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制度(最新版)

合集下载

重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5篇)

重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5篇)

重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1 目的为了加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安全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充分保障员工和企业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登记建档、备案、核销及其监督管理。

3 职责3.1总经理负责领导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负责领导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3.2辨识与评估小组对公司生产现场和储存设施进行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

3.3安全科负责组织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工作,并组织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监督、档案管理等。

3.4设备科对重大危险源实施日常管理,并对管理结果负责。

4 工作内容及要求4.1重大危险源辨识工作流程____公司成立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小组组长:总经理副组长:副总经理组员:各科室负责人4.1.2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小组对公司危险源按照《____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____】____号)、《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____)和《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____)的要求进行辨识;4.1.3依据辨识与评估小组的辨识,无重大危险源,由安全科出具书面评估报告。

4.1.4如发现重大危险源,由设备科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4.1.5设备科根据重大危险源特性,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制定防范工作计划;4.1.6安委会根据防范工作计划每周进行一次专项综合检查,并详细记录检查情况;4.1.7安全科负责开展应急演练,并详细记录演练情况;4.1.8设备科对重大危险源配备设施、监视设备,进行日常巡检,填写《日常巡检记录》;4.1.9设备科根据重大危险源管理情况,编制《日常管理工作汇报》;4.1.10重大危险源小组对日常管理工作汇报进行审议,并由安全科出具《书面评估报告》;4.1.11设备科根据评估报告,进行回顾总结,并制定《改进计划》;4.1.12重大危险源小组审定改进计划,进行持续改进。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5篇)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5篇)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进危险源识别、评价及监督管理制度的实施,提高事故的防范能力和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力,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消除事故苗头,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总工程师负责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并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审核批准。

二、公司安全生产部及项目部负责排查、识别所辖范围内的危险源并实施和管理。

三、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组织危险源的识别、汇总、分析、评价和确定,各相关部门协助实施。

四、危险源识别范围:a)本公司在生产和服务活动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源。

b)所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源。

c)识别危险源应充分考虑常规、非常规两种活动状态和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态。

五、危险源识别方法危险源的识别采用现场排查法,由安全检查人员同其他相关人员在现场进行识别、观察。

六、风险评价采用LEC评估办法,它综合考虑各个环节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员暴露在这些环境的频率以及一旦发生事故所产生后果的严重性等三方面因素,采取“评分”的办法和对比的手段,根据总的危险分值简易评价作业环境的潜在危险性。

七、公司安全生产部、项目部安全员根据本程序的规定组织有关人员对所辖场所的危险源进行评分评级,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实施控制。

八、重大危险源管理:1、公司、项目部分别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体系和识别监控小组,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

2、公司、项目部分别制定重大危险源识别监控管理制度。

3、项目部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本项目有关人员对该施工工程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价,列出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确定监控时间和监控巡查时间。

国家建设部指出的七项分部分项工程必须全部列为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同时符合论证条件的工程必须提前申请专家论证审查。

4、公司和项目部分别建立重大危险源识别监控台帐。

项目部每月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每月按时向安全生产部上报一份台帐。

5、项目部对识别出的重大危险源要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救援措施及监控责任制度,报监理审核,总工程师审批。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三篇)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三篇)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制定本制度。

该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对于危险源辨识的管理,建立健全危险源辨识的工作机制和责任制度,确保危险源得到有效的识别、评估和控制。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的生产设备、工作场所以及危险化学品等可能存在的危险源的辨识管理。

三、工作内容1. 危险源辨识企业应当组织专业人员对于各类危险源进行辨识,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设施、工艺流程、物质材料、作业操作等。

辨识应当全面、细致,对存在的危险源进行清晰的描述和分类。

2. 危险源评估对于辨识出来的危险源,企业应当进行评估,确定其对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危害程度,并按照评估结果对危险源进行分级。

3. 危险源控制根据危险源评估的结果,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对危险源进行控制和管理。

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体防护等。

4. 安全培训企业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能力,使员工能够正确使用控制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5. 监督检查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监督检查可以由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委派的安全专责人进行。

四、责任制度1. 企业负责人应当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确保危险源辨识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2.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协助企业负责人对危险源辨识工作进行组织和管理。

3. 相关部门和岗位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和控制工作。

4. 所有员工都有安全生产责任,应当加强安全意识, 积极参与危险源辨识工作,并按照规定正确使用控制措施。

五、违反制度的处理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照相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责令改正、停产整顿、停职检查、降职或辞退等。

同时,如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还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六、制度的修订和宣传对于本制度,企业应当定期进行修订,保持与实际工作的一致,并在企业内进行宣传,确保员工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管理流程,确保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

该制度适用于各类企事业单位,包括生产、服务、建设等各个领域。

二、危险源辨识1. 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识别和分类各种可能导致事故和职业病的危险源,以便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2. 危险源辨识的步骤包括:(1)收集与工作活动相关的信息,包括工艺流程、物质特性、设备设施等;(2)识别可能导致事故和职业病的危险源;(3)对危险源进行分类、评估,确定风险等级;(4)编制危险源清单,记录危险源的基本信息和风险等级;(5)定期进行危险源辨识的复查和更新。

三、风险评价1. 风险评价的目的是评估不同危险源及其对职工造成的危害程度,为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风险评价的步骤包括:(1)确定风险评价的范围和对象;(2)收集与工作活动相关的信息,包括危险源特性、职工暴露情况等;(3)评估危险源对职工健康的风险程度;(4)编制风险评价报告,提出控制措施建议;(5)定期进行风险评价的复查和更新。

四、风险控制措施1. 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确保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2. 风险控制措施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1)工程控制措施,如改良设备、安装防护装置等;(2)行政管理措施,如制定操作规程、设立警示标识等;(3)个体防护措施,如配备防护设备、提供培训等;(4)应急预案和演练,如制定灾难恢复方案、进行紧急演练等。

五、监督与改进1. 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本单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监督,并定期进行评估和督促改进。

2. 本单位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等,不断完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管理制度。

六、纪律与违规处理1. 本单位的职工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规定,并配合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开展。

2. 对违反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规定的职工,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行政处罚等。

2024年重大危险源辨识、控制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重大危险源辨识、控制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重大危险源辨识、控制管理制度一、项目工程开工前以及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生产工艺和特点、周边环境、进度安排等,及时对各个施工阶段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识别,尤其是基础施工阶段、主体施工与主体施工交叉阶段、主体施工与装修交叉阶段、工程收尾阶段都要特别做好重大危险源辨识,做好预防监控管理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二、对租赁的塔吊、电梯等特种设备作为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做好大中型设备的定期检查工作。

特种设备的安拆、改造、维修、检测必须选用具备相应资格的专业单位或机构承担,相关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工种的操作资格证书,并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三、____米以上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____米以上高空作业工程、城市房屋拆除爆破和其它土石方爆破工程必须做为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并按有关规定做好重大危险源专项施工方案的论证工作。

四、针对施工现场容易出现的“小部位、大隐患”“小工程、大事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管理。

加强对于节假日、麦、秋收前后、冬(雨)期、复(开)工、交工期等事故多发期以及合作队伍、合作工程的监管力度,认真开展预防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机械伤害事故的专项治理工作。

五、制定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预警和专项管理措施,对识别出的重大危险源要逐级签订危险源控制责任状,并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班组、每一个人,做到“谁签字谁负责”,严禁代签。

六、对各类重大危险源要分级建立详细的台账,及时掌握其数量和分布状况,制定相应的控制目标、措施,落实到部门和责任人,并作为重点进行监控,必要时采用旁站式监督方式,实现对危险源的动态监管。

要经常性的在施工现场明显处公示。

七、各工程项目对识别出来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动态管理,每周由项目经理带队组织相关人员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八、项目部对重大危险源的识别、防治、监控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并每月把执行落实情况报公司安全管理处。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5篇)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5篇)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1.管理职责____项目部安全保障体系小组建立符合本项目部实际状况的危险源辨识制度,负责指导检查各施工工地危险源辨识工作,并制定相关控制措施。

2.内容及要求2.1危险源辨识的主要范围危险源辨识覆盖企业生产活动、产品或服务活动的全过程,包括:1)作业地质及环境条件。

2)作业场所平面分布。

3)建(构)筑物。

4)采购服务过程。

5)作业设备、装置。

6)粉尘、毒物、噪声、振动、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场所。

7)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8)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人机工程学因素等。

2.2危险源辨识条件2.2.1辨识时应充分考虑三种状态,即:1)正常态:指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按照其工作任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态2)异常态:指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周期性或临时性的进行工作的状态,如设备的开启、停止、维修等。

3)紧急态:指发生火灾、爆炸、人员伤亡等状态或其发生的临界状态。

2.2.2辨识时应充分考虑三种时态,即:1)过去:指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过去的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身伤害事故2)现在:指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态。

3)将来:指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或设备等在发生改进、报废、退役等活动时产生的安全控制状态变化。

2.2.3六种能量逸散类型,即:动能、势能、电能、物理能、化学能、生物能。

2.2.4四种事故起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缺陷、管理缺陷。

2.3危险源辨识方法2.3.1进行危险源辨识所必须的知识和经验。

1)关于对象系统的详细知识,诸如系统的构造、系统的性能、系统的运行条件、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的流动情况等。

2)与系统设计、运行、维护等有关的知识、经验和各种标准、规范、规程等。

3)关于对象系统中的危险源及其危害方面的知识2.3.2危险源辨识方法可以粗略地分为对照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两大类:1)对照法。

与有关的标准、规范、规程或经验相对照来辨识危险源a安全检查表。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4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4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一、引言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辨识和评价危险源,可以帮助企业识别潜在的风险和危害,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员工和社会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就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进行论述。

二、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第一步。

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因素的全面调查和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危险源可以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等。

通过危险源辨识,可以识别潜在的风险和危害,为后续的评价和管理提供依据。

三、危险源评价危险源评价是对已识别的危险源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和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确定危险源对安全生产的影响程度,并为后续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评价的方法可以包括定量风险评估、定性风险评估、专家评估等。

通过危险源评价,可以帮助企业判断风险的大小,确定优先处理的危险源,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四、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是指由于其性质、规模和可能引发的事故后果而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重大威胁的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是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专门管理的制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风险评估、管理层责任、监督检查、紧急预案等。

通过制定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可以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管控,减少事故的发生。

五、结语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可以识别风险和危害,为后续的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制定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可以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管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计划,确保制度的落地和执行,以确保员工和社会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二)一、引言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相关内容,并提供一份危险源管理制度的范本。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范本(二篇)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范本(二篇)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地识别和管理企业内部的危险源,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和环境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人员进入企业内部的场所,并参与日常工作活动的情况。

第二章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估第三条企业应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估工作,确保对每个工作场所及工作岗位的危险源有清晰的认识。

第四条危险源识别和评估工作应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

第五条危险源识别和评估的结果应当及时提交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并形成书面报告。

第六条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对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估结果进行审查,并对需要进行预防控制或处理的危险源提出相应的措施。

第七条危险源识别和评估工作应当定期进行,并及时进行更新,以保持有效性。

第三章危险源的管理控制第八条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危险源管理控制体系,明确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和相应的管控要求。

第九条企业应通过对危险源风险等级的评估,制定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

第十条危险源管理控制措施应当涵盖以下方面:(一)防范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人员防护设施、安全设备等的使用与配备。

(二)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流程制度、操作规程等的建立和执行。

(三)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事故应急预案、应急救援预案等的制定和执行。

(四)人员培训:包括但不限于危险源的培训、操作规程的培训等的组织和实施。

第四章人员培训和教育第十一条企业应当依据危险源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教育计划,并提供相应的培训课程。

第十二条新员工应在入职前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了解进企业内部的危险源和控制措施。

第十三条企业应定期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估、管理控制措施的落实等内容。

第十四条参与特定工作的人员应当经过特殊培训和持证上岗,并随时更新相关知识和技能。

第五章总结第十五条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危险源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第十六条企业应设立独立的监督机构,对危险源管理措施的落实和效果进行监督检查。

危险源辫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文(2篇)

危险源辫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文(2篇)

危险源辫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文1.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采取适当方法及时辨识工程项目和周围环境所存在的各种危险源,分析评价风险,确定重大危险源,列出相应清单建档。

2.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制定风险对策和管理方案,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控制,报上级主管部门。

3.对已确定的危险源发生较大变化时,要重新进行评价和研究制定控制措施,进行持续改进及验证。

4.施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如:既有线施工项目、土石方开挖工程、起重吊装和架设工程、大型脚手架工程、和施工防洪等,并要经监理单位批准,报建设单位和项目部核备。

危险源辫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文(2)一、引言本危险源识别、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旨在实施企业内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管理。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的场所和员工,旨在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营。

二、危险源辨识1. 定义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对员工人身安全和企业运营造成伤害或损失的因素或条件,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物质、环境等。

2. 危险源辨识的方式:危险源辨识是通过组织内部专业人员及相关人员参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观察和数据收集的方式进行的。

3.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观察、访谈和文献资料收集。

通过现场观察了解和确认存在的危险源;通过访谈了解员工对危险源的认识和看法;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危险源的特点和管理要求。

4. 危险源辨识的内容:主要包括设备、物质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危险源。

(1) 设备方面的危险源:包括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安装与调试、维护与保养、操作与使用等环节中存在的危险源。

(2) 物质方面的危险源:包括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有害物质等在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中存在的危险源。

(3) 环境方面的危险源:包括场所的布局、通风、照明、防火等环境条件存在的危险源。

三、危险源评价1. 危险源评价的目的:通过对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对员工和企业造成的风险,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安全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

安全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经营、管理及道路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等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稳定运行。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第四条公司应定期开展安全危险源辨识工作,明确辨识范围和责任。

第五条危险源辨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全面辨识生产、经营、管理及道路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源。

(二)系统性:从系统角度出发,分析危险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动态性:根据生产、经营、管理及道路运输过程中的变化,及时更新危险源信息。

第六条危险源辨识内容包括:(一)物的不安全状态:设备设施、原材料、产品等存在的缺陷或隐患。

(二)人的不安全行为:员工在操作、管理、作业过程中违反安全规程的行为。

(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作业场所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环境因素。

第七条危险源辨识方法:(一)现场观察法:通过现场观察,发现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二)访谈法:与员工、管理人员进行访谈,了解生产、经营、管理及道路运输过程中的危险源。

(三)资料分析法:分析公司安全生产相关资料,发现潜在危险源。

第三章危险源评价第八条危险源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客观性:评价结果应客观、真实、准确。

(二)实用性:评价结果应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三)动态性: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调整评价结果。

第九条危险源评价方法:(一)风险矩阵法:根据危险源的可能性、严重程度进行风险等级划分。

(二)事故树分析法: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确定事故发生的概率。

(三)故障树分析法:分析设备故障的原因,确定故障发生的概率。

第四章危险源控制第十条危险源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优先控制:优先控制重大危险源,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二)综合治理: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控制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5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5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防范事故风险,保障员工和环境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部门、项目和岗位。

第三条本制度的任务是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的评价,加强安全防范措施,提高事故预防能力。

第四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工作机构,并指定专人负责工作。

第五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全面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第六条风险评价工作应当与公司的安全生产目标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

第七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第八条危险源辨识工作是指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排查,识别出存在的危险源。

第九条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包括现场观察、文献调查、专家咨询等。

第十条危险源辨识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技术条件及设备设施是否达到安全标准;(二)工艺流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三)原材料和半成品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四)职工操作是否存在安全风险;(五)周边环境是否对安全产生影响;(六)其他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

第十一条危险源辨识工作应当有针对性、全面覆盖,记录辨识结果并及时整理。

第十二条危险源辨识工作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作频次,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第三章风险评价第十三条风险评价工作是指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第十四条风险评价应当根据公司的安全生产目标和相关规定进行。

第十五条风险评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对危险源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二)对危险源引发的事故后果进行评估;(三)确定风险等级和优先进行防控的危险源。

第十六条风险评价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第十七条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当记录并进行汇总,形成风险评价报告。

第十八条风险评价应定期进行复评,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调整和改进意见。

第四章风险控制第十九条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当对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和各部门、项目、岗位进行指导,明确风险控制措施和责任。

危险源辨识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设施、原材料、产品、安全防护、作业场所、人为因素等。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第三条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和确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危害的因素。

第四条危险源辨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全面性:辨识范围应涵盖所有生产、经营、管理环节;2. 实用性:辨识内容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实施;3. 预防性:提前识别潜在危险,采取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4. 动态性:根据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变化,及时更新辨识内容。

第五条危险源辨识的方法:1. 询问法:通过与相关人员交流,了解潜在危险;2. 观察法:现场观察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识别潜在危险;3. 检查表法:使用预先设定的检查表,逐项检查潜在危险;4. 事故树分析法: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识别潜在危险。

第三章风险评价第六条风险评价是指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其风险程度。

第七条风险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1. 科学性: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标准进行评价;2. 客观性:评价结果应客观、公正;3. 可比性:评价结果应具有可比性;4. 可行性:评价结果应具有可操作性。

第八条风险评价的方法:1. 评分法: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危害程度、发生概率等因素进行评分;2. 风险矩阵法: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危害程度、发生概率等因素,绘制风险矩阵图;3. 事故树分析法: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程度。

第四章风险控制第九条针对评价出的风险,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

第十条风险控制措施:1. 避免风险:通过改变工艺流程、调整生产方式等方法,消除或降低危险源;2. 控制风险:通过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方法,降低危险源的危害程度;3. 接受风险:在无法避免或控制风险的情况下,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危险源辨识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控制管理制度第一条目的为了加强危险源的辨识及控制,预防或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依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凡在总公司管理范围内从事与安全生产活动有关的部门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制度内容如下:1.危险源辨识范围1.1工作环境:包括周围环境、自然灾害、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

1.2运输路线:各生产作业区、作业面、作业点的贯通道路以及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路线等。

1.3施工作业:物资特性(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等。

1.4平面布局:功能分区(管理、生产、生活区);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等。

1.5危险性较大设备和高处作业设备:如锅炉房、提升设备、罐顶作业等。

1.6施工机具、设备: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等设备在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出现的紧急异常情况:电器设备的断电、触电、静电、雷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等。

2.危险源的控制原则2.1控制原则:对一般危险源,主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安全措施的培训教育,制定管理方案,采取安全措施,主动消除问题;对重大危险源必须由分管安全领导组织有关人员制定控制管理方案、应急预案及防护措施等,经公司主要负责人审批。

2.2制定管理方案应遵循的顺序和原则:①尽可能地消除风险;②尽可能地预防风险;③尽可能地减小风险;④隔离风险;⑤连续控制风险;⑥对风险进行警告提示。

3.危险源辨识控制方案:3.1公司应对已经辨识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分析其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对控制措施失效或已有更好控制措施的项目重新进行辨识,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3.2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应当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所需资金的投入。

3.3对导致事故发生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等加强管理。

危险源辨识制度

危险源辨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1、目旳为了有效地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实行必要旳风险控制措施,以消除或减少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合用范围本制度合用于企业对所有作业场所旳作业活动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以及更新。

3、职责3.1企业经理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旳领导工作,同意《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和《重要危险源及其控制计划清单》。

3.2安全科负责组织危险源旳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汇总危害原因,确定重大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4、危险源辨识4.1危险源分类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旳作用,按安全科学理论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危险源。

生产过程中存在旳,也许发生意外释放旳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用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旳多种原因称作第二轮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重要包括物旳故障、人旳失误和环境原因(环境原因引起物旳故障和人旳失误)。

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原因分类代码》对危险源旳分类,共六种类型a、物理性危险、危害原因: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危害;运动物危害;明火;导致灼伤旳高温物质;导致冻伤旳低温物质;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其他。

b、化学性危险、危害原因: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c、生物性危险、危害原因: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

d、心理、生理性危害原因:负荷超限:体力、听力、视力、其他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其他。

e、行为性危害原因: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操作失误:误动作、违章作业、其他;监护失误;其他。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范本(2篇)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范本(2篇)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本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是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危险源,并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和控制,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和伤亡风险。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的危险源管理工作。

二、定义危险源:指在生产、经营、办公等活动中,具有潜在危害的物质、设备、环境因素、作业方式、作业条件等。

三、危险源辨识管理流程1.组织危险源辨识工作企事业单位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危险源辨识工作。

相关部门负责人应配备足够的人员资源,并制定危险源辨识计划,明确工作内容、目标和时间表。

2.收集相关资料专业人员应收集企事业单位相关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生产流程、设备清单、有关法规和标准等。

资料收集的目的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危险源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3.辨识危险源专业人员应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对企事业单位的危险源进行系统的辨识。

辨识的重点是发现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危险源。

4.评估危险源辨识出的危险源应进行评估,评估的目的是确定危险源的危害程度和可能性。

评估结果应分级,确定危险源的重要程度和风险等级。

5.控制危险源根据危险源的重要程度和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应具体明确,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等。

6.监控控制效果控制措施的实施后,应进行监控,评估控制效果。

监控可以通过巡查、抽查、设备维护记录等方式进行。

7.记录和报告对危险源辨识、评估和控制的结果应进行记录和报告。

相关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危险源辨识报告、危险源评估表和危险源控制台账等。

四、相关要求和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意识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使员工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并促使员工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

2.落实责任制企事业单位应明确危险源管理的责任主体,并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各级责任人应履行责任,将危险源管理工作纳入部门目标考核。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危险源的管理,保障员工和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可能存在危险源的场所和部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管理。

二、危险源辨识的范围1. 生产车间2. 仓库3. 办公区域4. 厂区周边环境5. 设备设施6. 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危险源7. 其他可能存在危险源的地点和设施三、危险源辨识的方法1. 通过现场勘查,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2. 通过调研和访谈,了解员工、现场人员和管理人员对潜在危险源的认识和把控;3. 把控制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和不安全行为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危险源。

四、危险源辨识记录和报告1. 对每个辨识出来的危险源,制作记录,并进行编号;2. 对每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3. 编制危险源辨识报告,备案保存,并报告企业负责人;4. 对危险源辨识报告中的高风险等级的危险源,制定整改方案,并报告企业负责人审批。

五、危险源管理1. 制定针对危险源的安全操作规程;2. 对危险源进行隔离、围栏和警示标识,确保现场人员不会误入或接触危险源;3. 对危险源现场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有足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4. 对危险源进行定期巡检,确保设备设施的完好,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5. 对危险源进行定期改进和优化,减少危险源的存在。

六、危险源管理的落实1. 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危险源管理小组,负责对危险源的辨识、管理和改进;2. 对危险源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的督查和检查,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3. 对危险源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和优化;4. 在发生事故或危险源管理不善的情况下,及时进行整改,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

七、危险源管理的责任1. 企业负责人对危险源管理制度的全面负责,并对危险源管理工作进行总体指导;2. 危险源管理小组根据制度的要求,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管理,并及时报告企业负责人;3. 全体员工对危险源管理工作做出积极参与,主动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按照制度要求执行。

危险源辨认及排查制度范本(二篇)

危险源辨认及排查制度范本(二篇)

危险源辨认及排查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了加强对危险源的辨认及排查工作,确保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学校、商店等。

第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成立专门的危险源辨认及排查工作小组,负责危险源的辨认及排查工作。

第二章危险源辨认第四条危险源辨认是指对工作场所及其周围环境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源进行辨认的过程。

第五条危险源辨认工作应当由专门的辨认人员进行,辨认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第六条危险源辨认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对工作场所及其周围环境进行全面的检查,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二)对各类设备、机械、工具等进行检查,确定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三)对工作过程、作业方式进行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操作风险;(四)对生产材料、化学品等进行检查,确定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五)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纪律等进行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人为因素。

第七条危险源辨认工作应当由辨认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形成辨认报告,并报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审核。

第三章危险源排查第八条危险源排查是指在危险源辨认的基础上,对已经确定的危险源进行详细排查和评估的工作。

第九条危险源排查应当针对每一个确定的危险源进行具体排查,包括以下内容:(一)对危险源的来源、性质、影响范围等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二)对危险源的现状进行评估,判断其对安全生产的威胁程度;(三)对危险源的控制措施进行评价,确定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四)对危险源的监测方法和周期进行确定,确保监测的有效性。

第十条危险源排查工作应当由专业的排查人员进行,排查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一条危险源排查工作应当及时进行,排查结果应当记录,并报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备案。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危险源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危险源的辨认及排查工作进行检查和审查。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

危(wei)险源辨识管理制度危(wei)险源辨识管理制度一、前言为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保障员工健康及安全、防止环境污染,避免生产事故和责任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持续、稳健、健康发展,制定本危(wei)险源辨识管理制度,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二、合用范围合用于本企业内所有的生产车间、库房、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所有员工均必须按照本制度要求执行,并积极发现并报告危(wei)险源、隐患。

三、定义1.危(wei)险源:可以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环境污染的物、质、器具、工艺、设施等。

2.隐患:是指已经存在但尚未引起事故的危(wei)险源。

3.风险:指人、财、物受到损失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的度量。

4.评估:根据危(wei)险源的情况,对其产生的风险进行预测、确定和评判的过程。

四、职责1.企业负责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及其它重大决策。

2.安全生产负责人: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的组织、指导、执行和监督工作。

3.车间主管/班组长:负责本车间/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和防范工作。

4.员工:有义务配合和支持各级主管做好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五、制度实施管理1.危(wei)险源辨识企业应通过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环境的抽样检测综合分析的方法,发现并辨识危(wei)险源,按照优先级进行分类、编码,并制定出相应的风险管控方案。

二.风险评估对于发现的危(wei)险源,企业应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包括评估可能引起的事故类型、人员受伤程度、财产损失及其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等因素。

三.风险管控针对风险评估结果,制订风险管控方案,明确管控措施、责任区分、实施措施及改进措施,在危(wei)险源辨识、防范预防、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安全管理。

六、附件1.危(wei)险源清单2.风险管控方案3.危(wei)险源评估表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条例》3.《环境保护法》4.《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八、执行中可能遇到的艰难及解决办法1.员工安全意识较低,对于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欠缺。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范文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范文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范文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为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制定本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包括人员、设备、环境等方面的危险源。

第三条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对企业内各项工作、设备、操作、环境等进行系统的审核调查,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并对其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控制和减少危险源对员工和环境的危害。

第四条本制度的目标是:全面、客观、准确地辨识企业内各类危险源,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预防和避免危险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责任第五条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危险源辨识工作负总责,要强调危险源辨识工作的重要性,并为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第六条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危险源辨识计划,组织和指导危险源辨识工作的实施,并对辨识结果进行审查、评估。

第七条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工作,配合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完成工作任务,并履行相应的安全管理职责。

第八条全体员工是危险源辨识工作的参与者,要积极参与危险源辨识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并按照相关规定配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第九条安全生产委员会对危险源辨识工作的实施进行监督,确保各项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第三章危险源辨识程序第十条危险源辨识工作应遵循以下程序:(一)明确辨识目标: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明确危险源辨识的目标和范围。

(二)组织辨识人员: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根据需要组织辨识人员,确定工作任务和分工。

(三)开展辨识工作:辨识人员根据工作任务,对企业内各项工作、设备、操作、环境等进行辨识,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四)评估危险源: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危险程度、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和后果。

(五)制定管理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预防措施、应急措施和事故管控措施。

(六)编制辨识报告: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根据辨识结果,编制辨识报告,明确问题、管理措施和责任单位。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模板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模板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模板一、目的为了预防和控制工作环境中的潜在危险,确保员工健康与安全,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及全体员工。

三、定义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1. 安全部:负责制度的制定、修订、宣传和监督执行。

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和控制措施的实施。

3. 员工:负责参与危险源的辨识,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五、危险源辨识1. 定期辨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危险源辨识。

2. 特定辨识:在新项目启动、工艺变更、设备更新等情况下,进行专项辨识。

六、辨识方法1. 检查表法:使用预设的检查表进行系统性检查。

2. 工作危害分析(JHA):对特定工作流程进行逐步骤的风险分析。

3. 故障树分析(FTA):分析可能导致故障的各种因素。

七、风险评估1. 定性评估:根据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伤害严重性和发生概率进行评估。

2. 定量评估:使用风险矩阵或其他定量工具进行风险等级划分。

八、控制措施1. 工程技术措施:通过设计和工艺改进来消除或减少危险源。

2. 管理措施:制定和实施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和监督。

3. 个人防护: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员工正确使用。

九、记录与报告1. 记录:所有辨识、评估和控制措施的记录应详细、准确,并保存。

2. 报告:发现重大危险源或事故时,应立即报告安全部,并采取紧急措施。

十、培训与宣传1. 安全部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危险源辨识的认识和能力。

2. 通过宣传栏、会议等方式,加强对本制度的宣传。

十一、监督与检查1. 安全部定期对各部门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按规定进行处理。

十二、制度修订1. 本制度由安全部负责解释,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2. 修订后的制度应经过公司管理层审批后发布实施。

十三、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原有与本制度相抵触的规定同时废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危险源辨识制度(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危险源辨识制度(最新版)
1、目的: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消除各系统存在的危险源,防止事故发生,在水电热力公司事故危险源辨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供电车间事故危险源辨识制度。

2、适用范围:供电车间各段(所)
3、车间主任是车间危险源辨识第一责任者,支部书记是安全思想教育第一责任者。

各分管副主任是管辖范围内危险源辨识第一责任者。

生产主任管辖范围:送电一、三段、大修段、小修段、直流段;
技术主任管辖范围:高压段、继电段、仪表段、二回段;
变电主任管辖范围:变电南、北段
调度主任管辖范围:调度、信息段。

4、各段段长、工程技术人员是本段危险源辨识第一责任者;变
电工程技术人员、段长是管辖范围内危险源辨识第一责任者;变电所长是变电所危险源辨识第一责任者。

5、危险源是指各专业在生产施工现场、生产运行、技术管理、装备设施各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物质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情况。

按事故隐患的严重程度,解决难易分为A、B、C级:
A级:难度大,公司解决不了,须报集团总公司解决的危险源;
B级:难度较大,车间解决不了,须由公司解决的危险源;
C级:车间可以自行解决的危险源。

6、危险源的确认与上报,各专业要认真对照体系及各种标准、规程查找本专业管辖范围内各种危险源,每月6日前由段长组织召开一次危险源辨识会,总结前一阶段危险源辨识工作的开展情况,且对新辨识出的危险源在20日车间的危险源辨识会上确认,针对A、B级危险源由车间安检员负责汇报公司安检科,同时根据专业分工由分管主任组织分管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向公司或集团公司相关部门出具书面请示报告。

7、对技术难度深无法确定性质的项目,由各专业技术人员报车间,技术主任组织车间领导、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及公司主管经理、副总召开专题研讨会来确定。

8、危险源的整改。

危险源整改贯彻“分级负责,责任落实到人头”的原则,车间主任负责总体组织协调,各分管主任负责项目落实、措施落实、物资落实、时间落实、责任落实。

9、对于因资金、技术条件等因素暂时无法整改的危险源,要打报告到公司安检科备案。

10、因危险源辨识不到位或因控制措施不落实,导致事故发生,追究危险源辨识责任者的责任。

11、变电所及各班段危险源辩识会每月召开一次,全体人员参加并且签字,记在班组学习记录里。

12、活动内容:
(1)以每人发言的形式记录本月发现的危险源并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学习评审。

(2)对临时发现的危险源和重大隐患及时进行风险评价并填写
OHS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一览表后上报车间安检员。

(3)每月对无故不参加危险源辩识会人员按“三违”处罚办法进行处罚。

13、危险源辨识会的分工:
1)每月6日前各班段由段长负责组织本段的危险源辨识会,其中大修段、小修段、直流段、二回段危险源辨识会车间主任、培训管理员参加;继电段、高压段、仪表段的危险源辨识会,车间技术主任、工会主席参加;调度室、信息段的危险源辨识会,调度主任、后勤主任参加,送电一段、送电三段的危险源辨识会,车间生产主任、安检员参加;变电段的危险源辨识会每月10日前,由车间运行主任负责召开所长会,进行危险源辨识车间书记参加。

2)变电所每月10日前召开危险源辨识会,每月段长参加会议不少于3个变电所,运行主任负责抽查。

3)车间的危险源辨识会每月20日,由车间主任主持召开。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