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着色剂和粉
食品着色剂1
![食品着色剂1](https://img.taocdn.com/s3/m/1be75029b4daa58da0114acf.png)
辅色剂
辅色剂的主要作用是使几乎所有的花色 苷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红移并增加最大吸收 波长的吸光度。 辅色作用 pH值 色素的种类 辅色剂 浓度
稳定性花色苷着色剂开发
天然稳定性花色 苷(酰化的花色 苷)的发现 从不同植物中 筛选出稳定的 花色苷 天然辅色剂对于 不稳定花色苷的 稳定化作用 寻找适宜条件 下的适宜的辅 色物质
收波长移向可见光区域内,该物质就能显 示颜色。
CH=CH (CH=CH)3 (CH=CH)5 (CH=CH)11
无色 淡黄色
橙色 黑紫色
助色基(团)
有些基团,如-OH、-OR、-NH2、NR、-SR、-Cl、-Br等,他们本身的吸收
波段在远紫外区,但这些基团与共轭键或
生色基相连接,可使共轭键或生色基的吸 收波移向长波而显色,这些基团特称为助 色基(团)。
一般花色苷
花色苷是花色素与糖以糖苷键结合而 成的一类化合物。
3,5,7-三羟 基-2-苯基苯并 吡喃
苯环中取代基、羟基和甲氧基数量和位置 不同,衍生出6种主要的配糖体化合物
天竺色素 芍药色素
锦葵色素 矢车菊色素
飞燕草色素 牵牛色素
back
糖配基
在花色素A环3,5,7位上的羟基以糖苷键 与糖结合时形成花色苷,由于糖结合的方式 (结合糖的种类、数量、位置)的不同花色苷 的种类也不相同。
•糖苷的形成可使花色素稳定
•花色苷的酰化显著增加其在微酸 性至中性介质中的稳定性。
pH
花色苷的颜色随pH变化而变化
强酸性 弱酸性至中性 碱性溶液 高pH值 低pH值 红色 淡蓝色 无色
温度
当花色苷溶液加热时,平衡向着无
色的查耳酮的方向进行,同时引起有色
型化合物的降低。当冷却和酸化时,醌
口腔材料学习题
![口腔材料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29c66cb58f5f61fb7366686.png)
口腔材料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蠕变(研):材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受到较小的恒定外力作用时,其形变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的现象。
2、弹性极限(研):材料不发生永久形变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也即材料产生完全弹性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应力超过比例极限时,应力与应变呈非线性变化,去除应力后,材料的形变可以完全恢复。
3、电化学腐蚀(研):指金属与电解质溶液相接触,形成原电池而发生的腐蚀损坏现象。
4、老化:材料在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物理化学性质和机械性能变坏的现象,称为老化。
老化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外因有物理、化学、生物及加工成型条件等,内因则由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所决定5、流电性(galvanism):在口腔环境中异种金属修复体相接触时,由于不同金属之间的电位不同,所产生的电位差,导致电流产生,称为流电性。
6、聚合反应:由低分子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称作聚合反应。
分为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两类7、混水率:半水硫酸钙与水的比例可用混水率来表示。
混水率(W/P)是水的体积除以半水硫酸钙粉末重量所得的分数。
石膏混水率越高,孔隙越多,材料强度越低。
8、Monomer:单体,由于能够形成结构单元所组成的化合物称做单体,也是合成聚合物的原料。
9、极限强度(ultimate strength):指在材料出现断裂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应力值,也即材料在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
10、冷却曲线:又称温度-时间曲线,指熔融的纯金属在冷却时,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相应值记录下来并绘制成的曲线。
11、汞齐化(amalganation):汞在室温下为液态,能与其他金属在室温下形成合金而固化,汞与其他合金形成合金的过程称为汞齐化。
12、润湿性:液体在固体表面扩散的趋势称为液体对固体的润湿性,可由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的大小来表示。
分为附着润湿、扩展润湿和浸润润湿,润湿是粘结的必要条件。
13、合金(alloy):由两种或两周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熔合在一起所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342380ee5ef7ba0d4a733bb4.png)
4. 高聚物链段开始运动的温度对应的是该高聚物的 玻璃化转变 温度。
5. 橡胶弹性是熵 弹性,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加 ,在拉伸时 放 热。
A.气相渗透法 B.光散射法
C.渗透压法 D.端基滴定法
13.当一个聚合物稀溶液从θ温度上升10℃时,其哈金斯参数 :
A 。
A.小于1/2 B.大于1/2
C.大于零 D.小于零
(4)只有结构规整性聚合物才能结晶。
28.下列材料中耐热性最好的是(4)
(1)尼龙-66;(2)聚乙烯;(3)聚苯乙烯;(4)芳纶
A.小于1/2 B.大于1/2
C.大于零 D.小于零
5.下列那种方法可以降低熔点: B 。
A. 主链上引入芳环; B. 降低结晶度;
C. 提高分子量; D. 加入增塑剂。
6. 下列方法可以提高聚合物的拉伸强度的是 B 。
12.通常可以用“理论或机理分布函数”表示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对于阴离子聚合反应,其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符合 (2) 。
(1)Schulz—Flory最可几分布;(2)Poisson分布;(3)Schulz分布;(4)三种分布函数都可以
13.端基分析法只适用于测定分子量 (1) 在以下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
(1)3×104以下;(2)3×104 ~3×106;(3)3×106 以上;(4)任何分子量
14.利用聚合物在溶液中的分子运动性质,可以得到分子量分布。这种方法是 (3) 。
(1)沉淀分级、溶解分级;(2)凝胶渗透色谱法、电子显微镜法;(3)Hale Waihona Puke 速离心沉降速度法;(4)其他方法
食品添加剂第四章着色剂和护色剂解析
![食品添加剂第四章着色剂和护色剂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a148c4227916888586d753.png)
食用色素可分为天然物( 天然提取和生物合成) 和人工化学合成色素两大类。在德国,合成色 素的使用量是天然色素的两倍,但在日本,合 成色素的使用量不到天然色素的1/10。
近年来,国外正致力于的发展聚合物合成色素 的开发,这种聚合色素相对分子量30000到 130000,这种色素在生理上不活跃,并经同位 素标记证实几乎完全不会吸收,摄入人体内由 肠道排出,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可适用多种 食品着色。
§1着色剂概述 一、着色剂的分类
常用的食品色素按来源分两类:天然色素与合 成色素。
天然色素来自生物机体,主要由植物组织中提取, 也包括来自动物和微生物的一些色素。 人工合成色素是指用人工化学合成方法所制得的 有机与无机色素,主要是指以煤焦油中分离出来 的苯胺染料为原料制成的有机色素。
§1着色剂概述
/nm 400 ~ 450
450 ~ 480 480 ~ 490 490 ~ 500 500 ~ 560 560 ~ 580 580 ~ 610 610 ~ 650 650 ~ 760
颜色 紫
蓝 绿蓝 蓝绿
绿 黄绿
黄 橙 红
互补光 黄绿
黄 橙 红 红紫 紫 蓝 绿蓝 蓝绿
发色团 在紫外或可见光区(200~800nm)具有吸收峰的 基团被称为发色团,发色团均具有双键。
一、着色剂的分类
按溶解特性,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目前使用的合成着色剂 均为水溶性(!!!)。我国允许生产色淀,以改变它们的 剂型。目前主要使用的是铝色淀(××铝色淀)。
食用色淀是一类水/油不溶性合成着色剂,它是有相应的水 溶性色素吸附于氧化铝水合物基质上,经色淀化而制得的。
国外食用铝色淀除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外,绝大多数用 于无毒油漆、涂料、装饰材料、印刷材料、玩具材料、食品 包装材料等。
4 食品着色剂
![4 食品着色剂](https://img.taocdn.com/s3/m/4a4ae50cf78a6529647d53bd.png)
采用稀溶液比浓溶液好,可避免不溶的着色剂存在。
溶解性低的,先用少量冷水打浆后,在搅拌下缓慢加入 沸水。 (4)曝晒,会导致着色剂褪色,因而要避光,贮于暗处 或不透光容器中。
2、胭脂红及胭脂红铝色淀
丽春红、大红。在应用上基本与苋菜红相同。
该着色剂的铝色淀在一些特性上优于该色素,如耐光、耐热性;由于 制备成铝色淀,因此,其溶解性很差。
(2)成本高; (3)稳定性差,有的品种随pH值不同而色调有变化 (4)难于用不同色素配出任意色调;
(5)在加工及流通过程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易劣变;
(6)由于共存成分的影响,有的天然色素有异味、异臭。 (二)合成色素
天然与合成着色剂的比较
(二)合成着色剂
成本低、价格廉;
[优点]
具有色泽鲜艳,着色力强,稳定性高,无臭无味;
易溶解,易调色
[缺点]
大多以煤焦油为原料制成,其化学结构属偶氮化合物,
可在体内代谢生成β—萘胺和α—氨基-1-1萘酚,这两 种物质具有潜在的致癌性。
宽
稳定 差 好
着色
拼色 差 宜
成本 高 低
天然 合成
1、色彩的搭配
色泽给人以味道的联想。一种食品在色泽上能否 吸引人,给人以美味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销路和评 价。常见的颜色对感官的作用大致如下:
二、着色剂的分类
常用的食品色素按来源,两类:天然色素与合成色 素。 也包括来自动物和微生物的一些色素。
人工合成色素是指用人工化学合成方法所制得的
天然色素来自生物机体,主要由植物组织中提取,
有机与无机色素,主要是指以煤焦油中分离出来
的苯胺染料为原料制成的有机色素。
按溶解特性,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
中药药剂学考试题库及答案(5)
![中药药剂学考试题库及答案(5)](https://img.taocdn.com/s3/m/df15566726fff705cc170ae8.png)
中药药剂学考试题库及答案1.简述物理灭菌的含义,并写出5种常用的物理灭菌法。
答:含义:利用温度、干燥、辐射、声波等物理因素杀灭微生物达到灭菌的目的。
常用方法:(1)干热灭菌法:包括火焰灭菌法和干热空气灭菌法(2)湿热灭菌法:包括热压灭菌、流通蒸汽灭菌、煮沸灭菌和低温间歇灭菌(3)紫外线灭菌法(4)微波灭菌法(5)辐射灭菌法2.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
答:(1)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2)药物与介质的性质(3)蒸汽的性质(4)灭菌时间3.药材粉碎的目的答:(1)增加药物的表面积,促进药物的溶解于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2)便于调剂和服用(3)加速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浸出或溶出(4)为制备多种剂型奠定基础,如片剂4.片剂中药物制粒的目的答:(1)细粉流动性差,制成颗粒可改善其流动性(2)多组分药物制颗粒后可防止各成分的离析(3)防止生产中粉尘飞扬及(4)在片剂生产中可改善其压力的均匀传递5.影响浸提的因素答:(1)中药粒度(2)中药成分(3)浸提温度(4)浸提时间(5)浓度梯度(6)溶剂的PH(7)浸提压力6.什么是表面活性剂?按照其水中解离性可分哪几类?答:凡能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
分类: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按离子的种类又分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7.试述有些表面活性剂的起昙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答:起昙是指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剂其水溶液加热至一定温度时,溶液突然浑浊,冷后又澄明。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剂其亲水基于水呈氢键结合,开始可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而温度升高达到昙点后,氢键受到破坏,分子水化力降低,溶解度急剧下降,故出现混浊或沉淀。
8.简述热原的含义、组成及基本性质答:热原是指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是由磷脂、脂多糖、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具有水溶性、耐热性、滤过性、不挥发性、在水溶液中带有电荷等特性。
(完整版)粮油加工学习题库
![(完整版)粮油加工学习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62dcb7779b89680203d825d3.png)
一、名词解释农产品:种植业所收获的产品统称为农产品,包括粮、棉、油、果、菜、糖、烟、茶、菌、花、药、杂、种类繁多。
粮油加工学:以化学、机械工程和生物工程学为基础,研究粮油精深加工和转化的基本原理、工艺和产品质量的科学即为粮油加工学。
碾减率:糙米在碾白过程中,因皮层及胚的脱落,其体积重量均有减少,而减少的百分数称为碾减率,又称脱糠率。
米粒精度越高,其碾减率越大。
一般重量减少约5-12%稻谷初加工:将原粮稻谷按清理、砻谷、碾米的常规方法,制成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食用大米(普通大米)的加工过程称为稻谷初加工。
留胚米:、稻谷精加工、免淘洗米、擦离碾白、面团流变学特性、饼干、质量热容、变性淀粉、砻谷、稻谷深加工、植物油料、粉路、焙烤食品、面团稳定时间、营养强化米、面团形成时间、麦路、面团衰减度、糕点、麦胶蛋白、碾削碾白、碾米、沉降值、淀粉糊化、粮油原料、葡萄糖值( DE )、淀粉老化、一次发酵法、逆流扩散法、蛋糕、淀粉糖、爆腰率、化学碾米、面粉营养强化、变性淀粉、组织蛋白、面筋质、锋角、钝角、淀粉糖、谷糙分离、润麦、自发粉、淀粉糖、稻谷爆腰率、油料、焙烤食品1、蒸煮米的质量决定于、、、及。
2、面粉中的蛋白质吸水后能形成,根据溶解性的不同可分为、、麦球蛋白、麦清蛋白和酸溶蛋白等五种。
3、小麦搭配的目的:①;②。
4、米制品可分为三种:一是以,如米粉、米线、年糕等;二是以,如白酒、黄酒、米酒等;三是以,如米果、雪米饼等。
5、面包的配方原则:根据生产面包的与、等特点,充分考虑各种原辅料对面包的影响,在选用基本原料的基础上,确定添加哪些辅助原料。
6、小麦按播种季节分,可分为两种;按皮色分,可分为两种;按胚乳结构呈角质或粉质多少来分,可分为。
7、面包与饼干、蛋糕的主要区别在于面包的基本风味和膨松组织结构,是主要靠发酵工序完成的,它有以下特点: ①、②、③、④。
8、生产淀粉原料的条件:①;②;③;④。
9、酶糖化工艺时,使用的β-淀粉酶是一种,它作用于淀粉时从依次切开相隔的β-1,4键,顺次将它分解为,同时发生尔登转化作用,最终产物全是。
药剂学名词解释
![药剂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7d6a3382f60ddccda38a0a6.png)
1等量递增法:先用最大的组分饱和混合容器后,倾出然后取最小的组分加入等体积量大的组分混合,再加入与此混合物等量的最大组分混均。
如此倍量增加量大的组分直至全部均匀。
2倍散:在特殊药品中添加一定比例量的样稀释剂制成稀释散。
3共熔现象: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径混合后产生熔点降低而出现湿润或液化的现象4溶出度: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
5透皮促进剂:那些能够渗透进入皮肤降低药物通过皮肤的阻力,降低皮肤的屏障,加速药物穿透皮肤的物质。
6微囊: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为囊料,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做囊心物包封成的微小胶囊。
7相变温度:当温度升高时,将液体双分子层中疏水链从有序排序变为无序排列,使脂质体的双分子层厚度减小,膜的流动性增加,由胶晶态变为液晶态这种变态温度称相变温度8缓释制剂: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需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至少减少一半,或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的制剂9控制制剂: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药物,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至少减少一半,或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血药浓度比缓释制剂更加平稳,且的显著增加患者的顺立性10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阐述药物的剂型因素,用药对象的生物因素与药物疗效三者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11药物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研究药物进入机体后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体内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并用数学的方法描述这些过程以及机体因素或其他物质对这些过程的影响的学科12生物利用度:药物或制剂被吸收后,主药到达大循环的相对数量和相对速度。
1、片剂的辅料及其作用①稀释剂与吸收剂,稀释剂指用来增加片剂的重量各体积,以利于片剂成型或分剂量的辅料;吸收剂:含有一定比例的挥发油或其他液体成分需加入附加剂将其吸收后再加入其他成分压片。
②润湿剂与粘合剂:润湿剂本身无粘性,但能活发待制粒物料的粘性,利于制粒的液体;粘合剂:可对无粘性或粘性不足的原料和辅料给予粘性的液体或固体物质,以便使原料和辅料粘合制成颗粒。
什么是着色剂
![什么是着色剂](https://img.taocdn.com/s3/m/b7b9c76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7c.png)
什么是着色剂?
着色剂又称色素,是使食品着色后提高其感官性状的一类物质。
食用色素按其性质和来源,可分为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合成色素两大类。
1.食用合成色素,属于人工合成色素。
食用合成色素的特点:色彩鲜艳、性质稳定、着色力强、牢固度大、可取得任意色彩,而且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但合成色素大多数对人体有害。
合成色素的毒性有的是本身的化学性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有的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有的在生产过程被砷、铅或其他有害化合物污染。
在中国目前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苋菜红、胭脂红、赤鲜红(樱桃红)、新红、诱惑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靛蓝,以及合成的β-胡萝卜素、叶绿素铜钠和二氧化钛。
2.食用天然色素主要是从动植物组织中提取的色素,然而天然色素成分较为复杂,经过纯化后的天然色素,其作用也有可能和原来的不同。
而且在精制的过程中,其化学结构也可能发生变化;此外,在加工的过程中,还有被污染的可能,故不能认为天然色素就一定是纯净无害的。
合成食用色素同其他食品添加剂一样,为达到安全使用的目的,需进行严格的毒理学评价。
包括:①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纯度、在食品中的存在形式以及降解过程和降解产物;②随同食品被机体吸收后,在组织器官内的潴留分布、代谢转变及排泄状况;③本身及其代
谢产物在机体内引起的生物学变化,以及对机体可能造成的毒害。
如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对生育繁殖的影响、胚胎毒性、致畸性、致突变性、致癌性、致敏性等。
4月浙江自考食品添加剂试题及答案解析
![4月浙江自考食品添加剂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a987a84b73f242326c5f51.png)
浙江省2018年4月自学考试食品添加剂试题课程代码:0417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FA是哪个机构的简称?( )A.FAO/WHO食品法规委员会B.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C.世界卫生组织D.FAO/WHO食品添加剂法规委员会2.芥子提取物属于( )A.合成防腐剂B.植物天然防腐剂C.动物天然防腐剂D.微生物天然防腐剂3.壳聚糖属于( )A.合成防腐剂B.植物天然防腐剂C.动物天然防腐剂D.微生物天然防腐剂4.下面不属于油溶性抗氧化剂的是( )A.没食子酸丙酯B.丁基羟基茴香醚C.二丁基羟基甲苯D.L-抗坏血酸5.咖啡因属于哪一类呈味剂?( )A.甜味剂B.鲜味剂C.咸味剂D.苦味剂6.下面哪一种属于天然着色剂?( )A.柠檬黄B.甜菜红C.日落黄D.胭脂红7.下面哪一种是常用的漂白剂?( )A.硫酸亚铁B.烟酰胺1C.焦亚硫酸钠D.亚硝酸钠8.麦芽酚属于哪一种食品添加剂?( )A.甜味剂B.抗氧化剂C.增香剂D.乳化剂9.焦磷酸钠属于哪一种食品添加剂?( )A.酸味调节剂B.乳化剂C.护色剂D.水分保持剂10.微晶纤维素属于哪一种食品添加剂?( )A.消泡剂B.螯合剂C.抗结剂D.胶姆糖基础剂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属于非营养型甜味剂的是( )A.甜菊糖苷B.麦芽糖C.木糖醇D.糖精E.果糖2.下面属于油溶性着色剂的是( )A.日落黄B.红曲色素C.姜黄D.玉米黄E.柠檬黄3.下面属于人工合成乳化剂的是( )A.蔗糖脂肪酸酯B.大豆磷脂C.环糊精D.胆酸E.酪蛋白酸钠4.下面属于天然增稠剂的是( )A.乙醇酸钠B.海藻酸盐2C.果胶D.明胶E.羧甲基纤维素钠5.下面属于被膜剂的是( )A.虫胶B.氯化镁C.白油D.硫酸钙E.果蜡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陶瓷生产技术4卫生陶瓷釉料的制备-5-6
![陶瓷生产技术4卫生陶瓷釉料的制备-5-6](https://img.taocdn.com/s3/m/0351c1764b35eefdc8d333d6.png)
高、离子半径较小的阳离子及其化合物都是 网络形成剂,如、硅、硼、磷、锗等
27
②氧化物的化学键要大,这样难以有序 排列,形成玻璃的倾向性大。
③凡有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的混合键 (又称极性共价键)的氧化物较易形成 玻璃态。既有离子键易改变键角、以形 成不对称变形的趋势,又有共价键的方 向性和饱和性,不易改变键长与键角的 倾向。
17
建筑卫生陶瓷普遍使用乳浊釉料,由于透明 釉缺乏遮盖力,难以掩盖不洁的砖面,而环 保工作又要求尽量采用低质原料制坯,因此 透明釉使用范围变得更加窄了。
18
陶瓷企业使用过的釉料乳浊剂经历了氧化锡、 氧化锌、二氧化钛、磷酸盐、直到硅酸锆等 过程。但氧化锡作为乳浊剂,由于成本过高, 使用量越来越少。20世纪20年代,开始引用 锆英石作为釉料乳浊剂,后来又开始使用锆 英石取代氧化锡,降低了瓷砖装饰用釉料产 品成本。不过如在常规釉料内加入5%的氧化 锡,可产生白里泛青的釉调;氧化锌广泛应 用于锆英石釉内,可以提高白度与乳浊度。 在高温卫生洁具产品釉中氧化锌具有强溶剂 作用,能显著降低釉的粘度,因此目前仍有 部分使用,以后也难以完全排除;将氧化钛 加入釉中时,可以制成高档的白乳浊釉,已 被证实是可行的配方方式。
陶瓷生产技术
2.3卫生陶瓷釉料的制备
1
主要内容
1釉料的简介 2釉料的分类 3釉的组成及原料 4釉浆的制备 5釉浆的性能要求 6卫生陶瓷用釉浆
2
1釉料的简介
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 的玻璃质薄层。是用矿物原料(长石、 石英、滑石、高岭土等)和化工原料按 一定比例配合(部分原料可先制成熔块) 经过研磨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经 一定温度煅烧而成。能增加制品的机械 强度、热稳定性和电介强度,还有美化 器物、便于拭洗、不被尘土腥秽侵蚀等 特点。
食品添加剂-着色剂
![食品添加剂-着色剂](https://img.taocdn.com/s3/m/701a777d376baf1ffd4fad19.png)
食品添加剂-着色剂1.什么是食品着色剂?着色剂有哪几种类型?答:以给食品着色为主要目的的添加剂称着色剂,也称食用色素。
食用色素使食品有悦目的色泽,对增加食品的嗜好性及刺激食欲有重要意义。
着色剂按来源可分为人工合成着色剂和天然着色剂。
按结构,人工合成着色剂又可分类偶氮类、氧蒽类和二苯甲烷类等;天然着色剂又可分为吡咯类、多烯类、酮类、醌类和多酚类等。
按着色剂的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着色剂和水溶性着色剂。
2.简述着色剂显色的基本原理答:自然光是由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组成的,波长在400~800nm之内为可见光,在该光区内不同波长的光显示不同的颜色。
任何物体能形成一定的颜色,主要是因为其色素分子吸收了自然光中的部分波长的光,它呈现出来的颜色是由反射或透过未被吸收的光所组成的综合色,也称为被吸收光波组成颜色的互补色。
例如,如果物体吸收了绝大部分可见光,那么物体反射的可见光非常少,物体就呈现出黑色或接近黑色;如某种物质选择吸收了波长为510nto 的绿色光,而人们看见它呈现的颜色是紫色,因为紫色是绿色光的互补色。
3.常用的合成着色剂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答:常用的合成着色剂有以下十种:(1)苋菜红(Amaranth)又称杨梅红、鸡冠紫红、蓝光酸性红、食用红色2号。
化学名称为1一(47一磺基一17一萘偶氮)一2一萘酚一3,6一二磺酸三钠盐,为水溶性偶氮类着色剂。
其为红褐色或紫色均匀粉末或颗粒,无臭。
易溶于水,可溶于甘油及丙二醇,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油脂等其他有机溶剂。
水溶液带紫色,耐光、耐热性强,耐细菌性差,对氧化还原敏感,对柠檬酸、酒石酸稳定,而遇碱则变为暗红色。
其与铜、铁等金属接触易褪色,易被细菌分解,耐氧化、还原性差,不适用于发酵食品及含还原性物质的食品。
着色性能着色力较弱,在浓硫酸中呈紫色,在浓硝酸中呈亮红色,在盐酸中为黑色沉淀,而色素粉末有带黑的倾向。
由于对氧化一还原作用敏感,故不适合于发酵食品中使用。
(2)胭脂红(Ponceau)又称丽春红4R、大红、亮猩红、食用红色102号。
第四章 食品着色剂
![第四章 食品着色剂](https://img.taocdn.com/s3/m/4d377d9d0242a8956bece47a.png)
着色剂的发色机理
助色团: 有些基团,如-OH,-OR,-NH2,-NR,-Cl,-Br等,他们身的吸
收波段在远紫外区,但这些基团与共轭键或生色基相连接, 可使共轭键或生色基的吸收波移向长波方向而显色,这些 基团特称为助色团(助色基)。
紫外
可见光
红外
400nm
800nm
红曲米
又名红曲、赤曲、红米、福米, 红曲米是将稻米蒸熟后接种红曲霉发酵制得。
食品着色剂安全性:
无论是食品天然着色剂还是合成着色剂在 使用时必须首先考虑着色剂的安全性。
着色剂溶液的配制:
着色剂粉末直接使用时不方便,在食品中 分布不均匀,可能形成色素斑点,经常需 要配置成溶液使用。合成着色剂溶液一般 使用的浓度为 ,过浓则难于调节色调
日落黄 sunset yellow
性状与性能:日落黄为橙色的颗粒或粉末,无臭,易溶于 水,0.1%水溶液呈橙黄色。
毒性:本品经长期动物试验,认为安全性高,为世界各国 普遍许可使用。 ADI为0~2.5mg/kg。
使用:我国规定,本品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果味型饮 料(液、固体)、果汁型饮料、汽水、配制酒、糖果、糕 点上彩妆、红绿丝、罐头、浓缩果汁、青梅、对虾片 0.1g/kg;风味酸乳饮料0.05g/kg。
使用:我国规定,胭脂红的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与苋菜红相同,还 可用于糖果色衣、豆奶饮料、红肠肠衣,最大使用量为0.025g/kg , 对红肠肠衣的残留量为0.01g/kg
赤藓红 erythrosine 又称樱桃红
性状与能:赤藓红为红褐色颗粒或粉末,无臭。0.1%的水溶液呈 微蓝的红色。
色调的选择与拼色
色调选择应该与食品原有色泽相似或与食品的名 称一致。为丰富合成食品着色剂的色谱,满足食 品加工生产中的着色的需要,在使用合成着色剂 时我国规定允许使用8种食品合成着色剂拼色,它 们分属红、黄、蓝3种基本色,可以根据不同需要 来选择其中种或种拼配成各种不同的色谱。
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习题及答案
![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5df23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f.png)
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习题及答案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一、填空题1.漂白剂有()漂白剂和()漂白剂二类,它使食品免于褐变并提高食品质量。
2.合成色素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和()两类。
3.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常用的护色剂有()和()。
4.BHT的化学名称为(),它的耐热性较好,在普通烹调温度下影响不大,用于长期保存的食品。
5.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和(),一般认为二者中()的毒性较弱。
6.()不宜用作肉、鱼等动物性食品的漂白剂,以免其残留的气味掩盖了肉、鱼的腐败气味及破坏其中的硫胺素。
7.增味剂按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系列和( )系列二种。
8.一般将防腐剂分为()、()和()三种。
9.抗氧化剂是指能延缓食品成份()的一类物质。
10.护色剂可与肌肉中的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结合,生成(),使肉制品呈现红色。
二、单选题1.BHA的化学名称为 ( )A 叔丁基对苯二酚B 焦硫酸钠C 丁基羟基茴香醚D 没食子酸丙酯2.食用合成色素的色淀是由()沉淀在许可使用的不溶性基质上所制备的特殊着色剂。
A 氧化铝B 脂溶性色素C 二氧化硅D 水溶性色素3.我国规定硝酸钠(钾)只能用于肉类制品,最大使用量为( )A 0.3g/kgB 0.5g/kgC 0.15g/kgD 0.25g/kg4.摄入大量的亚硝酸钠,可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引起( )A.营养不良 B.紫绀症 C 致泻症状 D 腐败变质5.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对()有特殊的抑制作用A 沙门菌B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C 李斯特菌D 变形杆菌6.TG的化学名是()A α-乙酰乳酸脱羧酶B 谷氨酰胺转氨酶C 糖化酶D 精制果胶酶7.味精的化学名是()A 谷氨酸钾B 鸟苷酸二钠C 谷氨酸钠D 谷氨酸钙8.山梨酸抑菌的机制是()A 抑制微生物细胞呼吸酶的活性B 抑制菌体内脱氢酶系的作用C 抑制菌体内遗传物质的合成D 抑制微生物电子传递酶系的活性9.我国允许按生产需要使用而不加限制的甜味剂是()B 阿斯帕坦C 甜蜜素 D糖精10.可用于糖尿病患者的甜味剂是()A 甘草B 三氯蔗糖C 赤藓糖醇D 甜蜜素11.苯甲酸对()的作用较弱。
水产罐头食品添加剂的选择与应用考核试卷
![水产罐头食品添加剂的选择与应用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924473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03.png)
A.柠檬酸
B.硫酸铜
C.硫酸镁
D.碳酸氢钠
15.下列哪种添加剂在水产罐头加工过程中用于提高产品质量?()
A.亚硝酸盐
B.抗坏血酸
C.硫磺
D.磷酸盐
16.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水产罐头中的乳化剂?()
A.聚山梨酯
B.硫酸钙
C.硬脂酸
D.硫酸铝钾
17.在水产罐头中,下列哪种添加剂可以降低产品酸度?()
C.柠檬酸
D.硫酸钙
6.以下哪些添加剂在水产罐头中用作稳定剂?()
A.硫酸铝钾
B.硫酸钙
C.氢氧化钠
D.磷酸盐
7.以下哪些物质可以在水产罐头中用作酸度调节剂?()
A.柠檬酸
B.碳酸氢钠
C.硫酸镁
D.硫酸铜
8.在水产罐头中,以下哪些添加剂有助于提高产品的透明度?()
A.硫酸铝钾
B.氯化钠
C.硫酸钙
D.硫酸镁
6.________是水产罐头中常用的一种水分保持剂,有助于保持产品的新鲜度。
7.在水产罐头中,添加________有助于提高产品的透明度和光亮度。
8.________是一种常用的乳化剂,有助于提高水产罐头中脂肪的稳定性。
9.________是一种填充剂,可以增加水产罐头产品的体积和重量。
10.为了防止水产罐头中的蛋白质变性,可以添加________等稳定剂。
A.亚硝酸盐
B.硫磺
C.抗坏血酸
D.氯化钠
3.以下哪些添加剂在水产罐头加工过程中用作抗氧化剂?()
A. BHA
B. BHT
C.抗坏血酸
D.硫酸亚铁
4.以下哪些物质可以在水产罐头中用作调味剂?()
(完整word版)食品添加剂习题第四章 着色剂 护色剂 漂白剂
![(完整word版)食品添加剂习题第四章 着色剂 护色剂 漂白剂](https://img.taocdn.com/s3/m/0852b4c4f121dd36a32d82f7.png)
第四章着色剂、发色剂和漂白剂复习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 着色剂:是使食品着色和改善食品色泽的食品添加剂。
(书P126)2. 生色团:凡是有机分子在紫外及可见光区内(200~800nm)有吸收锋的基团都称为生色团。
一般包括双键、羰基、醛基、羧基和硝基等。
3. 助色团:有些基团的吸收波段在紫外区,不可能发色,但与发色团相连后,可使整个分子对光的吸收向长波方向移动,此类基团被称为助色团。
(书P128)4. 色淀:是由水溶性色素沉淀在许可使用的不溶性基质(通常为Al2O3)上所制备的特殊着色剂。
适用于各种粉状食品、小吃食品、胶姆糖、糖果(尤其与二氧化钛配成悬浮液后的涂层或片状糖果)和各种压片食品。
5. 天然等同色素:化学合成的,但是在化学结构上与自然界发现的完全相同的色素,如β-胡萝卜素。
6. 坚牢度:是指被染色物质的色调稳定性或色素对周围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
包括的指标有:耐热性,耐酸性,耐碱性,抗氧化性,还原性,耐紫外线(日光)性,耐盐性和耐细菌性。
7. 护色剂:又称发色剂,是能与肉及肉制品中呈色物质作用,使之在食品加工、保藏过程中不致分解、破坏,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
8. 漂白剂:是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褪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物质。
二、单选题1. 合成色素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偶氮类和非偶氮类,下列色素中化学结构不是偶氮类的是( B )A. 苋菜红B. 赤藓红C. 胭脂红D. 柠檬黄2. 食用合成色素中,只有我国许可使用的染料是( C )。
A. 胭脂红B.诱惑红C. 新红D. 赤藓红3. 下列色素中,哪个属于天然等同色素( D )A. 苋菜红B. 类胡萝卜素C. 胡萝卜素D. β-胡萝卜素4. 根据食用天然色素的来源分,不属于植物色素的是( A )A. 类胡萝卜素B. 胡萝卜素C. 叶绿素D. 花青素5. 食用天然色素根据结构分类,属于异戊二烯类衍生物的色素是( D )A. 叶绿素B. 花黄素C. 红曲色素D. 类胡萝卜素6. 下列颜色中,哪一个不是基本色( B )A. 红B. 绿C. 蓝D. 黄7. 红曲色素是红曲霉菌丝产生的色素,含有6种不同的成分,其中不包括( C )A. 红色色素2种B.黄色色素2种C. 橙色色素2种D.紫色色素2种8. 不溶于冷水的色素是( A )A. 姜黄素B. 栀子黄C. 菊黄素D. 柠檬黄9. 我国未许可使用的焦糖色素是( B )A.Ⅰ普通焦糖B.Ⅱ苛性亚硫酸盐焦糖C. Ⅲ氨法焦糖D. Ⅳ亚硫酸铵焦糖10.在我国,下列漂白剂中不可作为面粉漂白剂使用的是( C )A.过氧化苯甲酰B. 溴酸钾C. 亚硫酸钠D. 偶氮甲酰胺11. 由于有一定的致癌作用而被不少国家禁用的漂白剂是( D )B. 过氧化苯甲酰C. 偶氮甲酰胺D. 溴酸钾A. SO2具有强还原性,可使果蔬褪色,但是对( A )漂白效果较差。
第四章食品着色剂
![第四章食品着色剂](https://img.taocdn.com/s3/m/bf785b2331126edb6f1a1084.png)
使用范围
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注意事项
(1)采用玻璃、搪瓷、不锈钢等耐腐蚀的清洁器具。
(2)所用水必须是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以避免钙离子的
存在引起着色剂沉淀。采用自来水时,必须去钙、镁及煮沸 赶气、冷却后使用。
采用稀溶液比浓溶液好,可避免不溶的着色剂存在。 溶解性低,先用少量冷水打浆后,在搅拌下缓慢加入沸
• 红葡萄酒选用紫红色
2.色彩的调配
三原色的搭配
人工合成着色剂的调配比例,见表
(实例)人工合成色素调配配方 一些自然界存在的颜色,按每1000kg浆料用量的颜色搭配
使用,见右表:
4.1.4 食品着色剂的使用
• • • • • • 1.吸光值与色价 2.溶解性 3.染着性 4.坚牢度 5.变色 6.使用方法
4.1.2 着色剂的分类
• 1、按来源: • 着色剂按来源分为两类:天然着色剂与合成着色剂。
天然着色剂来自生物机体,主要由植物组织中提取, 也包括来自动物和微生物的一些色素。 动物色素(血红素、虾、蟹皮类、)
• •
植物色素(绿、红、紫、胡萝卜素) 微生物(红曲素)
人工合成着色剂是指用人工化学合成方法所制得的 有机与无机色素,主要是指以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 苯胺染料为原料制成的有机色素。
4.1.4
1、吸光值与色价
食品着色剂的使用
色价即100毫升溶液中含有1克着色剂,光程为1 厘米时的吸光值,用E1cm1%表示。 色价越高染色力越强。 2、溶解性 (1)是油溶性还是水溶性 (2)着色剂的溶解度。受温度、pH、含盐量的影响 3、染着性 用食品着色剂对食品着色时,要注意着色剂对 上色部分的染着性质,即易不易染色,易不易脱色。
着色剂定义
![着色剂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0f37f5d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3.png)
着色剂定义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着色剂。
这玩意儿啊,就像是生活中的魔法调料一样!你想想看,要是这世界没了着色剂,那得多单调啊!那所有的东西都像是没了色彩的黑白照片,多无趣呀!着色剂呢,其实就是给各种东西穿上漂亮衣服的小能手。
比如说咱平时吃的那些花花绿绿的糖果,要是没有着色剂,那估计都是灰蒙蒙的一片,哪还有让人想吃的欲望呀!还有那些漂亮的化妆品,能让咱的脸蛋变得红彤彤或者粉扑扑的,这里面可都有着色剂的功劳呢!咱就说那些彩色的塑料玩具吧,要是没有着色剂,那就是一堆毫无生气的塑料制品。
可加上了着色剂之后呢,哇,一下子就变得活灵活现啦,什么红色的小汽车、蓝色的小飞机,多吸引人呀!这不就跟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一样,一下子就变得光彩照人啦!再看看咱穿的衣服,各种颜色各种款式,这可都多亏了着色剂呀!要是没有它,那咱每天出门不都得穿得灰扑扑的,那多没精神呀!着色剂就像是个神奇的画笔,能把我们的生活描绘得五彩斑斓的。
你说这着色剂是不是很重要?它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它就像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一直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美丽和乐趣。
而且啊,着色剂的种类还特别多呢!就像咱家里的调料一样,有盐、糖、酱油啥的,各有各的用处。
着色剂也是呀,有的专门给食品着色,有的给化妆品着色,还有的给各种工业产品着色。
比如说,有一种叫天然着色剂的,那可都是从大自然里来的宝贝呢!像什么从植物里提取的色素呀,从动物里提取的呀,多环保多健康呀!还有合成着色剂呢,虽然是人工做出来的,但是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呀!咱可不能小看了着色剂,它虽然小小的,但是作用可大着呢!它能让我们的眼睛享受到美丽的色彩,能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加愉快。
你说,没有着色剂的世界,那该多无聊呀!所以呀,着色剂就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有趣。
咱得好好感谢这些小小的着色剂,是它们让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绚丽多彩!怎么样,现在你是不是也对着色剂有了更深的了解呢?是不是也觉得它很了不起呢?。
注塑成型的一些试题类型
![注塑成型的一些试题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c8c1a84a0722192e4436f641.png)
0、填空题1.高聚物中大分子链的空间结构有:线型、直链状线型及体型三种形式。
2. 塑料一般是由树脂和添加剂组成。
3. 塑料的主要成份有:树脂、填充剂、增塑剂、着色剂、润滑剂、稳定剂。
4. 塑料的填充剂有无机填充剂和有机填充剂,其形状有粉状.纤维状和片状等。
5. 塑料中的添加剂之一的稳定剂按其作用分为:定剂、光稳定剂和抗氧化剂。
6. 塑料按合成树脂的分子结构及热性能可分为: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种。
7. 塑料按性能及用途可分为:用塑料、工程塑料、增强塑料。
8. 热塑性塑料的工艺性能有:收缩性、塑料状态与加工性、粘度性与流动性、吸水性、结晶性、热敏性、应力开裂、熔体破裂。
9 塑料中必要和主要成分是树脂,现在制造合成树脂的原料主要来自于石油。
10. 受温度的影响,低分子化合物存在三种物理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11. 塑料在变化的过程中出现三种但却不同的物理状态: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
12. 用于区分塑料物理力学状态转化的临界温度称为转化温度。
0、判断题1. 根据塑料的成份不同可以分为简单组分和多组分塑料。
单组分塑料基本上是树脂为主,加入少量填加剂而成。
(√)2. 填充剂是塑料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3. 在塑料中加入能与树脂相容的高沸点液态或低熔点固态的有机化合物,可以增加塑料的塑性、流动性和柔韧性,并且可改善成型性能,降低脆性。
(√)4. 不同的热固性塑料流动性不同,同一种塑料流动性是一定的。
(×)0、问答题1. 什么是塑料?答:塑料是以合成高聚物为主要成分。
它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具有可塑性,能够流动变形,其被塑造成制品之后,在一定的使用环境条件之下,能保持形状、尺寸不变,并满足一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2.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答: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一般它都加有其它添加剂,为多组成分组成。
3. 填充剂的作用有哪些?答:起降低产品成本、改善塑料性能和增强的作用。
4. 增塑剂的作用是什么?答:加入增塑剂能提高塑料的弹性、可塑性、流动性,改善其低温脆化的弱点,使塑料变得柔软和抗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化妆品着色剂的性质
• 一般物理化学性质 • 1.外观:根据制造条件、洗净方法、干燥方法、粉碎方
法和是否经过表面处理等而不同的。除色浆外,一般粉 末状的颜料均为易于流动的干燥细粉,不会结团和发粘, 色泽与标号一致。 • 2.颗粒大小、形状和粒度分布:影响颜料的明度、色度 和饱和度,从而影响着色力和遮盖力;粒度也影响颜料 的表面性质和悬浮分散特性,粒度越小,比表面越大, 吸附性能越强,越不易沉淀。
白炽灯
2.物体的固有色
物体的固有色
物体 固有色
透光 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
不透 光
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物体对光的吸收与反射
物体对光的吸收与反射
物体对光 谱成分选择性 吸收和反射是 它产生不同颜 色的主要原因。
3.物体的环境色
什么是环境色?
环境色是指一个物象与另一个物象 的互相反照,即光照射在物象所呈现出 的固有色反射到临近物象上所呈现出的 第二次呈色现象。
着色剂分类
• 3.色淀:是指水溶性的染料吸附在 不溶载体上而制得的一种着色剂, 不溶于普通的溶剂,有高度的分散 性。色淀是水溶性染料(如酸性染料、 直接染料、碱性染料等)经与沉淀剂 作用生成的水不溶性的颜料。它的 色光较艳,色谱较全,生产成本低, 比原水溶性染料耐晒牢度高。
着色剂分类
• 1.合成色素指用人工化学合成方法所制的有机与无机色 素用在化妆品中的有机色素主要为合成色淀、焦油类着 色剂、染发着色剂,传统说的合成色素一般指焦油类着 色剂。无机色素主要为二氧化钛及氧化铁系车的合成色 素优点。相比天然色素,价格相对较低;批次稳定性好; 可以按需求配色,满足市场需求;着色力较强,色彩丰 富,色系选择性多。合成色素的缺点:对以焦油为原料制 成的合成色素的安全性有争议。
无机颜料概述
分类
名称着色特点白色颜料 Nhomakorabea钛白光亮度高,着色力强,遮盖力强
黄色染体
铬黄 锌黄
着色力和遮盖力佳,色泽鲜艳,耐热、耐光性尚好。 着色力和遮盖力低于铬黄。
红色颜料
铁红 镉红
色泽红中带黑,不艳,而拉性优,耐热,耐碱,不耐强酸。 色泽极鲜艳,着色力、遮盖力、耐光、耐热、耐碱性皆优。
蓝色颜料
铁蓝 群青
以黄色为基色,与左右两色的对比为类似色
中差色
在24色相环上指间隔60°—120°,相差4—7色之色。如红与黄、红与蓝、蓝与绿。它的对 比效果间于类似色与对比色之间,因色相间差异比较明确,色彩的对比效果比较明快。
以 黄 色 为 基 色 , 与 左 右 间 隔 60°— 120°色的对比为中差色
对比色
第四章
着色剂和粉
第一节
着色剂概述
色彩的冷暖
这是一种最普遍的知觉经验,这种经验来源于 联想。颜色的冷暖更多是来自人对光的体验。不同 颜色的光的波长(色相)是不同的,紫光波长最短, 红光波长最长。长波系列的色彩有温暖的感觉。这 一关联的转移感觉有比较直接的物理背景。
色彩的空间感
色彩虽然是一种比空间形象更抽象的一种 感觉,但这种感觉总是依附在某种空间形式之 上。色彩不能独立存在,空间形式却可以,色 彩感觉与空间形式是不可分割的,那么这两种 感觉也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
光学性质
• 1.遮盖力:遮盖力,最初是指颜料用在涂料中时,它对 被涂布物面所起的遮盖作用。
• 2.着色力:就是着色剂以其本身的色彩来影响整个混合 物颜色的能力。着色力愈大,着色剂用量愈少,着色成 本愈低。
• 3.稳定性:耐热性、耐光性、配伍稳定性、耐分泌物和 包装稳定。
四、化妆品着色剂的命名方法
不同色彩之间的明度差
高明度
低明度
纯度
指色彩的鲜艳度或纯净饱和的程度,也称彩 度。取决于色彩波长的单一程度。
可见光谱中的各种单色光为极限纯度,是最 纯的颜色。
当一种色彩加入黑、灰、白或者其他色彩, 纯度自然会降低。
纯色混合等量的灰色N次,顏色会逐次降低鲜艳度,但明、暗度不变; 若逐次混合等量但不同明暗度的灰色,此純色的彩度仍是逐次降低,但明度 也同時变亮或变暗。
明度对比是指色彩间深浅层次的对比: • 一是指同一种色之间的明度差 • 二是指不同色彩之间的明度差,所以明度 对比也包含了相当丰富的内容。
同种色明度(变化)
高明调:具有优雅明亮的感觉明调:具有柔和稳定感低明调:具有沉静,厚重感
单纯混合黑和白来表示,若 以12色环的纯色制作之,称 为12色明度演色表。
对比色,在24色相环上指间隔120°—170°,相差7—11色之色。色彩对比效果鲜明、强烈, 具有饱和、华丽、欢乐、活跃的感情特点,容易使人兴奋、激动、但也易产生不协调感。
以黄色为基色,与其左右分别相邻7-11色的对比为对比色
互补色
互补色是色相环中处于180°的两色。补色对比是色相对比中最强的一种对比,使色彩对比 达到最大的鲜明度。从三原色看,补色关系是一种原色与其余两种原色产生的间色的对比
• 色素法规(CR)将色淀定义为“在氧化铝的基质上附加 一种由色素和碱性基铝或钙化合的水溶性直接色素制成 的盐”
• 红40色淀 (CI 16035)
第三节
无机颜料
无机颜料概述
• 无机颜料是目前应用广、用量大的着色剂。 • 从化学结构看,无机颜料有以下几类:
• 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铁等; • 金属硫化物,如镉黄、镉红、硫化钡、硫化汞等; • 铬酸盐,如铬黄、锌黄; • 亚铁氰化物,如华蓝; • 金属元素及合金,如铝粉、金粉等。 • 无机化合物的发色与元素的原子容积有关。一般说来,原子 容积越小,发色性越强。常见的强发色元素有钒、铬、锰、 铁、钴、镍、铜等。常见的弱发色元素是硅、硫、硒、镉、 汞、铅等。
苏丹红
有机合成色素概述
• 2.蒽醌染料 • 各种染料的重要中间体,特别是蓝色系染料的中间体。
蓝色系的染料价格一般比红、黄等要价格要高,鲜艳的 蓝色系染料一般来自于蒽醌的衍生物。
常见的合成色素
• 酸性红87(CI45380)
常见的合成色素
• 食品蓝2 (CI 42090)
常用的化妆品色淀
着色力极好,遮盖力差,耐光性尚好,但不耐热,不畏酸,但 极不耐碱。
颜色鲜明,着色力、遮盖力差,耐热、耐光性好。
钴绿 绿色颜料
氯化铬绿
色彩鲜明,着色力、遮盖力优良,耐酸碱性不良。 色泽发暗,质硬难研磨,耐光、耐热、耐酸碱。
千里江山图
常见的无机颜料
• 二氧化钛、氧化铁红、氧化铁黄、氧化铁黑
第四节
• 珠光颜料随其颗粒的大小不同,在使用中表现出不同的 效果。
• 颗粒越大,闪烁效果越强,而对底色的遮盖力越弱; • 反之颗粒越小,对底色的遮盖力越强,光泽越柔和。
珠光颜料的特性
1. 无毒害, 2. 耐高温 3. 耐光照 4. 耐酸碱 5. 不自燃 6. 使产品外观更加灿烂亮丽,光丽照人。
珠光颜料使用的基本原则
色彩的扩张与收缩
波长长的暖色光、光度强的色光对眼睛成像的作 用力比较强,从而使视网膜接受这类色光时产生扩 散性,造成成像的边缘出现模糊带,产生膨胀感。 反之波长短的冷色光或光度微弱的色光成像清晰, 相比之下有收缩感。一般而言,暖色、浅、亮的色 有扩张感;而冷、暗的色有收缩感。这是一种由色 彩所唤起的空间广延度上的关联感觉。
色彩与嗅觉的联系在食品、饮料、化妆品和日用 化工产品的产品开发及其包装设计上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按味觉和嗅觉印象,可将色彩分成各种类型,
食欲色
芳香色
浓味色
色彩的其他感觉转移 时间感
色彩的洁净感与新旧感
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色彩呢?
影响色彩的因素
固有色
光源色
环境色
1.光源色——光有颜色吗?
着色剂分类
• 2.天然着色剂大部分来源于植物的叶子,花瓣和少量的昆 虫。植物性着色剂、动物性着色剂和矿物性着色剂。
• 优点:大部分天然色素相对安全性高; • 缺点(除矿物性着色剂外):色素含量低,着色力差;成本高;
不能配色;颜色不稳定,容易有批次差异;对加工及运输储 存要求高,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变质。
166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于通过 三棱镜分解出来7种颜色: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光是一种电磁波
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引起人眼的颜色感觉是不同的
可见光
可见光谱色(400~700nm)
颜色
红(red) 橙(orange) 黄(yellow) 绿(green) 青(blue-green) 蓝(blue) 紫(purple)
色彩的进退感
实质上处于同一距离上的不同色彩,会造成不同深度印象, 即有的色彩有“抢前”的趋势,而另外一些色彩则有“后退”的 倾向。一般来说,进退感对比最强烈的色彩组合,是互补色关系。 在这三组两极对立的色彩组合中,红、黄、白会表现出十分突出 的抢前趋势,而绿、蓝、黑则明显地退缩为前者的背景。
色彩的重量感
珠光颜料
珠光颜料的特性
• 珠光颜料是面部、唇、眼和指甲用美容化妆品最重要的 着色剂。
珠光颜料的特性
• 珠光颜料横断面具有类似于珍珠的物理结构;内核是低 光学折射率的云母,包裹在外层的是高折射率的金属氧 化物,如二氧化钛或氧化铁等。
• 改变内核金属氧化物的厚度,或者金属氧化物的种类, 都会带来色彩变化。
• 国际颜色索引号CI
第二节
有机合成色素
有机合成色素概述
• 1.偶氮染料 • 偶氮是染料中形成基础颜色的物质,如果摈弃了偶氮结
构,那么大部分染料基础颜色将无法生成。 • 有少数偶氮结构的染料品种在化学反应分解中可能产生
24种致癌芳香胺物质,属于欧盟禁用的。这些禁用的偶 氮染料品种占全部偶氮染料5%左右。
环境色
环境色
环境色主要对物体的暗部产生影响
暗部略显橘红色 暗部略显草绿色 暗部略显群青色
色彩的三要素
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