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第二章教案 Word 文档
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二章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题 目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学手段主要包括教具、多媒体教室等。
主要教
学内容
及过程
【旧课复习】
旅游季节性的成因
【导入新课】
提问: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经历那几个阶段?
【教学过程】
一、古代旅行产生的前提条件
人类的旅游活动究竟始于何时?
是否从人类开始出现之时起,就有了旅游活动?
旅游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举世瞩目,世界各国政府都普遍重视发展旅游业。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各国都纷纷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扶持措施。如政府投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积极组织和参与旅游产品的推广、税收优惠、简化出入境手续等。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旅游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三世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1、世界现代旅游业发展概况
(六)教育事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憧憬与期待
教育的发展使人们增加了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也使他们克服了对异国他乡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对外出旅游变得更有信心。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旅游信息的传递变得更为方便快捷,人们可以通过更多的媒体来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
1)商品交换的出现是旅游需求产生的根本前提
(2)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是旅行活动发展的物质基础。
(3)古代国家的形成为旅游活动提供了社会保障。
《旅游概论》教案.doc
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旅游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现代旅游已涉足广阔的空间,深入到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民族、宗教等各个领域,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旅游项目也具有多样性,即呈现出不同的旅游形式,而且大量地交叉进行。那么,目前国内外对旅游的分类都有哪些呢?
2'
作 业
1、简述旅游的本质和基本属性。
2、旅游有哪些特点?
1'
教学反思
教案设计
课题
第一章旅游概述第五节旅游的类型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使用教材
《旅游概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旅游的类型。
能力目标
培具有区分旅游的不同类型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促使其树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
重点
理解和掌握旅游的类型。
(一)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指以农业(包括乡村文化)资源为对象的观光、度假、娱乐、康乐、民俗、科考、访祖等的复合型旅游活动。
(二)工业旅游
旅游业角度——新型旅游产品(项目)
旅游者角度——高品位的旅游形式
板书设计
第一章旅游概述
第四节旅游的类型
一、按旅游区域划分
(一)国内旅游
(二)国际旅游
二、按旅游目的划分
教案设计
课题
第一章旅游概述
第一节旅游的产生第二节旅游的概念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使用教材
《旅游概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旅游产生的过程。掌握旅游的定义。
能力目标
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促使其树立自信心。
《旅游概论》教案.doc
1、按区域划分,旅游可分为哪些类型?
2、按目的划分,旅游可分为哪些类型?
1'
教学反思
教案设计
课题
第一章旅游概述第六节旅游组织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使用教材
《旅游概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旅游的组织。
能力目标
学生各抒己见,不固定答案
总结学生的答案,给出旅游的定义,并做以解释
学生阅读,教师做简单介绍
教师总结
5'
2'
5'
5'
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新授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紧扣本课教学重点,突出课程设计的内涵与主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
山的特产——人参,准备拿回家给奶奶煲汤。午餐后洗温泉浴,乘车赴延吉,晚餐后,住延吉。第三天早晨乘大巴返回长春。
请同学们根据晓东和妈妈的这次长白山之旅,总结出旅游的内容。
六、旅游的内容
旅游活动的六要素:
食、住、行、游、娱、购
板书设计
第一章旅游概述
第一节旅游的产生
一、旅行导源于迁徙活动
二、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
三、旅游的产生
第二节旅游的概念
四、旅游的定义
五、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六、旅游的内容
学生回答
2'
作 业
1、简述旅游的本质和基本属性。
2、旅游有哪些特点?
1'
教学反思
教案设计
课题
第一章旅游概述第五节旅游的类型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使用教材
《旅游概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旅游的类型。
旅游概论第二章教案
教案首页教学设计ﻬ教学内容【复习导入】针对前节课的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设置案例,请学生讨论分析,进而巩固学习知识,由此导入新课【告知目的】能力目标: 1.熟悉散客导游在导游服务中的八个程序2.掌握散客导游在导游服务中应做的工作3.掌握散客导游在导游服务中的服务质量标准知识目标:理解散客导游相关知识【课程新授】7.2 导游服务规范(二)——散客导游服务规范(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出散客导游人员八大服务程序及其具体工作一、接站服务(一)服务准备1.认真阅读接待计划(即《旅游委托书》)2.做好出发前的准备3.联系交通工具(二)接站服务1.提前到港等候2.迎接游客(1)导游人员和司机应站在不同的出口迎接游客。
(2)如果没有接到应接的游客,导游人员应该:①询问机场或车站工作人员。
②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寻找至少20分钟.③与散客下榻饭店联系。
④若确实找不到应接的散客,与计调人员联系并告知情况。
⑤当确定迎接无望时,须经计调部或散客部同意后方可离开.⑥回到市区后,应前往散客下榻的饭店。
如果敞客已入住饭店,应主动与其联系,并表示歉意。
(三)沿途导游服务与团队导游服务不同的是,对散客,沿途导游服务应采取对话的形式进行。
(四)入住饭店服务1.帮助办理入住手续注意:要记住散客的房号,并督促行李进户.2.确认日程安排注意:散客确认日程后,应让其签字书面确认.3.确认机票注意:导游人员帮助确认机票后,应向散客部或计调部报告确认后的航班号和离港时间。
4.推销旅游服务项目(五)后续工作应及时将同接待计划有出入的信息及散客的特殊要求反馈给散客部或计调部。
二、导游服务(一)出发前的准备1.做好物质准备.如携带游览券、导游小旗、宣传材料、游览图册、导游证、胸卡、名片等。
2.与司机联系集合的时间、地点,督促司机做好有关的准备工作。
3.应提前15分钟抵达集合地点,引导游客上车.(二)沿途导游服务散客的沿途导游服务与旅游团队大同小异。
《旅游概论》教案.doc
1、按区域划分,旅游可分为哪些类型?
2、按目的划分,旅游可分为哪些类型?
1'
教学反思
教案设计
课题
第一章旅游概述第六节旅游组织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使用教材
《旅游概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旅游的组织。
能力目标
(一)观光旅游
(二)度假旅游
(三)公务旅游
(四)专项旅游
三、新型旅游
(一)乡村旅游
(二)工业旅游
教师讲解
图片演示
5'
小 结
掌握旅游的类型对同学们掌握旅游的相关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将旅游活动划分为多种类型。因此,在划分旅游活动的类型时,要全面考虑。对新型旅游类型需着重掌握。
2'
教师提问,学生通过思考巩固上节内容
教师启发
3'
3'
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新授
通过教师分析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做出总结
在探讨中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引发学生思考旅游的特点,并对学生的分析做出总结
设置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效果
一、旅游的本质属性
(一)旅游的社会属性
使学生的注意力跟着老师共同进入课堂
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旅游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现代旅游已涉足广阔的空间,深入到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民族、宗教等各个领域,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旅游项目也具有多样性,即呈现出不同的旅游形式,而且大量地交叉进行。那么,目前国内外对旅游的分类都有哪些呢?
1'
教学反思
教案设计
《旅游概论》教案.doc
2、旅游客体的社会性
3、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使人们旅游观念发生变化
(二)旅游的文化属性
1、旅游者是依赖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
2、旅游资源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3、旅游设施和管理服务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三)旅游的经济属性
从旅游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经济因素对旅游者的产生和各国旅游活动的发展一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3、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4、“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享乐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提问:具有现代意义的旅行和旅游活动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呢?
三、旅游的产生
1、人类意识的发展
2、精神需求的提高
3、经济条件的成熟
课件展示
比较异同
※知识拓展
西方:Travel、Tourism
我国古代:旅行、游览
“艾斯特”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永久居留,并且不从事赚钱活动。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根据自己的理解指出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五、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即具有“步移景异”功能和动与静相结合的活动形式。
分析:
从旅游活动产生的原因看,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精神文化需求,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旅游者角度)
从旅游业兴起的原因看,人们之所以会经营发展旅游,是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旅游可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是一种经济现象,本质属性是经济性。(旅游经营者角度)
板书设计
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讲授内容:第一节世界旅游历史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了解人类旅游活动的发展过程,认识人类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掌握旅游发展的各种形式、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入式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启发和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并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思考,通过鼓励式教学使学生喜欢上所教的内容。
教学重点:1、旅游发展的各种形式2、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3、托马斯·库克被尊为旅游业先驱的原因4、现代旅游的特点教学难点:1、旅游活动的产生2、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启发、互动教学法、多媒体教学学时分配:2学时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建议教材郭胜,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2、教学参考书田言付朱沁夫,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旅游学刊》;国家旅游局网站:教学过程:第一节世界旅游历史发展第一部分:导入新课1、回顾旅游的含义2、测试:判断下列活动哪些是旅游?学生异地读书; 农民异地打工;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议;三峡大移民;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外籍教师来教育学院任教;留学生到外国留学…………判断的标准:旅游的本质特征(主要目的是追求愉悦和美)和外部基本特征(异地性、暂时性)和国家相关的规定。
第二部分:讲授新课从历史的眼光看,人类的旅游活动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古代旅游;近代旅游;现代旅游。
古代旅游:限定在有闲阶层中,其特征是以游乐为主,规模较小。
近代旅游:开始普及到中产阶层,它源自于人本主义意识和科学技术进步,并直接促成了现代旅游业的出现.现代旅游:社会大众共同参与.一、古代旅行——国际旅游的萌芽(一)原始社会末期—-人类旅行的起源时期旅游现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旅游概论》教案.doc
(二)度假旅游
(三)公务旅游
(四)专项旅游
三、新型旅游
(一)乡村旅游
(二)工业旅游
教师讲解
图片演示
5'
小 结
掌握旅游的类型对同学们掌握旅游的相关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将旅游活动划分为多种类型。因此,在划分旅游活动的类型时,要全面考虑。对新型旅游类型需着重掌握。
2'
二、按旅游目的划分
(一)观光旅游:主要指旅游者到异国他乡进行游览自然山水、鉴赏文物古迹、领略风土民情,从中获得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审美情趣,以达到消遣娱乐、积极休息和愉悦身心的效果。
(二)度假旅游。
(三)公务旅游:是指以某种公务为主要目的的旅游。
1、商务旅游
2、会议旅游
(四)专项旅游:是指以满足某种特定需要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具备定向性和专题性。
对旅游的特点的理解。
关键
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及特点。
教学方法
教法分析
讲授法、启发教学法
学法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法
课型
新授课
课 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课前提问
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重点内容
通过提问导入新课,引发学生思考
旅游的定义是什么?
旅游的内容包括什么?
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那么,应该如何诠释其本质属性呢?当今社会的旅游又具有什么性质呢?
1、旅游主体具有社会特征
2、旅游客体的社会性
3、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使人们旅游观念发生变化
(二)旅游的文化属性
1、旅游者是依赖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
《旅游概论》教案.doc
旅游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消费形式和活动方式,同一般消费或社会活动相比较,既有类同之处,又有自身的个性特征,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那么,当今社会的旅游具有什么特点呢?
二、旅游的特点
(一)广泛性
1、旅游者构成的广泛性
2、旅游地域的广阔性和活动领域的多面性
3、旅游内容的丰富性及其所属性质的多样性
二、按旅游目的划分
(一)观光旅游:主要指旅游者到异国他乡进行游览自然山水、鉴赏文物古迹、领略风土民情,从中获得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审美情趣,以达到消遣娱乐、积极休息和愉悦身心的效果。
(二)度假旅游。
(三)公务旅游:是指以某种公务为主要目的的旅游。
1、商务旅游
2、会议旅游
(四)专项旅游:是指以满足某种特定需要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具备定向性和专题性。
2、旅行:是指人们在空间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行进过程,它的目的广泛。
3、旅游:是一种排除功利目的的旅行和游览相结合,以获得精神愉快感受的消遣性、娱乐性的社会活动。
※案例分析
晓东和妈妈在暑假期间随旅游团去长白山旅游。旅游的活动内容如下:
早餐后从长春乘旅游大巴赴长白山(约7小时)抵达二道白河镇,当晚住宿于此镇。第二天早晨进入国家AAAAA级风景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沿途观赏四个垂直自然景观带,乘倒站车登天池主峰观天池胜景,后观东北第一大瀑布—长白瀑布,长白山高热温泉群,品尝温泉煮鸡蛋,晓东还购买了长白
使学生的注意力跟着老师共同进入课堂
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旅游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现代旅游已涉足广阔的空间,深入到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民族、宗教等各个领域,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旅游项目也具有多样性,即呈现出不同的旅游形式,而且大量地交叉进行。那么,目前国内外对旅游的分类都有哪些呢?
大学旅游概论第二章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发展的历史背景和阶段划分;2. 掌握旅游发展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代表人物;3. 理解旅游发展的四大刺激因素和特征;4. 分析现代旅游和战后世界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及特征。
教学重点:1. 旅游发展的历史背景和阶段划分;2. 旅游发展的四大刺激因素和特征;3. 现代旅游和战后世界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及特征。
教学难点:1. 旅游发展的四大刺激因素和特征;2. 现代旅游和战后世界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及特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旅游吗?旅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2. 引导学生思考旅游的定义和起源。
二、教学内容1. 旅游发展的历史背景和阶段划分- 介绍旅游发展的四个阶段:古代旅游、近代旅游、现代旅游和当代旅游。
- 分析每个阶段的特点和主要历史事件。
2. 旅游发展的四大刺激因素- 技术因素:方便旅游和克服对远程旅行的恐惧心理障碍的首要条件。
- 经济因素: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的决定条件之一。
- 社会因素:刺激人们外出旅游的推、拉因素。
- 价值因素:人们旅游需要的产生和旅游动机的确立的核心因素。
3. 旅游发展的特征- 旅游者人员构成的多层次;- 旅游动机中消遣娱乐成分增多;- 旅游活动空间的拓展,使跨国、跨洲旅游成为时尚;- 旅游保障制度层面的全面推进;- 旅游业刚刚诞生就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并产生了一定的关联带动效应。
三、课堂讨论1.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旅游发展的四大刺激因素和特征。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四、小结1. 总结本章内容,强调旅游发展的历史背景、阶段划分、刺激因素和特征。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旅游发展的历史。
第二课时一、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旅游发展的四大刺激因素和特征吗?2.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旅游发展的现状。
二、教学内容1. 现代旅游和战后世界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及特征- 分析战后世界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相对持续的和平大环境、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成功。
《旅游概论》教案.doc
对旅游的不同分类标准的不同类型的理解。
关键
掌握旅游的多种类型。
教学方法
教法分析
讲授法、比较教学法
学法分析
讨论法
课型
新授课
课 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课前复习
导入新课
学生在讨论中思考相关的学习内容
通过案例导入,形象地开展所学课程
1、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2、旅游的特点是什么?
使学生的注意力跟着老师共同进入课堂
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旅游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现代旅游已涉足广阔的空间,深入到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民族、宗教等各个领域,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旅游项目也具有多样性,即呈现出不同的旅游形式,而且大量地交叉进行。那么,目前国内外对旅游的分类都有哪些呢?
二、按旅游目的划分
(一)观光旅游:主要指旅游者到异国他乡进行游览自然山水、鉴赏文物古迹、领略风土民情,从中获得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审美情趣,以达到消遣娱乐、积极休息和愉悦身心的效果。
(二)度假旅游。
(三)公务旅游:是指以某种公务为主要目的的旅游。
1、商务旅游
2、会议旅游
(四)专项旅游:是指以满足某种特定需要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具备定向性和专题性。
2、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3、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4、“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享乐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提问:具有现代意义的旅行和旅游活动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呢?
三、旅游的产生
《旅游概论》教案.doc
教师启发
3'
3'
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新授
通过教师分析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做出总结
在探讨中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引发学生思考旅游的特点,并对学生的分析做出总结
设置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效果
一、旅游的本质属性
(一)旅游的社会属性
(一)观光旅游
(二)度假旅游
(三)公务旅游
(四)专项旅游
三、新型旅游
(一)乡村旅游
(二)工业旅游
教师讲解
图片演示
5'
小 结
掌握旅游的类型对同学们掌握旅游的相关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将旅游活动划分为多种类型。因此,在划分旅游活动的类型时,要全面考虑。对新型旅游类型需着重掌握。
2'
根据教材的导入案例,让学生对其分析,并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即使假期足够长,晓东家的旅行计划能够一次圆满完成吗?
2、人们一般首先喜欢去哪一类地方旅游?为什么?
3、设计旅游线路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4、根据案例,你认为哪一种旅游方式最省钱?
分析教材中的导入案例,根据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同时教师启发,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回答
讨论:
晓东一家三口在暑假期间分别有一次旅游活动。晓东爸爸随单位考察团去了新疆,晓东妈妈陪姥姥回了一次山东老家,而晓东则参加了学校的夏令营,到北京参观了一翻。你认为晓东一家三口的旅游类型相同么?为什么?
学生思考问题,复习前节内容
教师启发
5'
5'
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旅游概论第2章
奥林匹亚遗址
最早的遗迹始于公元前2000年~前1600年,宗教建 筑始于约公元前1000年。从公元前8世纪至4世纪末,因 举办祭祀宙斯主神的体育盛典而闻名于世,是奥林匹克运 动会的发祥地,古时候,希腊人把体育竞赛看作是祭祀奥 林匹斯山众神的一种节日活动。公元前776年,伯罗奔尼 撒半岛西部的奥林匹亚村举行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运动会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为纪念奥林匹亚运动会,1896 年在雅典举行了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后, 运动会虽改为轮流在其它国家举行,但仍用奥林匹克的名 称,并且每一届的火炬都从这里点燃。
7)1872年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环球旅游。 8)1878年,库克退休,其子接替其工作,库克完成了在 近代旅游史中辉煌的里程。 9) 1892 年,托马斯库克创办了最早的旅行支票,可以世 界各大城市通行。凡持有旅行支票的国际旅游者可以旅 游的目的地兑换等价的当地货币,更加方便了旅游者进 行跨国和洲际旅游。通济隆旅行社还编印了世界最早的 旅行杂志,曾被译成7国文字,再版达17次之多。 10)同年7月,年满84岁的托马斯库克逝世,长眠于英格 兰萨里郡泰晤士河畔的瓦尔顿城。
3.现代旅游的主要特征
1)游客的大众性 2)地理的集中性
3)旅游的季节性
4)增长的持续性 5)旅游种类多样性、个性化
4.现代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
1)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大背景为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前
2)旅游成为人们的必需品,旅游活动半径将不断增大
3)旅游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4)世界各国旅游业的发展模式趋向多元化和个性化 5)跨国旅游企业在未来旅游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土族
藏族
傣族
彝族 火把节 泼水节
花儿会
作业:
《旅游概论》教案.doc
课件展示
课件展示
5'
5'
5'
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新授
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
讨论加深学生的认识,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比较让学生更加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给旅游下个定义。
四、旅游的定义
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举行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教案设计
课题
第一章旅游概述
第一节旅游的产生第二节旅游的概念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使用教材
《旅游概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旅游产生的过程。掌握旅游的定义。
能力目标
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促使其树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
重点
掌握旅游的定义。
难点
对旅游的定义的理解。
关键
了解并掌握旅游的概念。
使学生的注意力跟着老师共同进入课堂
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旅游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现代旅游已涉足广阔的空间,深入到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民族、宗教等各个领域,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旅游项目也具有多样性,即呈现出不同的旅游形式,而且大量地交叉进行。那么,目前国内外对旅游的分类都有哪些呢?
分析:
从旅游活动产生的原因看,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精神文化需求,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旅游者角度)
从旅游业兴起的原因看,人们之所以会经营发展旅游,是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旅游可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是一种经济现象,本质属性是经济性。(旅游经营者角度)
《旅游概论》教案.doc
(三)参与性
(四)季节性
※课堂讨论
你认为旅游最本质的属性是什么?为什么?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教师总结
课件展示
学生分小组讨论
6'
6'
6'
6'
8'
4'
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新授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紧扣本课教学重点,突出课程设计的内涵与主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
※知识拓展
西方:Travel、Tourism
我国古代:旅行、游览
“艾斯特”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永久居留,并且不从事赚钱活动。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根据自己的理解指出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五、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即具有“步移景异”功能和动与静相结合的活动形式。
1'
教学反思
教案设计
课题
第一章旅游概述
第三节旅游的本质属性第四节旅游的特点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使用教材
《旅游概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明确旅游的本质属性。掌握旅游的特点。
能力目标
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建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
重点
理解和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及特点。
难点
学生各抒己见,不固定答案
总结学生的答案,给出旅游的定义,并做以解释
学生阅读,教师做简单介绍
教师总结
《旅游概论》教案.doc
对旅游的不同分类标准的不同类型的理解。
关键
掌握旅游的多种类型。
教学方法
教法分析
讲授法、比较教学法
学法分析
讨论法
课型
新授课
课 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课前复习
导入新课
学生在讨论中思考相关的学习内容
通过案例导入,形象地开展所学课程
1、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2、旅游的特点是什么?
1、宗教旅游
2、购物旅游
3、会展旅游
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回答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教师讲'
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新授
板书设计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新知识
板书设计紧扣本课教学重点,突出课程设计的内涵与主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
三、新型旅游
(二)综合性
(三)参与性
(四)季节性
※课堂讨论
你认为旅游最本质的属性是什么?为什么?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教师总结
课件展示
学生分小组讨论
6'
6'
6'
6'
8'
4'
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新授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紧扣本课教学重点,突出课程设计的内涵与主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
教师总结
5'
小 结
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正确掌握旅游的定义,并区分旅游与旅行、游览的区别,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今后学习《旅游概论》的基础。
《旅游概论》教案.doc
关键
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及特点。
教学方法
教法分析
讲授法、启发教学法
学法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法
课型Βιβλιοθήκη 新授课课 时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课前提问
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重点内容
通过提问导入新课,引发学生思考
旅游的定义是什么?
旅游的内容包括什么?
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那么,应该如何诠释其本质属性呢?当今社会的旅游又具有什么性质呢?
教师提问,学生通过思考巩固上节内容
教师启发
3'
3'
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新授
通过教师分析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做出总结
在探讨中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引发学生思考旅游的特点,并对学生的分析做出总结
设置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效果
一、旅游的本质属性
(一)旅游的社会属性
(一)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指以农业(包括乡村文化)资源为对象的观光、度假、娱乐、康乐、民俗、科考、访祖等的复合型旅游活动。
(二)工业旅游
旅游业角度——新型旅游产品(项目)
旅游者角度——高品位的旅游形式
板书设计
第一章旅游概述
第四节旅游的类型
一、按旅游区域划分
(一)国内旅游
(二)国际旅游
二、按旅游目的划分
二、按旅游目的划分
(一)观光旅游:主要指旅游者到异国他乡进行游览自然山水、鉴赏文物古迹、领略风土民情,从中获得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审美情趣,以达到消遣娱乐、积极休息和愉悦身心的效果。
《旅游概论》教案.doc
一、旅行导源于迁徙活动
同:“迁徙”和“旅行”具有共同的外部特征——空间移动。
异:迁徙:自然行为
↓
旅行:自由行为
那么,旅游又是如何从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出来的呢?
二、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
1、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人类的剩余劳动产品已逐渐转化成商品,标志着商业到了应运而生的历史阶段,这就是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并促使有自觉目的的意识的旅行活动的萌芽。
教案设计
课题
第一章旅游概述
第一节旅游的产生第二节旅游的概念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使用教材
《旅游概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旅游产生的过程。掌握旅游的定义。
能力目标
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促使其树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
重点
掌握旅游的定义。
难点
对旅游的定义的理解。
关键
了解并掌握旅游的概念。
二、按旅游目的划分
(一)观光旅游:主要指旅游者到异国他乡进行游览自然山水、鉴赏文物古迹、领略风土民情,从中获得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审美情趣,以达到消遣娱乐、积极休息和愉悦身心的效果。
(二)度假旅游。
(三)公务旅游:是指以某种公务为主要目的的旅游。
1、商务旅游
2、会议旅游
(四)专项旅游:是指以满足某种特定需要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具备定向性和专题性。
使学生的注意力跟着老师共同进入课堂
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旅游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现代旅游已涉足广阔的空间,深入到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民族、宗教等各个领域,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旅游项目也具有多样性,即呈现出不同的旅游形式,而且大量地交叉进行。那么,目前国内外对旅游的分类都有哪些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旅游简史
第一节世界旅游简史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世界旅游、旅游业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
掌握现代旅游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2、能力目标,使学生养成正确分析问题、看待历史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促使其树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
1、重点,掌握现代旅游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
2、难点,对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的理解。
3、关键,了解并掌握世界旅游的发展历史。
教学方法:
1、教法分析,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2、讨论学习法,
课时计划:2个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学习了《旅游概论》第一章以后,对旅游专业产生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存在了一些疑问,让我们试着一起来解决这些疑问吧。
让学生对其分析,并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为什么旅行社(导游)是“不可替代”的?
2、你认为是什么力量推动,使古代奥运会流传至今,发扬光大?
3、你能回答这两个疑问吗?
旅游从旅行中孕育,又从旅行中分离是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的。
由于在上一章我们已经对旅游的产生作了分析,这里仅就旅游的发展过程作一概括论述,借以了解旅游的历史传统,揭示旅游、旅游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特征,以扩大对旅游的历史视野,加深对现代旅游的认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世界旅游历史的发展。
一、古代旅行和旅游的发展及其特征
(一)发展:
1、公元前3000年腓尼基人
2、公元前八世纪希腊、罗马
3、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波斯帝国
4、公元7-8世纪阿拉伯帝国
5、公元10-11世纪西欧城市
(二)特征:
1、古代的旅行、旅游动机更多地与物质功利、宗教以及政治目的
相联系,因而,古代旅行、旅游往往与通商贸易、宗教旅行以及奴隶主、封建帝王的巡游活动相结合。
2、以欧洲人为代表的探险、考察旅行相对发达,但具有物质占有
和殖民文化倾向。
那么,近代旅游又是如何兴盛的呢?
二、近代旅游的兴盛与旅游业的诞生
(一)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四大刺激因素:
1、技术因素
2、经济因素
3、社会因素
4、价值因素
世界旅游业的创始人——(英)托马斯·库克
1841年7月5日禁酒大会
1845年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
1845年8月4日组织消遣性的观光旅游团
(二)特征
1、旅游者人员构成的多层次。
2、旅游动机中消遣娱乐成分增多,非功利目的的纯享乐旅游开始兴盛。
3、旅游活动空间的拓展,使跨国、跨洲旅游成为时尚。
4、旅游保障制度开始全面推进。
5、旅游业在诞生初期就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但就发展速度和规模而言,在整个世界经济中还不足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地位。
现代旅游与旅游业是如何获得迅速发展的呢?
三、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一)表现
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要求。
2、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旅游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旅游宣传效益和旅游组织的工作效率,使现代化的旅游得以顺利开展。
(二)特征
1、游客的大众性。
2、地区的广泛性。
3、发展的不平衡性。
4、增长的持续性。
5、影响的双重性。
6、运作的综合性。
小结:世界旅游、旅游业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掌握现代旅游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作业:
1、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近代旅游与古
代旅游相比较,有哪些不同特征?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现代旅游的发展有哪些主要特征?
第二章旅游简史
第二节中国旅游发展简史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过程。
掌握现代旅游的三个发展阶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使学生热爱旅游学习,促使其树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
1、重点,掌握现代旅游的三个发展阶段。
2、难点,对现代旅游的理解。
3、关键,了解并掌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过程。
教学方法:
1、教法分析,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2、讨论学习法,
课时计划:2个学时
教学过程:
课前提问,复习上节课内容:
1、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近代旅游与古代旅游相比较,有哪些不同特征?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现代旅游的发展有哪些主要特征?
导入新课:
中国人民历来酷爱旅游,在先秦古书中就有关于华夏先民在遥远古代的旅游传说。
随着朝代的更迭,社会经济、政治和科技文化的发展变化,旅游活动也经历着兴衰起伏的发展变化过程。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旅游的发展过程中。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旅行和旅游。
一、古代旅行和旅游
古籍:《诗经》、《山海经》、《史记》
神话传说时期:黄帝
信使时期:夏商周三代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
鸦片战争将中国带入到近代社会,那么旅游在近代是如何发展的呢?
二、近代旅游
洋务运动:“留学热”
1923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
1927年第一本《旅行杂志》
1927年6月更名为“中国旅行社”
提问:现代旅游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呢?
三、现代旅游
(一)开创阶段(1949年-1977年)
标志:
1、新中国旅游业的诞生是以“华侨服务社”
和“中国国际旅行社”这两个旅游机构的建立为标志的。
2、新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拓展是以“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建立和中国客源市场的转移以及旅游者构成的变化为标志的。
(二)改革振兴阶段(1978年-1989年)
1978年以后,随着国家开放政策的实施,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一系列正确的旅游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不断改革,突破了我国旅游业长期以来基本属外事接待的模式,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经济事业的性质得到肯定,一种具有较强活力的新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
(三)全面发展阶段(1990年- )
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居世界的第4位和第5位,成为亚洲第一旅游大国。
我国旅游业进入三大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共同发展的历史阶段。
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星级饭店12751家,旅行社17957家,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校762所,中等职业学校941所,在校学生73.49万人。
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71万多人。
小结:
中国的旅游活动随着朝代的更迭、社会经济、政治和科技文化的发展变化,也呈现出发展变化的过程。
本节课主要从古代、近代和
现代三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同学们需要对各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性的事件加以重点掌握。
作业:
1、古代中国旅行和旅游可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2、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大体经历哪几个阶段?试分析各阶段的特点。
3、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旅游业取得了哪些突破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