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学概论名词解释

1.艺术创造活动/(过程)

艺术创作活动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运用已掌握的艺术创作本领,以生活中得来的素材为材料,围绕一定的主题倾向,进行艺术思维,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艺术意象,并能运用艺术语言和各种表现技巧,把它物化为供人欣赏的艺术形象,简言之,即艺术作品的全部创作过程,一般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意象物化三个重要阶段。

2.解衣般礴

“解衣般礴”出自《庄子》的一段关于绘画活动的著名论述,其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艺术家创作时的自由情态。借此说明,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艺术创作活动有其特殊的规律性,它是要求创作者纯化自己的思维,摒除杂念和功利心,以全身心投入其中的一种创造劳动,“解衣般礴”论即强调艺术创作中主体精神的作用,主张人的情感在创作活动中无拘无束的抒发,这一理论对中国艺术创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3.庖丁解牛

出自《庄子》,喻指人的自由获得在于主观精神和客观规律相一致。艺术创作活动须长期摸索客观规律,使“技”游刃有余,达到自由境界,方能与“道”相通,而且,此外提及的“技”是含规律与含目的的,艺术家只有经过长期的勤学苦练和艰苦的艺术实践,才能达到出神入化、随心所欲如“庖丁解牛”一样的艺术境界,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一大贡献。

4意在笔先

意在笔先是指艺术家在下笔前须先有充分的审美思维活动和立意,意在笔先又称“意在笔前”、“意存笔前”。传言王维所作《画学秘诀》:“凡画山水,意在笔先”,清代画家方熏将“意”与风格相联系,认为“意”具有奇、高、深、远等特点,因此作品应具有相应的风格。

5“隐含的读者”

“隐含的读者”是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的概念,“隐含的读者”不是真实的读者,而是对读者接受能力和视野的潜在考虑,它贯穿于整个艺术创作过

程之中,支配和制约着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伊瑟尔指出: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并不仅仅通过阅读表现出来,而是贯穿艺术创作的全过程;文学是一种交流的过程,它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对话的关系,因此,不论作者是否意识到,他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都会预先设计到“接受模式”,这就是“隐含的读者”。

6意匠

意匠是文艺美学术语,指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的匠心独具,或艺术活动中创造性的构思设计,语源于西晋文学家陆机的《文赋》,其具体操作内涵包括:对生活素材的收集、概括、提炼,对客观物象的位置经营,对作品主题的发掘。

7艺术直觉

艺术直觉是指在一定艺术心理定势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它具有不经逻辑思考瞬间把握事物的特点,标志着艺术家艺术素养的超常水平,但它的发生往往要以雄厚的艺术实践和长期积存的艺术心理定势为前提。

8艺术体验

艺术体验是艺术家观察或接触生活后,被生活所感动,从而产生饱含感情的深刻的感受和难忘的记忆与思考,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或准备阶段,艺术家只有对生活有深刻认识的认识和独到的体验,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才能在艺术构思过程中得心应手地进行加工创作。艺术体验一般包括自发体验和自觉体验两种,呈现出“取精用宏”、“厚积薄发”的原则和特点,主要包括材料储备、艺术发现和创作动机三个阶段。

9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是艺术家在既定的艺术心理定势和创作目的的指导下,围绕从生活的暗示中初步形成的主题意向,运用艺术思维对与此有关的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提炼和组合,从而在头脑中孕育出一个完整而独特的艺术意象,其实质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艺术构思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上承观察和体验生活,下接意象物化是将生活表象和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高度融合的典型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想象和情感具有特别重要的地址和作用,艺术构思的方式有变形、陌生和移情。

10.意象物化(艺术表现、艺术表达)

意象物化是指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将构思成熟的艺术意象表现为专供审美和鉴赏的艺术形象及艺术作品,其实质是一种审美表现活动。这是艺术创作过程的最后完成阶段,也只有通过这一阶段,艺术思想才能成为为人所知的艺术品,在该阶段,主体审美倾向逐渐明确,艺术语言得到锤炼,艺术意蕴得到升华。11.艺术意象

艺术意象是艺术家在构思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物象想融合,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规律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观念中的艺术形象。这种主客观统一的审美意象,一旦经过艺术媒介或艺术语言等他物质手段表达出来就成为了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艺术意象具有审美性、情感性、哲理性和多义性等特点。

12.艺术形象

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艺术家根据社会生活,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经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蕴含情感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的内涵是:艺术形象是艺术家的创造,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生动的画面而不是抽象的概念,艺术形象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以及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13艺术典型

艺术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成功的高度真实、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既概括出事物与人物的普遍性和共性,又具备鲜明的、生动的个性和特殊性,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它要求个性中体现共性,在特殊性中体现出普遍性,在偶然性中体现必然,在现象中体现出本质,艺术典型的创造是优秀作品的标志,也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应有的意义,艺术典型如冈察洛夫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中懒惰成性、不可救药的奥勃洛摩夫,罗中立的《父亲》等。

14“熟悉的陌生人”

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曾把艺术中的典型人物成为“熟悉的陌生人”,他认为:由于在艺术典型人物身上,总能反映出社会生活中某类人或者某种事物的本质共性或普遍性,而这些是人们所常见的,所以会产生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同时,由于典型人物均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而这种个性又是不可复制的,是作者独特的审美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少见的,所以人们又有“陌生感”。正是典型人物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构成了读者阅读过程中“熟悉”与“陌生”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