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2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 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

有机化学 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
C H3C O O H + H2O K1 K2
+ C H3C O O + H3O
C lC H 2 C O O H + H 2 O
+ H3O + C lC H 2 C O O
-
例2 乙醛的水合反应是可逆的,形成的水 化物很不稳定,只能存在于稀水溶液中。而三 氯乙醛的水合反应则比较容易,能生成稳定的 水合物并能离析和长期存在。主要是由于三氯 甲基强烈的-I效应使羰基碳原子带部分正电荷, 亲核反应容易进行,同时水合三氯乙醛因形成 氢键也增加了稳定性。
2.1.7.4 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例1 酸碱的强弱是由其解离平衡常数的大小来衡 量的,在酸碱的分子中引入适当的取代基后,由 于取代基诱导效应的影响,使酸碱离解平衡常数 增大或减小。如乙酸中的一个α-氢原子被氯原子 取代后,由于氯的-I效应,使羧基离解程度加大, 而且使生成的氯乙酸负离子比乙酸负离子稳定, 所以K2>K1 :

2.1.7.2 对反应机理的影响
在一些反应中,由于诱导效应等因素可以改变 其反应机理。如溴代烷的水解反应,伯溴代烷如 CH3—Br主要按 SN2历程进行,而叔溴代烷如
(CH3)3C—Br则主要遵从SN1历程进行。
2.1.7. 3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例1 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羰基碳原子的电子 云密度越低,就越容易和亲核试剂发生加成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分子所需要的活化能就比较小, 容易进入活化状态,因而反应速率较大。故取代 基的-I效应愈强,愈有利于亲核加成;取代基的 +I效应愈强,对亲核加成愈不利。 如下列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的活性顺序为: Cl3C—CHO > Cl2CHCHO > ClCH2CHO > CH3CHO

xi第二章化学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ppt课件

xi第二章化学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ppt课件

例如: CH4的偶极矩为零 非极性分子
CH3Cl的偶极矩为 6.24×10-30C.m
1.3诱导效应
诱导效应:在有机分子中引入一原子或基团后,使分 子中成键电子云密度分布发生变化,从而使化学键发生 极化(偏离)的现象,称为诱导效应,又叫I效应。 -I: 吸电子效应 +I:供电子效应
静态诱导效应 由于分子内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 所引起的电子云沿键链按一定方向移动的效应,或者 说键的极性通过键链依次传递的效应。
诱导效应强弱变化规律:
A.同一族的元素随着原子层的增加而吸电子诱导效应降低。 如: —F > —Cl > —Br > —I —OR > —SR —NR2 > —PR2 B.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吸电子诱导效应增加。如: —F > —OR > —NR2 > —CR3 C.不同杂化状态的碳原子以s轨道成分多者吸电子 能力强。(sp>sp2>sp3) 反映在基团方向时,如:
(C)由核磁共振化学位移粗略比较
X-CH3中甲基的δ值: X δ X -NO2 4.28 -N(CH3)2 -F 4.26 -I -OH 3.47 -COCH3 -Cl 3.05 -COOH -Br 2.68 -CN -SH 2.44 -CH3 C6H5 2.30 H 烷基为吸电子集团 ? δ 2.20 2.16 2.10 2.07 2.00 0.90 0.23
偶极矩的用途:
1.实验测得的偶极矩可以用来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 如同属于AB2型分子,CO2的μ=0,可以判断它是直 线型的;而H2S的μ≠0,可判断它是折线型的。
2.可以用偶极矩表示极性大小。
键偶极矩越大,表示键的极性越大; 分子的偶极矩越大,表示分子的极性越大。 卤代甲烷在气相的偶极矩 CH3 F μ/D 1.82 CH3Cl 1.94 CH3Br CH3I 1.79 1.64

高等有机化学课件电子效应和溶剂效应

高等有机化学课件电子效应和溶剂效应

对于+I效应也是同样规律, Na(0.9)的电负性小于Mg(1.2) ,前者的活性要大得多,同 样,由于Li的电负性(1.0)很小,给电子能力大于Mg,因此有机锂试剂活性大于格氏试剂, 有很强的亲核能力.
(CH3)3C
O
C(CH3)3
+
1) -78oC (CH3)3CLi 2) H+,H2O
[(CH3)3C]3COH
高等有机化学课件电子效应和溶剂 效应
上述有机化合物分子的酸性变化,都是分子中电子云密度分布发生了变化,或者 从另一个角度说键的极性发生变化的结果。有机分子中,由于电负性不同的取代基 的影响沿着键链传递,致使分子中电子云密度按取代基相对于氢的电负性所决定的 方向而偏移的效应,叫做诱导效应。 (I)诱导效应可表示为:
-I: C CR >-CR=CR >-CR2-CR3 =O>-OR N >=NR>-NR2
CH3COCOOH>CH3OCH2COOH
以上讨论的是都是在静态下分子中电子云密度的分布情况的变化,故称为静态 诱导效应。当某一外来试剂的极性中心接近反应分子时,尤其是在试剂分子开始 进攻而导致过渡态的形成时,也会引起分子中电子云的暂时改变,这种改变叫做 动态诱导效应。这里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反应中,动态的诱导效应往往起着更重要的 作用,并且有助于反应的进行。幸亏,大多数情况下,静态和动态诱导效应的方向 是一致的。
-I 效应:--NO2>-N+(CH3)3>-CN>-F>-Cl>-Br>-I>-OH
+I 效应: -C(CH3)3>CH2CH3>-CH3 注:这是取代乙酸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常数确定的,气相中的结果与此有一些不同

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

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

C C
Z
• 特点: • 1、存在于一切分子中,电负性不同引起的。 • 2、是一种静电作用,只涉及到键的极性改 变,不引起电荷转移、变化。而且键的极性 变化一般是单一方向的,即在键链中不产生 极性交替的现象。 • 3、短程传递。超过3个碳已经极弱, 5个碳 便消失了。 • 4、不仅可以沿σ键传递,同样也可以通过π 键传递, • 5、具有加和性
R EtO C H + HBr H
相对速度 1.0 0.28 0.03 4.2× 10-5
SN2 反应: 乙氧基从背后进攻,
R越大,位阻越大
(CH3)3C(t-Butyl)

另一类空间效应是由于张力而引起的,空间效应 也并不都是阻碍反应进行的,有的是促进反应进 行的。例如卤代烷按SN1历程进行的水解反应, 由于反应物卤代烷是四面体结构,中心碳原子为 杂化状态,键角接近109.5,而活性中间体碳正离 子为平面结构,中心碳原子为杂化状态,键角为 120,由变为,原子或基团之间的空间张力变小, 容易形成,而且原子或基团的体积愈大时,杂化 状态下张力也愈大,转变为杂化状态张力松弛地 也愈明显,形成碳正离子愈容易,碳正离子也愈 稳定。


• •

如碳-卤键的极性次序应为:C—F>C—Cl>C— Br>C—I 但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活性却恰恰相反,实际 其相对活性为: R—F<R—Cl<R—Br<R—I 原因就是动态诱导效应的影响。因为在同族元素 中,随原子序数的增大电负性降低,其电子云受 到核的约束也相应减弱,所以极化性增大,反应 活性增加。如果中心原子是同周期元素,则动态 诱导效应次序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因为电 负性增大使电子云受到核的约束相应加强,所以 极化性减弱,反应活性降低。-CR3>-NR2>-OR>F 相同元素具有电荷时则必为这样顺序:-O—>OR>-

有机化学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ppt课件

有机化学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ppt课件

分布不均匀 取代基性质
方向 转移的结果
2021精选ppt -诱导效应
6
共价键极性主要决定于: (1)成键原子的相对电负性大小。电负性差别越 大,键的极性越大。 (2)受相邻和不相邻原子或基团的影响。
CH3 CH3
C-C为非极性键
C H 3 C H 2 C l C-C为极性键
C H 3 C H 2 C l
能)。包含着这样一些离域键的体系通称为共轭体
系,在共轭体系中原子之间的相互影响的电子效应
叫共轭效应(conjugative effects)。

按照共轭效应的起源,可以将共轭效应分为静
态共轭效应与动态共轭效应。
2021精选ppt
27
2. 共轭效应与诱导效应的区别
▪ (1)共轭效应起因于电子的离域,而不仅是极 性 或极化的效应。
CH3COOH + H2O K1
C lC H2C O O H +
H2
O
K2
2021精选ppt
CH3COO- + H3O+
C lC H2C O O -+
H
3O
+
22
例2
乙醛的水合反应是可逆的,形成的水
化物很不稳定,只能存在于稀水溶液中。而三
氯乙醛的水合反应则比较容易,能生成稳定的
水合物并能离析和长期存在。主要是由于三氯
▪ 例1 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羰基碳原子的电子 云密度越低,就越容易和亲核试剂发生加成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分子所需要的活化能就比较小, 容易进入活化状态,因而反应速率较大。故取代 基的-I效应愈强,愈有利于亲核加成;取代基的 +I效应愈强,对亲核加成愈不利。

第二章 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

第二章 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

简单分子的弹力常数可由分子振动光谱分析结果计算。 -----它代表着键的伸长、缩短及张合的难易程度。
利用振动频率和形成共价键的原子的质量,可根据下列关系式得到其近似值。
f
2 M
振动频率 f: 弹力常数 M: 折合质量
1
1
1
=
+
M
m1
m2
单键 双键 三键
7 x 10-5 7 x 10-5 - 15 x 10-5 15 x 10-5
一:共价键的极性和极化性
1. 共价键的极性 由于分子中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使成键原子间电子云 分布不均,共价键具有一定偶极矩的现象。
电负性:不同元素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也可以认为是成键原子对共享电子对 吸引能力。
键的极性指数: 描述键的极性大小的指数。
1)电负性差(电负性和)
K-Br Li-Cl Al-O B-F
第二章 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
学习目的:对电子效应的产生、种类、相对强度及其对有机分子
化学行为的影响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掌握一般规律; 对空间效应通过实例介绍空间张力、空间障碍对化学 反应的影响
1. 诱导效应 2.共轭效应 3.超共轭效应 4.同共轭效应 5.空间效应
概述:当有机化合物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活化络合物时,不管是新键的形成还是 原来旧键的破裂,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分子中电子云的分布有关。所以通过对 电子云变化情况的研究,可以来解释或预测有机化学中的很多问题。
B: 原子半径 有效荷电量相同时,原子系数增大,键的极化性增大。 C—X 键的极化性:C—I > C—Br > C—Cl > C—F
C: 键型
>s
3.极性和极化性的量度-偶极矩
偶极矩(Bond Dipole Moment)包括键的偶极矩简称键矩和分子偶极矩。 它是衡量化学键与分子极性的物理量。

理论有机化学第二章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

理论有机化学第二章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

机理—预测—结果
R CH3K相 1
ClCH2760
Cl2CH- CH3OOCCH216,000 170,000
7
排列下列酯类的水解速率
O2N
COOCH3
COOCH3
H3C
COOCH3 Cl
COOCH3
8
§1 诱导效应I
Is的特征: 1. Is沿碳链σ键传递,随距离增加而迅速 递减。 Xδ- ←Cδ+– Cδδ+– Cδδδ+—
电负性越大—极性越大—吸电子力越大— -Is越大
-Is: 同主族 F > Cl > Br > I OR > SR > SeR
同周期 F > OH > NH2 > CH3
18
§1 诱导效应I
(4)从电荷和结构推测
-Is: +NR3 > NR2
+OR2 > OR;
(正电荷对电子云吸引力强)
CH≡CH > CH2=CH > CH3CH2 ( S成分大半径小)
CH2=CH-CH+2
31
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
3.σ-π共轭(一级超共轭)
C-H的σ键与π键共轭
H
CH2=CH-CH2-
H
如α-活泼氢
H
C
H
H H
32
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
HO
O N
O
Ka值越大,酸性越强。反之亦然。
15
§1 诱导效应I
实验数据
R- CMe3 CH3 H CH2=CH2 ph OH Ka 0.9 1.3 1.8 4.6 4.9 14.8
R- NHCOMe OMe I Br Cl F Ka 22.5 29.4 67 125 136 260

02有机化学中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2

02有机化学中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2

平面,羧基的 -C效应消失。
31
碱性
脂肪胺的碱性强弱
非水溶液或气相中:叔胺 > 仲胺 > 伯胺 > 氨 因为烷基是给电子基团,使氮上的电子云 密度增加,即增强了氮对质子的吸引力。
水溶液中:仲胺 > 伯胺 > 叔胺 >氨
氮原子的电负性
水溶液中
(电子效应)
叔胺 > 仲胺 > 伯胺 > 氨
碱性取决于 与质子结合后的铵正 离子的溶剂化程度 叔胺 < 仲胺 < 伯胺 <氨 (空间效应)
20
超共轭效应的作用:① 使分子的偶极距增加
H CO
H μ : 2.27
CH3
在叔碳正离子中C-H
H C CH O 键与空的p轨道具有9个
超共轭效应的可能,其
H
结果:正电荷分散在3个
2.73
碳原子上。
② 使正碳离子稳定性增加:
H
H
HH C HH
C
C
C
H
H
H
>
H
H C HH
H
C
C
H
H
>
H
H C
H
H C
·
以往教材中多数认为R是给电子基团, 你有何看法? 如何解释伯、仲、叔醇在水中的酸性? CH3OH>RCH2OH>R2CHOH>R3COH
3

CH3COOH ClCH2COOH Cl2CHCOOH Cl3CCOOH
pKa 4.76
2.86
1.29
0.65
-COO-H
-COO- + H+
取代基效应:分子中的某个原子或原子团对整个分子 或分子中其它部分产生的影响。

有机化学中电子效应及空间效应课件 (一)

有机化学中电子效应及空间效应课件 (一)

有机化学中电子效应及空间效应课件 (一)有机化学是一门分子结构、功能和反应的学科,而电子效应及空间效应则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介绍有机化学中电子效应及空间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一、电子效应电子效应是研究有机化合物中电荷分布变化对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如何通过电子的转移和变化来引起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控制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理化性质。

目前有机化学中电子效应主要有电负性、电子亲和力、取代基效应、杂化、共振和极性等几个重要概念。

1. 电负性:电负性是指原子对电子的亲和力测量的物理量,描述了一个原子对外界电子的吸引力,通常用Pauling的电负度表示。

通常来说,原子的电负性越大,对外界电子的吸引力越强,化学性质就会更加活泼。

2. 取代基效应:又称为取代基效应,则是不同取代基施加于同一分子时所引起的性质变化。

3. 共振:共振是指一些多重键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含多种键的共现关系,它是分子中化学键的电子分布不唯一的现象。

我们可以通过共振结构来描述分子中化学键的电子分布。

一般来说,共振结构越多,分子的稳定性越高,反应性越小。

二、空间效应在有机化学中,空间效应是指取代基、自由基、离子、分子或它们的部分在空间三维空间内位置的分布不同,从而导致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结果。

空间效应有许多种不同的方式来作用于分子中,包括空间赋形、受力、轴向化等。

1. 空间构象:分子中原子的排布空间构象或构型是保持分子几何形状的关键。

空间构象是分子之间重要的相互作用的基础,它决定了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

2. 常见空间效应:空间效应不仅与键长、键角、半箭头作用等有关,而且还与空间结构及原子的尺寸及构型等有关。

常见的空间效应包括吸电子效应、空气位效应、受扰动因素等。

3. 空间结构:空间结构是指分子中化学键的分布、方向、长度等在空间中的排列结构。

对于一个有机化合物来说,它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与化学键的排布空间结构有关。

有机化学 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PPT文档85页

有机化学 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PPT文档85页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学 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第二章电子和空间效应2016

第二章电子和空间效应2016

电子效应( Electronic effect ):通过化学键的 极性传递所表现的分子中原子或基团间的相互影 响,通过影响分子中电子云的分布而起作用。
场效应
空间传递
空间效应 (位阻效应) 物理的相互作用
(一) 诱导效应 (Inductive effect)
1、定义
诱导效应:由于原子或基团电负性的影响沿着分子 中的键传导,使分子中成键电子云密度分布发生变 化,按一定方向转移或键的极性(polarity)通过键 链依次诱导传递
(二) 共轭效应(Conjugative effects)
1、π - π 共轭
C C C C C C C C C C C N C C O C C C H
单双建交替出现,π电子在体系内自由移动
离域(delocalization)
(二) 共轭效应(Conjugative effects)
π-π共轭效应特点:
(1)彼此有离域的电子或空轨道,能量相近,便 于电子转移 (2)共轭体系中所有原子轨道共平面,便于电子 云交盖
(二) 共轭效应(Conjugative effects)
(二) 共轭效应(Conjugative effects)
(二) 共轭效应(Conjugative effects)
CH3 1,4-加成 CH 2 CH3 CH2 C CH CH2 Br Br2 CHCl3, ~25 oC 1,2-加成 CH3 CH2 Br C CH CH2 Br 14% + CH2 CH3 C CH CH2 Br Br 5% 81% C CH CH2 Br
-Cl
-OH -H
6.10
5.64 0
(一) 诱导效应 (Inductive effect)

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

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

二、空间效应对酸碱性的影响
1、对酸性的影响
OH
OH
H3C
CH3
NO2
H3C
CH3 NO2
后者,甲基处于硝基的邻位,由于空间位阻效应的影 响,使硝基的p轨道不能与苯环很好的共轭,削弱了硝 基的吸电子共轭效应。
2021/3/10
14
2、对碱性的影响
H3C CH3
H3C
CH3 N C
H3C
CH3 C CH3
SR
SH
Br
I
Cl
F
R
Ar
-C基 团: NO2
CN
COOH
COOR
CONH2
SO3R
2021/3/10
CONHR
SO2R
CONR2 CHO
NO
Ar
COR
5
三、场效应
场效应:指不通过碳链传递的而是通过溶剂或空间传 递的电子效应。 诱导效应和场效应都是电子效应,只是传递方式不同。
O C
OH
r1 r2
Cl δ-
15
3.比较下列酚的酸性大小 2,6-二叔丁基-4-硝基苯酚和3,5-二叔丁基-4-硝基苯酚
4.比较下列三种氯代烃水解快慢.
(A)
(B)(Βιβλιοθήκη )ClClCl
5.比较下列取代环己醇在浓硫酸中发生消除反应的 快慢.
(A)
OH (B)
OH
2021/3/10
17
诱导效应的强弱比较:
CX CH
CY
吸电子 -I效应
标准
斥电子 +I效应
实验测得原子或基团的吸电子能力顺序为:
-NR3+ > -NO2 > -CN > -COOH > -COOR > C=O >

电子效应

电子效应

诱导效应对于单键的影响与对双键 的影响的区别。
诱导效应的特点

• •
诱导效应的强弱:取决于原子或基团的斥 电子或吸电子能力; 诱导效应是沿键传递的,离吸电子(斥电 子)基团越近,诱导效应越强,在沿单键 传递中迅速下降,三个单键后可忽略不计。 叠加性:如果几个基团对某一键都产生诱 导效应,则此键所受的诱导效应是这几个 基团诱导效应的总和。
• 用诱导效应解释马氏规则
+
C H3
C H =C H 2
+
H Br
- Br
-
C H3 C H3
CH C H2
C H3
+
(I) (II)
C H2
诱导效应对理化性质的影响:
• 物理性质: H C=C H 偶极矩 m=0 H H
m=0.36 D
H
H C=C
CH3
H C=C
CH2CH3
H
H
H
m=0.37D
3
超共轭(Hyperconjugation)
σ- π超共轭:(79页的氢化热)
H H C H CH CH2
丙烯
丙烯分子中的超共轭
当C-Hσ键与π键相邻时,两者进行侧面 交盖,σ电子离域—σ-π超共轭效应
其作用的结果是增加了π键的电子云密度
参与超共轭的C-Hσ键越多,超共轭效越强 :
H
δ
H
δ
H
δ
R
共轭效应(Conjugated effects): 在共轭体系中电子离域的作用
π-π共轭效应:由于π电子离域的共轭效应
δ
δ
O
δ
O
δ
CH2
CH
C

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PPT文档共106页

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PPT文档共106页
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106

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106页PPT

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106页PPT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场效应 (Steric effects)
所谓场效应是指通过空间传递静电作用的一种效应。 场效应的特征:
1. 诱导效应与场效应往往同时存在,且作用方向一
三、 共轭效应的相对强度
+ C 效 应 : C 2C H C H l - C 效 应 : C 2C H C H O H
- C 效 应 : 在 同 周 期 元 素 中 随 原 子 序 数 的 增 加 而 增 强 。
= O= > NR = C2 ; > R= +2 N > = R NR
+ C 效 应 : 在 同 周 期 元 素 中 随 原 子 序 数 的 增 加 而 减 弱 。
C δ + 2C H δ C δ H +O δ H 或 C δ + 2C H C H O δ H
值得注意
发生共轭效应的先决条件是: 构成共轭体系的原子必须在同一平面内, 且其 p 轨道的对称轴垂直于该平面。
2. p,π- 共轭体系
H
Cl
CC
H
H
CH 2 = CH Cl = CH 3 O CH CH 2
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
第二章 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
(Electronic and spatial effect) 【本章重点】
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空间效应和场效应。 【基本要求】
1. 掌握静态和动态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的相对强度及 对化合物极性、酸碱性等的影响。
2. 掌握空间效应和场效应对化合物酸性等的影响。
CH 3CH 2CH 2COOHCH 2CH 2CH 2COOH
pKa 4.82
Cl
4.52
CH 3CHC 2CHOOHCH 3CH 2CHCOOH
Cl
4.06
Cl
2.80
C. 诱导效应具有加合性。
C3 C HOC O C l2 C HOC O 2 C lH HC C 3 C O l C OO H
§2-1 诱导效应 (Inductive effects)
1. 诱导效应的涵δ+ δ++ δ+++
XC CC
象这种由极性键的诱导作用而产生的沿键链传递的电
子偏移效应,称为诱导效应。通常用“ I ”表示。
δ+
δ
CX
I 效应
CH 标准
δ
δ+
CY
+I 效应
吸电子诱导效应 (- I ): 具有 - I 效应的吸电子基团,通常为:
+
N3RN2OS2 O R CNS2 O Ar COO FHCl Br I OAC r OO OR RCOR SHOH
C =CRC 6H 5 C= H C2HH
供电子诱导效应 (+ I ): 具有 + I 效应的供电子基团,通常为:
取 代 基 不 饱 和 程 度 - I效 应 越 强
=O>OR; N => NR N> 2;R CC R> C H =CHR
(2) +I 效应: 同 族: O > S > Se > Te ? 同周期: N R > O
烷 基(一般经验):
C(CH3)3 > CH(CH3)2 > CH2CH3 > CH3
H+
δ
H C CH H
δ
CH2
H+
δ
H C CH R
δ
CH2
H+
δ
R C CH R
δ
CH2
(2)σ, p - 超共轭体系
H
HH C H
HC
C+
HH C H H
H H C CH 3
H
H
+
C
H
C CH 3
H 3C
σ, p - 超 共 轭 效 应

C H σ 键 与 p 轨 道 相 互 重 叠 形 成 的 共 轭 体 系
O C( O 3 ) C 3 C O ( H 3 ) C 2 C C H H 3 C 2 H C H 3H H
2. 诱导效应的特征
A. 诱导效应是一种静电作用,在键链中传递只改变 电子云密度分布状况和键的极性,而不发生整个电荷的转 移和价态的变化。
B. 诱导效应的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弱,超过五个 原子后,影响便消失了。
4. 动态诱导效应的相对强度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因外界电场的影响,使共价键上
电子云密度发生改变,键的极性发生变化,称为动态诱导
效应。
这 种 极 化 效 应 是 由 外 加 因 素 引 起 的 因 此 是 暂 时 的
它 与 价 键 的 可 极 化 性 有 关
同 族: I > Br > Cl > F
同周期: 带电荷:
CR3 > NR2 > OR > F
O>
OR >
+
OR2
价键不饱和程度: =NR > NR2
§2-2 共轭效应 (Conjugative effects) 一、共轭效应的类型
1.π,π- 共轭体系:
1,3-丁二烯的结构
CH 2 CHC CH CH 2 CHCHO
乙烯基乙炔
丙烯醛
CH 2 CHC N 丙烯腈
σ,π-和 σ,p-超 共 轭 体 系 的 共 同 特 点 : 参 与 超 共 轭 的 C ― Hσ越 多 , 超 共 轭 效 应 越 强 。
在共轭体系中各种共轭效应对分子影响的相对强度是:
π ,π -共 轭 > p ,π -共 轭 > σ ,π -超 共 轭 > σ ,p -超 共 轭
二、 共轭效应的特征
能形成 p,π-共轭体系的除具有未共用电子对的中性 分子外,还可以是正、负离子或自由基。
C H 2 C HC H 2
+
H
CH2
CC
H
H
= CH2 CH CH2
烯丙基负离子
3. 超共轭体系 (1)σ,π-超共轭体系
H
CH2
CC
H
H
= CH2 CH CH2
烯丙基自由基
H
C H
C C
H
HH
丙烯分子的σ,π-超共轭效应
p K a 4 .7 6
2 .8 6
1 .3 6
0 .6 3
3. 静态诱导效应的相对强度——分子本身固有的性质
(1) -I 效应:
同 族:
F> Cl > Br > I
OR> SR> SeR
+
OR2

+
SR2

+
Se R2
+
NR3 >
+
PR3

+
AsR3
F >OH > NH 2
同周期: +
+
OR 2 > NR 2
- N2R > - OR - F; > - O - - O > R - O +2> R
π键的形成有赖于p轨道对称轴的平行而相互交盖, 因此,主量子数相同的元素(主量子数相同的电子为 一个电子层,电子近乎在同样的空间范围内运动,故 称主量子数 ),p轨道大小接近,交盖程度好。故:
+ C 效 应 : 在 同 族 元 素 中 随 原 子 序 数 的 增 加 而 降 低 。 - F> - C l> - Br> - I - O R> - SR> - S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