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复习重点
中兽医学复习资料
中兽医一.名词解释1.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借以说明万物都是由五种基本物质衍生变化的结果。
2.五行相生: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滋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借以说明事物间有相互协调的一面。
3.五行相克: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克制和制约关系,借以说明事物间相拮抗的一面。
4.脾主运化:指脾具有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及水湿的功能。
5.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维持全身气机疏通调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6.整体观念:动物机体各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机体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因此动物本身的整体性和动物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就是整体观念。
7.七情内伤:七情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只有突然、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机体本身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才会引起发病。
8.邪正盛衰:指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抗病能力之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9.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病因、病机及发展阶段不同,而采用不同治法。
10.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由于病机相同或处于同一性质的病变阶段(证候相同),可采用同种治法。
11.四气:药物具有寒、凉、温、热四种不同药性,自古称为四气,也称四性。
12.五味:中药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药味,称为五味。
13.阴阳:自然界一切既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事物或方面的代名词。
既可代表两个相对立的事物,又可代表同一事物内部相对立的两个方面。
14.阴阳对立:指阴阳双方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15.三因制宜:包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因畜制宜,即治疗疾病时要根据四时气候、地域环境以及病畜的性别、年龄、体质等因素考虑用药原则。
16.辨证论治:就是中兽医认识疾病,确定防治措施的基本过程。
辩证就是利用四诊收集资料、分析判断、认识疾病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证的性质确定治疗方法。
17.八纲辨证: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中兽医学复习资料
3、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4、如何理解肺主气?为什么说肺主一身之气?
5、怎样理解小肠的分清别浊功能? 6、气的分类?气的功能? 7、气与津液的关系? 四、论述题
1、试述津液的输布与排泄过程。
2、五脏六腑各有何生理功能?起共同特点是什么? 3、为何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有何意义? 4、试述气与血的生理和病理关系。
,
4、前人有“腑病以
为补”的见解。
5、“水火既济”说明了
两脏的关系, “精血同源”说明了
6、后天的根本之气是指
7、“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说明了
的关系。
两脏的关系,
8、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是
,血液的组成包含
9、性质较清稀,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空穴起滋润作用的是
三、问答题
气。
气集聚于胸中。 。
1、五脏六腑之间有何区别? 2、宗气是怎样形成的?其分布和生理作用如何?
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酸味药物的作用是
-药物为什么要配伍?药物“七情”中哪些属于配伍范畴,哪些属于禁忌范畴? 2、什么叫方剂?药物为什么要配伍?它与中药有什么区别? 3、 五、论述题 1、什么叫中药炮制?中药为什么要进行炮制?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哪些? 2、中药的性能是什么?对指导临床用药有何意义?
1、论述发病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中草药
一、名词解释
1、四气 2、五味 3、归经 4、升降浮沉 二、选择题
1、中草药炮制的目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清除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纯净、用量准确
B 除去某些药物的腥臭气味 C 为了使药物美观、便于欣赏 D 增加药物的疗效和改变药物的性能
2、中药的性能下列哪种说法欠妥() A 是指药物的性味和效能。--精选 22、寒为季的主气
中兽医学复习
4、疫疠一种具有强传染性得外感致病因素“疫”,指瘟疫,有传染得意思,“疠”指天地之间得一种不正之气。
5:气:习惯上,把弥散无形得气称为气,就是不断运动得、极其细微得物质。
1,风邪: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②风性善行数变,③风性主动。
4:温热病(卫,气,营,血)得过程:温热病邪首先犯卫,邪在卫分不解,则内传于气分;气分病邪不解,则入营分,邪在营分不解,则入血分。如此病邪步步深入,病情逐渐加重。就温热病四个阶段病变得部位来说,卫分主表,病在肺与皮毛;气分主里,病在肺、肠、胃等脏腑;营分就是邪热入于心营,病在心与心包;血分就是邪热已深入肝、肾,重在动血、耗血。温热病得一般治法就是,病在卫分宜辛凉解表,病在气分宜清热生津,病在营分宜清营透热,病在血分宜清热凉血。
14: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于机体得四种趋向。
15:归经: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得选择性作用。即主要对某经或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她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16: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得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17:相使:即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同,但就是治疗目得一致得药物配合使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为辅,能提高主药功效。
31: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32:治病法则包括:扶正与祛邪、治病求本、同治与异治,三因制宜与治疗与护养等方面得内容
33:治疗方法包括:内治法与外治法
34:八法:即汗、吐、下、与、温、清、补、消八种药物治疗得基本方法。
35:外治法临床常见有贴敷、掺药、点眼、吹鼻、熏、洗、口噙、针灸等方法情况。
1:中兽医学:就是中国传统兽医学得简称,就是研究中国传统兽医理法方药及针灸技术,以动物病证防治与动物保健为主要内容得一门综合性科学。
中兽医复习资料
第三篇 中药及方剂
中药炮制的目的:1.清除杂质及非用药部分,保证药物的纯净清洁 2.减少或消除药物的毒性、烈性、或副作用
3.增强药物的疗效或转变药物的性能和作用
4.便于制剂、服用和贮藏 5.改变药物作用趋向,引药入经
6.矫位、矫臭
炮制方法: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
中药的性能: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头:诸阳之会,胸:诸阴之会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1.气血由中焦水谷精气化生,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2.经脉在中焦受气后,上注于肺,自前肢太阴肺经开始,逐经依次相传,至后肢厥阴肝经,
再复注于肺,首尾相贯,如环无端,构成十二经脉循环。
3.营气在脉中运行的一条分支,由前肢太阴肺经开始,传注于任脉,上行通连督脉。
舌苔由胃气熏蒸而成. 白苔 主表证、寒证,是卫分病的主要特征 黄苔 主里证、热证,为气分病的象征 灰苔 主热证、湿证的重症,多由黄苔转化而来 黑苔 病情较重的表现
舌苔的有无,表示病情的进退和胃气的复衰; 舌苔的厚薄可知邪气的深浅和病情的进退; 舌苔的润燥可知津液的存亡; 舌苔的腐腻可知脾胃的湿浊。 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迟脉主寒证,数脉主热证,虚脉主虚证,实脉主实证。
经络在病理方面的作用:传导病邪、反映病变
经络在生理方面的作用:运行气血,温养全身、协调脏腑,联系周身、保卫体表,抗御外邪
第五章 第五章病因病机
病因,即引起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中兽医学称之为“病源”或“邪气”
外感致病因素是指来源与自然界,多从皮毛、口鼻侵入机体而引发疾病的致病因素,包括六淫和疫疠。
六淫致病,具有下列共同特点 外感性、季节性、兼挟性、转化性
(1)表邪入里 (2)里邪出表:病邪由里外透肌表,里证转化为表证抵抗力增强,邪气衰退,病情好转 (二)表里同病:表证和里证同时在同一个畜体上出现 脏腑辩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对疾病征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因病机,判断病位、病性和 正邪盛衰等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肺与大肠的辩证:肺气虚、肺阴虚、痰饮阻肺、风寒束肺、风热犯肺、燥热伤肺、肺热咳喘、大肠液亏、食积大肠、 大肠湿热、大肠冷泻 肺与大肠的辨证施治要点: 1.肺的病证,从病因上讲分为外感与内伤两种,临床辨证上不外虚实两类。 2.肺主肃降,治肺病以清肃肺气为主,虽有宣肺、肃肺、温肺、清肺、润肺之别,但务使肺气肃降,邪不干犯,其病乃愈。 3.大肠主传导糟粕,其病变主要反映在粪便方面。 4.肺与大肠互为表里,故肺经实证、热证可泻大肠,使肺热从大肠下泻而气得肃降。
【09】执业兽医【考300+分】的复习总结之【中兽医学】【全部内容】
中兽医学第一章基础理论【01】中兽医学:①指导思想:阴阳五行学说。
②特点:辩证论治和整体观念。
③主要治疗手段:针灸、中药。
【02】阴阳的特点:相对性、关联性、无限可分性。
【03】阴阳的相互关系:①阴阳对立。
②阴阳互根。
③阴阳消长。
④阴阳转换。
【04】相互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制约。
【05】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根本。
【06】阴阳转换: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属性互换的关系。
【07】正气:包括阴精和阳气。
邪气:包括阴邪和阴邪。
【08】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09】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10】五行相乘: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11】五行相侮: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12】相乘:过度克制。
【13】相侮:反向克制。
【14】母病及子:如肝(木)病传心(火);病情较轻。
【15】子病犯母:如脾(土)病传心(火);病情较重。
【16】相乘为病:如木旺乘土;病情较重的。
【17】相侮为病:如“木侮金”;病情较轻。
五脏功能总结:【18】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藏神、主汗、开窍于舌。
【19】肺的生理功用:主气、司呼吸、宣降、通调水道、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开窍于鼻。
【20】肝的生理功能: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
【21】脾的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
【22】肾的生理功能:藏精、主命门之火、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司二阴。
【23】脏腑学说包括三个方面:①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②经络。
③气血津液。
【24】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25】胆的生理功能:贮藏和排泄胆汁;与肝相表里。
【26】胃的生理功能:受纳和腐熟水谷;与脾相表里。
【27】小肠的生理功能:受盛化物和分别清浊;与心相表里。
【28】大肠的生理功能:转化糟粕;与肺相表里【29】膀胱的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尿液;与肾相表里。
中 兽 医 学总复习经典版
中兽医学一、名词解释1、中兽医学:是研究中国传统兽医学的理、法、方、药及针灸技术,以防治疗动物病症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又称中国传统兽医学。
2、辨:即辨别,分析之意,即通过收集、归纳、分析疾病的病情资料,以探求疾病的本质。
证:对疾病某一阶段的综合概括,概括了病因、病理、病位、症状、个体反应、变化趋势和时空因素的综合结论。
3、“辨证”,即是通过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对患畜进行疾病资料的收集和考察,然后根据所得的资料确定患畜的病因、识别动物所患的证和患病部位,以及邪正双方斗争的情况。
4、阴阳:是对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5、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不同属性的物质,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孳和相互制约,以构成整个物质世界,并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6、脏腑:即动物体内脏的机能活动或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7、病机:是指各种病因作用于机体,引起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机理。
8、正气:是指动物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
9、察口色:它是观察口腔各有关部分的色泽、以及色苔、口津、舌形等的变化、以诊断脏腑病证的方法。
10、切脉:又称脉诊,是用于切按动脉,感受脉象来了解和推断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
11、八证论:是祖国兽医学一种专门的辩证方法,为寒、热、虚、实、表、里、正、邪。
12、脏腑辩证:是研究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各个脏腑的功能失调及其所表现的证候,并以此作为辩证的依据,辩清病证与脏腑的关系,查明脏腑的寒热虚实的证型,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药。
13、卫气营血辩证:是对温热病的四类症候的概括,它代表了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病变部位深浅、病情轻重、病性和病势的趋向,以及四个阶段病变和传变规律。
14、中药:中兽医用于预防、治疗疾病,改善其产品品质和提高生产性能的药物。
15、方剂概念:是根据动物病情需要,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成原则及配伍规范,选择适当药物,规定恰当剂量和剂型的药方。
中兽医学复习资料全
1:中兽医学:是中国传统兽医学的简称,是研究中国传统兽医理法方药及针灸技术,以动物病证防治和动物保健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2:阴阳:是对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或同一种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3:五行:“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4:脏腑:即内脏及其功能的总称,是动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动物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称为脏腑学说。
4、疫疠一种具有强传染性的外感致病因素“疫”,指瘟疫,有传染的意思,“疠”指天地之间的一种不正之气。
5:气:习惯上,把弥散无形的气称为气,是不断运动的、极其细微的物质。
6:血:是一种循环于脉中含有营气的红色液体。
7:津液:是动物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清而希者为津,浊而稠者为液。
8:经络:是动物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机体联络脏腑、沟通内外和运行气血、调节功能的通路,是动物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9:病因:即致病因素,也就是引起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
10:病机:是指各种病因作用于机体,引起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机理。
11:七情,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12:辨证论治:是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对中兽医理、法、方、药整个诊疗体系的概括。
辨证:即分析、辨认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论,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13:八纲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搜集到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对疾病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等加以概括,归纳为八个具有普遍性的证候类型。
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14: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于机体的四种趋向。
15:归经: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即主要对某经或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16: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17:相使:即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使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为辅,能提高主药功效。
中兽医复习材料(常见病的方剂、中药及方剂、要点)
中草药及方剂四、解表药1、辛温解表药及方剂要点:(1)麻黄、桂枝、防风、荆芥、紫苏、细辛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麻黄汤的组成、功效及主治;荆防败毒散、桂枝汤的功效及主治2、辛凉解表药及方剂要点:(1)薄荷、柴胡、升麻、葛根、桑叶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银翘散、小柴胡汤的功效及主治五、清热药及方剂2、清热泻火药及方剂要点:(1)石膏、知母、栀子、芦根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白虎汤的组成、功效及主治3、清热凉血药及方剂要点:(1)生地、牡丹皮、白头翁、玄参、地骨皮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犀角地黄汤的组成、功效及主治清热燥湿药及方剂要点:(1)黄连、黄芩、黄柏、秦皮、苦参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白头翁汤、茵陈蒿汤的组成、功效及主治4、清热解毒药及方剂要点:(1)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板蓝根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黄连解毒汤的组成、功效及主治六、泻下药及方剂1、攻下药及方剂要点:(1)大黄、芒硝、番泻叶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大承气汤的组成、功效及主治2、润下药及方剂要点:(1)火麻仁、郁李仁、食用油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当归苁蓉汤的组成、功效及主治七、消导药及方剂要点:(1)神曲、山楂、麦芽、鸡内金、莱菔子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曲檗散、保和丸的主要功效及主治八、止咳化痰平喘药及方剂1、温化寒痰药及方剂要点:(1)半夏、天南星、旋覆花、白前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二陈汤的组成、主要功效及主治2.清化热痰药及方剂要点:(1)贝母、瓜蒌、桔梗、天花粉、前胡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麻杏石甘汤的组成、主要功效及主治3.止咳平喘药及方剂要点:(1)杏仁、款冬花、百部、枇杷叶、紫菀、白果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止嗽散、苏子降气汤的主要功效及主治九、温里药及方剂要点:(1)附子、干姜、肉桂、小茴香、吴茱叟、艾叶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理中汤、四逆汤的组成、主要功效及主治十、祛湿药及方剂1、祛风湿药及方剂要点:(1)羌活、独活、秦艽、威灵仙、木瓜、五加皮、防已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独活散、独活寄生汤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利湿药及方剂要点:(1)茯苓、猪苓、茵陈、泽泻、车前子、金钱草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五苓散、八正散的主要功效及主治3.化湿药及方剂要点:(1)藿香、苍术、佩兰、白豆蔻、草豆蔻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平胃散、藿香正气散的主要功效及主治十一、理气药及方剂要点:(1)陈皮、青皮、厚朴、枳实、香附、木香、砂仁、草果、槟榔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橘皮散、越鞠丸的主要功效及主治十二、理血药方剂1.活血祛瘀药及方剂要点:(1)川芎、丹参、桃仁、红花、益母草、王不留行、赤芍、乳香、没药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桃红四物汤组成、主要功效及主治,红花散、生化汤、通乳散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止血药及方剂要点:(1)三七、白芨、桃仁、小蓟、地榆、槐花、茜草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槐花散、秦艽散的主要功效及主治十三、收涩药及方剂要点:(1)诃子、乌梅、肉豆蔻、石榴皮、五倍子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乌梅散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敛汗涩精药及方剂要点:(1)五味子、牡蛎、浮小麦、金樱子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牡蛎散、玉屏风散的主要功效及主治五味子十四、补虚药及方剂1、补气药及方剂要点:(1)党参、黄芪、甘草、山药、白术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四君子汤组成、主要功效及主治,生脉散主要功效及主治、补中益气汤组成、主要功效及主治2. 补血药及方剂要点:(1)当归、白芍、熟地、阿胶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四物汤的组成、主要功效及主治3. 助阳药及方剂要点:(1)肉苁蓉、淫羊藿、杜仲、巴戟天、补骨脂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肾气丸、巴戟散的主要功效及主治4. 滋阴药及方剂要点:(1)沙参、麦冬、百合、枸杞子、天冬、石斛、女贞子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六味地黄汤、百合固金汤的主要功效及主治十五、平肝药及方剂(1)平肝明目药及方剂要点:(1)石决明、决明子、木贼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决明散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 平肝息风药及方剂要点:(1)天麻、钩藤、全蝎、蜈蚣、僵蚕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牵正散、镇肝息风汤的主要功效及主治十六外用药及方剂要点:(1)冰片、硫磺、硼砂、雄黄、石灰、白矾、斑蝥的主要功效及主治(2)冰硼散、青黛散、桃花运散的主要功效及主治常见病方剂一、心与小肠1、心气虚--养心汤2、心阳虚--保元汤3、心血虚--归脾汤4、心阴虚--补心丹5、心热内盛--白虎汤或香藿散6、痰火扰心--镇心散或朱砂散7、小肠中寒(冷痛)--橘皮散二、肝与胆1、肝火上炎--决明散或龙胆泻肝汤加减2、肝血虚及肝阴不足--四物汤或八珍汤加减3、肝风内动1)热极生风(热动肝风)--羚羊钩藤汤加减2)肝阳化风(阴虚阳亢)--镇肝熄风汤3)阴虚生风--大定风珠或天麻散加减4)血虚生风--加减复脉汤4、肝胆湿热--茵陈蒿汤三、脾与胃1、脾气虚1)脾虚不运---参苓白术散或香砂六君子汤加减2)脾气下陷(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加减3)脾不统血---归脾汤加减2、脾阳虚---理中汤加减3、寒湿困脾---胃苓汤加减4、湿热困脾---茵陈五苓散加减5、胃阴虚---养胃汤加减6、胃寒---桂心散加减7、胃热---清胃解热散加减8、胃食滞---曲麦散或保和丸加减四、肺与大肠1、肺气虚---补肺散加2、肺阴虚---百合固金汤加减3、痰饮阻肺----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加减4、大肠液亏---麻仁汤和当归苁蓉汤加减5、实证1)风寒束肺---麻黄汤、紫苏散加减2)风热犯肺---银翘散或桑菊饮加减3)燥热伤肺---清燥救肺汤加减4)肺热咳喘---清肺散或麻杏石甘汤加减5)食积大肠---大承气汤加减6)大肠湿热---郁金散或白头翁汤加减7)大肠冷泻---加味猪苓散加减五、肾与膀胱1、肾阳虚---肾气散或右归丸加减2、肾气不固---缩泉丸或固精散加减3、肾不纳气---人参蛤蚧散加减4、肾虚水泛---肾气丸或真武汤加减5、肾阴虚---六味地黄汤加减6、实证:膀胱湿热---八证散或滑石散加减六经及卫气营血辩证一)六经辩证1、太阳病证1)表实证(太阳伤寒)---麻黄汤2)表虚证(太阳中风)---桂枝汤2、阳明病证1)经证---白虎汤2)腑证---大承气汤3、少阳病证---小柴胡汤4、太阴病证---理中汤5、少阴病证---四逆汤6、少阴虚热证---黄连阿胶汤7、厥阴病证---四逆汤8、热厥证---白虎汤9、蛔厥证---乌梅丸二)营血辩证1、卫分病证---银翘散或桑菊饮2、气分病证1)温热在肺---麻杏石甘汤2)热入阳明---白虎汤3)热结肠道---增液承气汤3、营分病证1)热伤营阴---清营汤2)热入心包---清营汤加减4、血分病证1)血热妄行---犀角地黄汤2)气血两燔---清瘟败毒饮3)肝热动风---羚羊钩藤汤基础理论复习要点:1、阴阳的概念2、阴阳变化规律3、阴阳在中兽医学的应用4、五行的概念5、五行的基本内容,五行的相互关系6、五行在中兽医中的应用7、五脏的功能,六腑的功能8、气、血、津液的概念;气的形成、运动、分类、功能;血的形成、功能、运行; 常见的气血病9、经络的概念,十二经的名称,走向10、六淫的概念,六淫的致病特点,常见的六淫病证11、四诊技术是什么?各种有病口色代表的是什么病证?常用的切脉方法?平脉、反脉的概念?六种反脉是什么,主什么证?12、防治的治则是什么?治法的八法是什么,适用于什么证,要注意什么?13、表证与里证的主证辩证特点?实证与虚证得主证辩证特点?14、五脏与六腑病的主证辩证特点,对应的治疗方例?15、温病在卫、气、营、血的主证辩证特点,对应的治疗方例?16、常用的中草药及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
中兽医各章要点
绪论
习题要点:
(1)爼词解释:中兽医学、辨证论治、整体观念:
(2)简答题:中曽医学的基本特点;
(3)问答:举例说明中曽医学发展史中4个主要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代表性著作、人物和
事件等。
第一篇基础理论
第一章阴阳五行
习题要点:
(1)冬词解释: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生克制化:
(2)解答题:阴阳的相互关系: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相互关系;
第十章常用中药与方剂
第一节解表药与解表方,和解方
习题要点:
(1)简答题:解表药分为哪两类,各类代表性药物务有哪些?
(2)问答题: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荆防败毒散、小柴胡汤、逍遥散各方的组成、功 效、主治和临床应用。
第二节清热药与清热方
习题要点:
(1)简答题:根据作用和性质分类,淸热药分为哪些类?代表性的各类淸热药各有哪些?
第十二节平肝药与平肝方
习题要点:
(1)简答题:平肝药分为哪几类,各类代表性的药物有哪些?
(2)问答题:千金散、决明散、镇肝息风汤等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和临床应用。
第十三节安神开窍药与安神与开窍方
习题要点:
(1)简答题:安神与开窍分为哪几类,各类代表性的药物有哪些?
(2)问答题:朱砂散、通关散、镇心散等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和临床应用。
(2)问答题:白虎汤、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蒲公英散、郁金散、淸瘟败毒饮、五味 消毒饮、龙胆泻肝汤、白头翁汤、青蒿螫甲汤等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和临床应用。
第三节泻下药与泻下方
习题要点:
(1)简答题:根据作用和性质分类,泻下药分为哪些类?代表性的各类泻下药冬有哪些?
(2)问答题:大承气汤、当归欢蓉汤、马价丸等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和临床应用。
中兽医复习重点摘要资料
一、表里•表里——辨别病变部位深浅、病情轻重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表证——皮毛、肌腠、经络在外外邪犯表,初起,病轻•里证——五脏六腑在内脏腑受病,深入,较重•1、表证•表证是体表受邪引起病证的概括。
•原因: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所致病位浅在肌肤;正虚(气虚)卫气(皮毛)不固•证候:恶寒(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为主证。
•表寒证: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口不渴,无汗或有汗。
舌苔薄白,脉浮。
•表热证:恶寒(风)轻,发热重,头痛,咽喉痛,咳嗽,口渴。
舌尖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表虚证:恶寒(风),自汗,苔白,舌淡,脉浮缓。
•治则:发汗解表。
•——表寒证:辛温发汗(解表)麻黄汤•——表热证:辛凉发汗(解表)银翘散•——表虚证:益气止汗(固表)玉屏风散•2、里证里证是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原因:病邪由表入里;外邪直犯脏腑;情志内伤、劳倦过度、饮食不节等因素,直接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失调。
•[证候] 里证主要是脏腑的证候,分别在脏腑辨证等讲述。
二、寒热•寒与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寒热是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
•阳偏盛实热证-----寒凉药;阴不足虚热证----清补药;阴偏盛实寒证----温热药阳不足;虚寒证----温补药•1、寒证•[原因] 多因机体受到寒邪的侵袭,或由于机体阳气不足所引起。
•[证候] 不发热,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口不渴,喜热饮,小便清长,或大便稀薄。
舌质淡,苔白而润,脉迟等。
•2、热证•[原因] 多因机体受到热邪的侵袭,或由于机体阴不足而虚火内生所致。
•[证候] 发热,面红,口渴而喜冷饮,烦躁,小便短赤,或大便秘结。
舌质红,苔黄,脉数等。
•寒证与热证,不是固定不变的。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三、虚实•虚与实,是指机体正气与病邪进行交争的过程中,双方力量消长变化关系的反映。
•邪气盛则实,病邪强盛而正气不虚的病证多为实证----实则泻之•精气夺则虚,正气衰弱的情况下生病多为虚证----虚则补之•1、虚证虚证则不论病邪强盛与否,关键是机体正气处于衰弱的情况下,临床表现出一些“不足”的症状。
中兽医复习材料汇总
中兽医复习一.填空:1.五行顺序:木-火-土-金-水;五官:目、舌、口、鼻、耳;五液:泪、汗、涎、涕、唾。
2.配伍关系:石膏与知母是相须。
3.清热泻火药:石膏,栀子;补气:党参,黄芪,山药;4.八纲辨证: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5.八法: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补法,消法。
6.中兽医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7.寒热的形成原因:阴阳格拒。
二、选择1.心(君主之官)肺(宰辅/华盖之官)脾(仓廪之官)肝(将军之官)肾(坐强之官)2.气的生理功能:①推动作用②温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气化作用⑥营养作用3.经络的命名:4.病因…病因,即引起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中兽医学称之为“病源”或“邪气”。
根据病因的性质及致病的特点,中兽医学中将其分为外感、内伤和其它致病因素(包括外伤、虫兽伤、寄生虫、中毒、痰饮、瘀血等)三大类。
5.防治法则:中兽医学的治疗法则有那些?扶正与驱邪、治标与治本、正治与反治、同治与异治、治常与治变、治疗与护养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针药调理①针:放六脉血(鹘脉、眼脉、带脉、肾堂脉、胸膛脉、尾本脉)②药:灌四季汤(春:茵陈药夏:消黄药秋:理肺散冬:茴香)6.药方①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②四季汤:茵陈药、消黄药、理肺散、茴香③四逆汤:熟附子、干姜、灸甘草④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灸甘草、石膏(打碎先煎)⑤四物汤: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7.①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②柴胡:和解退热,疏肝理气,升举阳气。
③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④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脏腑辨证:心血虚多因久病体虚,血液生化不足;或失血过多,劳伤过度,损伤心血所致。
主证心悸、躁动、易惊、口色淡白,脉细弱。
治则补血养心,镇惊安神心阴虚除引起心血虚的病因之外,热证损伤阴津,腹泻日久等均可损伤心阴而致病。
主证除有心血虚的主证外,尚兼有午后潮热,低热不退,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
中职对口兽医知识点总结
中职对口兽医知识点总结一、动物解剖学1. 动物细胞结构:动物细胞包括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等部分,掌握动物细胞的结构对于理解生物体内的基本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2. 动物骨骼系统:掌握不同动物的骨骼系统结构、功能,以及不同动物骨骼系统的适应性,能够为兽医在临床实践中提供重要参考。
3. 动物肌肉系统:了解动物的不同类型肌肉组织,包括横纹肌和平滑肌,掌握肌肉运动原理及其在动物体内的作用。
4. 动物循环系统:认识动物的心脏、血管系统结构和功能,了解不同动物循环系统的特点,能够帮助兽医进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5. 动物呼吸系统:熟悉动物的呼吸系统组成,了解呼吸系统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掌握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6. 动物消化系统:掌握动物的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了解动物的食物消化过程,能够帮助兽医识别消化系统疾病和提供治疗建议。
7. 动物泌尿系统:了解动物的泌尿系统结构和功能,掌握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8. 动物神经系统:了解动物的神经系统组成和功能,熟悉不同动物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9. 动物内分泌系统:认识动物的内分泌系统结构和功能,了解不同动物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10. 动物感觉系统:掌握动物的感觉系统组成和功能,了解不同动物感觉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以上是关于动物解剖学的基本知识点,对于兽医来说,精通动物解剖学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二、动物生理学1. 动物细胞代谢:了解动物细胞代谢的基本原理,包括新陈代谢过程、能量转化和物质合成等内容。
2. 动物体温调节:掌握不同动物的体温调节机制,了解热量产生和散发的基本原理,能够帮助兽医识别动物体温异常情况并进行治疗。
3. 动物神经肌肉调节:了解动物神经肌肉的生理调节机制,包括神经冲动传导和肌肉收缩过程,对于诊断和治疗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4. 动物消化吸收与代谢:了解动物的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对于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非常重要。
中兽医各章要点
中兽医学习题绪论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中兽医学、辨证论治、整体观念;(2)简答题: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3)问答:举例说明中兽医学发展史中4个主要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代表性著作、人物和事件等。
第一篇基础理论第一章阴阳五行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生克制化;(2)解答题:阴阳的相互关系;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相互关系;(3)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脏腑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藏象、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焦;(2)简答题:脏腑学说的主要内容;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与肢体器官的联系各有哪些六腑及其主要功能各有哪些(3)问答题:五脏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六腑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三章气血津液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气、气机、血、津液;(2)简答题:气的生成和分类;气的功能;血的功能;津液的功能;气血津液的病理各有哪些(3)问答题: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第四章经络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经络;十二经脉;奇经八脉;(2)简答题: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和流注次序;(3)问答题:举例说明经络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五章病因病机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病因、外感、疾病;正气;邪气;病机;六淫;疫疠;内伤;痰饮;瘀血;(2)简答题:六淫各自的特性及致病特征;病机包括哪几个方面;(3)问答题:内伤分成哪几类,并举例说明;举例说明正气和邪气各包括哪些方面举例说明各类病因第二篇辨证论治基础第六章诊法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四诊;四诊合参;望诊;察口色;闻诊;切脉;脉象;(2)简答题:四诊的基本内容各包括哪些察口色的方法及各种病色及其主证;切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六要脉及其主证;(3)问答题:举例说明四诊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第七章辨证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2)简答题:简述八纲辨证中八纲含义及其主证;中兽医学中常用的辨证方法及其意义;第八章防治法则习题要点:(1)名词解释: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扶正、祛邪、治标、治本、正治、反治、同治、异治、内治八法、三因制宜;(2)简答题:预防的原则包括哪些;治疗的原则包括哪些;内治八法的基本含义;(3)问答题:举例说明中兽医学防治法则在畜牧生产和疾病防治中的具体应用。
中兽医学考试重点
1中兽医学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以辩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为特点,以针灸和中药为主要治疗手段,理法方药具备的独特的医疗体系。
2.中兽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3阴阳学说是以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及其消长变化来认识自然,理解自然,探求自然规律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
xx:是代表事物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矛盾双方的概括。
4阴阳学说基本内容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5阴阳学说的应用一生理方面1.说明动物机体的组织结构2.说明动物机体的生理二病理方面1.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2.说明疾病的发展3.判断疾病的转归三诊断方面1.分析症状的阴阳属性2.辨别征候的阴阳属性四治疗方面1.确定治疗原则2.分析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知道临床用药五预防方面。
6五行“五”指木火土金水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7脏腑学说通过观察动物体外在现象,征象,研究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内容1.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及其相联系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气血津液3.经络系统。
心主血脉和藏神,开窍于舌,在液为汗。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降,通调水道,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脾主运化统血生清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在液为涎肝主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在液为泪肾主藏精主命门之火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司二阴.六腑胆贮存和排泄胆汁胃受纳和腐熟水谷小肠受盛化物分清别浊大肠传化糟粕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三焦总司全身气机,水液运行道。
8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动物机体和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气的生成: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吸入之清气。
气的功能1.推动作用2.温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5.气化作用6.营养作用.气的运动基本形式:升降出入。
气的分类元气(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根源于肾)宗气(1.营气运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2.卫气运行于脉外具有保卫作用.)升降浮沉:指药物进入机体后的作用趋向,是与疾病表现的趋向相对而言的.9血流行于脉管之中的红色液体是构成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中兽医学复习资料 (2)
中兽医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首先提出“治未病”的以防为主的医疗思想,见于()A、《伤寒杂病论》B、《内经》C、《神农本草经》D、《本草纲目》2、我国最早的畜牧兽医法规的书籍名是()A《内经》B、《伤寒杂病论》C、《新修本草》D、《厩苑律》3、我国最早的一部兽医教科书是()A、《元亨疗马集》B、《新修本草》C、《司牧安骥集》D《肘后备急方》4、国内外流传最广的一部中兽医古典著作是()A《肘后备急方》B《齐民要术》C《痊骥通玄论》D《元亨疗马集》二、填空题1、中兽医的基本理论源于一书。
2、我国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学专著是。
3、我国在代由朝廷颁布的《》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典。
4、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是和。
5、奠定了中医和中兽医辩证施治的基础,主要见于编著的《》一书。
6、我国最早的官办兽医教育开端是在。
三、问答题1、什么是症、证、病?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2、什么是整体观念?其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四、论述题1、为什么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2、怎样理解辨证论治?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一、选择题1、事物阴阳两个方面的转化是()A绝对的B有条件的C单方面的D量变的2、“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说明了()A阴阳对立B阴阳依存C阴阳消长D阴阳转化3、按五行相生相克规律,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水为火之所不胜B金为土之子C木为水之子D土为水之所胜二、填空题三、问答题1、如何确定自然界某些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2、阴阳失调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什么?3、何谓五行的生、克、乗、侮?其生克乗侮规律如何?4、何谓五行的制化?其规律是什么?5、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哪些?6、怎样理解“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四、论述题1、试述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
2、试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和病理影响。
第二章脏腑学说一、名词解释1、藏象2、脉3、肾为先天之本4、肺为气海5、肾为水海6、。
纳气7、命门8、上焦如雾9、气机10、脾为后天之本二、填空题1、脏腑的病变,一般认为脏病多证,腑病多证。
中兽医复习资料
1.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之间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关系2,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
3.经络:经络是动物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机体联络脏腑、沟通内外和运行气血、调节功能的通路,是动物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4.宗气:是聚于胸中之气。
5.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滋生促进和助长的作用即母子关系6.阴阳:是对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或同一种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7.津液:津液是动物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清而希者为津,浊而稠者为液。
8.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
1.阴阳学说简述了阴阳之间交感相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的关系。
2. 督脉行于背正中线,总督一身之阳肤,“阳脉之海。
”之称,任脉行于腹正中线,总任一身之阴脉,故又称“阴脉之海。
3.古人有“脾为生疫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说法。
4.中药《四气》是指。
寒凉温热,《五味》是指酸甘辛苦咸。
5.表里是辨别疾病病位内外_、病势深浅_的两个纲领。
6.中医的基本治疗法“八法”是汗吐下和温清补消7.舌诊青色主。
寒证,白色主虚证,赤色主热证8.中药“国老”是指甘草,石膏又称白虎。
9.“焦三仙”是指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三味消食导泻药。
10.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11.阴阳的基本规律主要指阴阳的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换12..头为“诸阳之会”,胸为“诸阴之会13.古人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14.“中药七情”中药配伍七种关系是指单行、相使、相须、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15.寒热是辨别疾病与性质的两个纲领。
16.“汗为心之液”,“爪为筋之余”17.双黄连口服液中“双”是指中药金银花‘黄”是指中药黄芩,“连”是指中药连翘18.河南道地药材“四大怀药”是指怀菊花,怀山药,怀牛膝,怀地黄,1.首先提出“治未病””的以防为主的医疗思想见于_B.《黄帝内经》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D. 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3.阳中之阴的时间是.B. 下午4.导致虚热证的阴阳失调是, D、阴偏衰5, “木”的特性是曲直6.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C.葳精气7.“相博之官”指的是_D、肺8.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的事物属C、土9.火为水之C.所胜10.泻肺火宜用B黄苓11.我国最早的畜牧善医法规的书籍名为.C.既苑律12.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13.阳中之阳的时间是A、上午14. 属于阴证的是A、虚证15. 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不包括C、藏精气16.五行相生相克规律,以下错误的是A,水为火之所不胜17.湿邪侵犯机体,常先影响.C、脾18.奇经八脉中“一源三歧”的是指C、督、任、冲、19.下列药物具有通鼻窍作用的是C、辛夷20、水的特性是润下1.按阴阳划分,五脏属于阴(√)2.五行相克关系又叫母与子的关系(X)3.暑邪纯属外邪(V)4.血属阴而主静,气属阳而主动(V)5.动物正气旺盛,则疾病不易发生(V)6.肝火上炎的症状是目赤肿痛(V)7.份于风者,上先受之(V)8.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内寒(√)9.大黄是泻下药,无论虚证实证都能用(X)10.饥饱劳役属于内份性致病因素√)11.按阴阳划分,六腑属于阴×)12.气属阴而主静,血属阳而主×)13.清热方剂必须全部由寒求药x)14.外感六淫,内生五邪√)15.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V)16. “寒者热之”采用的反治法×)17.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宗气×)18.王不留行入药炒黄X)19. 心火上炎的症状是口舌生疤√)20.阴虚则外寒,阳虚则内热×)1. 简述脾的生理功能。
中兽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1概要
1、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 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阴阳变化规律阴阳的对立制约、相互依存、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3、阴阳在中兽医学的应用(一说明动物体的组织结构(二解释动物体的生理功能(三阐述动物体的病理变 :A阴阳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B 阴阳偏衰 (阳虚则寒, 阴虚则热 C 阳损及阴, 阴损及阳, 阴阳俱损 (阴阳互损是以阴阳互根为前提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五指导疾病的防治:A 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 :实则泻之 B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虚则补之(六归纳药物的性能4、五行的概念五行就是指自然界中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代表的事物属性的运行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5、五行的基本内容,五行的相互关系(木,火,土,金,水相生; 金,木,土,水,火相克内容 :(一五行的特性(二五行的归类(三五行的调节机制。
相互关系 :正常调节机制①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②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火克金, 金克木。
③制化规律;异常调节机制相乘:①子母相及;②相乘相侮(相乘即指相克得太过,相侮:相侮即反克。
6、五行在中兽医中的应用(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二阐述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三解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A母病及子 B 子病犯母 C 相乘为病 D 相侮为病(四指导临诊诊断(五指导疾病的治疗 A 补母(虚则补其母 B 泻子(实则泻其子 C 抑强 D 扶弱7、五脏的功能,六腑的功能五脏 :即心、肝、脾、肺、肾。
共同功能 :贮藏精气而不泻。
各自功能 :心:主血脉,藏神;主汗,开窍于舌。
肺:主气,主宣降; 主皮毛,开窍于鼻。
脾:主运化,统血;主肌肉四肢,外应与唇。
肝:主疏泄,藏血;主筋,开窍于目。
肾:主藏精;主命门之火, 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司二阴。
六腑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共同功能 :传化水谷泄而不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1试从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角度说明中药石膏的特性?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
粉碎成粗粉,生用或煅用。
【性味、归经】辛、甘、大寒。
入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外用收敛生肌。
【主治】1本品大寒,具有强大的清热泻火作用,善清气分实热。
用于肺胃大热,高热不退等实热亢盛证,常与知母相须为用。
以增强清理热的作用。
2清泄肺热。
用于肺热咳嗽、气喘、口渴贪饮等实热证,常配麻黄、杏仁以加强宣肺止咳平喘之功、3泄胃热。
用于胃火亢盛等则证,常与知母、生地同用。
4煅石膏末有清热、收敛、生肌作用,外用于湿疹、烫伤、疮黄破溃后不敛及创伤久不收口等。
2简述中兽医上的后海穴的取穴部位,阵法和主治?【取穴部位】肛门上、尾根下的凹陷处正中,一穴【针法】小宽针、园利针或火针向刺入3~4.5cm,毫针6~10cm【主治】久痢、泄泻、胃肠热证、脱肛、不孕症。
百会:取穴部位,腰荐十字部,即最后腰椎与第一荐椎棘突间的凹陷中。
针法:小宽针,圆利针或火针,直刺3—4.5cm 毫针刺入6—9cm 主治; 腰胯风湿,闪伤,二便不利,后躯瘫痪。
后海穴:久痢,泄泻,胃肠热结,脱肛,不孕3简述中兽医学的病因分类及病因学说的临床意义?根据病因的性质及致病的特点,中兽医学中将其分为外感、内伤和其他致病因素(包括外伤、虫兽伤、寄生虫、中毒、痰饮、瘀血等)三大类。
研究病因的性质及其致病特性的学说,称为病因学说。
中兽医学的病因学说,不仅仅是研究病因本身的特性,更重要的是研究病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疾病的特性,从而将其作为临床辨证和确定治疗原则的依据之一。
4一斑点犬,3岁,腹泻近3个月,先后用抗生素、消食灵等,为见好转,临诊食欲不振,肠音亢进,每天便10次,呕吐,舌色淡白。
1、该犬发生什么类型腹泻?2、解释该病发生的机制?3、采取什么原则,以什么药剂作为基础方比较好?1应属脾虚泄泻。
2长期饮喂失调使脾胃虚弱,胃肠不能够腐蚀水物,脾胃虚不能运化精微,腹泻频频,粪中带水,完全不化有三月有余,故病重见肌迟粪滞,脾胃虚则气虚,气虚则导致阳虚。
阳虚则表现为寒,寒聚中焦则胃气上逆,则见呕吐。
3治疗:补益中气,利水助阳,以参苓白术散或补中益气散加减。
5中兽医脏腑概念与西医脏器概念有何异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兽医学中脏腑的概念,与现代医学中脏器的概念,虽名称相同,但其含义却大不相同。
脏腑不完全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例的概念、某一脏活脏腑所具有的功能,可以包括了现代兽医学中几个脏器的功能;而现代兽医学中某个脏器的功能,又可能分散在几个脏腑的功能之中。
因此,不能将二者等同看待。
6简述脾主运化的功能?脾主运化的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化水谷精微,即经胃初步消化的水谷,再由脾进一步消化及吸收,并将营养物质运输到心、肺,通过经脉运送到周身,以供机体生命活动之需、脾的这种功能健旺,称为“健运”、脾气健运,其运化水谷的功能旺盛,全身各脏腑组织才能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反之,脾失健运,水谷运化功能失常,就会出现腹胀、腹泻、精神怠倦、消瘦、营养不良等症、二是指运化水湿。
即脾有促进水液代谢的作用。
脾在运输水谷津液的同时,也把水液运送到周身个组织器官中,以发挥其滋养濡润的作用。
7简述六要脉的脉象特点及其所主症状?1浮脉与沉脉浮脉:脉象:轻按既得,重按反觉脉减,如触水中浮木。
主证:主表证,浮而有力为表实证,浮而无力为表虚证。
内伤久病的虚证也可见浮脉,属虚阳外越的表现。
脉浮大而空,按之如葱管样,称为芤脉,见于大失血。
沉脉: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如触水中沉石。
主证:主里证。
沉而有力为里实证,沉而无力为里虚证。
表邪初感而见沉脉者,为表邪外束,阻遏卫阳于里,不能外达所致2迟脉与数脉迟脉:脉象:脉来迟慢,马、骡一息不足三至,牛一息不足四至,猪羊一息不足五六至主证:主寒证。
迟而有力为实寒证,迟而无力为实虚证;浮迟是表寒,沉迟为里寒。
此外,热邪寒聚,阻滞血脉流行,也可见迟脉。
数脉:脉象:脉来急促,马骡一息四至以上,牛一息五至以上,猪羊一息七八至以上。
主证:主热证。
数而有力为实热证,数而无力为虚热证;浮数是表热,沉数位里热。
此外,虚阳外越,也可见到数脉,但必数大而无力,按之豁然而空3虚脉与实脉虚脉:脉象:浮、中、沉取均感无力,按之空虚。
主证:主虚证。
多为气血两虚及脏腑虚证。
实脉:脉象:浮、中、沉取均感有力,按之实满。
主证:主实证4滑脉与涩脉滑脉: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
主证:主痰饮、食滞、实热。
此外,母畜妊娠时异常见滑脉,是气血充盛而调和的表现。
涩脉:脉象:往来艰涩,欲来而未即来,欲去而未既去,如轻刀刮竹。
主证:精伤、血少、气滞、血瘀5洪脉与细脉洪脉:脉象: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特点是脉阔,波动大,满溢指下。
主证:热盛。
此外,热病伤阴,阴虚与内,阳盛与外,也可见洪脉,但按之无力。
细脉:脉象:脉幅细小,但应指明显,特点是脉窄,波动小。
主证:诸虚劳损,阴血虚为主。
此外,湿邪困阻脉道,也可见细脉。
6促、结、代脉促脉:脉象:脉来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即呈数而不规则的间歇。
主证:阳盛实热,气滞血瘀。
结脉:脉象:脉来缓慢,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即呈缓而不规则的间歇。
代脉:脉象: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良久复动,止有定数,即呈缓弱而有规律的间歇。
主证:脏气衰败,痛证,跌打损伤。
8构成脉象的八要素?1脉位,指脉动显现部位的深浅。
脉位表浅为浮脉,脉位深沉为沉脉。
2至数,指脉搏的频率。
以一个呼吸周围为脉搏的计量单位。
一呼一吸为“一息”。
3脉长:指脉动应指的轴向范围长短,即脉动范围超越寸、关、尺三部称为长脉,应指不及三部,但见关部或寸部者均称为段脉。
4脉力:指脉搏的强弱。
5流利度,指脉搏来势的流利通畅程度。
6紧张度:指脉管的紧急或迟缓程度。
脉管绷紧为弦脉,驰脉为缓脉。
7均匀度:1脉动节律是否均匀,2脉搏力度大小是否一致。
8脉宽:脉动应指的径向范围大小,即手指感觉到脉道的粗细(不等于血管的粗细)脉道宽大的为洪脉(大脉)狭小为细脉。
9为什么说中兽医具有完整的学术体系?1中兽医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有基础学科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它有过度学科包括针灸,中药方剂学,它有临床学科,包括内外科产科学2中兽医有丰富的治疗方法,包括内治法即汗、吐、下、温、和、情、补、消八法。
外治法即贴敷法、掺药法所以说中兽医具有完整的学科体系。
10怎样理解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以及标本兼治、请结合病例说明?1急则治其标指疾病过程中标症急着若不及时治疗就会危害病畜生命和影响本病治疗时所采取的一种急救治标法,如,结症继发肠臌气显然结症是本,臌气是标,但臌气严重病势急,如不快速解除就会危及生命,当务之急就是应穿刺放气或用其他办法解除气胀以治标,待缓和后治本。
2缓则治其本指一般情况下,凡病势缓而不急的皆须从本论治,如脾虚泄泻不是无伤津脱液的严重症状,只需健脾补虚使脾虚之本得治,则泄泻之标解除。
3标本兼治,当标病与本病俱重,在时间或条件上不允许单独治标或单独治本时,应采取标本兼治的方法。
如,气虚感冒时,先病以气虚为本,后感外邪为标,单纯益气,则表邪难去,仅用发汗解表则更伤正气,故因标本同治。
11简述十二正经的走向、交接规律?前肢三阴经,从胸部开始循行与前肢内侧,止于前肢末端;前肢三阳经,由前肢末端开始,循行于前肢外侧抵达头部,后肢三阳经,由头部开始,经腰背部,循行于后肢外侧,止于后肢末端;后肢三阴经由后肢末端开始,循行于后置内侧,经腹达胸。
其流注次序为:肺经大肠胃,脾心小肠会,膀胱肾心包,三焦肝胆回。
12何为六淫?其治病有何特点?六淫即为六种相对异常之气,六种不正之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其治病特点是: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兼挟性转化性13证、症状和疾病三者有何区别?“病”只有特定病因,病机,发病形式,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个完整病理过程,即疾病的全过程。
“症”即症状是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而“证”即不是疾病的全过程,也不是不同疾病的某一项临床表现,而是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病机的本质,包括病因,病性和正邪关系的概括。
它反映了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例变化的全过程14简述五脏的生理功能?心:主血脉,藏神,开窍于舌,在液为汗。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
脾:主运化,主统血,主四肢肌肉,开窍于舌,在液为涎。
肝: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在液为泪。
肾:藏精,主命门之火,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在液为唾。
15简述阴阳学说在疾病病理方面的应用?1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中兽医认为疾病是动物体内阴阳两方面关系相对平衡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疾病的发生于发展关系到正气与邪气两方面。
2说明疾病发展在病症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病性和条件的不同,可以出现阴阳相互转化。
3判定疾病的转归,认为疾病经过调其阴阳,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则以痊愈而告终,若继续恶化,阴阳离决而死亡为转归。
16简述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五行的特征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嫁墙2五行将自然界和动物有关的事物和现象归为五类3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相克和制化以及相乘,相侮及母子相及的关系。
17简述阴阳学说在疾病诊断和治疗疾病方面的应用?1在诊断方面a分析症状的阴阳属性,一般口色红黄赤等为阳,口色白青黑者为阴,凡迈向沉、洪、滑者为阳,细、沉、迟、涩者为阴,凡口干而渴为阳润而不渴者为阴。
b辨别证候的阴阳属性,八纲辨证就是分别从病性,病位和正邪消长来分辨阴阳并以阴阳作为总纲,统领各论。
2在治疗方面a确定治疗原则,由于阴阳偏盛、偏衰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泄其有余,补其不及,调整阴阳使其重新恢复,协调平衡成为诊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为其治疗原则。
b从阴阳来概括药物的性味与功能,指导临床用药。
18简述中兽医的整体观念?中兽医的整体观念实际上指动物体本身的整体性和动物体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两个方面。
它贯穿了中兽医学、生理和病理诊法、辩证和治疗各方面。
1动物本身的整体性,中兽医学认为动物体是由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为中心,通过经络使各组织器官紧密相连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2动物体与自然环境相关性,中兽医认为动物体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对立又统一的。
动物体不能离开自然界而存在。
自然环境的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动物体的生理功能。
3因时因地因畜制宜的治疗原则也是整体观念在中兽医治疗的体现。
19望精神在中兽医有什么重要意义?精神失常主要表现为哪几种类型?两者的具体临床症状表现是什么?1精神或称神,是动物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神不能离开机体而单独存在,行健则神旺,行衰则神惫,观察神的变化可以判断物体内脏,气血阴阳的变化,病位的深浅,病情的深重和预后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