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五柳先生传 注释和翻译

五柳先生传 注释和翻译

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1],亦不详其姓字[2]。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6],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7],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8],不蔽风日,短褐穿结[9],箪瓢屡空[10],晏如也[11]。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12]:黔娄之妻有言[13]:“不戚戚于贫贱[14],不汲汲于富贵[15]。

”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16]?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17]?葛天氏之民欤?注释:[1]何许人:何处人。

也可解作何等样人。

[2]姓字:姓名。

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

[3]号:古人除名、字之外,还有别号。

[4]不求甚解:指对所读的书只求理解精神,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

[5]有会意: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体会。

[6]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7]造:去、到。

[8]环堵(dǔ赌):房屋四壁。

堵,墙壁。

[9]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

穿,破。

结,缝补。

[10]箪(dān丹):盛饭的圆形竹器。

瓢(piáo嫖):舀水的葫芦。

[11]晏如:安然自得。

[12]赞:古人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被传人的评论。

[13]黔(qián前)娄:春秋时鲁国人,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

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

”[14]戚戚:忧虑的样子。

[15]汲汲:极力营求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

[16]极其言:推究她所说的话。

兹:此。

指五柳先生。

若人:那人。

指黔娄。

俦:类。

[17]无怀氏:与下面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古朴淳厚的上古社会中的帝王。

补充注释:宅边有五柳树:从“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的诗句可知陶宅边确实有柳树。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注译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注译

五柳先生傳陶淵明【簡評】這是一篇別具一格的傳記文章。

作者故意隱去傳主的家世、生平事蹟等一般傳記要素,而著重表現他的性格志趣與精神氣質。

語言樸素洗練,內容看似平淡,實則蘊涵深刻。

【原文】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閒靜少言,不慕榮利。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

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極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

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作者簡介】陶淵明(約365-427),又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因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死後其好友暗贈諡號靖節先生,潯陽人(一說宜豐人)。

東晉著名文學家,田園詩人,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歷史學家陳寅恪曾考證陶為奚族人,但其證據略顯薄弱)。

(《宋書》隱逸傳云:“陶潛字淵明,或云淵明字元亮,潯陽柴桑人也。

”)因宅邊種植五棵柳樹所以號五柳先生(未得到證實),諡稱靖節居士,宜豐縣澄塘鎮秀溪村人。

宋代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有陶淵明“始家宜豐”的記載。

宜豐舊《圖經》亦有此說。

他出生於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

曾祖陶侃是東晉的元勳重臣,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

祖父陶茂作過武昌太守。

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

陶淵明29歲徙家柴桑,出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

後任彭澤縣令。

因不事權貴,棄官隱居栗裏(今星子縣境內)。

52歲時偕少子陶佟回歸宜豐故里,四年後返潯陽,逝于柴桑。

陶佟留居故里。

今澄塘鎮秀溪、故村等處陶姓人皆為陶佟之後裔。

歷代方志載宜豐境內有南山、柳齋、菊軒、東籬、洗墨池、藏書礅、故里橋、靖節橋、我公橋、舒嘯台、賦詩灣、顧淵石、醉臥石、淵明洞、讀書堂、靖節祠等陶淵明遺跡及其紀念建築。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翻译: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

注释:(1)何许:何处,哪里。

许:处所。

(2)不详:不知道。

原文: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翻译: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别号。

注释:(3)因:因此。

(4)以为:以之为。

(5)焉:语气助词。

原文: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翻译: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

注释:原文:好读书,不求甚解;翻译: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注释:(6)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原文: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翻译: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注释:(7)会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会,体会领会。

原文: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翻译: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

原文: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翻译:亲戚或老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

注释:(8)亲旧:亲戚朋友。

亲,亲戚。

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原文:造饮辄尽,期在必醉;翻译: 前往饮酒总是把酒全部喝完,事先便打定了主意必醉。

注释:(9)造:往、到。

辄,就。

(10)期:期望。

原文: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翻译:每次喝醉了酒,退下席来,说走就走,一点也不留恋什么。

注释:(11)曾不,竟不。

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

(12)吝情,舍不得。

(13)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原文: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翻译: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注释:(14)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

(15)萧然,空寂。

原文: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翻译:粗布短衣破破烂烂的,打满补丁;盛饭食的圆形竹器、水瓢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若。

注释:(16)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

(17)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18)箪:古代盛饭用的的圆形竹器。

瓢:饮水用具。

(19)屡空:经常是空的。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原文及译文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原文及译文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翻译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了。

(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五柳先生)喜欢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五柳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因为家里贫穷不能经常得到酒喝。

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他)喝醉了就离开,从来不会留恋着而不肯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寒风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

(五柳先生)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略微显示自己的志趣。

不把得失放在心上,用这种心态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感到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趣而快乐,不知道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相关试题及答案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

他有三大志趣。

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

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然贫困,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五柳先生传》是东晋田园派创始人陶渊明代表作之一,是其自传散文。

在文中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

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译文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

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

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

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

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

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

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

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文学赏析这篇文章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正文。

第二部分是赞语。

正文部分又可分为四小节。

第一节自开头至“因以为号焉”,交代“五柳先生”号的由来,开篇点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

文言文《五柳先生传》

文言文《五柳先生传》

文言翻译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 若人之俦乎?
【黔(qian)娄】 【不戚(qi)戚于贫贱,不汲ji)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chou)乎】
文言翻译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 若人之俦乎?
【黔(qia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不戚(qi)戚于贫贱,不汲ji)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 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言。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 情急切的样子。于,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 【其言兹若人之俦(cho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 一类的人吧?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
文言翻译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 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 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 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 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我会翻译
第一自然段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 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 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 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 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我会翻译
第一自然段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因为他的住宅旁边种着五棵 柳树,就以此为号。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 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 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 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 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 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 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 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五柳先生传原文译文及赏析_陶渊明文言文

五柳先生传原文译文及赏析_陶渊明文言文

五柳先生传原文译文及赏析_陶渊明文言文《五柳先生传》原文作者: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五柳先生传》赏析古代人物传记通例,开篇先叙传主之姓名籍贯。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亦循此例,却有意同读者开了一个大玩笑: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传主生于何时,长于何地,何姓何名,概莫能知,这位五柳先生简直是天外来客。

唯一与传主身份产生联系的,只是宅旁有五柳树而已!沈约《宋书·隐逸传》引《五柳先生传》且评之曰,陶渊明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陶宅之旁广种柳树,可视为实录,此有陶诗为证。

《归园田居》: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拟古》: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然作为一篇自况之文,五柳这一自然景观仅仅是陶渊明因以为号的触发点,却完全不能解释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的根本原因。

钱钟书先生于《管锥篇》中指出: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第者而破除之尔!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正是针对世俗有感而发,意欲破除此种卖声名、夸门第之社会风气。

魏晋时代,门阀制度盛行。

曹魏制订的九品官人法赋予了世家大族政治上的特权。

朝廷于州郡设立中正,评定士人之品。

中正由世家大族名流充任,同宗士人理所当然获得高品位。

而品位之高下又直接与官职起点之高低挂钩。

于是,世家大族累世公卿,高爵显位代代相因,形成一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贱族的局面。

这种制度,延续到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代达到鼎盛,以致高门华族,有世及之荣,庶姓族人,无寸进之路(赵翼《二十二史札记》)。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原文和翻译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原文和翻译
25.【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
26.【衔(xián)觞(shā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衔,拿着。
27.【以】连接词。
28.【志】:志向。志气
29.【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注音
嗜 shì 辄 zhé 吝 lìn 褐 hè 箪 dān 黔 qián 俦 chóu 觞 shāng 赋 fù
瓢 piáo 蔽bì 屡 lǚ 晏yàn 戚 qī 兹 zī 欤 yú 汲 jí
颇 pō
朗读节奏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评论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确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他也许是无怀氏时期的人吧?也许是葛天氏时期的人吧?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原文和翻译
陶渊明
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本文实为他的自传。《五柳先生传》文中言“不”,其实正突出了作者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使得文章显得与众不同,读来生动活泼,很好的表达了陶渊明平淡自然的境界。
作品原文
树,因以为号焉(4)。闲静(5)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6);每有会意(7),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8)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9)知其如此,或(10)置酒而招之;造(11)饮辄(zhé)尽(12),期在必醉(13)。既(14)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15)。环堵萧然(16),不蔽(bì)风日;短褐(hè穿结(17),箪(dān)瓢(piáo)屡(lǚ)空(18),晏(yàn)如(19)也。常着文章自娱,颇(pō)(20)示己志。忘怀得失(21),以(22)此自终(23)。

《五柳先生传》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

《五柳先生传》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

《五柳先生传》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原文]先生不知何许①人也,亦不详其姓字②。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③焉④。

闲静⑤少言,不慕荣利⑥。

好读书,不求甚解⑦;每有会意⑧,便欣然忘食。

性⑨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⑩知其如此,或(11)置(12)酒而招(13)之;造(14)饮辄尽(15),期(16)在必醉。

既(17)醉而退(18),曾(19)不吝情(20)去留(21)。

环堵(22)萧然(23),不蔽(24)风日,短褐(25)穿结(26),箪瓢(27)屡空(28),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29),颇(30)示己志(31)。

忘怀(32)得失,以此自终(33)。

赞(34)曰:黔娄(35)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36),不汲汲于富贵(37)。

”其言(38)兹(39)若人(40)之俦(41)乎?衔觞(42)赋诗,以乐其志(43),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44)?[注释]①何许:何处,什么地方。

许,名词,处所。

②姓字:姓名和表字。

③以为号:“以之为号”的省略。

之,指代五棵柳树。

为,动词,作为。

④焉:句末助词。

无实意。

⑤闲静:闲雅安静。

⑥荣利:名利。

荣,荣名。

利,利禄。

⑦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注重领会大旨,不在字句上钻牛角尖。

求,追求。

甚,很,极。

解,解释。

⑧会意:领会书中的旨意。

⑨性:生性。

⑩亲旧:亲戚和老朋友。

旧,形容词用如名词,指旧交、旧友。

(11)或:有时。

(12)置:摆、设。

(13)招:約请,邀请。

(14)造:至,到。

(15)尽:尽兴。

(16)期:预期,希望。

(17)既:已经,……以后。

(18)退:返回,回家。

(19)曾:竟然。

(20)吝情:挂心,在意。

(21)去留:复词偏义,义在“留”上,指主人的挽留。

(22)环堵:周围环绕着四堵墙。

堵,墙壁。

(23)萧然:清静冷落的样子。

(24)蔽:遮挡。

(25)短褐(hè):粗布短衣。

(26)穿结:穿破后加以缝补。

(27)箪(dān)瓢:古代盛饮食的用具。

初中语文文言文《五柳先生传》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五柳先生传》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五柳先生传》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cēng)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屡空,晏(yàn)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ch óu)乎?衔觞(shāng)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yǘ)?\'译文不知道五柳先生是哪里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字号。

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

他闲适沉静,很少说话,不贪图荣华富贵。

他喜欢读书,只求领会书的大概意思,而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他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他特别喜欢喝酒,但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

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席请他喝。

一喝酒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他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从不客气。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挡狂风和烈日。

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平时难以吃饱,可是他却总是一副安然自若的样子。

常以写文章自娱自乐,用文章显示出自己的志趣。

得失都不放在心上,用这样的方式过完自己的一生。

评价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喝酒作诗,以此来抒发自己的志向。

这是上古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远古葛天氏统治下的百姓?赏析《五柳先生传》赏析(邱子钊)陶渊明历来都被称为“田园诗人”,因为他的很多杰出诗篇都是归隐田园以后所作。

他赞美劳动的生活与大自然的优美闲静,幻想出现没有贫困与压榨的理想社会。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译文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译文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

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于是用“五柳”为号。

性格闲适沉静且少言寡语,不羡慕荣华利禄。

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的研究上下功夫;每次对精神旨趣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了吃饭。

性格酷爱喝酒,家境贫穷,不能常得到。

亲戚朋友知道他有这种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呼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而且一定会喝醉。

喝醉了便回家,一点也不留恋什么。

房屋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

粗布短衣破破烂烂,打有补丁,盛饭食的圆形竹器、水瓢经常是空如也,可是先生都坦然处之,安然自若的样子。

经常写文章使自己欢乐,稍稍表达出自己的志趣。

他从不把得失的东西放在心上,用这种超然世外的态度来度过自己的一生。

赞道:黔娄的妻子曾经这样评价她的丈夫:“对贫贱不悲伤忧愁,对富贵不渴望追求”,体味一下这两句话,五柳先生就是黔娄这一类人吧!饮酒赋诗,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

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上古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家,诗歌独开一派,散文造诣也很高。

北宋欧阳修便对他很倾倒,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

”其实不只《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以及《五柳先生传》等,也都是好文章。

年代距陶渊明不算很远的南朝人沈约和萧统,都说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是用以“自况”,当时人视为“实录”。

这话是有道理的。

在《杂诗》里,他自言“少壮时”,“猛志逸四海”。

《饮酒》诗中又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对年近四十仍然功业无成,颇为感慨。

中年几度出仕,只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又加上性情耿介,不会圆滑,难免不惹祸患,便毅然归田。

他把田园看做是与腐朽现实对立的一片净土,在这里带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怡然自得地生活,傲彼浊世。

他的可贵处就在于守志安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环堵”五句是写安贫。

“堵”即“墙”,“环堵萧然”就是四壁空空。

“短褐穿结”是说穿的粗布短衣还破着窟窿,打着补丁。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是东晋田园派创始人陶渊明代表作之一,是陶渊明自传散文。

在文中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

原文内容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yān)。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huì)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bì)风日;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piáo)屡(lǚ)空,晏(yàn)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pō)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qián) (lóu)之妻有言:“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

”其言兹(zī)若人之俦(chóu)乎?衔(xián)觞(shāng)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折叠译文解释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

因为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

话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感到快乐。

他大概是无怀氏的时候的百姓吧,又或者是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

折叠重点语句翻译1.原文: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译文: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2.原文: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译文: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就叫他来一起喝酒。

3.原文:;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译文: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竹篮子和水瓢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译文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译文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译文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

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于是用“五柳”为号。

性格闲适沉静且少言寡语,不羡慕荣华利禄。

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的研究上下功夫;每次对精神旨趣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了吃饭。

性格酷爱喝酒,家境贫穷,不能常得到。

亲戚朋友知道他有这种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呼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而且一定会喝醉。

喝醉了便回家,一点也不留恋什么。

房屋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

粗布短衣破破烂烂,打有补丁,盛饭食的圆形竹器、水瓢经常是空如也,可是先生都坦然处之,安然自若的样子。

经常写文章使自己欢乐,稍稍表达出自己的志趣。

他从不把得失的东西放在心上,用这种超然世外的态度来度过自己的一生。

赞道:黔娄的妻子曾经这样评价她的丈夫:“对贫贱不悲伤忧愁,对富贵不渴望追求”,体味一下这两句话,五柳先生就是黔娄这一类人吧!饮酒赋诗,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

他大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上古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是我国史上的大家,独开一派,造诣也很高。

北宋欧阳修便对他很倾倒,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

”其实不只《归去来兮辞》,《》以及《五柳先生传》等,也都是好文章。

年代距陶渊明不算很远的南朝人沈约和萧统,都说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是用以“自况”,当时人视为“实录”。

这话是有道理的。

《五柳先生传》所写,都可以从史传和本集有关作者的记事中得到印证。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五柳先生传》就是作者的自画像,这是读本文首先应该把握的。

陶渊明的一生虽然主要是在田园中度过的,从同时代的人起就把他称为“幽居者”,但他却是一个有壮志和用世之心的人物。

在《杂诗》里,他自言“少壮时”,“猛志逸四海”。

《饮酒》诗中又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对年近四十仍然功业无成,颇为感慨。

中年几度出仕,只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又加上性情耿介,不会圆滑,难免不惹祸患,便毅然归田。

五柳先生传的课文翻译

五柳先生传的课文翻译

五柳先生传的课文翻译五柳先生传的课文翻译导语:《五柳先生传》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自传文(存争议)。

在文中作者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

文章立意新奇,剪裁得当;采用白描手法,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行文简洁,绝无虚词矜誉。

以下是小编整理五柳先生传的课文翻译,以供参考。

作品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1也,亦不详2其姓字3。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4。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5;每有会意6,便欣然7忘食。

性嗜8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9知其如此10,或11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12,期在必醉13;既14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15。

环堵萧然16,不蔽风日,短褐穿结17,箪瓢屡空18,晏如19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20。

赞21曰:黔娄22之妻有言:“不戚戚23于贫贱,不汲汲24于富贵。

”其言25兹26若人27之俦28乎?衔觞29赋诗,以乐其志30,无怀氏31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注释译文词句注释何许人:何处人。

也可解作哪里人。

许,处所。

详:知道。

姓字:姓名。

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

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

以为,以之为。

焉,语气助词。

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

会意:指对书中的有所体会。

会:体会、领会。

欣然:高兴的样子。

嗜:喜好。

亲旧:亲戚朋友。

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如此:像这样,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或:有时。

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

造,往,到。

辄(zhé),就。

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

期,期望。

既:已经。

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zēng)不,竟不。

吝情,舍不得。

去留,意思是离开。

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

环堵(dǔ):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

堵,墙壁。

萧然,空寂的样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本文实为他的自传。

《五柳先生传》文中言“不”,其实正突出了作者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使得文章显得与众不同,读来生动活泼,很好的表达了陶渊明平淡自然的境界。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品读《五柳先生传》晋.陶渊明
注释
⒈【何许】何处,哪里。

许,处所
⒉【不详】不知道。

详,详细地知道
⒊【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

因,因此,就。

以,把,用。

为,作为。

焉,语气助词
⒋【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甚,深入,过分。

⒌【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会,体会,领会
⒍【嗜】喜好。

⒎【亲旧】亲戚朋友。

亲,亲戚。

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⒏【或】有时。

⒐【造】往,到。

10.【辄(zhé)尽】就喝个尽兴。

辄,就。

11.【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

期,期望。

12.【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竟没有舍不得离开(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

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

吝情,舍不得。

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3.【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

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

萧然,空寂的样子。

14.【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

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

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15.【箪(dān)瓢(piáo)屡空】箪和瓢时常是空的(形容贫困,难以吃饱。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瓢,饮水用具。

屡空,经常是空的。

16.【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晏:安然如:……的样子
17.【颇】"稍微",或“十分"
18.【忘怀】忘记。

19.【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20.【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今义称赞、赞美。

21.【黔(qiá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22.【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戚戚,忧虑的样子。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于,
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
23.【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
人吧?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

俦,辈,同类。

24.【衔(xián)觞(shā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

觞,酒杯。

衔,含着
25.【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26.【志】:心志。

27.【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翻译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了。

(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
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五柳先生)喜欢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五柳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因为家里贫穷
不能经常得到酒喝。

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他)喝醉了就离开,从来不会
留恋着而不肯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寒风和烈日;粗布
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
然自得。

(五柳先生)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略微显示自己的志趣。

不把得失放在心上,用这种心态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感到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趣而快乐,不知道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
点评
陶渊明历来都被称为“田园诗人”,因为他的很多杰出诗篇都是归隐田园以后所作。

他赞美劳动的生活与大自然的优美娴静,幻想出现没有贫困与压榨的理想社会。

语言朴素,自然优美,一反六朝时代追求华丽堆砌的文风,无论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对后代文学有很大影响。

他的散文也有很高成就,《五柳先生传》是他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一篇自传。

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五柳先生的形象,正是陶渊明的自画像。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他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

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而他竟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这就暗示他是一位隐士。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地取了一个字号。

他不仅隐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字,用庄子的话说,“名者,实之宾也”,本就无关紧要。

但为什么看中五柳树呢?也许他宅边并无桃李,只有这么几棵柳树,这与后面所写“环堵萧然”是一致的。

他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这五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
的色彩。

以五柳为号也就显示了他的性格。

对他的名字作了介绍之后,接着写他的生活、性格。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这是他最突出的地方。

闲静少言是他的外在表现,不慕荣利,才是他的真实面貌。

因为不追求荣利,他就无须奔忙,不用烦躁,
自然也就闲,也就静,用不着喋喋不休。

但这种闲静少言,并不等于他
没有志趣。

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一是饮酒,一是写文章,可见他
的志趣是高雅的。

他虽然隐姓埋名,但与道家说的“形同槁木,心如死灰”并不一样。

不过,他“好读书,不求甚解”,为什么不求甚解?这
就与他的“不慕荣利”有关。

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
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并不想“学成文武艺,货
与帝王家”,他既不追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

他有
什么“会意”呢?没写。

我们从陶渊明所写的《读山海经》《咏荆轲》等诗作中可以想见。

他从书中得到哲理,得到启示,对当时的混乱、丑恶
的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人生有了更透彻的了解。

但只能“会意”,不能言传,因而“闲静少言”,只是不说,不是不知。

这使我们隐隐地
感到五柳先生是一位有知识的人,也隐隐地感到那个社会对他的限制和
迫害。

第二个志趣——饮酒。

五柳先生“闲静少言”,但读书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说明他内心并非一潭死水,而是有波澜的。

内心
的波澜没有表现出来,却找到了一个使波澜平静的方法,这就是嗜酒。

“嗜”字说明不是一般的小饮,而是“期在必醉”。

尽管“家贫”,也
没有改变这一嗜好,就因为在醉乡中可以使心灵的波澜得到平静。

这是
他在那种环境里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

第三个志趣——著文章。

他著文章的目的是“自娱”,不是要给别人看,更不是要献给统治者,去求官得禄。

这一点也说明了他内心的确有“会意”,有话要说的,只是不愿对别人说,写文章给自己看。

“闲静少言”而又“常著文章自娱”,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

对五柳先生的生活、志趣作了叙述以后,文章结尾也仿史家笔法,加个赞语。

这个赞语的实质就是黔娄之妻的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这两句话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这是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

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文章最后有两句设问的话:“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表明作者也很欣赏道家所鼓吹的无为而治的古代社会,但全文主要精神仍然是儒家的“独善其身”。

全文不足二百字,语言洗练,于平淡之中表现深刻的内容,这就是陶渊明诗文的一大特色。

通过对五柳先生这一假想人物的描述来用以自况的文章,抒发了陶渊明的志趣。

文中描述了一个爱好读书、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忘怀得失、率真自然的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