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银川一中第三次模拟考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必须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写出草稿纸上、超出答题区域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外的历史上,宗教和文艺总是结下不解之缘。原始文艺和原始宗教,可以说是同时形成,而且有着共同的认知根源,即对现实的主观幻想的认识。当然,原始文艺的产生是由于人类审美的需要,原始宗教的产生则是人类企图掌握自然的要求。而原始宗教一旦产生,它就要利用原始文艺,同时也激发了原始文艺的发展。在远古时代,初民将某种动植物当作神来崇拜,这叫图腾崇拜。弗洛伊德将图腾崇拜看作原始的宗教形式,而图腾崇拜与原始文艺的关系就很密切。在原始社会中,神的意识占主导地位,文艺与它相关是必然的。
后来,虽然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分离,但宗教为了自身的需要,仍旧离不开文艺。基督教的《圣经》,本身就是文学性很强的神话历史故事,佛教经典除一部分经论之外,也有一些文学性很强的经传,如《六祖坛经》等是用佛祖的传记故事来宣扬佛法。但经典无论
怎样有文学性,也只能以知识分子为读者对象,还不可能普及到下层群众中去。为了广泛地在善男信女中传教,宗教还要利用文艺作为传经布道的工具。历史上许多名画,其实都是以宗教为题材的宣传画。如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就是应教会之邀,画在圣玛利教堂修道院食堂的墙壁上的。佛教中的雕塑和绘画也不少。“南朝四百八十寺”,哪一个寺院没有佛像,而且还有壁画。此外,宗教还广泛地利用其他文艺形式为己所用,如音乐、文学等。
宣传宗教的艺术当然有着麻醉人民的作用,但宗教也推动了艺术的发展。罗马教堂和中国敦煌、云岗、龙门三大石窟里的雕塑和壁画,都成了人类的宝贵艺术财富。有些巨型佛像,如果没有狂热的宗教精神,是难以完成的,它们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龙门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就被称为我国古代雕塑作品中的最高代表。有些宗教艺术,在文体上还有创新作用,如佛教变文,就对我国说书艺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并间接促进了小说创作的发展。
作家的文艺思想受宗教思想的影响,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作家不一定创作宗教艺术,但由于思想上受教义或经论影响太深,于是潜移默化,就会反映到他们的创作中来。托尔斯泰的“勿以暴力抗恶”和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就是基督教思想的表现。中国古代作家受佛道二教的影响也很深。如李白,深受道家思想影响,“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就是他游仙诗中的名句。王维的许多写景小诗,其实都渗透着禅理。《鹿柴》是我们熟悉的五绝:“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它通过深山密林境界之空灵,声音色彩之恍惚微妙,以显示出世界一切事物都不过是虚假的幻觉。宗教思想对文艺思想的影响有时是有形的,有迹可寻,有时是无形的,如中国古代自然淡泊的诗,或表现宁静幽远境界的画,都是这种无形影响的表现。
(摘编自吴中杰《文艺学导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始文艺和原始宗教关系密切,两者形成时间大体一致,从对现实的主观幻想的认识角度能判断出两者的认知根源是相同的。
B.初民将动植物作为神来崇拜,因此弗洛伊德认为图腾崇拜是原始的宗教形式,并认为图腾崇拜与原始文艺的关系很密切。
C.文艺从属于世俗文化的范畴,虽然后来世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分离了,但文艺有时仍会作为工具发挥着宣扬教义的作用。
D.圣玛利教堂修道院食堂中的壁画《最后的晚餐》,是教会为了传经布道而请达·芬奇画的,这幅名画的题材就是宗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敦煌石窟里的雕塑和壁画能成为艺术珍品有赖于宗教的推动,同时也不可否认,这些艺术珍品也因宣传宗教而对民众有麻醉作用。
B.作为一种宗教艺术,佛教变文在文体上有创新作用,并对我国说书艺术的发展和小说创作的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C.作家的创作题材可以不是宗教,但作家受宗教思想的影响确是一种常态,因此作家在创作中会不知不觉地反映出宗教思想。
D.五绝《鹿柴》是王维的一首写景小诗,它凭借空灵的山林境界、恍惚微妙的声音色彩,渗透出世间万物皆为虚幻的禅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原始社会中,文艺和宗教产生于人类不同的社会需求,其间神的意识占主导地位,因而文艺必定无法与宗教脱离联系。
B.《圣经》《六祖坛经》等文学性强的宗教经典,读者对象局限于知识分子,而绘画、雕塑等文艺形式适合对下层群众普及教义。
C.巨型佛像卢舍那大佛是我国古代雕塑作品中的最高代表,它的完成不仅需要智慧和艰辛的劳动,也离不开狂热的宗教精神。
D.与托尔斯泰作品中的“勿以暴力抗恶”观念不同,中国古代自然淡泊的诗、李白的游仙诗,是文艺思想受宗教思想无形影响的表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芳兰振蕙叶
⑴1980年,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通过考试,毅然选择宜春地区(现宜春市)奉新县澡下乡泥洋村小学,当了一名深山孩子王。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不通班车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⑵一到目的地,她发现那里比想象中的还要艰苦得多,学校地处奉新和靖安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这里交通不便,离最近的车站都有20多里,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间爬行。山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食品稀缺,支老师像当地人一样,自己动手种菜做饭。
⑶开始,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外地姑娘能坚持下来吗?是不是想过渡一下,过不久就溜掉?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她留在大山里,与一双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相伴,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家长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经常翘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地说:“嗯,这姑娘不错,是位好老师……”
⑷八十年代初,她的工资只有二十几块,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支老师总是为学生垫付学费、买文具,有时甚至把自己买米买菜的钱都垫上了。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她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
⑸穷山村的学校破烂不堪,她买了塑料薄膜等,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风拒之窗外,学生在教室里暖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