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月亮上的足迹学案(无答案) (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目标】①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②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③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对登月技术的理解;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课前准备】教师了解有关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识。

学生可以阅读有关的书籍,如《航天时代》、《宇宙奥秘》、《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月球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

【教学内容】这是一篇纪实报道。

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

文章所记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循环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新课导入1、导语美丽的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英雄羿的妻子,她因为偷吃了长生不老丹就飞进了月宫。

她住在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刚陪伴着她。

嫦娥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就会步出广寒宫,遥望人间。

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月球构造的一种非常朦胧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登月向往,什么时候能登月球呢?如今幻想正变成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

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文《月亮上的足迹》。

2、出示学习目标①快速阅读,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全文,并能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要点。

②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自学质疑: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提出问题,把握文章大意。

a.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b.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亮上的足迹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亮上的足迹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亮上的足迹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月亮上的足迹》,使学生了解人类登月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掌握相关科学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人类登月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科学术语和描述。

2. 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月亮上的足迹》2. 课件:相关图片、视频和拓展资料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1.1 展示月球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亮。

1.2 提问:“你们对月亮有什么了解?”、“你们知道人类登月的历史吗?”1.3 简要介绍人类登月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阅读理解:2.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月亮上的足迹》。

2.2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讨论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和情感表达。

2.3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解答疑问。

3. 合作探讨:3.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

3.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4. 情感体验:4.1 让学生想象自己登上月球的场景,表达自己的情感。

4.2 学生分享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

5. 拓展延伸:5.1 教师出示与登月相关的视频或图片,丰富学生知识。

6. 课堂小结:6.2 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价值观。

7. 作业布置:7.2 收集有关月球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月亮上的足迹》,使学生了解了人类登月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热情。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并描述人类登月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能解释课文中的科学知识。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月亮上的脚印》教育方针:常识与技术:1、练习学生快速阅览,挑选信息的才能,并精确全面地归纳课文内容关键。

2、学习本文按时刻次序,清楚明白地叙说工作产生进程的写作办法。

3、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常识。

进程与办法:1、培育言语表达才能,培育幻想才能,培育探求不知道国际的爱好。

2、丰厚常识,进步阅览才能和收集信息才能。

情感、情绪与价值观:让学生感触科学技术的魅力,从课文延伸到祖国的航天成果,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育关键:归纳登月各阶段内容关键,了解人类榜首次登上月球的巨大豪举。

教育难点:快速阅览,在规则时刻内读完全文,并能精确全面地归纳课文关键。

了解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那句意味深长的话。

教育课时:1课时教育内容与进程:一、导入新课,激趣入题同学们,“月亮”,一个奥妙而又夸姣的名词。

古往今来,那一轮明月引起了多少人的遥想!关于它,其他不说,自古以来就有许许多多永存的诗歌,同学们必定知道不少吧!是啊,这个美丽的星球,没有一天不在吸引着咱们去探求它的奥妙。

在月亮上留下人类的脚印,是多少代人的愿望啊。

教师出示:月亮上的脚印这个标题,放在一百多年前来看,咱们都会觉着是一篇科幻著作,但是今日,咱们知道,这个美丽的梦,总算成为了实际。

1969年7月21日,人类的脚印榜首次踏上了月球。

这是人类一起的自豪!二、速读文本,全体感知同学们速读课文,全体感知课文内容,并考虑如下问题:1、字音海域(yù)可望而不可即(jí)椭(tuǒ)圆铁锹(qiāo)2、解说下列词语:(1)畅谈:纵情地谈。

(2)里程碑:比方在前史开展进程中能够作为标志的大事。

(3)俯首耸立:仰着头垂直地立着。

(4)遥遥在望:描述远远地能够看到。

(5)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挨近。

即:接近、触摸。

3、感知内容,本文首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练的言语归纳。

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进程。

4、文章记叙的是人类榜首次登上月球的这件事,那它是按什么次序来记叙的?时刻次序。

七年级上册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案设计范文3篇每年中秋我们都会赏月,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七年级上册语文中《月亮上的足迹》的教案设计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上册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范文一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 了解记叙语言的平实准确2) 把握文章记叙的主体内容3) 分析人类登月的现实意义2、技能目标1) 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大意2) 准确概括文章各节要点3) 网上迅速搜索相关资料3、情感目标1) 正确理解登月的意义2) 了解人类伟大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4、媒体目标1) 展示图片和录像片段,创设课文情境,激发学生兴趣2) 安排学生利用手提电脑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组织概括并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准确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网上迅速搜索相关资料的能力难点:迅速准确概括文章要点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5`)1、情景导入(背景midi音乐:《城里的月光》或《但愿人长久》)展示美丽的嫦娥奔月神话图,简述人类最早的登月向往。

展示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书影,简介凡尔纳作品。

2、引入课文(展示登上月球的三位宇航员的照片)时至1969年,人类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月亮。

让我们记住这三个人的名字,并一起来看看,当时宇宙飞船是如何飞上太空的。

(播放火箭升空瞬间以及空中一级、二级火箭脱落的录像片段)(二)学习新课 (25`)1、速读课文思考问题:登月过程可以分成哪几个阶段?明确:1)飞船升空前的准备2)飞离地球,飞向月球3)登月成功,开始工作4)胜利返航,畅谈感想2、细读课文,1)完成表格时间事情进展1 1969年7月16日上午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2 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脱落3 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4 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宇航员进入梦乡5 19日晚8点33分6 19日晚9点32分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7 20日上午7点32分8 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9 21日上午ll时39分登月舱打开舱门10 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11 7月21日11点56分20秒12 22日0点15分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13 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14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登月全过程图片文字资料展示,学生自由讨论,概括要点)(2)宇航员踏上月球后做了几件事?1) 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2) 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3) 树立登月纪念碑4) 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5) 插上美国国旗6) 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三)课文小结(5`)1、登月意义如何理解阿姆斯特朗说的: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4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4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讨论发言等情况,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合作能力、思考深度和创新思维。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以及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创意性。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测试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题型,以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月亮上的足迹》的兴趣,激发其探索宇宙的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人类在月亮上留下了什么足迹吗?这次探索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展示一些关于人类登月的历史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宇宙探索的魅力。
简短介绍人类登月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5.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学生需要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如比喻、拟人等,理解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和效果。
6.探索宇宙的意义和价值:学生需要思考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和价值,包括对科学技术的推动、对人类文明的启示以及对未来的探索等。
7.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学生需要通过课文学习,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鼓励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好奇心。
反思改进措施
特色与创新:
1.情境模拟:我在课堂上通过播放宇航员的访谈视频和模拟登月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的真实情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互动式学习:我在课堂上采用了互动式问答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探讨中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他们表现得更加积极。
3.跨学科整合:我将语文和科学知识进行了整合,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了解了科学知识,这样的跨学科教学,使学生们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展。

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的主要内容,了解人类登月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能够把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概念,如“阿波罗计划”、“月球登陆”等。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观看相关视频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3)培养学生珍惜和平,关注人类命运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点。

2. 人类登月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3.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复杂描述的理解。

2. 人类登月相关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的深入理解。

3. 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和思考的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的相关资料和教材。

2. 相关历史视频资料或图片。

3. 小组合作学习的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月球和人类登月的历史。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人类登月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概念的理解。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相关的思考题和练习题。

4. 课堂讲解:(1)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释相关知识点。

(2)教师通过提问和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学生进行相关拓展思考,如人类未来的太空探索等。

《月亮上的足迹》七年级语文上册优质教案设计-word文档资料

《月亮上的足迹》七年级语文上册优质教案设计-word文档资料

《月亮上的足迹》七年级语文上册优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① 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案设计。

②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③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课前准备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了解有关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识。

学生可以阅读有关的书籍,如《航天时代》、《宇宙奥秘》、《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月球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

○教学内容这是一篇纪实报道。

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

文章所记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教学设计新课导入① 可用大屏幕出示航天飞船的登月资料图片,也可以用夜幕星空的画面导人新课。

② 可以用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关月亮的古诗歌导人。

总之,导人旨在引起学生阅读本课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神秘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月球呢?如今幻想正变成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

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文《月亮上的足迹》。

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要求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提出思考题,把握文章大意。

①自主学习a.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b.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c.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d.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②合作探究以上问题可以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月亮上的足迹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月亮上的足迹学案
学习任务:月亮上的足迹




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2.通过默读课文,培养筛选信息能力和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精神。。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重点
1 .感受文中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
2.体味整理在文中所表达的生活情趣。
难点
提高阅读、筛选信息及概括能力
课时
生展示后,师评价语言是否连贯、清晰、优美、合乎情理。
师:从示意图可看出,根据时间、地点的转换可以把这一过程分成哪四个阶段?
边说边板书:(从下而上)准备升空登月归来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探讨并做展示交流。
1.找出比较大的时间、地点、活动的语句,给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简易的示意图,尽量做到直观形象,并配好解说词。
③有关我国月球探测计划的资料介绍,进一理步激发了同学们的自豪感,增加了学习的动力。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今天,我们创造梦想;明天,让梦想燃烧,让人类的足迹遍布宇宙!
人类播撒着希望、耕耘着希望,也收获着希望!
从示意图可看出,根据时间、地点的转换可以把这一过程分成哪四个阶段?
边说边板书:(从下而上)准备升空登月归来
拓展迁移
②关于“神舟五号”知识的竞答及课件的演示,不仅直观想象,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同学们爱国之情,对航天英雄的仰慕之情,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有利于学生的心里品质、道德品质的培养,这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3.人间天上,天上人间,想去月球上看看吗?要是你和我也登上了月球,你可能会留下哪些足迹?
.
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教学设计
5.丰富课堂活动,提高实践能力:设计角色扮演、诗歌创作、月亮主题手抄报等丰富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拓展延伸,提升素养:结合课文内容,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如科普文章、航天主题书籍等,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7.创设展示平台,鼓励学生表达: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如课堂分享、演讲比赛等,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口语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月亮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你向往月亮吗?为什么?
3.通过讨论,引出本课的主题——《月亮上的足迹》,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思想。
2.逐段分析课文,讲解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和说明要点,帮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本教学设计旨在让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月亮上的足迹》这篇课文的过程中,不仅掌握语文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熏陶和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长和进步。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求知欲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语文学习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字词基础和阅读能力,但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针对本章节《月亮上的足迹》的教学,学生可能在学习以下方面存在困难: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所学的说明文阅读方法,分析并总结《月亮上的足迹》中的说明要点和修辞手法,完成一篇5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
要求:内容充实,条理清晰,能体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请学生以“我心中的月亮”为主题,创作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可以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月亮的向往和感悟。

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案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案大全一课程名称月亮上的足迹课时 1 学段学科七年级语文教材版本人教版作者学校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1).理解、积累“观测、畅谈、里程碑、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等词语。

(2).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1).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2).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难点:对登月技术的理解;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三、学情分析大部分同学都能掌握,并对此文感兴趣。

四、教学方法 (1).快速阅读法。

本文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以明晰的时间线索将登月的全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

先让学生较快速度地默读,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再用简洁的语句梳理概括内容要点。

(2).延伸拓展法。

激活学生的思维,就关于报道人类登月的文章如自读课本中的《登陆月球》进行对比阅读,充实有关细节,培养探索太空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多媒体显示月球地貌)我们刚才看到的是人类探访月球的全过程,那么作者朱长超是怎样用手中的笔记录这一段真实历程的呢?今天让我们与航天英雄一起,去感受1969年那惊心动魄的一刻……二、快速阅读,概括要点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回视。

阅读中,勾画出下列字词,并利用工具书掌握其读音和意义。

(1)观测: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

(2)畅谈(chàng):尽情地谈。

(3)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4)昂首挺立:仰着头笔直地立着。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教学目标】l.知识与能力:①速读课文,能快速理清文章思路。

②提高理解、归纳能力及信息筛选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进行交流、探究。

②拓展思维,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坚信有梦想去努力就一定能实现。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处理信息的能力。

2.激发学生探索月球乃至宇宙奥秘的兴趣,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相信只要有梦想最终就可以实现。

【教学过程】一、预习课文:1.学生课前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为生字新词注音释义。

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课文: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梳理人类登月这一故事梗概。

2.要素中,哪一点最富于变化?3.用一句最简明的话表述文章内容。

四、再读课文,交流合作:1.再读课文,依据富于变化的时间要素,小组同学共同用文字完成“宇航员登月流程示意图”。

(快速获取信息。

)2、宇航员在月球上留下了哪些足迹(做了哪几件事)?讨论明确:五、品读课文,深入领悟:1.登月成功,仅仅是美国人的骄傲吗?2.我们中国在迈向太空方面,为世界做出了哪些贡献?(交流我国航空航天方面成果,了解我国几位航天英雄。

)六、拓展延伸,联想与想象:联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①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②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③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④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七、课堂总结: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

这次登月已有四十年,而我国也在实施奔月计划,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

愿大家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也期待着我国的登月计划早日成功。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今天,我们创造梦想;明天,让梦想燃烧,让人类的足迹遍布宇宙!。

《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系中的行星,并能对其进行分类;2.掌握不同星体之间的基本关系;3.学会使用望远镜观察天体。

二、教学重点:1. 太空中天体的观察和分类;2. 掌握行星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

三、教学难点:1. 对行星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的理解;2. 掌握望远镜的使用和基本操作。

四、教学内容:1.行星和恒星的关系行星和恒星都是存在于太空中的宏观天体,其之间存在很多关联。

行星绕着恒星运转,恒星的引力作用影响着行星的运动轨迹。

行星对恒星的影响,可能形成诸如太阳风、宇宙射线、日冕质量抛射等问题,这些都是宇宙学的重要课题。

2.行星分类在太阳系中存在着大量的行星,可以按照距离来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质量来进行分类。

按照距离排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按照质量来分类,可以将行星分为岩石和气体两种类型。

3.行星的运动规律行星围绕着恒星运动的轨道呈椭圆形,称之为行星椭圆轨道。

行星还存在自转运动,即行星围着自己的中心轴旋转。

行星的自转和公转是相互独立的。

4.使用望远镜观察行星使用望远镜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到天体,包括行星的表面特征等。

使用望远镜时需要注意镜头的选取和调整,同时也要注意环境和安全。

五、教学手段1.实物展示:通过展示实际存在的星球模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各种行星的特征。

2.教学动画:通过多媒体教学实现跨越式飞跃式认知。

3.互动探究:在课堂中进行讲解和提问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其中,引导其自主探究。

4.实验演示: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相应实验演示,如行星运动模拟等。

六、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各种行星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2.课堂探究法:通过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法,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

七年级语文上册 5.24《月亮上的足迹》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5.24《月亮上的足迹》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能概括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人类进入月球的过程和意义。

3.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学习重点:能概括课文内容,了解人类进入月球的过程和意义。

预习:
阅读并提出思考题,把握文章大意。

1.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2.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研习:
1.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3.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4.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月亮上的足迹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月亮上的足迹学案

月亮上的足迹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确实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一、学习本文按时刻顺序,清楚明白地表达事件发生进程的写作方式。

二、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明白得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预读(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一、了解资料1: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期的序幕。

前苏联宇航员、赫赫有名的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乘坐前苏联“东方号”飞船,围绕地球飞行了一圈,历时近两个小时,成为第一名进入太空的人。

资料2:1969年7月16日发射的“阿波罗”11号令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

执行该次任务的是阿姆斯特朗、阿尔德林和柯林斯。

飞船抵达月球轨道后,柯林斯驾船绕月飞行,另两名宇航员驾驶登月舱于7月20日降落在月球表面的静海。

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二、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观测畅谈里程碑昂首挺立遥遥在望可望而不可即三、登月的全进程按时刻进展和空间位置能够分为几个时期?试归纳每一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思悟(相信自己,我能行!)一、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导登月的全进程的呢?二、朗诵课文的第五、11语段,在讲义上标记出含有数字的语句,试探:作者比较详细地列举一系列数字的作用是什么?三、文章最后写阿姆斯特朗谈到登月的意义时说:“这一小步,关于一个人来讲,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讲,是庞大的飞跃。

”你是如何明白得的?四、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记录登月的进程,尽管没有过量的议论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情感?举出片断说明。

拓展延伸(坚信自己,我真行!)一、人类第一次成功地探访月球已是三十连年的事了。

光阴飞逝,时至今日,人类向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没停止过,你想明白人类探讨宇宙隐秘的其他功效吗?那就请搜集了相关材料的同窗为大伙儿介绍一下吧?二、我国作为一个进展中国家,一只沉睡连年的东方雄狮,在航空航天方面的情形又是如何的呢?三、我国古代诗歌作品中有许多关于月亮的名篇佳作,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佳句(很多于5句),并以一句为例说说喜爱的理由,推荐给同窗、朋友。

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学案

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学案

《月亮上的足迹》学案【学习目标】:1. 培养快速阅读,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的能力。

2.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3.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培养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学习重点】: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学习难点】:理解登月事件的伟大意义。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背景解读人类自从1957年进入太空时代后,对太阳系的研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人类不再满足于用望远镜观察,更希望能够亲自去看看。

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组织实施了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

这一工程的目的是实施载人登月飞行和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的探测进行技术准备。

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

在解决了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之后,1966年美国开始正式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并于1969年7月20日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创举,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也由此开始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作者简介朱长超, 1944年10月生,上海人。

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后又攻读哲学方法论专业,主要从事思维科学的研究。

曾出版过《科技革命的步伐》、《思维》、《思维的历程》、《思维探索》、《开发自我》、《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珍惜我们的家园》、《认识自我》、《人生的智慧》等多部著作。

学法指导速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概括文章内容。

小组合作,解决疑难。

自主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意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áng()首挺立轨.道()椭.圆形()小心yìyì()()铁锹.()狭zhǎi()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2)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3、速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时、地、人、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遥在望:形容距离远可以望见。 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的全部过程。
——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来回历经76万公里,历时195个小时。登月过程按时间顺序写。宇航员登月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树立纪念碑,安装摄像机,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月震仪,插上美国国旗,与尼克松总统通话等。
交流时,师适时给以评价鼓励。
准备升空:1969年7月16日→加燃料吃早饭登上飞船→ 飞向月球:当地时间9点32分点火腾飞→每秒6.8公里──每秒7.67公里──每秒10.5公里→19日晚上8点33分,飞过月亮与地球引力的中和点。→7月20上午7点32分,登月舱开始降落。→登月成功: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降落月球→1969年7月21日上午11点56分20秒登月里程碑→开始工作……→返回地球: 22日上午6点35分,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25日凌晨1点35分8秒,飞船进入地球大气层。
3.人间天上,天上人间,想去月球上看看吗?要是你和我也登上了月球,你可能会留下哪些足迹?
.
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生展示后,师评价语言是否连贯、清晰、优美、合乎情理。 而许多大科学家,他们小时候并不很聪明,像大发明家爱迪生……
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这次登月已有四十年,愿大家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学习任务:月亮上的足迹




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2.通过默读课文,培养筛选信息能力和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精神。。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重点
1 .感受文中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
2.体味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生活情趣。
难点
提高阅读、筛选信息及概括能力
课时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今天,我们创造梦想;明天,让梦想燃烧,让人类的足迹遍布宇宙!
人类播撒着希望、耕耘着希望,也收获着希望!
从示意图可看出,根据时间、地点的转换可以把这一过程分成哪四个阶段?
边说边板书:(从下而上)准备升空登月归来
拓展迁移
②关于“神舟五号”知识的竞答及课件的演示,不仅直观想象,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同学们爱国之情,对航天英雄的仰慕之情,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有利于学生的心里品质、道德品质的培养,这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一课时
课型
自读课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自主学习
(一)导入新课:
鸟儿飞过天空,没有留下痕迹,却在人类心中唤起亘古不变的梦想(课件:嫦娥奔月、敦煌飞天)。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先萌生飞天梦的民族,追寻着梦想,我们已经在奥妙无穷的太空中留下串串足迹(课件:“神五”、“神六”、“神九”升空──中华儿女多奇志,敢教神舟傲苍穹!“神五”载着杨利伟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神舟六号宇宙飞船载着费俊龙、聂海胜环绕地球在太空中飞行77圈,胜利归来;“神九”载着景海鹏、刘旺、刘洋完成与“天宫一号”的对接)。伴随着不懈的追求,凭着智慧和勇气,人类已经把登上月球这千古神话变为了现实!30几年前(1969年)三位人类的精英已经将足迹踏上了月亮,今天,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探寻──《月亮上的足迹》,去感受38年前的那份震憾和发自内心的喜悦!(板书文题、作者)
③有关我国月球探测计划的资料介绍,进一理步激发了同学们的自豪感,增加了学习的动力。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自主学习
1)检查预习:
用多媒体或小黑板出示以下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可望而不可jí() chàng()谈
椭( )圆铁锹( ) 着陆( )海域( ) 仪表( )
2.解释下列词语。
畅谈:
昂首挺立:
遥遥在望:
可望而不可即:
.
参考答案:
1.即 畅 tuǒ qiāo zhuó yù yí 2.畅谈:尽情地说。 昂首挺立:仰着头直立着。

—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了其伟大意义。“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这既是人类巨大的飞跃,也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
——时间为序;描述恰当生动;数字说明准确;叙述议论结合
(对以上问题,小组研讨并在教师指导下达成共识,学生可以发言并举例。教师可以帮助归纳。)
(二)明确目标:
学生讨论并确立本课学习目标。(大屏幕投影出示)
.①可用大屏幕出示航天飞船的登月资料图片,也可以用夜幕星空的画面导人新课。
引导学生讨论本课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揣摩本文精当的语言。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可以用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关月亮的古诗歌导人。
总之,导人旨在引起学生阅读本课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神秘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月球呢?如今幻想正变成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文《月亮上的足迹》
生展示后,师评价语言是否连贯、清晰、优美、合乎情理。
师:从示意图可看出,根据时间、地点的转换可以把这一过程分成哪四个阶段?
边说边板书:(从下而上)准备升空登月归来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探讨并做展示交流。
1.找出比较大的时间、地点、活动的语句,给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简易的示意图,尽量做到直观形象,并配好解说词。
合作探究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1.速读全文,筛选关键信息,理解课文内容。
(l)谁能用一句话新闻的方式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注意要有人物、时间、事件。
(2)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宇航员登月后?
讨论后明确:
2.创设情境,现场报道。
如果你是随行记者,是最早见证阿姆斯特朗登月的人,当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的时刻,你会有何感受?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如果让你向地面做一次现场报道,你会说些什么呢?请仔细研读登月成功部分,结合文中相关语句,适当加以想象,用连贯清楚的语言报道。看谁说得合理全面,具有感染力。(生读、思后相互说,再推荐说)——出示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的照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