,腐败分子表现的更为谨慎,在腐败手段上更加的新型化、智能化。

一方面,腐败从隐蔽操作向半公开、公开发展,往往穿上“合法”的外衣,利用制度中的漏洞为其权力腐败服务;另一方面,作案手段也从简单的个人牟利向共同作案、利益关联方相互利用作案发展,腐败的类型也从单一的权钱交易发展到复合的权钱交易。

4.腐败领域多元化随着国际经济、文化的融合发展,腐败分子利用资本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境流动的机会,与行业外、地区外、境外的不法分子相互勾结、共同犯罪。

腐败官员往往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境外商人非法提供制度内外的资源,作为回报通常获取赃款赃物等好处和便利并把家庭移居国外,一旦败露就逃到国外逃避打击。

二、腐败的原因分析1.制度设计不够完善缺乏完善的制度是导致腐败案件频频发生的主要原因,制度的设计偏向金字塔型顶层的结构,使得拥有丰富权力资源的管理者(既得利益者)缺乏一个有效的约束机制,为权力的异化提供了空间。

当前腐败问题屡禁不止的原因和对策

当前腐败问题屡禁不止的原因和对策

Public Administration | 公共管理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56当前腐败问题屡禁不止的原因和对策戴军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社科部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摘要:文章重点分析了当前腐败的特征,产生腐败的制度根源、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提出合理配置权力,坚持党务公开,发展党内民主;增强权力运行和制度的透明度;加强思想教育,遏制腐败意识的产生的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反腐倡廉;腐败特征;原因;对策党的十八大立足于从严治党,“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将“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为了更好地落实十八大精神,就要求我们认真分析腐败现象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对策和思路。

一、当今社会腐败现象及其特征当今现实生活中,国家打击腐败的力度逐日加大,但腐败现象却屡禁不止,曾经颇为优秀的领导干部也会堕落成腐败份子,一些特别领域和职务上一批又一批的领导干部走向腐败之路。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仍呈现易发多发势,一些案件触目惊心,影响极为恶劣。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以来,全国约有15万名官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中约有6000人涉嫌犯罪。

据2011年4月18日《济南时报》(B2版沸点)《行贿笔记本牵出60官员》一文报道,山西太原规划局窝案,因房地产商与规划局“中间人”笔记本泄露行贿内情,牵扯省市级官员60多名,涉案金额达6亿元。

当下,一些品行败坏的商人、企业为追求利益,拉拢腐蚀监管人员和少数领导干部,先后引发出了三聚氢氨毒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地沟油、毒豆芽、工业酒精酒等事件,百姓食物中致癌物比比皆是,肚子成了垃圾场。

老百姓讥讽这些腐败份子为“混混官”、“太平官”。

即: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塌塌混日子,年年都是老样子。

我们的党员队伍中的腐败分子表现的腐败特征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不注意思想政治教育,丧失理想信念的追求,常常以领导干部自居;二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贪图个人享受,不问百姓疾苦,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三是充分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家人、亲朋好友捞好处,谋私利,贪得无厌;四是从事权钱交易,灯红酒绿,产生腐败。

当前中国的隐性腐败问题及其治理

当前中国的隐性腐败问题及其治理

当前中国的隐性腐败问题及其治理腐败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对于任何国家而言,都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社会痼疾。

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崛起的大国,面临着严峻的腐败挑战。

除了明显的贪污受贿等问题,中国还存在着一种隐性腐败问题,这种问题的存在给社会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当前中国的隐性腐败问题及其治理。

一、隐性腐败的特征和表现隐性腐败指的是那些在法律框架下看似合法的行为,实际上却存在着腐败的现象。

这些行为通常并不公开,被少数人所知,但却具有严重的腐败性质。

隐性腐败的特征和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权力寻租。

权力在一些行业和领域具有很高的价值,因此相关的权力掌握者可能会利用职权之便进行非法的谋取私利的行为。

这些行为可能包括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获取资源、资金或者利益。

其次,权钱交易。

在一些行业和领域,政府官员与企业家之间存在着利益的交换关系。

例如,企业家通过行贿或者提供其他形式的利益给政府官员,以谋取某种利益。

这种权钱交易背后往往隐藏着不公平的、非法的交易行为。

再次,利益输送。

一些行业和领域的相关政策或者决策可能会对特定的群体或者个人带来直接的利益。

而权力掌握者可能会利用这些政策或者决策以及其它方式,将这些利益无偿或者低价地转移给自己或者亲属、朋友等。

最后,滥用行政权力。

一些政府官员滥用行政权力,以实现自身或者他人的私人利益。

这包括滥用行政审批、执法、监管等权力,对企业或者个人进行打压,为自己或者他人牟取不正当的利益。

二、隐性腐败的危害隐性腐败虽然没有明显的直接经济损失,但却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首先,隐性腐败削弱了公信力。

如果公众对政府或者相关行业的公信力产生怀疑,就会造成社会信任的缺失,进而影响到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发展。

缺乏公信力的政府无法有效地引导社会资源和推动社会进步。

其次,隐性腐败破坏了公平竞争环境。

一些企业或者个人通过行贿等手段谋取非法利益,扭曲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这导致企业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资源和机会,迫使诚实守信的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最终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党内腐败现象不是党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所造成的1.腐败现象就其本质而言,是私有制的产物,是与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相生相伴的。

从根本上来说,它是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产物。

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为腐败的滋生和发展创造了物质前提和可能性。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足又使腐败现象的存在具有必然性。

因此,只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未能使私有制、剥削阶级以及私有观念彻底地成为历史,腐败现象就仍然有其滋生土壤。

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所转移的。

(1)中国历史上的腐败现象中国历代王朝虽然也颁布过一些惩治腐败的条例,但仍然腐败风行,造成无官不贪、无吏不污的现象。

北魏规定贪污绸缎10匹者杀,太和八年(228年),贪官获罪被杀者40余人。

宋代建隆年至开宝年间,因贪污获死罪仅将军以上即达10多人。

明洪武九年(1346年),全国发配贪官1万余人。

清嘉庆四年(1799年),大学士和珅被告以贪赃枉法而抄家,全部家产8亿两白银,竟相当于清政府当时20年的国库收入。

国民党统治时期,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通过搜括,聚敛起巨大的财富。

1946年,其企业资本占国统区全部企业资本的80%。

全国解放后,贪污腐败风气大为好转。

建国初期,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挪用公款171.6万元(其中贪污数万元),被处以极刑。

(2)国外腐败现象从历史上看,无论西方发达国家或是前苏联,在其发展商品经济时,几乎无一例外地腐欲横行。

近年来,腐败丑闻几乎年年冲击东西方国家的政坛。

美国国防部官员几十人舞弊,中饱私囊,数目达数百亿美元。

韩国前总统卢泰愚与全斗焕涉嫌不正当交易先后被捕。

全斗焕胞弟全敬焕贪污100亿元被捕。

前苏联内务部第一副部长受贿65万卢布被新闻媒介曝光。

比利时副首相兼外交大臣涉嫌行贿案,被迫辞职。

2.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其本身就包含了反腐败的内容,是题中应有之义(1)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包含了反腐败的内容。

中国的腐败问题与反腐败策略

中国的腐败问题与反腐败策略

中国的腐败问题与反腐败策略一、当前中国腐败问题的主要特点1.个体腐败和群体腐败并存,群体腐败呈上升趋势2.腐败犯罪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同时,一些领域的腐败行为公开化和制度化3.腐败同时向高层发展和向社会蔓延,涉及层面不断扩大4.腐败的社会认同度提高,腐败文化开始形成二、当前中国腐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体制转型期出现的体制缝隙和漏洞使贪污腐败者有机可乘2.对腐败的惩罚力度不足以遏制腐败的蔓延3.部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削弱三、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的体系机制1、.加强制度建设,消除产生腐败的体制缝隙和漏洞制度是关于个人或者组织的行为规范、规则和惯例的总和,它规定和塑造着个人或者组织的行为。

制度作为规范、规则和惯例的总和,是社会秩序的主要构成因素,有利于人或者组织获取一种共识信念,从而使得人或者组织的行为具有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邓小平非常强调制度的重要性,他认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可以说,合法性政权和良好的制度安排所导致的有效的政府能力和经济绩效即制度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持久强大的根本保证。

因此,制度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对于体制转型时期的中国而言,更是如此。

当前中国正处于体制转轨阶段,许多体制存在缝隙和漏洞,为腐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与条件。

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需要,主动深入到腐败易发多发的领域和部门,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消除可能产生腐败的体制缝隙和漏洞。

要尽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制度基础;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筑牢反腐倡廉的政治基础;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夯实反腐败的法治基础。

同时,要加强反腐倡廉方面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保证作用。

要完善反腐倡廉相关法律和规范国家工作人员从政行为的制度,加快廉政立法进程,研究制定反腐败方面的专门法律,修订和完善刑法、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体
• 公职人员
败 行
动机
• 追逐私人利益
为 构
手段
• 凭借自身便利
成 要
方式
• 滥用公共权利

后果
• 侵害公共利益/公民权利
中国转型期腐败的特点
经济类犯罪
以权谋私






公款奢侈性消费


腐化堕落等行为
中国转型期腐败的特点
中国转型期腐败行为的八种分类
划分依据
具体分类
性质和数量
个体腐败
群体腐败
公职人员福利待遇的 货币化
正税养军 正税养政
消除腐败行为产生的机会和条件
制度 创新
•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 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 加快投资体制改革 • 建立市场配置资源制度
收支 两条线
强化公职人员行为的约束机制
廉政法制 建设
反腐倡廉 的责任制 约束体系
权力监督 和制约
探索反腐 新路
反腐历史 改进激励机制 推动制度创新 强化制约机制
3项激励政策 5项改革措施
健全法制 加强监督
不同时期反腐败的重点
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新思路
上世纪90年代:
依靠制度创新 预防和治理腐败
1978年之前
标本兼治、“三管齐下”
新世纪:
上世纪80年代:
“两手抓” 十一届三中全会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排名 国家(地区)数
75
183
78
178
79
180
72
180
72
179
70
163
78
158
71
145
66
133
59
102
57
91
63
90
58
99
52
85
41
52
50
54
40
41
1980-2011年中国清廉指数
6 5 4 3 2 1 0
腐败现象仍处于高发多发的相持期,形势仍很严峻
如何评价当前的反腐形势
行政执法和 司法腐败
一把手腐败
审批性腐败
税收流失性 腐败
用人腐败
寻租性腐败
公款贿赂
商业贿赂
基层政权腐败
垄断性腐败
约束机制的缺陷
自律约束机制
批评、 自我批评
表扬和 自我表扬
责任约束机制 人情关系网
责任缺失
约束机制的缺陷
制度约束机制
法制 建设 是否 完 善?
舆论约束机制
探索反腐新路: 从理论到实践
层级分布 基层腐败 中层腐败 高层腐败
领域或部门 经济领域 政治\行政领域 社会领域
动 机 因公型腐败 徇私型腐败 逐利型腐败
制度性成因 传统型腐败 过渡型腐败 现代型腐败
得利情况
互惠型腐败
勒索型腐败
后 果 轻微腐败 一般腐败 腐败犯罪
社会宽容程度 白色腐败 灰色腐败 黑色腐败
群体腐败 个体腐败
中国转型期腐败的特点
中国转型期腐败 成 因
腐败 成因
激励机制 缺陷
机会结构 畸形发展
约束机制 缺陷
公务员
收入水平低 激励机制 严重扭曲 10种腐败
形式 4架 制度
公职人员
成本和 收益计算
个人选择
经济和社 会结果
理性选择
腐败
制度通过影响人们行动 方案的成本和收益计算,而 影响个人选择
2011年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情况
全国
中央纪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 崔少鹏评价反腐形势:
信访举报
检举控告类 初步核实违纪线索 立案 结案 处分 给予党纪处分 给予政纪处分 其中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 移送司法机关的县处级以上干部
1345814件 (次) 960461件(次) 155008件 137859件 136679件 142893人 118006人 35934人 4843人 777人
中国的腐败不是偶然现象
激励机制上的缺陷
公职人员工资性收入
明显偏低
地区差距、部门差距
有扩大趋势
单位内部分配仍按
平均主义
1980 • 工资收入排第7位 1988 • 跌到第13位的最低点
都是公务员,差 别咋就这么大!
理想目标应是
10﹕1
2000 • 多次加薪上升为第8位
甚至更多
• 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 2006 有较大提高
工资标准,最 高与最低仅为
6.4﹕1
激励机制上的缺陷
体制转换时期,公职人员激励机制存在严重扭曲
滋生 腐败
行政经费拨款预留缺口 鼓励从事赢利性活动 对创收采取财政提成
激励机制上的缺陷
非公职 人员
非国有 部门
寻租 非法经营
地方政府
跑部钱进
向掌握资源分配权的官员行贿
机会结构的畸形发展
10种腐败形式及其背后制度性原因
腐败
1 中国转型期腐败状况透视

2 中国转型期腐败成因 3 探索反腐新路:从理论到实践
4 制度创新反腐败的政策建议
中国转型期腐败状况 透视
腐败状况 透视
转型期 腐败特点
如何评价 当前反腐
形势
行为构成要素 行为分类 客观测量法 主观测量法
中国转型期腐败的特点
腐败:滥用受委托的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
新闻舆论 监督
群众监督
健全法制
善治 善政
加强监督
制度创新反腐败的 政策建议
制度创新反腐 败政策建议
推进治理结构 变革
完善反腐制度 安排
党的第十五次 全国代表大会
1998年 中纪委二次全会
不同时期反腐败的重点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
年工作规划》
标本兼 综合治


惩防并 注重预


反腐倡廉工作体制机制创新
改进公职人员行为的激励机制
自1989年起 公务员六次加薪
房改 车改 通讯补贴
20世纪80年代
• 整风形式进 行思想政治 教育
• 发动群众性 的政治运动
• 社会主义民主 与法制建设
• 政治体制改革
• “两手抓” 一手抓思想 政治教育, 一手抓法制 建设
不同时期反腐败的重点
反腐倡廉 重要思想
标志着我们党在新的 历史时期反腐败新思
路的最终确立
1993年 中纪委二次全会
1995年
基层
高层领导 中层干部
奢侈性消费 互惠性腐败
经济管理部门
学术
党政领导
教育界
机关
新闻 出版社
行政执法 机关
司法机关
资本积累;洗钱 后再投资
勒索性腐败
如何评价当前的反腐形势
1980—1985 1988—1992 1993—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1980—2011年透明国际关于中国的清廉指数
年度
得分
2011 3.6 2010 3.5 2009 3.6 2008 3.6 2007 3.5 2006 3.3 2005 3.2 2004 3.4 2003 3.4 2002 3.5 2001 3.5 2000 3.1 1999 3.4 1998 3.5 1997 2.9 1996 2.4 1995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